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叭書院讓我聯想到去年暑假看的花與愛麗詩。
兩者都講述青春迫人高中生傻傻的故事,花與愛麗詩看得人會心微笑;喇叭書院卻是要你開懷大笑。
說真的,這兩套片子某程度上真的很相似。
完全不合邏輯說不過去的荒誕劇情,但就是令人看得很愉悅,我這種邏輯王也能暫時關掉腦子享受劇情。
如果說花與愛麗詩靠唯美畫面吸引觀眾視線,喇叭書院的過人之處應在於其笑位和音樂吧。
一曲Louis Armstrong的what a wonderful world,實在想像不到能這樣用法。
離奇之餘又配合得天衣無縫,可說是全片高潮。
這群穿著校服的小女生,也令人回想起自己的學生生涯呢。
很喜歡那種一心一意勇往直前追求理想的大無畏精神:很白痴,也很可愛。
大人害怕白痴,因此也不太可愛。
總而言之,這套電影給我感覺就是很青春、很熱血,看後有種大暑天沖冷水澡的清新感覺。
這種片子,應該放在暑假上映的。
20年前的青春校园欢乐片,在如今看来依然不过时,毕竟发达国家,我们现在的学生才有可能大部分有这种校园生活基础。
所以也看到了现在的不少青春电影有来自这部电影中的元素,比如废旧厂房修乐器(钢的琴?
),最后散场的演出反转,以及团队中那么几个特别的人(如上图)。
当然还有cp的啦!
不过大部分片子所谓的成功幸福来源,大都还是得来自别人的肯定,比如非得参加比赛,并得到观众的起身鼓掌。
那得不到别人肯定的情况下,如何能得到自我的肯定呢?
习惯牵着自己的手,习惯一个人骑着单车,习惯一个人游荡在偌大的超市……不禁被这龙凤胎喜剧给点燃了,感慨不应该只是嫉妒愤恨,不能总是被回忆追在身后,质问自己为何心甘情愿老的这么快。
我也是摇摆少女,扑水少年。
做想做的事,丢无伤大雅的人,反抗不讲道理的规矩,为自己在乎的事狂奔,爱想爱的人 …… 为自己的荒唐,幼稚,无聊,任性,好笑,疯癫,混乱,吵闹,不顾代价,没心没肺,不计后果,感到骄傲。
无关年龄,成熟,效率,高雅,理性,乖巧,礼貌,规则,主旋律,权衡利弊,世人眼光。
每个年龄层都该有的,不灭的热血之心。
就算没过上所谓的幸福生活,所谓的是他妈谁的不是我的,不可否认现在的就是最好的。
最差也可以自嘲,过着如此不幸的日子,简直跟天才没两样。
思想中,从来没能把青春,励志的电影与诞生于二十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摇摆乐与大乐团挂上钩,无论是作为一个展示的元素,还是作为一种表达的手法,感觉两者之间总是背离很远很远。
爵士摇摆乐,大乐团在于二三十年代,总与夜总会,pub挂上钩,与四五十年代的大上海滩百乐门挂上钩,仿佛在音乐的旋律中就透露着那么一股纸醉金迷的酒气,那些黑白灰为主的西装礼服也好像沾染着夜晚的放纵味道。
每次响起摇摆乐,总是浮现出一群男女忘我的夸张舞动着,节奏活泼欢快,但是他们却不再青春,有的只是对于日间生活的疲倦,借着疯狂的乐谱在挥洒着生命的烦厌与无趣。
《Swing Girls》(摇摆女孩),这部片子却给出了不一样的角度,用新奥尔良爵士的味道演绎了一群偶然间将摇摆乐变成梦想的高中女生。
整部片子的视觉感受中,清新得就如同新奥尔良爵士中一众知名歌手清澈透亮的嗓音,如片中引用Louis Armstrong所演唱的《What A Wonder World》一般,绿树,红花与阳光,多么美妙而又清爽的世界,让人瞧上一眼都能充满着愉悦的心情。
若说这部片子的爵士,不可不说整部片子的人物基调,所有的故事发展基本都是这群少女们的即兴发挥的结果:临时起意给管乐团送盒饭,然后……因为偶然的接触和互相之间的比较而爱上了爵士乐,然后……因为打工时候的调皮与贪吃产生变故而导致临时的团队分裂,然后……因为买的二手乐器而有奇怪的老鼠与乐器共存,然后……这些变化总是出乎意料,而又那么自然和谐,如同爵士乐中即兴发挥般那么出彩,给人带来不经意间的惊喜。
青春期的片子,总有无尽的热血与欢快的活力,爵士乐中,优雅浪漫的风格曲目,多如天空中璀璨的繁星,但却是成熟过头的世界,正如一开始所说的,爵士乐总有着过去的繁华感。
但是在这《Swing Girls》中,离开了夜总会的舞台,离开了三四十年代的百乐门,在乡镇的小道上,在碧草蓝天之中,摇摆乐的欢腾却成为最适合青春励志片的活力节奏,那种永远不停的舞步节奏却成了年轻心脏里断不了的激情。
影片最后的登台演奏,当所有人为了摇摆少女的音乐鼓掌摆动之时,让人不由感叹爵士乐的感染力,也由心的思念起当年的热血青葱。
谁能肆意若她们,谁能悦动如摇摆,又有谁能清新若那乡镇超市外的大乐团,看完此片,不由感叹,有一种青春醉摇摆!!
很难想象这是快二十年前的电影,热情的、青春的、疯狂的。
上野树里吹着喇叭笑起来也太甜了吧OMG矢口史靖实在是太厉害了。
他是第一个让我那么确切的感受到,电影和艺术不仅仅是对美的体会,要想做一个好导演,还要掌握音乐、体育、美术……越多越好,总之要掌握身边的一切。
(ps.不久前看完五个扑水少年有感)据说这么伟大的场面全是在演员拍摄过程中要求三个月内掌握出来的演奏水平,请收下我的膝盖……很快乐很有活力的一部片子,导演有一些冷幽默在身上。
当你接收到导演想要不经意间流露出来的诙谐并诙谐一笑时,这部电影就已经完成了它的使命了!
(这大概就是青春吧,治好了我期末前的莫名抑郁)以及一点题外话:不该让自己的青春白白流逝——与其用什么保研的条条框框来束缚住自己,不如趁着年轻先尽情感受一下生命的多重维度。
去探索、去发现美,去体会、感受与日常生活不一样的精彩,拥抱这个世界,拥抱青春的激情和疯狂。
本来以为青春片拍到像<花与爱丽丝>那样温柔透亮已经是极致了,但swing girls--我真没法给它们俩排名.如果说<花与爱丽丝>是春日的樱花雪,那么swing girls就是盛夏的向日葵花田.好久没看过,这么单纯快乐的电影了.爆笑的地方说太多太多,写出来就不有趣了,随便说几个我喜欢的镜头吧:女生们在暑假被管乐团的拓雄抓去练习,到黄昏时候累得乱七八糟,七七八八坐在防火梯上东倒西歪的吹萨克风. --其实是很寻常的镜头,但不知道为何看到这里我就觉得所谓青春就是如此,自己完全不觉得有什么特别,但在别人眼里已经就是一幅画.终于吹出第一组音符,女孩子们刚刚开始沾沾自喜,刚刚开始觉得--JAZZ其实还不错的的时候.正式团员回来了.在倔强的友子的带领下,女孩们一个个一脸冷漠的把乐器交还回去.然而一走出音乐教室,友子就头一个心痛的大哭起来,后面的女孩们也一个个跟着崩溃嚎啕--看到这里我没心没肺的大笑出来,开始喜欢上这部电影.友子卖了自己的电脑和妹妹的游戏机换来一只萨克斯.放学后女孩坐在河堤上,不胜珍爱的抱着黑不溜秋的二手萨克斯,美滋滋的吹出第一个音符.附近有琴声传来,友子一边吹一边拨开芦苇找过去,发现河对面练习琴的男生拓雄.两人会心微笑,隔河合奏.和风月完全无关,他们只是单纯的享受和伙伴一起演奏音乐的快乐--虽然,吹得很难听.夏日傍晚的乡间,少年和少女隔着金色的一江水得意快活的合奏TAKE A TRAIN,好像突然发现一个美丽新世界.当夕阳照在女孩吹得红通通的脸上,还有比这更浪漫的吗?雪花纷飞的街头,他们第一次吹出找到漂亮的音乐,(老实说,在前面大半部片子中她们美滋滋的吹出来的音乐可真够难听的...)第一次在音乐中自由的裙摆摇摇.听到掌声的那一刻,谁能不为这些女孩子骄傲呢?乡下的风景也拍得非常清丽.而且更难得的是导演完全没有刻意把风景拍得美,不会像很多电影弄得像风景明信片一样.夏天的蓝白色水手服映着青色的山脉,冬天的海军蓝制服配合雪花纷飞的小镇,非常自然和谐.说它是喜剧片,它又有好多细腻温柔的镜头.说它是励志片,它从头到尾没有一句说教,没有一句日本片里看得我发麻的"加油""要坚强""为了梦想"啾啾啾啾.看的时候,我一次又一次觉得,这就是我想看的青春片,热烈明朗,像盛夏的向日葵在风中摇摆.一路下来,会心的笑,捧腹大笑,笑出眼泪,笑中带泪.最后女孩们在音乐节里头大合奏sing sing sing的时候,简直没法不站起来,感动得要命又一直停不住傻笑.如果我是中学老师,嗯,其实小学大学也一样,一定要带所有的学生到电影院看,大家一定会在最后大力鼓掌,站起来和电影里的女孩子们一起摇摆.
非影评,跟本剧没有太多关系,请跳过关于jazz中学的时候第一次听jazz还是从robbie williams的这张专辑开始这也大概是我中学对jazz唯一的记忆了根本也不会想到上了大学之后会这样的喜欢上jazz的确很难让人把青春励志片和jazz联系在一起刚开始看到封面的时候还以为是跟摇滚乐有关的连名字都没仔细看就放一边了gershwin把jazz带入了交响乐,或者说用交响乐团来演奏jazz这部电影的主角当然也就是big band jazz虽然我比较饭 bebop和cool jazz.....关于剧情还是说两句吧,青春剧并不一定要围绕爱情这个主题,也没有必要探讨人生方向这种无聊而沉重的话题(想起了坏孩子的天空),逃逃课,玩玩乐队,没有什么惊天动地,这才是青春关于人物竹中直人,饰数学老师. 觉得自己跟他好像,五音不全,没乐器天赋,但是又疯狂的喜欢.看看他那间超赞的隔音间,诶,简直就是我的梦想阿, 一间恒温恒湿隔音间,用来保存唱片红酒和雪茄.....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跟他一样,背个小号去跟小朋友们一起入门.丰岛由佳梨,饰鼓手,胖子剧里我最喜欢的角色,那淡定的眼神让我不能99不能自拔......觉得比上野有魅力多了.....从一开始淡定的调试着自己的减肥腰带,到抱着一桶jumbo的哈根达斯,淡定的任由裙子滑落脚踝........最后附上剧中曲目部分为演奏者take the A trainbilly strayhornin the moodjoe garlandmoonlight serenademitchell parish / glenn millersing sing singlouis primamake her mineeric lessemexican flyerken woodmanrecollectionkohsuke minewhat a wonderful worldlouis armstrongL-O-V-Enat king cole
怎么会这样?
我应该是零零年代的日本乡村女高中生,炎炎夏日主动请缨去送午餐给为棒球队打气的管乐队结果饭盒变质管乐队集体中毒不得不由我将功赎罪拿起萨克斯组成超级爵士乐队。
我应该是动漫里爱弹吉他的社恐自闭美少女,下午两点半放学坐在公园秋千上等待素不相识的阳光开朗大女孩邀请我一起组乐队。
或者,我可以是六十年代来索邦大学念书的美国交换生,五月风暴期间在电影档案馆门口结识一对文艺青年兄妹然后应邀去他们家共享三人世界;可以是七十年代爱丁堡混沌糜烂的嬉皮士,天天听吵死人的朋克乐钻进全苏格兰最脏厕所的马桶里蛙泳仰泳自由泳;可以是长相帅气同时独身一人穷游欧洲的白男文青,在火车上邂逅巴黎女学生随后开始二十四小时高强度mindfxck最终在离别的站台上与她约定七年后再相见;可以是被黑帮老大的女人爱上的法国混混,在大街上抢走黑帮的秘密资料然后逃进地下铁和轮滑小子与鼓手大叔到处流窜开演唱会。
我应该是在美国乡村长大的问题青年,要么性格孤僻但是有美丽插班生和你一起在课后小树林共建秘密王国,要么有三个好哥们跟着你一块儿沿着铁轨去河对岸的森林寻找一具男孩的尸体,要么能整日骑着自行车带着小狗在宁静的南方小镇追查神秘谋杀案的真相,再不济也得是被学校开除后每天站在麦田边看孩子们玩耍(时不时还要把过于靠近悬崖的小孩捉回去)……但我唯独不应该是生活在二十一世纪大四毕业找不到工作的国产苦逼大学生,深更半夜看完《摇摆少女》后躺在床上一边急得到处打滚一边问自己:“为什么我的青春就是一滩烂泥呢?
“
圣诞节快乐,选择把这部片子留到今晚看真的是个很好的选择。
让人感到由内而外的幸福和快乐。
一开始就听出了友子的地方口音,竹中直人说“嗯哒 嗯哒”的时候就一下子想到了《海女》里的北三陆口音,再到列车被大雪阻碍中途停车,然后大家在车厢里开始演奏,一下子梦回和式筵席列车,果然玩band是大家在一起最重要。
峰回路转,一切有了完美的结局,现实里的青春梦没有那么高的成功率,在电影里一定要让它实现,和一群好朋友一起努力,全世界都为你开绿灯,然后一起小小心愿实现给大家看,电影本来就是给人梦想的艺术啊。
女主角上野树里实在太可爱了,有那种青春、阳光、健康、朝气的美,又有乡下小鬼的那种顽皮狡猾、冒冒失失。
关口带着眼镜文文弱弱有点小小病娇的感觉,其实是个很反差的人吧,她对爵士乐才是有着最深的执念和渴望,最后演出前大家都慌了,她拿出音叉带大家调音大吼一声稳定军心,也说明了她的成长。
竹中直人你刚教完男孩跳水上芭蕾,又来教女孩玩摇摆乐是吧,两个还都是混的,看了很多电影都有他参演,无论戏份多少都很出彩,非常喜欢他,希望自己也能成为这样的大叔。
另外超市的那个店长阿姨,不就是海女部屋里的会计眼镜阿姨吗,真的回忆满满。
乐器店的店长大姐一直掏耳朵。
朋克少女二人组还带着南京锁,苦练朋克二人组的哭唧唧民歌男孩二人组的演唱还挺好听的。
女二也很美,小号上的小耗子太可爱了。
友子在家门口等信,还有摔倒在雪里的画面好美啊,让人想到了小樽,还有她和男主角的打雪仗佯装认输等男主心软了使坏太甜了。
另外友子家老太太真行啊,大屁股MAC都给买了,也不知道多少钱。
全被贴满贴画了。
主角、配角、路人角色都用心地设计了,各有出彩的地方,虽然剧情有不合理的地方,但是这样一部青春、活力、可爱、搞笑、治愈的古早影片,怎么舍得错过呢,纳入本地影库永久保存。
PS:看了一遍截图192张......浅浅放几张欣赏一下,最后片尾还有彩蛋哦
很久以前写的……搬上来有剧透===========================终于看完摇摆少女了。
载了屯在电脑里有一个月了吧,一直没看,因为一直在学习与看片之间矛盾,并在矛盾中不知不觉把空档接龙的胜率提高到了81%……orz……但是,数理方法让我走出了矛盾。
因为我发现,无论看不看片,我都无法继续学习了。
是冲着对上野树里以及nodame的爱,才去下的这片。
看介绍说是高中女孩子组乐团,于是联想到k-on,以及J-pop,以及各种卖萌。
结果,居然是一群挺不良的少女和一个懦弱的男孩异想天开玩爵士!
高中、女孩、爵士!
故事其实挺简单的,说的是暑假时一群被留校补习的女孩,给管弦乐团送便当,却因耽搁使便当变质导致整个团住院,于是她们被强迫顶替团员演奏管弦乐,又因为人数不够,所以决定演奏爵士。
正式团员回来后,她们才发现原来自己已经爱上了爵士,于是自己凑钱买二手的乐器拼命练习。
各种艰难险阻,加上一点好运气,终于在比赛上完美演奏~~原本对爵士是既无感也从不听的,但是当他们在台上演奏的时候,我却情不自禁的想着:“爵士乐果然也很不错呢!
”是传统老套的日式励志剧,剧情也没有美剧的跌宕起伏,但是看完却心情很好,片尾曲的时候甚至忍不住想要一起摇摆。
没有生离死别,没有海枯石烂,却足以感动人——大概是因为真实吧。
不是要夸树里的演技,但真的她让那个角色显得真实。
没什么责任感,做事三分钟热度,不好好念书,为了买二手的saxophone变卖了妹妹的playstation,可是对于乐团的事,她比谁都要坚持。
男主也很平凡,懦弱、不帅、连钹都敲不好、在管弦乐团被欺负,可是他没有放弃这些外表很屌、连五线谱都不认识的女孩们。
被swing girls阴错阳差视为大师的小泽老师,其实也是个再平凡不过的人,纯粹是个爵士乐爱好者而已,在初学者教室里被老师嫌弃为“学得最慢的学生”。
还有一边减肥一边饕餮的鼓手,还有花痴到连超市里的衣服模特都kiss的号手,还有永远嚼着口香糖的贝司,还有一群好不容易赚到买乐器的钱却都花在名牌包包上的团员们……每个人都有着各种不大不小的毛病,而且似乎各种毛病都能和身边的人们对上号~“好想组乐团啊~~~!
”看完的时候我不禁感慨。
是很欢乐的感慨,但是也带有一种“年轻真好啊”的失落。
不是觉得自己有多老,只是已经走过了可以张牙舞爪不要负责胡作非为乱来一气的高中时代。
那是还没有“定下来”的时代,所有人都在同一个校园,学同样一些课程,高考可以说是目标也可以说不是,未成年可能是约束更可能是借口,大人的要求很简单就是学习,所以我们不用考虑什么未来,可以有更多时间异想天开,虽然大多数时候只是想想。
我总觉得被定下来的人生太过无趣,完全丧失胡思乱想的乐趣。
所以,当进大学的第一件事,就是要定下自己未来的方向时,我多少是不情愿的。
目标总是很高很大很现实很无趣。
主宰人生什么的,有什么意义呢?
剧中的swing girls并不是天赋卓绝,也没有从小立志爵士,当然,她们的音乐也并非多么卓越而能够得到大师的赏识。
连音乐也是平民得很啊。
但是她们努力过,她们笑过,她们做过梦了——这样就好了啊。
我不能想象她们之后会分别过上怎样的生活——虽然对爵士有爱,但是若要靠这个吃饭,她们还差得远;她们学习不好,可能考不上大学;她们工作起来也笨手笨脚,还时常心不在焉。
即使曾是台上聚光灯下的swing girls,下台后她们依旧很普通很普通。
可是,有这样的一段回忆——即使是对未来能够顺利站在金字塔顶端起不了任何作用的回忆,不也够了么?
也许,当不再年轻时,会絮絮叨叨抱怨着繁琐而收入不高的工作,但是看到窗外一群穿着制服的女孩跑过,却会停下碎碎念,会心一笑。
大概和很多人一样,我也喜欢臆想另外一种人生。
如果小时候没有自闭倾向,而是很自然开朗的,会不会和其他孩子玩到忘了回家,因此看到妈妈焦急不安难过而一瞬间释然又突然生气的表情?
如果没有遇到小R,会不会和初中班上的同学一起夜访鬼屋,然后不知为什么被揪到了派出所?
如果当时没有一念之差放弃了,选择逃避和不联络,会不会壮起胆子向爸妈提出去日本读书?
如果学习成绩很糟,会不会放弃高考,做些孤注一掷的事情,比如写小说,比如画画?
这些事是真的考虑过的,不过还是一路很“正经”地走过来了,所有都是想想而已。
所以很佩服并且羡慕电影里的那些人,尽管平凡,却依然努力地去做。
高中时也不是没干过什么疯狂的事,但无非是被所有酒吧赶出来只好在24小时M记里看世界杯,半夜在操场上吹风喝酒,或是因为旅费不足几周都只能好几人挤在一间40块的标间里,并不是什么因为大家的努力而终于有了成绩的光彩的事情。
后悔谈不上,算是遗憾吧。
很希望在将来的某一天,只是做着平凡的工作,但回想起曾经做过的一些事,眼睛却能发出光彩。
棒球队的学长说:“世界上有两种人,摇摆的人,和不摇摆的人。
你们选择哪一种呢?
”
上野树里待斯KI
不太好看 但是我看见高桥一生了。
青春无敌 我爱小树里~ 噗噗..
女孩子们想哭就哭想笑就笑,该玩就玩该闹就闹。和《五个扑水少年》是一样的套路(豆瓣上得分都一样),简单清澈的励志青春,有点意思。
有爱的片子
不喜欢
前半段聒噪得分分钟想关电脑,完全受不了笨蛋们轻松成功的故事
河堤这边少女的二手萨克斯让蒲苇跃动,那边少年的键盘令芦草温柔。采松茸斗山猪超市里的兼职,赚到的不是乐器是热血;交通灯乐器行暴雪中的大巴,见证的不是爵士是青春。棒球场上进行着与你无关的比赛,场上奔跑着与你无关的学长。在盛夏的末梢把课业和烦恼都扔掉,爱上一种热爱,尽情摇摆才是正经事。
音乐与荔枝的故事。能一边听爵士,看故事在这个惬意的下午,也不是什么坏事~谁叫我是一只背单词的死胖子~
偶像剧,偶看不起了……
这种热血题材百拍不厌啊
有时候感觉,只有青年时期才会如此心无旁骛执着忘我地献身一件事情,再年长些就会权衡,会慢慢失去决心与勇气。
最喜爱日本出品的这种青春励志喜剧,可爱的女孩男孩们,想做就排除万难去做的勇气和执着,以及,大人们的社会是被粉红色杏仁糖包裹的善意欺骗。
nice
比较中学生。
四星半。矢口史靖怎么这么会拍青春片啊,看完把《五个扑水的少年》也改成了五星。现在觉得能让人开心的电影比深刻更难得。
毫无底子的临时班子有点扯,但是青春无敌,老师真的好好。拍摄手法弥补了剧本上的无聊,短发贪吃女同学和野猪贡献了意料之外的亮点。
五星剧情,另加一星给青葱摇摆少女上野树里+JAZZ竹中直人大叔!这片儿是有多夏天多欢乐啊,开完心情一级棒!
难得我这种老人家也喜欢...
挺可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