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13
美国国防部召开的一次秘密战线表彰大会上,在柏林墙的倒塌和苏维埃帝国的全盘崩溃等世界的重大事件中建功立业的国会议员查理·威尔森成为第一个获得最高奖励的平民,即荣誉同僚称号。
从此,这个来自德州的拉夫金,父亲是木材公司会计,周薪700美元的平民议员查理的各种名誉和头衔纷至沓来,各色人物纷纷登门拜访,更有人打着查理的旗号到处招摇过市,各种事物应接不暇,如投票表决国防部继续支持美国童子军的发展,查理的政治捐款者“奶品皇后”老板拉里·里德尔来访,求帮忙解决基督诞生图的事。
国会议长提普托人来和查理谈约翰·穆尔沙被检察官追查的事和希望查理入选道德委员会。
被这些杂碎琐事缠身,搞得查理一个头两个大,不过这些都是交易,查理也趁机提出想加入“肯尼迪中心董事会”的诉求。
不过查理还是对国际事务比较感兴趣,具体讲,国会防务委员会打算拿多少预算用于抵抗阿富汗苏军的秘密行动。
因为干涉别国内政,颠覆他国政府是他的强项,那是他建功立业、一战成名的领域。
因而约见吉姆范·威根。
拉里在查理办公室等候时发现在查理这工作的女性都非常漂亮,为此感到纳闷,秘书回答他查理曾经说“你能教他们打字,但身材可是天生的”,也就是说女人天生丽质,拉里连连称是,拉里见到查理,介绍一直在一旁默默无声的女儿珍,查理眼前一亮,拉里的诉求很简单,请查理帮忙找个熟悉的法官,打赢他的官司。
查理对拉里女儿珍的一再关照让女秘书对珍会心的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果然,幽静的夜晚,和白天在国会一身职业装的淑女打扮截然不同,衣着袒露,言语放荡的珍出现在查理家,一副放纵婊子的感觉,没咋地先呻吟,就是一个标准的荡妇。
德州富婆乔安·赫林是个极右反共分子,色诱查理,想利用他所在的国外行动委员会和防务委员会是国务院、国防部和中情局的权限交汇处,来为己所用。
这个女人安排巴基斯坦总统秘密会见了查理,向他表达了巴基斯坦对美国的秘密援助阿富汗抵抗苏军不得力的严重不满,巴基斯坦边境的阿富汗难民营的惨状更是让查理欲哭无泪。
还真让乔安压对了宝,义愤填膺的查理还真办成了总统也难办的事。
中情局派了个负责阿富汗问题的官员盖斯特·阿拉克托斯来听查理的指示,这是个倚老卖老“抗上”的主,两次砸烂局长办公室的玻璃。
但他又是个强硬的反苏分子,因此两人一拍即合。
盖斯特把中情局的武器专家麦克引荐给了查理,这是个参加过海豹突击队的30岁的年轻人,能同时和四个人下国际象棋,他提供给了查理一份足以对付侵阿苏军的武器清单,强强联合,一场好戏拉开序幕。
查理也是真够拼的,不仅担保国会拨款从一千万增加到四千万,为了改造向阿富汗反苏武装输送的武器,查理不惜动用私人关系,找到以色列军火商,私下促成以色列和巴基斯坦、阿富汗、埃及和沙特几个敌对国家之间的暗中合作,联合起来共同对抗苏联侵略阿富汗。
查理遇到了一个足以毁掉他前程的大麻烦,一个叫保罗·布朗的人控告他吸毒,焦头烂额的查理一面要面对自己的前途危机,一面还要关心美国对阿富汗的援助问题,真的是吃着萝卜青菜操皇帝的心,人说“县官不如现管”,并无官职的查理,凭借一己之力,促成了美国真正意义上实打实的支持阿富汗的抵抗苏联侵略的战争,给力苏军惨重的打击。
把武器给谁合适成了下一步的议题,中情局提议与其武装49万阿富汗农民,不如给拥有15万人目前躲在潘杰希尔峡谷的叛军“北方联合阵线”,他们的领导人是艾哈迈德·沙河·马苏德。
摆平方方面面关系,让拨款顺利通,费了查理不少周折,好在有乔安这个神通广大的女人鼎力相助,那都不是事,其实什么宗教、主义、原则、民主、独裁,说到底都是利益交换的筹码。
上帝之手帮助查理,涉嫌吸毒的调查也不了了之,看这就是美国,一切都可以交易,只要你足够强大。
鸟枪换炮的阿富汗游击队装备了米兰反坦克导弹后战力倍增,苏军的坦克开始屡屡被打,而苏军直升机更惨,正当苏军直升机飞行员一边聊着家常,一边射杀阿富汗游击队和平民的时候,阿富汗游击队发射的毒针导弹不期而至,瞬间连人带机成为碎片散落,一掉还是三架。
从此苏军的噩运来了,仅1987年春,阿富汗游击队就击毁苏军67辆坦克和装甲车,击落34架苏联直升机,击落28架固定翼飞机。
苏制米格飞机造价两千万,毒针导弹价格六到七万,美国援助阿富汗的预算资金也一增再增,从五百万飙升到五个亿,中东的狗大户沙特也跟了五个亿,这样一共是十个亿。
战争打的是实力,比的是财力,苏联人终于撑不住了,1988年4月14日,苏联签订了日内瓦协定,苏军从阿富汗撤军。
三年后苏联解体。
查理又一次连任美国国会议员,而新的防务委员会主席约翰·穆尔沙曾经得到查理的帮助,查理信心十足。
但是物极必反,乐极生悲,得到中情局盖斯特的指点,查理在帮助重建阿富汗的问题上连连被否,就连投资一百万美元在阿富汗建一所学校的提议都被当场否决,看来查理对美国的历史还是不太了解,美国在世界上是扮演“砸场子的”,而不是“圣诞老人”。
2001年10月7日,美国以反恐的名义入侵阿富汗,走了前苏联的老路,不知查理作何感想?
查理的格局注定有勇有谋有情怀和人脉的他不会成为一个世故圆滑的政客,也永远成为不了一个有远见卓识的政治家。
即便是有一个可以拿勋章的结果,其过程也充满了上不了台面的交易,这就是人性?
这就是政 治?
或许是为了表现过程的暧昧,影片显得软弱。
片子看了十分钟没看懂,于是暂停开始做先期功课 查来很多关于79年以后苏联和阿富汗以及美国的事情,把头绪理了一下,然后再继续看看完之后不得不说,Charlie是天才,Gus也是,以及那个不到三十的武器专家以及他们这个那个的政府官员,他们都是天才,但是同时他们都是蠢货。
政治家们总能用着各种各样神机妙算的手法达到他们的目的,那些手段有的时候让人不得不为之拍案叫绝。
只是所有事情都经过算计和谎言之后,换来的往往是得不偿失。
和平要靠战争来取得,不觉得很可笑么?
但是却没有人能拿出更有效的解决办法,蠢么?
蠢!
都是蠢货。
电影的很多细节其实安排的很好,比如那个给钱的Doc Long在充斥着穆斯林的阿富汗集中营讲话最后却说“god always punish the wicked”,“god is great”而且片子当中也多次谈到了宗教问题这就已经暗示了潜在的阿富汗与美国的矛盾了吧,当然这只是一个小小的侧面,但多少和日后发生的政治现实局势作了衔接。
又比如Gus去找Charlie的时候,女秘书们和Gus交替着从两个门进出,查理一边应付着自己行为情操方面的问题,一边关心着拯救阿富汗难民的问题。。。
争议着查理的道德准则。
电影的情节方面是否有被夸大和扭曲,这我就从求证了曾经看过一部叫做七年的讲述西藏与中国关系的电影,当时愚蠢地太过相信其中的内容导致被痛斥,之后明白在确实掌握证据之前千万别对电影里的故事百分百相信。
但是美国的伟大一定是被稍微夸大了那么一点的,这点毋庸置疑然而最后议会不愿意为阿富汗建学校所带来的一小点现实的讽刺却又使得那些夸大不算太过头,属于可以接受的范围之内了。
我不喜欢这个电影,不是它不精彩更不是演员不好,事实上,我很喜欢茱莉亚罗伯茨和汤姆汉克斯。
只是我不喜欢这部影片中美国人宣扬自己做好事不留名的调调。
把他们自己说的是那么伟大和光荣,救世主一般的勇于奉献。
可我相信,对于这一点,巴拿马的人民不会同意、越南的人民不会同意、朝鲜的人民不会同意、伊拉克的人民更不会同意。
人总是会文过饰非,国家也不例外,每个国家的历史都会或多或少被篡改或美化。
我们所了解的历史、所了解的世界、所了解的那些著名的人或事,有多少真实多少虚妄呢?
恐怕没人说得清。
那么,我也只是站在我个人的角度,以我有限的知识,以我社会主义小青年的身份去说这部片子我不喜欢,简直是讨厌。
电影开始15分钟,出场的竟然全是惊心动魄的金发美女。
浴池里好奇的脱衣舞娘,双眸灿灿如星的秘书,大秀乳沟的接线员,性感的情人。
至于朱莉娅·罗伯茨,美人迟暮矣。
很多人误认为这是好莱坞臆想的洗脑故事,其实是真人真事改编的。
而且从资料来看, 怀疑Aaron Sorkin还省了些背景,毕竟布什还在台上呢。
先说一个德州最有钱的女人乔安,她有郝思嘉的娇媚,和金发芭比的面孔和魔鬼的身材。
和电影中不同,她不说脏话、不饮烈酒、不会和男人共浴,她是基督徒。
她的第一任丈夫是地产大亨,第二任丈夫是石油大王,在产油国神通广大,由此她被任命为巴基斯坦在美国的荣誉领事,和Zia-ul-Haq总统私交甚密。
(打个电话安排国会议员和总统见面对她而言小菜一碟啦)1979年她带摄影师到阿富汗拍摄,苏军的狂轰滥炸下她差点丧生。
有一张好玩的照片,她一派赴宴的打扮,大太阳镜、头巾、羊毛衫……光鲜时髦地站在一群衣衫褴褛、胡子拉碴、持枪核弹的游击队员当中。
回来后她丈夫就病逝了。
她认为,苏联入侵阿富汗之后的目标就是巴基斯坦的不冻港,霍尔木兹海峡就成为其囊中之物了(全球石油的1/3经由霍尔木兹海峡输往世界各地),美国经济将受重创。
(当然这条进攻线路未免曲折了些,后来小布什的行动多切中要害呀,这也是当时美国没把阿富汗局势当回事的原因吧)她把片子放给老布什、基辛格、中情局局长威廉凯西看,当然还有她正在约会的查理——一个高大、英俊、大口喝酒、旅行时总带着脱衣舞娘的国会议员,时任美国国防部经费委员会会长,负责国会国防拨款,向CIA的秘密行动提供资金。
当时的里根政府并不想跟苏联明斗,包括英国、法国和中东政权都采取地下的渠道支持阿富汗,用驴长途运送枪支弹药,纯属小打小闹。
而CIA中负责阿富汗策略的只有盖斯一个人带三个兵。
幸好查理也认为战争必须被马上制止,否则它迟早会蔓延到美国。
于是查理三人组开始行动了,乔安负责牵线搭桥;查理用美酒美女和三寸不烂之舌打通阿富汗人、巴基斯坦人、以色列人、埃及人、跨国军火贩子、国会要员,并筹集了10亿美元,特别是购买了能够击落苏联直升机的“毒刺”导弹(阿富汗是山地,苏联主要靠空军轰炸。
毒刺击落苏联飞机300余架,造成苏军损失达四五十亿美元);盖斯负责运输。
(这部分内容其他评论中很多,就不重复了)1989年,阿富汗游击队最终将50万苏军的斗志拖垮了。
苏联撤军时,巴基斯坦总统Zia-ul-Haq说:“苏军其实是被查理赶跑的。
”苏联元气大伤,冷战终结。
一年后,柏林墙倒塌。
同时美国政府没有采纳查理的建议,反而停止了对阿富汗的经济援助,没有钱办学复工,阿富汗人也并不清楚美国在这场战争中扮演的秘密角色。
传记作者曾说,“9‧11事件”是美国自己惹祸上身。
本•拉登在阿富汗战争中受雇对抗苏军,资助者正是CIA。
美国人发给本•拉登的M-16步枪和毒刺式导弹,最终指向了美国人的胸膛。
Aaron Sorkin曾说:“美国所面对的两大威胁,一个是与苏联的冷战,一个是伊斯兰恐怖分子。
这个叫查理•威尔逊的男人,终结了前一个,又意外地开启了后一个。
敌人和朋友,对与错,正义与邪恶,永远都是相对的。
而自由必须用钱来买。
最后要特别赞一下Aaron Sorkin,偶像呀,整个片子结构紧凑,对话妙趣横生文采飞扬,宝刀就是宝刀。
这是一部对美国政治充满了冷嘲热讽的黑色喜剧。
与其说它讲述的是一场战争,倒不如说这是一个游戏。
从阿富汗回美国的飞机上,查理给他的助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13岁的时候,他有一个爱种花的邻居,但是他种的花总是被周围的小狗们踩烂。
一天,查理回到家,发现自家的小狗满嘴淌血惨死在院子里。
原来这个邻居把玻璃瓶碾碎拌在狗食喂给他的狗吃了。
于是,查理拿汽油烧了邻居的花园,但是还都不够解气......报复的机会终于来了。
两年一度的选举时间到了。
原来他的邻居是他们这个德州小镇的镇长。
就在选举的这天,查理一早起来去贫民区免费接送这些选民到投票现场。
他总是等到他们要下车的时候,对这些选民说:“我不想干涉你,不过觉得你应该知道,这个人曾经故意害死了我家的狗。
”......那一年他们选区一共有400多个选民,他亲自接送了其中的96个。
结果,他的邻居以16票之差输给了对手。
查理说:“自从那一刻,我爱上了美国。
”很显然,查理从那一刻开始理解了美国政治。
此后,他大概一遍又一遍地利用这个道理一步步爬到了国会议员的位置。
在影片的开始,查理被他的两个朋友邀请去拉斯维加斯泡妞,并游说他为一部三级片圈钱。
而没过多久,他就又被全球第五大富婆找去上床,男欢女爱后富婆提出要求,让他帮阿富汗人圈钱攻打苏联。
而实际上,大多数美国人根本搞不清阿富汗到底在哪里。
在片头,脱衣舞女把新闻里的阿富汗的当成印度。
而片尾,国会议员开会时竟也把阿富汗说成巴基斯坦。
所以说,从老百姓到国会议员,大多数人关心的不过都是一己私利。
只有金钱、权利、美色是每个人都能读懂的永恒万用真理。
《查理的战争》给政治脱去了高高在上的皇帝的新衣,只剩下一个个赤裸裸的交易和道貌岸然的儿戏。
这是个真实的故事。
但是却让人觉得充满传奇。
实在是佩服编剧的功力。
剧情紧凑到你稍不留神就跟不上节奏。
几乎每个对白中都隐藏着一个桥段。
而每个桥段又都颇具讽刺意义。
现实中的Charlie Wilson比任何一个美国政要或者明星都英俊潇洒,风流倜傥。
而Julia Roberts大概是本片唯一的败笔。
看到Joanne Herring的原型后觉得那位大嘴美女简直可以说是粗俗无比。
我相信但凡能够一统天下的铁娘子,一定是优雅迷人的十足女人。
她们无比的坚强来自于内心,而不是流露在脸上或者言语中的冷酷。
她应该比任何一个女子都性感。
唯一的区别是,她不会在缠绵过后为男人做上一顿饭或是端上一杯茶,只不过是要求他奔走筹钱,为的是拯救一个国家。
现在都养成了一个习惯,每看完一本书都会来这里看看影评,看看其他人眼中的“哈姆雷特”。
这样能看到更多我看不到的东西。
这部片子一开始就有先入为主的概念。
认为它有美国人的自大与狂妄。
所以到后来一直都是快进,快进。
结果真的觉得就是这样。
不过看了大家的影评之后,决定不仅要再看一遍,而且得温习一下历史。
历史上许多事情就不像我们所想象的那样。
我们在指责日本篡改历史教科书的同时,其实我们的教育一直也是采用避重就轻,掩盖历史的方式来教育学生。
比如说国共两党在抗战的问题上,共产党的教科书会对国民党在正面战场所作出的贡献一笔带过。
甚至在考试大纲上都是不用考的部分。
这样导致的结果是,越来越多好好学习的精英们忘记了历史的本来面貌。
这是又想起了看到的一本《扫起落叶好过冬》一书中对美国内战的描述。
在我们的眼中,林肯是一个殉道士式的英雄人物,他的坚持解放了美国的黑人农奴。
可是,在这样一场战争背后又会有怎样的鲜为人知的背景和深意呢?
我们被历史教科书奴化了这么久,应该有些自己独立思考的空间了。
呵呵后来的纯属感想。
一个不够格的评论。
曾经作为字幕组的一员,试译过这一段,随着柏林墙的轰然倒下强大的苏联帝国顷刻瓦解成为历史上重要一页这场战争中 英雄倍出Charlie Wilson 当之无愧13年前的苏军 曾不可一世但Charlie 无所畏惧策划了致命一击重创了苏联帝国没有Charlie历史进程将截然不同所以我们首次授予一个公民 最高殊荣功勋会员
政治电影不是麦克·尼克斯 Mike Nichols第一次尝试,之前影射克林顿的《原色》显得有些做作,反倒是早期改编自著名小说的《第二十二条军规》有很多可供自由发挥的地方。
改编小说或戏剧是麦克·尼克斯 Mike Nichols的强项,他对舞台和演员的调动能力确实是相当不错的,但是作为一个巨匠型美国导演,难免给人无风格化(说白了就是没特点)的感觉。
但是作为改编自同名小说的关于政治的电影《查理·威尔逊的战争》显然尼克斯没有很好的完成。
100分钟的影片除了几个主要人物,其他角色均像过场一样,身份交待不够,导致剧情的跳跃和叙事凌乱,对于真实故事有了解的人可能会会心一笑,而对于普通观众必定一头雾水。
2008-01-11
乱花真是迷人眼啊
传记片很少有不好看的……不知道俄罗斯人看这片会怎么想呢
超失败的人物传记影片 浪费演员
总有聊以自慰的历史
演员和影片有什么关系?
真心不来电,但是汉克斯还是依然演技之王。
又是一位完成了分外工作的人。很主旋律啊
结束冷战。
由于我看的时候太困了,唠唠叨叨,美国的政治,没看懂@@
字母太烂了+听力退步了,没听懂...所以没看懂
[查理的战争].Charlie.Wilsons.War.2007.720p.BluRay.x264-SiNNERS
烂!!!
美式计谋。
the power of a congressman
我承认我第一次看的时候确实没看懂
这部里Julia Roberts扮相也也太像鬼了吧
“有些事情光荣而且改变了世界但结局却被我们搞砸了。”
美人终会迟暮
查理花10亿美元秘密提供打下苏联飞机的武器,却少500万帮他们建学校,印证影片最后的塞翁失马的“禅宗的we'll see"的是911吧
So……苏联解体、东欧剧变、共产主义阵营的最终崩塌、阿富汗塔利班、911恐怖袭击……这一切仅仅源于一个女人做爱后的一个请求。How fucking amaz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