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北京工商大学嘉华学院18级的新生,很幸运还没入学就收到了这样的福利,并由此上了大学第一课。
作为看着狮子王、花木兰长大的一代,或多或少还是带着些许童年情节与期待的走进了电影院。
结果当然是没有让我失望。
整部影片除了笑点不断,从中更是有许多引人思考的问题。
欧文在试吃狗饼干的生活中早已忘记最初的梦想,在马戏团面临危难之时,通过妻子的支持担任起马戏团的重任,才找回了自我。
这一点启发了许多在追梦路上陷入困境的人们,面对错失的梦,多一点勇气,没什么不可能的。
对了,还有“万磁王”伊恩·麦克莱恩的配音,歌剧桥段尤为惊艳,还会再刷!
对了,这个电影的导演竟然是大学的导师,可以说既有缘份有很幸运了
第一次带三岁的小朋友看电影,原以为坐不了这么久会提前出来。
没想到看得津津有味,好人坏人都能分清楚,看到打斗场面还挺紧张,小朋友看得很开心。
情节来说,不算复杂,推动也很容易猜到,结局当然是圆满,小孩子的电影能做到这样我觉得就可以了,看得开心就行。
画面比较讲究,很典型的美式动画,没有看出来任何国产因素,人物塑造很典型。
略有不许之处,我觉得对于男女主爱情描述有些过多,对白有些不太适合孩子,陪着看有些尴尬,这个需要引导下。
总体来说,我觉得是部不错的电影,小孩子喜欢,大人也看的下去,已经很满意。
带快4岁的闺女看的国语配音版,里面一些打斗情节和怪兽情节还是会吓到她。
从一个大人的角度来看,勉强算是合格的儿童片吧,要求不要太高,能让小朋友在一个地方坐一个半小时,就已经达到了儿童片的合格线。
P.S.电影里面的几个唱歌桥段,里面的曲子真的是太耳熟了,这个作曲的一定在当年狮子王剧组里实习过。
三毛在《拾荒梦》一文中回忆,小学作文课上老师要求写《我的志愿》,她写道:“我有一天长大了,希望做一个拾破烂的人,因为这种职业,不但可以呼吸新鲜的空气,同时又可以大街小巷的游走玩耍,一面工作一面游戏,自由快乐得如同天上的飞鸟……”这篇作文被老师责令重写,直到终于胡乱写下“我长大要做医生,拯救天下万民”这样的“志愿”,才换来一个十分感动的“甲”。
然而,这个“甲”并没能让三毛成为一名医生。
她最想做的,终究是个自由快乐的人。
后来,她跟着荷西住在撒哈拉沙漠里,用从垃圾堆里翻捡出的物件,“布置出了一个世界上最美丽的家,那是整整两年的时间造成的奇迹。
”想起这篇文章,是因为刚刚看完电影《神奇马戏团》。
看起来像是个略显低幼的简单故事:欧文为了娶到心爱的女孩,离开了伴随他长大的马戏团,进入岳父的狗饼干工厂,做着乏味透顶的工作。
直到有一天,马戏团差点付之一炬,欧文意外得到一盒神奇的饼干,在妻子和女儿的支持下,他战胜了贪心的叔叔,让马戏团重现辉煌。
然而,并不是每个低幼的童话故事都能讲好一个真正的人生道理。
《神奇马戏团》做到了,它想要告诉人们的,与三毛的拾荒梦有着异曲同工之处:做自己,做想做的事,而不是成为别人希望你成为的人。
故事里出现了两种饼干。
一种是各种狗饼干的实验品,一种是具有魔力的神奇饼干。
在工厂里,欧文是一个疲惫的、不自信的、每天要吃大量狗饼干的人。
他的目标是成为一个被岳父认可并喜欢的人。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他不得不拼命工作,努力地想要研制出最好吃的狗饼干。
可是,那个“被认可”就真的是完美的人生吗?
就像,狗狗真的喜欢被人摸肚皮吗?
真的喜欢吃狗饼干吗?
还是因为,它看到人们在摸它肚皮时、在喂它吃狗饼干时很开心,为了讨好人们,才故意装出很享受被摸肚皮、吃狗饼干的样子来?
多像生活中的我们。
很多人,并不清楚现在所做的一切,所追求的事物——房子,车子,所谓的功成名就,究竟是自己真正想要的,还是因为在世俗的评价体系里,别人都在追求所以才认为你也应该拥有并追求的?
追求的过程太辛苦,以至于人们根本无暇思考,什么才能让自己快乐起来。
直到魔法饼干盒的出现,一切得以改变。
盒子里永远装满了各种动物饼干,吃下去,便会变成某种动物的模样,并拥有那种动物独特的能力,像狮子的威猛,猴子的灵活,大象的力大无穷。
但是,必须要在盒子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人形饼干,才能变回自己。
因为有这些饼干,欧文一家打败对手,使马戏团重新焕发生机。
在这个过程中,他重新认识了自己,终于知道,什么样的生活对自己是最重要的。
为了不更多的剧透,此处打住。
在电影世界里,要表达自我的迷失与寻找并不新鲜。
可这毕竟是个相对沉重的成人话题,对暂时还不会面临这种人生大课题的儿童观众来说,有一个热闹神奇、惩恶扬善的马戏团故事也就足够了。
这也就是为什么,《神奇马戏团》虽不够惊艳,但称得上是一部老少咸宜的合家欢电影。
只是,电影之外,我不禁怀疑,这部电影的中方投资者,真的get到故事要表达的东西了吗?
花巨资去买一部全西方班底、纯西方叙事的故事,为什么?
因为这样的故事比较受市场欢迎?
赚回投资比较快?
如果是这个原因的话,投资方又和饼干厂里的欧文有何区别?
中国动画电影曾有过光辉的历史,虽然一度低迷了几十年,但《大圣归来》《大鱼海棠》的成功,不是已经让人看到回归的希望之光了吗?
那么,与其买一部中等水平的好莱坞制作,不如把更多的金钱和精力放在自己的故事上。
毕竟,讲好原汁原味的中国故事,才是中国动画电影的真正方向。
《神奇马戏团之动物饼干》是一部喜剧/家庭/奇幻/冒险/动画电影。
看点:一,不可避免的中年危机。
每个人年轻时都有梦想,随着父母的老去,家庭的组建,儿女的到来,养家糊口就成为了重中之重。
有一份收入不多也不少的稳定工作,干着没动力。
但舍弃这份工作,去做回儿时的梦想,又是前路渺茫,担心会不会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寓意:有梦就去追,不追会后悔。
追过了,失败没关系,大不了从头再来。
二,每个人都曾有过的孩童梦想。
喜欢小动物,喜欢看马戏。
幻想过自己化身为舞台上,钻火圈的狮子,逗乐的小仓鼠,可爱的狗熊,灵活的猴子,甚至是神奇的驯兽师。
给自己带来欢乐,也给周围的人带来欢乐。
寓意:不能像动画里一样变动物,可以让自己学习更多的技能,同样可以让自己变得与众不同,给周围的人带来欢乐。
三,一个试吃狗粮的枯燥职业,因为一次突如其来的大火,让自己重拾马戏团老板的梦想。
在一筹莫展的时候,通过一盒永远也吃不完的神奇“动物饼干”,实现了所有儿时的梦想,收获了无数观众的掌声,马戏团也起死回生。
寓意:人生就是充满了转折和机遇,要你勇敢的去发现和抓住,就会有收获。
四,父子之间,承诺与被承诺。
夫妻之间,不是一味的隐忍和谦让,就会风平浪静。
只有共同成长和进步,才是恩爱长久的动力。
寓意:爱是永恒的魔法石。
五,画面制作精良,大到场景道具,小到毛发和水滴,都非常有质感。
这无疑都是制作方花费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才呈现的效果。
电影票花的值。
六,有吸引孩子的动画形象,也有吸引成人的人生思考,可谓是用心良苦,非常适合全家人一起观看。
暑期合家欢。
文:原创, 图:网络侵删。
电影里有几处情节是很动人的。
动物马戏团,他们拥有神奇的力量,却不滥用,他们想的是让大家开心,要幸福其实很容易,知道自己要什么,不贪心。
马戏团的像是一家人一样,他们为马戏团奉献,乐在其中,因为老板将大家都当成自己的家人。
想要员工卖力很容易,把他当成自己人就可以了。
女主人公,义无反顾地放弃现实的安稳,坚定地支持男主人公内心真正的理想。
爱一个人很容易,鼓励他,支持他,相信他。
理想不一定是当百万富翁,成为一个带来欢乐的人也是一种修为。
吃了能变成动物的饼干,除了运用在马戏团上,除了像那个老大说的利用这种力量统治世界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有趣用途?
电影的概念很奇幻,但是剧情有点俗套,感觉还可以更天马行空一点,脑洞还可以更大一点。
儿童看还是不错的,简单明了,温馨积极,但是满足不大人的胃口。
很不错的一部儿童戏剧,个人认为这部电影以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的概念贯穿其中,但是画风清奇,小萝莉很萌很可爱,一定是在骗我生女儿!
总体感觉这部片子适合学龄前儿童观赏,整部电影欢乐气氛浓郁,一些搞笑的情节就连成年人也会忍不住一笑,整场里的孩子们看的非常专注,没有任何吵闹现象,足以证明这部电影能够吸引住孩子们的目光。
动物饼干我们并不陌生,但你试想过吃下一块动物饼干就能变成相应的动物吗?
在《神奇马戏团之动物饼干》里就有这样一盒神奇的动物饼干。
电影围绕着这盒拥有神奇魔法的动物饼干,讲述了一个关于亲情关于爱的故事。
故事的主角欧文以试吃狗饼干的工作,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逐渐忘却曾经的马戏团理想。
但一场突如其来的大火让马戏团的表演场化为灰烬,拥有马戏团的叔叔鲍勃也在火中丧生。
在叔叔鲍勃的葬礼上,伯伯霍勒肖却试图和欧文争夺马戏团的继承权。
这时,小丑红鼻头交给了欧文一盒拥有不可思议的神奇魔力的动物饼干。
围绕着这盒神奇的饼干,发生了一系列混乱,众人也展开了一次次的脑力大比拼。
在电影中出现的许多动物,如狮子,老虎,棕熊大象等等。
他们的造型令人喜欢,其中可爱呆萌的小仓鼠更是给人留下了深刻印象。
能够打造出这样一部制作精良的动画,制作团队功不可没。
《神奇马戏团》的导演由曾经执导的动画电影《花木兰》荣膺动画业最高荣誉——安妮奖最佳导演奖的知名动画导演托尼·班克罗夫特担任,为观众呈现上一场视觉盛宴。
影片是一部“合家欢”的电影,用轻松有趣的方式展开了一场奇幻的冒险,使人沉浸在欢乐温馨的气氛中,宣扬了爱与亲情等正能量。
影片展现了家庭成员对家庭的责任,为了保护家人挺身而出的勇气,面对生活的毅力。
欧文相信自己的梦想并坚持为之奋斗,在家人的鼓励与支持下终于达成了梦想令人感同身受。
影片美好的结局也使人心情愉悦,全程所带来的欢乐不失为一场对心灵的洗涤。
《神奇马戏团》中主角欧文与妻女之间的温情,精美的画面,可爱的动物形象等无不使它成为暑期中极适合父母陪伴孩子一同观看的动画电影,实不失为一部精诚之作。
选择这部电影,感受马戏团中的一切,步入一个奇幻有趣的动物世界吧。
女主角是中国人,大概就是这里的中国元素了,没看出来是有中国什么东西加入。
很可爱的电影,是不是只要有中国制造,大家就比较严格?
现在的动画有我们小时候经典么,亲情向温情流,很怀念的主题(现在的故事主题感觉都是爱情向)。
主线是,主角为了家庭做更适合更有发展的工作放弃初心,最后在这个饼干的魔法、马戏团的事故回归初心,收获事业和家庭的和谐么?
这个主题很中国,加了迪斯尼的表达方式,略不习惯
周末上完课想带孩子看场电影,网上搜了一下,感觉这个挺合适。
看了一些影评,吐槽这个烂,这个不好的。
请问你们都看了嘛?
至少带孩子看了后,孩子很喜欢。
笑点也不少,剧情也适合儿童看。
与迪士尼的其它动画《超能陆战队》《疯狂动物城》一样,好看还具有教育意义。
具有神奇的饼干,幽默有趣的角色,还有感人的亲情故事,在一起观影快乐的氛围中让孩子明白家庭与亲情才是最珍贵的。
3+吃饼干变动物还是有创意的,但剧情逻辑确实属于动画片水平,这部动画让我对魔术和马戏的区别产生了疑惑。
小时候有过这样的想法。 忽然看到介绍,很惊艳。所以想看看会有怎样的故事发生。但我猜这个故事,可能就是一个比较妙的点子,加上一个温馨的故事。其他出彩点,有待考证。除了丢失了自我的东西,都挺好的
影片围绕一个马戏团和一盒具有魔力的饼干的故事展开,人吃了饼干就可以变成各种动物。影片想象力丰富,节奏明快,既有亲情的温暖,又有事业的勇气。美中不足的是,作为一部国产动画,中国元素过少,从导演到剧情,从人物形象到道具元素,完全西方化,这不应成为国产动画电影拍摄的导向。
略失望
有点难看啊!没笑点也不感动。女主画的可真丑,他给她老公偶尔的温情互动我真是看不下去。。。。
又是一部老套的片子
一般拉,最后他叔他婶为什么还是还没变回来。
动画片一般很少踩雷。冲着配音卡司去的,结果...这大概是给学龄前儿童看的吧。
没有抱太大希望,但却感到意外的惊喜。动物饼干绝对是情怀元素!这个切入点选的非常好。吃什么补什么。这是典型的中式饮食文化,甚至说是典型的中医理论。影片在此基础上,把想象力进一步发挥。虽然显得脑洞大开、天马行空。但确实有趣。而且影片角色众多、脉络繁多,完全具备再拍前传和续集的可能性。
想象力蛮丰富的
节奏把握得不错,有亲情的温暖。
一个多月前带着远晴和妹妹在电影院看的,忘了记录,都快忘了。。。充满想象力而且可以自圆其说的故事,有的地方小丑蛮惊悚的远晴很害怕。。。有的地方好像还蛮感人的。。
动画片儿我都看不懂了
昨天中央六套播出哒!
可爱滴
好莱坞流程包装的国产儿童片。
三星给饼干创意,以上
合家欢类的动画片,就是乔伊夫妇的狗粮有点过了
听到了Jim的声音!
伊恩的声音太好听了QAQ