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看惯了那种把女人骗来卖的男人的故事,而法国人的浪漫与大胆给了我们国人一个全新的视角——被生活所迫的男妓。
影片把人生中对生活的无奈表现的相当到位,所有的人物都刻画的有血有肉入木三分,特别是男主角和他妻子在面对生活的窘迫时那种心理的表面的所有一切的斗争!
片中的朱迪很叫人喜欢!
亦师亦友,似情人,还像母亲!
对于此角色的刻画更是可圈可点!
虽然是个如狼似虎的女嫖客,但是让你并不觉得他淫荡,反而会人人觉得怜悯,特别是最后他将马可劝回妻子身边,独自哭泣时真的很叫人感动!
我想也许是她知道这不会有结果,或者是这个年龄的的女人非常明白此种游戏的规则!
所以她深知为一件没有结果的事破坏游戏规则是不明智的!
爱有时应该放手!
这个女人从某种角度来说,很伟大,至少比那个为了保住自己的理发店而让自己丈夫当男妓的女人要伟大很多!
不过就像片中插曲唱的那样——有的人是含着金钥匙出生的!
(片中的R&B插曲很不错)人生本来就是矛盾的
看《cliente》时忽然回忆起高三的压抑日子,空荡荡的生活像一床没有棉絮的被套让人慌张。
然而年少时最不缺的就是热血,当时我还有欲望,所以虽然总是一脸冷淡,却出乎意料的不乏动力。
冷淡甚至是一种让人舒服的掩饰。
有个蛮有趣的游戏常被我和yy用来打发无聊的上课时光:意淫妹子。
想象不同类型的姑娘在床上会是个什么表现。
首当其冲的自然是班上几个最勤奋的有些势利的姑娘,尔后是强势而主动的英文老师,还有端庄到近乎迂腐的语文课代表。
这样的意淫从不会兴味索然。
后来跟yy聊到等以后有钱了,要买春遍天下。
不做什么,只是指挥动作和看。
看与被看构成的二元对立里的高下之分足以满足年少时对欲望的构思。
这个淡出记忆域好几年的想法随着这部电影又被勾引起来,在欲望与动力都寥寥的大学快毕业的时候。
是的我发现它听起来还不错。
作为一个没有事业心的人我忽然觉得做个多金女强人还不错=。
=觉得嫖鸭片很热血会不会很三观不正...最后二十分钟感觉有些牵强却又意料之中。
被喜欢上给自己钱的女人的男人抛弃的年轻姑娘倔强而顽强的说,我要你说出来,你不爱我了。
当即内心一颤,这个小婊子!
忘了在哪里看到,逼别人重复不爱自己这话是很狠的一招。
当然也是最后一招。
大概是年轻的时候才会算计的如此刻薄与势利,因为彼时除了爱情一无所有,所有的欲望都要靠这唯一的支柱来满足。
马克对着他老婆说:芬尼背叛了我,我从未背叛她。
我沉思了一下,笑了。
就像最近热播的《蜗居》,多少人都对无所不能的宋怀有好感啊。
然后有人会说,马克,悲剧的人物决定了他悲剧的命运。
让我联想到了很多海棠党对小贝的评价。
我们该去喜欢哪个人物,又该去痛恨哪个人物呢?
也许你体会过了高潮时的寂寞,能体会那逝去的温度让雪显得如此冰清的时候。
就能读懂了最后茱蒂斯的哭泣了吧!
生活还真就是本拙劣的笑话书,不管多拙劣吧,笑了就好。
看《博物馆奇妙夜2》的时候,米国人借嘲弄矮个子拿破仑也嘲笑了法国公鸡过分的8卦跟滥情,小个子一见就拆穿男女主的所谓朋友关系并且眉来眼去之下还不顾斗争需要就放了女主只把男主抓捕归案。
但实际上法国人的感情细腻跟追求自由正是大多数法国电影的好处,比如2008年的喜剧《主顾》 Cliente。
法国女人是个奇怪的物种,越老越有味道。
Nathalie Baye在10年之前的《色情关系》里就是一只母鹿一般纯洁的眼神,类似的女嫖客角色,跟牛郎由性生爱的戏码,又演绎了一遍居然还多出很多大女人的坦荡和悲悯。
这中女上男下的关系,在这出喜剧中由年轻夫妻的困窘反映生活物质之艰难对人性的考验——妻子最后居然鼓励丈夫去卖淫(这里跟黛米摩尔的《不道德交易》中的丈夫鼓励妻子做富翁情人如出一辙),而由50出头的离婚女子茱蒂斯成功职业和寂寞生活只能靠钱买片刻安慰的精神空虚,把两者结合在一起比起抛开背景单纯讲情爱的1999年的《色情关系》在探讨社会问题有上了一个台阶(我知道这话很俗但是导演拍的用心还是要表扬一下)。
另外,电影的另一条线索是更有搞笑精神的姐姐跟一个印地安大叔的爱情,姐姐还直接跟大叔回了米国的沙漠地带骑马牧牛。
觉得好玩的是,巨蟹座的法国女神Nathalie Baye让人一看就是温润的知性女人的形象却每每去出演强势的女嫖客,让人更感知到背后的戏剧冲突和一种奇怪的“她也会这样”的同情跟理解。
剧中的男性一如既往的善良、性感和搞不请状况(我不想用软弱这个词),基本都是在30出头的迷茫岁月,大概外国人更没听说过30而立的说法——每每要通过这样的方式伤害跟被伤害了,才心甘情愿的成长。
而此片中对立的女性,老单身女人和小妻子对战的几个段落可谓是火花四射,小妻子质问说你不考虑你们差这么大年纪会有将来么,老女人淡然说未来是你们这个年龄才相信的事情,让人击节。
这样经典的对白和独白俯仰结皆是,让人看的透不过气来:比如,老女人跟姐姐讨论爱情生活的黯然Will we have sex in 20 years? 或者面对男主的表白跟对妻子的牵绊的坚决Threesome is not my thing 以及自己还是放男人回去之后在床上的自嘲 Why can't you be a real bitch 还有最后最后精巧而大气的结尾(此处不作剧透)姐妹两策马飞奔的背影以及一句又美好又寂寞的I am still a free woman再增加一句8卦,大家看到的海报上的包并不是女主在全片一直用的唯一的一只包那就是-亚麻配棕色配皮的BIRKIN!!!真是富贵而有气质,另外就是这条小黑裙其实是最后的一幕女主的着装,大多数时候瘦削的她是一袭灰色长风衣配黑色尖头细高跟鞋, 再配上她的浅浅微笑和智慧话语让人感叹如果50岁是这样,变老也是件很有趣的事情..
现实是如此无奈,也许,一个人一生可能会经历的喜怒哀乐,从出生之时已经注定。
都说性格决定命运,我想说,每个人的生身父母在造就这个生命的瞬间,就已经把各自家族命运和性格气质的压缩信息以DNA的形式传承给了这个即将面世的生命。
那么,什么决定了一个人的性格,是不是可以这样解释?
相对应的,面对自己经历的的遭遇,或随波逐流,或奋起抗争,其实早有定数,而人类或野蛮或文明的发展史,前有古人,后有来者,五彩缤纷,好不热闹。
喜欢法国电影更胜于其它欧洲国家甚至美国的电影由来已久,也许是因为本人骨子里的浪漫主义和悲观主义联合作祟之故。
浪漫主义正如兴奋剂,让人觉得活着是美好的;而现实生活,又总让人无力假装坚强,甚至只能悲观颓废。
于是,强颜欢笑麻木地活下去,还是看淡红尘乐观地去生活,不正是时时困扰着我们每个有心人的人生终极命题么?
《Cliente》,英文译作《主顾》,也有影评意译为《法国舞男》或者有更直白的译作《女嫖客》,译名虽俗,这部片子却真正是不折不扣的正宗法国文艺片。
故事很浪漫也很现实,有快乐也有悲伤,正适合我当下的心境。
尤其欣赏女主朱迪斯面对梅开二度的爱情突遭逆转时虽心痛而能自持、无奈却又洒脱的良好定力和修养。
当然,这也许正是她事业有成的内因吧。
至于男主马克,他的为人处事乃至身为牛郎我们不好妄加评论,但是其在爱情抉择的关键时刻摇摆不定的性格,也许正是他会有本片所展示的尴尬境遇的深层原因吧。
如果在十年前,我也许会为他错过了一个爱他的好女人感到可惜;而今天,曾经沧海的我只能摇头苦笑,点燃一支烟,仰靠在沙发上,闭目回味女主虽人到中年但仍不失优雅迷人的风韵了……(PS:观影偶感,也可算是影评吧。
有喜欢法国文艺电影的朋友可以抽空欣赏一下该片。
)
一部我会反复看的好片。
法国的房租非常贵,中国的窝居族如果看到这样一张海报都该五体投地谢党隆恩了。
海报底色鲜艳,一对年轻男女正在爱爱,还没缓过神来,竟发现两边各躺着一位家长,老爸身材发福,戴一副黑眼罩,老妈穿花睡衣,头上一顶蓝睡帽。
像所有结婚几十年的夫妻一样,背对背呼呼大睡。
从长腿美臀到激情消退,超级不给力呀。
想看这幅插图请买《新视线》今年的103期翻到p20。
好吧回到《女嫖客》,男主跟女主一起住在岳母家里,除了要交租给势利眼的岳母之外还要给非主流小姨买这个买那个,还要交全屋水电费柴米油盐都是男主的事儿。
这些还不算,男主最郁闷的是当他和女主在爱爱的时候隔壁房间的小姨和岳母狂擂墙壁”你们特么给我小声一点!
“于是男主”我讨厌不能叫床的爱爱!
“女主一直想开发廊,做装修工人的男主很爱她,为了满足她所有欲望,也想赚多点钱来让自己在岳母面前能撑得住脸面。
男主在网络上化身巴黎护花使者Patrit.甚得2号女主欢心。
以下内容还是按照ABCD来排列吧。
A:浪漫之都,有什么不可能的呢。
51岁的2号女主,好不容易遇到第二春(4年前离婚了),可是眼前这个能让自己心动的30岁男银已经结婚四年并且不能抛弃糟糠之妻呀。
他在老婆和岳母那里受了委屈,在她怀里哭。
她在心里说“我想抱住他”。
后来,我觉得,他们是爱上了的。
至少,2号女主确实爱上男主马克了。
不然她最后不会把自己关在黑暗的房间里像被抛弃的小兽一样哭。
她一开始一定也是相信爱情的,曾经有个老公,只是后来不知道为什么离婚了。
前夫有了一个更年轻漂亮的老婆,还有一个小男孩。
男主抚摸着女2的头发走出电影院门口遇到女2的前夫,女2看到前夫幸福的一家3口有点措手不及,她只说身边的男主是她的发型师。
这个细节,让我觉得女2其实深爱并且还忘不了前夫。
只是从前的伤口一直没有愈合,她不断地买春来当做麻醉药。
如果单纯为了满足性欲不需要找男妓,各种各样的小道具足够了,可是她特地找到一个跟她前夫同名的男妓,维持1个月1-2次的交易。
她需要的其实是和某一个男人的肌肤之亲。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她,我想起《她比烟花寂寞》里的jack.B:2号女主有一个比她更老的姐姐艾琳,与习惯性花钱买性享受的妹妹相反,姐姐是属于柏拉图精神恋爱级别的,她认为能跟她共度余生和灵魂交流的男银,必须是博学多才的砖家学者之类。
可是爱情就像鬼一样,听过的人多遇到的人少,姐姐你再加上这么些高端条件很难满足你呀。
妹妹取笑姐姐对爱情的天真幻想,姐姐鄙夷妹妹的买春消费“不要伴侣?
过多20年你还会想做爱吗?
”出乎意外地,在一次拍广告的巧合里,四肢强壮头脑简单感情纯朴的jim就这样俘获了姐姐的芳心。
姐姐终日沉浸在幸福中。
最后抛弃在法国的一切跟jim去了美国过印第安土著的生活。
在大草原上,jim教姐姐骑马,姐姐笑得真开心,53岁的容颜,却如张爱玲遇到胡兰成的时候”从尘埃里开出花来”一样甜蜜。
世事就是如此美妙呀。
爱情本身就是没有标准没有条件的,你必须心无杂念才能遇到爱情并且沉浸在幸福中。
如果非要给爱情加上很多条条框框恐怕它就要杯具了。
C:男主,你要说他是男妓我跟你急。
他深爱着女主,为了满足女主和女主那家子的一切物欲,别人卖血他卖精子。
后来被女主知道那回事,女主暴怒,脑残女主也不想想你男人为什么会被你一家子逼到那地步。
装修的工作总是赚不到什么钱,一家人生活很窘迫。
他不是为了做男妓而做男妓,他的心灵就像孩子一样纯净,比你比我都干净,他只是想满足他爱的人想开发廊的愿望。
马克还有一个奶奶,很老很老,老到好像有点懵懂。
马克赚钱,还为了给奶奶买她最爱吃的上等松软饼干,买电视购物广告里的32欧一个的詹伯牌放大镜,买药,除了奶奶,马克还卖身挣钱买了一个500欧+的摄像机给某个该死的18岁非主流已成年肥少女——马克的小姨,还有无数的最后肯定成为垃圾的胶卷,满足她要这样要那样的东西。
D:女主,中度脑残,后来的行为简直龌龊。
在男主不做“兼职”之后,他们家的经济状况又陷入窘况。
女主竟然主动提出,要求男主重“操”旧业。
她和她那家子人对男主步步紧逼,最终男主再也受不了她那极品的一家人,离家出走投奔女2号怀抱度过非常惬意的几天。
他们是真的非常惬意。
本来女2想在周末带男主去地球上一个非常惬意的高消费小岛度假。
可是结果男主带女2去了一家消费低廉的水上乐园,他说“只有这个消费我才负担得起”。
他像个恋爱中的男友一样什么都要买单。
非常低消费的一天,可是 女2和男主都从心里觉得非常惬意。
噢原谅我又扯回男主和女2去了。
因为对于女主这样的银我实在不想多说什么了。
纵观全剧,以上角色的喜欢程度从大到小的排列是B-C-A.
女主角不是女汉子,这意味着什么呢?
女汉子对自己中老年时期境况大致在年轻时就有个数,工作主星是竞争还是消遣,业余生活主星是旅游还是宅家,要保持几个朋友,寂寞了要怎么解决,什么事一定不能碰,什么人一定要防范隔离,怎么做一些靠时间稳赚的投资等。
女主角不是女汉子,所以工作时会有情绪闹腾,业余了会想着嫖鸭,嫖出了感情才会想着发展业余爱好,度假,有一个同样状况的姐姐,看见前夫会尴尬,姐姐嫁了会恐惧,活了五十多岁依然身不由己,是个纯娘们。
其实这并不是贬义。
纯娘们会有种“不管你多大岁数,也能一眼看穿到你还穿碎花连衣裙的小时候”的纯情,是一种天生的柔软体。
从女主角那不情不愿的表情可以想象女主角是怎么跟她前夫分手的,对每一个从身边过去的事物都耿耿于怀,放不下,还是小女孩心性。
但女主角也应该没有得到过什么扶植性陪伴,不然她会成长,会独当一面,会泰然自若,那份纯情自然也就隐藏了。
女汉子是人类女性为了保持纯情,而历经几千年的斗争才进化出来的生活方式,女主角没能得披上这层战衣,就意味着要艰难困苦地去应付非理性时刻。
比如对男主角的依赖。
男主角好在哪?
初看,油光水滑,差点转台,后面举止言谈,看得出是性格随和型,不卑不亢,瞬间有年龄加持作用,给以是他双倍年龄女主角同龄人的感觉,进而别扭娇羞。
真是一片纯情在玉壶。
性格随和也成了倾心的原因,那人类男性未来的进化趋势难免要女性化了,而女性化的原因就是为了泡妞,确定不是搞笑?
所以没有战衣的女主角就犯了浑,对靠近自己的领域划界不清晰,蛇虫鼠蚁换张人脸就混了进来。
男主角去当鸭,能有什么正当理由?
又不是麻雀变凤凰,人家茱莉亚罗伯茨这个站街女至少还是单身的李察基尔才肯拯救,男主角别说没有茱莉亚那一眼能看到底的率直,就说那打着各取所需旗帜却跟顾客闹情绪、感情来了就不收钱的不专业态度,就该深深地打个寒战——此人是事儿爹。
可惜了纯情娘子的一片爱,好不容易靠岁月积累起的道德感在男主角那情商负数的妻子面前演了一桩戏,实际想换取对方更真挚的爱,想不到竟弄假成真,把男主角活活地没有扒一层皮地送还回了原配,人财两空,灭灯,进房,脱掉盛装的礼服肩带,趴在床上发出小女孩的嚎哭,谁为她哀怜?
如果她还有业余时间培养闺蜜这一爱好的话。
那层战衣与其叫理智,不如说是自我保护、自我鉴别、自我投资,自我成长。
曾经我也设想过,如果一辈子没有结婚或者没交到靠谱的男人,该如何保障未来几十年我的性理需求?
年轻倒还无所谓,还能随意选择甚至花插着换男朋友,然而一旦皮肤松了,脸蛋也皱了,是不是就只能包养小白脸了呢?
就为这个,正经好几年的工夫我都努力工作拼命赚钱来着。
要知道我四十岁时包养小白脸和我五十岁时包养小白脸,价码肯定大大地不同。
人总得依靠点什么才能活得坦然。
一个单身老女人,能依靠的当然必须得是钱。
这一点都不凄凉不可悲,最凄凉最可悲的是没有钱的单身老女人,只能在养老院里跟没有钱的单身老男人抛那些布满皱纹的媚眼。
毕竟不是谁都有运气像大姐依琳娜一样单了一辈子突然遇到黄昏恋并且想通了跟爱人远走高飞。
帕特里克挺有风度。
人家当男妓怎么了,人家当的是聪明有骨气的男妓。
凭什么都是靠卖力气赚钱,人家就非得毫无尊严。
女嫖客狂妄自大摆出高高在上的嘴脸,他一点也没屈服不是么。
按时按点回家一点也没因为干了卑微下贱的行当而自甘堕落,脱了西服换上夹克他依然是孝顺的孙子,体贴的老公,有眼力价的女婿和姐夫。
相比在火车站外边寒酸落魄的野鸭,帕特里克简直人见人爱。
都是同行,干的比别人好,就值得赞许。
马克挺爷们儿。
在我心目中欧美国家的男人是不需要养活丈母娘老丈人的,我以为那边的人过了18就会被赶出家门独立生活,从电影里看来也不是那么回事。
马克不但得养活老婆和老婆死乞白赖非得盘下的理发店,还得养活丈母娘及小姨子,吃的喝的水电房租一样不能少,就算是跟国内也不见得有几个老爷们儿吃得消,人家一老外一挺就是四年。
最关键的是,他出去做鸭子,并不为了自己过得更奢侈挥霍,而是把赚的钱尽数孝敬给家人,如果不是一家子人每天狮子大开口我觉得恐怕他也不会干这一行。
按说最可耻的应该是那个老婆。
母亲小市民,妹妹不懂事也就算了,我想不通怎么会有女人对她的老公说“要不你继续当鸭子吧”。
换了我是男人,就算心底愿意也得先扇她一耳光。
这还不算,她还舔着脸上门找救世主谈判,无知无耻之极让我瞠目结舌。
古人说没有那金刚钻就别揽这瓷器活,没钱还要学人家当老板,难道他们不懂么,并不是每个异想天开的人都能致富。
回头后悔了吃醋了又跟男人发飙,结果一拍两散,再去低三下四地苦苦哀求,自己给自己添堵不说还制造婚姻裂痕,弄得满屋子鸡飞狗跳,何苦来哉。
电影里怎么说来着,犯得着么!
最后的结局大概是说两口子重修旧好打算用勤劳的双手共同致富了,我看还真不见得。
所有人都伸手要钱的时候,被推出去的只能还是可怜的马克。
老外其实也懂,笑贫不笑娼。
只不过苦了风韵犹存徐娘半老的朱迪斯,她原以为买来的幸福能修得正果,殊不知买卖就是买卖,买卖不成仁义也不再了。
比之于这个月看的贾樟柯和彭浩翔,《主顾》真的算的上是中规中矩的“正剧”之作。
组成这个电影的各个元素,我觉得都能在早之前的电影找到相同的题材,从题材到名字都可以淹没在浩瀚影海的这部电影,在2009年观影的人的阙值已经够高的时候,她凭什么还能打动别人。
这就是法国电影的魅力,在不需要惊世骇俗的情节中展开精致的细腻。
《美国舞男》都不知道什么时代的了,但是还是“舞男”,到了法国人手里,真的那么文艺到让人难以忘怀。
美国电影的性感让男人喷完往往不记得为何而喷,法国人的性感性感到了最后都不需要喷了,都忧愁了。
娜塔莉贝伊的魅力可以很好的解释为什么现在男孩子都喜欢御姐和阿姨了,小女孩的谈吐与冲动与之自分高下。
说她是正剧,就是看到最后她要丈夫说出口说出最后的答案的时候,我就知道是怎么一回事了。
这部电影不知道为什么,还能让我联想到《午夜巴塞罗那》,不自觉的归为某种相似性的电影。
还有就是,能打动挑剔的一些老鸟的,我觉得这部片子其实不动声色的深刻了一把,特别是在某些人会在看的时候,出点冷汗亦可能流点眼泪。
我所谓的正剧,自然会有OST相伴,那一首 BE strong 娜塔莉贝伊骑着马,最后的旁白结束,“我依然单身的时候”,响起。
我相信,在中国远未进入她们的生活,却已开始那种靠近似的思想变化的女性们,那一刻,真的会体会到什么是孤独,而不是放在嘴里嚼口香糖那样说的寂寞,也不是范冰冰贩卖的那种“寂寞”。
前两天一则大陆贵妇团涌入台湾买春的消息被报出,一石激起千层浪,引来网络热议连连。
新闻这般写道:“...晚间近8点,其中一名50岁上下的大婶亲昵地搂着1名年约20出头的男伴走出饭店,往101大楼方向而去。
男子正是替她安排的'旅游秘书'。
大婶脸上散发出的光采,仿佛回到了20年前...”一口一个大婶的写法,写下充满了不屑。
而实际上这些贵妇在大陆都是企业主夫人或者官太太,皆是有头有脸之人,而且不乏声名显赫者,平时在街头遇到,必定充满尊重。
但因为她们成了嫖客,语言就变成这般不恭,实不足为训,这样的记者应该回炉再造。
记者成为了道德的审判者,而读者则成为了喜欢看热闹的围观者,而真正进入贵妇及男妓的生活,试着从他们的角度去理解他们,则很少有切入的关口。
《女嫖客》则恰好提供了这一视角,可以很好地带人走进寂寞贵妇的感情生活之中,也得以窥视男妓卖身的背后。
其实,这部影片本来也没在我的观影名单之列,因为我写了不少电影,微信网友Mike提出希望我写一下这个电影,应他的要求,我找来此片看了。
恰逢上述大陆贵妇台湾买春的新闻出来,又有了新的意义。
在此向Mike君正式提交作业,希望不至于让你失望。
在《女嫖客》里,50多岁的朱迪斯掌控着一家有线电视台的消费频道,既出镜做主持人又做内容的策划,不俗的能力支撑着她过着光鲜又富贵的生活,尽管年过百半,依然身材凹凸有致,风韵犹存,优雅之中更添一份别致韵味。
看似完美的生活之下,掩盖着朱迪斯感情生活的另一面,家中除了一个同样单身的姐姐之外,别无家眷。
感情无可寄托的朱迪斯,在度过一个又一个的寂寞长夜之余,为了满足身体的需要,一个月内在网上找上一两次午夜牛郎就成为了她的小爱好之一。
花钱买一个痛快,解决身体之需,怡情兼养性,没什么不可以。
朱迪斯的姐姐伊莲娜都认同了她的选择,只是提请她不要惹上麻烦,因性生情可不是好耍的。
但偏偏怕什么来什么。
当朱迪斯遇上了年轻英俊的帕特里克(就像娜娜、燕燕这样的名字一样,这是男妓的艺名,他的本名叫马尔科),而且他们两人之间的交易由一次变成多次之后,朱迪斯觉得自己对这个男人产生了情愫。
尽管每次发生关系之后,朱迪斯都付了钱,而且保持着优雅的矜持,以显得自己不是那么跌份,但在每次马尔科离去之后,就再次瘫软,回归到女人的天性之上。
她不想让马尔科看到自己的疲态,也不想让他感觉到自己对他产生的依赖。
作为女人,活到这种份上,其实充满了苦涩,冷暖唯有自己知晓,矜持与虚弱都靠自己一人扛。
尤其是到了她的年轻,看起来充满了洒脱,但她的孤独感与年轻人比起来更加浓烈。
作为对比,她的姐姐伊莲娜,自从通过朱迪斯的节目爱上了一个来自美国的印第安人之后,整个人都容光焕发起来,两个人同住一个屋檐下,就更显出了朱迪斯的孤独无依感。
而对于男妓马尔科,理解起来会更容易一些。
就像每个人妓女都有一个自身的故事一样,当东莞扫黄风起,大家对于那些在东莞打拼的女人们充满了同情。
觉得她们靠出卖身体换点养家糊口的钱财,本不至于收到如此严厉的打击,尤其是每爆掉一个贪官,他们的私生活就会引发赞叹,贪官可以玩弄众多女性,为何普通人就不能花点钱来解决下自己的需要。
性交易其实是一个没有受害者的行为,但法律还是将没有受害者的行为入法,并实行严厉的打击,这已经构成了恶法了。
早该受到制约,但因为扫黄存在着极大的寻租空间,所以司法机会也总是乐此不疲。
且回到马尔科的身上,作为社会蓝领一族,他只是一个油漆工,妻子经营着一家小小的发廊。
依靠马尔科刷油漆的那点钱,压根不够支付起包括奶奶在内的一大家子的生活。
出于无奈,马尔科才不得不以兼职的形式,来做一个男妓。
但是,有一天,他的妻子发现了的营生,两人大吵一顿之后,马尔科终止了他的兼职。
但生活的压力随之而来,连妻子的发廊都经营不下去。
被逼无奈之下,妻子主动提出让马尔科再去接客。
震惊之余,马尔科再次打通了朱迪斯的电话。
而且,在朱迪斯与妻子之间,马尔科感情的天平来回游移,两个人之间的平衡终于被打断。
生活的天平,处于摇摆之中,而在生活的某些严实细密之处,本来是不可触碰的,一旦加上杂质,就会发生改变。
朱迪斯毫无疑问地爱上了马尔科,她说:“希望我们在另一种生活里遇见吧,希望2、30岁的时候遇见你,我一定跟你一起生活、生儿育女.....”朱迪斯的理性告诉她不可以接受马尔科的感情,因为那背后拥有一个完整的生活,她融不进去,也无法融进去。
最好的办法就是躲避掉,让曾经的生活恢复成原来的样子。
她依然可以一个人,依然可以在孤独时招上一位男妓来服侍一下自己。
再不济,就去美国的西部去找自己的姐姐,骑上马,体验一下牛仔的生活。
很纯粹,女嫖客也是女人,贵妇除了钱之外,也是一个女人,她们也需要过正常人的生活。
只要金钱来的不是那么肮脏,就足够,多一些理解与宽容,也挺好。
当然,人人都恪守做人的本分,连出轨,连嫖娼都不出现,那才是更好的生活。
只是,有些人做不到,但只要在底线之上,没有伤害其他人,就由他们去吧。
像朱迪斯这样充满理性的女人,毕竟还是少数。
错在寂寞
老有所依也该老有所爱
阳光色彩很好,巴黎真美
再怎么表现的不在乎,其实还是羡慕姐姐的爱情吧。
什么年纪做什么事,然后有可以贯穿一生的兴趣快乐.
整个故事让我大跌眼镜
j'adore ce film sincerement. Pute,c'est un metier,si vous ne pouvez pas distinguer la realite et le travail,ca va evoquer un grand probleme.en fait, tous les trois ne perdent rien, et gagnent rien. Mais, je regrets que Judith ne puisse pas trouver son amoureux de sa vie.
像正常恋人般的交往还是用金钱付出,爱欲和卖身就在一线之间--这是Judith和Patrick的难题;究竟肯让对方给出多少以填补无穷无尽的钱财空白,这是Mark和Fanny之间躲不开的结。最自私的还是男人,总能在合适的时候恰当的全身而退--留下独自在黑夜里哭泣的女人和苦苦哀求别走的妻子。中间穿插的嘻哈实在是太难听了...词倒写得可以。
狠灰色,幽默
女人有钱
电影很悲伤,虽然我猜到了结局,牛郎还是会选择年轻的妻子,即使她家里都是靠他一个人卖春来养活,年老的买春气质女再付出也没用。其实真的就是年龄的问题,人毕竟还是群居社会性的动物,总爱凑合与比较。在另一个平行时空里,她和他相爱着,直到女子八十岁还多,然后一起去看夕阳。
有人以女主角的角度翻译为女嫖客。想直接一点表明女人的彪悍和自由?
女主角的生活状态基本上就是所有女人的终极梦想啊
自己主宰自己的情感 真好
Nathalie Baye!把生活摆出来给人看,残酷!
男妓的妻子是个婊。最无辜的反而是嫖客。呵呵。
。。。。练听力,完全没有触动点,这种电影看着最没意思了
寂寞让人出轨,生活让人放弃尊严
有点味道的,可以看一看。
男主对老婆绝对是真爱 不知道是不是负责太久的惯性 回到了一种的可怕的人生 这样比一比 女主比男主幸运 但是跟男主老婆比就 难不成你理性克制成功一辈子 就是为了把好男人都让给贱人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