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该动漫的编剧和行骗天下JP是一个人,而且两个剧又是一个类型,所以看的时候不免会放在一起比较。
大欺诈师和行骗天下比较更加注重人物的刻画,每个人物都有完整的过去,人物的性格也比较鲜明。
因为是动漫,可以随心所欲,所以在格局上也可以更大。
但反过来骗术的系列上就不去行骗天下了。
总得来说情节爽快,剧情反转的部分也都恰到好处,每个主角的轮廓也格外分明。
只不过男主和东出昌大演的小朋友比不那么讨喜,小朋友是真的想金盆洗手,只不过每次都被达子骗或者想要帮助别人才继续行骗。
到真人的是非观有些混乱,明明自己之前骗老人和小孩,还总对罗朗的侠盗行为口诛笔伐。
最后的结局强行大结局,把之前三个受害者都集合起来,就是为了强行把故事穿在一起,这是编剧的习惯。
但是有为男主的父亲抛弃他们母子的行为洗白的嫌疑,而且罗朗最后没有杀刘,也不知道是为了完成女主的心愿,还是只是单纯想骗钱。
最后说下画风,真的让人眼前一亮,明明色彩对比那么强烈,却看起来十分舒服。
配音也很有诚意,特意找了中国人陪音,英语的部分也全部用日语代替。
case1的时候,罗兰对枝豆说“你终于做到了”我以为这是一个救赎男主的故事,没想到这是一个只有男主受伤的故事。
阿比对枝豆说“宽恕自己吧”时我很纳闷,因为我认为明明是枝豆选择宽恕了这个世界。
他被父母欺骗,被他同伴欺骗我多么希望枝豆在case4对父亲对罗兰的呐喊并不是一个“欺诈”,而是他压抑自己数年的心声
要说日本动漫画作品中出镜率最高的中国城市是哪一个,答案无疑是上海。
其中的原因有很多,这里推下2017年的考据——日本动漫中的魔都上海(前篇)日本动漫中的魔都上海 (后篇)随着中日社会经贸交往愈加紧密,2017年以后的上海在日本动漫中出现的频次也是只见多不见少,而且描绘的细腻程度越发感人。
今年日本又出了一部“感动上海”的原创动画新番,还成功的红出圈外,那就是《大欺诈师》(GREAT PRETENDER)。
特地来安利并且八卦下《大欺诈师》里的“上海印象”。
算是日本动漫中的魔都上海2020篇吧
《大欺诈师》由WIT STUDIO(霸权社)出品。
导演是《恋如雨止》、《鬼灯的冷彻》等名作的镝木宏,编剧是以《行骗天下》等闻名的日本名编剧古泽良太。
再加上人设鬼才贞本义行,音乐制作山田丰等众多大咖加持,《大欺诈师》的剧情、画面、音乐等方面都又不俗甚至惊艳表现。
全剧25集共包含四个系列,讲述了一个国际骗子组织的各种活跃事迹。
故事极具国际主义色彩,背景设定在了全球多地:日本、洛杉矶、新加坡、伦敦,还有就是中国上海。
上海是最后的第四季——《远东魔法师》系列故事的主要背景之一。
第四季虽然是关于主角的核心主线故事,但也许是第二季《新加波之空》、第三季《伦敦之雪》珠玉在先,尤其是《伦敦之雪》素质过于优秀,粉丝预期过高,差口气的第四系列播出后遭遇粉丝广泛吐槽烂尾不过瘾。
不过有句刚句,《大欺诈师》第四季关于上海的描写,可以说是近年来日本电视动画里浓度最高,成分最纯正的一部(电影我慢点说),不乏有很多值得推敲又有趣的小细节—— 陆家嘴·外滩上海的经典地标陆家嘴视角。
仔细一看有点奇怪。
东方明珠以外,似乎其他陆家嘴三件套之二——环球金融中心和上海中心都缺席,只有一座最高的,外形略微妙的建筑,正是剧中“上海龙虎帮”大本营。
这栋若干梯形组成的大楼,私以为有点影射环球金融中心的意味。
环球金融中心的建设并不顺利。
从90年代开始建设,到最后2008年建成投产,期间遭遇亚洲金融危机等事件,争议不断,原先楼顶的空洞设计成圆形,后来改为矩形。
如今环球金融中心的日资背景已经相当低调,但是经常有日方的展出。
比如”大吉卜力展“的上海版就放在了环球金融中心。
比较有意思的一点是,对比之前出现上海的日本动漫会发现,早几年的日本动漫画作品中总会出现浦西外滩,但是近年的作品里上海的地标已渐渐让位于“陆家嘴”。
这也从侧面反映出上海的发展变迁实际。
外滩 《 虹色的托洛斯基》
外滩1936年左右《闪光的夜袭》
大欺诈师里的外滩还是留了个侧脸,也很漂亮。
大闸蟹 小笼包这两件应该是日本最熟知的上海小吃了吧,基本和上海有关的日本动漫作品至少会出现其中一件--。
国际骗子罗兰到了上海,上海龙虎帮社会人大佬请吃饭,主题果然直奔大闸蟹。
吃蟹细节做的相当细致罗兰当年的恋人桃乐茜假装异国公主“卖”给上海黑帮,拘留在室内期间托罗兰给自己去买小笼包解解馋。
很好,这很上海。
云南南路美食街云南南路是上海市中心比较传统的一条美食街,大欺诈师里忠实还原了云南南路的牌坊和街景,也是男主罗兰给桃乐茜去买小笼包的地点。
不过牌坊仔细看有很多槽点
实景对比,还原度相当之高 哎等等 大绍兴集团?!
样式是典型的前东方书报亭样式 上面有迷惑的中文”什么都可以么都?
” 这些设定反映出剧组对现代上海是有一定了解程度的。
不过云南南路上没有特别有名的小笼包,要说起来,洪长兴的牛肉煎包,鲜得来的排骨年糕也许更“河南南路”一点。
不过日本动画制作表示还是让小笼包出镜吧。
建议下次可以画成黄河路--新民晚报·真民日报罗兰买完小笼包后,在书报亭买了份报纸看到头条新闻刊登着真牌公主出访事迹,意识到骗局穿帮。
这张推动关键剧情的报纸设计版面很明显选用了上海历史最悠久,也是最知名的都市报——《新民晚报》。
动画片中很有娱乐精神的把“新民晚报”改为了“真民日报”(真和新在日语中同音)。
不过标题字体和排版都保留了新民晚报的风格,就连新民晚报标志性的“飞入寻常百姓家”口号也被忠实保留了。
当时新民晚报的新媒体——新民网也很“认真”的改成了真民网。
动画中报纸刊发的时间是2013年9月26日,网友在新民晚报官网新民网数字报纸查到了,和当天的版面完全是一模一样。
上海火车站 骗局揭穿后桃乐茜被黑帮带去外海,处刑前称钱藏在了上海火车站的女厕所。
这里主要是调侃了一把《海贼王ONE PIECE》。
最后桃乐茜贡献了唯一一句中文台词——“去死吧,你个傻逼!
”
中文配音《大欺诈师》里有大段剧情采用中文台词。
值得称赞的是,中文配音极其纯正,台词也编写的相当地道。
这一点几乎刷新了当年《乒乓》的中文台词制作水平。
孔文革《乒乓》部分中国人角色以及主角罗兰的配音直接启用了中国配音演员,保证了地道的中文演出。
罗兰的中文配音显示是张恩泽比如主角罗兰的中文配音显示是张恩泽,不过打酱油的角色基本就靠自学了,台词应该也是中国配音审核过。
结果就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上海黑帮小弟,中文还不如外国人的罗兰讲的好。
(小弟的一口太君中文:腻塔马的是什么东西啊) 如果硬要挑刺的话,就是里面的普通话讲的太标准了,在上海没来句上海话。
这一点早几年的《金钱诱惑》和《星间桥》早就做到了。
为了烘托出上海证券交易所的现场感,背景音采用了短短数秒的标准的沪语对白——“要洗了,一则了该跌。
”风靡KDS当然剧情需要也出现大段英语法语等台词。
发音也都非常标准。
中日社会人交流《大欺诈师》的《远东魔法师》系列设定了一个“上海龙虎帮”的社会机构。
上海龙虎帮前身是日本朱雀帮在上海设立的分支机构,结果业务做大做强之后翅膀硬了单飞,和日本总部发生利益分歧,于是有了后面的故事。
这段背景设定也可能有一定的现实背景。
日本社会人组织在中国发展早几年也交往很紧密,传闻日本山口组在上海就有业务发展。
最近不知道有没有受到扫黑除恶影响。
只是上海“社会人”形象还是比较日式中国风:穿唐装,长得五大三粗 脸带刀疤带大金链子 普通话极其标准,文化素质较低的设定,有点对标张飞。
再加上其他口音奇怪的马仔小弟,感觉上海社会人市场也挺海纳百川,重视引进人才的。
当然这是娱乐节目,请不要太认真。
相比之下,日本动漫中关于建国之前中国社会人的描写更详细。
参看日本动漫中的魔都上海(前篇)
《王道之狗》三合会的描写鹿角巷·珍珠奶茶说到黑帮,现在日本黑帮买的最多的,据说是珍珠奶茶。
日本人对珍珠奶茶的爱也在片中展现的毫无保留。
在《大欺诈师》第二季《新加坡之空中出现了大量鹿角巷珍珠奶茶的硬广画面。
还原程度和出镜程度感天动地。
不知道鹿角巷是否和剧组真的投了广告(新民晚报肯定是没有投的)。
鹿角巷主要安排在了第三季《新加坡之空》出现,并没有在中国舞台。
(大概是中国市场鹿角巷不太行了的缘故么)总体来说,《大欺诈师》中对上海的大部分设定和细节都达到了日本动漫作品中的历史新高度,让很多中国市场,尤其是上海的观众非常惊喜。
看片期间纷纷表示点开了美团外卖开始点奶茶。
当然不仅是上海,《大欺诈师》的其他国际舞台还原度也展现出非常高的水平。
逼装累了背后推手是?
《大欺诈师》能做出如此严谨的上海元素,与制作团队有着密切关系。
和以往原画外包不同的是,《大欺诈师》团队中的中国人存在感非常强。
配音,原画和制作人等角色均有中国人的身影。
很多名字还少见的排在了第一序列。
原画顺位第一是中国成员
从名字中可以看出有区分简体中文和繁体中文,推测大陆和港台的团队应该都有参与。
最显眼的是制片人中被排在第一位的宋京舟。
推测是《大欺诈师》中诸多中国元素把握贴切的关键所在。
另外,《大欺诈师》的代理发行其一是网飞爸爸,其一则是中国的上海悦乘文化传播有限公司(JOYUPMEDIA)。
可以感觉到目前大中华区与日本动漫的产业分工协作已经脱离单纯来件加工阶段,逐步摸索出更为成熟的分工合作模式。
中日联手的未来事实上,2017年之后,中国资本和日本动漫的互动非常密切。
近年来随着大陆市场日本动漫发行逐步规范化,加上到目前为止大环境的正面影响,中日动漫产业可以说处于一个历史上的蜜月期。
各种日本动漫IP跨界在中国市场的互动已经密集到令人发指,让人怀疑究竟当初喜欢上的是一部动画片,还是一个传销组织==
高达最近有点过分,点名了==警告!
EVA中国区圈钱计划AT FIELD全开!
内容合作方面也走出不少新路子:比如2018年新海诚《你的名字》在中国上映大获成功后,新海诚御用动画工作室CoMix Wave Films和中国动画制作公司Haoliners联合推出了中日合作动画电影——《肆式青春 诗季织织》。
肆式青春 (2018)5.62018 / 日本 中国大陆 / 动画 / 李豪凌 易小星 竹内良贵 / 坂泰斗 寿美菜子影片由李豪凌、易小星、竹内良贵三人联合执导,由北上广为背景的三个小故事组成,从“衣食住行”四个方面来诉说中国背景下的青春故事。
其中以上海为背景的“上海恋”由李豪凌执导,加入了大量新海诚风的上海风景:石库门弄堂、外滩等等虽然《诗季织织》的剧情表现差强人意,作品称不上成功。
但要说是日本动画史上迄今为止最美丽的上海风景,这一点应该没有异议。
肆式青春的陆家嘴像《肆式青春》这样的诸多尝试,为中日动漫后来更多的互动做了铺垫。
所以才有了如今描绘上海越来越地道的《大欺诈师》,以及成功反向输出日本市场,口碑票房双赢的国产动画《罗小黑战记》。
如果大环境没有太大的动荡,真的可以期待下未来更多中日动漫领域的精彩互动。
罗小黑的日语吹替版的CAST堪称顶配希望这样充满多元文化和国际主义的作品,不会因为新冠疫情等因素变成历史。
希望只是我多虑了。
最后友情为新民晚报打个广告最实惠的周边,说不定下一次还能在哪部片子里碰见。
bookofkomugi关联阅读日本动漫中的魔都上海(前篇)日本动漫中的魔都上海 (后篇)日本漫画中的魔都上海(相册)跟着《星間桥》探寻上海虹口“日本人街”踪迹
本片的画面和色调真的很美,且极具特色,尤其是背景,真的可以看出花了不少心思。
过去eva的人设负责也实在让我搞不懂为啥会有B站大v直呼丑。
不过还是想感慨句,日本动画的受众群体对推理类型的故事包容度还是太高了。
智斗的尔虞我诈缺乏悬念和生死一线的紧张感,过程实在过家家,很多基本的调查和疑点被每个篇章的反派草草忽略,一次次降智,看的时候我时常吐槽:这要是美剧,主角团每个篇章都得团灭个七八次。
反转的手段多次使用装死,一次还好,两次三次四次……第一次观众怀疑,第二次观众肯定,第三次观众疲倦,就连编剧自己都借角色之口吐槽该手段运用太频繁了。
仿佛是在凑反转次数,非常强硬地为反转而反转。
还有看到有人夸此番逻辑缜密,真是没有对比没有伤害啊……这是真没看过什么好推理片,好悬疑片吗。
暂且不提每次方案的过度理想化和不切实际,就谈最后一个篇章黑帮杀死主角团后抛尸入海,没过多久就在离黑帮游艇大概一两百米肉眼清楚可见的位置上活蹦乱跳。
诸如此类的逻辑硬伤/反派降智,通篇满是,多次让我无语,我已经努力不动脑当爽番看了,但这番的前后逻辑和一次次实现过家家式的欺诈方式真的多到太夸张了,最离谱的是中间经历磕磕绊绊但最后总要补一下“一切都在罗兰计划中”。
我就觉得很可笑也很荒诞,想到了狂笑蝠,这种衬托角色足智多谋的方式真是下等中的下等。
直到最后的结局,真是大圆满啊,莫名有种春节档国产电影强行捏造一个合家欢结局的违和,点名某唐探。
或许也是为了反转原本观众以为的破产了的反派是为了复仇九而来,结果全员摆脱牢狱之灾是为了和主角团把酒言欢,合作为下一个受害人一起实行欺诈——大写的我不理解现场。
死去的团员也或许又又又为了反转又又又诈尸,其实她只是失忆了过上了普通的生活。
这直接破坏了动画原本仅剩的那点残酷的写实基调,和那些幼稚的方案一样,一切都成了顺理成章的过家家的理想。
思前想后跟当初伦敦之雪篇的弹幕一样的总结:要是完结在这就圆满了。
在所有篇章中我最爱的也是“伦敦之雪”,把影评写下来整理了思路,这种喜爱也是顺理成章,本动画最大的毛病就是明明导演和编剧都想打造一个充满想象力的欺诈过程,实现一个梦幻的属于动画的圆满结局,呈现的效果却过于过家家以至于观众对此有些水土不服高喊“可惜,高开低走”。
而伦敦之雪篇正是舍弃了大量花哨的欺诈,着重于讲述一出包含那么点欺诈元素的“爱乐之城”。
贫穷文艺画家和梦想成为演员的咖啡屋店员这种文艺杀招真是对现在的小年轻充满了杀伤力,尤其是那一点点回忆杀悄然地插入,一堆情侣相处中的戳人的细节跃然纸上,穷却充满了美好的畅想的残缺的真实恋爱多么让人动容羡慕:因卖不出画所以自嘲“今天也要吃豆罐头了”然后二人相视而笑,画家在小纸条上画出一个逼真的钻戒赠予恋人诉说真挚的话语,堆满了女人画像的房间里画家温柔的瞳里倒映出的只有坐在床上的对方……可梦想创作的人为了更好的生活条件出卖了初心,一次次满足于画出满分的山寨作欺骗世人。
更贵的酒和更好的牛排,定制的西装和华丽的餐厅,这就是二人所期待的未来吗?
二人的冲突说简单也简单,男人出于过去贫穷生活的愧疚,追求二人更好的生活条件在工作中有所舍弃自我和初心放到现实里又是多么普遍,可这确实又涉及了一些根本性的问题,于是二人分道扬镳,这多么像极了现实中一些明明爱着但已不合适的情侣。
多年后二人的命运再次因缘交汇,男人找回了初心也努力地弥补过去犯下的错误,女人也还是一如既往比任何人都相信着他的画技,她帮助他,他帮助她,他们彼此温暖又相信着对方,一切又短暂地回到了曾经那个洒满了温暖的阳光的拥挤的小屋里。
然后,他们了却了彼此最后的心结。
上述的甜蜜穿插在其中,我们跟随女性视角回到了初恋的城,又经历了一遍酸涩与美好,以及结束。
最后你问:他们还爱着对方吗?
或许吧,但是已经不可能了。
两人的心结通过再次的相遇了却,她扔掉了数年保存着的他的小盒,里面是什么呢?
她停留在过往俩人一起漫步的河边,扔了下去。
她用演技成了诈骗犯,他再不拾起画笔搬运重物糟践着双手;他们回到了邂逅的咖啡屋,暖暖的金灿灿的阳光洒下,两人微笑地交谈,时间没有流逝,还是那么温暖和惬意。
傍晚了,二人走到门口。
珍重道别握手“那,就这样,再见了”。
二人转身,没有回头,各自走向了自己的路。
这一天没有伦敦之雪,天气明媚而美好。
近来几天三刷了一遍伦敦的雪反复看了几次,我很喜欢。
Thames, London
一些我认为看了比较值得探究的点,在结局的最后枝豆解释为什么留下了托马斯的作品,辛西娅当场给我感觉是被触动了。
尽管年轻的辛西娅坚持两人的理想,但无意间却否定了托马斯的努力。
我想编剧借枝豆之口传达了这一点,“托马斯一日三餐吃75便士的罐头,只睡三个小时,直到花完为止不断重复这样的日子,这幅画不是普通的赝品,而是托马斯呕心沥血换来的成果。
”想必也是,托马斯有着卓绝的模仿画作的天赋,但少不了他背后的万般努力。
我觉得这是在最后点醒辛西娅的一点,虽然我感觉辛西娅自己也冥冥中意识到了。
而最痛心的是彼此明白对方的心意,但却又对自己最重要的人说了不该说和做的话与事,这可能也是最遗憾唏嘘的地方吧。
辛西娅重新找托马斯的时候并不知道托马斯为何负债,给我的感觉是这个时候辛西娅也在半挖苦托马斯的情绪上,选了曾经托马斯带她来的高级餐厅,点最贵的酒,却没料想到,托马斯选择做回曾经的那个他,辛西娅自己却以欺诈师的身份出现在托马斯面前,让托马斯去画赝作。
无疑,在托马斯的视角里辛西娅已然改变,当下托马斯对辛西娅的看法可能也就此改变,虽然这种事无谓分先后或者对错,辛西娅也不再是当年坚持理想的那个她了。
晚餐镜头最后辛西娅说的那句真可惜,我认为有这层意思。
真可惜,不能再一起往前走,曾经的理想没办法再一起去实现。
(此处樱花某漫上的翻译为可惜)
Cynthia在重逢的晚饭对话里,我更偏向于辛西娅因为托马斯的指责而感到动容。
曾经托马斯变了让辛西娅逐渐失望,在这里双方角色调换,虽然两人不再是陪伴彼此的人,但相比之下,托马斯却重新拾起了那份初心,当下轮到托马斯对辛西娅感到失望。
辛西娅也因此闷闷不乐,枝豆便成为点拨两人的存在。
两人因挫折而改变,也因此错过。
在晚餐那个的时间点,反而显得自己像从前的托马斯。
我感觉正应对了“Pretend I m all better”的歌词。
也许严重来说或许给托马斯一种科尔曼的感觉,同样是画赝作,欺骗世人,尽管报复对象是科尔曼,性质上却大相径庭。
“欺诈师什么的,实在是个不好笑的玩笑”正如同当年科尔曼让托马斯画画一样。
托马斯受够了赝作带来的恶果,尽管枝豆后来跑去解释,在当时更像是徒增误解。
Thomas看到有声音说辛西娅配不上托马斯,可能在部分的视角里,对于托马斯来说辛西娅早不再是当初那个涉世未深追逐梦想的清纯女孩,坐拥金山从事着骗人的行当,而托马斯为了偿还自己种下的恶果,将虚荣和彼时的财富还给了过去,重新变回了那个一贫如洗为梦执笔的人。
大概是形象上的落差吧,给人感觉这段经历只成就了辛西娅,托马斯却被困在过去的枷锁里,是一种不公平。
但这本身并无公平与否可言,两人用自己的方式捍卫自己的坚持。
我希望托马斯也能像辛西娅一样越来越好,14集最后法国女孩看出了托马斯的画与原来挂在店里的伦敦的雪的不同,“我更喜欢现在这幅画,暖暖的很温馨”,我理解为托马斯已经拥有了属于自己的画风,女孩的话也是对托马斯的极大认可。
想看到托马斯成为一位了不起的画家啊,比肩蒙托亚!
最重要的是,不要错过心爱的女孩子了。
大家也一样。
Anime Bgm: Someday
泰晤士河岸(前天拍的)
前面几篇连起来可以达到四星水准,瑕不掩瑜。
但是,最后一篇完全是垃圾。
败笔在于这根本就不是欺诈。
黑社会老大发现老一代骗子团,不杀掉老爸和他全家,还让他在身边当律师?
他可是人贩子!
而且他在老大眼里是个出卖同伙的骗子,黑社会最忌两面三刀,没有义气的垃圾。
只会像日本老大一样把他丢海里喂鲨鱼好嘛……两边都是黑社会老大,同时都被迷晕,你怕不是开玩笑。
都迷晕了直接拿钱走啊,还演啥?
为了报仇的大型沉浸式体验?
excuse me?
最后大团圆游艇party,只有前面被骗的那几个人渣也是老爸雇的演员,为了给男主练手搞彩排呢,我才能心平气和不吐槽……被你骗完不推你下海就不错了,他们应该直接把主角团所有钱拿光,最后预示主角团要制定新一轮计划还差不多…桃乐丝这个角色根本就不该加恋爱戏,应该是互相羁绊加一点暧昧,主要是彼此之间的革命情谊,掺杂爱情就变质了。
《大欺诈师》 色彩一流,画面一流,反转反转再反转。
罗兰、辛西娅、阿比、枝村,每个角色都有一个独立背景故事。
4大csae,从纽约到新加坡到伦敦最后到亚洲地带的日本和上海,国际诈骗集团实施完美骗术,专门欺诈黑心富商,有劫富济贫那味儿。
核心主题事件影射好莱坞娱乐圈的潜规则、金钱剧本的航空赛、艺术界拍卖商的肮脏交易,以及跨国黑帮贩卖儿童等,每一件都是肾上腺极速飙升的case.对于复杂人性的刻画,丰沛情感的展现,都算上乘之作。
唯一让人诟病的是,全篇都涉及敏感话题,因此正确价值观的树立是立根之本,但往往矫枉过正。
主要槽点在枝村真人和父亲、罗兰之间的牵绊上。
通篇看完,枝村是一直想要回归正轨,成为一个遵守法律良俗的社会人,但罗兰每次都将其强行卷入诈骗计划中,然后以“那些坏人那么坏,你忍心看那些平民被伤害”的道德观压迫枝村加入。
以及枝村的父亲对枝村童年留下的阴影,还有给枝村后来的成年生活带来的影响,好像并没有给出一个完美的救赎方案,反倒有人劝诫枝村要学会自我原谅。
这种对于个人主体性的压抑稍稍有点败笔。
不过除此之外,当真是插画师、爽剧爱好者适宜观看的烧脑神片.推推推
画风,配乐还蛮让人眼前一亮的。
但是从头到尾的叙事手法和套路都一样,看到后面有点无聊还超多bug!最后一个故事真拉胯,看完了我完全搞不懂前三集到底在干嘛?
为了报复的资金?
为了让更多人加入然后在报复前练习磨合?
然后那三位不是被骗了很多钱损失了很多还被骗得团团转吗?
为什么还要帮男主啊?
为了一起报复罗兰回一点本?
这两位黑帮的资产加起来能够付了这么大规模的诈骗还能让这么多人赚到💰吗?
这样就和解了??
本来看到画家那边的爱情线的时候就快看不下去了,结果后面罗兰还搞这么一出。。。
再后面原来那女士没挂还神tm失忆🙂这爱情线加得毫无重点还无语。
然后后面解释把男主拖进来的来龙去脉更扯谈!
感觉最后一个故事只是为了强行把剧情圆回来而已,还还圆到莫名其妙的那种,推翻了前面这么多集铺的设定。
男主这故事线也够惨的,好好的过正常人生活不行,明明好几次已经真的都不想干了为什么非得把他拉下水?
想让他继承父业??
这到底是罗兰还是他爸的馊主意啊?
比起天生是欺诈师,他儿子更像被这群人伤害逼疯到这么样的。
他妈知道他爸搞这么一出还能宽恕真了不起啊。
整部番塑造最成功的欺诈师人设是一开始的三人帮吧,尤其是他爸。
骗了他老婆骗了他儿子骗了一堆人陪他玩所谓的正义游戏,还不是为了满足自己能像上帝那样操控玩弄别人人生的人渣罢了。
有这样的爸爸男主没被逼上绝路还真谢谢主角光环的保护。
【Warning: 全程剧透,纯文字,有强烈主观色彩,不喜点叉,理性讨论】
大欺诈师 (2020)8.42020 / 日本 / 剧情 动画 / 镝木宏 樱美胜志 益山亮司 赤松康裕 铃木孝聪 茉田哲明 金森阳子 平向智子 白幡良志之 / 小林千晃 诹访部顺一▶ 来聊聊Great Pretenders里面Laurent Thierry(以下简称罗兰)的刻画:连线洛杉矶、新加坡之空、伦敦之雪三个案件 与最后的 远东魔法师对于罗兰的人物刻画【内在核心】极其矛盾。
前三个案件,罗兰的形象是运筹帷幄风流多情的confidence man(欺诈师),最后一个case变成了沉浸在过往伤痛中为已故女友报仇的痴情寡夫形象。
姑且不提突然从风流多情变为痴情寡夫转折多么的生硬,来谈谈罗兰作为一个confidence man格调一下子降的有多离谱。
罗兰是主角四人团里面第二个出场的人物,出场非常早,一出场就碾压了号称霓虹第一天才诈骗犯的枝村。
随后在第一个case里他的超规模团队出现打的枝村和观众措手不及,一切尽在掌控之中而显得游刃有余的confidence man形象跃然眼前。
第二三个case虽然戏份不多,但他也是实际幕后推手,格调一直都很高。
然后到了Wizard of Far East,当他对Dorothy说出收手吧,不要再做confidence man了的时候,稍微多想一下的观众都会发现人物格调已经崩的一塌糊涂了,一下子就从游戏人间享受欺诈带来的快乐的愉悦犯(这个词用在这里不太准确,但大致情感色彩类似)成为了只想过安稳日子的人。
并不是说追求情爱不如搞事业,而是这种突然转变的人物性格基调实在令我难以接受。
观众会喜欢风流多情游戏人间的信用欺诈师,会喜欢浪漫痴情为情所困的帅气法国男人,但不会喜欢突然从前者变成后者自相矛盾的设定,这是在欺诈观众。
你甚至不知道是剧本古泽良太的锅还是角色设计贞本义行的锅,希望第二季能够给角色和剧情都打打补丁吧。
▶ 然后来聊聊阿比和辛西娅。
【Los Angeles Connection 初登场】很多人说因为人物设计是同一个人,great pretenders人物有强烈的eva既视感。
(没看过eva我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暂且跳过吧)
新世纪福音战士 (1995)9.31995 / 日本 / 剧情 科幻 动画 / 庵野秀明 鹤卷和哉 摩砂雪 冈村天斋 水岛精二 大冢雅彦 杉山庆一 渡边哲哉 大原实 安藤健 石堂宏之 羽生尚靖 增尾昭一 高村彰 / 绪方惠美 林原惠美阿比其实整两季让我印象最深刻的都是她的初次演技大爆发,就是那段给被诈骗对象表演嗑嗨,从兴奋狂躁到沉醉放松,简直就是不会让任何人怀疑的“教科书式演技”。
哦,突然想到,其实这部番的人物都还蛮接地气的,阿比经常是毫无吃相双手并用涕泗横流也显得真实且可爱(罗兰喝完酒打了个巨响的酒嗝笑死了)辛西娅,一出场就把受贿警察戳穿且威胁住的御姐,第四方势力闪耀登场(当然是主角团友军);扬言说一定会把罗兰帖礼诈骗集团和搞黑色交易的导演一网打尽的FBI(假的,自己抓自己,可以的);本case的灵魂推手,直接把诈骗金额翻了10倍(这个是真的);美貌知性,我大呼姐姐我可以(✘ 【Singapore Sky 阿比的放下】这个篇章反战的立意很好,评价之所以平庸和冗余的前情铺垫、重复出现的欺诈手法、并没有太亮眼的收尾脱不了干系。
所以别的都不提,只聊阿比。
比之连线洛杉矶案件的强硬帅气,这个篇章里面更多展现了阿比的内心世界:美满幸福的童年、被迫成为童子军的残酷杀戮、战争带来的创后应激、复仇与宽恕,阿比的剧情线非常完整且自洽。
从高楼上降落到海上第一次露出笑容的阿比,也是解开了内心的旧结。
然后这个篇章我替辛西娅不值,不懂大姐姐的好,Sam你是不是眼瞎,活该被骗!
(✘)【Snow of London 辛西娅和托马斯】这个篇章很有La La Land的既视感。
辛西娅和托马斯感觉他们的感情就是那种其实彼此都还喜欢着,但是时间不再对了,各自也都有了自己人生,所以彼此祝福对方然后离开。
其实画家找回自己曾经对绘画和临摹的热爱,辛西娅有能力用世俗在乎的金钱的方式肯定画家的画的价值,也是一种对过去遗憾的弥补吧。
辛西娅最后扔掉“戒指”完全放下了,我还挺开心的。
【Wizard of Far East 两个女性角色完全沦为路人】是的,这个篇章加入了新人物的后果就是之前的角色崩坏的崩坏、工具人的更加工具人、魅力角色成为陪衬。
仔细回想阿比和辛西娅在这个篇章做了什么,甚至想不出来... 古泽良太,你的剧本,用狗尾续貂来形容再合适不过了。
虽然后面还是有点崩,但总体剧情水平在线,而且音乐、画面(超喜欢画风)、配音都超级棒!
内容也很international,很少看到这样剧情涉及外国但却没黑中国也没舔美国的日漫。
片头制作精良,明显致敬《猫鼠游戏》片头那种Saul Bass式的画风。
其实《大欺诈师》的剧情绝对甩绝大多数日漫一条街,但因为说的是欺诈师这样的大聪明职业,所以难免让观众对剧情的智商水准的期待高于平均水平。
所以这就让里面设定的一些短板显得格外明显。
比如所有的欺诈师都会说自己是独狼,一旦同伴出现危险,就要顾大局/自己抛弃同伴,只是暂时的合作关系,并不是什么团队。
可是这个独狼精神从头到尾都完全没有体现出来啊!
完全就是停留在嘴上耍酷用的!
这一群人明明很有团队精神啊,而且可以为了团队牺牲自己,甚至牺牲家庭的程度。
emmm干嘛不直接走紧密的团队这种设定路线嘛,耍什么酷嘛!
再比如,合伙干欺诈这种事情,最需要的就是配合者相互信任,但Lauren完全不信任Edamura,每次都是把他骗的团团转最后才告诉他真相,emmmm怎么说呢,虽然剧情上也说得通,毕竟Edamura本来就是一个本性有点老实一板一眼的小孩,但.....就感觉不太现实。
这些其实都还好,最让我大跌眼镜的是Edamura把他们之前骗过的三个大坏蛋给拉成同伙了......不......这些人怎么可能会成为他们的同伙啊!!!!
这些人可都是虚伪狡诈,为了钱不择手段的上流社会精英型反派啊……是这些劫富济贫的欺诈师们最厌恶的对象啊......结果这些上流社会的精英型反派们就只是为了报复Lauren所以就乖乖给Edamura打工?
就算他们会同意,更现实的情况也应该是这完全就是引狼入室之举啊……还有一个想吐槽的点是Dorothy。
最后一幕是Dorothy其实没死,而且还捡到了Lauren扔到海里的护身符。
真的完全没必要,这种强行HE强行巧合,真的生硬到让人牙疼。
Lauren和Dorothy的爱情本来是一对又酷又凄美的雌雄大盗式的浪漫故事,后面非搞个俗的不行的强行HE真的有必要吗。
如果这是真实的故事,Dorothy是个真的人,那么我希望Dorothy活着。
但这是个虚构的故事,编辑可能是希望结局皆大欢喜,但其实从故事的美学角度来说,让Dorothy永远停在那一刻才是最美的吧。
Lauren失去了Dorothy以后,想过直接杀死Liu来复仇,可是他想到Dorothy说过,欺诈师只骗钱,不杀人。
一个人杀死了别人以后,内心也会发生改变的。
于是Lauren没有选择直接杀死Liu,而是花费了几年的时间,找到各种各样可靠的同伴,策划了一个大局让Liu输个精光。
这么多年过去,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的眼前依然会浮现Dorothy可爱的笑颜,以及在各种场景上,如果Dorothy还在的话,她会说什么话。
而当他终于完成了这个任务的时候,他微笑着将一直带在身边的Dorothy的护身符扔到了海里。
我觉得这就是最好的结局了,Lauren终于完成了他曾经承诺要和Dorothy一起完成的骗局,并将代表Dorothy的东西扔进了海里,是一种放手,和曾经的生活告别,开启新的生活了。
结果镜头一转Dorothy没死.....瞬间就俗套了起来!!!
过了那么多年,即使还爱着对方,但是Cynthia和她的画家前男友也再也回不到当初了,他们这两条相交线最后还是在一声轻巧的道别中继续朝不同方向前进了。
而如果Dorothy没死,再遇到Lauren,又会是什么光景呢?
这么多年彼此应该都变了不少,而且鬼都能看出来Cynthia和Lauren之间有点暧昧吧,这么一想,再看编剧的强行HE,只替他们俩感到更悲伤。
总体来说剧情值得夸的地方还是很多的,Cythia和画家前男友,Lauran和Dorothy的爱情都非常令人唏嘘,Abi和Edamura之间有点暧昧又带着生疏的关心也很可爱。
贩卖人口的社长女士也没有因为对Edamura很好就没有收到任何惩罚(不像国王排名),尽管Edamura对社长很有感情——“和敌人待久了,难免也会产生感情,最坏的人深入了解之后都有温柔的一面”。
最喜欢的是Oz和Edamura父子情的描写。
一开始,Oz为了保护同伴坐了牢,出狱以后也再没有回过家。
后来,Edamura看见爸爸依然带着婚戒,忍不住心软了,希望可以让爸爸得到救赎,便策划了一场拙劣的逃亡,结果反而被自己老爸卖了。
当时他的愤怒达到了极点,于是开枪弑父。
即使他后来知道了这一切都是设计好的,老爸也没有死,当时也没有太大反应。
大概他总是被自己的伙伴骗,已经被骗麻了,另外,看到自己的父亲并没有死,他应该情绪非常复杂吧,毕竟杀了人以后往往人的心态会发生很大的改变,更何况那是自己的父亲,可能又如释重负又生气。
最后他挥刀对着父亲喊出的那一段,控诉他如何为了同伴而抛妻弃子,可以看出、他依然没有完全原谅父亲,但是最后和父亲和解了。
这才是正常人应该有的逻辑啊!!!!!
这才是宽恕的正确打开方式啊!!!!
《国王排名》里面随便什么人都能原谅到底是什么鬼啊!!!!!!
像Oz这样专门骗赚黑心钱的有钱恶棍,为了同伴牺牲家庭的人,在《国王排名》里那不得封上帝啊!!!!
(对不起忍不住又要骂国王排名了
反转再反转,可惜结尾有点为了高潮而制作冲突。
我的天哪结局什么鬼!!!一口闷气
先前看过行骗天下,显得动画不太出彩。
剧情寡淡无味 除了最后一集
比较平庸……在奇怪的地方又体现出了一丝丝富有(
Netflix投钱,光看制作水准了,真是高,故事嘛,越到后面越扯
前面几个故事5星,最后1个故事只能3星。
前面的精彩与最后一个case的屎相叠加,就像给屎加糖浆,但屎还是屎。
此处PRETENDER念作“逼良为娼”。请古泽良太做编辑,算是跨界,但感觉是大数据的英剧Hustle,片头都看着像。最后也是佩服,基本做到了说不死人就不死人。还有一个就是之前一直心心念的成人动画剧模式,其实除了40分钟+真人剧时长模式,像这部这种形式,四五集甚至九集一个大故事的系列构成(相当于一个半小时到三个小时的的电影时长式的构成,之前大河内一楼的鲁邦三世PART5也类似),也未尝不可,类似英剧那种一集一个半小时的三集(迷你)剧。
Case3加一星,Case4减一星
这合理么
两分给制作,具体设定和细节上也太糙太假了我的妈呀,给每个人稍微加点智商好吗?算了算了
看完第一个LA的篇章后准备弃了……看过《行骗天下》的都会觉得略显索然无味吧😂都是一样的套路但是喜剧效果几乎为0😂俺觉得A站上的有条评论说的对 这部番就是做给没看过《行骗》的观众看的 Netflix出品主要是要target西方的市场吧题外话:才知道A站还“存活”着并且买了不少版权哎……而且还是免费看的 这部番估计不太便宜的哦?加油吧(叹气
画面色彩音乐值得五星,枝豆被骗的太惨扣一星,最后居然还大团圆结局,一群人就握手和解了(???),再扣一星
最后一个故事讲的什么东西啊 气死我了!气死我了!!!
此动画片可以加进高开低走的名词解释里(此外还有大量女性不友好情节)
真的太棒了,很多人说最后一集垮掉,我倒觉得最后一集有点惊天魔盗团的意思,导演想来次天马行空,只不过受剧情时间限制显得一切太紧张了以至于太不合情理了。不过我觉得是满分神作,好久没有看到这么好看的动漫了。阿比满分,最后这个自拍满足了我对cp的梦,至于那个戒指倒不妨理解为罗兰和宝拉这对cp的开始
虽然一直被诟病“套路”“容易腻”“猜到了”,我还是很吃古沢良太那一套啊~作为终章的九集“远东魔术师”篇一口气看完太尽兴,令人再次叹服古泽的谋篇布局与伏线回收,但我最喜欢的果然还是“伦敦之雪”篇,充满了令人心碎与寂寥的古典之美。
题材挺好,拍的不行。日本动漫越来越像个空壳了。近几年的日本动漫佳作变少了。
看完觉得自己的智商收到了羞辱。制作精良音乐优秀细节到位最后发了一个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烂剧本。case4之后男二和男主爹被群众喷傻了我就不说了,虽说男主可怜的工具人吧但是他性格也不怎么招人喜欢,或者是说剧情强行塞给他一个亚撒西的善良甚至有点圣母的性格,每一次结尾前大搞事儿就没有想过把自己也搭进去么?算了他之前赚到钱第一件事都是扶贫自首蹲号子去了,真就正义好青年呗,我还跟他较啥真呢。这么个犯罪爽剧你非把一个三观比五观还正的大好青年塞进来还三翻四次的拖下水我真不知道编剧倒底是要搞个毛,找个金毛邪魅狂狷的同类大家愉快的搅基他不香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