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MMI和梁朝伟的搭配,很清淡,也很闲适有时候爱的不需要轰轰烈烈,可以很自然。
不过还是觉得这两个人配情侣不太格的。
过年在家,每个半夜都会挑部港片来看。
个人一直钟爱港产的爱情小品,没有什么特效也不需要什么场面,场景简单,人物简单,故事简单,镜头带着偏灰的暗淡效果,勾画出香港老旧的一面,如此这般的,最好。
昨晚选的是《同居蜜友》。
郑秀文一直是擅长诠释港女的,而且自成一派,那种独立好胜多少带点逞强的神经质港女。
杨千嬅后来继承过她的衣钵,可惜演来演去也只能演出略带傻大姐气息的独立善良的港女,这神经质实在是她拿捏不来的。
爱情小品看到尾,也不会发现什么爆点,我喜欢只是觉得这种电影和我合拍。
合拍的东西即是好的。
就如同爱情一样,也无所谓爱不爱,说到尾,也无非是合不合。
合拍了便爱了,一旦未觉得合拍,也就未能觉得爱,所以,前半段的梁朝伟憋死也对着咄咄逼人的郑秀文讲不出我爱你三个字,后半段的梁朝伟轻描淡写得也就说出来了。
至于如果问起为什么梁朝伟和周丽淇不合拍也能拍拖那么久。
我只能说,合拍这种东西就和美女一样,总是靠比较才发现谁比谁更胜一筹。
如何讓《同居蜜友》比《孤男寡女》更名副其實 口味純正 而不是一副“高齡童養媳”的感覺https://www.douban.com/people/1180239/reviews 之前三個月的評述鏈接《同居蜜友》這回是第一次看,而從公映時間上來說,很容易讓人聯想起一年前,也就是2000年6月份上映的,同樣由鄭秀文主演的《孤男寡女》,而跟她搭檔的是跟劉德華先生一個級別的,梁朝偉先生。
不過就跟梁生後來演的很多輕喜劇,不管是時裝動作,還是古裝奇幻一樣,都很難讓人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如果說劉生是以勞模身份享譽影壇,那至少在輕喜劇界,我一時間很難想出一個恰如其分的辭彙來形容梁生……《同居蜜友》這片名中的關鍵字自然是同居,至於蜜友呢,如果不是蜜友但同居,那倒是戲,或者兩人從事的行業,跟蜜,甜的東西有關,那很TVB的感覺。
不然的話,同居與蜜友兩詞放在一起,還是有點多餘。
而從人設上來看,梁與鄭兩位所扮演的,都是爆脾氣,因為一次汽車間的小摩擦而不打不相識,而且鄭秀文的角色在過程中的表現,一點都不比梁朝偉“柔軟”,可以說是巾幗不讓鬚眉。
通常這種搭檔或情侶的戲,一般都會做成是個性反差,打歡喜冤家牌,當然也不是說像《同居蜜友》這樣同一性格的不可以,畢竟連哥斯拉和金剛都可以不打不相識,最後還能放下成見,攜手走到同一陣線上,而前提就是得出現一個更“火爆”,更“壞脾氣”的“第三者”,比如在最近這版的《哥斯拉大戰金剛》裏就是機械哥斯拉,但在《同居蜜友》裏這種更升級的“第三者”是不存在的,不只如此,開頭遇事性格火爆的男女主角,後來似乎也忘了這樣的人設,不再會被脾氣衝昏頭腦,不只發生在彼此之間,也對於身邊的其TA人等……和不打不相識的爆脾氣人設,一樣被很快拋開的,還有鄭秀文的職場生涯,她原本是一家公司的中層,但很快因為一次“背黑鍋”而被開除了,這場戲當然可以被看作是為了讓她“無家可歸”,給“同居”鋪平道路,先不管丟狗怕被老豆罵,所以才不回家這一點是否有超出喜劇範疇的牽強,我更關心的是,這片中那麼快的失業,也不怎麼急著再就業,太讓人有一種故意向《孤男寡女》致敬的意味,而後者,至少從頭到尾都是一出職場愛情戲。
《同居蜜友》裏讓男女主角走到一起的,開始時只是酒精,也難怪鄭秀文事後要擔心會不會一夜大肚……但酒精畢竟是身外之物,除非編導設計兩位中至少一位是有酒精依賴症的,與此同時,爆脾氣好象也是“身外之物”,想爆的時候就爆,搞得跟黑社會講數一樣,不想爆的時候就用電眼來溫柔,脾氣就像吃了降壓藥一樣,血壓想低就吃,不想低就不吃一般。
有了那麼多“前戲”之後,終於進入“同居”的主題了。
雖然一般來說,同居應該就是沒有結婚,就住在一起。
但更一般而言,同居是二人世界,而不是跟男方一家人住在同一屋簷下吧,那一般得叫“童養媳”,而不是同居,至於鄭秀文這樣半路同居的,那也最多是叫高齡童養媳……反正之前很少看到這樣子“同居”的,不知道日劇《一吻定情》算不算,但一來那裏的男女主角還未成年,二來那是因為雙方的父親是舊日好友,所以一時救急來著。
而接下來梁朝偉是家裏開了三代牛雜店的少東,他的女友又是個明星,他的老媽因為“同居”的關係,所以也顯得不按常理出牌,即使按港片的標準而言,都是極為開明與另類的。
愛情電影一般談不上什麼懸念,最多是文藝式的開放結局。
但《同居蜜友》的問題還在於,鋪墊的這些元素,真的有點太雜糅了,而融不到一塊兒去,甚至有點像片中到別家店去買一百份牛雜,然後加了牛骨放在一起煮,但跟幾十年的老湯,應該遠不是一回事兒。
當然我的意思不是說,這些故事素材要怎麼“千熬百煉”的,而是最好一開始設計時,就是彼此協調與系統的。
至於《孤男寡女》,雖然我一向不是太關心片名,也不認識什麼傳說中的白龍王,不過既然《同居蜜友》給詳解了一下,那不解一下《孤》的片名,就有點偏心了。
後者的片名,很容易接下一句:共處一室,當然如果做成部禁閉密室片,可能是切題的。
再說跟杜琪峰導演後來跟內地合作的《單身男女》系列那片名相比,雖然意思上有很相通之處,但“孤”與“寡”有更濃重的孤家寡人感覺,或者是自我封閉,要麼是很難親近,但這種感覺至少在《孤男寡女》這部電影裏,沒有體現,或可以領悟出來……相對來說,《孤男寡女》比《同居蜜友》要主題“統一”一些,就是在講職場,男女主角就是在一家公司裏做事,而不是為了“同居”,“什麼事情都做得出來”。
銀河映像的職場喜劇,都有一種很神經質的套路,或者說得更準確一些,就是極為明顯的強迫症,就好比許紹雄那句“很明顯錯在你,這次我也幫不了你了”,反復次數之多,縱觀影壇,可能也只有內地導演薑文能與之匹敵。
重複雖然是喜劇的一個手段,但不是這麼重複的,是要在不同的情境下,因為一個重複,產生不同於以往的意趣,那才是正確而基本的喜劇式重複。
而這種重複不只出現在黃金配角的身上,也蔓延到了主角身上。
比如鄭秀文的角色一遇上感情問題,就會瘋狂的打掃衛生,什麼都不管不顧,劉德華所扮演的上司也拿她沒辦法,這種“症狀”後來又出現過,甚至都“傳染”給了華少……但問題是,這個設計除了豐富鄭秀文的肢體語言,表現她很重感情之外,還有別的用處嗎?
而且這跟“職場”有關嗎?
而劉德華先生的角色,除了能屈能伸,關心下司之外,竟然就是跟《天若有情》的莫名聯動,還是因為摩托車……但還是那個問題,這跟“職場”有關嗎?
《天若有情》裏有職場元素嗎?
黑社會或者富家女,也算是一份工作嗎?
可能會有人覺得,您太苛求了!
這不過是一部愛情小品,有點趣味,打情罵俏,有個第三者第四者,有一撥老戲骨渲染下氣氛,最後追愛成功,或者真愛無敵……就成了。
這就等於說,雖然真正的婚禮也是一次“演出”,但你如果苛求每個細節,那就沒勁了,畢竟愛情本身才是大主題,別的都只是配菜,甚至包括男女主角……但我更是從愛情這一類型片本身去想的,雖然一般來說,它不是懸疑,更不是推理,所以好象跟愛情本身一樣,它似乎不需要嚴謹有條理,但從類型本身講,它是很單薄的,跟那種競技題材類似,都是很容易被一眼看穿的,正因為如此,所以才更應該系統與嚴謹,那樣子才能“升級”出新的趣味,而不是將各種食材亂燉,那樣子除了得到一鍋怪味湯外,不會再有其他。
應該又到了我的設想是……環節了,那對於《孤男寡女》,我想得很簡單,造成男女雙方感情障礙的,不應該只是前男女友,包括突然冒出來的海外富少,而是應該來自與職場有關的人設本身。
比如說劉德華先生的角色,很有事業心,必須達到一個看上去高不可攀的夢想,而且在達到這個夢想之前,他不會結婚。
而他的下屬鄭秀文,因為父母當年就是因為辦公室戀情而結婚,但後來又為了工作而吵架離婚,所以她從小就立誓,長大之後絕不談辦公室戀情,要談也是談“圈外人”……於是這一對看起來八竿子打不著的職場男女,如何會“搞到”一起的,就是一樁行業奇聞了……而我對《同居蜜友》的設想是,既然是爆脾氣,很衝動的一對歡喜冤家,就絕不能在電影進行到三分之一處就和好,更不能為了“同居”便毫無原則和酒量的“酒後亂性”,兩人的衝突應該繼續進行下去……比如說,鄭秀文的角色是負責食品衛生的,接到市民投訴說梁朝偉那家店的陳年老湯有嚴重的品質問題,於是她上門去調查,確實各種超標,按規定要立即銷毀……於是兩人的矛盾又升級,但後面鄭秀文會發現其實是同行妒忌他們家生意好,所以故意設局抹黑。
另一方面,鄭和梁二人都是獨居,而且無巧不成書,就是住上下層,至於誰上誰下,無所謂,都行。
當然因為派對噪音,或者水漫金山這些常見的問題,導致上下層業主產生矛盾,再加上梁鄭早就結了很大的梁子,於是矛盾更加升級。
這還不算,充分利用現在《同居蜜友》裏的元素,比如鄭秀文無意中撞到梁朝偉角色的明星女友跟別的男人有私情,於是她為了“報復”,就把這事讓梁朝偉知道……梁朝偉也想報復回去,但鄭秀文此時單身,無從下手。
可這時鄭瞭解到那鍋有品質問題的老湯,是由於同行栽贓,她做錯了,但又放不下身段向對方道歉。
而梁朝偉則想當然的認為,要在感情上報複鄭秀文,唯一的辦法就是讓她愛上自己,再甩了她……於是一個想道歉,一個想報復,仇家變愛人,再向《金枝玉葉》致敬一下,那就是把上下層打通,變成一個“複式”,於是原先的一上一下,就變成了“同居”,但兩人之間的感情基礎,其實是不穩固的,還留了個“懸疑”元素,那就是梁生是否會真的為報復而“始亂終棄”,還是會陷入與秀文的感情中無法自拔,而早就忘記了“初衷”,又或者是乾脆不避諱的和盤托出,而秀文會一樣原諒他嗎?
還是把這當成是兩人感情中永恆的芥蒂?
……
扯扯无聊的吧,这次翻出这部电影看得起因:电视上碰巧放钟无艳,一部郑秀文、阿姐、张柏芝同台的古装喜剧,台词诙谐、表现手法别致。
感慨感慨岁月沧桑-_-,那时阿姐、哥哥还在,张柏芝也没有经历后来的种种波折,郑秀文那时正是大红大紫的时候吧。
平心而论,自己是一个很理性,很自我的人;摆在几年前,这种片子看都不会看完。
可这次不知怎么的被钟无艳这个傻女人给打动了,佩服她这种勇气,这种义无反顾。
结果来了兴致,翻了这部多年前在大学时偶尔看过同居蜜友出来温故。。。。
平凡的故事,早已被港片编剧们驾轻就熟的故事脉络,不出意外的美好结局,如果只有这些,就只能算一部平庸的港片,可是里面那个韧劲十足、脾气火爆、干练干脆、偶尔耍耍小性子、内心柔软的少棠击中了我心里的某根神经。
伟仔扮演的通菜家世背景自非常人比拟,但他表现出的善良、犹豫,面对爱情的茫然无助却是普普通通的小人物心理投影。
呵呵,看到了一点自己的影子吧。
整部片子都平淡的出奇,但是两个人那种淡淡的感觉,在一来一往中慢慢成长的相互依赖,眼神交互中的神灵相谐依然打动人心。
现实当中恐怕没有那么开明的老妈,也没有那些机缘巧合,但是若有心去争取,你的姻缘一定会降临吧。
——2012/10/7
第一次看是公映的那一年,刚刚初中毕业,年华似乎还未开始,总是有长长的期待。
在好友家里,一群人边看边无聊的调侃。
后来的n年里,总是巧合的会看到这部电影,而每次都会坐下来安心的看完,然后心满意足的走开。
两个貌似完全不搭调的人:一个还骨瘦如柴疯婆子一般的sammi和一个居家宅男形象的伟仔。
两个人戏外也几乎没什么交情,据说因为不熟两个人当年在拍最后一场戏的时候才开始会闲聊。
而在这部作品之外他们都有着满满的业绩与名声,而这一部无论如何都不能列在他们任何一位的经典之作里面,甚至是基本会被遗忘的内容。
而我就是这么喜欢这部电影,也甚至是这样而开始喜欢马伟豪导演以及他的其他作品。
因各人喜好原因,一直都很不喜欢周星驰的喜剧,看的时候都不会觉得好笑,反倒时常会有内心酸楚。
生活在底层的小人物的疾苦总是被表现得血淋淋的无奈。
而看到《同居密友》的时候,才开始理解自己喜欢的喜剧应该是什么样子的。
电影里面的人都只需要淡淡的搞笑,而不用总是些说惊天动地的话,也不用跟着看电影的人一起傻笑或者嘲笑。
他们只需要做他们自己的事情,然后留我们在屏幕前面思考就可以了。
这一类电影只需要用淡淡的心情去欣赏,看过之后不会有大的触动与复杂心情。
它不会讨论伦理道德或社会规则,只要我们开心地看待生活。
喜欢看郑秀文的片子,很早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喜欢,甚至在她没有成名的时候。
就算她都是在演自己,还是会吸引到我。
因为里面的她,率真,敢爱敢恨。
何况,她的片子从来不用担心有什么生离死别,总是很轻松的表现都市人的喜怒哀乐,有一点点的搞笑,有一点点的感动。
让人的脑子得到片刻的轻松。
从以前的连续剧《浪荡阔少爷》,到她的电影《夏日么么茶》,《爱情百分百1,2》,《孤男寡女》,到现在的《同居蜜友》,《瘦身男女》,我好象都没有漏掉一部。
而恰好,每一部她的片子出来,我都正在经历或者结束了一段感情,不知道和片子是不是也是一种缘分?
《爱情百分百2》里她说:“I forgive,I forget.",面对分开的男人的背叛和回头,她说,她原谅过去所有好的东西,她忘记过去所有不好的东西。
的确,人的心里总藏有或好或坏的记忆,若是都去恨,多累?
我记得在亦舒在她的书里曾经说过:”原来,爱的反义词不是恨,而是遗忘。
“能忘记所有他对你的伤害以及他的好,不是对他最好的报复了吗?
《夏日么么茶》里,她唱:“快乐不快乐,快乐后不再快乐,就在最后的一秒,我们的关系,就这样了——”也许每一对恋人由浓转淡的时候都会经历这样的阶段,激情退去,有那么多的无奈的平淡却舍不得分开,只能“就这样了——” 《孤男寡女》里,她是一个有点神经质的女人,遇到挫折,只是一个劲地搽桌子,洗厕所,借此来发泄。
现代人的生活节奏快得让人没有时间去痛哭,也没有理由去软弱,更没有办法去逃避,只有这样,让难过的心情在疲劳中耗尽,然后重拾信心,继续打拼。
《同居蜜友》呢?
我喜欢那个场景,就是梁朝伟在答应了她去和他女朋友说分手的时候,却反而被他的女朋友拉着去结婚。
于是他打电话给郑秀文,然后沉默,她也在沉默,然后眼泪在他说:“猪排”的那一瞬间流了下来……当心里面很难过很难过的时候,人真的是说不出一句话来,语言已经被绝望淹没…… 她的片子,她所表现的小女人的感情,以及小女人对待感情的坚强和独立,一点点的触动着我,我想,现实里,女人都是这样的一个综合体,有一点点的脆弱,有一点点的坚强,有一点点的神经质,有一点点的固执,有一点点的傻气……但愿现实里的小女人们,都能够象她的片子的结尾,都能够幸福罢。
不知道这个题目贴切吗?
很多年看过,一直觉得很无聊的电影。
最近天天在追梁的老片,翻来覆去看了4、5遍,突然发觉到以前没感觉到的好。
sammi在医院要求tony说“我爱你”的时候,tony表达三个字的眼神像极周星驰,后来看梁的简历,貌似他和周在无线艺员班的时候就很投契,同样生活中少语的人,在表演的时候都有惊人的张力!
最近一直在追他的老片。
确实演小人物很随性,让人以为就是他自己!
最有趣的是出字幕后有一个小细节,郑要求梁替自己涂什么水在脸上,梁一脸无辜,后来郑要求给梁也涂点,梁不耐烦的伸出食指,郑问“就这点?
”呵呵,仿佛回到明星女朋友要求自己改发型一般。
也许每段爱情都是这样,到后面女人会按照自己的习惯喜好去慢慢改变男人,男人始终会认为女人就是一种莫名其妙的生物,就好像梁在片中用粤语说到“你们女人,就是麻Q烦”,不过也是一种生活化的爱情,让人感觉甜蜜!
其实这不算是一个很正式的影评,久未动笔的我能在一节思修课里完成,实在算得上非常不容易。
对于这部电影,我并没有像《长恨歌》和《我左眼见到鬼》一样反复观看,反复斟酌;它也并不太红,不像《瘦身男女》《孤男寡女》一样时常流窜在电视屏幕。
最近心境所向,我竟有了写这部电影影评的动力,或许,又只是略多略少的一些感慨罢了。
时日已过,我已经不记得这部定位于“喜剧片”中的喜剧情节,不太记得梁朝伟那张忧郁成熟味道的面容上演绎的木讷老实,不太记得SAMMI带着个人特色的举手投足,香港女子的大气与小资,也不太记得那些港式茶餐厅里浓郁的牛腩与奶茶香气,喧嚣而温暖的旧时光,更不记得最后那个大团圆结局,安然而局促的温情暖意。
是啊,我几乎忘记了这部片子里所有值得一说的场景,所有最具特色最精华的部分。
我的脑海里只撷取到一个场景,只是可轻可重的一幕,只是狗血而带着刻意煽情的剧情,我却被打动了。
背景是一件暗淡小房间里类似百叶窗的衣柜前,简单柔顺的中长发,西瓜红的外套,蓝黑色的裤子,SAMMI曲膝而坐,一手拿着一部老式手机放在耳侧,另一侧的头发撩至耳后,露出耳上几只银色的小环。
她的脸颊带红,一种病态的潮红,像是从心里一浪一浪泛滥出来的。
她低着眉,抿着唇,并不绚丽的眉目,只是淡淡的,有一种秋浦苇条的韧性,故作轻松的认真神态,以及欲盖弥彰的伤心,这个泫然欲泣的神情在一瞬间就打动了我。
她喜欢的人要丢下她了,去找另一个她,他名正言顺的女朋友。
她很委屈,很酸楚,都像哽咽一样,藏不住又吐不出,断断续续地涌上来。
一段恋爱里,第三个人总是窒息的。
但在电影里,永远有一个固定的女主角,无论受了多少委屈艰难,历尽多少伤惘难回,他们最终还是相爱的,注定在一起。
而在现实中,如果也能这样就好了,一个人一辈子只能爱一个人,他只能和他爱的那个人在一起,相反亦然。
这样多好,没有那么多无望地希望与等待,没有那么多不对等的付出与收获;没有那么多彷徨的不知进退,等下去又怕耗尽了感情与光阴不得善终,可是决然离开又是舍不下、不甘心、咽不下那么多遗憾。
没法不管不顾又想要为你勇敢一次。
如果时间感情可以一一配对,没有缺失,没有遗憾,多好。
刚到北京的时候,我的来自成都的女上司告诉我,上海话形容两件事八竿子打不着叫“不搭嘎”。
神经质的郑秀文和忧郁的梁朝伟,莫名其妙的组合在了一起。
说起来,这部片子跟梁朝伟和杨千嬅拍的《行运超人》倒是蛮像,通通上演是落难灰姑娘搭配白马王子的组合。
不同之处是,郑秀文扮演的莫少棠除了不修边幅不算起眼以外,还加说话刻薄,抽烟喝酒,爱扮淡定很倔很逞强。
在这个女强人日益兴旺的年代,灰姑娘的剧情还是能博得一众女人的喝彩。
大概人人都想过从电影里找个安慰,一起身离座,天下万事自己扛着也怀揣一个被搭救的梦。
现在的女人大抵是矛盾的。
既希望被搭救的,但却又说不出来什么样的生活不叫苦海。
随便问问谁想没想过靠男人?
心里一定偷偷嘀咕着靠得住才怪。
影片最初,莫少棠的车被梁朝伟扮演的蒋通菜踹凹了,气不过跑回公司叫来一个男员工一通骂。
走出办公室又看见穿着暴露的大胸秘书,“你有什么资格讥笑别人啊?
先把自己的事做好啊。
穿这么漂亮干什么?
穿这么漂亮,不如别干了,去舞厅上班吧,还能跳舞。
别老想着穿的漂亮,拜托你先把自己的事做好吧。
”说完果断离开,留的身后哭的哭怕的怕。
台词写这么刻薄,是想体现莫少棠的泼辣,莫少棠被炒鱿鱼时,整个办公室的人都嘲笑她。
她打电话给老板讨拖欠的薪水,还被秘书阴阳怪气的一阵奚落。
但后来郑秀文刚刚被甩,前公司的老板娘以为她傍上贵公子跑来借钱,她有苦难言,却还是卖了自己的车和股票。
我愿意相信她虽然刻薄,却还是一个别扭的好人。
电影里有很多很温馨的桥段。
蒋通菜和莫少棠在医院相遇。
莫少棠骗蒋通菜,她是来堕胎的,让蒋通菜跟她说句我爱你,当安慰她。
蒋通菜试了好久,说着这句话很严重啊搪塞了过去。
后来他们一起坐在游泳池边上喝酒,蒋通菜说:“我爱你。
”莫少棠学着蒋通菜之前的语气:“哇,这个话很严重的。
”蒋通菜说:“虽然我也不知道为什么,但是我爱你。
”莫少棠就心满意足不顾形象的扑了过去。
蒋通菜的女友米妮为了让莫少棠出丑,借词抽奖抽到莫少棠,把她叫到公司年会的舞台上一阵挖苦。
“有什么礼物啊?
”“要礼物啊,送你增高器咯。
”“长那么高撑帐篷啊”“那丰胸器咯。
”“好啊,一三五我用,二四六你用,说好谁用坏谁拿去修。
”最后是蒋通菜站到了台上,“其实是我有奖,每人伍佰元。
”蒋通菜和莫少棠在河边吹风,突然说,“你的链子掉了。
”捡起来一根手链。
莫少棠说不是我的,然后立刻会意,“哎呀,你要送我东西直说嘛。
”“是我捡的,我以为是你的链子呢。
不是你的那我丢了。
”“行啦行啦,是我的是我的。
你还不快点捡起来。
”“是不是要我帮你戴上啊?
”你们说女人是不是特别容易满足,那根链子真的就只是捡的而已,可她就是不信,宁愿以为是蒋通菜害羞不想承认,一个人把手链珍而重之。
之前看《志明与春娇》时,有一个地方,志明顺口问春娇晚上有没有空,春娇傻笑着一个劲追问“你约我啊?
你约我啊?
你约我啊?
”把一句随口的勾搭摆到明处成了约会。
一个故意误会,一个不去解释,呐,就是这么简单。
莫少棠一直很坚强,为别人着想。
总是替身边的人扛着,自己怎么样都无所谓。
久而久之好像就成了理所当然被放弃的那个。
老板无理取闹要炒掉自己。
好啊,走就走咯。
刚丢了工作,又把老爹的狗弄丢了,被老爹一通神骂时,她睁着眼睛张着嘴,整个人楞在那里。
怎么你都不安慰我?
昔日公司老板娘来借钱。
我把车子卖了,再把股票卖了,也有十几万,先把同事们的薪水发了吧。
蒋通菜帮忙收留她。
好啊,我留下,大床可以睡,沙发也可以睡。
本打算住到蒋通菜女朋友回家就走,当什么没发生过,突然被告白,很开心的准备留下来,又被因为蒋通菜跟女友决定结婚被赶走。
好啊,收拾东西哭一哭换了号码我再不联系也做得到的。
到最后蒋通菜跟前女友分手,一路追到莫少棠家,她正在睡觉,蒋通菜给她戴上手链,她立刻就醒了,扑过去一阵吻,“你来的好早啊,比我做梦都早。
”不问前缘,不问经过,我下了一个赌注,只要结果是你在就很好。
--写这个影评的缘由是多少觉得莫少棠这个人很熟悉,觉得发生在她身上的事怎么也都同样发生在自己身上过。
谁规定女孩子就不可以抽烟喝酒爆粗口,说话刻薄又怎么样,难道说的狠不是真心的为别人担忧么?
难道因为说了没关系就真的以为没关系么?
同样的事情一再发生你以为我不会生气不会难过啊,可是我还是要说没关系,呐,谁让我那么大女子。
最喜欢的一个细节是通菜哥在炎热的夏夜还要在闷热的屋子里面熬牛杂汤少棠姐在一旁用报纸给他扇风突然走过来一只蟑螂少棠很害怕的样子 但是看到通菜忙碌又专注的神情于是就隐匿起来自己的惊慌 站到凳子上帮通菜继续扇风可能这是很微不足道的事情 但是爱 不正是需要为对方体谅么所以即使是很小的事情 在爱的世界里也是千斤重的还有一个线索是“猪扒”少棠说:“猪扒不许说,我会哭的”当少棠好心办错事,把三十年的基业倒掉的时候通菜哥一声:“猪...也比你聪明。
”到了来,猪扒二字还是未有说出口因为爱 所以不忍心伤害她少少的几件事情他与她的爱 就水到渠成了
小时候的回忆了
虽然梁朝伟和郑秀文在这里面颜值都是巅峰,但是这故事实在是各种稀里糊涂不知道在干嘛。可能爱情就是一个奇妙的东西吧。
台灯下的侧影,伟仔真帅
前一半很好笑后一半有点冗长拖沓. 梁朝伟巨可爱啊,有钱的太子爷只要性格不太坏应该都是很可爱的角色哈哈
这样的卡斯,光看人就够了啊。
有点无聊的爱情小品。郑秀文,脸又大,胸又平。
好莫名其妙的剧情 颜值加成
打上郑秀文风格烙印的普通电影,有伟仔也救不了场
从剧情来说,周丽淇正牌女友遭遇小三,有报复不是很正常嘛~牛杂王子不过就是仗着有钱糊弄女盆友,沾染野花……只不过梁朝伟纯真的脸,郑秀文自带的憨儍,让人讨厌不起来罢了
在酒店的房间里看的老片子。。。伟仔和sammi其实也蛮搭的。好像sammi特别适合轻喜剧,跟男主都很搭~
爱情的魔力就是在一起很舒服吧 就是三观不太行 出轨一夜情 变真爱的故事
温温润润,傻乎乎的港片。认真的那么傻乎乎。
梁朝伟帅到没天理,港式轻松爱情小品。
简单调整剧本结构和音效之后绝对能超越《孤男寡女》,之前看过的关于郑秀文的CP有刘德华、刘青云、古天乐。因为无间道的原因,一直以为郑秀文和刘德华的CP是真正触及灵魂的,没想到和梁朝伟一起碰撞出的火花竟然不输刘德华。奇怪的是这部电影在大陆的热度如此之低实在令人摸不着头脑。
补:郑秀文的喜剧天赋还是很不错的,加上巅峰的梁朝伟,非常不错的喜剧,当初很喜欢
IPTV 国语配音 外公家 http://movie.douban.com/review/5007141/
剧中主演的气质和角色格格不入,虽然梁朝伟是好戏,但这种市井小民角色实在不适合他,剧情也十分不喜欢
他穿着T恤,趿拉着凉鞋,皱着眉头,打着哈欠。他抽烟喝酒一夜情,他懦弱粗鲁无礼貌。他坐在油腻嘈杂的小店里按计算器,他在大酒店的后厨被女生请吃饭,他叫“通菜”这么通俗的名,他有难搞的老妈和姐妹……但他依然是我的王子,烟火气只不过使他更加可爱。
忘了剧情讲什么了
飛機上看的 我上小學的時候都不會寫這麼傻逼的劇本 一星都多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