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3/3剧情,3/3叙事,2/2内核,2/2感官)少见的针对zs题材的动漫,对与这么沉重的话题,作者想表达的内容也真的不是一星半点对于最表面的制作,明艳的色彩,柔和的音乐,人设都很有特色的,不知道还以为是偶像番,不过表像的欢声笑语之下,诉说的确实无比沉重的灵魂救赎世界观的设定很有概念性,有冥界(奇蛋世界),也有平行世界,也许在正常人看来这只是一些中二科幻的设定,但其实对于那少部分人来说,今生已到达无法承载的地步,对于往生的美好向往才能带来一丝最后的暖意,同样的对于因zs失去亲人好友的人来说,那样一个去所对活着的人也是一个最圆满的交代12集的篇幅中有校园霸凌,个人情感,原生家庭等背景下产生的一系列悲剧,有的人因为遇到了贵人,有的人因为一只宠物,有的人则是因为选择乐观,成功迈过了这道独木桥,其余的则还没强大到有勇气直面,只能在奇蛋世界中等待救赎万恶之源爱丽儿(AI再一次被黑)其实是那些zs者的反面,对比逃避,她选择了另一个极端——破坏,伤害那些破坏她幸福的人第12集是一个新的角度,老师并非坏人,却也能成为心魔,世界本生是灰色的,一切都是由主观滤镜加上色彩,有时候换个角度换个色调,眼中的人生也许会截然不同过度理解也好,奇蛋物语对于问题人群的描述已经相当体系了,而且视觉上的包装的相当有吸引力,对于wonder killer的设计也是每个脑洞都好大,无比期待6月底的最终话,能把一切世界观都圆上
当看完第十话的时候,内心深处很是害怕,这是一个怎么样的世界,少女承受着怎么的各种各样的伤害呀!
而且基本上大部分都是男性还有大人们,压倒式的权利迫害,现实中这些少女全死了,只有在梦里,或者是在蛋的世界里,这些少女才能互相被拯救,这是多么的可怕,现实中所遭遇的迫害,居然没有人来解救她们,动画也没有刻画出如果遇到这类事,该怎么解决,抛出这个问题,却没有告诉怎么去解决,最后少女还是会被牺牲,这样的悲剧还是会更多呀!
动画的叙事重心之一是主人公们“告别从前,进入新的阶段”的故事。
OP开头和结尾即有蛋破壳瞬间的镜头(从卵/母体的延伸进入现实世界),再结合选曲“巣立ちの歌”毕业式歌曲的性质(告别学校进入社会)来看,全剧主题之一会指向少女长大成人,以挣扎与改变告别从前的自己,进入新的生命阶段的瞬间。
我把这个概念在剧中情节的体现通俗的理解成“成长”,并且发现这个概念可以一定程度上用来帮助我们理解剧情(至少到第四集为止),以蛋中/现实世界的线索一分为二。
巣立ちの歌是由村野四郎[作词]、岩河三郎作曲的合唱曲。
制作于1965年。
在1991年《旅立ちの日に》创作出来之前,与《赠る言叶》和《仰げば尊し》是中小学毕业式上经常被咏唱的歌曲之一。
现在也是毕业式上必唱的歌,是岩河的合唱曲的代表乐曲。
(维基)蛋中世界中的成长:击败心理创伤的仪式目前为止的单元剧,围绕蛋中世界的情节可以理解为少女走出心理创伤的过程。
故事通常始于奇蛋被打破(进入当事人内心),接着被视而不见/boss追逐(重现当事人的心理创伤),然后经过心理挣扎打败boss(走出创伤),最后当事人消失(疗愈后退出)。
全过程发生在蛋中世界的架构场景,由另一位少女见证,仿佛一场精心设计的仪式,让我想到人类学中的“Rites of Passage(通过仪礼)”概念。
通过仪礼是表示一个人从生命中的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的过程,它包括了出生、成年、结婚和死亡的四个阶段。
通过仪礼与中华文化的四礼之间互有重叠之处,但通过仪礼的诞生礼不在四礼之中,而且也没有人死后所行的祭礼。
(维基) 值得一提的是,不同单元剧的主题统筹跳出了个人挣扎的格局:议题从同学欺凌,到校园中的职权暴力,到地下爱豆文化的疯狂一面,到性骚扰和公司的等级文化,无不揭示了现实社会中不在少数少女/未成年人面对的问题。
剧本敢于触及这些议题(甚至直接在动画中把场景再现)的勇气很棒。
个人尤其喜欢动画对走出创伤的适度“浪漫化”的表现手法--一方面,现实中的加害者在蛋中世界化成了五彩缤纷的“非人”的boss,为“走出”过去重塑了一个可能的场景和靶子(现实中你可能永远碰不到那个你想揍的人了);走出创伤的过程则被游戏化成了爽快击败boss的过程。
另一方面,蛋中世界的加害者会重现心理创伤时的场景(有用于应对PTSD的暴露疗法的味道),体操教练的语言侮辱和性骚扰大叔男性视角借口的都非常真实且丑陋,对观众的震撼分量不减。
现实世界中的成长:联结孤独少女的社会化过程上述蛋中世界的人物会随着心理议题的解决而消失。
相对地,动画把表现少女成长的另一方面--社会化过程着重放在了主角组,以及主角与雕塑们在现实世界的羁绊上。
主角组也都不是省油的灯--从家里蹲,到自杀倾向少女,到性别认同模糊的tomboy(和girls love)(棕皮妹的背景尚未详细展开)。
学校的温室在这类边缘群体的社会化过程中经常是缺席的(大家都是“没有朋友”的人),所以除了主角们在蛋中打怪以外,另一条故事线就是由女主串起同样没有朋友的其他少女,逐渐摆脱孤独的过程。
这个过程伴随着大家对彼此身份形象的互相积极确认(如女主在泽木桃惠脆弱落泪时坚定地确认了她“女孩子”的自我身份认知),以及作为社会群体的互动过程(分享饮料,留宿过夜等)。
动画有意且成功地把这些桥段做出了和蛋中世界区别的“日常感”,让两条成长线索目前保持相对独立,且保持动画张弛有度的叙事节奏。
把现实世界和蛋中世界连接起来的,则是女主们进入蛋中世界复活死去朋友(走出自己过去的阴影)的动机,其依然和前述“告别从前,进入新的阶段”的叙事主题密不可分。
这个动机可以被解释为利他的或是利己(前两集情节也有相关讨论),但其实现之所以可能,全靠奇蛋世界背后的搭建者(如果有的话)。
目前,关于奇蛋世界的来龙去脉尚未展开。
“表账”和“里账”的说法查不到哪来,但是有些财务的气息,有可能是借这种说法的功利味道为后期揭示奇蛋系统的某种工具理性目的埋下伏笔(这俩对女主们一直态度都很毫不掩饰的随便,八成就是当工具人用),这种目的也可能构成后期情节女主们面临的最大威胁。
目前来看,奇蛋物语维持了一流的作画,叙事手法不落俗套,音乐应景。
人物都有血有肉,叙事的格局也触及了心理创伤的疗愈和对社会议题的讨论。
伏笔在数量和角度上也恰到好处,就一季的动画而言摊子没有太大。
个人对它报以很高期待,希望能看到一部出色的作品直到最后!
作画实在是棒啊
写于4月3日。
想起了来传传。
没什么东西,就是单纯个人感想。
只是把我想到的暂时打出来。
WONDER EGG PRIORITY来说说我最爱的川井璃夏看起来很会跟人套近乎;有点“唯利是图”;精通人情世故(或者说是“大人气”);作为前偶像对外貌很自信;说话总显得尖酸高傲——这些都是前期印象,也是璃夏表现在外最易为人注意的一些特质。
但是随着剧情展开才发现根本不是这么一回事特别击中我的一段(璃夏高光集吧) 璃夏和爱一起睡着后 爱被拉入了璃夏的梦境(联机做梦hh)重点来了。
爱对此感到疑惑并提问表账。
“会被拉入感情更为强烈的一方”——然后这是表账的回答。
不太会形容,但我看到这里感觉就好像心脏被重重锤了一下。
璃夏嘴上轻蔑地称自己想救的对象为“肥猪” 平时也是一副满不在意的潇洒样子 但是内心深处救人的欲望,或者说是对想救的对象的情感竟然比爱还要深。
(这里真的妙,前面对爱对小糸的不舍悔恨描写越多这里就越衬托出璃夏对知惠美的感情)“知惠美啊,她真是个傻子。
”在高楼躲避“视而不见”的间隙她对爱讲了知惠美的事。
(这里向爱袒露内心也是因为爱酱是向日葵般温暖的天使吧hhh)“为了见自己一面排上好几次长队的人”、“为了参加自己的活动不惜花光积蓄的人”、“无论自己多任性的要求都全部满足的人”——不管璃夏再怎么否认,她应该不可避免地把知惠美当做了一个重要的朋友。
(但大概是生长环境导致她不太懂得表达感情的得当方式。
)而说出那番话其实也是想让知惠美不要再花钱在自己身上,去关注她自己的生活。。
这是璃夏特殊的温柔方式。
这里想表达的也是一个再简单不过的道理:人是复杂的,多面的,不要单凭外表(不光是外貌,还有语言、行为、“他人对其的评价”等等一系列的外在因素)来判断一个人的性质。
——所言未必是所思,所行未必是所想。
靠“视觉第一印象”来看人固然是感性自然的信息处理方式,但真正的正确性需要深层理性思考来加以引导。
武断地下定论完全是对他人的不尊重。
不要那么“刻薄”,如果你并不了解对方经历的话。
这样也是在尊重自己。。。
因为每个人都或多或少有些事不便为人所知。
回到现实,四人组渐渐熟络起来,璃夏的身世也明朗了。
母亲是酒家女,父亲更是不知道是谁,只有小时候见过几面的寥寥印象。
她厌恨这样的母亲甚至想断绝关系,厌恨这样的家庭,奋力想摆脱却又无可奈何。
藏匿在“无所谓”大大咧咧的外表下伤痕累累的心。
典型的原生家庭受害者。
没有足够被爱地长大,成长过程中父亲一角的缺失变成了最大的遗憾。
(碇真嗣直呼内行)上电视可能会被父亲看到所以做了偶像,父亲无心说过的话被当做口头禅。
璃夏渴望被爱。
她无数次想要有一个和睦美满的普通家庭,羡慕那些和父母手拉手唱着歌去游乐园的小孩。
父亲本应是坚实可靠的榜样,而这榜样的缺失导致她不知如何保护真正脆弱的自己,于是用轻浮外表来武装。
没有信任的对象可以倾诉,于是靠伤害自己来发泄压力和情绪。
“我想见他啊……现在就想”天台上的璃夏声音颤抖,茫然望着下方热闹的光亮,眼泪一滴一滴往下坠。
(这特写太绝了我眼泪也拉了出来)“纵有灯火万千,却无一是为我“于是感到悲哀。
也无人可说。
”接着转折来了。
在被奇凶抓住后差点没禁住死亡诱惑,千钧一发之际是万年替她挡了致命一击保护了她。
而后理智又被朋友的呐喊唤回 她突然意识到,自己对万年而言就是母亲一般的存在,是不惜代价要保护的人。
她意识到自己不想成为母亲那样“自我放弃到最后失去选择”的人。
而母亲并不是对璃夏丝毫不在意,她和璃夏虽然一直争吵又互相埋怨但也相依为命,她为养活自己和璃夏奔波,也会在璃夏的生日时假装不经意亲自为她准备蛋糕。
即使是这样的“混账”母亲。
事实就是生活不如意事常八九可与人言无二三。
不要选择性忽略自己拥有的,而要珍视。
接受自己的缺憾并且不必要为之责备自己。
不要为自己的软弱不耻,而要正视。
战斗结束后和蛋中少女有这样一段对话。
“明明你也很软弱,明明也在割臂”“是很软弱哦“所以为了不舍弃重要的东西,以这种方式换取平衡“我是很软弱“但这就是真实的我。
”这就是最真实的我。
而现在是时候回去吃那个奶油已经变得硬邦邦的蛋糕了。
(璃夏的坚强,挣扎,敢爱敢恨都是很打动我的点。
谁年轻的时候没钻过牛角尖没自闭过呢hhh这就是真实的人类。
接受自己的确很难璃夏也是真可爱 希望野岛不要不识好歹。
🥺)别人都是按帧看写万字剧情解析,我tm码个几百字都拉胯。。
( :∇:)P.S.推荐配合bgm《募る想い》。
给你的心脏来个重锤~ヾ(。`Д´。)ノ
不想说什么自诩理解懂了看懂了,打低分的都是没看明白之类引战的话。
平心而论,总共十二集 每集只有二十分钟,每集还都是不同的社会问题,其中还穿插大量意识流场景和花哨的打斗镜头,再刨去四个主角之间嬉戏打闹的场景,能有多少时间留给这部番去探讨所谓的"深度"?
如果硬要戴着成年人"成熟"的滤镜去看它,那些莫名其妙的战斗完全不应该存在,梦境里的东西也不能映射到现实,第十一集开始的科幻背景必须得给个合理解释......这不该、那不能,那这番自己给自己打个零分干脆别播算了。
主角画的清清楚楚,十三四岁的初中孩子,为什么要指望一群孩子去讲大道理呢。
"是什么"和"为什么"是大人考虑的事情,那些遭受欺负的孩子只需要知道"怎么做",至于"怎么做"的第一步,就是这部番想说的东西吧,"奋起反抗"。
这种剧情、节奏和设计,想传达和能传达的估计也就只有这一点吧...这番看上去肤浅,是因为它真的很肤浅呀,因为这是给主角们那样迷茫的孩子们看的吧....硬要在一张送给小孩子的图画上 去追求构图光影,到底是我们的问题还是作者的问题呢...当单元剧看蛮好的,主线崩的一塌糊涂.
前几天,up在安利某部“高分、大尺度、三位女主交换杀人”的日剧时,(夹)不(带)经(私)意(货)地提到了一部番剧,万万没想到,观众老爷们的反应那是相当热烈!
如果要从刚刚完结的诸多一月番中选出个人最佳,小明可以立马能给出答案,今天就给大家说说这部豆瓣9.1、B站9.8的霸权番——
虽然片名乍看上去相当迷惑,但分析一下就能发现,重点就在前两个字上,“奇蛋”是贯穿全剧的重要设定和核心道具。
而故事的主角,是四个加在一起都凑不齐两对父母的问题儿童。
女主大户爱是名14岁的初中生。
最鲜明的特征是一双异色双瞳(编剧在这里用了一个双关,名字日文发音“oh to ai”和双瞳异色的英文odd-eyed发音一致)。
然而这双美丽的眼睛不仅没给她带来好运,反而让她惨遭校园霸凌,被全班同学排挤。
痛苦中,是新来班级的转校生小糸给了她一丝温暖。
虽然有了朋友,但她们的境遇并没有实质性的改变,怪胎和转校生的组合无疑放大了二人身上的靶子,霸凌愈演愈烈。
她们也曾设法反抗,小糸舍出自己吸引炮火,让躲在衣柜里用手机拍下霸凌现场的画面。
但小爱太过害怕,什么都没拍到,小糸虽然安慰她没事的,可不久后居然从学校楼顶一跃而下。
唯一的朋友溘然离世,小爱心态崩了。
她想不通小糸为什么不和自己商量,同时陷入了深深的自责,悲伤无限大,爱只能休学在家。
一次散步途中,小爱误入了一个地下庭院。
在这里,她遇见了表账和里账。
在他们的指引下,小爱得到了一只“奇蛋”。
奇蛋可以在睡梦中被打碎,会有一个“蛋中女孩”破壳而出。
每一个“蛋中女孩”都曾因种种遭遇在现实中选择自杀。
女孩孵出后,冒险就开始了。
会有一堆小喽啰“视而不见”和大boss“奇凶”袭来,妄图再次杀死蛋中女孩。
而爱的任务,就是保护蛋中女孩不受伤害,并且击倒象征心灵创伤的奇凶。
表账和里账告诉小爱,只要不断守护奇蛋,就能将小糸“复活”。
于是,小爱开始没日没夜的战斗。
在这里她还遇到另外三个女孩。
霸道总裁宁瑠,智商超群,年纪轻轻就是跨国公司社长。
为了救回妹妹,她每一次都会拿很多奇蛋,经常搞得自己遍体鳞伤。
偶像少女璃夏,曾因自己一句“不想跟肥猪成为朋友”,导致微胖的骨灰粉患上了厌食症,瘦得皮包骨,最后郁郁而终。
中性美人桃惠身材高挑,经常被误认为男孩,被不少女生表白过。
遥香就是其中一个,但因为桃惠的拒绝,选择卧轨自杀。
她们都曾因为自己的懦弱、逃避、错误而失去了重要的人,每个人都充满悔恨、妄图弥补。
所以都化悲痛为力量,通过在奇蛋的世界里不断冒险,最终得到救赎。
作为一部原创动画,本片带给我的惊喜,大有当年《新世纪福音战士》和《魔法少女小圆》的既视感。
故事在足够有趣的同时,立意也足够深刻,情节发展连连神展开,甚至到了故事后半段还在不断挖坑,更有从奇幻上升到科幻这种让人叹为观止的操作,看得up君一本满足。
而这一切,都离不开背后的王炸团队。
先导片第一帧就亮出了大大的“日本电视台&Aniplex”,双方对这个项目可谓都下了血本,极其重视。
一般的日本动画,电视台大多都会在制作委员会里占个名头,但只是提供资金和渠道支持,通常不会干预创作。
但此次日本电视台不仅直接参与具体的企划内容,甚至直接派出了野岛伸司这种日剧领域的顶级编剧,这是相当罕见的。
对于原创作品,最最重要的就是剧本。
野岛大神之前一直叱咤日剧领域,代表作过于璀璨夺目,此次是第一次下凡做动画。
野岛的作品一般都料足且猛,总是涉及一些其他人不敢碰的禁忌领域。
自杀、出轨、援交、心理问题、校园霸凌、禁断情、不伦恋等等等。
全是敏感的阴暗负面,但越是抓马狗血越有噱头,收视率是真高啊!
鼎盛时期的90年代,破二那都是常规操作。
他的作品总会给观众一种既新奇有趣又极度纠结焦躁的观感,野岛极其擅长情绪操控,观众的神经和泪腺都被他拿捏死死的,这点在《奇蛋物语》中也展现得淋漓尽致。
而在人物塑造、台词设计等文戏上,野岛更是技高人胆大,轻轻松松就做到了其他编剧望尘莫及的程度。
四位主要角色之间的互动相当精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魅力,缺一不可、火花四射,每两个凑在一起都有奇妙的化学反应。
如此行云流水的人物关系刻画,绝对称得上摸到了同类题材的行业天花板。
除了文本的优秀,本片在作画方面也是一骑绝尘的。
喜欢日番的小伙伴对Aniplex一定都不陌生。
作为Sony集团旗下布局动画领域的核心大将,Aniplex坐拥异常雄厚的资金实力和版权储备,手上知名动画IP简直多如牛毛。
Aniplex一般并不直接参与动画的制作过程,只是坐镇制作委员会,将主要精力放在企划、发行、音乐制作、冠名赞助等方面。
但是这次,他们派出了亲儿子CloverWorks(Aniplex全资子公司,本季双开的另一部《堀与宫村》豆瓣评分同样破9)直接负责全案制作。
旗下顶级制作人梅原翔太调动全部人脉集结了一批大手原画(小林惠祐、新沼拓也、大山神等)。
而监督若林信更是一堆名作傍身(《进击的巨人》《迷糊餐厅》《ACCA13区》等),演出的功力出神入化。
监督若林信在放送当天早上仍在进行动画修正检查两大巨头强强联合,在顶级资源的浇灌下,《奇蛋物语》的规格和水准都远超一般tv动画,呈现了一种质量不输剧场动画、完成度让人瞠目结舌的质感。
在人物肢体动作、面包表情等细节之处的刻画都非常细腻,下了大力气向真实靠拢,惯用局部的特写来描写暗示角色心态,这种手法和思路跟京阿尼的名导山田尚子是一致的。
不止这些,本作的强悍是全方位、多方面的。
光线、音效以及恐怖气氛渲染同样做的相当出彩。
一般动画中,大多只能照顾到白天、黑夜两种时间段,光线的处理也大都比较单一。
而本片中有大量的室内、室外不同光源,室外阳光照进室内,从昏暗的室内取景窗外,还有清晨、午后、黄昏等不同的场景。
这些都需要主创对光影的理解和强大的动画软件技术来做支撑。
在烘托恐怖氛围时,主创没有像一般作品那样,只是敷衍的将场景和色调弄得漆黑昏暗,再配上神神叨叨的Jump Scare。
而是剑走偏锋,在异常明亮的环境静下,通过音效、镜头语言和视听手法将画面营造得诡异之极。
音效上,各种道具、环境、天气的还原,以及发声的方位、声音产生的回响等细节都极其精致,这是一般动画制作组根本无暇顾及的。
在日常的段落,主创下了大力气用真人电影惯用的手法来营造实拍感,让观众更容易能区分梦境和现实两个不同的世界。
诸此种种连环叠加,整部作品的高级感一下子就上来了。
如果偏要鸡蛋里面挑骨头,《奇蛋物语》最大的遗憾就是故事没有讲完。
TV版最后留了无数大坑,一切谜题还要等到6月的特别篇来揭晓,真真是跟庵野老贼学坏了。
戳【有用】,六月快点来吧。
在一个下午一口气看完了这部番。
它在某些设定上有点像魔法少女小圆,因此看得时候全程提心吊胆,生怕突然来个黑化。
前面一直以为是意识流,直到看到11集发现原来是科幻,但是12集也没收尾,留下一堆坑,因此看完后非常空虚,感觉自己看伤了。
sp听说也没填上多少坑,人设还崩了,就不打算去看了。
我超级讨厌故事不好好收尾,但是这部番画风剧情节奏人设脑洞等等方面在近几年的番中绝对是上乘的。
尤其是第11集,真得精彩,有点爱死机那味。
路都铺得超不多了,就差一个结尾,多么希望能再出个剧场版,如果能有第二季那就更好了🙏🏻我们就当sp不存在🙏🏻
第一集女主穿着的黄色风衣显得格外显眼。
厕所里与厕纸对话的片段,红砖,黄衣,这种高亮的,鲜艳的颜色对比画面值得学习作画和分镜很值得学习。
尤其是用中国水墨画制作动画时,那种意境上的,超脱现实的打斗演出,比照搬现实武人切磋的动作拳脚,更能体现出动画独特的艺术魅力。
(为以后制作水墨画动画做准备工作)每个人的衣服,发色,瞳孔,性感都很鲜明,一下子就能区分的开。
很多动画都有一个问题就是描述主体之间长得太像,看了好几集都去分不出谁是谁(这里不是专指人,动画也可能是拟物,动物,植物,玩具等等。
)。
《玩具总动员》就算是做的很不错的案例,《奇蛋物语》亦是如此。
动画最直观的就是画面,其次才是声音和剧情。
这里还可以再丰富一下细节,不要一部动画自始至终角色都一件衣服。
如果性格不变,比如开朗的时候,就可以每一集换一件颜色对比度鲜明的衣服,以鲜艳,高对比度的衣服代指开朗活泼的性感。
而随着剧情发展,角色性格跌落谷底,变得自闭,内向时,可以换成深色衣服,亦或是一件衣服一直穿着,也不洗,甚至衣服破损,灰尘遍布。
这些都是从画面上进行人物性感表达的极好典型例子。
动画的一大特点就是在画面上可以做到现实拍摄中无法做到的东西。
譬如人物面部的夸张描写,眼睛时大时小,嘴巴时大时小,脸一会儿瓜子样,一会儿麻园样,一会儿正常,一会儿Q版萌趣。
不是每个演员都可以像金凯瑞在《变相怪杰》里那么丰富的面部演绎,所以在动画里合适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极大的丰富画面,提升人物的性格,遇到突发事物时候的溢于言表的脸部判断等各种画面描写。
以上文案分析是从另一个思路解析,剖析,分析动画。
不要老想着复述一遍剧情,从剧情,某个人物角度下手去剧评,影评。
评判,评价一部影视作品的手法,方面有很多,要跳出局限性思维。
多元化,多角度,用鲜有甚至别人没有的角度去看影视作品,用独有的视角与思考逻辑去分析。
(当然不可为了新鲜,多元化,就是为了体现与众不同而搞一些猎奇的文案,这样有背于初衷。
初衷:用独特视角表达自己的见解,而不是为了独特而独特)
画风好看。
擦擦擦好牛逼!
看了三集了。
第三集封神!
从开头女主哼着歌倒退原地踏步那里,到女主意识到自己对朋友的怨恨——为什么不告诉我,开始耍帅打败小怪物们,动画表现和分镜都好棒啊啊啊啊啊!
是那种太惊艳的好!
对惹,op好特别,好喜欢。
第二集女主和傲娇黑皮聊天吐槽偶像女可能是枕营业也太真实了。
哈哈哈女生之间从别扭到相处的日常特别真实特别生动,很能共情。
一共12集,前四集一集一个出场人物构成主角团的相识,而后是主角因好友死亡而家里蹲的改变和四人的谜团依次展开,到第七集开始一个一个解开主角团身上的谜团。
第七集是想见自己未知的父亲表面开朗美女偶像实则常常割手臂的璃夏。
以四人各自斩杀视而不见解救梦中被它们追杀的自杀的少女的小故事串起来(包括不想衰老执着于美貌而自杀的少女,被电车色狼猥亵偏偏因为对方是家人的上司无法职责对方的少女,被教练pua的运动员少女等等),以及世界升级(由视而不见的嫉妒产生的专对付少女英雄们的)黑子出现,以及表帐和里帐为她们准备的新武器——蛋里的宠物(吃掉黑子)。
第八集总集篇。
接下去剧情突飞猛进,所有人通关游戏同时发现逝者无法复活只是醒来一瞬,同时被boss袭击亲眼看见宠物死亡。
原来黑发少女社团所在研究组织最早的开发人员就是表帐和里帐(目前成为了只剩大脑的虚拟世界存在),曾经创造了一个非常类人的ai少女芙丽尔,把她当成女儿一般养着。
直到遇到另一位女研究员,两人心动,其中一人与之结婚,嫉妒的芙丽尔在她即将诞下女儿之际电死了浴缸里的她。
表帐和里帐把芙丽尔关进了地下室。
好在活下来的小女儿阳璃治愈了她们,还爱上了作为叔父一般的表帐。
而却在表白之后的一天突然在浴缸里自杀。
一切都是黑化的芙丽尔用死亡的诱惑以不为人知的手段引诱而成。
于是,更多的少女自杀死亡。
由此表帐和里帐创造了奇蛋想来制造出对抗芙丽尔的邪恶力量的存在,并且复活阳璃。
剧情很像《我的治愈系游戏》,风格很像《魔法少女小圆》。
虽然12集还没有完全揭开谜底但一路以来剧情很稳尤其后期剧情猛然开大节奏突飞猛进,非常值得推荐
今日观影记录期待六月的特别篇,希望能有一个完美的结局。
校园霸凌,性侵未成年,性别意识模糊,未成年自杀,校园性骚扰,家庭因素……很多很多的元素,可以算是把未成年少女人生中会遇到的问题全都讲了一遍,真的很强。
每一集通过看不同的奇蛋少女和奇凶包括主角团四人的故事,就能看到,身为一个女孩子,在充满“恶意”的世界里,可以活的有多糟糕(并没有性别歧视的意思,男孩子也一样糟糕)。
有很多奇凶真的是令人作呕,比如职权骚扰的女老师,电车性骚扰的父亲的上司……但很欣慰的是,制作组通过这样的一个方式来表现这些东西,少女们打败奇凶,拯救同伴,没有高高在上的同情,没有事后的悔恨痛苦,只有不断战斗勇往直前,我喜欢这种方式,希望我也可以一直战斗。
叙述方式制作组用了很多诡计,让一个原本可能看起来平平无奇的主线故事(大岛爱)看起来充满了迷题和反转,最后一集里面的奇凶“泽木老师”到底是平行世界的爱的心凶还是现实世界的爱的心凶,我还是存疑,希望能有一个完美的答案。
不过现实世界的泽木老师,或许真的只是一个关心学生的普通老师吧,是爱一直的偏见让观众也对他产生了偏见。
很喜欢爱的妈妈,坚强温柔有能力的成熟女性谁不爱呢。
关于表账,里账和芙丽尔,很难评价他们三个人,只能说这样的结果是他们共同造成的,不存在什么受害者,也如同不存在彻头彻尾的凶手,在不同的角度上,他们都是凶手,也都是受害者。
“爱的战士”重出江湖,一个关于成长与救赎的奇幻物语。近两年中非常棒的原创动画,光影优秀,制作精良,四位角色形象突出。前面的格局蛮大,12集的故事也并没有完全讲完,期待6月份的特别篇,希望可以把故事讲完整。
不仅仅是尾没收好,从第七话后开始堆叠设定就已经是崩坏的前兆了,最后果然没有奇迹出现。校园暴力、偶像崇拜、性……这些社会问题在野岛伸司眼里只不过是用来扭曲少女的工具罢了,他甚至没能讲一个完整的故事,还让一众staff都因他被压垮了身体。三星给前半部分的演出和作画。
既然这个坑填不了,干脆就挖个更大的坑,说的就是奇蛋物语。不过美少女是真的好看。
只有動畫片才能做到的事情
作画,音乐,人物都很好看,但搁置了很长一段时间,应该还是剧情有尿点
.....有很好的的部分,但归根结底野岛的value还是微妙(对桃惠这条线还是有很多不满的地方(期待特别篇怎么结尾
3话突然幻灯片加画质变糙,还是能接受。搞了一堆左派出身的人物设定来演戏,也不是不能接受。吃设定挺讨厌的,黑皮加白化病的一战,9分20秒wonder killer改变原则首先攻击直接攻击了黑皮。梦中受伤回馈现实这个设定也是开头用了下,然后就没了。除此之外开头感觉就是套皮魔法少女,发吊坠也是往这方面靠,后期引出Frill看似收束,然后就突然完了。我拿什么给好评呢?片头曲吗?片头确实挺有意思
之前没看,看到大使馆推荐后看了下,看完后心脏骤停,不过整体还是非常棒的。
少女的成长和隐喻很棒,尤其是最后一集女主理清了小糸接近自己的目的,但还是感谢她陪伴自己,选择相信老师斩断自己的揣测不安。四位少女和奇蛋少女们都在一次次战斗中不断拯救自我,敞开心扉。唯一不好的地方是挖的坑太多,而且就剩最后一话特别篇了,在剧情没结束之前暂留一分。刚看完特别篇,发现是我想太多,剧情比我想象的要简单,根本就没什么坑要填。人物的心里转变太快了,剧情一般,有些地方不合逻辑。最主要的是没能打动我,没有特别能触人心弦的桥段。
画风即便再好但剧情羸弱,还是弃了。
看完以后满脸问号???
美术,作画 演出 各方面都太喜欢尽管第七集之后可以说完全是不一样的片子。但我觉得还是得给四星的
只看本篇的话,风格还是很强烈的,在科幻和超现实间游离,不过最后还是制作了一个没有讲完的故事和一个几乎没人满意的唐突收尾
最后发生了啥…??
没看过的别看了!这剧挖坑不填
从第二话开始就丢失了大部分的可能性
听说监督特别喜欢小圆,是有小圆的影子。为了复活被霸凌而死的朋友,必须在幻想世界内拯救各种各样被侮辱被损坏的少女,这个设定真的很棒。另外,少女们不单纯的复杂感这点也很好。
2024-02-05标记想看,5.23看完,时间不算长。看的AI超分4K资源,精致画风特别清晰,尤其主角这异色瞳,超美的。为了复活好友,参与一场场的拯救少女行动,然后在战斗中成长、交友,并最终发现蛋的秘密,整个设定非常类似网文中的无限流。流畅的战斗场景,有趣的变身武器,霸凌、性情等社会议题的融入,都非常值得称赞。
感觉挺混乱的。
看完了。一部剧的主题思想应该具体明确,切忌空泛,因为所有的形式都将因主题而产生和存在,否则主要矛盾、人物设定、剧情取舍、氛围把握、甚至连色彩选择都会无的放矢,从而走向散漫和混乱,最终失去控制,无法达到艺术作品最起码的统一性和完整性的要求,导致作品在局部上限很高,但整体下限又很低,变成了一个精致的空壳子和鸡肋。导演难道没听说过罗丹把自己雕的巴尔扎克的手砍掉的故事么?‖人物造型模仿田中将贺,可以讨好观众,但与此番的人物设定、剧情氛围不太搭调,制作倒是很精美。剧情可能是通过梦中的超现实任务来补偿现实中难以弥补的失去和愧疚(梦中的象征手法有点故弄玄虚和简单粗暴),以此解决性格成长问题(但霸凌问题靠个人还是无法解决,不知此番有无涉及),第一集梦中女孩像个工具人,并且女主的转变很生硬,期待后续的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