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默一转,就这么一转,就来到围子紫荆墙。
离开那座通天树很短,也就不到两小时,她就见到了真树,谁也不薄,你也别厚,万默爱着那棵有如灯塔的假树。
那棵静树盛开时,万默听到了全世界,虽说很静,电影散场的时间,到最后都要留下的,就是万默,她喜欢放映员这个工作。
才开始没有想到,到地方会有这么高的玩意,自个盛开到这一个月中,也巧,她这天轮到的电影,是个粘土动画片,帕波泊,这就老早了。
到这天之前,上头领导说,你看就是这些,可选选,万默一看,全都是主旋律,没意思,旁边一个同事小孩还没上学,从一堆大圆转子里勾出来部小孩片,就是这个帕波泊。
现在就是些较偏地方,还保留有放映员这工种,再说万默也喜欢乡下,她一进乡下,就能懈些事,完了放下,就能看到些怪,树,花,桥,就能继续保守着再爱上这世界。
抽出那个帕波泊是个星期天,这使万默忽然想起帕波泊,这就是横亘万默童年梦魇,但好,那时候,每天她一人,在整夏天,守电视,8:30开,外头太阳上演,里头帕波泊。
才来这地方,万默没想到有小范围繁华,一些更高楼,永远在更远处,她问过乡镇干部那是不是就是种菜人的,就那种分配楼他摇头也笑,万默就不问,来那天天黑也快,上云也快,映出高楼子,远地标子,就是一片更远小矮趴趴房子,万默心旷神怡,接着看到地面还有网球网。
刚拉上的,乡镇干部添了句,那片刚才的肉乎乎吹云,就到万默眼前,还乌,张开来撒开去,万默嘴迎头笑,那云不管,张开来扯开去,万默想不等上幕放电影,这云就会从通天树后头过。
说是乡下放映员,也就类似那种消夏晚会,其实现在都不大看电视,到哪扎人堆,这最兴盛,不用叫,天一擦黑,都来,乡也不乡,现在基本算不穷,都不大爱运动,拉上网光网风,倒是喜欢看电影,现在也不议论,大家都个人看个人。
万默问干部这是什么,干部看不用看笑说这就是通讯塔,万默剩下一个人,哦就至多加了层。
所有的铁栅齐向四周发,形成个极漂亮,极其怀念的东西,嗯对!
就是那种童年游乐场,还在电视上见的,美国的,老场子。
万默只在一部剧中,印象极为深刻,就是成长的烦恼。
有一集,妹妹卡罗,她突然自信了,到最后闪她一人,张开大臂,什么也没有,其他大型玩具通天亮,光火通天,万默看出泪,闪她和卡罗俩人,一走在孤黑小乐场,一就在开灯小电视头,俩头想掉泪憋住。
从前,卡罗十分,十分不自信,卡罗在旧的,小过时乐场里头,看见个人,男小伙子儿,高大挺直,心无坏心,心智纯净,告诉她你很美,卡罗从此非常相信,嗷嗷地叫,嗷嗷喊,冲天黑色小乐场,天上光辉,地上漆黑,卡罗一身亮色,嗷嗷叫啊,喊啊我很漂亮,我很漂亮,我很,漂,亮。
万默那天晚上很成功。
一晃这么多年了。
再要看到个通天塔,满天灯光,还要等上一时半载。
在剧中,那是冬天,现在是夏天,有时万默就想我怎么现在这么黑,她胳膊黑,上身凡露出的肉,都变了,有次真有个卖菜的,说她一看心脏就不好她问怎么呢,她说你脸黑,和人家不一样,黄。
她是完全黑了以后放开的,申请来到了乡村,摸上了大盘子,第一部电影不就是帕波泊么?
对了,差点忘了,跟大家简介简介这部,在帕波泊中,起先,帕波泊没有东西,什么都没有,后来他开始推大车,这种就是运货的地板子车,是由那个开始,小帕波泊的小奶奶车换的。
起先,帕波泊从家里推出辆,奶奶车,小型地板子车,万默这都好叫地排子车,排念三声,那时那个画面和最后,都黄,要是现在真叫万默看,你叫她一帧帧看,她还真不带看。
那时万默小啊,小啰好啊,么都信,那就看,帕波泊由家里正拥出辆奶奶车,他奶奶在个外头,告诉他早点回来,他和昨天没俩样,闷头头走出去了。
一路没风,太阳晒倒不少,逛啊逛,到最后,一车子埋人,帕波泊压着地线回来,给他奶奶惊呼帕波你这是个么!?
全都是大宗货物,宝着呢,一开始帕波泊小车,一路这换那,那换那个,倒腾出来。
万默走在这围子紫荆墙。
放这部电影到今天,小二十年了,万默听见自己头儿,说到自个胸腔,全看不起声口,掉下来不少凋落,她看花。
现在万默有时在家坐小地板起都不好起,她就想是自己个真老了,还就是真老了?!
有次她看见电视上,有个人,也坐在地板上,结果要起来,俩手都没大撑,那腰就逼起来,身子直勾,人早站起来。
她得,得这样,先用右手,撑到底,人还没起来可,人一整个先累死,她胳膊马上要酸断,那左鞋子帮万默想别再断,脚背都弯,后腰认完这一怪,起来还是没起来可,万默记子整个身子还存一下,嗯了声,腰才向前。
万默一十二年,一十五年,就算一十六年前可,再看见这些花,其实一户,可那年轻,她说花。
现在又看见这些花了。
漫天紫荆,争争向上,她倒不知道怎么走,万默这天也没人找,找她,她找花,她穿着简单的吊带,简单的大裤头,简单的大背袋子,简单的鱼呼饼子鞋,鞋肉色,全身白,她根本记不住,真是她来前可,放自个左胳膊上个褂子?
她这时已放完电影,这都是大家自由时间,村里相聊欢,他们自有他们话,多生孩子不种树,年节记得放炮仗,多朝代了?
万默不喜拉听,就朝这走。
起先可,她外着,外着外着,她心思可别太荒,现在都么年代,小农村也处处园儿,眼不措见地,被她看见这逼子紫荆。
地上铺上花砖。
天,是,天。
天忽然又晴开,刚才不是快擦黑了?
万默吓得一转身,那个通天塔,可通天的塔子,前头块白幕布,正在……正还在放!?
万默一慌,急急忙忙快速跑步,她得赶紧的,向回,向回。
一切向回。
这时有人抢了她位置,无故添事,回去要认罚,今天又白干,万默跑啊跑,跑啊跑,她得跑,最终跑,要跑才能回去,再不能像从前,慢腾腾,一步步走。
就快要到幕布,一座孤塔很漂亮,一个白布孤伶伶,刚才天上八月十六月儿圆,有段白豁豁云头,反到幕布,害了她一跳,没有人注意她。
她可好好看看这塔。
她好像再次喜欢上她的工作,乡下放映。
她拍下它来。
以后还有段时间,万默都在看塔。
这种时间不多,也不在乡间,那就应该在通勤路,的一座桥,或就段路,她发现怎么都是阴天,也难怪,本来就醒在夜么!
天分了几种颜色,万默不想复述,到后来万默又改变,这时壁纸就是那个男演员。
万默压根从开始就不一样,看塔是塔,看人是人,从不瞎联系,您也就别联系了。
#ICA 影片呈现了两个时空,它们像是两场梦境,诗人享受无人打搅的清闲偏偏梦里又被人拜访,女演员想着独立,梦露依然借住在朋友家妹妹还来看望她。
二人的梦境在像是在自己的时空发散,但又像是彼此嵌套的戏中戏,诗人时空可以是演员时空的梦境,演员时空可以是诗人时空中导演的电影,辣酱面和吉他可以作为串联起两个时空的纽带。
解酒戒烟的桥段让我想起了最近刚看的贾木许的《咖啡与香烟》,那平凡的一天,琐碎的对话。
另一种奇妙的感受,这个In Our Day如果作为二人的梦境,那种感觉非常像如果二人没有走到一起会是什么样子的,洪如果是诗人,他会梦到他们遇到的那一天,他送了她吉他,并且演示了辣椒面,而她则是会有对于演员这个行业产生怀疑,吃面时偶有想起,弹着那收到了很久却没有动过的吉他。
我感觉我看了部电影,成为了他们play的一环………窥探他们脑中的另一种图景。
视觉上,依旧是洪尚秀一贯的极简风格,二人躺下之后的剪辑非常明显的带有时空跳跃感,第一场戏的左横摇右横摇也出现在他不少作品的开场中,那种时空的交错也很微妙。
很喜欢诗人时空中拍摄女导演拍摄二人的戏,有种镜面镜头的感觉,光影仍然是大量过爆。
三星半吧。
袒露自我,摘下那些包裹着你的面纱。
只有这样,你才能诚实,只有怎样,人的真正品质才能显现出来,即使时间流逝,你变老了,你能够自然流露出岁月赋予你的品质。
生命如此短暂,太短暂了,所以你们不用担心,太短暂了,你们很快就死了,不用担心,很快就结束了。
所以,只要想一想,你要用什么来填满这段时间。
拥抱世俗的智慧,代价是放弃更清晰的视野。
真理是不存在的,意义是因为懦弱因为缺乏勇气,所以要先找意义,在生活里是看不到生活的,只管去做就行了。
片子里的两组的对话很精彩。
虽然这个片子是看过这些里,个人觉得最普通的一部。
但是还是喜欢这些对话。
金敏喜和洪尚秀应该精神很契合,金敏喜很年轻时就被评价,聪明,善良,脆弱,四次元。
可能在洪这里,她暂时找到了精神归宿,洪像精神导师一样。
如诗人说的,我的女儿非常漂亮,她不嫉妒任何人。
她很了不起。
无论如何,那是她想要的生活。
如《独自在夜晚的海边》里,女伴说的,你命真好的。
金敏喜的眼睛有时坚毅,有时纯真,有时又像闪烁着随时会碎掉的灵魂。
洪尚秀在展示她的品质。
如这些台词里所说,她命的确很好,漂亮,我喜欢的人都爱我(对比,雪莉被问,长这么漂亮是什么感受?
雪莉答道,都一样,有人爱我,有人不爱我)。
我不嫉妒任何人。
即使变老了,也能够自然流露岁月赋予的品质。
这样的人生真妙。
能以一种全然没有目的性的姿态,恣意地传递出有趣的东西的导演,大概也就是洪常秀了。
《我们的一天》中的两组人,日常、行事对话,互无关系却又遥相呼应。
两组人中都有一个追寻演员梦的年轻人,都有一个在自己的领域有所体悟的先辈。
于是理所当然地,年轻人向前辈索要经验的分享。
但是,经验真的能分享吗?
恐怕是很难的,因为每个人只能生活在自己的心智和情感赋予的境遇之中。
我们可以询问“薛定谔的猫”的概念是什么,但在面对“薛定谔的猫”的情形时需要作何反应,却不是一个可以通过询问就能应对的问题。
所以,电影里只确定了一件事,对自己真诚。
而对自己真诚的首要条件,就是停止去问过于抽象的问题,比如生活是什么?
爱是什么?
真理是什么?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
……这些,正如老诗人说的,都是胆小鬼才会想问的,在进行之前就想知道全部,而不是深入进具体的事情中。
我很喜欢洪常秀的电影,没有明确的剧本,有的只是场景;没有用于推进故事的台词,有的只是对话。
我很喜欢镜头记录下人员被抛入陌生环境时,在人的复数性的趋势下,从尴尬到放松的过程,这是一个对自身隐藏的自我揭示过程,在一来一去的对话中其实接近的不是他人,而是自己。
差不多,平铺直叙。
大量的对话。
情节几乎没有波澜。
直接看睡着了。
哄睡神剧。
完全没找到亮点。
😂大概就像一个人的朋友圈,无聊的记了个流水账。
似乎导演的影迷也没从中找出什么哲理吧。
是不是导演不想努力了?
票房数据应该很能说明问题。
曲不高和寡。
竟然要凑140字。
竟然要凑140字。
竟然要凑140字。
蜂胶泡水喝。
躬身而眠。
“动物们都是天使。
”“演戏最重要的是真实。
”能听懂植物说话的真实生活的女演员。
“维持一双明亮的眼睛,在这个世界上是最困难的。
”“人生很短,很快就会过去了,你只要考虑用什么填满它就是了。
”寻猫启示的赏金越大,找到的概率越大。
“人活的时候不会知道人生的意思,死的那一刻才知道,这样不是很好吗?
”“真理不存在,也没关系。
尽你所能去喜爱你眼前的事物,去感激它们,这样就好了。
不要去寻找意义,那只会让你胆怯。
”
如标题所言头一次看洪尚秀的电影,给人的感觉是意识流的,简介说是韩国第一作家导演先前也没有了解过作家电影这个门类,但是总的看下来发现自己还是喜欢这种说教类的电影。
简单来讲,导演把他的价值观观念通过两组对话,两则平行进行的小故事讲述给了我们,"真实"是很重要的概念,在他的观念当中,真实貌似是能够发现 面对真实的自己,单单是发现真实的自己,我们就要能够做到抛开身外的事物,把外层剥开找到内心的自己。
看过《心灵捕手》之后电影中那个问题"你想要的是什么"与洪在电影中表达的真实观或许有些类似?
如果能找到真实的自我或许就能回答这个问题,电影中女主相元的专注度 对自我的探索 能够和花对话 wuli和她更亲近,或许是因为相元更接近真实的自我,她更懂得所谓的"对身边的小事心存感激"对事物 自然 表现得包容,她或许更有"容纳"这一能力,这让她更加纯粹。
原来纯粹是那么难得的事情,想要变得纯粹,绝不是想出来的。
另外一则故事中诗人同男演员讲了很多,"生活 真理 爱 烟 酒 炸鸡"这些事物。
这一段当中导演的说教内容大概是:生活是没有具体所指的,问题如"生活是什么?
"是绝无答案的。
年轻的演员想要直接获得答案,被诗人说成是一种懦弱 胆小鬼,面对未知的生活 恐惧在什么都没做的情况下就想知道答案,当然是胆小鬼。
(但是在生活当中我一定是这样的胆小鬼)"书中的真理并不存在"生活没有标准答案,"真理"不过是谎言,拥抱着"普世的智慧"的智者不过是自欺欺人的胆小鬼,不敢面对未知,不敢寻找真实的自我。
如相元一般不断寻找真实,大概是导演所认同的勇敢。
最后诗人说:"人的一生实在太短,我们要做的只是想想在这段时间里要做什么。
"可是即使这一生再短,我们找不到要做的事情还是会觉得漫长吧。
ps:关于上面迷迷糊糊写的"感言"不过是对于导演那些说教台词的咬文嚼字罢了。
对于生活中的未知迟迟无法找到定论,在迷宫里兜圈子无头苍蝇一般想找个出口,倒也不尽然如此,起码苍蝇会到处颠三倒四的撞,我则是窝在屋里对天叹气。
虽然知道导演会把一切主观思考放进电影,电影跟生活中所发生的是两码事,但还是会把这些说教奉为圭臬,是想要抓住这个若有似无的风筝。
我们的一天 (2023)7.12023 / 韩国 / 剧情 / 洪常秀 / 奇周峯 金敏喜
(我的讲述可能非常混乱,毕竟猫猫的经历或者梦境真的是神秘的存在。
)如果把《我们的一天》当作猫猫的游荡的经历,那确实还挺有趣的,我也更喜欢这里面有猫猫的那个故事,猫猫就叫“我们”(Wuli),太可爱了,这样既是“你的一天”,也是“我的一天”,还是“‘我们’的一天”。
虽然有类似两位主角做梦的暗示,但我更喜欢把洪常秀的这部电影当成猫猫游荡一天的记录,猫猫在演员的前辈家——也就是猫猫自己家看着三人尬聊、吃面,不知过了一段多长的时间,猫猫主人——前辈发现猫猫走丢了,猫猫在银幕上跑到了另一个人的故事里,一位因身体原因戒了烟酒的年老诗人的故事里,有两位年轻人来拜访他。
不过我觉得诗人的故事没那么有趣的原因就在于这个片段对我来说有点说教的感觉,我也经常在这些直接展示人生态度的片段走神,好在诗人和两位年轻人的互动尚算有趣,拍纪录片、石头剪刀布,兴之所至时这位诗人还想重新抽烟喝酒,不过他倒是在划拳时一局都没输过导致无借口喝不了烧酒,这里比较好玩的是,诗人从头到尾好像都只出了石头。
不过猫猫也许也没有离开演员的前辈家,它在被认为走丢后好像知道在家门外见到它的人一定会把它领回家,最后它就被人抱回家了。
而故事中心的演员和诗人都有吉他,都爱在拉面里加辣椒酱吃,他们似乎还有一些似有若无的相似经历,谁知道他们是不是同一个人呢,或者他们是由猫猫的梦境创造的呢?
听起来也算是个不太现实主义的故事了,但是其实洪的手法真的很像是拍特别日常的vlog的,没有明显的超现实镜头、剪辑很少、打光也不怎么讲究,可让人理解为梦境的段落其实也没有那种常见的提示,也就只有一个睡觉的镜头而已。
说来就觉得滨口龙介的《夜以继日》也有类似的操作。
或许越清楚“无用”是电影之美所在的作者越接近未来的电影吧。
洪尚秀是一个具有高度原创性的导演,他的创新点不在美术、摄影、镜头语言、社会议题等等,甚至并不(全)在剧本,他在做一种属于电影内部的创新,即一种关于“影像”的创新。
在这个前提下,讨论他的电影需要先把“故事”(文本)从预设中抽离出来,即并非直接讨论“这部影片讲了什么”,而是以“XXX的故事作为这部影片的叙述文本”为一个要素来开展讨论,如果这样来看洪的电影,就能看出他的创新之处了——他的作品中的文本和影像维持着一种极为松散的关系,并在这层关系之下经由时间,这一电影必要要素的联结(时间的主题也不断地在变奏),达到他在叙事表层下更抽象的主题:偶然与必然(北村方向)、相同与相似(这时对,那时错)、视点的重叠与交错(夏夏夏)等等。
这些主题并不新,更谈不上有多么深刻(相比于当代哲学的命题),但是他并非是以哲学的方式“论说”这些主题,也不是(像传统电影一样)把这些主题放在他的电影文本(故事)里,随着文本的推进而发散,他把它们用一种“属影像的”方式表述出来,这一点足以让洪成为一个电影史上非常重要的导演。
洪的核心其实很简单,在一次访谈中他提到,我们一直假装活在同一层面的现实中,但哪怕是我们最亲密的人,当我们一直深入地问ta同一个问题的时候,我们才发现我们理解这个世界的方式是如此陌异——其实我们甚至永远不知道别人口中一个冰淇淋的味道。
这其实是一种简单的从知觉出发而建构的世界观,在这个万变不离其宗的底层逻辑下,洪开始展开他的创作,从这个前提开始推演各种复杂的生活境况,也是这个出发点,让我们很容易想象它在最终到达具体事件时候的样子——不确定性、散漫甚至没有目的的游荡、粘稠的事件、动机的随机生成…就像我们看到洪的电影中的所有人物的气质那样。
最后说几句闲话,洪的创作方式也很独特,每个拍摄日的清晨开始写作一天的剧本,这让他的拍摄更具当下性,而这种当下性(或者说时间性)在现在主流的德勒兹电影理论阐释下也是非常不错的文本。
而且在当下的电影环境下,严肃电影的走向大致有两个,美术馆方向(阿彼察邦)和类型化方向(PTA),而洪尚秀以一种很独特的方式在这条分岔口维持着一种微妙的平衡,鼓舞着大量文艺青年前仆后继地在电影的红海中一头攒死。
演员和诗人各作为房间里的指针以桌上的烟酒食物为圆心顺流逆流,两个指针在碰撞前夕以房间的互斥宣告它们不会纠缠的命运,常常微醺便不会轻易陷落,决心戒掉反而坠入更深,把门关起来就好,可总是忍不住接纳来客,房间又总是透着明暗和风,还有阳台,阳光忍不住洒进来,月亮也藏不住它的丰润,不过,猫咪知道凭着本能往下跳,可人还是指望靠猫咪取得意义,加一个0买回来又怎样?
人总是不承认自己的本能,住在自己的房间里,身份总是主人的话,怎能跳的下去呢?
客人又好到哪里去?
找主人获得意义吗?
明明是连狗男人也把握不住,诚实与通透更给人以不幸,女儿和养女这样不求意义的来访者才能在房间里淡然处之,交替地弹着拙劣的琴,接受父亲那已经断掉琴劲的琴,不管怎么喝都知道适可而止,知道在什么时候断掉和父亲的联系,才会明白月圆的没有意义,理所当然的进行着没有意义的石头剪刀布,因为这都比追求意义快活多了,麻醉没有意义的自己就是清醒,但非得用清醒的姿态面对无意义的自已才是麻木,麻木的清醒才是痛苦,当然可以拒绝肥皂沐浴露,即使家里有一面镜子,再也不必看它不是吗,背对着坐就好了,猫也在镜子里不是吗,猫也会消失的,但不要拒绝烟酒,因为家里一定有阳台,看得到的世界,无意义世界,我们都跳不下去的世界…能做的只是坐在那里,继续麻木。
挺无聊的
入睡后的两人做了两个相同的梦,或者说,这是时间上相隔可近可远的来自于同一个人的两场梦,梦的韵律是相通的,在形象和欲望的失守中萌生的矛盾、失落、尴尬以及洪无论是影像还是表达上都愈加明显的顿悟而放空般的痴性,最终透过结局于哪一个梦中醒来或驻留成为洞悉洪这一局结构迷宫的关键,对梦的执念成为对生活的随性,以及一定程度上的某种对歉意和爱意的多重弥补与缓释。
这种电影才是最难演的啊fuck
76届戛纳导演双周入围。那个熟悉的洪常秀又回来了。忽然发觉,过爆的窗外是洪常秀电影中重要的组成部分。
我为什么放着向往的生活不看,看你美好的一天,你又没请毛不易来唱主题曲…
偶有一些巧妙之处却没有形成某种协奏。但喜欢和wuli猫猫相处的日常。无论喜欢与否,新年能看到一部老洪新作也是极好的。
【C+】我们的“我们”,饮食男女,字幕卡呈出,词义被拆解,议题被辨析,与味觉体验相连。但对于洪而言拍出这样的“关键词”电影还是有所失准。
这次没怎么玩结构,老男人和女演员各自讲讲人生感悟。看得饿死,好想吃金敏喜的泡面。
借着自己对象的口,诉说对艺术的理解,借着老诗人的对答,回应世间的质疑。洪子,希望你高产
在这种剧作对白能力和天然的表演面前,任何技法和器材都不再重要。“우리”(我们)是猫是狗也是罪人。二刷搭配映后,洪导说故事就是源于自己的个人生活体验,就是某一天给金敏喜拍照前一张正好是奇周峯的照片于是剧本就自然形成在脑海之中了。关于对白与表演,导演表示以前有试过让演员即兴但后来发现太费时间了所以还是得有剧本才行哈哈哈。
没什么好说的,室内设计还不错
完全平行的两个看似独立的叙述进程 通过默片式的叙事字幕卡标点完成交叉。字幕卡几乎完全总结了其后片段的情节 让段落放映变得像是对字幕本身的演绎。字幕卡的内容在概括段落之外同时更像是评论 一种剧透+先入为主的点评。演员 与 诗人,同样是到访的年轻人加一个已经在场的第三人。重复结构+重复动作(两次到访时敲门的楼梯仰拍)基本上是洪这些年来不断重复的系列化电影整体的形式,通过不断的自我重复来试图创造一些新的突破。有时这些突破发生在主题层面 有时则是表达层面,但这个不断重复的游戏还能玩多久 我们都不得而知
人大概是只活在那么几个瞬间,洪导把这为数不多有价值的瞬间拍出来了。
【4】很空洞的电影节调味剂。在吃惯大鱼大肉的时候就显得清新脱俗的清粥小菜。但属于无聊的时候看,看完很无聊。不无聊的时候看,看完也什么都不会留下的电影。只记得PPT字幕,剪刀石头布,猫猫,还有一群闲的没事干硬尬的人。洪常秀宇宙搜罗了这么多人硬尬瞎聊,技法,层次全无。我们的一天,尬的理所当然,尬的要命与漫长,也是蛮厉害的。
2.5 創作力衰老疲乏的洪,看完這部應該可以完全放棄金女士和其他導演合作的期望,對女演員的偽裝感到疲倦,已經進入了和洪過著生活/創作同為一體的人生另一階段,問題是洪本人似乎進入了creative slump, 也許下一部和于少女會可以脫離低谷?summeriff2023
笑著笑著看完了 開燈的時候在想 我剛才看了什麼 我完全想不起來 但是 我一點都不難受 / 想起來的時候 我每時每刻都在好奇裡面的人 想著場外的自己 裡面每個人都是他們 也是一個人 也是我 / 一直想起那不就是看電影前一天晚上的自己嗎 放縱的吃著眼前的食物 不同的地方是 躲避問題的是我 問問題的也是我
“我有酒,你有故事吗?”“酒给我,故事就不讲了。还有那啥,烟和火儿也留给我。”
有如阅读
游移於現實與夢境(入睡),背後的不確定性也體現在字卡與畫面的意義割裂(焦點渙散的畫面是對歸納式字卡的某種消解和廣延),演員和詩人的情境/夢境存在一種鬆散、開放的聯繫,兩邊提出的「問題」與沒有答案的「回應」可以相互承接,例如演員「與植物對話」,對微小細節的關注,家裡慵懶享受的貓咪,延續至下個段落,「給予」一心禁慾的詩人以啟發,放下對戒律之執著,擁抱生活的無常。簡單的提問,與絮絮叨叨的回答(問者一臉茫然),亦不指示任何實在確切的意義,而是呈現在確信與懷疑之間的模糊態度。或者說,比起枯燥、無效的問答,不是講運氣的「剪刀石頭布」更有趣些嗎?
金敏喜段落四星,老诗人段落两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