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编还是抄袭?
电影:嫁我吧,哥们 Épouse Moi Mon Pote (2017) MDb评分:6.1 / 豆瓣评分:6.3 导演: 塔雷克·布达里 编剧: 哈立德·阿玛拉 / 塔雷克·布达里 / 皮埃尔·杜丹 / 纳迪娅·拉克达尔 主演: 塔雷克·布达里 / 菲利普·拉肖 / 夏洛特·加布里斯 / 安迪 / 大卫·马赛 / 朱利安·阿鲁蒂 / 巴亚·贝拉尔 / 菲利普·杜克斯纳 / 齐达内·苏阿内 / 朗齐·贝迪亚 / 米兰妮·让帕诺米 没看过的小伙伴们可以在一下嘻咦啊看的搞笑解说(15min)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Ht411Z7Qy
专访(节选)来源:https://new.qq.com/omn/20210312/20210312A0BOHH00.html 感受英国的行业规范和文化澎湃新闻:《合法伴侣》的拍摄背景有《中英电影合拍协议》的签订,剧本是在协议签订后才专门创作的吗?
黄雷:其实没有特别刻意去对接那份协议,而是正好赶在这个时间点上完成了故事,顺水推舟也就成了。
电影故事本身有一个独特的设计,为了成全兄弟情义要“假结婚”,我需要把它落地在一个可信的环境下。
英国是全世界最早接受同性婚姻的国家之一,社会环境能够容纳这类文化。
而且英国文化本身的特质,保守又不过分激进,也让创作故事时有更大的空间,更有利于一个喜剧故事的落地,所以才把故事的发生地放在了伦敦。
最后的方案是一部分室内戏在国内完成,大多数的内景、外景戏份都是在英国拍的。
澎湃新闻:从你前一部电影《愤怒的小孩》,到眼下《合法伴侣》,相隔了很长一段时间,这期间你在忙什么呢?
黄雷:很长一段时间里,我总是在想去拍电影,在为这事儿努力,只是没有一个结果出来。
直到接手这部戏,当然,过程也特别好事多磨,比如有人说《合法伴侣》是不是翻拍自《嫁给我吧,哥们》,还问我们是否购买了版权?
去查就知道,我们的剧本2016年就注册了(早于《嫁给我吧,哥们》)。
编剧是一位新人,许容硕。
修改过程中,束焕老师作为“剧本医生”也提出了很多宝贵意见。
比如戏里有一场古大白父母(巩汉林、江珊饰演)来探望儿子的戏,结果被记者堵在屋里,各方人等互相说的问题其实是各不沾边的,但这场三方对话竟然奇迹般地聊下来了,这里面伦理对撞、年代对撞、国别文化对撞都搅合在一起,非常精彩。
导演:黄雷
很折磨的观影过程,看了两三次手机,不过没有错过情节。
首先来说说这部剧的优点:1.有些地方挺好笑的。
没了然后说说这电影的槽点:1.看完以后你会恨不得扇所有的主要角色两巴掌,尤其是男主古大白,他值得一场人道毁灭,或者惨无人道的更好。
因为帮女主赫敏赶流氓错过了签证的续签,他不得不和好兄弟金天登记结婚扮演一对假夫夫以留下来,继续完成音乐梦想。
古大白在明知两人一直处在检查官的监视下,就是要和女主卿卿我我搞暧昧,置朋友的前途于不顾;赫敏前期不知道二人是假情侣,在“内疚”中和大白约会、拥抱,做了超出朋友界线的事情,甚至还一脸委屈哭着说“你如果是直男就好了”??
在被金天抓包“出轨”后,甚至连一句道歉都没有对他说。
救命啊我真的一脸问号,编剧,如果你不是脑子被门夹了很难写出这种剧情吧?
金天这条线也没有好到哪里去。
检察官警告他,一旦两人的关系被证实是假的,他会失去现在的一切。
为了兄弟赌上自己和员工的前途确实令人感动,但是你连自己为了帮朋友留下来假装结婚的事都不跟未婚妻薇薇安说一声?
未婚妻,你电影一开头说爸妈催着你俩办婚礼的未婚妻诶???
你就任由她误会你之前是骗婚?????????
任由她心碎离开???
看到这一段的时候我满脑子都是“谁来救救我啊”,对着屏幕挥两拳,不为别的,只为给编剧和导演一个(虚空)教训,让他尝尝什么叫做真正的中国功夫。
期间他还一直默默忍受着男女主的各种危险举动,时不时冷不零丁地在二人单独相处时冒出来像是要捉奸一样,直到最后他坦白自己所背负的压力,大古问你咋不早说呢?
金天回,嘤嘤嘤我以为我俩之间的默契不需要说的。?
行吧,我要是检查官我真得信你俩是真的?
还有一个很失语的情节,薇薇安为了求证金天说法的真假于是色诱他(还给了白客勃起的部位一个特写🆘),金天心中兄弟最大只好落荒而逃,你别跟我说你俩之前都要结婚了还守身如玉啊?
虽然这吐槽得有点尬,但是你们演得更尬!
更尬!
更尬!!!!!
(破音)还有好多剧情上的傻缺地方啊但是实在太多了说不完了,算了,免得越写越怄气。
2.说下演员?
没想到白客比李治廷比我更出戏,他只要说话的声音一高我就秒回王大锤,而且整部电影下来,可能因为眼角下垂得厉害,老是一副提不起精神闷闷不乐的样子,台词也没什么情绪变化,明明有大起大落的表演桥段,最终效果还不如名侦探狄仁杰这种搞笑剧里好。
李治廷五官还蛮好看的,长了一张一米九的脸,却靠着头发摩丝喷得多翘得高才侥幸赢过一米七的白客一点点(也有可能谁垫了内增高吧),表演勉强算得上不出戏,但是有一点说错勿怪。
我勉强算得上学过一年吉他,刚才百度搜了一下李治廷+吉他,发现他确实是会的吧?
(我晕,我还发现他出过好多张专辑)但是他在里面少数的几个弹奏镜头总有一种慌慌张张不自然的感觉,看的时候以为他本人不会乐器只是装装样子。
张榕容,我永远的贵妃,我看这破烂电影的理由之一,但是看了她贵妃之外的几个角色,都觉得……emmmm,这部电影里依旧是emmmm……最后还剩个女二,虽然她的整容脸(对不起我真的没有恶意但是这真的是事实)并不能做出啥表情,安排的情节也看不出啥表演上的错处,就是希望她以后少演点戏吧。
鲁伯特倒是分外自然生动。
3.本片有两个很重要的表现点,一是英伦风情二是LGBT,在国内银幕上这样的组合应该还是第一次吧?
但整片看下来就只是单纯的元素堆叠,一种为主线服务的噱头。
柯基犬、深色大衣、多雨天气、格子围巾、彩虹旗、同志酒吧、肌肉男海报等等等等,这些仅仅浮在表面上的东西就只是一张可能不会出错但实在太普通的包装纸,剥开以后更觉恶心。
在LGBT人群多数时间处于阳光阴影下的国内,在规则成谜的审查制度下,这电影对同志群体的刻画是“客观”的,它没有带任何感情地拍摄了关于他们的镜头。
镜头拍下他们调情、跳舞、拥抱的画面,虽然拍得很烂,但就像拍异性恋一样自然。
我不是同性恋,所以我也许没有资格说它没有在故意冒犯或者消费这个群体,但它一定没有要贬低和不尊重这些一直在努力为真爱和真我发声的勇士们。
正派的检察官华生,虽然没有明说,但同志酒吧墙上的照片暗示了他是同性恋,台词中也隐晦地表达了对正视性取向的鼓励,异性恋主角都不是什么好人,同性恋角色却观感不错。
不过不懂为啥同性恋、同志、出轨、gay蜜、“姐妹”都能出现在非常中性的对话里,前面形容着装上的“more gay”却会被和谐成“更加亲密”,好奇怪哦。
写着写着我突然想,金天这个角色会不会本来就是gay啊?
因为前面在逃避检察官审查装同性恋的情节里白客有几个镜头眼神之类的明显不对劲,薇薇安莫名其妙的色诱情节就是为了躲审查的强行解释吧!!!
4.本来还想说一下这电影结构和拍摄手法的问题,但是已经写了一个半小时了还没写完真的好累啊,回忆这部电影比写东西更让人心累,一句话总结就是我也能拍出来的水平,真的别去看,求求了。
真爱无敌,撒油拉拉!
(本文包含影片剧透,请谨慎阅读)最近,一部「同性恋电影」《合法伴侣》悄悄走上内地银幕,讲述了一对直男伙伴为了留在英国而不得不注册结婚,并引发一系列误会的故事。
如果不出意外,《合法伴侣》是目前内地第一部以「已婚同性伴侣」为主角且获得放映许可的国产电影,在这一层面上,本片无疑是具有开创性的。
那么,《合法伴侣》是一部好的「同性恋电影」吗?
01 《合法伴侣》「恶意消费」同性恋了吗《合法伴侣》的剧情并不复杂,古大白和金天是共同在英国生活的直男发小,因为机缘巧合,大白错过了办理签证的最后时机,即将被驱逐回国。
为了帮助好哥们在英国继续追逐音乐梦、不让大白的父母失望,取得英国护照的金天决定和大白注册为同性伴侣,由此来化解大白会被驱逐的困境。
为此,兄弟二人不得不面临签证审查官的一系列审查,电影的主要剧情也围绕着「逃避审查」而展开。
为了迎合「同志」主题,影片在宣传剧照中致敬了李安执导的经典同志电影《断背山》,男主房东家频频出场的宠物狗也被网友解读出「柯基(磕基)」的隐喻。
不过,观众对于这一「同志题材」并不十分买账,上映两天后,《合法伴侣》的豆瓣评分仅有4.0,并且多数网友批判其「恶意消费、污名」同性恋群体。
《合法伴侣》真如豆瓣评论所言「恶意消费」同性恋了吗?
我带着这个疑问进入了电影院,但在观影结束之后,我却有了一个截然不同的评价。
作为一部以「直男扮gay」为主线的电影,正如影评所言,影片中出现了不少主角对gay的刻板模仿:为了逃避签证官的审查,对gay并不了解的金天和大白不得不开始从头「学做gay」,二人在家中贴上肌肉男海报和彩虹旗,戴上粉色领结、抹指甲油,甚至刻意向审查官抛媚眼、翘兰花指。
这一系列剧情也是被豆瓣网友最为诟病的地方。
但需要注意的是,影片中直男主角对gay的「刻板印象」的模仿,正是反映出了现实中的直男群体、乃至整个社会对于gay的真实生活充满误解,二人对于「同性之爱」的表现刻意而拙劣,以至于签证官才会对二人的感情是否真实产生怀疑。
而随着剧情发展,影片也突破性地对这一系列刻板印象进行了解构。
大白回到家中后,扔掉了粉色领结,帮金天洗去了刚涂抹的红色指甲油,并对签证官说:“这样刻意让自己看起来很gay是愚蠢的,我们是真爱,真爱不需要被审查。
”这一段剧情,对于现实中公众对同性恋群体的误解进行了回击,更强调了「不要去刻意迎合,要真实做自己」的价值观,而这也是影片想要向外界传达的核心价值。
难得的是,影片对于性少数社群并没妖魔化呈现。
为了了解真实的同性恋群体,男主来到gay bar(同性恋友好酒吧)取经,并和大家欢快地「打成一片」。
在一番考察后,二人得出结论:gay并不是在外表上可以简单模仿的,而是真情实感的「来电」。
如果说公众对性少数群体的刻板印象总是不可避免,那么《合法伴侣》对于传统刻板印象的解构就是具有突破性的。
在日益保守的内地影视市场中,能够看到一对同性合法伴侣,甚至被当代内容审查「讳莫如深」的「彩虹旗」也可以频频出现,于我而言,这是一个巨大的惊喜。
或许正如一部分支持本片的网友所言,比起出现什么样的同性恋,同性恋能不能被看到才是当前更重要的议题。
当然,在电影制作上,《合法伴侣》的确存在不少问题,影片对于冲突的制造颇为刻意,人物形象较为平面,而一些对剧情推进起到关键作用的转折也不够丰满。
在价值传递上,影片对于性少数群体刻板印象的打破是有积极意义,至少这一点,制作方是有心的。
02对「同性恋困境」无处不在的映射事实上,大白与金天的婚姻关系是「虚假的」,两人只是兄弟友谊,彼此之间缺少爱情的吸引,这让我想到了国内性少数社群中经久不衰的议题——「形婚」。
是的,这段「合法伴侣」关系,本质上就是一段「形式婚姻」:金天与大白之前没有爱情,二人婚姻的缔结是为了实现不可告人的目的,婚姻只是达到目的的手段,是一层伪装。
它映射了当代同性恋的现实困境:为了隐藏真实的自己,不得不与不相爱的人结婚,同时还要面对来自父母、亲朋、同事、社会等「审查官」的审查。
不仅如此,为了维系自己的「gay形象」,金天与大白在面临自己真爱的女性时,仍不能敞开心扉做真实的自己;面临大白父母的突然拜访,二人还得一边维持兄弟形象,一边提防外界对其是否是婚姻关系的质疑。
在与真爱、家人、审查官的斗智斗勇中,他们领悟到了与长期在「自我与现实」中挣扎的性少数群体共同的生命经验:撒一个谎,得用一百个谎去圆。
影片对于同性恋者现实困境的展现不仅于此,在一些细节上也能看得出制作方对于现实的关照。
影片中,女主赫敏在与大白的长期接触中忍不住动情,醉酒后的她对大白说:“如果你是直男该有多好。
”对于同性恋者而言,这句话的杀伤力正如喜欢上同性直人好友并表白后所收获的「扎心」语录:“你要是个女孩/男孩,我一定和你在一起。
”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大白的父母在为数不多的出场中,一直在反复强调一个概念,即「中国人的面子」。
在形婚议题中,「面子」总是相伴左右,许多性少数伙伴选择形婚,都是为了维系一张张「面子」:自己的面子,职业的面子,父母的面子,家庭的面子......一张张面子,不仅限制了性少数的人生选择,更裹住了ta们最真实的面孔。
影片中,面对记者“对于性少数社群有什么寄语”的提问,大白回答:“希望大家要勇敢做自己,不要欺骗自己和爱的人。
或许我们会受到世人的反对,但也可以勇敢面对,不要让谎言带来伤害。
”这段独白,是面对真爱而不得不隐藏真实自我的大白的内心写照,更是性少数社群内心最真实的渴望。
或许,无论同性恋还是异性恋,每个人都要面临「出柜」,去努力让这个世界接纳最真实的自己。
03 中国需要什么样的「同性恋电影」其实,不难理解网友对于《合法伴侣》「恶意消费同性恋」之嫌的警惕。
一直以来,中国性少数群体在公众视野中都处于「符号性灭绝」的状态[1],即使有所呈现,往往也伴随着刻板、偏见与污名。
在2008年12月上映的、由冯小刚执导的电影《非诚勿扰》中,演员冯远征塑造的男同性恋者「艾茉莉」受到不少争议。
其作国内主流商业电影中首次直接出现的同性恋者形象,在举手投足之间展现出的「女性化气质」被同性恋社群视是对男同性恋者的「揶揄嘲讽」,并认为强化了公众对于男同性恋者的刻板印象[2]。
不同于社群内部的批判态度,社会学教授李银河给出了不同的观点。
李银河提出,在公开放映的主流商业电影中能出现一位同性恋者是一个「突破」,从世界范围看,这符合同性恋电影的发展规律,即从「刻板印象配角」到「正常形象配角」,再到「同性恋电影主角」,最后是「一般电影主角」的阶段发展。
[3]而从另一层面来看,社群对于「女性化」同性恋形象的厌恶,是否也是对具有女性化气质的同性恋者的「割席」呢?
按照李银河的观点,经过十余年的发展,银幕中的同性恋者是否已经可以实现由「刻板印象配角」到「正常形象配角」的转变?
事实上,从《非诚勿扰》的「女性化」喜剧角色艾茉莉,到《烈日灼心》中为了逃避警察追捕而被迫与男性发生亲密关系的辛小丰,再到近日《缉魂》中的「骗婚杀人gay」,内地银幕中的gay总是以一种「消极」的姿态被「暧昧」地片段化呈现,这使得同性恋者(特别是男同性者)的形象被单一化、平面化,甚至负面化。
我们不禁要问,在今天,遵循「刻板印象」依然只能是同性恋者能出现在国内银幕上的唯一方式吗?
进一步地,中国究竟需要什么样的「同性恋电影」?
然而,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更需要反思的是,当前的内地影视市场中,真的有「同性恋电影」吗?
2017年6月30日,广电总局主管的中国网络视听节目服务协会通过了《网络视听节目内容审核通则》(以下简称《通则》),其中第八条将同性恋界定为“表现和展示非正常性关系、性行为”的“渲染淫秽色情和低级庸俗趣味”的“应予删除”的内容。
同志平等权益促进会曾就《通则》涉嫌歧视同性恋而提起行政诉讼,无奈两审均败诉(点击这里查看:“驳回上诉”,这是“《通则》案”的终审判决)。
如今,「同性恋」依然作为「应予删除」的内容出现在《通则》中。
审查制度让性少数的面貌单一化,而在《合法伴侣》之前,我已经太久没在内地院线电影中听到「同性恋」三个字,更别说还能在银幕上看到「彩虹旗」和同志酒吧。
从「符号性灭绝」到「审查性公开」[4],对于银幕中尚且能积极、正面出现的性少数符号,我们仍要去珍惜,哪怕是一个难以被察觉的「隐喻」。
或许这会显得卑微,但已是性少数社群为数不多的能被看见的方式。
「被看见」与打破「刻板印象」同样重要。
我们期待有更多的影片能勇于突破刻板成见,也期待着,中国有一天能出现真正的「同性恋电影」。
注释:[1] 王浩:符号性灭绝语境下的《非诚勿扰》──同性恋被允许怎么呈现,http://www.fridae.asia/hk/gay-news/2009/02/23/4615.fuhaoxingmiejueyujingxiadefeichengwuraotongxinglianbeiyunxuzenmechengxian,2009年2月23日。
[2]凤凰娱乐:冯小刚电影丑化同性恋 网友高呼“非诚勿扰”,http://ent.ifeng.com/movie/news/mainland/200812/1224_1845_936854.shtml,2008年12月24日。
[3]同[1]。
[4]魏伟:从符号性灭绝到审查性公开:《非诚勿扰》对同性恋的再现,开放时代,2010年第2期。
我真是我浪费我一下午的时间看了这部电影,呵呵,我表明我是腐女,但没有到那种腐癌,看见两个男的在一起就乐呵呵的那个样子,但我必须要说一句,谁看这部片子谁的三观就会炸裂,我接下来说的话可能会比较脏就是脏话连篇首先,这部电影刚开始,他的预告片儿简直跟正片儿不是一个电影,我也记不太清预告片儿什么样子了,反正跟正片儿严重不符,首先我要表达的就是他是在消费同志,其实我以为看过这个片子就能碰到一个啊原来也有导演是知心的,其实完全不是,这个导演简直是比其他的导演还要恶心也可以是编剧也可以是整个剧组,演员的想法我不知道,我不是骂演员,这个电影刚开始啊这两个男一和男二假结婚,我内心毫无波澜就是到中间有一段儿应该也看到了女主做饼干那段儿吧我不细说,我以为诶男二是不是要来真的了?
我就是觉得这个电影就是前言不对后文,男二和他女朋友以奇怪的方式分手了,又以奇怪的方式复合了,就离谱,男主和女主也是以奇怪的方式在一起,还有人物人设也很那啥,女主中间一段妥妥的,就像一个没有家的绿茶,就是有一句话概括,男二冒险搭上自己公司和自己女朋友,男主却在那泡妞,还有刚开始男主被打那段,不知道是我没看明白还是怎么回事他那个吉他好像不是因为女主坏的吧,还不是他多管闲事,见义勇为他见义勇为真不说什么,自己啥能力都没有吉他坏了怪别人,你是在逃避谁吗?
明明电影核心应该还有一个他的音乐梦想,但是他除了从头到尾就后背背了个吉他,他还干些什么?
他除了泡妞还干什么了?
他除了嚯嚯自己20年的朋友还干什么?
我只想说,看电影其中的时候我感觉这个男主好像就是有一个大病,女主哭的那段儿,我也是觉得有一丢丢绿茶,但是这种想法转瞬即逝,同志不是你们用来蹭热度的工具,正正经经搞男一男二泡妞,他不香,你要是电影名儿和封面儿明还有预告全部整成那样,以这种烂片儿,我连鸟都不鸟,真是谢谢你了,让我的脑子里的烂片儿排名又多了一位
第一部中英官方合拍的电影、聚焦“伦漂”群体、题材中涉及同性内容、新人导演黄雷执导,著名导演黄建新监制,这些元素让《合法伴侣》这部这部爱情喜剧看起来似乎很有看头。
但,或许是影片在几年前就拍摄完成,故事在当下看来既俗套又无趣,其中对同性内容的处理更是刻板而单一。
《合法伴侣》的故事基于一场危机展开。
在伦敦追寻音乐梦想的留学生大白(李治廷 饰)刚得到了去心仪唱片公司面试的机会。
父母也要来英国探望他。
但因见义勇为,错过了办理签证,即将被驱逐出境。
最好的朋友金天(白客 饰)提出,自己有英国护照,两人登记结婚,大白就可以留下。
于是两人伪装成同性恋人,结婚申请也获得批准,只要接下来20天内无异议,两人就可以顺利结婚。
但移民局官员华生(鲁珀特·格雷夫斯 饰)怀疑两人是伪装的,展开了对两人持续的调查。
与此同时,大白和新搬来的邻居、击剑教练赫敏(张榕容 饰)渐生情愫。
金天也有一位相恋多年的女朋友薇薇安(周韦彤 饰)。
大白和金天既要时刻伪装成同性恋人应付华生的调查,又要追求彼此真正的爱情。
该片的剧情和2017年法国上映的喜剧片《嫁我吧,哥们》有很多相似之处。
但不管有没有买下版权,《合法伴侣》拍得也不好看。
喜剧:不合格影片的定位是喜剧爱情片。
虽然故事发生在英国,但在爱情方面影片也没什么新鲜。
海报中大白和赫敏、金天和薇薇安的婚纱合照预告了人物关系。
在影片中,爱情部分主要以大白和赫敏的爱情为主。
两人从相识到相爱的经过,拼凑了20世纪以来偶像剧、爱情片中的常见桥段。
“英雄救美”,假扮男友,天台吉他,醉酒告白。
但缺少足够的细节铺垫,两人的爱情进展显得十分突兀。
如果说影片对爱情的呈现还中规中矩,那么它的喜剧部分几乎是不合格。
影片的喜剧性建立在“被命运捉弄的小人物”的挣扎之上。
为了留在英国,为了成为合法伴侣,两个男性主角要不断撒谎、圆谎。
能否呈现这种略有荒诞色彩的喜剧效果,两个演员的选择和搭配就很重要。
李治廷和白客一个“静”,一个“动”,是符合两个角色的定位的。
但可惜的是,两人在表演上完全不搭。
白客具有比较丰富的喜剧表演经验,在本片中将角色演绎得很鲜活。
表演上能放得开,能带起喜剧节奏。
但是李治廷演技依旧生硬,将一个音乐留学生大白演成“愣头青”。
角色本身承载的笑点没有被很好展开。
比如影片一开场,大白通过模仿李小龙的经典动作,大吼一声吓跑英国流氓。
李治廷在表演上尝试了浮夸的表情和动作,但还是可以看出状态是内收的,也很难引人发笑。
风格上,白客的表演自然化、生活化,李治廷则是走偶像剧路线。
两人很不搭调,让人出戏。
除了主角外,本片也试图在配角身上增加喜剧成分。
片中江珊、巩汉林饰演大白的父母,两人自带喜剧感,但有关他们的戏没有深入展开,两人就草草下场。
周韦彤饰演的薇薇安,一场比较重的戏份是,为了让金天说出真相,裸穿风衣、车内色诱。
白客表演很到位,肢体反应和内心冲突让场面略带喜感。
但用妖魔化的的女性形象突显男性的“坚守”,这一桥段就显得低级。
同性恋戏份:不合适大白和金天利用英国同性恋法律制度,让本片中必然涉及对同性人群的呈现。
两人的确做出很多行动去“贴合”这一群体。
用粉红色灯罩,插彩虹旗帜,墙壁挂上半裸肌肉男的海报来重新布置房间。
金天一脸嫌弃地涂上指甲油,大白穿上紧身毛衣、系上粉色领结。
除了外在形象,两人还试图更深入地找到同性恋人之间的“感觉”。
金天想尽办法让大白对他产生“感觉”,比如两人在深夜的浪漫烛光中跳贴身舞、近距离接吻。
就在两人快亲上的时候,大白幡然醒悟地扇了金天一个巴掌。
金天在同性酒吧吧台坐着,就有一个外表油腻的大叔来勾搭......这些桥段中对同性群体的展示都有故作夸张的成分,仿佛是一种“奇观”。
目的只是想通过”卖腐”,来引起观众发笑。
尤其是“直男”大白果断地扇了好友一巴掌,则表现出对这种男性间亲密动作的厌恶与排斥。
既想钻法律的空子、以同性恋的身份留在这儿,又掩藏不住自己对同性恋者的歧视目光。
在看似简单、喜感的角色掩盖下,创作者的态度是“清高”且自私的。
本片并不是一部同性题材的影片,涉及的同性的内容只是用中英的文化差异来制造冲突。
在仅有的对LGBT群体的刻画方面,却是刻板、固化、单一的。
观众对这个群体没有过多了解的情况下,影片作为大众媒介传播的一种,做出这样的形象刻画,只会加深观众对同性群体的误解。
伦漂:不真实找李治廷出演大白,导演表示,考虑到李治廷曾在英国留学,能更好贴近“伦漂”这一角色。
但李治廷本人的经历已经和“伦漂”不怎么相符。
影片中的大白住在精致的“半地下”公寓,衣食无忧。
所谓的追梦留学生,影片对其校园和生活没有什么细致展示。
著名音乐学院沦为背景板,一闪而过。
大白追逐梦想的过程可谓一帆风顺,成功对他来说唾手可得。
面对终于拿到的面试机会,在最后关头却潇洒放弃,理由是要去找自己的好哥们。
就偏偏差这一首歌的时间?
可笑的是,即使没有演奏,仅凭他一顿煽情,就得到了著名音乐人库克的赞赏。
库克不但出席了他的婚礼,还向他抛出“橄榄枝”。
这些都过于理想化,是童话不是现实。
金天是一家创业公司老板,看不到他创业的现状,只知道整日游手好闲。
赫敏是击剑教练,片中更多展示她无辜天真的少女形象。
薇薇安是带着孩子的单亲母亲,对其刻画更是少之又少。
每个角色都是很有代表性的“伦漂”,但很可惜,这些角色都流于表面。
影片塑造的“伦漂”已经是处于精英的角度,他们所谓的危机,更像是一场心血来潮的冒险,和普通人的现实困境毫无关系。
大费周章地跨国拍摄,更多沦为了噱头。
片名叫《合法伴侣》,顾名思义,讲述的是音乐系高材生“古大白”(李治廷饰)和小老板“金天”(白客饰)是在英国定居,同在屋檐下的好兄弟。
一次意外中古大白错过了延期签证的机会,为了避免被赶出英国,拥有绿卡的金天想了一个馊主意:两个直男装gay结婚。
而后,古大白与金天就在移民局检察官的监督下引起一连串鸡飞狗跳的意外,而与此同时,一位女邻居(张榕容饰)的到来拨动了古大白的心弦,令其陷入两难之地。
没错,这又是一个典型的谎言喜剧套路,直男为了暂留国外选择“形婚”。
这就引来第一槽点:本片与2017年的法国喜剧《嫁我吧,哥们》严重雷同,剧情主线几乎完全复刻,难逃抄袭之嫌。
此前,我还以为本片是和之前中韩很多合作一样,属于一本两拍。
结果翻到资料,黄雷在电影上映前就想撇清关系,称自己电影的立项要比法国版早,不知道是做贼心虚的恶人先告状还是确有其事。
而且,电影里女主叫“赫敏”,他的男友叫“哈利”,而曾在《神探夏洛克》饰演“莱斯特雷德探长”的鲁珀特·格雷夫斯叫“华生”,生怕别人不知道他演过《神探夏洛克》。
三个名字均为致敬,看似滑稽,其实尽显狗皮膏药般的恶趣味,low的不行。
第二个槽点:本片在立意呈现上相比《嫁我吧哥们》高下立判。
首先剧情形式是装成gay的形婚,借此躲过驱逐。
法国版的重点聚焦在两位直男伪装成gay后,于观念和生活习性上的种种碰撞,借此来解除对LGBT的误解和诋毁,天下之大,共为一家。
然而中国版却在“插科打诨”上不遗余力,两位主角进入身份后全然没有更为深刻的认识,反而在刻板印象上变本加厉。
穿上五彩斑斓的鲜艳着装,插上彩虹旗,翘着兰花指,葫芦依样的临摹那些所谓“勇敢的发言”。
编剧赋予剧情设定的作用,只是提供了一个背景,让角色在身份错位中能产生更多笑料,从作品的完整性就足以可见制作人的逼仄,对舞台的辜负。
也难怪,许多人看完电影后的第一个想法:别再消费LGBT群体了。
再者,第三点就是剧本的本质问题:人物矛盾难以自洽。
这是最令人愕然的致命缺点,观影的过程中我甚至一度黑人问号,两个男主均有背道而驰的举措,不知是编剧的失职还是水平有限。
比如,为了激化矛盾,白客饰演的金天明明有一个未婚妻,分分钟等待成婚,然而为了好兄弟古大白的困境,金天不得不与其假结婚。
这没错。
但有意思的是,每每未婚妻找到金天的时候,金天还总是装出一个“我就是gay”的表情,不告诉未婚妻实情,以至于未婚妻挥泪而去。
导演甚至饶有兴趣地让未婚妻“真空”勾引金天,而金天全然不动,借以明志。
作为最亲近的人,金天为什么不告诉她?
编剧没有说,金天也不知道,我只知道2021年了,竟然又在大银幕上看到了“离开你是因为我爱你的”狗血戏码,编剧为了刺激矛盾把观众当成白痴,这是同样是对自身能力的露怯。
金天“傻”,古大白“坏”。
明明已经和金天形婚,为了瞒天过海必须严以律己躲过移民局的侦查,假若败露也会牵连金天。
但古大白就是不听天命,就是私下里追求女主,借着“gay蜜”的幌子揩油,屡次被抓到破绽,仍不顾一切。
别问,问就是真爱。
同时,女主也不是啥好人。
在她的认知里,隔壁两个男生就是一对情侣,她很清楚这一点,但还是和古大白耳鬓厮磨,朝夕相处。
当我以为女主就是和古大白处普通朋友的时候,醉酒后的她竟吐出一句:“如果你是直男就好了。
”我顿时三观尽毁。
原来,这货就是馋他的身子。
三个人,一个蠢,一个坏,一个婊,动机明确,三观尽毁。
悬浮空洞的人物让电影成为了一个笑话,尽管电影并没有什么工业层面的失误,但作为一部喜剧片,不好笑就已经是原罪了,再加上三个主角莫名其妙的动机,导致此局面也不为过。
结语只是可惜了李治廷与白客。
在这浮华若空的名利场,两位在我认知中算是非常佛系的演员,前者是不营业就隐身的佛系务实派,后者是从喜剧段子一步步走向正规演员的励志派。
白客在前段时间的平遥电影节还凭借《不止不休》斩获业界一片好评,大有阳和启蛰之势。
可没曾想,《不止不休》还没看到,就遭受二者合体的一记恶心重拳。
片中或许是为了配合喜剧论调,白客又拿出了《万万没想到》的肌肉记忆,下榻的眼角慵懒的台词,妥妥一个王大锤附体。
而李治廷也不过尔尔,故意模仿英式口音,矫揉造作,甚至有些“男版郭采洁”的既视感。
哎。
烂戏,真的会毁人。
说实话根本不是我平时会看的题材,为了张榕容去看的,也为了张榕容加一星……也就这样了,再加良心实在是过不去。
这片子从头到尾就是一个直男装gay的故事,刻板印象有,讲故事的手法也不算高明。
并不太适合对lgbt有了解的群体,反而对性少数群体全无认知的大多数友好一点(宣传出来挨打)。
至少……片子里抖包袱的时候我前后左右的人是都笑了的。
作为一个喜剧片,能把人逗笑给个及格三星吧。
虽说现在宣传时榕容是女一,但个人感觉这片子其实就是双男主不敢宣……榕容戏份不是很多。
赫敏虽然能打但是个甜妹,挺可爱的……额,没啥了,这角色就不是很立体啊(小声bb|・ω・`)。
相对来说角色比较舒服的是白客的金天,角色动机至少贯穿下来了,智熄操作也比较少。
让人感到迷惑的是薇薇安那段……兄弟,别人不能说,你女朋友都跟你谈婚论嫁了您也不给透个底儿给个解决方案?
以及和大白刚假结婚完回家那段……你们怎么就想到断子绝孙上了,合着你们和异性结婚是为了不断子绝孙?
有点不适。
至于男主古大白……虽然大概率不能怪到李治廷身上但这角色着实是,不怎么讨人喜欢。
这人一不靠谱,签证这么大的事儿都能拖到最后一天;二推卸责任,吉他被砸了居然怪救他的人来得晚;三拎不清,明知撒谎被戳穿的后果,别人努力给他圆,自己跑去谈恋爱越陷越深疯狂作死——你就不能等这一个月过了再谈?
四不会好好交流,就像签证官跟着他们俩那天,你就不能好好说一句“我去给闺蜜装个男朋友”再去?
怎么都比自己跑去然后被戳穿的好吧?
你觉得这是装上厕所的功夫就能解决的问题?
由此可见,古大白实非良人,要不是赫敏也是个脑子不算聪明的角色绝对不会喜欢上他(。•́︿•̀。)唉,好不甘心啊,明明榕容那么可爱,弱弱地说marry me多萌啊,放开那个榕容让我来好嘛!
剧情里比较有趣的是签证官那条线——照片的镜头给到第二次我才反应过来,有点儿意思。
对了,香肠煎蛋这种下三路梗完全不好笑,建议导演编剧以后别再用了。
就这样吧,就是部三星片,为了张榕容我私心加了一星。
不带脑子想去影院吃爆米花去看看也还成,反正2d便宜……别细琢磨。
(最后小声说一句我好羡慕湾湾人啊……榕容的片子台湾同期上了复身犯,烧脑悬疑看预告片就比这个有趣多了,俺也想看(╥ω╥`) 求求泽东给她接点靠谱本子吧!
)
合法伴侣 (2019)3.42019 / 中国大陆 中国香港 / 喜剧 爱情 / 黄雷 / 李治廷 张榕容
上海国际电影节豆瓣专场,剧本虽然已经努力做细腻的感情戏,而且为了使得节奏不拖沓,复合一个商业片的基本要求,除了张榕容饰演的中法混血插科打诨以外,还有很多故意制造的尴尬笑点,还在笑点并不像前些年以“郑恺”为典型代表的中国院线商业性喜剧那样低俗。
导演和编剧现场交流,说自己都是直男,难怪剧本里还是有很多对gay的固化印象,并且以此作为笑点,这个真的不能免俗,除非策划编剧真的有gay的参与,中国留学生之不得已版男男假结婚,也只能以承认同性伴侣的腐国作为故事背景。
恰好学校也刚解除封禁。
于是今晚包场看的,凌晨后匆匆回校,写下这篇思绪尚乱的短文。
简而言之,看完之后,心情五味杂陈。
作为一个同志,看完之后,一方面为影片中透露对性少数群体的友好感到感动,比如说金天他们家摆放的彩虹旗🏳️🌈(emm……虽然是刻意的)还是移民局工作人员友好的态度。
但是一方面,我也在观影过程中,为演员部分的台词和动作感到不舒服,比如影片中给金天做笔录的那位女工作人员的奇怪笑容(抱歉,我不喜欢这种嗑cp的笑容)。
让我立刻难过的台词是,金天和古大白说的“那不是不能和女孩子谈恋爱了?
就断子绝孙了?
”第二点尤其是我们这个群体大多数人的痛,因为,总会有人会用这类话反击我们。
我只想说,我们来到这个世界上,是为了自己而活的,为了他人目光而活的“假”的自己,又有何意义?
让我不舒服的动作是,古大白整蛊Harry时娘里娘气的语气和动作,难不成不是对于我们这个群体印象的固化?
就我而言,如果我喜欢一个娘里娘气的人,那我为什么不直接喜欢一个女孩?
(当然我不会)影片中,我觉得的唯一亮点就是古大白父母来伦敦的桥段了。
虽然表现方式很“电影化”,但确实是这部影片唯一让我乐开了的地方了。
国内的大环境,其实能有一部带龙标的涉及性少数这类敏感话题的影片着实难得。
但影片中一方面让呼吁“勇敢做自己”,一方面又继续刻板化这个群体的印象,这种矛戳盾的做法我着实搞不懂。
我是觉得,这影片是在消费我们这个群体。
但也不能否认它的积极意义:倘若能换来更大的曝光度,慢慢推动平权进程,让我能够无愧于心的和心爱之人牵手于阳光下,我觉得倒也无妨。
毕竟,这条路难走,代价自然也应是等量的。
去年上海电影节,有幸蹭了张友人的票,提前看了这部片子。
首先,白客好帅,真的,完全不输李治廷,剧中的英伦范让他在形象气质上完全颠覆了之前万万没想到的屌丝印象。
作为一个喜剧片,故事讲的很完整,虽然略有俗套,但是几乎每一个笑点都能得到观众积极的反馈。
在伦敦的实景拍摄也很美,探长的客串也很棒,是一部轻松愉快的电影。
当时看完也没有放在心上,就这么过去了。
可在大半年后我居然在B站刷到了这部片要在内地上映的预告片。
点进去一看,百分之八十的弹幕和我的反应都是一样的,惊讶中带了那么一丝质疑“啊啊啊太好了居然上了”,“啊啊啊这也能上映吗”,甚至还有美好主义者说出了什么”现在的一小步,将来的一大步“之类的说法。
一通惊讶和小小的欢喜过后,我内心只有难过和惭愧,我感觉我们,我自己,我身边热爱电影的朋友,或是素未谋面但有同样热爱的陌生人,面对一个普普通通的喜剧片的上映竟然是如此剧烈,只是因为在这部片子里两位男主打了点相关的擦边球。
对,我还在称其为“擦边球”,因为在我们现在看来这还是没办法走上台面,能上映是意外,是惊喜,不能才是正常,才是理所应当。
和朋友之间的戏谑但真的是这样子吗?
我感觉,我们好像被阉割,被阉割到那个东西彷佛根本就不属于我们,从来就没有在我们身上出现过。
其实根本不是,它一直都在。
我们也上过球台,打出过一些好球,只是现在球杆又被没收。
我没有办法去评判一些大抉择,我只能看着自己的下意识反应,察觉到它与原本的样子的不同,然后想办法去改正,去接受不一样的全新的美好的东西。
而单论这部片子,作为喜剧片是合格的,让大家哈哈一笑就算是完成了它的本质工作。
内心还是很肯定它的,毕竟之前好久连球台都没能上,现在打打擦边球就不错了。
希望之后可以真真正正地打一场球,真正意义上的,不慌不忙不躲不藏的,像《Love,Simon》和《Call me by your name》这样子的好球。
《爱你,西蒙》
搞笑合格,颜值在线,可能是触及了基佬的神经导致低分吧。
三星给锤锤
不能打负分吗
首映当天去的,电影镜头很棒,白客和李治廷很帅,演技很棒,不过故事有些许老套,还算是中规中矩的喜剧,给导演编剧点赞
不错,有点意思,李治廷的脸真长啊。。。白客挺搞笑。
跳舞还有那酒吧的情节,和那部法国喜剧《娶我吧.哥们》差不多一样了,希望是买了版权吧,而不是抄袭。
中国拍片可真有钱到没边儿,找Rupert Graves给这些垃圾“演员”当陪衬。
虽然整部电影看得我不明所以,但是白客演技实在太好了!爆发力也超强!
评论清一色的喷此片三观不正,特地去看了一遍。可能因为我不是gay,体会不了这份愤怒。纯当个搞笑片,娱乐娱乐吧。
挺好看的一部喜剧电影。
特别适合白色情人节观看,轻松浪漫,英国实地拍摄很带感,李治廷是真英国名校毕业的学霸就是不一样,气质就不一般,演的却又囧萌可爱,感觉是个可塑性很高的演员
白客要是不老老实实演一次gay都对不起看了这片的我的眼睛。
笑料有,但总觉得可以做得更好,白客演高富帅还是有点不太习惯,特别是他与周韦彤的上下级兼情侣关系有点别扭,父母那条线的台词也没有完全发挥两位客串大咖的水平~
以违法的形式表达同婚,主创人员的思想过于恶心了。剧情无聊俗套,戏剧冲突莫名其妙,演员的表演也缺乏层次……而最可惜的是,我只能3倍速度观看。
喜欢白客哦(。ì _ í。)但是这种....做同性恋题材又宣传玩笑不容忍的价值观....令人反感,即使你不敢做这个题材,所以才略略的提,但这给人恐同的错位感,要拍就拍的有深度,不要什么开玩笑...为什么不拿异性恋开玩笑呢?
各种消费。
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
话题找的不错,有些细节的笑点找的也很好,如果把主线的视角完整放到男女的感情线上也许更紧凑一点,另外音乐要加码呀!哈哈哈哈,还有大吉鲁!
后半段也许是为了过审的原因,剧情尴尬到想要从影院逃离,替别人尴尬的毛病又犯了。整部电影演员们演技极其浮夸,人物行为动机也比较离谱。
不要再消费同性恋群体了,真的恶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