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内地破天荒的公映了很多日本动画电影,不对,人家叫剧场版。
除了《哆啦A梦》这样保留节目之外,其余都是首次在内地院线亮相。
《火影忍者:博人传》、《圣斗士:圣域传说》《樱桃小丸子:来自意大利的少年》《龙珠:复活的F》、以及不久之后的《海贼王》剧场版,官方译名煞有介事的成了《航海王之黄金城》,不知道的还以为国产山寨动画呢?
这些剧场版都是首次引进,但最让我吃惊的是这部《蜡笔小新:梦境世界大突击》,不但是《蜡笔小新》剧场版25年来首次登陆内地院线,而且这样带有成人色彩的动画片在内地公映,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事情。
我已经忘了第一次看《蜡笔小新》是什么时候,但可以肯定的是,小新是我在上高中之后的才接触到的。
从定性上来看,《蜡笔小新》算是成人动画,但片中的“成人”元素,是建立在孩子童言无忌与天真的基础上,纯真的毫无杂质。
就像咸湿的小新,本身就是学龄前顽童一枚,正是他的童言无忌和出格的行为,反衬出了成年世界的驳杂,这是《蜡笔小新》让人喜爱的原因,幼龄化的设定下尽是成人化的隐喻,嬉笑欢闹的皮层下都是成长的伤痕。
如果说哆啦a梦是把我们童年的梦想变成各式各样道具,那么蜡笔小新就是把如今各式各样的成年人,变成了无差别的孩子。
这部剧场版《梦境世界大突击》如同其余剧场版一样,简单的小品文式动画,却内涵丰富,孩子们在梦境中的海洋,对于家庭生活细腻的刻画,童趣中的幽默和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借用梦境的五光十色而展现出来,那种纯真的心和友情,是看这套动画最直接的感受。
梦境世界展示,是该片最大的看点,无脑的逻辑和低俗的梦境,这一点是建立在小儿童的视角之上。
巨大的鱼、吸收梦的玩偶、五光十色的泡泡,神经病般的秀逗爸妈美伢与广志,深陷于梦境世界中沙希,野原新之助带领着小伙伴,在梦境的世界里大战妖魔,击退母亲妖魔的还是“高叉泳衣”之下的屁屁神功。
在这些看似不着调的童年梦境之中,一个比较深层的主题,就是对单纯善良的乌托邦世界的自我表达。
在《蜡笔小新》的世界里,尽管故事多种多样,角色各种夸张,但每个人都是一根筋的单纯和善良,无论孩子与成年人都是这样,广智好色但绝不出轨,美伢爱慕虚荣但也没见她有半点怨言,他们永远把家庭放第一位;小新为首的孩子们调皮捣蛋,小新不正经,风间自傲,妮妮虚荣,正男腹黑…等等,但关键时刻却也是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就如社会上的众生相一般,可是隐藏在这些之下的却是一颗颗充满爱的心。
本片中,牵扯到孩子心理创伤,转化为梦境的产物。
真正噩梦是潜意识中自己不愿原谅自己,而一再自我惩罚,自我逃避。
但孩子的天真与大人的世故,在梦境中幻化为一个无差别的理想环境。
说白了,只是脱离了现实的残酷,在梦中找寻现实的失落或未来的憧憬,再通过小新的欢乐冒险所展示出来。
小新爸妈一直在强调的“纯洁之心”,这难道不是很多被现实压力压的透不过气来的人们想要的生活吗?
所以,这部电影选取梦作为出发点,梦境隐喻了潜意识,这是电影的主题,同时也是搞笑的地方,小新的梦永远是那么好玩和咸湿,而沙希的梦,却充满了妖魔,二者的对比,在后半段的结合,寻找食梦貘,用爱的力量击退噩梦,体现的是伙伴的友情和家庭的亲情,就像我们常见的寓教于乐动画片一样,但《梦境世界大突击》却是在这样简单的故事中能将深层次的主题意义烘托出来,且一点也不说教,这一点恐怕是很多国产动画,甚至一些日本动画片也无法做到的。
关于电影的画面,大概《蜡笔小新》是如今动漫作品少数几个不注重画风的作品了吧,一如既往的粗线条,还是那么熟悉,令人回想起童年的稚气。
《蜡笔小新》的“父亲”没了,永远留在了山底下。
但小新永远不会离开我们。
尽管用“每个人心底都住着一个小男孩”来形容太俗套,但事实就是这样,大象的鼻子,摇摆屁股舞、春日部防护队、动感光波!
或许已经长大的我们,是时常梦见自己小时候,那正是对曾经单纯世界和生活的向往。
就像电影里说的那样“噩梦并没有消失,但已经没有关系啦”。
因为我们永远在一起!
小新也永远不要长大。
我总是在想,我们看到的事情只是其中的一面,是拼凑好的一面,而不是背后那些各种要素之间以错综复杂的连线连接起来。
就像是单面刺绣一样,但是我们似乎应该看看前面,也看看背面。
其实都还不错。
我最近感觉,或许这个系列的动画是做给大人的,当然也可以给孩子看。
在这里似乎应该称赞作者的高深,有些东西让孩子看到开心,有些东西让大人看到高兴,有些东西在浅出,有些东西在深处,只是要看各位看客的眼光如何了。
作为一个资深精神病患者,我似乎看到了,一个由于自己疏忽导致妈妈死亡的小女孩的救赎之路。
最后的结果让我尤其感动,当我们有足够的能力战胜内心的阴暗和恐惧的时候,选择不一定是完全消灭,其实所有的一切都是我的变形,就像最后操纵噩梦的是小崎自己内心的情感。
是不是有人格分裂的成分,我认为是有的。
但是,仔细想想,我们生而为人,总要学会取舍,在取舍之间,来回摇摆不定。
假如那天,在多个人格中出现一个果敢、勇气、正直等,闪着光芒的;可是曾经那个自卑、唯唯诺诺,没有主见的其实还是自己。
还有我看到了小新,乐观偏见,我有时候就想,这个小孩子果真是还没有长大,我在数年之后,见识到了社会中的残酷,以及赤裸裸的现实后,我发现有这种心态,简直就是一种十分可贵的宝物。
有种表面的嘻嘻哈哈,可是事到临头,能够组织小伙伴奋起反抗。
这种设定,外表是坏坏的,但是其实是个不错的人。
至于其中的家庭的亲情,朋友的友情,父母之爱,就不必多提了,都是讲的明明白白。
总结起来,我只是欣赏这种对自我多个性格的统筹管理,以及乐观偏见性格。
日本漫画之所以经典,小孩子看的大概是刺激、搞笑,满足了小孩子的幻想心,成年人则是仿佛看到了懵懂无知的自己,以及现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生活、长大之后的感慨。
一开始的小孩子的各种无厘头让人有些回到童年的画面,中间出现的梦境则是大概揭露了每个人在生活里的想得而不可得,而成年人更早的被踢出了梦境,剩下的只有小孩子做着比较单纯些的梦,除了风间说的小新在做着中年人的梦……之后讲了小孩子之间的友情,为了朋友可以奋不顾身,不怕辛苦,不怕麻烦,这是多少成年人又拥有的东西呢?
多少大人们之间的友情是考虑我帮助你可以得到什么样的回报,或者看你身居高位,手有权利,故意的去接近讨好?
我印象最深的是最后美伢出现在梦境里,说每个妈妈为了孩子什么都可以做,每天再忙再累 回到家看到孩子的笑就会感到一切都是值得。
在这里面也反应出来一个很现实大家终将会经历的事情,即面对亲人的离世,都希望你能好好的生活,即使一生平凡,只希望你能健康快乐。
最后的尾声歌词也很不错,很不错。
希望大家在梦里可以见到好久不见的朋友。
在鸡蛋里面挑骨头的一群人真的可笑。
奇思妙想,教育意义,很高,虽少了一贯的“下流”梗,剧情却很精彩,那些挑刺的都一把年纪了还在这里慷慨陈词,殊不知这动画的定位年龄,可笑,如果我有孩子,一定会带他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抹泪。
国产的喜羊羊之流就别再出来丢人了。
ps,果然阿呆还是最强的,石头,我一记陨石砸死你,哈哈。
我可太喜欢梦境题材了。。
サキ很可爱!
在梦境世界里的衣服真的和公主一样。
我太喜欢紫头发妹妹了。
不是按顺序看的,但是我很喜欢这一部。
我喜欢看儿童片的一个很大原因就是传递的东西很纯粹很直给。
实在不太明白说卖情怀的。
作为一部历史很久的动漫,肯定有情怀在里面,但我不赞同还在继续出就一定是在卖情怀。
相反我觉得小新每一部想表达的东西都很明确很清晰很有内容。
不是为了卖情怀而卖情怀。
可能在某些人眼里有封神的几部。
但我觉得只要还认真在做就不应该被打上卖情怀的标签。
其实我觉得成年人看儿童片,笑点根本不一样的,即使是某些人觉得做的特别好的那几部,也不一定能笑出声。
以笑点来批评的,在我看来简直莫名其妙。
而且我很喜欢里面那段有点像小新骑士救公主的戏码。
有时候真的想演成人版骑士救公主,现在看来反而觉得尴尬老套。
但是里面那段小新挺身而出,サキ眼含泪水,我能感受到那种纯粹的英雄主义和浪漫。
因为是小孩子,大大削减了刻意和油腻。
我太爱这种骑士救公主的戏码了。。。
主要是サキ紫发紫裙太美了呜呜呜呜呜。
同时我也很喜欢妮妮的态度。
连带着妮妮这个人设都在我这里涨分不少。
从一开始讨厌,到突然认定对方。
其实我到现在都无法得出其中的逻辑。
只觉得可能是要强的女孩子之间产生了共鸣。
这种女孩子之间的特别化学反应,真的很温暖。
我觉得爸妈扮小孩那段很好哈啊。。。
之前的剧场版我都没有真的觉得特别好笑的地方。
但是这部爸妈扮小孩,而且美伢还很乐在其中,真的很可爱。
哪个女孩子不想成为魔法少女呢。
爸爸的装扮也很可爱。
关于大和田貘那段,虽然不知道这个明星。
但是不好笑吗?
还有那个小新噩梦的光屁股明星,我也不知道,但是即使不知道也觉得挺好笑啊。
突然光屁股出来什么的。
而且里面很多致敬啊。
发现了会会心一笑那种。
虽然我很菜只看出来了正男和编辑打起来那段的原力剑。
后面情节治愈伤痛什么的能猜到,但是儿童片就是这样的啊。
觉得美伢变成サヨリ那段有点儿段,应该稍微在在サキ的感情方面推一下。
反正我是真的不太明白有些人指着一个儿童片讽刺卖情怀以示优越感的……虽然小新说的是从来不是给儿童看的。
但它的表达方式,以及表达的东西都是儿童片的套路吧,直给,以及歌颂真善美。
在这个基础上,说人家卖情怀。
到底知不知道卖情怀是什么啊……如果人家卖情怀圈的是死忠粉的钱,那么在这个质量基础上,死忠粉我相信也不会说什么。
如果是路人,小时候看过几集蜡笔小新,闻风去看了剧场版,然后以一个完全成人的视角去评论剧情和笑点。
有什么资格说人家卖情怀呢……反正我一直喜欢看儿童片,是因为里面表达的东西真的很纯美。
在儿童片里,坏人都坏的滑稽可爱。
不比有些现实世界,好人都好的嘴脸可憎。
还有就是儿童有一种天塌下来都悠哉悠哉的态度,和大人们一点小事都觉得天塌下来的态度很不一样,这也是小孩子打动人心的地方。
以及别杠我,我懒得回。
声明我也没看几部。
但是立志全部看完。
我现在真的太喜欢儿童片里。。。
额,⊙∀⊙!
,好玩也好看。
看得还是很欢乐的,毕竟小新就是开心的一种嘛。
其他倒是没有想这么多。
喜欢的东西是不会想太多的。
这部讲小孩子受过创伤,一直逃脱不了噩梦,最终在大家帮助下,走了出来了。
其实设定还挺好玩的,当你被束缚于某个噩梦,接受身边人的帮助,未尝不可。
有些事情,一个人只会越想陷越深。
小新深入人心的形象,还有这个故事背后的意义,都挺有趣的。
恶梦,要你自己去战。
别人的帮助是帮你看清事实和未来。
加油。
好久没看过小新了,小时候有的情节看不懂……长大了,有的情节看着却想哭。
这是一部写给成人的漫画,少时不知愁之味,哪能读懂父母心?
今天室外大雪,沙尘严重污染没法出门,乐得悠闲自在的我,在暴风免费区搜了半天,找到这部电影,抱着试一试和回忆童年的心态,看了起来。
影片在延续小新无厘头搞笑的中二风的同时,也十分引人深思。
一开始,不太理解小琦这个女孩子👧,她为什么总是孤单一人?
她和爸爸的关系怎么如此淡漠疏离?
她的妈妈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怎么会成为女儿梦境的恶魔👿?
看到后来,影片终于为我们揭开谜底,原来是这么回事……父母的爱总是无私的,无私到可以为儿女舍弃一切。
相信在这一点上,小琦的父母都是一样,不管是生命还是骂名,只要为了女儿能有个安稳的睡眠,那,偷掉全世界的美梦又怎样呢?
不是吗?
影片始终围绕着一个主旨:家庭和亲情,越是平淡处,越易动人心。
小琦一家是不幸的,一场突如其来的事故带来家庭变故,同时也让她噩梦缠身。
但她又是幸运的,有如此爱她的父母,为了她不惜与整个世界为敌呢……小新一家,充满着浓浓的温情和温馨。
爸爸广志,妈妈美伢,妹妹小葵,甚至是宠物狗小白,都坚定地站在他身后,一直支持鼓励他呢(虽然不听话也经常挨打哈哈)!
在他为了朋友而努力奋战的时候,爸爸妈妈努力找回童心,帮助小琦战胜心魔,多么有爱的一家人啊,虽然有点无厘头搞笑,但是血脉相连的亲情真的让人十分感动。
本剧场版的女主人公:小琦,这个可以说是幸运也可以说是不幸的孩子。
她在小新和朋友们的帮助下,终于战胜了心魔,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
美伢真是个好妈妈,就在小琦因为母亲的事而难过自责,又要陷入噩梦深渊时,她告诉小琦:‘’这不是你的错,妈妈这么爱你,怎么会怪你呢?
‘’放过自己吧,放下过去吧,逝者不会重生,生者还当坚强。
如果一味用过去的错来惩罚自己,浑浑噩噩地度过这一生,扪心自问:‘’这又会伤害到谁呢?
‘’最痛的不过是真正关心你的亲人和朋友而已。
联想到过去家里发生的变故,不由感慨,只有自己强大了,才能挺过生活的磨难,获得新生。
加油,小琦!
"毕竟我们约定过不能讨厌对方嘛,我们和好吧!
"动画都是成人制作的,所以成人要多看点动画哦!
保持自己的纯洁之心O(∩_∩)O!
小新!
总是抓不住重点异想天开沉迷女色,盲目乐观往前冲,除了裸露癖之外,跟我有点像诶!
( ̀⌄ ́)小时候的梦境绮丽梦幻还有小伙伴来串门,长大了梦境里的人也长大了,然而奇奇怪怪的大冒险却少了很多~还是很向往梦境中平行世界发生的事情呐!
可能是九月份到现在第一次开怀大笑,心里暖暖的。
这是蜡笔小新陪我走过的第几个年头了。
熬过了不少难熬的日子,野原小弟,会一直喜欢你的。
-今天网课了,整个人浮躁的不行,拉拉了一天脸子,纯洁之心难道消失了吗!?
然而并没有,至少我还在看蜡笔小新。
作为目前唯一一部上过院线的剧场版,我也已经刷了四五遍了,很喜欢,至于为什么今天看这部是因为腾讯只有这一部剧场版来着。。。
作为一个肚子里稍微存了点东西的地球人,我看到了很多之前观影从没注意到的小玩意。
很多点子把我逗得哈哈大笑,哪里好笑呢?
不知道,总之就是想笑就对了。
从没有注意过蜡笔小新的评分,点进来一看居然出奇的低,挺奇怪的,因为我还挺喜欢这部电影的。
有人说剧情水了,偏低龄了,那倒确实,毕竟市场早就已经跟二十世纪不一样了,蜡笔小新已经是一部老少皆宜的ip了。
(如果再像温泉那种真的会带坏孩子的吧(汗)然而最让我感到震惊的居然还有人对he不满意!
he的合家欢难道不是蜡笔小新一如既往的风格吗?
说白了,像我这种三次生活都够憋屈的人类再让我在二次元找点苦头我可能真的会抑郁。
“不试试怎么知道会怎样?
”“永远不要放弃希望!
”这是蜡笔小新教会跟他差不多大时的我全部的东西。
说起来好像轻飘飘但这无疑影响了我的生活,我的价值观,我对世界的认知。
童心未泯,这四个字就是我的诠释,我希望今后的日子能永远做个孩子,因为我在应该是个孩子的时候没好好做个孩子。
“下水道里的死老鼠”这是我的童年,我不希望这成为任何人的童年。
我也真的好想和朋友一起在公园玩啊!
真的。
我也经常做些与年龄不符合的事,哪个初三生会天天看动画片,假期逛公园,跟小孩比赛跑步最后还输了......这全是我。
中学校园里好像不应该出现捡落叶的、蹦蹦跳跳的、聊家常的,这貌似成为了什么可怕的共识一直笼罩着所有人走到生命尽头,简直太恐怖了!
我试图丢下这些破东烂西,我只能说,成功一半了!
(这也使我现实里没什么朋友(悲)扯远了,说回电影,这是一部包含了亲情与友情的欢乐喜剧,一如既往的蜡笔小新风格。
这没什么不好,如果你现在正在被生活的那些破事折磨,相信我,看集蜡笔小新吧,你会笑的。
最后,我真的很羡慕春日部防卫队的友情,回想起小时候这些事我貌似都没有体验过,有点难受,但也没事,毕竟他们的故事已经传神到我觉得他们已经是我的朋友了。
所以说,挚友啊,今后也要一直......
友よ この先もずっと・・・8.8ケツメイシ / 2016(感慨了一下,说了一堆废话,能对一个人有帮助那就太好了。
)-写到一半的时候妈妈给我发微信了,快泪目了(一家人出去活动的经历用两只手就能数过来)
11月4日上映的第一场,我就去看了。
从影院出来,刷大众点评,看到评分8.4,第二天和第三天,一度飙到8.7。
然而我今天心血来潮打开豆瓣电影,评分只有7.4.热门评论里,大部分是说故事的剧情低幼,以及卖情怀终究是要失灵的。
在评价这部电影之前,我想先讲一个故事。
我从前的邻居家,有个大我一岁的男孩,叫阿杰。
阿杰上小学四年级那年,有一天放学回家,亲眼在路口见到一个骑三轮车卖雪糕的中年女人,因为强行通过已经放下闸门的铁道口,被疾驰而来的火车撞死了。
血肉横飞。
因为近距离目睹死亡,阿杰从那一刻起就“精神失常”了。
他学着那个被撞死的中年女人的声调和神态,在课堂上叫卖“红豆冰棍、奶油雪糕”,情绪起伏不定,时常大吼大叫,激动时更会出手打人。
几天以后,阿杰开始不明原因地腹泻、高烧、昏睡。
症状痊愈以后,人却变得更加暴躁难安。
终于,由妈妈做主,让阿杰退学在家休养。
相信任何一个正常人都知道,阿杰是受到了强烈的精神刺激,需要到正规医院去进行治疗。
但是他的妈妈并没有这样做。
她听信老人的断言,是孩子中了邪,要请大神来驱鬼,还要烧香拜观音。
就这样,几年时间过去,阿杰从目睹死亡受到刺激的孩子,变成了真正的精神病。
其间多少亲戚朋友,劝邻居夫妻把阿杰送到医院里面去,都被他们以种种理由拒绝了。
阿杰的学历,就到小学四年级上学期为止。
他的人生,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也终止于那个时刻。
阿杰有一个大他三岁的亲哥哥。
邻居夫妻自从发生那件事,就耳提面命,等他们两个死后,做哥哥的一定要照顾好惟一的弟弟。
几年前,他们相继去世。
阿杰的哥哥便强行分割父母遗留下来的家产,把患有精神疾病的弟弟赶出去独居了。
说回电影,《蜡笔小新:梦想世界大突击》中的转学生小琪,其实跟阿杰有相似的遭遇,而且她更惨,所亲眼目睹的,是母亲为保护自己而死。
除了死亡带来的冲击,还有“为我而死”的愧疚。
这两项情绪终于将紫色头发的小琪击垮了。
她堕入了噩梦的深渊。
而她的父亲,那个有着一半蓝一半红头发的学究型中年男人,选择创造一个梦境世界,让可怕的触角伸到周遭人们的梦里,将其中的正能量全部吸走,注入小琪的梦里,换来她的一夜安眠。
代价,是其他人无休止的噩梦。
每个人心底里最恐惧的事,就在这噩梦世界里变成了现实。
野原美伢害怕失去魅力。
野原广志害怕失去社会价值,比外在的尊严更重要的,是没有工作就不能还房贷。
风间彻害怕不能达成母亲的心愿。
傻白甜妮妮,最怕的是从偶像位置跌落尘埃,想必那也是她母亲的恐惧。
说起来,妮妮和风间应该就是心理学中“背负着父母未竟心愿”长大的孩子。
表面上看起来生活在幸福美满的家庭里,实际上则拥有压抑的自我,以及随着成长逐渐加剧的不快乐。
而新之助,他一派“人之初”的模样,竟然没有恐惧存在。
另外一个没有恐惧的男孩,是拥有“哲学家”般思维的阿呆。
新来的主角,紫头发的冷酷女孩小琪,她是真正的巨大心理创伤患者。
在创伤面前,她被吞没、崩溃,无力抗争。
她身边惟一的支持者,她的父亲,却令人匪夷所思地选择了让她堕进更深层的崩溃里面,用别人的噩梦,来压制女儿的恐惧——不是引导和消除,而是压制,在遇到适当的刺激时,恐惧会反弹成可以将人吞噬的程度。
这个刺激,终于在小新带领春日部救助队全体成员进入梦境空间时来临了。
小琪的母亲曾说过,神兽貘可以吞吃噩梦,保护小琪。
但是春日部救助队全体成员野原新之助、风间彻、妮妮……大家没有找到貘。
最后是新之助变身成貘,拼命吞噬噩梦。
但是,没有用。
此时,观众们终于看到了人格分裂的小琪。
那是在目睹母亲为保护自己而死,分裂而出的另外一个小琪,停留在意外发生时,不再长大的幼小身体,咒怨般眼神的另一个小琪,妄图用愧疚将躲在噩梦空间里的小琪,拉进病态的世界里。
长大后的小琪,冷酷的表情不再,取而代之的是软弱的哭泣,和不断颤动的瘦弱身体,然而,就是这样的她,第一次勇敢地说了出来,她不要那样,不要活在恐惧里,她没有错,那件事只是意外。
在影片的后半部,有一个情节,是“有心要逃离噩梦”的小琪,在小新的邀请下来到野原家里吃饭,野原夫妇听完小琪的遭遇后,表示了对她父亲行为的不赞同。
而稍后,小琪父亲来野原家接女儿,并表达了对小琪交朋友的不满时。
美伢并未回避,她冲着小琪父亲喊了一句,“你根本就不知道小琪需要的是什么。
她需要的是爱呀!
”小新和他的伙伴所承担的角色,就是“社会支持系统”。
以一种直面恐惧的态度,用引导、纾解的方式,帮助小琪解决她目睹母亲死亡所遭受的心灵创伤。
让小琪在倾诉自己藏在心里最深的恐惧情绪之后,独立地去分析对与错,再作出选择。
而无论如何,他们是她的朋友,给予她帮助。
这就是野原美伢所说的“爱”。
而小琪父亲的做法,“既然你痛苦,那么我就让大家陪着你一起痛苦”,除了加剧小琪的心灵创伤,更无益处。
所幸,这是一部动画片。
人生荡入最低谷,也总有办法挽回。
情节越是跌宕,故事就越是引人入胜。
现实里,不是人人都有此幸运。
比如邻居家的阿杰,他未来的人生,已是可预见的悲剧了。
不如预告片展示出来的,感觉剧场版的情节节奏感和紧凑感越来越差,故事理念也有点低龄
三觀超正
妈妈就是妈妈,只想尽己所能的爱你啊,宝宝。
主题不错,做梦和抑郁都是能打动观众的元素,但细节以及节奏感差点火候。
关键时刻还是要看新酱的~
小崎很可爱,动画也很丰富,只不过小新的露屁股,放屁,夹屁股,看的好尴尬,小孩子倒是笑的挺开心,但是真的没啥营养,真的为了恶搞而恶搞,真的看的我我无语,给小朋友看了真的好吗,估计有些片段太裸露了,删除了些,有点无语
20240215重温小新的想象力6小琪妈妈不消失也没关系梦里见结束
真是好恶趣味
还以为讲的是集体创伤,后面发现只是个体原生家庭创伤,就有点失望,梦球这个设定没完全出来。
故事很一般,创意很有限,黄段子太多,竟然能引进,意外击穿泪点。
顺序选错了 果然低幼到无趣 如果不是结尾曲煽情到了泪点就是垃圾两星 …… 印象中最好的父母亲子点还是鸣人太子出生那一夜
梦境色彩丰富,观感还可以,但故事架设有点接近真人科幻电影,不是动画的情景就有点无趣和缺乏生动,再就是人物线太单一,没有刻画丰富其他人物形象,主题讲家庭亲情,但没有讲家庭代际关系,只囿于父母子女之间。
陪着团子看了四遍《海洋之歌》,两遍蜡笔小新剧场版,虽然是动画片剧场版,但设定很有意思
太cult了……夢境世界詭異扭曲程度堪比湯淺政明和《魔方大廈》,誰家小孩看了肯定落下深深的童年陰影。不過小新系列本身也不是完全給小孩看的。
相比起来我其实更喜欢樱桃小丸子
2023001 将心魔与赤子之心以梦境的形式做了具像化处理并收尾于亲情与羁绊,挺有想法。过度保护的父亲角色基本拷贝老宫的《波妞》。
佐倉双葉
要比大雄和柯南好看多了
剧情虽然比较幼稚,有点像日本版的守护者联盟,保护大家的梦不被侵蚀。
巨婴小葵好可爱*^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