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人犯

殺人犯,罪与罚,Murderer

主演:郭富城,张钧甯,张兆辉,何超仪,钱嘉乐,谭真一,陈观泰,黄又南,董勇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香港,美国语言:粤语年份:2009

《杀人犯》剧照

杀人犯 剧照 NO.1杀人犯 剧照 NO.2杀人犯 剧照 NO.3杀人犯 剧照 NO.4杀人犯 剧照 NO.5杀人犯 剧照 NO.6杀人犯 剧照 NO.13杀人犯 剧照 NO.14杀人犯 剧照 NO.15杀人犯 剧照 NO.16杀人犯 剧照 NO.17杀人犯 剧照 NO.18杀人犯 剧照 NO.19杀人犯 剧照 NO.20

《杀人犯》剧情介绍

杀人犯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半岛大厦天井,警员徐泰被发现时身负重伤,奄奄一息。同时,警方还在现场找到了昏迷不醒的督察凌光(郭富城 饰)。结合近期发生的电钻杀人案,警方怀疑此案为同一凶手所为。凌光苏醒后失忆,导致其无法解释与徐泰相会之事,因此陈安哲(钱嘉乐 饰)等警员指责其为凶手。余总警司(董勇 饰)让他不要插手此案。凌光深感委屈,身边只剩好友阿鬼(张兆辉 饰)力挺。记事簿显示,凌光在案发时均在请假,他询问妻子希爱(张钧甯 饰)和养子仔仔(谭真一 饰)希望唤起当时的记忆,无济于事。他的脑中不停闪现血腥场面,精神极度失控,不但冷淡妻儿,而且忽视了刚离婚的妹妹凌敏(何超仪 饰)。收集证据时,凌光赫然发现,几名死者竟然跟自己有着特殊的关系,而且这背后还隐藏着更大的阴谋……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裁缝的抉择非常小特务:大决战亚细亚的天使迎雨咆哮西辛7鱼狗轻音少女番外篇:冬日最后一战马粥街残酷史致命学园爱丽丝这不是斯巴达我爱男保姆编织记忆第三季激情燃烧的岁月2妈咪侠小可爱娜斯佳冷血动物最佳利益2:决战利益明月引怪兽在巴黎非常主播永航员第一季擦枪走火被捡到的男人我的灿烂人生白河夜船真爱狗公园七仙女外传生活点滴第三季呼叫助产士第二季

《杀人犯》长篇影评

 1 ) 出乎意料之外,雷到的电影

其实我好矛盾,我唔知系俾3粒星定4粒星好,我真系犹豫佐好耐。

首先开头果一幕我的确系令我惊叹,用一首钢琴音乐作为电影开头葛背景音乐来带出画面,令我有一种忧伤但系又宁静葛感觉,就系我欣赏紧哩段音乐仲未回过神葛时候,突然系上面坠落一个满身系血葛人,就系哩下野,真系吓佐我一跳,同时又令到我觉得港片有得救啦,我好佩服导演能够用哩个手法开场,实在令我又惊又喜,会令我一定要睇哩部电影。

可惜葛系惊喜只有果一刹那,到佐后边故事葛发展,立即令我林起日本葛一出电视剧《世界奇妙物语04秋特别篇》当中《空白的人》葛故事,里边葛剧情同哩部电影葛剧情有8成相似,本以为导演系用果个来做蓝本重新改编葛电影,我仲以为自己已经估到最尾葛结局会系点样,甘就林住既然知道佐个结局就有D五系好想睇落去,但系我都睇下出佐剧情葛其他野,所以就继续睇埋落去。

都唔知我哩个选择系五系错误,睇到高潮葛时候,我俾编剧来佐一个大雷到,我真系好佩服导演葛想象能力,哩个世间竟然有“不死症”哩样野存在(虽然我唔知真实葛世界系五系有哩葛病,可能导演真系去调查过有),我简直就是傻眼!!

我完全系张大个口得个洞。

其实我觉得如果按照番《世界奇妙物语04秋特别篇》当中《空白的人》葛故事甘去走完个结局都五系一件坏事啊,最多米俾人话有相似葛故事咯,都好过宜家搞到个电影有D不伦不类,城城都唔知点样对住一个拥有40岁思维但系身体系一个10葛小佬仔演戏好咯,= =我唔知点解城城要接拍哩个剧本。

好啦,就算编剧你真系要按甘葛剧情发展落去,我都照忍埋落去啦,毕竟都差五多结局。

到佐后边葛部分,成出电影已经发展成一部血腥类型,同埋变成番茄酱葛世界。

我知道导演系想透过电影去表现人性葛丑陋面孔,当中葛番茄场面我亦都无可厚非,因为人类本来就系有甘血腥甘丑陋葛一面,甚至连电影都只能系表现出一个侧面,可能都不足以能够讲人性更加极致葛一面反映到。

不过就成出电影来讲,我自己都系觉得太失真,主要系剧情上面我真系雷到= =,尤其系高潮开始,毕竟一个小朋友葛表演系有限葛,我真系替个小朋友惨,五单指要讲甘多台词,而且可能仲会俾果D睇电影睇到分五清现实定系虚幻葛FANS诅骂。

 2 ) 【杀人犯】VS【孤儿怨】

本片和美国的【孤儿怨】题材上很相似,以至于有抄袭一说,但是从上映日期上来看不太可能吧。

两部片子都很棒,相比较而言,本片在整体气氛从始至终都营造的很好,一开始就镇住观众了,一直到最后那种要把人逼疯的情境都渲染的不错,而且犯罪动机比后者更具合理性,但是犯罪手法却是美版的比较有可行性,毕竟操控另一个人去犯罪存在一定的风险和失败率。

可以说本片赢在从一而终的整体氛围和结局的悲剧性和开放性,而后者赢在小女孩让人惊讶的演技上,当然,本片中郭富城的演技还是不错的了。

 3 ) 影评兼对广电总局的怒斥

这是一部被低估的片子。

片头,低镜头缓慢推进,尸体忽然从天而降,血液迸溅出来,一上来直入主题。

接着高镜头缓慢拉升,贫穷的街区,四面冰冷的混凝土,从高处,审视生命的不堪一击。

黄绿色的主调下,是一个光怪陆离的世界,一瞬间,我们就会有共鸣,这个世界发生了太多奇怪的事,谁又能说它们都是合情合理的呢?

下一个镜头,苍茫的天空,群鸟云集,正所谓山雨欲来风满楼,大事将至,序幕拉开。

就凭这一个开篇,加上故事的完整性和郭富城精湛的演出,这是一个至少三星的片。

在继续写电影之前,先讲一个插曲。

我首先看的是大陆版本,90分钟。

这个版本和原版也就是港版有很大的区别,大到根本不能叫剪辑,而已经被改成了另一部电影。

全片的亮点开头被删了一部分不说,故事的完整性被彻底打乱。

港版的剧情虽然也有瑕疵(下文讨论),但毕竟是说得通的,是完整的,大陆版的剧情是根本说不通,是扯淡。

港版的故事讲述了一个因患病从而长不大的貌似孩子实为成年人的“仔仔”杀人并嫁祸给主角的故事,最后的结局是嫁祸成功,主角小时候的邻居和怀孕的妻子死光,自己进了监狱,凶手逍遥法外。

大陆版的故事讲的是一个连环杀手作案多起之后,包括主角在内的所有警察都无法破案,不断出现的证据都准确地指向了主角。

但关键是,主角不是凶手。

关键是,凶手到底是谁呢?

关键是,广电总局也不知道。

关键是,怎么往下演呢?

于是主角忽然醒过来,原来做了一场梦。

于是电影结束了。

另外大陆版的删了一些比较吓人的镜头,比如第三个死者像贞子一样爬出来又被撞的情节。

说实话,这些镜头的确有点惊悚(你要硬说毫无感觉呀,那。。

),不过完全在承受范围之内,比很多惊悚片鬼片轻太多了,如果惊悚片鬼片可以上映,几个略有吓人气氛实则为了烘托整部电影感觉的镜头何须被删?

或者是删了这几个镜头就可以允许少儿观看了么?

我不推荐儿童观看此片,我们应该尽量少地把色情与暴力暴露在孩子的面前,在小的时候,就让他们的世界充满童话的色彩,就让他们相信世界是和平美好的,让他们相信王子与公主最终会快乐地生活。

再继续说电影。

本片的一个问题是剧情上功力不够。

好的推理惊悚类电影大体有两个模式,一个是不断给出线索不断推进剧情,弦越拉越紧,最后谜底揭晓原来如此,一切合情合理。

但这个揭晓一定要在最后,揭完了电影也结束了,而且要短,让你爽那么一下,又觉得意犹未尽。

另一种模式是弦越拉越紧,不断给出线索,最后弦紧欲断时戛然而止,也没交代凶手是谁,代表作《杀人回忆》。

本片就是前面弦拉的不够紧,铺垫不够,早早揭晓了谜底,只能让凶手自圆其说以达到合情合理,不仅略显啰嗦,也有些扫兴。

但相较于同年上映的《孤儿怨》以及其他欧美同类型的电影而言,本片的特色在于它拍出了一股文艺味,港片独有的文艺味。

这文艺味体现在三方面,其一是景色的唯美,故事的地点设置在海边,一望无际的海平线,孤独的山路。

其二是节奏的掌握不紧不慢,不算太紧张也不乏味,与一些出色的韩国片相似。

其三是故事的架构,除了推理惊悚之外,他还包含了表象与真实之间的关系,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信任。

眼见未必为实,表象与真实之间的关系这一点是故事本身所赋予的,而在这一切或疯狂或荒谬或残忍或寒心的背后,是无比苍凉的人与人之间信任的缺失。

同事与上级的不信任,朋友的不信任,直到影片结尾亲人的不信任,让我们感叹信任在所谓的现实面前是多么不堪一击。

片尾,主角留下了一滴泪,这滴泪不是因为后悔而流,而是因为甚至他的亲妹妹也不相信他,没有一个人相信他。

凭此给到四颗星。

 4 ) 现在看到以前写的影评,都是害怕的

凌同学推荐,对郭同学演技也一直处于上升的认可状态,从《C+侦探》开始,当然,国版除外,真不明白删的意义在哪。

宿命的复仇,不推荐芝瑞同学看,我觉得CULT了些。

凌光,还有一个月即将升任警司,太太美丽,仔仔可爱。

手下阿鬼,跟随十几年,互相信任。

开场第一分钟,泰G被人扔下楼,满身钻孔,连环血钻杀人狂再次出手,而凌光被发现在七楼晕倒,醒来后,暂时失忆。

线索,越发现,越与凌光相关。

OK,前一小时相当之赞,赞到一直处于恐怖气氛中又不至于沦为B级,而我也在寻找线索,当然,我想不到关于不老症,因为还没看《孤儿院》。

太太和上司的普通话,怪怪的。

小朋友的演技值得称赞。

我不觉得他人是地狱,我觉得地狱在心中,与其埋怨别人,不如反省自己。

想到柯南同学说的,真相永远只有一个。

 5 ) 千万别看一个半小时的删减版 浪费时间!

怀着紧张压抑的心情看了一个半小时后才知道是删减版 根本不知道电影在讲什么,貌似男主就是做了一个梦。

百度了一下剧情才知道前因后果。

不是电影不好,而是删减的没样子了!

警告大家不要浪费时间,太坑了,要看就找两个小时原版来看,现在本人已经郁闷的睡不着觉了 !

据说即便看到结局,也是很郁闷的结局。

 6 ) 《孤儿》和《杀人犯》

之所以把两部电影放在一起,着实是因为这二者之间有相同之处。

这两部影片的主角,分别是两个孩子,但其实都已经不是孩子,只是样貌和天山童姥一般。

《孤儿》中的女孩,因为患病而导致身体停留在女童状态,又有躁狂症,导致了整个行为是失去常理的。

她只以为要勾引她喜欢的男人,便可以将所有挡路的人杀了。

说到底,是精神病导致的疯狂。

她利用自身的外形,博取他人同情,挑拨人们之间的关系。

一旦身份暴露,便大开杀戒。

对于这样一个女孩,厌恶自然会多于同情。

而《杀人犯》中讲的是个男孩,导致心理偏差原因是常年和母亲一起受到了诸多不公正的待遇。

先是发现父亲另有所娶,有了一个新的、幸福的家庭。

后来和母亲相依为命,看着母亲为了养育自己而受苦,到处被人看不起,别人鄙视,而自己却没有能力保护母亲。

直到母亲死去,他为了生活,便利用自己的身体,开始了害人。

他的行为,大多是为了复仇。

他报复的对象不是指定的某个人,而是整个他认为不公正的社会。

这个,显得更加无奈,更加无计可施。

人们都是同情弱者的,谁会不相信一个小孩子的话?

谁会好端端地怀疑一个还没长大的孩子?

这件案子被安排得很棘手。

两部片子有很多东西不谋而合,但后者却不像前者那么容易解决。

《孤儿》,好歹还有个人证没有被害。

而《杀人犯》却连唯一的证人也死了。

到最后,只剩下罪魁祸首一人逍遥地坐在海边。

也是,凶手做得很周密。

没有一个人是他亲手杀的,而在那乞丐也被杀了之后,就再也没有人可以出来指证。

而凌光,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替死鬼。

不过,我们看到后来似乎有了转机,事实真相总有一天会水落石出。

只是,谁又能保证,不会再出现另一个凌光?

也许真相的揭发,又是一轮新的血腥杀戮。

 7 ) 实在系无话可说啦!!!高~

真系好难看到一出咁鬼经典的戏!

看戏的前面觉得情节紧凑,悬疑气氛营造得不错,我是一直好比心机去估凶手是边个,我一直就怀疑是凌光的老婆,我梗系唔想系啦觉得佢老婆好好点知道突然杀出个咁的人做凶手,仲要自白。。

顶,我仲厄自己话系城城自己幻觉啊太过唔符合前面的铺垫啦,好似凭空出现咁!

出戏的前后完全唔拉更!!!后面凶手讲的野好似可以根本就唔需要前面的铺垫一样中意点讲都得,玩晒

 8 ) 如果《殺人犯》中“郭富城”妻子生下孩子,引發養子嫉妒,之後反致養子意外“失蹤”……而“郭”之前為追毒販而導致“長子”溺死,並非意外,甚至養子與“郭”之間並無父系血緣關係,而是最終演變成了一種連環犯案模式

如果《殺人犯》中“郭富城”妻子生下孩子,引發養子嫉妒,之後反致養子意外“失蹤”……而“郭”之前為追毒販而導致“長子”溺死,並非意外,甚至養子與“郭”之間並無父系血緣關係,而是最終演變成了一種連環犯案模式https://www.douban.com/people/1180239/reviews 之前兩年五月的評述鏈接以及相關“電影人”評述豆列(應該需要登錄豆瓣)https://www.douban.com/people/1180239/doulists/all還有香港電影魔鬼辭典https://www.douban.com/doulist/152095448/(電腦頁面 可點擊“香港電影魔鬼辭典”各條目開頭的“李翼的廣播”鏈接 進入比較“人性化”的排版:(2009年的《殺人犯》其實跟三年後的《寒戰》,有著相近的構思與框架,都是講差館裏的“派別”爭鬥,互相懷疑,之後再涉及到“警二代”……只是角色與捧場的多寡有別……《殺》中的郭富城老師不像在《寒》是警界高層,官至警務處(副)處長,而只是個本來即將升警司的總督察,而他在警界的“對立面”包括但不限於陳觀泰飾演的徐泰,張兆輝飾演的好友阿鬼,錢嘉樂扮演的陳安哲,以及董勇飾演的總警司,應該是此片港版中除了張鈞甯扮演的“郭”妻外,另一位不講粵語的角色。

但這些“對立面”,當然不“夠票”跟梁家輝先生在《寒戰》中的角色相比,不僅是職位與氣場,更是戲份本身。

“陳觀泰”除了在片頭站起來一小會外,全程都是躺著的,也沒臺詞,一般這樣的角色,後面總會醒過來,或有更大的反轉,但在《殺》中,反轉反得更另類,就是直接讓他過世了,於是“郭富城”更加陷入被動與無助……而“張兆輝”更是個功能性角色,之後面對的情形還跟十年後的《少年的你》一樣,劇組在勘景時極具匠心,找到一處極陡峭,又極富視覺衝擊力的場景,從而讓突如其來的遭遇,顯得順應天時地利,及人不和……“錢嘉樂”只是口無遮攔的普通警員,當眾說幾句無傷大雅的氣話,在《殺》中的功能,基本和《寒戰》中尹子維扮演的技術專家等同。

董勇飾演的總警司……就不說了。

也就是說這部電影不是群戲,恰恰相反,幾乎就是郭富城作為一個“男人”的獨角戲,這本來是一個極有發揮的機會,但需要人設,劇情方面的嚴密鋪墊與高度配合。

懸疑電影從一開始的捕風捉影,到中後段,慢慢解謎,主角化被動為主動,當然反類型的處理,是也可能陷入更大的陰謀之中,後者的範例自然是《七宗罪》,但一方面,布拉德·皮特Brad Pitt並不是那片唯一的重要男角,基本可以稱為黑白配的雙雄戲,而且這更大的陰謀,是把Pitt的角色,與反角都裹脅進去,從而完成整套罪行,而不只是讓前者陷入更深的絕望與痛苦中……但《殺人犯》中的“郭富城”不是這麼被安排的。

在我個人看來,他一開始根本就不應該被手機短信引到“陳觀泰”的墜樓現場,更不應該被砸暈,被短期記憶喪失,不僅是因為這一系列操作難度太大,幾乎不可能,更是因為,他一開始這麼被動,接下來就一路被動下去,甚至因為殺了阿鬼,真的成了“殺人犯”,一路萬劫不復下去,毫無超脫反轉的可能……這甚至都稱不上是黑色幽默。

他完全可以不這樣,而是一開始他查電鑽放血連環凶案,直到“陳觀泰”出事,他始終都只是在查案,而沒有涉及其中,甚至起初都沒有引起警界同事的懷疑……當然他也慢慢開始懷疑起自己來。

可能有人會認為,這麼設置太過常規,不能讓影片開場就先聲奪人。

但問題是,一部電影的開場就算再抓人,再有衝擊力(可能就如同某些網路電影的開場幾分鐘)……但更重要的是,後續的發展,得跟得上才行。

“郭富城”顯然沒怎麼能跟上,但他不是沒有機會的。

當他被醫生告知,自己的短期失憶,是因為服食了某種藥物,接下來最順理成章的情節發展,本應該是,他控制自己的一切飲食,等待藥力過去,記憶恢復……(當然接下來應該有反轉,還是被下毒之類)但編導顯然沒有這麼做,當然對此還有一種懷疑是,“郭富城”可能本就因為兩年前親生兒子的意外,有心理疾病……但對於一個馬上要升職的員警來說,竟然可以偷偷服藥,這在程式與實際操作上,都不太可能,也不可思議。

另一方面,就是真凶謎底的揭露,現在這樣的設置,絕不應該是以真凶自曝其短的方式來鋪陳,不僅是由於《孤兒怨Orphan》沒有這麼做,而是“在情在理”,都必須通過主角的調查而得知,不管是“頓悟”,或者間接被告知。

因為要誣陷“郭富城”,於是真凶算不上一個連環兇犯(之前最多是人販子),因為後來的動機是直接而單一的,死者之間的關係是有緊密緣起的,而不是社會型鬆散的……這就導致一個問題,對於真凶的調查,似乎就無法一波三折,事件雖然離奇,但真相是一點就透(通過照片)的,最多事前是通過對“郭”的誣陷,而展現出來。

而過程中,最關鍵的因素,其實就兩個,一為兔子形狀的鑽孔,二是蛋糕。

但老實說,這兩個關鍵因素,不足以提煉出之後的謎底,於是只能真凶“坦白從寬”。

《孤兒怨》中的謎底是最後通過調查間接被告知的,但在影片進行到中段的時候,反角的面目就很清晰了,終極真相,是為這個麻辣火鍋,又添了一層湯底。

而在《殺人犯》中,當真凶自曝其短後,其實“郭富城”還有一次反擊的機會,就跟上文提及的“控制飲食,等待藥力過去,記憶恢復”是一樣的邏輯,那便是讓警界同事查真凶的真實年齡,相信這可以有骨骼密度,牙齒等等多種方法,當然還包括空腹驗血,但他就是不這麼做,在差館裏保持緘默,保釋後對妻子話說一半,又留一半,導致後者反倒快人一步,先聯繫醫生查驗,從而被殺……這實在是一整套匪夷所思,不合常理的思維與行為“邏輯”,甚至比真凶本身還要變態。

而且依現在的犯案動機,真凶其實內心就是要讓“郭富城”切身體會到自己當年的痛苦與恥辱,但以現在的“文本”而言,兩者並不對應,除了與“郭”妻同床共枕時的“惡趣味”外,更多是讓“郭”精神失常,身陷囹圄,但這些與真凶當年的經歷,並不對應。

除非是這麼設計,“郭”妻肚子裏的孩子是生了下來,而且慢慢長大,“郭”氏夫婦當然更寵愛自己的親生骨肉,於是對於收養的那位不再像之前那麼上心,這也是人之常情,於是引發養子的嫉妒,以至於惱羞成怒……也就是說,開始時的家庭戲份,看起來只是由養子對於親生兒的嫉妒展開的,同時當然還包括他對於“母愛父愛”的“爭奪”,以及“郭”氏夫婦的反應。

而這才是直接對應真凶當初對於另一個重組家庭的憤恨。

當然更有感官衝擊力的電鑽放血連環凶案,也是一開始就同步發展的,跟現在的版本區別,就在於上文提及過的,一開始“郭”並沒有重大嫌疑,更沒有引發同事的懷疑,而只是一個查案者……但接下來他發現自己的嫌疑越來越大,同事中也開始有人懷疑,可能之後也出了事,但絕對不要是意外,更不應該是男主角故意動手,“激情”殺人。

接下來真正出“意外”的,應該是養子本尊,因為在一個情境下,“郭”要保護自己的親生子,於是任由養子出事……雖然“郭”事後認為這只是一次意外,但內心還是非常愧疚,當然這也類似於在“兩個家庭”中進行了選擇。

但事實上,養子當然沒有死,這只是他設計好的,也等於是為了最後真相的揭露,進行鋪墊,同時讓“郭”在身陷連環凶案嫌疑的同時,沒准還被懷疑對養子的“意外”,也負有責任。

至於最後的真相,還可以加上兩層“湯底”,一來“郭”兩年前在公園抓毒犯,將兒子留在公園後溺死,並不是意外,而恰恰是養子所為……畢竟不這樣的話,他也不可能收養,也就沒有下文了。

最後一層“湯底”,原本以為養子跟“郭”是有血緣關係的,而且很“近”,但實際上是沒有的。

真正跟養子有血緣關係,另一個家庭的“兒子”,養子早就報復過了……但之後,他並沒有覺得滿足,與釋懷,於是決定繼續報復跟自己無關的“同類人”,就是一個男人在外面有第二個家,又拋妻棄子,那第二個家裏的“既得利益者”,都成了養子要報復的對象,而無所謂跟養子有沒有直接的血緣關聯。

於是本來是有明確動機與目標的報復,在養子這邊漸漸發展成了一種犯案模式,成了真正針對“第二家庭之子”的連環兇犯。

 9 ) 《殺人犯》,垃圾片中的战斗机!

作为一部垃圾中的战斗机,片子给所有想拍烂片的电影人树立了一个伟大的榜样:那就是你可以没有智商,但是绝对不能没有离谱的想象力.当看到影片中段时,我已经没有耐心再去被可笑的剧本牵着走了,其实电钻杀人犯是自己死去的亲生儿子的亡灵,这是一部灵异片,儿子的亡灵为了发泄心中的怨恨来寻爸爸复仇,并且制造连环杀人案栽赃于爸爸,影片中的种种迹象都表明这一点。。。

本以为自己的想象力已经扯到爆。。。

可是本片的编导用镜头告诉我,想拍烂片完全不够格。

紧接着,真相告白时间就来到了,如果我是郭富城,我不会等他把话讲完就把他头砸个稀巴烂了,耍人也请有个限度好吗???!

烂片里永远看不到好演技,我始终坚信这一点。

所以城城哥,身为两届金马影帝,以后用力的重点应该在选好本子上,要放眼全局,而不是只看重自己的角色是不是够癫狂,又哭又闹的戏你已经演到一个份上啦~最后,我想对片中的小朋友演员说一句:你看起来好不舒服……

 10 ) 摄影和音乐算是将功补过

影片最令我记忆深刻的是摄影和电影音乐。

看了演职员名单,发现果然是由李屏宾掌镜,梅林茂创作音乐,这样的高水准阵容给影片增色颇多。

极具票房号召力的郭富城虽说在影片中的表演有些“用力过猛”,但也不失水准,台湾新生代演员张钧甯的表现也算中规中矩。

然而细看影片本身,似乎漏洞百出,略显荒谬。

不知是不是导演也发现了这点,所以邀来强大的卡司阵容引起更多的关注及更高的票房呢?

影片中最重要就是一个“谜”,一个原因,也就是观众最想知道的“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仔仔和凌sir在阳台上的一场戏就是来揭晓“谜底”的。

这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戏,但却引人发笑,好似在看港产喜剧片,我想这一定不是导演所期待的结果。

仔仔有不老症是这个“谜”的重点,但显得过于突兀,的确是意料之外,但却并非情理之中。

在之前的剧情发展中,没有对仔仔的个人形象做过多的描述,没有埋下足够多的伏笔,因此谜底的揭晓有些荒谬。

在ORPHAN中,也有一个患有不老症的小女孩,影片中,对于小女孩的形象塑造就比较成功。

比如说小女孩的行为举止特别古怪,让人匪夷所思,思维语言也颇为成熟,明显与小女孩的身份不符等,有了足够的铺垫,在揭谜底的时候,就显得顺畅和自然。

其次,ORPHAN中的这个“谜”是如何揭晓的?

影片中,观众可以从母亲与小女孩的对话中得知小女孩绝非普通人,之后,母亲通过寻找小女孩的真实身份最终发现了小女孩患有不老症的事实。

而在《杀人犯》中,所有的“谜底”都是仔仔自己说出来的,通过他的回忆告知观众的,没有其他具体的人或物作证,这样的“谜底”可信度实在太低,另一方面,ORPHAN中的“谜”是用故事来揭晓的,《杀人犯》中的“谜”是靠语言说出来的,我个人青睐用故事说电影,用语言讲述原因实在让人失望。

饰演仔仔的小演员演技实在抱歉,也是引人发笑的原因之一。

剧本上也存在着漏洞。

凌sir由一个普通警员升到督察,可见他是一名很有能力的香港警察。

作为一个经验丰富的警察为什么在发现自己丢了枪的情况下,想到的第一件事不是去找枪,不去回想丢枪的过程,而是相信一个由陌生号码发来的短信。

在仔仔和凌sir阳台上对峙时,作为一个警察,竟然在没有证据的情况下,即使仔仔的确有些古怪,相信了一个小孩的话,至少表面是这样的,这样的警察会否太过敏感和情绪化。

凌sir失手杀了鬼sir之后,竟然没有犯罪证据,警方也没查出个所以然,然而之前泰哥坠楼时,身上却能找到凌sir的衣服纤维。

凌sir一直强调自己失忆,但他似乎却记起了一切,甚至断言拾垃圾的流浪汉就是杀手。

我认为导演着力表现的是凌sir在如此混乱和对自己极其不利的情况下的那种情绪、思想以及人格上的变化。

由一名正直的警察转为一个几近癫狂的疯子的过程的确很有看点,然后剧本的些许漏洞,以及人物形象塑造的稍嫌不够,导致了荒谬与可笑。

不过,影片的结局倒也给影片扳回几分,不算是理想状态的结局给观众留下了个心理阴影,或许需要第二部来填补这个心灵上的坑洞吧。

《杀人犯》短评

忽悠人的悬疑片。。要这样调戏人伐。。讨厌!!!

5分钟前
  • 菜菜MJ
  • 还行

前面把我勾的欲罢不能,后面的不老症简直能一口把我憋死。

9分钟前
  • Dora KID.
  • 还行

脑残,自欺欺人。两星半

11分钟前
  • 亵渎电影
  • 还行

千万不要被一大批偏激和跟风的前浪所误导,这部片其实相当出彩。从摄影、氛围到镜头调度以及戏剧张力都很有水准。虽然结局让很多人难以接受,但是并不至于抹杀整部电影的诸多光彩。

14分钟前
  • 神不能法式湿吻
  • 推荐

郭富城近年来演的很下功夫,也都是内心复杂难以拿捏的角色,但他都做到了,我们何苦一遍又一遍的诋毁自己家的电影呢?豆瓣的评价已经完全不可信。看电影还是相信自己喜好。那仔仔一出现就觉得又丑又讨人厌。

15分钟前
  • 推荐

难看,只能拿重口来遮盖一下。小男孩坐在颤动的床下看男人双腿离开,丢下一块肉,和第二届ISFVF获奖俄罗斯短片《肉》有一模一样的情节和调度。这里小孩子演不到位,对峙戏只能对剪大头照。看imdb上说《孤儿怨》是2007年年度最中意剧本,女主角也演过类似情节的《约书亚》。这片是投机机巧的情节,拍得拖泥带水,场场灌水,里应外合更扯淡,然后像个露底狂一样恨不得马上揭秘显示自己智商。观众都会觉得男主角“不适合办案”,编剧还非要让他办,给同袍狂喂便当。毫无悬疑,只有恶心

18分钟前
  • 山下猫
  • 较差

有了孤儿的先入为主,这部就太画蛇添足了,编剧啊,毁了!

19分钟前
  • 不过如此
  • 较差

雷声大,雨点小。

23分钟前
  • 小苦 噢!不乖
  • 还行

比孤儿怨恐怖

25分钟前
  • 空牛奶瓶
  • 还行

编剧 摄影 剪接 音乐 郭富城的表演 前1个小时 这绝对是一部五星的片子

27分钟前
  • 七心海棠
  • 还行

初看我颇腹诽于剧情设置和人物关系有太多硬伤,尤其是离奇诡谲的终极boss令人遍体生寒(为保持不剧透的美德必须不剧透),但是细想下来,太苛求于细节和逻辑未免无趣,编导玩的本也是风格化的影像与极致环境下人的异化,故名罪与罚,或许该片在未来会被发掘出更多cult片潜质的意义,而回潮对其的评价

28分钟前
  • 洛梦蝶
  • 推荐

超级烂片.要不是有郭富城和张钧宁我连一颗星都不想给!

32分钟前
  • oopzq
  • 很差

感觉是在模仿了孤儿和捉迷藏的结合体

36分钟前
  • ஐﻬVincentﻬஐ
  • 推荐

o爆咀!有中途離場的衝動......but somehow brilliant...荒謬召喚荒謬感。

40分钟前
  • katfish
  • 力荐

这片评分低——大概1.看的大陆删减版。2.同档期的《孤儿怨》文化自卑先入为主。除了郭天王用力过猛,用光什么的我也不懂,感觉片子还是不错的

44分钟前
  • 今言
  • 推荐

没大家说的那么差啊,还满有道理的,第一部执导的电影这样的争议,够可以了哦,主题应该是恐怖的不老症患者才对---

45分钟前
  • 魔女幼汐
  • 还行

这部片子,是他们当做罕见病历介绍给我的。但是。。。罕见病历。。。这个真的不是重点好吧

47分钟前
  • 辰星祭
  • 较差

还是tvb的几位配角镇得住台,尤其是演仔仔的,其它没了

52分钟前
  • 忘川掌灯人
  • 较差

谜底是比较牵强但是郭天王演的非常好

57分钟前
  • 太初
  • 推荐

反转的情节一度让我无法接受,只因这小胖墩实在演技欠奉,缺乏说服力,但总的来说片子还是蛮精彩的。

60分钟前
  • tamashi
  •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