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似曾相识,一对男女外出偷情时遇到了车祸,身受重伤,双方的配偶来处理后事时发现了真相。
为了报复,为了感动,还是仅仅为了互相温暖?
他们相爱了。
看似离奇,央视的《今日说法》每天都在报道更离奇的故事,其实老套,王家卫的《花样年华》早已在1999年拍就。
《外出》的到来让人觉得略显尴尬。
导演许秦豪的作品非常少,之前只有《八月照相馆》、《春逝》两部电影,但就凭着这样两部平淡的文艺片给许秦豪在中国影迷中间留下了相当好的口碑。
韩国的许秦豪,日本的岩井俊二,香港的陈可辛王家卫,是影迷入门课,也成为后来一个烂大街的称呼—小资—的标签。
但现在不一样了,中国的影迷早已经过了盗版DVD的洗礼,网络如此发达,什么样的电影我们没见识过,谁家里没两张小津安二郎英格玛伯格曼?
所以不论是李安还是王家卫就算是安东尼奥尼,面对谁的新片仿佛我们都有资格比出中指,然后宣判电影的死刑。
既然这样了,许秦豪又算是什么呢?
或许更多人是冲着裴勇俊、孙艺珍来的。
尤其是裴勇俊,单凭长相其品牌效应不亚于三星、现代、LG,还有一群日本妈妈桑粉丝团,让我们领略了日本女人的疯狂不亚于日本男人的变态。
其实韩国明星都给人一种温文尔雅,平和谦逊的感觉,少有中国美国日本明星身上的暴戾之气。
有人解释成儒家文化的影响,我说不好。
《外出》在韩国定成了18级,在香港也是二级B,于是就有人开始意淫两位男女主角了,其实整个电影相当克制,连接吻的镜头就只有区区两个,女主角孙艺珍暴露最多的仅仅是穿着文胸走过镜头,瘦瘦的,如邻家小妹。
所有的这些都构成了我们对这部电影的失望,这种失望五味杂陈,上面漂浮着浮躁。
其实《外出》绝对是一部适合你挽着爱人坐进影院,等着灯光暗下,灯光再亮起时拭去眼角浅浅的泪花,再挽着他或者她走进风雪的电影。
不求心灵的震撼,不求炫目的幸福,只求想起来时那一声轻轻地叹息。
这,对于《外出》就已经足够了。
从《八月照相馆》里的韩石圭沈银河到《春逝》里的李英爱再到《外出》里面的裴勇俊孙艺珍,出镜许秦豪电影的都是韩国此时彼时最炙手可热的明星,但在这些电影里我们看不到韩石圭的千面演技,李英爱的内敛大气,裴勇俊瓷器一般的完美肌肤,看到的仅仅是普通人的过往与遭遇和其间折射出的东方式的欲说还休的美丽与哀愁。
许秦豪喜欢让他的演员哭,不是默默地流泪、暗暗地啜泣,而是号啕大哭、涕泗横流。
在失去至亲之人的时候,孔子说:非夫人之为恸而为谁?
我更喜欢这部电影的另外一个译名《四月的雪》,虽然不合时宜,但也美丽非常。
「外出」是一部很特別的電影。
有人覺得「外出」很沉悶、很無聊、很平淡,也有人覺得「外出」很細膩。
論故事,根本沒有甚麼特別,兩個人幽會,這本是大城市每日發生的事,普通不過,但如何表達出男女主角的內心世界,我想是這套電影成功之處。
男女主角因配偶遇交通意外而認識,之後發現他們的配偶有曖昧關係,揭發出其實男主角妻了和女主角丈夫在偷情。
由大家從配偶的隨身物品中發現安全套,女主角從相機中發現丈夫和別人交歡的自拍片段,到男主角看片段時,傳來妻子交歡的笑聲,然後嘔吐,一段段的很容易令觀眾投入。
初段,女主角於得知事情後仍照顧丈夫,但男主色對昏迷的妻了說她幹脆去死吧。
然後男主角希望復仇,女主角半說笑的提議去偷情。
男主角替妻了抹身時看著妻子的下體,想著妻子和別人交歡的情景,女主角把被蓋過丈夫的頭,像希望丈夫死去似的。
女主角穿著內衣經過鏡子時,想起和男主角纏綿的時候也穿著同一件內衣。
很多很多…描述得很細膩。
仿佛男女主角每一個動作,都會帶出訊息及觀眾。
畫面構圖很美、色調很美、配樂很美、男女主角都很美。
唯一美中不足的,可能是男女主角太快發生關係了。
總括而言,「外出」是一部不錯的電影,但不是每個人也適合。
喜歡的,不妨看多次,可能每次也有不同感覺。
许秦豪导演的两部电影---<八月照相馆>和<春逝>,虽然风格一脉相成,但在我看来却"爱憎分明".前一部已看过不下10遍,楞是没看出到底好在哪里.可偏偏周围所有人都对此片情有独钟,因此至今不敢妄加诋毁.而<春逝>是我最喜欢的影片之一,一见钟情,再见倾心,每次看都会流泪.由于这样的原因,一直在期待许秦豪的第三部影片,好让自己对这个导演有更清晰的认识,起码以后见了人可以理直气壮地说:"这个导演的作品大部分我都喜欢/不喜欢."说实在的,<外出>的男女主角,我都不太喜欢.好在电影并不长,可以让我有足够的忍耐力.还是导演一贯的清淡风格,人物动作缓慢,语言也比较少,甚至没有什么情节起伏,不过,还算不上沉闷,尤其是中间有两段床戏.看到影片结束,喜好程度处在前两部电影之间,不喜欢也不讨厌.这就很不错.唯一不满的是它的剪辑,总是很突兀
一场雪后的车祸,让两个人碰面在这偏僻的海滨小镇。
三陟小镇是个好地方,医院,小旅馆,海滩,咖啡店,电影院,公园,邂逅的绝佳场所。
外出有两个版本,现在大家看到的大部分都是105公版,更惨的是看的删减版的删减版,140导演剪辑版很难找。
140版本比较细腻,故事更完整,多了很多处不同的地方,明确交代了他俩走到了一起。
105版本很紧凑留白比较多,需要去想象,大概也是因为怕社会影响不好,毕竟是“不伦”之恋。
以下,按时间顺序截图贴出不同的地方以及三首歌的歌词。
1 医院天台
和光一通话完 仁秀天台抽烟 回去发现楼道台阶上哭泣的书英
退回天台 免得书英尴尬 很体贴的人2 书英发现相机秘密
140版 看完录像 失魂落魄
140版 呕吐 后面仁秀也有同样反应 呕吐3 各自回家收拾衣物 仁秀知悉秘密
140版书英家 准备收拾衣服
140版 收拾衣物 气的掀翻行李箱
140版花势良好 后面有镜头三盆花已经枯萎
140版 手机解密
140版 知悉手机短信内容4 第一次散步 以及台词
140版 仁秀看秀珍生活照 外面雪花飞舞而后车上听歌解闷 后扔雪球
比105版 多出的台词5 140版 第一次吃饭后,就是说“要不我们交往吧”那段后 书英在病房玻璃上哈出一个心形
6 140版 俩人吃完泡面后 一起公园散步 很重要的场景 以及台词
7 仁秀回首尔办公 互换号码 问候是否吃过饭 俩人开始亲密
140版 仁秀回首尔 家里枯萎的花 预示什么不用我说了吧
书英很高兴8 歌曲《Leessang Blues》歌词如下《Leessang Blues》LeeSSang组合 演唱爱情中总是很疲惫的我的人生就像被遗弃的雨伞我总要要忍受寒冷和孤独还有深深的屈辱忍受这所有的一切几次三番轻易的产生差距为寻找真爱而流浪的浪子但是那让我停下脚步的美丽的娘子在心中刻下了你我的人生是永无尽头的跑道我再次重生……带着红扑扑的脸蛋带着盛开的花朵Loving U 害羞的微笑...
9 车站接书英 情侣间常见步骤轧马路 常见手段冷笑话 以及奔跑 送她回家
书英告知会回首尔处理事情
充满甜蜜的等待
书英没想到仁秀会来接自己 满是惊讶
恋爱般的笑
并肩奔跑这幕被赋予私奔的蕴意
送书英回家 并未发生别的什么10 送盆栽 以及内心的犹豫
送盆栽 书英买了一对儿,花叫作lovechain 可译作-爱的枷锁
送盆栽之后 独自行走 踌躇的步伐带着犹豫11 邀约 接到邀约 开始精心打扮自己
12 差别最大的地方来了
海滩散步 紧扣电影名的一段对话
拍照
海滩散步后看电影 第一次亲吻
抚开秀发 深深的凝视 眼里刻下彼此
全国焕老爷子到来 父亲专业户 爱的迫降中也是父亲
折返 给予安慰与疼惜
舒缓的钢琴和低沉的大提琴声中 第一次船戏这里不一样,105版是海滩咖啡店两句对白后,直接去了宾馆。
”我们今天做什么?
你想做什么?
”排序如下:105版 咖啡店 宾馆第一次 海滩散步 岳父到来 照顾各自的病号140版 咖啡店 海滩散步 电影院 岳父到来 照顾各自的病号 宾馆第一次这里明显140的好。
前面一直平缓铺垫,直到岳父突然来访,打断了他们的暧昧场景,书英躲进卫生间里。
后面的表情能看出她是想放弃这段感情的,仁秀的折返给了她安慰,他是疼惜我的,而不是单纯的欲。
这为后面的第一次打好铺垫,让人觉得不那么突兀。
船戏拍的很唯美 ,裴勇俊诠释了什么是“斯文禽兽”,仙女的胴体更是美得发光!
13 频繁的约会以及第二次船戏
不知道是博物馆还是什么 桥上嬉闹 而后接到电话 妻子醒来
柔弱美丽 如花一般
第二段船戏 书英想以此作为这段关系的终结
依依不舍的两人各自打电话安排好 一起到第二天下午接到电话才回去 书英的丈夫去世
丈夫去世 140版多了点动作
走廊对话后 仁秀在楼下给书英打电话 书英没有回应14 葬礼 书英家
相顾无言 两版共有
书英家 身心疲惫 窗外大雪纷飞
哭泣15 离别 场景两版共有
看到仁秀去找自己 满眼的安慰与不舍 两版共有
16 重点来了 离婚
便利店买食材
行尸走肉般 不想进家门
尽一个丈夫的本分 做饭
秀珍放以前的录像
丈夫没有反应的木然的脸 秀珍已经察觉
没有回答
最后的拥抱 并不是没有爱过
搬家17 一年后的演唱会 以及歌词外出 (尾声)歌手:狂恋乐团经过寻找你的这条路悲伤的回忆像雪一样覆下像擦拭眼泪一样抹去这段回忆忘却一切 就像这片雪地虽然不觉得回到过去是遗憾在只为再一次拥抱你的路上希望你微笑着迎接我在白雪降临的空间里残留着你我的痕迹我想说的不只是我爱你我们将不再相见悲伤的模样与你道别再见
18 春分过后的四月大雪骤然而至 如若思念有声音 那一定是雪的声音
欣喜而怀念
书英眼里的惊喜 有泪光闪动
105版此处电话响起 140版没有19 心有灵犀般的 曾经邂逅的小镇 公园相见
穿过隧道 驶向三陟镇
仁秀:你好
书英:你还好吧?
笑颜
漫天风雪中,小小的车是行驶的船,摇晃到温暖的彼岸。
20 片尾歌词路 (翻译为“情定来路时”主题曲) 禹成旻 演唱这条路通往哪里呢这条路的尽头有另外的邂逅吗还是返回的分叉口呢如日落西山如四季流转没有尽头的这条路是无法停止的命运吗曾让我挂心的记忆去了哪里呢沿着被雪掩埋的这条路如何能走向你呢没有尽头的爱之路最终是相遇的我们...我们
一个很温暖的故事。
内敛含蓄的镜头下,画面徐徐展开,感情层层递进,娓娓道来,行云流水般的,一切都水到渠成。
不再是《八月照相馆》里的爱情刚萌发就戛然而止,也不再是《春逝》里爱的消失,《外出》里的两人最终还是走到了一起。
许秦豪导演的最后一曲也以圆满结束。
成人的世界背后总有残缺。
书英缺少恋爱的过程,家庭主妇的生活枯燥单一,甚至可能有点不爱惜自己(影片前期的装束像个小老太太,但是其实她才27岁。
)。
仁秀因为职业问题,经常很晚才回家,还时有出差(跟随各地举办的演唱会)。
所以,秀珍肯定是寂寞的,书英在京浩眼里或许早就变成了“衣服上的一粒饭渣子”。
京浩和秀珍是旧识,一直藕断丝连,到底是爱还是为了追求刺激不得而知。
还得感谢导演(说是瑕疵也可以,但爱情本身就有很多巧合)。
首先,彼此没有孩子,也就少了牵挂。
再者,车祸没有给女主造成重大伤残 (其实这有点扯 都被甩出车外了)。
哪怕有其中一项,仁秀和书英也不一定能走到一起。
《刑事侦缉档案4》里徐飞和俏君就没有走到一起,道义和理智还有道德的枷锁让徐飞选择了芊芊。
每当那首《big big world》响起的时候 ,多少人潸然泪下。
当然和这个故事不一样,但是仁秀的确少了很多道德上的负罪感。
关于两人的心路历程以及怎样的转变等等不再赘述,长评区很多,140版影片交代的也很清楚。
这部片子,婚后一起生活过几年的男女应该感触更深。
有多少人正在得过且过,爱情的甜蜜抵不过生活的艰辛。
我们需要怎么做才能维系两人的感情,家庭琐事,生活压力,怎么样才能保持感情的不褪色呢?
当面对另一个的喋喋不休,你是否感到厌烦?
当你看到他/她因为各种原因苦闷烦恼,你想请他/她去看电影买醉K歌,他/她却固执的想自己去打麻将,你感到委屈,感到愤怒,自怜自伤,这份感情是否还值得继续,离婚?
孩子怎么办?
当你的关心变成多余,你是否会背叛而选择寻找另一份感情?
背叛在先却又真心悔改的另一半你是否能再原谅?
这是影片带给我们的思考。
然而人生中很多事情往往是没有答案的。
好演员必自我突破。
这部剧对孙仙来说意义重大,是她从明星到演员蜕变的开始,从“一眼万年的纯情少女”到“实力派”女演员的转变,同时也拓宽了戏路。
2006年的《恋爱时代》,出演了平凡质朴的恩湖一角,我很喜欢的人物。
孙仙所有的角色,在我心里恩湖能排进前三。
第51届亚太电影节最佳女主角 [8]孙艺珍百度资料,击败了当时呼声很高周公子。
《如果爱》,我永远的偶像歌神张学友和周公子出演。
《外出》的含金量相当之高。
看着十几年前的孙仙,不禁让人感到韶华易逝,红颜易老。
岁月败美人,幸影像永恒。
如今,仙女的人生早已步入新的阶段,唯有祝福。
感谢@蓝紫青灰姐姐感谢博主 孙艺珍欧巴冬天的来临总是让人猝不及防,又是一年冬。
2023.11.08 立冬
韩国影片《外出》说的是一个婚外恋的故事,影片一开始两个互不相识的人因为彼此爱人的车祸而相遇,竟发现配偶已有婚外情,对象正是对方的配偶——这话说的太别扭!
简单来说,和《花样年华》的桥段非常相似,裴勇俊饰演的仁洙就是梁朝伟饰演的周慕云,孙艺珍饰演的瑞英正对张曼玉饰演的苏丽珍,一个背叛和被叛的故事。
影片最后正面交代的有两个事实:瑞英的丈夫去世;仁洙的妻子渐渐恢复。
至于仁洙和瑞英究竟有没有走到一起,影片没有交代。
即使在影评中广为流传的那一问一答——“女:我们去哪儿?
男:你想去哪儿?
”也因为没有人物画面而无法确定女声是瑞英还是仁洙妻子。
结尾留下悬念的片子有很多,那么不妨把可能的结尾都亮出来作一次可行性研究。
结局1:仁洙和瑞英走到了一起这个结尾应该为大多数中国人所喜欢,中国人一向热衷于大团圆,这一点连金庸和琼瑶都无法逃脱。
两个受到背叛的人在特定的情况下,都是有理由冲破感情防线的,无论是开始夹杂的报复宣泄——两人都恨透了自己的配偶,一个对她说“还不如死了呢”;一个一下把他的脸蒙上了;或是后来的相互慰藉——我们做点什么吧?
做什么呢?
做爱!
到最后的真心相爱——“如果我们早些认识或者再晚些认识会怎么样?
” 有人用影片的英文译名来解释结局:既然4月都下雪了,那么两人凭什么没有在一起?
上帝给两人安排了一场四月雪,两人在雪中交相辉映,心灵相通,这样的结局固然完美,却也伤害了一个人,那就是仁洙的妻子。
也许她本是一个应该受到惩罚的人,让背叛者尝到失去两个男人的滋味。
结局2:仁洙回到了妻子身边有一个细节可以看出仁洙对新恋情的不确定——他和瑞英同处一室正要亲热时,岳父前来,没有对白,也来不及商量,瑞英躲进了卫生间,仁洙把她的上衣和鞋子也都藏了进去。
后来借口没有锁门折回,给瑞英的拥抱算是歉意的表达。
也许这恋情来的突然,两人都没有足够的心理准备,更遑论对外界公开。
而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他们在建设新恋情的同时还要履行去医院照顾配偶的义务,只要对方没有去世,“责任”大于“感情”。
那么既然仁洙的妻子恢复,有好转的趋势,并且也已坦诚了那些所谓的秘密,挽回是在情理之中的。
影片最后那一段关于“去哪里”的男女对白正是仁洙带康复的妻子外出散心,这一问一答里有熟悉的默契。
毕竟两人曾经爱过,描绘仁洙得知妻子车祸和妻子外遇时的声嘶力竭,是所谓爱之深,恨之深。
很多人拿片名来争论:如果仁洙回到了妻子身边,那么何来“外出”?
我的理解是,“外出”是一个人的正常生活,外出不等同于离家,出门一段时间,无论多久,还是会回来的。
这样的结局也没有什么不好,只不过也伤害了一个人,伤害的有点残忍。
结局3:三个单身各自行走如果这样则完全模仿了《花样年华》。
我在想,最后是不是仁洙也要在带有韩国标签的大树上挖一个洞,把心事说给树洞听呢?
说不准还可以来一段《2046》的翻版。
我是可以理解王家卫的,所以我可以接受这样的结局。
大团圆未必就是美,得是个体的、桩桩件件的,失是总体的,人世与人生就是这样铺展的。
良辰美景奈何天,人生更多的是无奈。
导演许秦豪是个唯美主义者,他拍《春逝》,他拍《八月照相馆》,他总是在温和中书写爱情。
因为懂得,所以慈悲,不再让受过伤的人世俗地结合。
仁洙的妻子康复,瑞英的丈夫去世,尘埃落定,三个人都没有牵挂,在这个时候的新生活才是最本真的。
尽力用每个人自己的脚步走出一个整饬和谐的印记。
毕竟,无论是拍爱情专业的导演,还是欣赏爱情无数的我们,似乎都明白,和谐的底子是寂寞,寂寞而可以美,因为忍耐。
以上是三个有可能的结局,但绝对不是用数学里排列组合的方式推算而来的,否则还得算上“仁洙的妻子和瑞英是否有可能惺惺相惜”这样的荒谬结局,有兴趣的编剧倒是可以进行改编。
写到这里,试想如果改动原片一个环节,结局又会如何,这个环节至关重要,也就是瑞英的丈夫没有去世。
安排瑞英的丈夫去世是导演的用意,他可能觉得如果让背叛的两人一起死去或一起活起来,对于这背叛的两人太过于仁慈了,所以安排了一个人死。
而在这里,如果两人都死了,结局就剩下仁洙和瑞英“在一起”或“不在一起”两种又回到上面的相似结局,姑且不论;那么瑞英丈夫没有死呢?
结局4:两个新的家庭诞生哇塞,这个结局简直是琼瑶剧的模板,比光光是仁洙和瑞英在一起更团圆。
即使滥俗,难保还有大批影评人会写一些关于“相遇”“邂逅”之类的无病呻吟。
在“婚姻并不是唯一”的这个年代,倒也给人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原来还可以通过这样的渠道来结识有缘人。
写到这里又觉得自己挺没创意的,很早前的《北京爱情故事》就有过相似的桥段,两对情侣因为对方太忙而走到了一起。
还有一个结局,也就是剩下的那一种可能——四个人都没有走到一起,这样的结局还真有点超现实主义的味道。
看这电影是两个月前的事。
我看过的韩国电影应该不超过二十部(当然,电视上放的例外),倒有好几部出自许秦豪之手。
他电影大多画面唯美,情感细腻,内敛深沉,偏向探讨人物因经历某些事件而走向成熟的话题。
《外出》在电影院放过,删节版。
不过完整版也实在没啥,电影局小题大做。
他的妻子和她的丈夫,在外出的时候遇到车祸,他们由此相识。
面对背叛,他们怀疑,不解,抵触,愤怒,自伤。
在处理善后事宜的过程中,他们逐渐了解,并相互吸引。
一直有隐忍的影子,然而,他们内心想必也存有恶魔的召唤。
他们背叛,为什么我们不能背叛。
当他们终于也走出了那一步,却发现自己并没能获得报复的快感。
而且,由于固存在内心的传统总不能离他们而去,尽管相互眷恋,他们还是回到了自己的生活轨迹上。
不同的是,他们终于重拾希望和对生活的信心,正如这部电影的韩国译名一样,“四月的雪”,短暂的美丽,但终会迎来春天。
和许秦豪其他作品差不多,像《春逝》,也表达了一种对内心成长的关心。
主人公大多经历单纯,突如其来的事件让人猝不及防。
在历经挣扎和痛苦之后,大都能以积极的态度重新面对一切,完成了成长的蜕变。
要说这样的作品有多么深刻,是不大可能的。
这是一类让人安静的电影,有时候还能看见自己成长的影子,回忆到某些温情而褪色的情景。
之前对这部电影很不以为然。
在看剧情介绍的时候就想,这和美国电影《疑云密布》几乎同出一辙。
不同的是西德尼波拉克更狠,直接让那两个先出轨的飞机失事,先扫除了妨碍男女主人公相恋的道德束缚,然后加点国家机密政党阴谋之类的悬疑,再加点能表现个人英雄主义的成分,弄成一锅大杂烩,最终他们发现了真爱所在,幸福地生活了在一起,皆大欢喜。
说不好看也不至于,商业电影所需要的元素全部具备了,但也仅仅是一部表现平平的商业电影。
不过,也得承认,他们这个是最贴近人性的,人家不和自己过不去。
《外出》比《疑云密布》稍微高一点点的地方,就是许秦豪表达得比较纯粹,他只谈情感。
用他所擅长的,通过日常生活的片断来推动剧情发展,并揭露主人公内心的变化。
一个动作,一个眼神,描述精准而细微。
在这方面,美国人是比咱们差远了。
可能和东方人一向比较内敛的性格有关吧。
还有那部著名的《花样年华》,说的也是这样的题材。
这部电影比《外出》更加克制,对浓墨重彩下人物内心的挣扎触手可及。
如果说,《外出》着重表现的是迷惑和受伤,《疑云密布》着重表现的是忿然和宣泄,而《花样年华》表现的则漫溢着诱惑和克制。
王家卫是表达暧昧的高手,迷离的烟氤,颓废的暖色调,慵懒的拉丁音乐,处处透着蚀骨的欲望。
也只有王家卫才能把欲说还休的戏拍成这样。
外表的平静,掩饰不了内心的跌宕起伏,然而来自于对传统文化过于沉重的积淀,使他们都选择了后退一步,而且并不心甘情愿。
他们都拥有脆弱而貌似反叛的灵魂,然而却又屈服于束缚,以至于他只能对着那个洞倾诉,并永远尘封。
所以,《花样年华》是一出悲剧。
很多人不喜欢这部电影,因为它克制到让人感觉压抑。
特别是最后,他说:如果有多一张船票,你会不会跟我一起走。
有人说,他应该直接拿两张票,直接冲过去找她,说,你现在就跟我走。
不过那就不是王家卫,而是美国佬了。
“那个时代已过去。
属于那个时代的一切都不存在了。
那些消逝了的岁月,仿佛隔着一块积着灰尘的玻璃,看得到,抓不著。
他一直在怀念著过去的一切。
如果他能冲破那块积着灰尘的玻璃,他会走回早已消逝的岁月。
”
我买的那张碟把床戏给删了看的我那个不甘心哦钱花冤枉了....眼镜GG演的just so so孙MM就less than just soso,可能是外表过于美丽始终找不到已结婚的妇人感觉被影评给忽悠了很多人写两个人因为道德规范最终分手但我怎么看都是两个人最后在一起了既然有真感情了,道德规范还算什么
安静,缓慢甚至有点闷看完片子后听着神秘园的《Song From A Secret Garden》慢慢梳理着自己的思绪说真的,片子没有让人在内心掀起太多的波澜但掀起来了的都是过往的幸福或者说是现在的灾难都说许秦豪是取材于婚外恋可是出轨的两个人好象比牵手男女主人公之前更早相识我想应该是婚前的爱恋在婚后的延展世人都知道婚姻是一座围城在我眼里它的存在不过是不让我们无家可归的爱情流离失所即便嫁娶之人非彼爱记得以前在书上读到过一句话她说:二十七的女子所嫁非所爱……我不知道这世上有多少挚爱的人修成了正果像是片中的仁洙在床上从后面抱着瑞英问,如果我们很久以前或以后认识会怎样其实哪来的那么多怎样错过或是白头哪样的结果不都是遗憾谁的心会因为一纸文书而完美收鞘爱情,婚姻在我眼里各是一种忧伤的命题就像瑞英看到在给其妻子喂药的仁洙或仁洙看到在其丈夫胸前小睡的瑞英的场景都一样的格外触人心弦古人说:好的音乐讲究哀而不伤我想好的片子也不过如此能让你想起你的爱,能让我忆到我的情华丽过后有迹可循“我们这是去哪?
”“ 你想去哪。
”如果要是你这样的问我我会告诉你我想去的地方,永远都是你的心里……这片子应该是拍给有故事的人!
《外出》这部片子跟电影《花样年华》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两部电影有着极为相同的叙述模式,即男女主角的活动都是通过另外两个模糊的人物展开的,不同之处在于《花样年华》中男女主的沟通更偏向心灵层面,或者说精神层面,并且电影的画面更富于艺术性,无论是电影通过女主服装色彩的呈现,还是电影中的其他声色呈现,甚至是最后两个人耳语之地的建筑,这些都让这部电影极具艺术感。
当然电影中也有生活层面的呈现,女主常常提着保温桶去买夜宵以及两个人一起吃饭,这算是电影中比较生活的一面了,但是呈现远远不及电影的艺术性。
《外出》中则是非常具象化的日常生活,男女主一起喝酒、吃饭,做爱,这一切真实可感。
影片沉闷、压抑、画面灰暗,让人想起中年人的婚姻,那么无力那么乏味,却要努力维持。
现实中结婚的场景往往张灯结彩、热闹非凡,让人目眩,这个场景不正像仁秀的工作吗?
他是舞台灯光指导师,咋听这份职业的人感觉很酷炫,指导灯光,与舞台为伴。
在他跟女主介绍自己的工作时,他说了一句类似这样的话,舞台灯光指导师开场似乎很酷炫,但之后有无穷无尽的琐碎。
确实,我们在影片结尾看到了一场完整的舞台表演,从开始到结束,开始很酷炫,人潮涌动,灯光迷离,结束的时候,满地凌乱,只剩下颓败的舞台和几个收拾残局的工作人员。
仁秀对自己的职业有着非常清晰的认知,从这个人物的性格来看,他并不是耽于声色的男人,他很务实并低调。
与此同时,他的妻子和他其实是完全相反的一类人,她一定是那种追求刺激并没有认清生活真相的人,从她大学时参加音乐团的表演,到后来出轨并拍下性爱视频来看,这种人其实就是我们生活中比较爱寻求刺激的那一类人。
可想而知,这样两类人在一起,一同经历着婚姻会有什么样的结局。
婚姻是正式的,是与责任相关的,但是仁秀的妻子并没有诸如此类的意识,这种试图在婚后追求生活的刺激的人都付出了沉重的代价,女主的丈夫死亡,仁秀的妻子,我想她的内心多多少少也是会有悔恨的,车祸不是俗世里说的报应,我觉得更像是两个婚姻中的人在冲破围城的路途中所遭遇的,当然,这样的遭遇是致命的。
也许,试图寻求新鲜感,试图冲破围城的两个人本身也并不知道他们自己会遭遇什么,比如这场车祸。
然而女主和男主却刚刚好是同一类人,至此,我们又要提到婚姻的盲目性。
在恋爱结婚初期,我们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什么样的人是适合自己的。
男主的妻子因自己的职业身份和他结婚,然而他本身是一个非常沉静的人,很明显,他给不了妻子激情。
女主则是现在的家庭主妇,以前的乖乖女,丈夫是父亲安排的,大学毕业就结婚,一切顺理成章。
这样的女孩子注定也无法给婚姻给男人带来激情,从他丈夫的出轨来看,那名男子注定也不是能够安于平凡琐碎生活的人,而仁秀是。
当女主对仁秀说自己的职业是家庭主妇时,他说那很不容易,看到这里我很动容,他们是一类人,都深谙生活的真相不过是平凡琐碎的日常,这样的日常甚至有些寡淡,如此相同的人没有在一起。
现实中有一些择偶观,我们到底是要找一个跟自己相似的人还是不同的人呢?
答案是没有的,这里面又有一点命运的无常在里面,有些东西,我们似乎无法把控,全靠个人际遇,比如爱情,比如婚姻。
其实整部影片最终还是为了凸显男女主的复杂而微妙的关系,毕竟他们俩才是镜头的持续占有者。
他们的关系从一开始的陌生人到最后成为无比亲密的恋人,前面整部影片都比较沉闷,包括男女主的面部表情都让人觉得压抑,后面俩人一起经历过被死者家人暴打、一起喝酒吃饭,这才敞开心扉增进了关系,并不久就在一起了。
我想他们之间是有爱的,并不只是他们以为的复仇或者报复,因为他们实在太像了。
从男主理解家庭主妇的难处时,当男主笨拙地为女主削苹果,女主顺其自然地接过来时,当男主挽起女主散在耳边地头发时,当男主岳父来找他,他将女主藏到卫生间又回来拥抱她安慰她时,我想这些都是发自内心地喜欢与爱。
然而此种情景中的爱情让人感觉虚幻与不现实,毕竟他们都是对生活有着清醒认知的人。
影片的最后,是一个春暖花开的春天,然而却没有征兆地下起雪来,他们曾经讨论过各自喜欢的季节,女主说她喜欢春天也喜欢雪,男主说那只有在春天的时候下雪吧!
春天的时候会下雪吗?
这是一个概率极低的事件,大概是不可能的是。
影片最后还是给了一个完美的结局,在春暖花开的时候下起雪来。
两个人最后驾着一辆车像风雪中驶去,前面白茫茫一片。
我想影片的结局无非是要告诉人们生活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好,比如不会一直春暖花开,也许某些时刻就会有一场风雪来临,但是正如老子所说“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凡事有好有坏,虽然男女主在此之前都面对了失败的婚姻,但与此同时,也遇到了让人感觉更真实更心安的人。
生活就是如此,由点点滴滴的平凡琐碎组成,有些人始终不能认清真相,便渴望平凡生活的另一面——刺激,但与此同时,追求刺激是要付出代价的;而另一类人,在深谙生活的真谛之后,在明白生活的冗长与琐碎之后,还是会一如既往的去爱去生活,很明显,后者明显更成熟更理性,也是我们普通人在面对生活时该有的样子。
当车子驶向白雪皑皑的前方时,我想两个人都是需要勇气的,但是婚姻里只有向前冲的勇气又不够,又必须要有甘于平凡的心,如是,才是理想的状态。
影片描述了一个不太现实的爱情故事,但却并非一般意义上的浪漫偶像剧——暴殄天物,将耀眼的明星仅仅作为陪衬以增加影片的可看性。
导演不是别人,就是曾以《八月照相馆》和《春逝》而名闻世界影坛的许秦豪。
许导演在这部影片中所表现出的大家风范实在值得嘉许,换言之,这部情节性影片针对的主体应该是那些具有专业眼光,心智成熟的观众。
初春的一场不寻常的暴雪,一场车祸导致当地一名男子死亡,来自首尔的一男一女因伤势严重陷入昏迷。
仁书,音乐会灯光师,接到电话说他妻子在某滨海小镇受伤,不得不中途退出正在进行中的大型音乐会会场,当他赶到那个小镇时,他遇见了舒瑛,她来探望昏迷中的丈夫。
对两人来说,这场突如其来的车祸,让他们既悲伤又难堪,他们的配偶在同一辆车内,醉意醺醺地驶向不为人知的某个地方。
也许他们将永远不知道,如果不是在车内发现他们的行李,他们使用的避孕套。
在移动电话和数码相机里,仁书和舒瑛看到了言词肉麻的短信,更为糟糕的是,他们看到了场面不堪的镜头:他们的配偶随意而亲热地躺在床上。
在接下来的几个星期里,仁书和舒瑛忍受着情感的煎熬,等待他们的配偶醒来或死去。
有时,他俩希望能够打破这种沉默的状态。
在某个难堪的时刻,应保险调解员的要求,他们出席了车祸中丧身的当地男子的葬礼,这场葬礼因车祸而起,沉浸在悲痛中的母亲初始以为两人是儿子的朋友,他们不得不尴尬地解释他们与死者的关系,之后遭到死者母亲的驱逐和亲属的暴力恐吓。
那种特别的罪恶感(仁书和舒瑛有什么过错呢)令人信服地拉近了两人原本疏远而不寻常的关系,他们从无话可说到相互问询,最后走向爱情。
大量的镜头令人无法置疑仁书和舒瑛走到一起的原因,他们从家里出来,来到死寂的医院走廊,漫长地等待着医生最后的判决,他们身心俱哀,在最坏的情况下发现配偶的背叛,换句话说,他们伤痕累累、同时沦落天涯,这些无可争辩地让他们无法忽视对方,进而被对方吸引。
但是,这部影片的绝招是:两人心理的情感重负盘旋于他们的每一句话、每一个手势和每一个想法之中。
男女主人公在忧愁苦闷和犹豫不决中逐渐接受了对方,日久生情,这条路走得艰辛,每一步都在影片中留下了深浅不一的足迹。
两个人从最初的行同陌路,到随后一起去安慰车祸受害者的家人,却被无情地驱离,女子无助地失声痛苦,男人心存怜惜却无能为力。
他们成为彼此眼中无处不在的风景,在不知不觉中交付真心,相携散步,共进晚餐……恬淡而内敛的叙事风格正是许导演的过人之处,在这部影片中,他最大限度地摒除了煽情的台词和解释性的画面,小心翼翼,穿针引线,将微妙的情感掩映于故事情节间,织就了一副淡泊优雅,宁静至远的爱情画卷。
他将被各自伴侣背叛的男女主人公的内心世界毫无保留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潜藏的激情,对真爱的渴求,如此感人至深,轻而易举地征服了观众。
与此同时,内心深处的渴望吸引着两人,彼此依靠,许导演却将现实引入这宿命的爱情中,并将问题留给观众,如果如斯的爱情发生于我们的生命中,我们将会何去何从。
同时,真挚,纯良,中规中矩,裴勇俊收放自如的表现可圈可点。
而孙艺珍,一贯的优雅动人,将普通的家庭主妇塑造地亲切可信,从《假如爱有天意》开始,我就认同,她是个天生的演员。
老师在放完《花样年华》之后紧接着放《外出》,我不知道这么做是否有深意,但是对于业界的观点:《外出》将永远处于王家卫风格的浪漫悲剧《花样年华》的阴影之下,我想,这是一个错误的推论。
从概念上看,这是怀旧影片,但又有些不同,它走出了单纯的怀旧。
《外出》现代而风格明晰,王家卫的影片怀旧而表现轻灵;《外出》提供答案,给出结论,《花样年华》模糊暧昧,不予解答。
这些特点有意义吗?
当然,在你看电影的时候,如果你是一个浪漫的人,就更有意义。
夏季的暴风雪甜蜜而苦涩,这无疑是来自于韩国的又一部优秀影片,它不是以怪力乱神和电脑科技来吸引人,而是以人间条件为卖点,在平凡的生活中发掘不平凡,在四月的春天中发现四刺骨的寒冽,也在人性的冬天中发现永不言弃的生命春天。
难看
谁说春天的暴雪压弯了绽放的鲜花,谁说那是一场突如其来的暴雪,说不定是上天注定的呢
韩国版花样年华?
四月飞雪,还以为是爱情片中才会有的桥段。没成想今日竟应景
有点受不了了。不及春逝一半。
节奏很慢,看的快要睡着了。
不伦之恋,展现孙艺珍成熟性感的另一面
三观不正的我多么希望裴勇俊老婆别醒过来啊。
这种电影真心适合在电影院啊。。用电脑很难入戏。。上大学前下载的,工作了两年才看完,一来我浮躁,电影真的闷,但是只要找好感觉还是很好看的,而且后劲足,以后会反复看
没有孙艺珍,这片你信么?
對這個導演+演員配置還是有點期待的,但結果失望,就連情慾戲也很不情慾。
垃圾
忧伤,唯美,曾以为触手可及的幸福和遗憾,非常经典款的许秦豪式爱情片。相比裴勇俊稍微紧绷的痕迹,孙艺珍的表演要更自然一些。看了幕后花絮你就知道当年裴勇俊有多红,现在身为韩国天后级别的演员孙艺珍在当时都要叫他前辈啊。本片结尾依旧给了一个开放式的希望,一个电话声,一个对话。也许也只是对之前回忆的再度召唤的遗憾,也未尝不是啊。
本片就是无论如何男女主都会搞在一起
越看越像日本电影~~
狗血的外遇
仁书说:不如他们死了的好。
裴先生哭起来很厉害会流鼻涕。。
孙艺珍!
他的电影永远那么清淡,而又深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