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描绘幼升小生活的电视剧《加油!
妈妈》,登陆央视八套黄金档,并在腾讯视频同步播出。
因为喜欢演员吴越的表演,所以,自该剧开播到现在,我一直在陆陆续续地追剧,已经追到第14集了。
该剧是女性群像剧,以一个名为“小水滴”的金牌幼儿园为中心,聚焦和反映了五位妈妈的育儿和家庭生活。
第一位是单亲妈妈周南南,第二位是律师合伙人妈妈苏青,第三位是全职妈妈何晓涵,第四位是开网店的妈妈秦薇,第五位是白富美妈妈朱璐曦。
这五位妈妈中,最穷的妈妈是开网店的秦薇,最没有家庭地位的妈妈是全职妈妈何晓涵。
虽然妈妈们各自都存在性格和教育上的问题和缺陷,但该剧中的反面角色,却是何晓涵和秦薇。
其中尤以何晓涵为最。
来看看剧情给何晓涵安排了什么奇葩行为。
第一件事,一支笔事件。
何晓涵发现女儿优优多了一支新的笔,就问是谁送给她的,说妈妈不是告诉过你,不要随便接受人家的礼物。
优优说,我是和小阳交换的。
何晓涵发现优优送给小阳的笔,恰好是优优奶奶去日本玩,给优优带回来的礼物。
何晓涵很怕婆婆为此事怪罪她,于是第二天,她找到小阳妈妈周南南,想把笔再换回来。
周南南立即叫小阳过来,让他把那支笔还给优优。
可小阳说,自己根本就没要优优的笔,因为自己已经有很多铅笔了,所以当时就把那支笔放在桌子上了。
但是桌子上并没有那支笔。
一般遇到这样的事情,家长们会怎么处理?
我想,一般家长,肯定会和小阳妈妈说,我相信小阳,找不到就算了,本来就是用来交换的笔。
可是,何晓涵是怎么做的呢?
何晓涵当场翻脸,表示不相信小阳说的话,还要翻小阳的书包。
周南南自然要维护儿子的自尊和人品。
这时,小文妈妈苏青站出来,表示可以帮忙去查看监控。
结果监控显示,小阳当时确实从地上捡了某样东西,但看不清是不是一支笔。
何晓涵又在质疑小阳,小阳委屈地大哭起来,并且把自己的书包拉开,把书包里所有的东西都倒在地上,证明自己并没有拿优优那支笔。
本来就是孩子用来交换的笔,即使弄丢了,何晓涵也不该怪人家小阳,更何况,是要求翻人家书包,还质疑孩子的人品呢?
一个成年人,做出这样不体面的事,实在是有点离谱。
后来那支笔,苏青在小文书包里发现了,问询儿子,才知当时小文捡到了,本来想交给老师的,玩起来忘了,后来优优妈妈在那里大闹,他害怕,就不敢说他捡到了。
苏青当场将此事在妈妈群里说明,并且向何晓涵和周南南道歉。
不得不说,苏青做事确实大气。
更对比出何晓涵的偏激小气。
第二件事,是胜园小学的校长要来幼儿园访问,每个班可以派两名家长代表,和校长面谈。
因为家长们给孩子选择小水滴,多半就是为了能直升胜园小学,可是现在,只有一半的孩子能够直升,其余孩子就要摇号或者采取其他办法才能上胜园小学。
所以妈妈们都很重视这次会谈。
何晓涵更是千方百计想得到这次面谈校长的机会。
后来定了她和伊莎贝尔妈妈(就是白富美朱璐曦,因为她是一位海归,女儿以后也要读国际学校的,因此一直称呼女儿的英文名字)参与校长面谈。
因为伊莎贝尔得到了园长妈妈的夸奖,并且平时伊莎贝尔也很优秀,何晓涵就怕朱璐曦抢了自己的风头,对自己不利,于是,她又出损招。
小兔班的小朋友要一起做蛋糕,本来定好了是朱璐曦带蛋糕托来的。
朱璐曦准备了两百多个蛋糕托,还特意定了质量好的价格高的。
但是当她去拿蛋糕托时,才发现盛放蛋糕托的箱子里空了,只剩下五六个蛋糕托孤零零地躺在里边。
为了不耽误孩子们做蛋糕,朱璐曦只好跑到外边超市去买,周南南自告奋勇陪她一起去。
这样,何晓涵就得到了单独面见校长的机会。
于是,她领着优优,见到校长以后,趁机问了有关升学的若干个问题,还在校长面前起劲夸优优聪明、多才多艺。
这时苏青来了。
简简单单给胜园校长提了个建议,建议小学一年级新生不要急于分班,四两拨千斤,就引起了校长以及其他来访者的注意力和赞同。
事后,何晓涵对苏青的突然出现表示了愤怒。
说自己忙活半天,却让她抢了风头。
苏青直接揭穿是何晓涵偷偷拿走了朱璐曦的蛋糕托,目的就是支开朱璐曦,好让自己可以单独面见校长。
放学回家的路上,有人不小心撞翻了何晓涵的手提袋。
她偷拿的那些蛋糕托滚了一地。
优优捡起来质问妈妈,这好像不是我们的东西呀?
面对着纯真女儿的质问,何晓涵无言以对。
家长们为了升学,为了孩子的前途,都想着为孩子争取最大的权益,这本无可厚非,可是,像何晓涵这样,居然去偷其他妈妈的东西,以此来换取自己单独面见小学校长的机会,这样做,不但显得卑鄙,而且,也特别可笑。
又不是三岁小孩,却用这样低劣不光彩的手段,来不正当竞争,这何晓涵的人品,的确让人鄙视。
剧中的何晓涵,原本是一个护士,结婚生女后就做了全职妈妈。
因为学历低又没有工作,一直被自己的婆婆各种看不起。
看到何晓涵在家里无端受她婆婆的气,被百般羞辱,我们也同情她。
可是,这不能成为她做坏事、伤害别人的理由和开脱。
作为儿媳妇和全职妈妈,在家里边受气,到外边去假装高傲,想着刷一份存在感,找找心理平衡,这我们勉强可以理解,但是,何晓涵不但为一支笔伤害别的小朋友,而且为了能得到单独见小学校长的机会,就不惜耍手腕,采取卑劣的手段,骗走别的妈妈,这就属于人品低劣了。
除了何晓涵,秦薇也是剧中令人讨厌的反面角色。
秦薇明明是租房子住,坐公交车接送孩子,但为了不让别人瞧不起,她每次都要等别人先走,才领着孩子去坐公交车;原本和周南南是大学同学,只因为周南南被何晓涵排斥和打压,秦薇为了讨好何晓涵,不但和周南南划清界限,而且还陷害周南南(有次,周南南负责孩子们的照片,秦薇悄悄把周南南电脑里的照片都删了);秦薇每天在家里抱怨老公没本事,没有钱,甚至当着孩子的面和老公吵架,骂老公没本事;学校要组织亲子球赛,秦薇老公主动请好了假,准备陪悦悦去幼儿园踢球,但是秦薇嫌弃老公没有像样的衣服,会被别人看扁,执意不让老公去……
我想问编剧的是:这部剧是不是在故意抹黑全职妈妈和穷人?
为什么五个妈妈中,只有全职妈妈何晓涵,和租房子住的秦薇毛病最多,而且人品还有问题?
在去年播出的一部同样反映幼升小问题的电视剧《陪你一起长大》中,也存在着这个问题。
那部剧中写到了四位妈妈,也是全职妈妈和穷人妈妈毛病最多,人品最差。
为什么现在的编剧,一写到全职妈妈,就一定是她在家里没有地位,不是受婆婆的气,就是看老公的脸色,而且这些全职妈妈们,无一例外地人格分裂,人品有瑕疵。
这是对全职妈妈有什么误解吧。
还是瞧不起全职妈妈?
现在,由于二胎家庭渐多,城市工作压力大,孩子的教育问题也日益受到重视,所以,全职妈妈越来越多。
但全职妈妈不等于没本事,受气包,更不等同于心理扭曲,人品差。
还有,穷人就一定会爱慕虚荣、嫌贫爱富,死要面子活受罪?
这样的人有,却绝不是大多数。
很多以中产阶层或所谓的上流社会为背景的电视剧,往往会把穷人和全职妈妈作为里面的反角,这不过是编剧的一双富贵眼的偏见。
还有,虽然教育现在有内卷的趋势,但内卷,绝不等同于妈妈们之间的不良竞争,甚至不择手段。
尤其是《加油!
妈妈》中所反映的幼儿园阶段。
不错,妈妈们可能是喜欢八卦,不过也仅限于聊一聊班里孩子的趣事,或者谁家离婚了谁家又有二胎了等等,绝不至于像剧中所描绘的那样,为了孩子的一点小事,就在幼儿园公然吵吵闹闹,甚至对老师提出质疑。
更不可能像剧中这样,勾心斗角,拉帮结派,把幼儿园变成了小型宫斗场所。
而且,家长们不是把孩子送到幼儿园门口就回去了吗,哪有每次都送到幼儿园里边教室门口去的?
从幼儿园的安保考虑,也不可能这样做吧?
现实中的妈妈们没那么闲。
上班族妈妈要忙于上班,每天把孩子往幼儿园一送,就匆匆离去;全职妈妈家里也有一大堆家务要做,甚至还可能要去做个兼职,或者有着自由职业要做,也根本不可能揪着班里的一点小事就喋喋不休,八卦个没完。
平时妈妈们可能都不认识,也见不上几次面,只有在幼儿园有亲子活动的时候,才可以在园里见到,也多半不认识,遇到认识的,打个招呼,聊两句,就算比较亲近的了。
怎么可能把幼儿园变成宫斗场所?
这电视剧就是拉升焦虑,故意扩大矛盾,好制造话题,让电视剧更有热度和讨论度。
《加油!
妈妈》其实原名《妈妈的战争》,我看,原名倒更符合剧情。
孩子们都好好的,妈妈们你争我斗的,是几个意思?
我估计是《妈妈的战争》这个名字不好听,不够正能量,所以播出前才改为《加油!
妈妈》的。
可是,名字改了,剧情却没改,依然是妈妈们的不正当竞争。
一个幼儿园,人生刚起步,争个什么劲,莫名其妙拉升焦虑感!
看到片尾的字幕,才知道这部剧改编自日剧《Mother Game》,中文名《妈妈游戏》。
看到该剧改编自日剧,我瞬间理解了。
日本贫富对立,阶层早已固化,国家小,竞争激烈,早已成为亚洲内卷之王。
所以这部剧的剧情,放在日剧或韩剧中,味道都对,但放在国产剧中,味道却不对了。
同样是反映幼升小和小升初内卷焦虑的,去年在央八播出的电视剧《小舍得》,比这部《加油!
妈妈》更能反映国内的幼升小情况。
因为《小舍得》原著小说的作者鲁引弓,原是浙江的一位报社副总编辑和数字传媒总编辑。
他采访和调查过无数个幼升小、小升初的家庭,有着翔实的第一手资料,也因此,他写出的小说,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教育现实,触发家长的痛点。
反映国内教育和育儿的实际状况,只能由本国的作家和编剧来书写。
是国内没有好小说吗,还是编剧看不上国内书写普通市民家庭的小说,非要去改编什么日剧。
可能是编剧有一双富贵眼,只着眼于精英和所谓的上流吧,或者是,直接拷贝更省事?
日剧《妈妈游戏》中,写了五位妈妈,《加油!
妈妈》中也写了五位妈妈;《妈妈游戏》中的幼儿园叫小水滴,该剧也直接把幼儿园叫小水滴;剧情也差不多是原版的复制。
虽然做了一些本土化处理,但是更显出其不伦不类。
国外热剧的本土化改编,往往存在水土不服的问题,该剧也不例外。
希望编剧们不要图省事,还是自己好好去搞搞调查,实地多采访采访,多去体验体验真实的生活,写出一些符合我们现实生活的好作品来。
前两天刚看完《加油!
妈妈》,看剧的过程中,感触良多,就一边看一边把自己的想法记录下来。
不要因为自己的一腔热血和母爱大爆发就生下一个没有爸爸or得不到父爱的孩子,或许它可以被健康养大,但当它参与社交活动时,这个软肋就会被凸显出来,变成利刃一次次伤害到它幼小的心灵,整个过程中,妈妈和孩子都在承受不同程度的伤害,这种伤害还可能对后面的性格养成造成影响。
所以晚婚晚育还是有一定规避风险的好处在,即使早婚也不影响晚育,情绪不稳定的父母对一个孩子来说真的极大的灾难,隔着电视都感觉到了悦悦对妈妈的恐惧心理。
恍然记得小时候最怕妈妈不开心,只要妈妈一板着脸沉默,家里的小孩都小心翼翼的,不敢嬉笑打闹,如今想来都觉得害怕。
而我也是从养猫皮卡丘(我的宠物猫)开始,发现自己的情绪在遇到皮卡丘发生问题的时候无法冷静,从那个时候开始想办法让自己变得理智些,因为情绪不稳定的人是没办法做好父母的,对孩子的影响也是深远持久的。
父母是唯一不用考试就可以拿到的头衔,所以不称职的父母大有人在,而且可能终其一生都认为自己没有错,认为自己为了孩子费尽心思,孩子却不领情,殊不知会因为自身水平的局限,自身利益(虚荣心和炫耀心理)和感情的蒙蔽(自己没有出息,希望孩子可以光宗耀祖),确确实实害到孩子。
上一段话并不是鼓励孩子反驳忤逆父母,而是在你自己逻辑自洽并且和他们理论相悖的时候相信自己,总要有和上一代不一样的想法和做法,才有可能长出自己的羽毛,成为一个独立的人,而不是成为你爸妈的副本,带着父母的缺点一代一代换个身体的存活下去,这样的血脉延续没有意义。
许多父母儿时没有得到太多爱,不懂得爱人与被爱,所以【以养大为主、教育为辅】的方式带孩子,也没办法去责怪,可90后及之后的人们经济条件更好,有更多的心思去关心和教育耗孩子,一代一代错误的教育方式应该在我们这一代结束;应该在生孩子之前去思考,孩子不是你们的续篇、不必肩负你未完成的梦想,它只是你在这个世界上血脉的延续,你是否做好了准备对,对孩子不强加意愿、不过度要求、不附加价值,只因为它和你共过心跳而去好好爱它。
剧里的何晓涵因为学历低被婆婆看不起,也因为婆婆重男轻女的思想,导致优优被百般挑剔,何晓涵一直迎合婆婆的想法去教育孩子,最后婆婆不满意,孩子也埋怨她,老公跟个工具人一样,在家只看手机,除了工作之外,对妈妈不关心、对老婆不体贴、对孩子不教育,这就是当代丧偶式育儿吧。
对你不满的人就算你做的无可挑剔她还是不喜欢你,何必去迎合,反正婆婆不满意就不满意,你教育自己的孩子、用老公的钱,各过各的。
对于这种人你退一步,日后就得退千步万步,还不如一开始就坚守底线,明确自己的立场。
一开始由于幼儿园竞争之激烈,家长内卷之严重,让我一度以为这部剧是在贩卖焦虑,后来看到弹幕上有人说:只有经历过才明白这部剧很真实、很现实。
虽然我一直都知道养孩子不容易,可也没想到在当今社会竟会如此艰难,如此便更坚定了我晚育的决心,给孩子一个情绪稳定、内心强大、三观正直的父母,是每对父母的必修课。
希望这样贴近现实的剧越来越多,让那些还为未为人父母的人们在心里衡量自己是否已经做好了当父母的准备,然后再迎接新生命的到来,而不是不负责任的生下来丢掉或者放任自流。
感觉今年都没有怎么追剧了,忘了是什么契机了,就看了这部剧,正好也看到里面很多演员都知道,还有之前看过的三十而已里面的许幻山😂,就看了看。
现在记不清当时的感觉了,不过后来支撑我看下去的原因是男二,也就是这个小朋友的亲生父亲,应该是我喜欢霸道总裁的原因,感觉他的出场太帅了,所有人都在质疑这个妈妈和老师关系不清不楚,可能有交易,虽然是真的有在恋爱,但是和孩子上学其实也没什么关系,不过是大家的胡乱猜测罢了。
在一片质疑声中,妈妈百口莫辩,这时这个爸爸开车突然出现,然后下车,说他是孩子的亲生父亲,来接孩子,简直不要太帅了。
流言蜚语也就不攻自破。
追剧的时候看到弹幕说凡是希望复合的都是拜金女😂我不是很认可,在我看来,这个爸爸其实很好,和这个妈妈是大学同学,后来因为出国的原因,没有考虑到妈妈自己的理想,这点确实不太好,只顾着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忽视他人。
而这时候女主已经有孩子了,但是她没有告诉男二,想要自己独自扶养长大。
多年后男二回国,偶然得知了孩子的存在,但是他也不是单纯地为了抢孩子,也是想要和女主复合,但是女主不同意,最终男二放弃。
结局除了男二都算圆满吧,我还是希望他们可以复合的,这样应该会更幸福的。
刷微博经常看到加油妈妈的片段,每一次还停不下来地看,片段的确还挺有意思,打开视频软件开始追这个剧,每天等更新还是挺难熬的,不过这个剧剧情设计还是超吸引人的,虽然有些狗血环节。
自己孩子梦寐以求上学的幼儿园班主任,住在隔壁,并且女主与男一还恋爱了。
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组家庭是优优,优优妈妈外表光鲜艳丽,全职太太,老公仇秀多金,但在家里倍受婆婆刁难,让我惊讶的是优优这么小的小孩子就学会讨好奶奶,希望她能对妈妈好一些,故意学男孩子喜欢的东西,甚至想当男孩子。
还是要提高自己,才能在那里都会有自信。
那对律师夫妇,因为工作忙而忽略大儿子的内心导致其叛逆成长一段时间,丈夫这么优秀依然不能避免出轨,男人嘛。
还有伊贝尔的服务也是,做桥小公主的女主在电视剧里都不敢这样写了。
所心以女孩子们一定独立强大起来。
女主小阳妈妈是丧偶式教育的典型,一个人辛苦抚养孩子,工作请假趾比较多,还遭遇母亲被诈骗去世,坚强的妈妈,面对性活中的困难咬牙面对,想办法解决,遇到困难解决就好了。
加油,妈妈,加油我们自己!
好久没看电视剧了,部分电视剧也是来源于生活,吴越的演技仍旧很棒,把当前妈妈纠结无奈的困境演绎的淋漓尽致。
孩子是女人永远的软肋。
有能力事业型的女人遇到自私自利没有责任心的渣男都要委屈求全,何况是普通女人呢?
这样的婚姻到底给女人带来了什么呢?
这么多年女人一直在成长进步,大部分男人好像没啥变化,仍然把老婆当做免费的保姆,家庭主妇不赚钱被嫌弃黄脸婆,事业型女人又被嫌弃不顾家,好像女人总被男人pua,啥时候才能实现真正的男女平等呢?
不经意在其他剧的推荐列表中看到这部,剧里有五位妈妈,张雨绮饰演的是位单亲妈妈,自己和妈妈一起把孩子带大,并和孩子的幼儿园老师相爱,得到爱人的支持开了一家自己理想的蛋糕店;吴越饰演的妈妈是位律师,和丈夫合开了一家律所,专业能力比丈夫强,但是没太多时间照顾家庭,大儿子因为被忽视而开始叛逆,而丈夫又是甩手掌柜,她不得已只能离职回归家庭,但是后来丈夫出轨,经历了离婚风波,大儿子终于理解了她,也开始支持她重返职场;董洁饰演的算是一名家庭主妇,因为丈夫和婆家条件好,被婆婆处处拿捏,而丈夫又不坚定立场,导致她从中受了不少委屈,好在丈夫在流产事件后有所改变,而她也不甘心做家庭主妇,开始学习工作;海陆饰演的妈妈是位网店店主,老公女儿都很好,但她总不满足,爱虚荣攀比,把老公和女儿都逼得精神紧张,自己又被骗了不少钱,好在后来有所改变;潘之琳饰演的妈妈是位富二代,从小衣食无忧,但是嫁给了父母都不看好的男人,结果丈夫拿着她的钱投资失败,她不得不从头开始,学会精打细算的过日子。
剧中的五位妈妈很有代表性,看的真的是感同身受,女性其实是不容易的,特别是当了妈妈之后,工作和家庭很难真正做到平衡,如果想在工作上有更多成就,势必就要减少陪伴孩子的时间,对孩子成长不利,而如果想自己带娃,就没法赚钱,伸手管男人要钱总是低人一等,所以女人也要好好搞事业。
总之不管选择哪种,女人总是要处理各种关系: 伴侣关系,亲子关系,婆媳关系。
家家有本难念的经,艺术作品总是来源于生活,所以从这部剧其实也是看到了我们自己,要对自己和其他妈妈们说: 虽然生活不能处处如意,但我们都会越来越好,加油!!
感觉今年都没有怎么追剧了,忘了是什么契机了,就看了这部剧,正好也看到里面很多演员都知道,还有之前看过的三十而已里面的许幻山😂,就看了看。
现在记不清当时的感觉了,不过后来支撑我看下去的原因是男二,也就是这个小朋友的亲生父亲,应该是我喜欢霸道总裁的原因,感觉他的出场太帅了,所有人都在质疑这个妈妈和老师关系不清不楚,可能有交易,虽然是真的有在恋爱,但是和孩子上学其实也没什么关系,不过是大家的胡乱猜测罢了。
在一片质疑声中,妈妈百口莫辩,这时这个爸爸开车突然出现,然后下车,说他是孩子的亲生父亲,来接孩子,简直不要太帅了。
流言蜚语也就不攻自破。
追剧的时候看到弹幕说凡是希望复合的都是拜金女😂我不是很认可,在我看来,这个爸爸其实很好,和这个妈妈是大学同学,后来因为出国的原因,没有考虑到妈妈自己的理想,这点确实不太好,只顾着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忽视他人。
而这时候女主已经有孩子了,但是她没有告诉男二,想要自己独自扶养长大。
多年后男二回国,偶然得知了孩子的存在,但是他也不是单纯地为了抢孩子,也是想要和女主复合,但是女主不同意,最终男二放弃。
结局除了男二都算圆满吧,我还是希望他们可以复合的,这样应该会更幸福的。
跟着老婆看,看到我呕吐,剧情莫名其妙,人设刻板做作,张雨绮的演技还是演电影去吧,电视剧真的齁不住啊,什么醉酒演技,什么脑残人设,败坏路人缘啊,还有小孩的演技,我认为不是小孩的问题,可能在导演和编剧的眼里,只有用蠢和傻才能表现孩子的天真和幼稚?
我真的看了离了个大谱,有人说这个电视贩卖焦虑,我觉得高抬这个电视剧了,凡人不配这种焦虑
张雨绮自带自信笃定的气质,很适合周南南不断解决各种困难的设定。
作为一部亲子剧,传递一些亲子上的思考与启迪很重要。
剧里有一些情节是成年人用孩子的思维与孩子交流,比如伊莎贝尔穿着公主裙不愿意换校服,卢川老师说公主转圈后会施展魔法,裙子会变成另外的样子,然后伊莎贝尔就换上了校服;卢川老师编造小阳的爸爸是超人,于是同学们都接受了小阳;卢川老师跟一直哭的悦悦说小公主的眼泪会变成钻石。
虽然周南南的“霸总”前男友、小阳亲爸爸杨朔的出场很晚,但是弹幕好多人都说让卢川退出,让一家三口团圆。
杨朔就是那种有能力的男人,就像小阳说的“爸爸是超人”。
他让小阳做一只强壮的小狼,小阳说他不想吃掉别人,杨朔说不是让小阳吃掉别人,而是靠自己的能力,想上哪个学校就上哪个学校。
最后周南南还是选择了卢川而不是杨朔,就像有一条弹幕说的:杨朔的爱是占有,卢川的爱是成就。
对待周南南开蛋糕店的梦想,杨朔让她放弃开店出国陪读,而卢川则是倡议和帮助她开蛋糕店。
其他的角色也都很精彩,可爱的优优,不被理解的小夫,焦虑的秦薇,职场精英苏青,全职妈妈何晓涵……
全员演技在线,丝滑无比,故事高潮迭起,一环接一环,有点爽文的意思。
看上去说的是有钱太太们如何教育小孩的故事,实际上说的是形形色色的家庭。
董洁饰演的何晓涵:丈夫是私人医院医生,有钱,有个重男轻女的婆婆。
丈夫是个缩头乌龟从来不懂得协调婆媳关系,晓涵在家天天受婆婆的气,气出抑郁症了。
孩子因为家里喜欢男孩的氛围,得了性别认知障碍。
现在终于因为二胎问题离家单过了。
吴越饰演的精英律师苏青:和丈夫一起创业,但丈夫是个甩手掌柜,不管孩子,逼的她回家做全职主妇,辞职回家两天发现丈夫出轨,现在准备打离婚官司。
这一家挺好看。
亲子矛盾,夫妻矛盾,全职和事业的矛盾,都展现的很集中。
很有代表性海陆饰演的是工薪阶层,丈夫挺好,但自己望女成凤,为了进私立幼儿园伪装有钱,各种各样的自私自利见风使舵嫌贫爱富的操作,也仍然有知错能改的高光时刻。
张雨绮演的妈妈:大学毕业未婚生育,银行柜员,在外婆的一系列骚操作下,孩子上了私立小学,天天被其他家长投诉,一直在证明自己。
外婆又被套路贷,心脏病发作去世,房子没了只好住进隔壁冤家幼儿园老师家还有一个小公主式的妈妈,前期看起来家里富裕,老公疼惜,家务和管孩子的事全扔给保姆,没想到老公创业眼高手低,到处欠债,最后把烂摊子一扔跑了。
小公主作为公司法人,被人追债,没有存款生活,一落千丈编剧所有的金手指都点给张雨绮了。
她就特别爽,攻略这些妈妈,让自己的孩子能顺利在幼儿园学习。
解决一个一个生活中一般人可能解决不了的问题。
还有她海龟前男友追妻火葬场的戏码(其实是来抢孩子)。
这部剧讽刺了丧偶式婚姻的爹,妈宝爹,欠债不还爹,不负责任爹也点出了全职妈妈,掌握不了家里的财政大权,就没有地位,但上班族妈妈同样面临各种难以协调的问题。
男人女人各自有问题(但显然男人问题更大)要说ghg,这部才是。
挺爽的剧。
剧荒可以看。
全剧男人女人都有各自的毛病。
讲女权,但讲得很聪明。
没有特意从这个角度去说。
但你能感到编剧想要说的:经济独立,自我独立。
给孩子做榜样,辣鸡老公赶紧分手。
等等。
很温柔的,但是很坚定。
豆瓣er提供信息补充:本剧是买了版权改自日剧https://movie.douban.com/subject/26339233/
看了几集一般
此剧又名:有没有都可以的爸爸们
所以有了孩子之后就没有自己的名字了是吗,统一都是xx妈妈是吗 这种情况到底什么时候能改变
女主的演技和声音不太行。剧情太让人讨厌了!
我妈一直在看,我说无聊至极,她说我不懂生活
挺真实的,都市妈妈群像剧,每个妈妈都代表了一类人,生活里总是有很多的冲突矛盾和烦恼,但大家都仍在努力向上吧~小朋友哭的时候特别具有情绪感染力只是刚好这部剧把要素都聚集起来,所以显得挺夸张的,没有那么多人心险恶,更多的是迫不得已,而让人讨厌的原因是自私自利,枉顾他人。
不安排感情线不行吗,希望国内的编剧学学人物关系,不是每一部剧的男女主都要谈恋爱的。
随便下饭 卷到窒息 娃每天没心没肺玩得让我心虚 ps 张雨绮的声音太出戏了
张雨绮为什么不用配音??许幻山一点都不像个幼师,对别人的育儿方式大加批判真的是让观众一脸懵逼,欢喜冤家的人设不是这么立的好么?!目前这个剧情还是很失望的,看在吴越跟董洁以及柳阿姨和长公主的份上(我到底是看了多少国产剧)三星观望。
这部剧里get了张雨绮的美喜欢这种贴近生活的剧喜欢周南南的性格和生活观
贵妇姐姐们都这么闲吗?
比预期好看一些,但是总觉得这个时期好像又不对,教育热结束后,新的难题已经来了,这个电视剧还是用以前的观念,以前的套路来给我们制造焦虑和妥协。还有可不可以多拍点平凡工薪阶层的家庭。
吴越演得真好,全剧最不好看剧情:卢川
感觉有点贩卖焦虑,但因为孩子还没出生所以完全不懂上学的现实情况现在变成什么样了。全剧除了程序员爸爸全都是丧偶式育儿,好在我老公也是个程序员。
隔壁王奶奶经常教导我们说:家里发现一只蟑螂不要以为仅有一只蟑螂,可能是有一窝。沉浸在梦中《犹在镜中》的周妈妈以身试法提醒我们说:家里发现水管爆了不要以为只是水管爆了,可能是「水利/金融」系统宕机了。水,在中国五千多年历史演进中形成的灿烂文明中,主智。金,在中国传统「仁义礼智信」美德文化中,主义。对,就是《人世间》周秉义的义,就是《觉醒年代》李大钊「铁肩担道义」的义。颇为尴尬和讽刺的是,这位在金融「一级市场」领域拿差响的「精致」打工人使尽浑身解数也只是精英圈层「小兔美妈交流群」中的一员。然而,小算盘打得再响,小水滴渗得再深,到头来也多是人算不如天算。正所谓,屋漏偏逢连夜雨。这个自我「身份」认知错乱的「文化买办」群体不仅在「人力」教育(木)领域遇到困局,也在(水)金融「二级市场」方面遭遇了打击。
看了开头关了,实在无聊又打开了,单亲妈妈看了只想感叹,幸好儿子20岁了,这中间的不易比电视剧精彩,不是贩卖焦虑,不能负责任的,别要孩子,会亏欠孩子。
我感觉…还可以啊🥲
好剧,超爱吴越!小朋友们都好可爱,选角都很好。在大陆这种环境下已属难得佳作评论都是什么鬼。我觉得剧本编写得很影射不同当代家庭的现状。除去结尾作为大陆剧必须强行升华、男女主感情线,都很不错。
张雨绮这脸,欠扁欠扁
看完会流泪,流完泪会充满力量,所以我觉得拍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