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玩命记忆英文名:Unknown导演:西蒙·布兰德编剧:乔 纳森·诺兰 主演:詹姆斯·卡维泽 格雷戈·金尼尔 巴里·佩珀 皮特·施特曼 布丽姬·穆娜 类型:惊悚/剧情/悬疑 片长:98分钟上映日期:2006年11月03日 推荐指数:★★★☆有这样一道数学题,5个人中有三个是绑匪,两个是人质,能有多少种组合?
这道排列组合题形象地出现在了这部电影中,其结果却不像那道题目一样可以用简单的数学公式来清晰求得,而是显得混乱且残酷。
这5个人分别苏醒过来后,发现自己伤痕累累,身处一个密闭的废弃化工厂里。
几个人身上的伤势不同,但都想不起自己是谁,发生了什么。
逐渐地,他们找到一些线索,发现其中有两个是人质,三个是绑匪,经过之前一场激斗打翻了化工厂的一种化学气体,导致5个人暂时性失忆。
这其中有《耶稣受难记》中的“耶稣”,《阳光小美女》中的“一家之主”,还有《父辈的旗帜》中的“某某大兵”。
于是5个人开始互相猜测、怀疑,并试图逃出这个密闭的空间。
是不是觉得有点儿“电锯惊魂”的意思?
还是那个创意,只不过这个没有《电锯惊魂》那么血腥恐怖,而是又多了些悬疑和惊悚,特别是当他们由一些记忆碎片逐渐想起自己是谁的时候,当另外几个在外面的绑匪成功拿到赎金马上就要赶回来的时候,情节把这种悬疑和惊悚推向了高潮。
对了,外面那个去拿赎金的绑匪头目就是《越狱》中鼎鼎大名的John Abruzzi,敢情这哥们儿在《越狱》第二季早早死掉就是为了演电影,07年至少能在5部影片中看到他的身影。
所以说这部电影有两个看点。
一个是看几位二线演技派影星在同一部电影中聚集,出演风格迥异的角色,互飙演技、斗智斗勇,确实是一种乐趣,尤其是看格雷戈·金尼尔(《阳光小美女》中的父亲)演绎一个彻头彻尾的Loser,黑色幽默感十足。
另一个看点就是如何使这个“身份迷局”扑朔迷离到一种高度,而不是拘泥于《立方体》、《电锯惊魂》的固定框架。
在第二点上我猜到了他会用警察卧底,这里成功借鉴了《落水狗》,使身份更加难以辨认、局面更加混乱。
也不可免俗、理所当然地加进去一些家庭、情感成分来调料。
这部影片最成功的地方是用自我身份缺失的慌乱来制造出人性迷失的慌恐,当发现自己是坏人时的心灵失落和当发现自己是好人时对自我安危的不安,哪一种更加慌恐?
至于那个最后等待已久的震撼还算成功,本身这个“失忆”的游戏就存在着各种可能,甚至可以“忽悠”了90分钟最后才发现自己是终极“Boss”说到这里,这部电影更像一个游戏——你会被吸引进去、参与其中的一场智力游戏。
也像一道新鲜可口的杂烩菜,各种蔬菜和调料都是已经熟悉的东西,但品尝到的却是新鲜的滋味。
作为一部娱乐片,做到这一点已足以。
1.为什么不拨打911,一开始,后来要打的时候为什么有人莫名其妙的拔掉电话线?
后来还有一个可以用的电话,为什么不用这个电话往外打电话?
2.为什么警察只派两个人跟踪拿钱的人?
多派几辆车就不怕他们换车了啊?
3.被吊起来的人也许是没有失忆,因为他离失忆化学品最远。
片名和连姆尼森的作品是一样的名字,题材同样是失忆,但完全是另外一个故事,类似密室解密推理游戏。
情节类似电影九死,同样是一群互不认识(或者因为失忆互不认识)的人因为某种原因聚集在密室,要在一定的时间推理出谁是谁,否则他们中就有人会死。
这部影片的特别之处就是不到最后,都无法揭晓到底谁是好人,多次反转,你以为的好人,经过密室人员剖析发现可能是坏人,最后同伙回到密室,证实你以为的坏人确实是坏人,但是最后这个坏人却杀了团伙头目,最后证实这个坏人是警察卧底,后来卧底回忆起这场绑架案是他和被绑架人的妻子合伙策划的,只为杀死被绑架者,然后带着绑架诈骗来的钱和被绑架者的妻子远走高飞,最后的最后这名卧底应该是和被绑者相处的这个下午让他对他的计划良心不安,将绑架敲诈的钱如数上交。
故事是个好故事,神反转的点也确实抓人,但是这种密室推理影片缺乏剧情,全是干巴巴的推理对话实在是让人看不下去,缺乏视觉刺激,不是个人喜欢的题材。
Barry Pepper is the one of the best in the filmhe backed up for the right personit makes a lot senses of this whole filmBarry Pepper was also in another great show recently"Flags of Our Fathers"He was a captain in that film called Mikewho was the real heroThis actor has a bright prospect
总的来说真的不错,演技在线,构思也挺好的。
下面有点剧透一开始大多数人会认为主角是好人,但后来又不是。。
然后又是了。。。
然后又不是了。。。。
其实如果晚10年拍摄,这电影应该再多拍1个小时,因为只拍了一半。
最精彩的还没拍就结束了,不知道是不是导演打算拍续集而迅速结尾。
这部片子好看就好看在假设上了。
即:在你不知道你的过往情况下,探寻自己的本我到底是好是坏。
卧底:内心是好人,长期卧底让他也受到了腐化,已经误入歧途了却被这次失忆所拯救,在关键时刻他明明回忆起来,可以继续执行计划,却仍然做出了正确的决定。
彰显伟大。
活着的受害者:解释了他为啥能混得这么有钱,眼光惊人,相信自己的判断,同时在工厂里浑身正能量。
坏人老头:你从他煽风点火的丑恶嘴脸啊就能看出他不是什么好东西。
手铐男:他是最想普罗大众的一位。
重感情,相信朋友,很有可能是5个人中最清醒的人,临死前不愿意多说,只是讲出了自己的回忆。
死了的被绑架者:他的成功不能完全说没有他的功劳,但是一定离不开他的兄弟。
连最初他们能被松绑也是他兄弟先弄断座椅的。
不过死了真的很可惜。
世事就是如此,你可以因为命运富裕,也要接受不幸命运的安排……
五个人失忆被困,是我喜欢的开头,可惜之后的剧情差强人意。
对每个人来说都是敌我不清的,对每个人来说自己都必须假设是人质,眼前的首要目标就是保命。
帅哥人质一开始出场我对他是很欣赏的,一醒过来就知道判断形势,知道推理出被绑秃头和不被绑的人很可能是敌人。
可之后帅哥人质为什么拔掉电话线?
如果自己是人质,打电话报警是最直接的选择,可是如果是绑匪报警就不明智了,这里导演根本没有给他解释的机会,发现保安的尸体根本就不是解释,看他们醒来的场景就知道死人是正常的,此处他的行为虽然能够解释,但是处理的不好。
几个人态度的变化完全是根据他们自己回忆出来的片段推动的,仅有的几处推理地方也是一闪而过,导演根本就没有打算让观众参与推理,只是自顾自地讲故事,这是不自信的表现,使得这部电影达不到一流水平。
中间有些台词是不合理的已经知道有两个人质、三个绑匪,对几人来说最好的解决方法就是想办法出去后分路逃跑,然后恢复记忆。
为了剧情发展导演设置了一些不合理的剧情,我认为对任何一部电影,合理性都是要考虑的事情。
两个人质时而精明时而蠢爬上去打玻璃的剧情纯属忽悠观众,在鼻血男发现外边的车的时候,他所在的那个窗户岂不是比那个高窗户容易的多。
如果是普通的片子,我就不说什么了,可既然是密室逃生,你就得拍的严谨鼻血男是最积极的一个,他相信自己是人质,可惜他还真是,人物效果弱了许多两人被绑三人昏迷,加上之后的电话、报纸,手铐男的枪伤其实是可以推理出很多东西的,想到这里我就生气,为什么不拍的更好些。
靠回忆推动剧情拍的不是很出彩,逻辑推理又缺乏,结局反转又不怎么惊喜,警察的部分太扯淡,总体上亮点太少了。
看到有评论还说他交钱怎么怎么样。
结局的钱需要男主交吗,大批警察都已经赶到了,已经没男主什么事了。
鼻血男是最真面人物的一个,死的最可惜。
假想你吸入一种毒气昏迷过去,等你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躺在一个陌生的房间,想不起来自己是谁。
在欧美的悬疑电影中,频繁会出现失忆的主题,失忆(身体机能无任何损坏)——寻找记忆——找回自我身份。
一般来说有几种媒介:1)照镜子——通过镜子中反射出来的影像,回忆这张脸到底在哪里出现过。
事实上,如果你失忆了而身边没有任何能借助来看到自己的物体,你会既不知道自己是谁,也不知道自己长什么样。
这部电影中第一个使用的媒介就是镜子,其中三个主角醒来,首先去的都是洗漱间,通过一面大大的镜子看清自己的长相,然后启发一段短暂的关于这张脸的记忆,不过这种记忆一般都比较短暂。
2)过去见过的人或物——某个时刻你好像觉得这个人似曾相识或者某样物品曾经在过去出现过,由此你的脑海中开始出现关于这个人或物的片段,就像是碎片一样,也是非常短暂。
这种似曾相识,有个专业名词叫作déjà vu。
3)过去发生过的场景——这点大概和上点类似,只不过人和物换成了场景,唯一的区别是,关于这个场景的回忆不再是碎片式的,而是可串联的,连成了一个完整的片段。
4)催眠——催眠其实也是给你预设一个场景,然后通过让你再一次回到这个场景中,来回忆那个场景发生的事情。
5)人——和之前似曾相识的人不同,这个人是可以定义你的人。
当以上所有的媒介都已失效,你依旧无法回忆出自己是谁,这时候就会有一个人跳出来,喊你迈克,从此你就只能是迈克,而不能是其他人。
到这里才是我写影评的真正目的——探讨对身份的认知。
假使你完全失忆,通过各种方式都没法回忆起自己的身份,突然有个人跳出来对你说,迈克,我认识你,你是一名律师。
另一个跳出来说,迈克,你和妻子离异,你没有孩子。
于是越来越多的人出来定义了你。
或许这一切都是一派胡言,谁知道你是不是个律师,你发现自己没有法律相关的知识,没有关系,那可能是因为丧失了这部分的记忆;你的妻子没有出现,他们解释说她已经有了新的家庭,不想再牵扯进来。
于是你便相信了,你叫迈克,你是一名律师,你曾经有过家庭,但是你现在什么也没有。
你开始恶补法律方面的知识,以便更好匹配律师这个角色;你开始试图寻找新的家庭,因为你坚信你只有个离异的妻子,而她已经有了新的家庭。
你越来越符合别人对你的阐释,你就是律师迈克,你成为了某个女人的丈夫,某个孩子的父亲。
到底有没有另一个自己的存在?
也许是杰克,无业游民,有妻子和孩子,他们因为自己的消失痛不欲生。
也许有这种可能性,可是谁会管。
你现在就是迈克了。
那迈克和杰克之间,到底哪个才是真正的自己。
是过去某个时间轴上出现过的影像,还是现在真真实实的身体?
如果说思维起作用,现在迈克的思维方式和杰克还有任何相同吗?
你的身份已经被定义,你有一个全新的名字,全新的家庭,全新的生活方式,全新的思维方式,过去你在纽约贫民区,现在你出现在富人区,你的轨迹和过去没有一点交集,你是迈克可是你和杰克共享同一具身体,那么你到底是谁?
你是迈克还是杰克?
如果你依旧叫杰克,你没有失忆,你只是想要摆脱过去的生活,你奋发努力最后变成一个律师,你离婚后拥有了一个新的家庭,你搬离了贫民区来到富人区,你现在思考不再是过去那个杰克的立场,而是现在杰克的立场,这对于我们很多人来说是很常见的,但是我们不会有身份之虞,只认为这是种进步,摆脱了过去。
到底是什么在定义你?
单单只是那个名字吗?
你叫杰克和你叫迈克有何不同呢?
当然你的父母在最初取名的时候,这两个名字实在是偶然为之,没有任何意义,而一旦这个名字被赋予了某种意义了,它便慢慢膨胀成了一个人,一个你,一个完整的你,有血有肉的你。
这个膨胀出来的你是各种身份的集合,周边关系、生活方式、思维方式等等,改变其中一个并不会改变你自己的认知,就好像用不同的衣服搭配同一条裙子依旧是上下身的穿搭,而你用一条连衣裙替换就完全不一样了。
曾经有一个古老的思想实验——特修斯之船(The Ship of Theseus) 。
最早出自普鲁塔克的记载。
它描述的是一艘可以在海上航行几百年的船,归功于不间断的维修和替换部件。
只要一块木板腐烂了,它就会被替换掉,以此类推,直到所有的功能部件都不是最开始的那些了。
问题是,最终产生的这艘船是否还是原来的那艘特修斯之船,还是一艘完全不同的船?
如果不是原来的船,那么在什么时候它不再是原来的船了?
对于哲学家,特修斯之船被用来研究身份的本质。
特别是讨论一个物体是否仅仅等于其组成部件之和。
如果我们用一个完整的膨胀出来的身份替换已有的身份,是不是就是一个新的人了呢?
一个问题,请快速回答:“你愿意做一个好人还是一个坏人?
”恐怕大多数人会选择前者。
为什么?
一,我们认为做好人承担的道德压力小,更容易获得社会尊重。
二,我们或许认为选择做好人或做坏人在获得利益上都具有同样的难易度。
三,我们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把自己假想为一张白纸。
那么换个问题,请思考后作答:“你愿意继续做一个好人或坏人吗?
”恐怕大多数人会觉得难以回答这个问题。
为什么?
一,我们无法简单地以好人或坏人评价现在的自己。
二,我们无法预知未来是否会有什么事情导致我们不得不放弃现在持有的道德水准。
三,即使我们想要改变自己,或变得更“好”,或变得更“坏”,我们过去的经历,我们脑中的记忆,是否会允许、放纵我们这么做?
人的出生,意味着无限可能性发散的开端,人的死亡,意味着无限可能性的收敛、固定为一个点。
而这段生命旅途中,我们并不完全自由。
我们的记忆昭示了我们过去所为,我们当下所为、未来所计划,都是根据记忆这一基石来决定的。
那么影片中的男主角,在失去了记忆后的选择如何呢?
完全失忆时,他只想着生存,即从封闭密室中逃出去。
发现打火机上刻着女性名字,又回忆起自己是绑匪时,向Coles发问“How can you be so sure we're gonna like what we have when we get out of this place?”,而对方回答“The choices we make from here on out of this shit hole, that's what's gonna define us”后,他决定作为一个好人逃出去。
回忆起自己作为绑匪Woz在密室中与人质搏斗后,他想着至少能让老大留住人质的性命。
回忆起自己离婚丧女后,他内心又有了破罐破摔的情绪。
在回忆起自己是卧底警察后,他拼了命似地与人质一起同绑匪们搏斗。
在回忆起自己原来是整个绑架事件的策划者、并且与Coles的妻子有着不正当关系的时候,他最终选择了“just do what we have to do”,闭上了眼睛。
好多人评论一直没有说到重点其实这只是人性。
1.男主角A从影片来看,从小就是个好人,被手铐拷住的男人回忆说起 小的时候救过他。
男主角A回忆自己的妻子,女儿对他的评价。
那么我们应该判定男主角A是个好人好警察。
2.为什么男主角A好多的回忆都是回忆女儿,那证明男主角A的妻子比女儿已经逝去(这从最后准备杀2个被绑架的男人时,男主角A说的话推出来),而女儿变成了男主角A的唯一和人生的一切,而男主角A女儿的意味死亡导致男主角A心里的变化和扭曲。
“这才是重点人性的改变”3.男主角A在酒吧遇到了被绑架者的妻子,不管是不是一见钟情,不管是不是好久没有过女人,反正男主角A沦陷了,本来就失去了一切,心里以前好的都遮蔽,人性开始转变,再遇到女人当然会狠珍惜得到的一切,要一辈子拥有这个女人也要有金钱的支撑,于是导致了绑架的事件发生。
4.儿时伙伴引荐进入绑架团伙(在警方里面的信息却是卧底为了捣毁贩毒的团伙)。
经过男主角A的劝说绑架大亨(光头)以后一辈子都不用贩毒一切衣食无忧,这是多大的诱惑。
好绑架成功,一直到影片结尾。
5.因为记忆的缺失,导致男主角A心里被掩盖的心性恢复,转变成了好人,就算知道自己是绑匪还是放了2个绑架的人,后面被救了一命,又知道自己是警察,心里应该很肯定自己所做的一切有了依萍。
6.最后一幕,看到光头的妻子,原来与自己有染,自己还是幕后主导,闭上眼睛回忆(其实这里是人性的挣扎最终好的一面还是胜利)上交赎金。
再说一句就是男主角A的儿时玩伴最后说的话,明显就是在提示,谁是他玩伴谁就是绑匪。
以后会不会再与女人有联系,再发生什么事件,在事件中会不会以光头救过自己而出现挣扎,这都要看好的人性能不能继续坚持,这就与导演有关了。
全面结束。
not bad
最后结局比较意外。
结局有点意外~
都不知道在讲什么,乱七八糟的
呃
如果当初你肯玩命去写剧本,又怎会让影片如此玩命的烂?...
超好看,当时差点漏过这部好片,还记得有同类的电影,名字忘记了。10/10/22再次回味。
片子资源的问题,没看完整。觉得密室人物性格刻画的不怎么样
悬念横生哈~~
soso
打发时间看的,一般
印象不深了,似乎还可以,悬疑片非恐怖
密室+失忆+绑架案,各种元素集结一起,剧情得以层层推进,原本以为是绑匪其实可能是好人,但是失忆后所做的事情却与原本计划相违背,所以unknown合该概括了一切
跳着看的 七七八八都不知道在讲个什么 没什么兴趣
开头不错,但是剧情推进单纯依据记忆闪回恢复,没有让封闭小空间内小团体关系足够戏剧化,另外副线比较鸡肋,结局的双重逆转有些为了逆转而逆转的意思。
看简介嚼头挺足,不过故事还是不够精巧,没有充分利用密闭空间来展示各人的性格,也没有我喜欢的小技巧小暗示,片长才85min,除了最后有个逆转,不过也在情理之中。
最后5分钟的反转真是颠覆啊
不知道是自己没看进去还是怎样,总觉得前段过于冗长乏味,结尾突然连续出现好几个转折,着实有些让人吃不消啊。
超爱! 谁是朋友?谁又是敌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