摄影出色,故事精彩,演员漂亮,棒。
但是两个小时的片子基本上都是快节奏,摇滚乐,靓丽色彩的狂轰滥炸,看下来头就很有那么一点疼。
有张没有驰。
以前看电影,总是有一个分类的,至少主观上有。
悬疑、惊悚、爱情、小清新、怀旧,总有个标签。
看完这部守日人,我第一个反应,这部电影真神奇。
影片一开始是铁木真的什么CHALK,我以为我在看韩国片,跳回影片简介,然后快进,听到英语,耐心把那部分看完了,内心OS:什么鬼!
然后是第二空间,大法师,内心OS:这竟然是部科幻片!
听着听着,觉得很诡异,这英语真不对劲,仔细听再仔细去对脸(我其实看的时候挺随意),貌似是俄国人在讲英语,战斗民族即使讲英语也带着一股杀气,音节短促,像是后面有人在追赶,赶紧把话说完。
实在是元素太多。
还有未来,移魂大法BLABLA。
还有亲情和爱情,还有可怕的儿童。
西方电影有很多会描述未成年人的恶。
这部电影里男主的儿子,因为不满父亲的离去,父亲在离婚后又爱上了别的人,加入了黑暗派。
即使男主用CHALK重新回到了过去,在餐馆里为他做了一份好吃的肉饭,男孩在接到男主姑娘电话时,还是怒极离去。
有一个镜头是,儿子和姑娘同时拉着男主,他的头顶飞速落下一片玻璃,导演甚至没有忘记那个西瓜,一分为二,相当惨烈。
可是姑娘眼睛不能视物,不肯放手,儿子不愿让女人得到他父亲,也不肯放手。
爱是原罪吗?
好像一切的发生只不过命运轨道里的一个小小转弯。
男主两次(?
)拿到铅笔,重新选择生活,想修正错误,可无济于事。
该来的还是来了。
如果我要给这部电影下个标签,还是奇幻吧。
战斗民族的想像力点赞。
昨晚看了部电影 十分喜欢 名字叫守日人 连同上周末看的守夜人 正好形成一个完整的故事。
片子的拍摄手法很有趣 保持着前苏联人一贯的诙谐 而电影的主题明明又是那么的沉重:一次错误的决定扭曲了他的人生 也把他周围的人和他所处的世界牵扯进去 他内心的痛苦随着第一部结尾处的那声揪心的嘶吼而爆发 第二部里被思念折磨着的他睁着迷离的双眼拖着醉步生活在人群之中 行使着守夜人的天职 ‘我的儿子去当了守日人 而我的女朋友是位比我天赋更高的魔法师 有比这些更糟的吗’他能笑着和别人开玩笑 可又有谁知晓他内心的痛苦呢影片最后那段随着他回首而响起的钢琴曲 是段明快轻松的曲调 看着小雨中开心跳跃着的他 我笑了 有种如释重负的感觉 在阴郁了2个小时后故事以这种方式结尾 应该是最好的一种吧科幻 悬疑 惊悚 动作 喜剧 这部电影都有 非常不错
时间:2007年6月13日19点地点:AMC影院事件:《守日人》Day Watch超前首映场首先得声明一下,这个标题完全跟本文内容脱节,纯粹吸引眼球,事实上,我并不打算对剧情-包括“一支粉笔引发的血案”来进行任何分析,也无须再多废话来赞美本片的特技,一句话,你喜欢第一集《守夜人》Night Watch的话,你肯定会喜欢这集;即使你不喜欢第一集,就好象我,你也很有可能会爱上这一集。
今天要讲的只是字幕,没错,是字幕,因为这部片为俄语对白,Fox发行贴了一条英语字幕,也是我看这么多电影以来最cool的一条。
其实2年前也是在AMC看这个系列的第一集《守夜人》Night Watch时,那条英文字幕也已经呈现雏形了,不过因为第一集太不对我胃口,我也懒得讲了。
怎么个酷法呢?
首先,这条字幕非常人体工学:画面黑的时候它白,画面白的时候它黑,一半白一半黑的时候它就一半黑一半白。
当然,这并不是它独有的功能,只是它在这方面做得特别好,看起来非常舒服。
其次,这条字幕非常雍容华丽:在出现Dead等跟死亡、吸血鬼等单词的时候,它就会把这些关键词用红色显示;还有可能最后来上一点动画,单词变成一片鲜血,然后化开,消失……再次,这条字幕非常精灵搞鬼:如果剧情中有人正在敲门,字幕会好像也被敲了几下那样抖动;如果剧情中有人从字幕处走过,字幕会好像被撞了一下,然后又回到原位;如果剧情中有坏蛋作恶,在屏幕中央某处会调皮地蹦出一个小小的Bastard...最后,这条字幕也还非常Geek:当剧情中有个电脑屏幕,然后某人将一段话全选、高亮时,字幕也随之被全选、高亮。
真是创意无限!!!
原帖链接:http://tintin76.blogcn.com/diary,5883468.shtml
离《守夜人》也有一年的光景了。
俄国的这个大制作,光明与黑暗的对磕啊,以及一个关键人物助阵打破天平啊,情节设置有点像《X战纪》。
特效挺炫目,不过精妙之处还是在纯俄罗斯味的一些细节刻画。
男主角守日人战士安东对儿子的愧疚和思念构成了《守日人》的基线。
儿子这个宝宝,是司狼神威一类的砝码,被守夜人们给争取到暗势力了,可把父亲惹到暴走,最后让一切回归原点——他也不怨恨离情别恋的妻子,他也宿命地遇到“光明”。
毁灭城市的方式 没想到儿子的那个玩具是毁灭城市的时候并不是魔幻的什么大洪水啊、或者什么一接触就死亡的气体、光之类的,而是物理性的破坏。
站在宾馆的走廊中,那种感觉就像处于战争现场,不断打进来的是现代战争时候的炮弹,在墙壁下留下密集的弹孔透进光来,让还活着的随时惧怕新一轮的进攻。
这样的设定是很奇怪的,可以感觉到那种对战争的暗喻与感受。
而且对既定法律的遵守也是很有意思的。
本来是光明头目与黑暗头目制定的法律,他们自身却似乎非常紧张会触犯它,而且片中还出现了 力量超强的大法师 这种审判者的角色。
黑暗力量比如吸血鬼吸人血也要执照。
我个人隐约感觉这是对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宪政制度的映射与看法。
一旦制定了游戏规则,就必须遵守,否则就有超越性的力量让你付出代价。
力量超强的大法师既可以看作国家的长老力量,也可以看作社会中独立于党派的政治与军事力量。
那吸血鬼父子的情节真的是令人唏嘘。
小人物在乱世的生存,父爱的深沉伟大,人性对命运的抗争、屈服与纵容...... 目前的两部影片都对正与邪的界限进行了模糊判定,没有单一的英雄甚至也没有单一的十恶不赦大坏人,似乎在体现人性本身的挣扎。
正如同守夜人中儿子对父亲的挽留表达的含义:你所谓坚持的正义,以及正义一方的所作所为,又与邪恶有什么分别,况且你们还更加虚伪。
黑暗头目在宾馆房间对叶戈尔所说:黑暗能隐藏缺陷,人人都有缺陷,黑暗我们为所欲为。
让我们成为自己。
它给予我们爱。
听完这句话,叶戈尔把命运之笔拿了出来,递向扎乌龙。
7.5分。
尽管说依然有如前作《守夜人》那样故事讲述不清楚的缺点,但本片相对于前作的进步还是很明显的。
故事主线要清晰许多,而出场人物以及戏份的分配也更为合理,最终决战莫斯科沦陷的大场面让人无法相信本片的投资不足500万美元??
全部推倒重来的结局也算是大团圆了吧。
会有第三部么?
爆笑的看完,喜欢死anton和那两帮人了。。。
呃,ms事关命运、抉择、生死的沉重话题,不该这么乐呵的哈。。。
怎么说呢,导出这样的片子,会被不喜欢的人会骂成“什么乱七八糟的”“失控”或者“无节制的大party”,被喜欢的人则会奉为无上的另类经典、巧妙而精确的在布满线索的旅程中尽享视觉饕餮的绝无仅有的非凡体验!
如果说第一部守夜人还算中规中矩的讲类似命运的不可抗、越是反抗越是促成的古老命题,那么第二部的近乎肆无忌惮的“疯狂”讲故事的方式完全可以令人忽略那个happy ending可能令人想起butterfly之类的陈酒。
欧式(也分不同国家和地区的风格,但是总体相对好莱坞而言)电影在悲剧背景下讲故事却好像总不自觉的给你丢出一个个令人莞尔的幽默的传统,不知道为什么,就是散发出一种非常不同于好莱坞出品的那种企图“让人笑中带泪的”美剧幽默的气味,独特而迷人。
好莱坞的那种幽默也是非常圆滑巧妙的,但是就像流水线上的商品,直接的、大量供应的,而欧式的那种,很少会让你预料到,而且很可能会需要让你反应一段时间,然后扑哧一笑,但是的确是越想越喜欢。
点点滴滴的小幽默就数不过来了,最让我爆笑的一段是变身之后Anton上下摸索、然后从Olga那儿一一摘下自己需要的东西,影片整体其实很紧凑,但就那么一段,任由人物慢吞吞的在那儿反应,乐死了。。。
片子可爱还在于人物的好看,各个有彩头有内容,生动活泼有趣。
让你不自禁爱上他们。
看到好多影评说喜欢anton隔壁那对父子,就是一个证明。
也许也有魔幻的关系吧,即使是小人物也绝对不同于一般的市井常人,所以格外有戏。
当然,爽是可爱的另一个侧面。
血腥、暴力和破坏方面动作场面的近乎肆无忌惮,恐怕连Michael Bay都要自叹不入了。
但是你不得不赞那天才的想法和表现力,更不要提是以什么样的budget达成的。
而除了动作场面的想象力,人物性格、情节发展的冲突转折之信马由缰而最终完归一处,就要赞原著的出色了。
要承认,还不具备LOTR一般深厚宏大的叙事和哲学神学意味,所以还只能是“另类”经典,但是这种经典在我看来已经达到一种不可超越的地步,绝非什么“城市童话”所能概述。
第一遍,令人窒息的节奏只让人马不停蹄一口气看下去,然后,太多太多的细节,会让人在回味中不厌其烦。
其实回想起来,虽然有些遗憾比如莫斯科这么有个性的背景,几乎没有什么标志性建筑被囊括进来,拉升的全景两部加在一起只有一闪而过的几个,如一般大城市的灯火通明没能给人留下印象但是或许这是对的,导演不能有太大的野心、什么好看的好玩的都加进去。
嗯,希望有机会重看,再补充更多体验。
俨然是惊声尖笑八呀!
最明显的,值班看球内家伙一激动亲照片儿一下儿,照片儿上内帅哥赶紧抹抹嘴,想起一片儿来了吧?
还有内衣上老别个衣夹子内哥们的儿子一出门儿扣上帽子呀呼一声怪叫,又想起一巨星了吧?
这片儿看着,总觉得有股子亲切劲儿,不知道是不是因为事先知道了是俄罗斯片子的缘故。
我有一习惯,就是久而久之就爱把人家的东西当自己的东西,比如,我有时候就觉得办公室的故事就是上海电影制片厂1952年拍的;啊,朋友再见!
这多半是一新疆民歌儿,军博人民大会堂,越瞅越革命,越革命越中国。
回到正题,这片儿第一部没看过,碰巧买的二,也不知道讲的是个啥,刚开始有点儿稀里糊涂,心想看看俄罗斯大片儿啥样儿,毕竟人家那么辉煌过,直到故事切入现代,内女人面向镜头嘴一瘪假装要哭的时候才真正投入进去,哈,爱滴就是正经不了几分钟这劲儿啊!
信息量很大每句话都有点意思翻译太差劲了,可恨没学好英语啊看《守日人》要先看了《守夜人》,情节问题,里面人物关系也不是很复杂只是影片的重点好像没有放在人物关系上,所以不看第一部直接看第二部会有些吃力。
有点像《蝶影重重》不同的时该篇更注重环境氛围的营造很不错,塑造的人物张力都是很饱满的,细节表现的很好音乐配音也恰到好处,当安东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也卡尔(他儿子)时,也卡尔真的出现在窗外清楚的钢琴音起、伤感、思念、惊喜扑面而来充满感情。
整片都是给人,紧凑、前进的感觉。
一般般~
那个进入二重空间的能力到后面都没展开有些失望,用命运之笔改变过去草草了事,个人感觉比较一般,有些混乱。
节奏有点绕,但统篇看下来才感觉到另类的感觉~觉得最后光暗决战可以从顶楼杀上天台,再复制一次桥头大战,这样会更有宿命感~
完全好莱坞大片 俄式风格消失殆尽 内容创意上又妹跟上 双失
不评价了,着哪里是守日人啊,就是把原著的《守夜人》一部拆成两部上下。。。。。。挺毁的。。。。。。
【好久没看到这么让我昏昏欲睡的魔幻片了】
作为续集 独立性太差
其实这部我没看懂
这真的是450万的低成本吗?
有几个地方没明白
没看过前作 有点连不上
男猪和儿子女人还可以再蠢一点
作为系列的第二部,《守日人》聚集了光明与黑暗阵营第二次全面战争、安东和伊戈尔父子关系等电影系列中最重要的矛盾,是该电影系列的高潮,还穿插有斯维塔与安东、扎乌龙情人与吸血鬼的爱情,信息量十分巨大,但主创们处理的恰到好处,把剧情推向一个又一个新的高潮,最终安东用命运粉笔写下“不”之后,回到时间开始的1992年,他做出了正确抉择,当镜头随着司机掠过那些已经消失的建筑,不禁让人有些感伤。
片源没找好,看了一部无声电影,但总体来说比守夜人好看点!
前十分钟一洗我对俄国电影的成见,风格犀利镜头风格强烈,帖木儿传说命运之笔,小设计充满,半醉打包剩饺子捧着书回家,亲吻球员照片的反应,不过这样花哨切换癫狂的风格现在也已不再流行,而且注意力很容易就涣散。拍完本片后导演立刻被好莱坞捕获,《通缉令》就是复刻,这样看提莫·贝克曼贝托夫真的只有三板斧,而且他非常需要制片人监工,把故事讲简练。
对原著的解读还是停留在字面上,也不能强求,镜头拍摄的很牛逼。。。可惜应该因为这部的原因不会拍下去了。4部曲夭折了。。。
动次打次动次打次动次打次动次打次柔光慢镜头柔光慢镜头柔光慢镜头柔光慢镜头柔光慢镜头柔光慢镜头柔光慢镜头
#四月观影小记# #守日人# 多年以后重看,觉得片子有里面有好多无比熟悉的东西……吸血鬼小青年挂的那一段真叫人难受……
除了结局还有点意思,后半截的改编十分稀烂,无法接受。。
大片就应该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