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B·J·诺瓦克
主演:B·J·诺瓦克,波伊德·霍布鲁克,德芙·卡梅隆,伊萨·雷,阿什顿·库彻,伊莎贝拉·阿玛拉,吉恩·史密斯-卡梅隆,里奥·蒂普顿,扎克·维拉,萨拉·明妮奇,伊莱·比
类型:电影地区:美国语言:英语年份:2022
简介:Ben Manalowitz(B·J·诺瓦克 饰演)是一名来自纽约的电台主持人。他一路南行,试图调查清楚围绕一个与自己有暧昧关系的女孩被谋杀的详情。详细 >
一言难尽,不是我喜欢的片子
终于还是迎来了用电影讲true crime podcast的时代。各种恰到好处的点,转折结局都很妙,整体比预期的好笑,也有打动人心的地方,BJ不愧是BJ,台词能雕出花来“她永远都是我们心中的一首歌”哈哈。优点同时也是缺点,全片都是BJ的自我价值反思,配角们显得用力却不出彩
整体看下来其实挺流畅的,剧情设计也不复杂;主角在异乡因为文化差异闹的笑话也点意思,只是土鳖如我无法共鸣吧,全片看下来就没多大意思了。
一部让你看完之后反复回味“卧槽怎么还可以这么拍”的杂糅了好多元素的反类型片。中段有点平淡,但也有巧思,相比而言讽刺反而是做得有点刻意的地方,配合前阵子看的GQ做的关于“播客人”的文章,感觉有些地方倒是也能跟国内情况对得上。完全没认出来那个唱片老板是阿什顿·库彻,甚至感觉这个名字现在离我都有点遥远……
上海精致小伙儿误入山东老乡一家?
抛开观点不谈,这部片子的元素属实复杂了一些~
一部无聊的,冗长的美国话唠片。从头唠叨到尾,电影不是这么拍的,豆瓣还有 6.9的评分,果然只有少数人欣赏的奇葩片。
不渲染笑料,不渲染奇案与破解,不渲染误解与和解,平坦如美西的公路,但又深邃奇崛。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如果并不笨,而是很聪明,会怎样?这真是一个好问题。
话痨20分钟让我放弃煎熬,20分钟没有一场戏引起好奇心,没有一个表演有代入感,没有一个镜头激发欲望。 6.9/2589 短评991条 %50/35/15
这是为了意识流而意识流的吧
冥风纯朴德克萨斯
表达欲过剩,故事却讲的细碎,类型标签喜剧/悬疑/惊悚一样没占上
演员不行 表达不行 拍得不行
枪出现了,就会开,但没想过是这样开
播客查案方便网友人肉刺杀,哈利波特极道江湖诨名多靠唬烂,官府四方辖地踢皮球,鬼魂因不存在而可怕,对现实故事和角色的花样剥削皆为丰富私欲,在德州所有人皆死于意外,“生活就是从这个后悔逃到那个后悔,怎么选都是错,且让此刻的后悔值个五毛钱吧”……B.J. Novak编导和小说的最大问题就是过于套路,主要矛盾中心思想啥的全靠人物打嘴炮说出来,比较低端;从纽约客角度反大德州刻板印象,这个行为本身就很刻板印象,倒也用“文化挪用”的台词自嘲了出来,可以;优点嘛则是偶有佳句,结尾也收得还不错,加颗星星鼓励
播客总喜欢用理性的方式解读一切,却忘了现实生活是感性的,感性的一枪远远胜过理性的千言万语...
挺新的也挺老的
看过
结尾有点…粗暴?
德州社会问题报告。
返回首页 返回顶部
一言难尽,不是我喜欢的片子
终于还是迎来了用电影讲true crime podcast的时代。各种恰到好处的点,转折结局都很妙,整体比预期的好笑,也有打动人心的地方,BJ不愧是BJ,台词能雕出花来“她永远都是我们心中的一首歌”哈哈。优点同时也是缺点,全片都是BJ的自我价值反思,配角们显得用力却不出彩
整体看下来其实挺流畅的,剧情设计也不复杂;主角在异乡因为文化差异闹的笑话也点意思,只是土鳖如我无法共鸣吧,全片看下来就没多大意思了。
一部让你看完之后反复回味“卧槽怎么还可以这么拍”的杂糅了好多元素的反类型片。中段有点平淡,但也有巧思,相比而言讽刺反而是做得有点刻意的地方,配合前阵子看的GQ做的关于“播客人”的文章,感觉有些地方倒是也能跟国内情况对得上。完全没认出来那个唱片老板是阿什顿·库彻,甚至感觉这个名字现在离我都有点遥远……
上海精致小伙儿误入山东老乡一家?
抛开观点不谈,这部片子的元素属实复杂了一些~
一部无聊的,冗长的美国话唠片。从头唠叨到尾,电影不是这么拍的,豆瓣还有 6.9的评分,果然只有少数人欣赏的奇葩片。
不渲染笑料,不渲染奇案与破解,不渲染误解与和解,平坦如美西的公路,但又深邃奇崛。那些经济欠发达地区的人,如果并不笨,而是很聪明,会怎样?这真是一个好问题。
话痨20分钟让我放弃煎熬,20分钟没有一场戏引起好奇心,没有一个表演有代入感,没有一个镜头激发欲望。 6.9/2589 短评991条 %50/35/15
这是为了意识流而意识流的吧
冥风纯朴德克萨斯
表达欲过剩,故事却讲的细碎,类型标签喜剧/悬疑/惊悚一样没占上
演员不行 表达不行 拍得不行
枪出现了,就会开,但没想过是这样开
播客查案方便网友人肉刺杀,哈利波特极道江湖诨名多靠唬烂,官府四方辖地踢皮球,鬼魂因不存在而可怕,对现实故事和角色的花样剥削皆为丰富私欲,在德州所有人皆死于意外,“生活就是从这个后悔逃到那个后悔,怎么选都是错,且让此刻的后悔值个五毛钱吧”……B.J. Novak编导和小说的最大问题就是过于套路,主要矛盾中心思想啥的全靠人物打嘴炮说出来,比较低端;从纽约客角度反大德州刻板印象,这个行为本身就很刻板印象,倒也用“文化挪用”的台词自嘲了出来,可以;优点嘛则是偶有佳句,结尾也收得还不错,加颗星星鼓励
播客总喜欢用理性的方式解读一切,却忘了现实生活是感性的,感性的一枪远远胜过理性的千言万语...
挺新的也挺老的
看过
结尾有点…粗暴?
德州社会问题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