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好久没有这么笑过了。
除去片子本身的原因,影院里观众们互相传染的情绪,到影院得以专注的空间,都是让我能够笑得起劲的因素。
片子本身,讲述的是一个很传统小清新的男欢女爱的故事。
其实有些俗套的爱情片套路:一个下定决心无心进入婚姻的女强人,给无数男士灭灯以后,终于见到了Mr. Right的故事。
不过,喜剧片,有一个基本过关的内核也就够了。
本片最出彩的,在于其喜剧功底。
不同于很多粗制滥造的喜剧片,Trainwreck的喜剧元素,是能够看到编剧的用心的,是有一种智慧感在里面的。
后来一查,果然,女一号Amy就是编剧。
一个编剧出演的电影,自然会很认真负责的把事情做好。
一号肌肉男友,是一个著名的美国摔角运动员John Cena。
Amy和他滚床单的时候,想要一些浪漫的东西,于是让Cena说一些sexy的语言来调动一下情绪。
结果,Cena一番拒绝后,被迫开口,说出来的句子……我不愿意剧透,但影院里的观众都笑趴下了,我反正快把旁边的椅子扶手捶断了。
后来Cena在影院里和Amy看电影的时候,跟后排的观众发生口角,吵架也吵得观众们锤地:You know, you are an asshole! You know what I do to an asshole? I LICK it.男一号的死党闺蜜,居然找来了NBA球星勒布朗詹姆斯。
更让我吃惊的,他竟然不是打酱油的,是铁骨铮铮的男二号!
最让我吃惊的,他竟然演得不错!
这就好像,突然有一天刘翔跑去参加快乐男声,别人说你一个跨栏的过来凑什么热闹,结果他得了全国总冠军,靠实力的。
老詹我是今年才彻底迷上的,打到全国总决赛,最后错失总冠军。
一路看下来,对老詹的死忠程度可谓是与日俱增。
所以,看他演喜剧,我自然入眼。
老詹飙戏最好的一段,要算是篮球场边他和女主Amy的一番对话,劝她要和自己闺蜜在一起。
你想想,一身腱子肉,棱角分明,虎背熊腰,牛高马大的一个篮球巨星,问Amy:你看天空的白云,会看到他的笑脸吗?
你听微风的呼吸,会感受到他的心跳吗?
然后,Amy盯着他,用尽力气的问:啥?
然后,空气凝固了。
镜头上方疑似有乌鸦飞过。
老詹萌萌哒的样子,真让人恨不得上去亲一口。
说说缺点。
本片估计是有NBA的赞助,所以还有大量的桥段,最后一幕也是在篮球场结束的。
不过,也不是每一个篮球主题植入都那么成功。
最后一幕的啦啦队热舞感觉挺多余。
另外,女主工作杂志社的设定过于粗暴了,拿fucking作为主题的笑点,感觉过于低端了,Amy小同学有赶工嫌疑哦。
让我看得这么开心,这些小瑕疵我都不计较了,五星!
我想到这个标题的时候,正看着电脑屏幕上的胖妞在空中笔直地坠落。
我终于没有憋住,噗嗤一下笑了。
然后我就默默地打开了文档,敲下了这7个字,然后一直发呆到现在。
回顾电影,整部电影从头到尾都是限制级的笑料,男主角是大暖男,女主角是大胖妞。
詹姆斯的表现很惊喜。
我以为只是喜剧片,但着实把我惊到了。
电影里的姑娘滥交、粗鲁、说脏话、酗酒、抽大麻、不相信婚姻和家庭,正如那个另类女王Tilda Swinton在电影中说的一样:“我喜欢你,Amy。
你聪明但又不太有头脑,你可爱但又不够性感。
总结一句话:你挺low的。
” 就是这样一个姑娘,还不相信家庭,成天过着放浪形骸的生活,她并不是风流,她只是害怕失去,只是害怕属于一个人。
于是,这样一个女孩子,真的有救吗。
她的生活像是一片残骸。
但换句话说,生活本就是残骸,而我们奋斗一生的意义,便在于将所有残骸一块一块按照规则拼好。
我是中段后进入角色的,前段我GET不到太多的笑点,而整体情节又乏善可陈,以至于我有些昏昏欲睡,已经打算把这部电影关掉了。
突然我看见姑娘脸上的笑容,这笑容与众不同。
我被吸引住了。
我终于知道,所谓爱上的表情是怎么样的。
你回收期所有的放荡和混乱,只因为有那么一瞬间,你看见一张温暖的脸。
我知道这故事和绝大多数的故事不同,一个女孩,自己选择了失去所有东西。
仿佛是一夜之间命运撕碎了所有伪装,将最丑恶的嘴脸呈现在她的面前。
这样的故事也不停地发生在我的身边。
经常有朋友对我说:“我把生活搞砸了。
”最近跟我说这话的朋友是诺仔。
诺仔和电影里的女主角的遭遇竟然如出一辙。
诺仔是微胖界的一个奇葩,作为一个男生都要对她的饭量仰视。
她找我谈的那天,我就看着她在我对面暴饮暴食。
我有点看不下去了,就跟她说:“你再这样吃下去,就要把肚子撑爆了。
”她看着我说:“这大概是我在这座城市最后一次暴饮暴食了。
”我:“那你是要换个地方暴饮暴食?
”诺仔:“要是能把你变成番茄酱,我一定把你蘸着吃了。
我的爸爸病了,我得回去照顾他。
”我:“你不是刚刚要当上主编吗?
”诺仔:“已经被辞退了。
”我:“那你男朋友呢,你不是为了他才来这里的吗?
”诺仔:“劈腿了。
”我:“你走吧。
”这时候,看着对面暴饮暴食的姑娘,我的心里有种说不出的感觉。
似乎已经没有任何理由坚持下去了,似乎所有继续下去的勇气都已经消失殆尽了。
那时如果我看过这部电影,一定会对这个姑娘说:“你看看人家,生活就是残骸,它是不完整的,这是天生的,关键是,你怎么把他拼好。
”可是现在看着诺仔和一个相亲认识的小伙子结婚,觉得这也是个不错的选择。
每个人的生活并不相同,但都是在一块一块的碎片中寻找自己的幸福。
生活总是越变越糟的,可问题是怎么在最糟的生活里找到最好的自己,这才是最好的结果。
电影里,女主角找到幸福的同时,却仍然在不停怀疑自己是否幸福,在怀疑的过程中失去,在失去的过程中得到,这就是所谓生活。
我其实对那个老父亲的理论觉得很有意思,这世界上有那么娃娃,为什么要只玩一个呢?
生活是残骸的另一重意义就在于,所有的碎片,都是只属于你的。
就像是娃娃一样,你可以玩过很多个娃娃,但只有一个娃娃会属于你。
而人的一生,到底有多少时间在费劲了心思却寻找这些流落在四周的碎片,去寻找只属于自己的属于。
这也许就是电影要告诉我们的事情。
生活本就是残骸,而我们能做的就是找到属于我们的碎片完整的生活。
从来没有看过Shumer的秀,不过小资们对其普遍好评。
这个姑娘的外貌,就和她女老板对她的点评如出一辙。
不丑,不艳,不美,不骚。
于是,对于这个妹子能放倒如此多的男人,除了伶俐的口舌,还得要“伶俐的口舌”了。
身材还是不错的,不过我还是不禁对此女几十年如一日的漏逼短裙侧目。
这个片子吧,想走小清新来着,却被MBA给活生生毁了一逼。
明显的整个故事像是几个写着不同风格内容的写手生拼硬凑起来的。
如果去掉打篮球的货和家庭故事,此电影就是Shumer版的欲望都市。
如果去掉谈恋爱和篮球,这就是一部关于一个被大麻和酒精困扰一生的放浪女子的故事片。
如果去掉篮球和滥用,这就是一部关于从无名小店biu的直升Vouge的立志电影。
如果去掉篮球,剩下的我都能接受。。。
所有关于纽约的电影,如果与情欲挂钩,基本是以女性视角切入一个浪漫的故事的。
不过,如果去掉浪漫,我只看到对女性社会地位的不平等。
我不是女权主义,可是为什么美女,玉女,修女,浪女,谈得总是律师,医师,什么师。
好莱坞男人狭隘的眼光。
仿佛上城的那些几十楼高的公寓,只要打个炮且打对炮,你就能拥有一个美丽结局。
结局是,你们到城外买别野,那种渗透着英国殖民时期浓浓的银子为的建筑。
一丝不苟的花园,美丽的白人小孩儿,朝九晚五的丈夫,家里做着家务考虑买几千刀一条的浴巾的老婆。
噢糕,如果生活如此简单就好了。
突然让我想到了Gone Girl。
那个故事被写的如此惨烈,恐怕与女主角变态和男猪角渣关系没有太大。
那是因为,少有的一次在荷里活的电影史上,女性被赋予了智慧,手段和财富;而对立的男性,只是一个大街上满地跑的蛤蟆。
不是说Shumer只是一个大波浪女,这个片子我嗅到了她的诚意,却没有看到好的作品。
Shumer自己本来就是一个纽约客,生于纽约,曾经家庭富裕,是英式别墅门口的那个白人小孩儿。
可惜后来家门落魄,她也品尝了做轮渡,挤地铁,做平凡人而已。
想要做一个witty的人不难,只不过搞fuck和大姨妈的笑,还只能属下流。
最后的再次吐槽NBA。
你们这个德行简直就像惠特你休斯顿过气后去中国巡回演出的状态。
我已经没什么可以呕吐了。。。
一向女丑难寻,Amy Schumer 是新崛起的出色的女丑。
喜剧的标准就是它让你笑的时候你笑了没。
我看这部片就笑了。
我老公看的点就和我不一样,一个劲儿的说干嘛要找amy schumer一夜情啊太不现实了。
有关系吗?
这是一部挺勇敢的喜剧,有很多笑点都介于offensive和好笑之间(比如大量的种族玩笑),但是成功的落在了好笑这边。
懂了很多道理,却过不好这一生。
这句话有歧义,懂了很多道理,未必能照做,懂了很多道理,也未必能保证道理有用。
是在B站看的这部片,片子一开头老爸的一番说法,如果你一辈子只能跟同一个娃娃玩,你会不会玩腻,看到新的娃娃会不会更喜欢,那你怎么办。
然后就秒懂了,这个老爸玩了妈妈的闺蜜,玩了空姐,玩了服务员,玩了朋友的女朋友,玩了3P。
渣男无疑,但我心里的字幕从弹幕里飞出来,觉得他说得好有道理。
不仅是男人,女人也会烦。
艾米是不打算相信男女关系了,她放浪形骸,天天喝醉,性经验多得可以写教科书。
与其说这是来自父亲的感情伤害,还不如说基因遗传的作用更大。
总而言之,她是一个标准的都市女人,说到底不是不相信爱情,是不敢相信。
她觉得相夫教子很无聊,孩子很无聊,有个老公也很无聊。
是的,像我们一样,还没有经历过生活,已经有了生活观。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其实不知道生活会走向何方。
大龄剩女常常是这样的,设置了诸多限制跟原则,隔开的岂止是别人,还限制了自己。
有的时候作天作地,搂着睡太烦人,工作的时候不想接他电话,约会也不要太频繁。
还有就是绝不妥协,或者偶尔妥协的时候,拉个臭脸,告诉你老娘就是不爽。
男主真是撞到克星了,所谓克星就是你爱她比较多,隐约觉得不对劲,架不住脾气好地一昧忍让。
其实爱她什么呢,就是最怕说不清楚,看第一眼的时候就发了懵。
本片配角阵容也非常强大,靠着他们完成了几乎所有的笑料,蒂尔达女神演神经兮兮的上司,女人到了某个年纪,要么走向家庭生活,要么越变越神经病。
勒布朗詹姆斯,跟男主形同闺蜜,坐在场边问女主你到底爱不爱他,反差萌得一塌糊涂。
结果当然是皆大欢喜,因为这是一部轻松爱情喜剧。
男主并没有你叫我滚,对不起,我滚远了。
而是她想你时,就跳着啦啦队舞去看你,跟你说我爱你。
一切都很梦幻,在NBA的场子里,在众朋友、陌生人的面前,确认爱情,虐死单身狗。
可是在现实里,我们都理性得不得了。
我们不妥协,相信爱情,却不信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不做一点点努力,因为怕失败。
有过亲密感,再失去,我们都知道这个过程何其艰辛。
有个朋友前两天来看我,说你就多睡几个,怕什么,睡到一个对的就成了。
这个过程也许很长,也许很短,但是也别抱太大希望,顺其自然。
道理是蛮简单,然而生活好难。
艾米·舒默将丑闻喜剧与悲情混合在一起,演绎了贾德·阿帕图的歇斯底里回归。
真是以女性为中心的美国喜剧周。
“babe”这个词可以有不同的含义或理解。
在《生活残骸》中,艾米·舒默,这位电视喜剧演员兼作家,现为电影明星兼编剧,有时看起来像一个从婴儿车里跳出来吓唬(男性)世界的巨大婴儿。
你可以把《生活残骸》想象成一个女人的复仇任务——她可能也希望你这么想。
圆润的脸,明亮的小眼睛和调皮的嘴巴构成了一个婴儿形状的容器,为她在喜剧中心分发的丑闻幽默和攻击女权主义。
这部电影往往是歇斯底里的。
它不仅滑稽歇斯底里,剧本中充斥着坏女孩的俏皮话,而且歇斯底里地带有时髦、传教士式的延伸和愤怒的边缘。
就好像舒默在召集其他理性、叛逆的女性齐声说:“到目前为止,我可以被男性和其他愚蠢行为激怒,但不能再激怒了。
”不仅仅是男性被盯上了。
媒体界,通俗新闻部门,首当其冲。
蒂尔达·斯温顿在片中饰演舒默的女性杂志老板,这一角色非常出色:一个带着伦敦口音的刺耳的英国人。
她把员工提出的反体育文章像虫子一样压扁——“我们决定用六岁以下最丑的明星孩子”——然后花了60秒的时间解雇了她。
《生活残骸》针对的是任何机构(医院、工作场所、养老院)试图贬低一个简单、诚实、滥交的女工女主角。
这部电影鼓吹的是聪明的叛变。
“过了11点,这里就变成了卡利古拉”,她的父亲住在一个无所顾忌的退休之家,她愉快地谴责道。
当父亲去世时,舒默的葬礼致辞以他喜欢的充满爱意的侮辱口吻向他致敬:“他是种族主义者,恐同者……他是一个酒鬼,”然后简短地说到精彩的部分,然后是感伤的。
在这个场景中,她的角色被泪水哽咽,这是典型的《生活残骸》。
它把喜剧和悲情混合在一起,却丝毫没有使整杯鸡尾酒中毒。
这部电影由贾德·阿帕图执导,就好像他最近的失败从未发生过一样(这是40岁,有趣的人),电影甚至有一个浪漫喜剧的爱情情节。
比尔·哈德尔博士饰演的女主人公的白马王子受到了其他角色的嘲讽——“无聊!杂志老板斯文顿这样评价舒默想要的封面男孩——在电影大胆的大喜结局胜过庸俗的《军官与绅士》之前。
By:Nigel Andrews
1、Kim(Amy's sister):他自己选择衣服穿,他的内心就是这样。
2、Amy:当我问他是怎么向妈妈吗求婚的。
他的回答是“WHO?”.3、Alister:批萨里有谷蛋白,glutenin.4、Boss Diana:最好的哀悼方式就是不要哀悼。
5、Aron:我想帮助他,他却叫我witch.巫师。
6、Aron:那些啦啦队队员的优点就是,她们召聚众人,让大家开心,不像你们杂志社的人,坐在那远远的评判人。
因为如果你不尝试,你就永远不会失败。
Because if you dont try,you cant fail.所以你觉得啦啦队队员对你有威胁。
Amy:Now you got me.7、Amy:我先开始,你找我太屈尊了。
go down for me that much.Aron:什么?
Amy:对,那是一种自私。
因为,你表现得好像是为了我,但只是要表现你自己有多伟大。
你总是在帮助别人。
Aron:难道你不想我对你好吗?
Amy:别反过来说,我不想你屈尊。
太好笑了,当然我想你为我屈尊。
Aron:那就屈尊一点点。
Amy:不要再争这个部分了,好吗?
8、Amy:我不太舒服。
太亲密了。
接受爱吧。
Amy:过载了。
我要退出这个拥抱了。
9、Amy:其实我的形体太差了。
I‘m just sweat up more than I'm proud of.我出的汗多得让我自己难堪。
10、Aron:一般人跳上蹦床都会弹起来,但是不知道为什么你却向下一头栽下去了,狠狠地。
you went down,you went straight down,hard.
为什么这个片子好笑:1.性总是最好的段子。
比如:在杂志选题的时候讨论吃大蒜是否会导致男人的精液味道不同等;比如男女做爱的时候要求说一些黄段子之类的。
2.镜头或者情节的重复使用:开场3分钟,amy和若干个男人上床并送走他们,这个片段当中,无数个男人站在门口向amy告别。
一个镜头还好,但若干个这样的场景被快速、大数量地重复,就变得很好笑起来。
一个人不断地说谎,说一个谎就被人揭穿;再说一个谎又被揭穿,直到他不得不说出真相。
这个过程当中他可以瞎编一些谎言和根本就是胡扯的东西。
3.夸张的人物设定:(1)amy的爸爸:满嘴脏话的一个老头,愤世嫉俗到好笑,四处和人斗,但心肠软。
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他的语言要风趣,否则的话一定会让观众不喜欢,一个满嘴胡话地愤青才能让人喜欢。
(2)amy的女同事,性格非常突出。
饶舌妇,叽叽喳喳,性格略胆小,喜欢附和,脑子有点不太好用,呆呆地。
(3)amy的男同事们,一个是东亚人,一个是以色列人,从外形就可以看到明显的差异化。
也是欧美喜剧片中典型的配角。
他们都很贱,都性格有明显差异而且突出。
这些人物一定都是有各自的人物小传的,所以才能够有明显的差异。
而国内的喜剧电影人物的性格特点并不明显(剩者为王当中的同事都非常脸谱化,没有任何特色,都是观众身边能够看到的人物,平庸,无趣),即使明显也只是作为一般人的明显(比如会被设定成一个男人婆-肿瘤君中的闺蜜,或者一个娇滴滴的美女-剩着为王中的熊黛林),而不是做为一个喜剧角色的那种明显。
(4)欧美喜剧片当中一般都有一个小角色,贯穿始终。
比如片中amy楼下的流浪汉,总是有金句不断。
不占太多的篇幅,但总是让观众感到映像深刻。
然后片中会有一些路人的角色,会说一些很搞笑的话,仅仅用于调节气氛。
(5)amy的夸张性格:不喜欢和一个男人有长久的发展,所以会产生各种和想和她产生长久关系的男人各种矛盾。
amy睡觉很轻,所以她和conner一起睡觉的时候会很夸张地要求他不要大声呼气,以免感到风声。
amy跟人讲话有时候也把握不好分量,会错误判断形势,所以比如一群女人一起玩游戏讲真心话大冒险,她会真的说一些很隐私的事情,以至于众人不知道说什么好。
4.夸张的台词和语言风格:比如amy在面对男性伴侣脱下裤子露出的dick时说:“your dick never ends”以表达他的dick很长。
这个台词绝对是绝无仅有的形容,而且形象得不得了。
5.尖刻嘲讽的语言风格:amy会当众嘲笑喜欢体育的人,认为他们很无聊,认为他们人格低下。
这种略带争议的台词要演员用很自信或者一开始自信但发现大家反映不太对之后的不自信来表现。
6.对比:(1)人物反应对比:开场时,amy和一个男伴提出永久分手。
男伴并没有听懂,还在一边傻傻地搞笑,说一些非常愚蠢的话,可是amy已经明确地说了他们要分手。
观众此时是明白amy的意思的,可是男伴不懂,于是观众就在一种智力优越的地位上看这个男伴在傻傻地搞笑。
这种对比就尤其让人觉得搞笑。
另外一种对比是,一个人讲了很好笑的段子,可是另外的人没有反映,这种尴尬和沉默会让观众笑翻天。
另外一种对比是,一个人讲了很长一段自己很欣赏的言论和台词,可是另外的人没有反映,把他打发走了,这也会好笑。
(2)情节上的对比:amy让男伴做爱时说脏话,男伴说了,可是说得非常没意思。
这种错位让观众觉得好笑。
amy和男友吵架,这是男友主动发起来的吵架,可是到最后,amy话多得男友睡着了。
amy最后想投篮让男友impressed,结果最后却一下子摔在了地上,这是一个极度夸张的反衬。
(3)人物身份和形象对比:比如amy和男友在电影院和另外一个人吵架,男友就说了很多很gay的攻击性的语言,观众会觉得这些话和他的身份很不相符,这就有了差异性。
一个角色可以一本正经地说一些很扯的话,形成反差,而且他自己一点都不觉得好笑。
比如amy告诉conner她没怎么吃早饭,然后她开始数自己到底吃了些什么东西,然后观众知道她其实吃了很多东西。
amy一边跟正经的说这些话,于是就有笑点了。
intern是一个在全片当中都非常文静和一本正经的人物,但是他在私密环境当中却是一个喜欢玩SM的角色,这让人觉得很好笑。
7.其他一个人自己突然无意识地说了一些很愚蠢的话,他自己都没有意识到。
等他意识到了的时候又会嘲笑自己。
在一个场景结束的时候,需要一个人(处在这一幕当中的,或者不在这一幕当中的人)说一句很搞笑的话来结束这一幕。
比如在amy的父亲和amy的姐姐结束了一场争吵,最后姐姐离开之后,同桌吃饭的一个老头说“这个女人是你的老婆么?
”于是这个喜感就出来了。
嘲笑名人和知名商人是喜剧的一个点。
一个搞笑的段落结束的时候要很快就切掉,要造成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而不是让这个笑点慢慢消逝掉。
喜剧当中需要有有分量的悲剧,但悲剧持续的时间不宜过长,而且都要穿插喜剧的台词或者以喜剧结束。
1.LeBron James 真人唉 难以置信 怎么会有档期来拍电影当你和LeBron James是个哥们,一起和咖啡他要和你AA,结果他自己却忘记带钱包。。。
当他和你说Miami和Cleverland没啥不同。。。
当你和他在篮球场单挑。。。
不止James,竟然还有Stoudemire,做手术。。。
被打了镇静剂还强行逃出医院,还有被麻醉后的胡言乱语2.关于女主,一句话就是no zuo no die人家男主第二天要去给Stoudemire做手术,非要吵架说个清楚,不说清楚不让睡觉。
男主的痛苦我是深有体会,最有发言权的3.女主改变略突兀,还好至少也付出努力,去戒掉酗酒和抽大麻,去和妹妹和好,去给男主惊喜,虽然她这身材去跳弹簧床扣篮确实难了点
不论你已走上人生巅峰,亦或正处于人生谷底,你的生活里都会有残骸,比如没完没了的酒会、社交,和没日没夜的游戏其实没什么本质区别,they are useless but necesary!
其貌不扬甚至无法引起别人好感的艾米,对婚姻充满着恐惧,私生活混乱,出口就是性的谎言,换言之就是大人们说的玩世不恭。
然而就像艾米念他父亲的悼词一样,这个人得罪了身边所有的人,但所有人都喜欢他。
活着本来就是自私的,只是每个人的表达方式不一样,我一直相信每个人所做的任何一件事最终都会影响到(为了)自己。
影片其实讲述的是各类人的人性弱点,艾米害怕长久相处暴露出的问题,妹妹不善于表达,艾伦自尊心强,女上司独断专行,女同事过于善良,球迷排斥其他球员不论对方多么优秀,勒布朗过于利益分明。。。
每个人都在努力的扮演好自己的角色,这些弱点堆在一起就成了巨大的残骸,但,这不就是人生吗?
勒布朗确实很出彩,哈哈!
she is cliche
哈哈哈前一大半真的好好笑梗好多啊,Rhapsody in Blue出来笑得我差点一口水喷出来,全程都带着Amy特有的略带尴尬的自嘲,可真拍太长了而且结局完全不能接受,感觉她要酷得多才对。客串都挺有意思,LeBron吃饭算账那里太逗了。
几乎是从头笑到尾,两个小时脸都笑僵了,影厅里的其他人也一样,旁边的妹子笑得爆米花都掉到地上。我大概能get 到七成笑点,有机会还是蛮想带着字幕再看一遍的。一部特别好的女性视角的爱情喜剧。
一般搞笑吧。喜剧演员是不是人缘特好?很多大牌客串,包括体育明星。不过对话挺与时俱进的。
这部电影的笑点还真的是很奇怪
明明那么多咖,怎么还拍得这样难看?
很俗套的爱情喜剧。差点没认出蒂尔达·斯文顿。
阿帕图的片子越来越没料!!
找一部有始有终的喜剧怎么就这么难呢!就前半部分还有点意思...
其实stand-up那一套论笑果放电影里还是有效的,只是原有的那种反叛进步的精神内核在电影里几乎消失殆尽,因此平庸不奇怪但是实在遗憾。
Put yourself out there. ps,Amy还是拍小短片比较精彩。
恋爱的部分拍得很棒。
i'm sorry but why is this so funny and why is Bill Hader so attractive in this!! i'm so in a love-Hader relationship right now
梗还算都比较新。有一些小细节令人感动。不算深刻,但至少真实。配角卡司令人瞩目。
比伴娘差一截,差在喜剧人的不节制,加入了太多主线之外的段子,看似好笑,太拖节奏,有个段子还蛮好笑,I once fucked three-quarters of pink floyd, Dark side of all their moons,hahahahhaha
艾米演得真好
故事的设定不错,演员的演出也挺投入,可惜虎头蛇尾的太严重。
阿帕图喜剧,滥交酗酒好姑娘,黄段子满天飞,肌肉男那几段很好笑,“中国是很重要国家”,哈哈;低俗表皮下实则包裹传统保守价值观,最后浪女回头金不换什么的简直倒胃口。Tilda Swinton半天没认出来。
Disturbing.
很久没看到电影院这么热闹了啊,各种绵密的笑点设计的还是挺屌的。黑肌肉男黑体育粉黑英国口音黑保守派各种黑出翔啊嘿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