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就像一个个往前推进的轮回,那些牵你蹒跚长大的手终将在某天由你牵着蹒跚地别离,所有这些平淡无奇的真实仿佛裹着玻璃碎渣的温暖小溪淌过,裹挟着最温暖的回忆和慰藉,却寸寸嵌入肌肤,鲜血淋漓。
怀着感恩和感谢看完这部电影,不觉泪流满面。
难得的能带来厚重感和余味的台湾小清新电影,叙事方式简单利落和情节的缓缓推进虽被诟病,但如何又不是本片的亮点呢,本是适合小众浅抿细尝的小品,由不得被商业消费。
对于亲情片总是想看不敢看,今天却敢敢的看了这部关于奶奶的。
“ 奶奶,其实要说你的故事不容易,我的记忆也是片段片段的,总是平淡无奇的事情,却在不经意间改变了我” 相信每个成长的过程里都会有这样的想法。
也许不是奶奶,可能是爸爸,是妈妈电影一开始,就引起了我们的共鸣。
每次电影镜头特写奶奶时,心里总有种紧绷的感觉,轻轻的揪心,只能说这个形象演得太到位,太逼真了,我感觉自己不是在看电影里的奶奶,而是在我面前确确实实的一位老奶奶。
电影里面的场景布置得很适当,旧时期的碎花棉被,玻璃桌面的桌子,里面夹着奶奶的照片,真的让我很怀念小时候那张夹着照片的玻璃桌子。
不像那么甜蜜的爱情故事,没有那壮观的绚丽场面,故事情节也似小桥流水。
可是,其中那最贴近平平淡淡的生活中的琐琐碎碎,点点滴滴,往往最深入人心的也正是这些,也正是这些最容易让人感到珍贵。
在如今已渐渐麻木的社会生活中,只有回到家中才能体会到自己身体中还仿佛存在着那么一点点的称之为人性的东西。
一个家庭的破败,到另一个家庭的新生,最最普通的过程讲述了最平凡却最有意义的东西——成长。
本来是豆瓣的那个活动中奖得的票,可惜因为没有找到地方耽误了也就没去成,刚刚在网上看了一遍,下面说说自己的感想。
亲爱的奶奶,很倔强的奶奶,平凡的奶奶,电影没有什么起承转合,平平淡淡的叙述着,从小时候到成家立业和奶奶的交集,一些小事的拼凑,整部电影也就完成了。
首先,抱着哭完一盒纸巾的想法坐在电脑前,认认真真的等着落泪,可整部电影下来只有片尾奶奶去世后只有稍稍一点点的感动,却不至于落泪,可见这并不是一部催人泪下的电影,那问题出在哪?
我觉得第一要说的是电影的结构,倒叙加插叙吧算是,(全是个人观点,勿喷)总觉得结构乱乱的,不知道要表达些什么,导演是在竭力的回忆和奶奶之间的情节,可频频出现的父亲又是一条线索,可这条线索我觉得应该做一些处理可能会更好一些,而且我觉得父亲是否出现值得商榷,这到底是回忆奶奶的事情还是回忆父亲的事情,既然是奶奶,那是不是应该可以看到父亲多一些的应该是奶奶而不是孙子。
总觉得这是一部导演要献给奶奶的礼物的一部片子,所以从这个出发点看这部片子其实也挺好的。
第二个应该是小事琐事太多,如果能集中地讲一两件两三件动人的事情整个电影就会更加温暖,更加打动人。
每次遇上这种题材的电影都会忍不住,泪点低,老人什么的总是没有什么抵抗力,总的来说电影的画面色彩还是很喜欢的,演员也都很好,三星。
每次看台湾亲情片都是对心灵的一次洗涤。
看本片片名就知道又会是一次温情无限的纯净疗养,却意外的看到了痛失父爱的单亲家庭所承受的悲苦。
被骗钱财的奶奶,含辛茹苦的儿媳,感恩戴德的孙儿。
就是这样的一家祖孙三代,默默承受着生命之重。
看着他们三人以微弱的力量在做着各自不同程度对艰难人生的承受,似乎也能让我们想起家里那些个默默不辞劳苦的亲人,特别是那几位最老的人。
影片由台湾新锐导演瞿友宁执导,胖女林美秀饰演妈妈,一改在《白天的星星》中温柔呵护的阿免姨形象,有点严厉彪悍气概,但依然隐忍能干。
奶奶由台湾著名的豫剧演员张岫云以85岁高龄参演,孙子由在《翻滚吧!
阿信》中与彭于晏演对手戏的菜脯柯宇纶饰演。
影片不仅在台湾票房榜上崭露头角,还一举杀入第50届台湾电影金马奖,获得最佳女配角和最佳原创剧本双项提名。
同获最佳原创剧本提名的还有《爸妈不在家》、《天注定》、《毒战》、《中国合伙人》,不知在强手如林中是否会杀出一条血路,还亦未可知!
本片还把过世的父亲复活,时不时出现在儿子的心中,激励着鼓舞着掺合着一家人的生活继续前行。
为奶奶洗背的桥段无与伦比温馨到极致,骑着摩托带着奶奶,一起讨论外星人的对话更是让人羡慕无比。
在奶奶过世后,没有刻意的表达悲伤,只是更多对奶奶的肯定和思念,让人感觉那么自然而然温馨美好。
无论如何,台湾亲情电影一直都在不紧不慢的坚持着人类最纯净的情怀。
这对国人来讲,都是一件值得欣慰的事情。
人生最大的BUG在于,面对你挚爱的亲人离世,我们全部都无能为力。
每个小孩心里都永远住着一个老人,也许是那个牵你手带你去市场买菜的爷爷,也许是总在偷偷塞零花钱给你的奶奶。
他们是孩童时陪伴你的人,却也是在你不知不觉中飞速老去的人。
也许上次见面,他们还可以身型硬朗的走出弄堂目送你离开,下一次,已经意识不清却总在念叨你的名字。
《亲爱的奶奶》是由导演的亲身经历改编的。
打动我们的,不仅是因为真实感,更是因为普天之下,所有老人对小孩的爱,都是一样的。
甚至是一模一样的。
看本片的时候,我们一定都与回忆共存,一定在记忆里,重新和那个爱你的老人相遇。
现在常常会听见一种言论:小孩不可以给老人带,会被溺爱坏的。
作为一个有老人陪伴长大的80后,我想说:其实被老人带大的小孩,是幸福的。
老人家通常都善良,更柔软。
而且他们的陪伴,更专心。
父母因为工作累什么的,有时会敷衍的应付小孩。
而对老人而言,你就是他们的全部。
就像是片中的奶奶明明没有经济来源,却一直攒钱给阿达买摩托车。
那笔钱,想必是攒了非常久,非常非常久。
奶奶们也一定想了解我们的世界吧,但大概不知道从何入手,不知道为什么我们突然不爱说话,为什么闷闷不乐。
给你买你最喜欢的东西大概你就会重新开心起来吧,老人讨好小孩的一贯方法,是这么简单却这么温暖。
若真的要说溺爱,我也曾看过父母溺爱小孩,小孩变得很没有礼貌的。
这部片,对于喜欢台湾的朋友们更是福利了。
我总是非常喜欢台湾电影里那些街道的样子,人们礼貌相待的温和氛围。
奶奶丢钱以后,在市场转悠,不断的向摊位小贩打听骗子的下落,那些摊主也不像我日常所见的人们。
——“买不买啊,不买快滚,说了一万遍没看见不知道。
”可惜我没有台湾自由行的户口。
故事很简单,就是奶奶对孙儿的爱。
我的奶奶在我还没有长大成人的时候去世了。
奶奶对我一直很好。
我也曾想写文章纪念她。
每次动笔都写不完。
现在每次回家还要去奶奶家看看,看到屋里的家具及其摆设,每一件物品都会引起我的怀念。
比如大立柜,比如茶壶,比如床。
太多了,看到熟悉的物件就会浮现美好的童年记忆。
在我的童年里,每逢周末及法定假日。
我们一家都会去奶奶家。
奶奶会给我们做一大桌子好吃的。
有排骨,有鱼,等等。
每次我都吃的饱饱的。
每次我都会提前到奶奶家,先出去玩去,到吃饭再回来。
吃饭后再疯去。
童年就这样无比美好的过去了。
当我从初中准备升高中的时候,奶奶走了。
奶奶,孙儿还没有孝顺您呢。
您为我付出了那么多,还没有享受到一点就先走了。
送您走的那天我没有当着大伙的面哭,我知道,我不能哭。
虽然事后我哭的很厉害。
奶奶,您孙儿长大了,成家了。
可以挣钱了。
可以孝顺您了。
这一切来的有点晚。
电影里面某些场景发生的故事似曾相识,看完之后不禁泪流满面。
奶奶,我还想再尝尝您做的拔丝地瓜,您包的饺子,您煮的排骨,您炖的鱼。
您偷偷给我吃的刚出锅的炸鱼,太多了。
数也数不来。
太甜蜜了。
朋友们,如果你们的奶奶还在世,回家的时候一定要去看她,多陪她说说话,聊聊天。
奶奶,我真的很想你。
半夜里看完《亲爱的奶奶》,忍不住落泪。
电影以倒叙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幼年丧父,与奶奶和母亲相依为命长大的小孩,在这样一个单亲家庭环境经历下的动人往事;影片过程朴实无暇,没有一点刻意催泪却总是戳中观众的泪点,影片带来的不仅仅是单纯的感动,它用最真挚的情感教会人们如何成长,如何爱人,如何用肩膀承担起爱的重量。
片中写给奶奶的信上的每一个字,是如此美丽,电影或许正是导演的人生经历,又或许是我们每个人其中一段人生的缩影。
这部电影不是所有人看了都能感动的.是一部小众电影.跟着老人一起长大的可能会更有感触..果断5星.从小跟着爷爷奶奶长大. 电影中奶奶的一举一动就像是重复着小时候的情景., 张岫云大师的表演真的是精湛无比.跟着父母长大的可能不能感受到老人的爱.他们会为了你的一个小小的心愿.暗地里去满足你.人越活越小.确实是这样.老人就和孩子一样.很容易满足.很容易就开心.也很容易就悲伤.往各位珍惜身边的亲人.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孝而亲不待
这部电影有台湾片一贯的慢节奏,但故事情节还是比较有吸引力,三个主角,奶奶,妈妈和儿子都很像我们身边的人,甚至是自己,所以还是很能唤起共鸣的。
“或許就因為,你已習慣什麽都不說,默默承受,所以我甚至看不到你的難過。
”片中的奶奶被骗子骗了钱,默默难过,到这个年纪和处境,老人虽然还是很善良但也不会随意救助。
倔强的老年人,默默寻找,终于找到了骗子并且对付了他,过程还是颇为让人担心的。
而男主,虽然开头看起来叛逆,但还是很能理解奶奶和妈妈的难处,因为早逝的爸爸,其实三个人都是心中有块缺失。
永远对亲情题材感动无能。老太斗诈骗团伙那段挺逗,喜欢这种跟丫死磕的性格保持到老。
后面部分直击泪点~~导演植入自己的情感。“亲爱的奶奶”
导演并非使用传统的倒叙 而是跳跃的片段记忆 十分特别 从一个片段中回忆到另一个片段,奶奶也随着不同的片段 变换着不同年纪的样貌 而不同时段各有变化 却都细心的呵护着阿达 朴实又单纯的故事 就像发生在你我身上的回忆一般 不会让人泪如雨下 却会让你流下感动的眼泪 回忆的眼泪 感同身受的眼泪 佳作
细腻 深情
瞿导还是比较适合拍电视剧一些。风行已经有高清版本了~不过里面奶奶讲的方言我真的听不懂。
为什么每次看这种类型的片都要哭得像要死过去~~
太注重自我表達,觀眾睡倒一片。另外奶奶的演出真的很亮眼!
太文艺了,为无处不在的爸爸减一星…男主跨度大,片段回忆串起整部片子,奶奶可能岁数太大,十余年跨度差不明显,但是细节演的还是到位的。虽然为了老人而做的片子,但对人触动不算深刻
致我们此生不忘的奶奶。
亲爱的维尼导演好样的!美秀阿姨好样的!!!
还是《我可能不会爱你》的风格,独树一帜的小清新。有关爸爸的幻象一段极具辨识度。对奶奶的深情回忆、对爸爸缺席自己成长的惋惜、对妈妈的敬意、对电影的情怀,也许都是真真切切的,但始终是未能拍得动人。叙事结构十分怪异,毫无倒叙的必要。奶奶说的什么话?
边看边想起我爸,哭惨了。前面有点搞不清状况,后面被年夜饭那段感动了
其實電影零零碎碎的。可很多時候卻會戳到有相同感觸人的點。明天天一亮,我很想去奶奶家。老太太演的超棒。柯宇綸也依然很帥···
很感人,但节奏是真心的慢啊!= =,不带点感情看你绝对会碎的一塌糊涂~
好像有一段时间没有因为一场电影而哭肿了眼睛了,尤其还是在周末的早上。女性角色再次闪闪发亮,剧本太棒演员太棒维尼导演又太会把本该冗长的时光变成一种阳光,亲爱的奶奶永远住在我们心房。
没有预告片好看,略失望。前面一直不对劲,少点什么,散乱打不到点。我奶奶都看得昏昏欲睡了。后面孙子骑摩托载奶奶去租电影回来的时候,我哭了,孙子说要看和奶奶一起看ET,奶奶说老了看不懂,孙子说小时候都你带我去看电影的呀。长长的一路,奶奶安静贴着孙子的后背,像小孩一样笑得好温暖。
不管怎么样我一定会看哭的电影 只因为我真的很爱你奶奶 只有被奶奶带大的孩子才看得懂的感情
想念那个充满我记忆的老太太
我不懂得如何去爱一个人 更不懂得承担责任 因为我总是被你保护着 要我不去好奇大人的世界
文艺有余,精彩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