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真的,不愧是蛆站出品,类似北辙南辕,看似关注女性其实充满男凝,蹭大女主剧流量。
如果你看完一部剧,回想觉得里面的男性角色每一个都有独特人格,非常鲜活很可爱,里面的女性角色却要么没主见小可怜要么女强人却无恶不作欺软怕硬,对于女主角你只觉得她有个性,有点疯,情绪化,一直在找人谈恋爱,穿搭妆容真好看,那么恭喜你又踩到一颗雷。
你以为他要讨论母女关系和成熟女性,其实他想说女人离开男人活不了。
剧中女主角自母亲去世后一直在寻找异性安慰。
给爸爸写信,找前男友,找相亲对象还对一个普信无业游民艺术家穷追烂打。
剧中其他女性角色,山竹还要她拯救,大学闺蜜或者山竹上司都是事业女性却都是恶人形象,其他还有几位就是典型娇妻了没啥好说的。
而时不时出现的刘恋发表看法“这个社会给了女人太多枷锁!
”你以为他要升华主题了,他却非安排刘恋做言行不一的举止(教育山竹不要受害者有罪论之后穿长裤,说完畸形审美后自己用瘦脸仪)。
最可气是最后刘恋街头扯下假肚子,继续把不合常理的行为当真性情来加深女性容易情绪化这一刻板印象。
然后装修工作室必须要男人帮助不然都不会,还把爸爸和姥爷合影挂到正中间,最后一幕竟然还是发邮件给爸爸,编剧还埋了个彩蛋什么对方已读的,你是不是觉得自己特别伟大让刘恋找到了爸,还是你已经得意忘形忘了最初围绕刘恋失去母亲展开,前提设定本来是六闵之一人带她长大,刘恋长大成了母亲的模样,不怕世俗看法活的不拘一格?
你的初衷是要蹭女主的这个流量,编飞了吧你最后装都懒得装了。
就这样吧喜欢这部剧的也别来和我理论,面斥不雅。
5🌟不解释 好久没看到这么喜欢的剧了❤️看完以后简直想安利给所有人 唯一的缺点就是才12集太短了根本不够看啊!!
用荒诞喜剧的台词说着尴尬现实的人生。
人总要学会和世界和解和自己独处 纵使在黑暗中也永远要相信有光🙌没有人会永远陪你 但永远会有人陪你 愿我们都能成为榴莲这般有棱有角但又闪闪发光的女孩✨这部剧真的堪称我七月的国剧之光 小破站真有你的👍
张扬的配色像极了女主的性格
片头包括里面女主穿搭的色彩搭配都很好看这部剧每一集前面的小剧场以及引出的题目都像女主角榴莲一样有个性 都表达了这一集最想要讲的事情 特意做了一个汇总。
以及榴莲山竹yyds🙌期待第二季✌
这就是官配给我🔒死😍
首先,我个人很喜欢这个剧的风格题材和内容,包括女主的性格,这个剧缺点不少,但是我还是很喜欢看,而且一口气看到最新更新的一集。
其次,关于这个剧的好多刻板评论我是很不能理解的。
第一个,我是真的不太懂为什么主角的人设一定要是完美的无缺的讨人喜欢的甚至是道德的呢?
对很多角色我们都不是全部喜欢但是不影响我们被他们的魅力所吸引, 举一个非常“极端”的例子就是蝙蝠侠里的小丑, 太多人喜欢他了 ,他有道德感吗?
他是罪犯,他眼里都没有法律,很多人被深深吸引,也从不批判他的“不道德”和对这个世界造成的巨大的危险。
所以我一直觉得人设是作者需要考虑这个人物性格以及行为的产生的逻辑要通顺足矣,而不是每一个性格特点都是为了讨好观众而生的, 看电视剧好像不是真的生活吧?
就算生活里遇到这样的人也许不是很喜欢,但是也不影响这个角色在剧情里征服我。
当然这个剧很多地方没有那么细腻,在内容的传递上可能没有直接打到点,或者过于直白,但是我真的觉得女主没有那么不堪,我也不觉得她的行为会让我弃剧讨厌她,我依旧为她的果断和潇洒深深吸引。
在现实中好好做人道德感是一定要有的,但是如果为每一个虚拟的角色都带上道德的枷锁,那创作的空间只会越来越狭隘。
第二,这个剧是水剧,评分是刷的。
评分我不知道但是这个剧绝对不是水剧!
说的人可能半集都没看!!!
这个剧先不说别的就场景我就觉得很好很舒服,调色很自然清新,剧情可以,演技可以,内容可以。
(别骂我可能我见的世面少,纯属个人观点)。
当然绝对缺乏深度,但是说真的对比流量剧,对比南x北x,这个绝对不算是“不接地气”相反这个还有很多女性视角的真实性爆表的内容,一些那种小时代风格的剧没有的接地气的桥段,这里不剧透了,大家去看就知道了,女主人设我很喜欢,我喜欢出格的角色,这才是有趣的角色,不像哈巴狗一样的讨好型角色,才有资格谈论丰满度。
第三,我个人认为这个剧很优秀,优秀的点在于制作和内容都很精良演技也超级棒。
国产剧被资本绑架那种粗制滥造场景和台词看一眼都让人尴尬的剧我是真的恶心透了, 我都没办法看进去, 而这个剧让我看到了还有人在尝试一些不一样的东西,也许是讨论的不够深刻,不够细致,也不够触动到人最深处,但是我觉得这样的尝试很令人激动, 没有被流量资本捆绑的剧 ,甚至都没有一个硬广在里面 ,说真的说一句制作精良值得一看我觉得一点都不过誉, 对这样的尝试我个人都表示一个支持的态度 ,希望我们都可以对认真的影视剧创作留一个开放的态度 ,别没看就说这个剧又是一部“不接地气”“制作粗糙”的剧,从人的角度理解女主 ,而不是一个道德分析机器去看剧情也许会有更多的共鸣, 少一些没必要的气愤 (纯属个人想法杠就是你对)。
最后,我想说这个剧绝对有缺点的,挺明显,我也不够专业我就不瞎说了,我在这个剧之前是比较反感这个主演的,但是我对这个角色现在是满满的爱意哈哈哈。
希望大家不要双标,对于某些剧达到了及格水平就狂吹爆吹,出来一部这样的剧就各种挑毛病,完全不欣赏一下这个剧的优秀的部分。
我对这样的剧表示一个支持的态度,希望这样的剧更加精良更多出现,然后用脚制作的垃圾liuliang剧永远消失。
最后的最后,我拿小丑举例子是实在想不到别的了,求求不要骂我,这部剧确实与小丑没得比没法比没有可比性。
我喜欢的部分:节奏和话题很迎合b站年轻人的喜好,剧的表现手法有点意思,于贞唱的片头曲听了三遍后觉得还可以,阚清子这个疯疯癫癫的角色很可爱很飒,刘美含的角色很乖巧萌萌哒,倪虹洁还是那么漂亮,室内装潢和服装搭配我和喜欢,榴莲山竹cp我先磕为敬。
网络和现实是相互交叠的,也是平行的。
有多少人天天看别人vlog里精致的生活就羡慕得不行,可是,那只是一段视频而已,只是剪辑了TA生活中的精彩部分而已。
拍一整天vlog,最后花几个小时剪辑出来的高光部分也只有那10多分钟。
剧里女主30岁,活得潇洒自在,但是那是因为她的工作工资房子都没有可以操心的地方,平时还有画画的爱好和特长,大部分普通人是没有这么轻松的生活氛围的。
第一集很好看,我还很弹幕一起笑一起哭。
然后我就觉得有点无趣了,越看越窒息。
三集弃
看到第五集开始倍速的。
电影叙事感没看到,笑点没看到(鉴于编剧定位是轻松愉快剧),故事讲得好散,很多地方太莫名。
想了下可能因为观众处于“被告知”而不是“去了解”,缺乏适当的暗示引起共鸣。
比如女主突然加入舞蹈,女主突然和画家男之间的暧昧,只说几句俏皮话根本不算认识,中国人讲感情逻辑和英美不一样,这种情况放在英美剧适用,放在东亚就很奇怪啊。
还有可能是演员之间缺乏火花。
婚嫁基金一开始说要结婚,后面又说不需要结婚,所以之前营造的紧迫感就变得很怪?
总之,编剧讲故事的能力有待提高…………看完这个之后又刷了一遍伦敦生活,对比太大了,无论是演员还是叙事。
《假期》也许是在说榴莲的孤独,然而从演员的表演看不出那种悲伤的底色,对比菲欧比的表演,虽然无时不刻没在笑,但是就给人一种下一秒即将哭出来的感觉。
“寻父”这个主题也太令人无语了。
我不理解女主到了三十岁还有那么重的寻父情结这样的形象为什么可以被编剧当成一种新女性形象model展示。
“没爸”竟然被女主当成妈妈自私的证明,我真的需要费力理解这种逻辑,爸爸是什么好东西吗?
世界上多少人宁愿没爹。
事实证明没有男人的家庭更加温馨和谐有成就,比如谷爱凌。
而既然女主这么敏感又善感,想必她不会没有察觉这个社会上的性别暴力,所以一个三十岁的断奶这么久的人了还这么想要一个爹是正常的吗??
编剧每集换个话题,但每个话题都只是泛泛带过,结尾再来一段独白升华。
编剧说自己不想做鸡汤,那为什么要用鸡汤的形式讲故事呢?
最后我看到的东西就是鸡汤也没做好,故事也没讲好。
别别扭扭做出来一副似鸡汤非鸡汤的东西,鸡肋汤。
画面和布景、造型很精致,野心很大,但人物形象、故事、内核感觉每个都没做好。
没有找到能够打动我的东西,哪怕是母女情这个最讨巧的话题呢,都没做出任何超出刻板印象的东西。
唠叨洁癖控制欲爱美强势的母亲,叛逆渴爹想摆脱控制的啃老女儿,刘闵之除了做母亲之外就没有别的展示了,而众所周知刻画一个母亲最好的方法就是刻画她不当母亲时候的样子。
刘闵之作为一个三十年前单身生女的女性,肯定身上有点特立独行的东西在,为什么不去讲讲这部分的她呢?
“梦想啊,自由啊”,歌词光这么唱了,编剧你倒是展现一下啊!
不仅母女情,其她主要人物、主要关系都很单薄,即使是女主也没有好好完成编剧的野心。
她扶女士,私以为就是一种fuck the world的混不吝和无赖气质,然而编剧除了让女主和上司吵架还会干别的吗。
fleabag的颓废和混不吝来自她内心的黑暗与恐惧,来自好友死后秩序感的崩溃, 来自她天性的幽默感,她处于“努力向上蹦哒一下”和“蹦哒了也没用就这样吧”之间徘徊。
由此也带来一个问题,首先要有足够的堕落,才能显示出主角的坚强。
然而整个《假期》给我一种感觉:榴莲生活里并没有足够的挫折显示她的她扶,由这样一个人来号召大家“be tougher”是否有点缺乏说服力?
只看到最后一集她抱着植物大喊刘闵之我好孤独,前面榴莲明明看起来蹦哒得很欢,她并没有那种深层的焦虑和悲伤感,所以为什么要tougher?
我想这也是演员的问题,她做那些超出常规的事情的时候感觉只有表层的愉悦情绪,没有深层的其他情绪。
如果说伦敦生活像一篇散文,形散意不散,没有故事主线,人物情绪就是主线。
可《假期》只有形散,没有意不散,榴莲的情绪并不是一条可以追踪的线,她的成长也不是,所以观众点开下一集是为了啥?
另外想吐槽下国产剧的妆役,洗澡的时候都化浓妆有必要吗…………太出戏了!
优点大概是聚焦女性形象够多,主要角色含女量高。
看出编剧想搞“她文化➕短剧”,作为起点希望后面能有更多进步的尝试吧……据说编剧拉了好几部英美短剧,除了伦敦生活还有哪些?
有时间分享下,应该都比这个好看。
《突如其来的假期》看完之后有几下几点体会——①阚清子姐姐的复古服装秀,各种搭配和色彩精彩纷呈,小配饰也精巧细致,用心得体,赏心悦目②倪虹洁饰演的妈妈,非常有上个世纪风风火火热辣但是独立的女性形象,角色驾驭游刃有余③隔壁邻居大叔那一不小心的摔跤竟然拄拐杖持续了十几集,好笑,他的并不算胖但非常可爱的儿子出场说话都好有趣,男孩子长得好喜感,说话也跟小大人似的④室友山竹的存在,我感觉没什么作用,为了凸显人物懦弱性格,在遇见女主榴莲并在她的影响下,有所改变,变得更好更正常的话,这个角色塑造得并不成功⑤片头曲和片尾曲做得很俏皮,很符合平台BILI平台的特色⑥不断用买买买的方式麻痹自己,其实是因为内心空虚,从而选择一种不费脑子的方式⑦剧情乱乱的,编剧没有理清重点和亮点,于是没有爆点和记忆点⑧母女之间的关系表达没有刻画清楚内核相互关心和女主隐藏的依赖母亲的一面⑨女主对待前男友的方式近乎于打扰和骚扰,这样做显得她缺爱也不自爱⑩榴莲在每集写出的邮件都是金句的堆砌,没有结合实际的彻悟和过度的自然,相当悬浮
1.虽然远远算不上抄袭,但《伦敦生活》即视感很强。
2.没有短剧的尖锐,也没有精华的幽默。
3.抒情和煽情的片段并不动人。
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匠气太重,甚至都说不上是匠气,就是安排得很刻意很老套。
譬如第十一集和丧女富豪爸爸的互相“沟通”,安排太刻意了完全猜得到剧情的发展。
不过打动我的点是他们并没有彼此原谅,他们只是好好地送了彼此一程。
4.不要小作文不要小作文不要小作文。
虽然导演尽了全力用配乐和画面让小作文显得不突兀,但小作文毕竟是小作文!
我拒绝它存在于影视作品中,把价值观安排在台词里是对影视剧最起码的尊重!!!
5.有很多没必要的剧情和转折很突兀的台词,比如突然去山竹公司打上司那段剧情(风格突变仿若江郎才尽),还有最后一集小剧场里脱口秀的台词(号召太浓而转折生硬),简单来说就是出戏。
6.演员演技全员还行。
就是宁远那个角色的台词听起来不太舒服,像没气一样。
(感觉演员们的台词功底普遍需要加强,宁远观感最为不好。
)7.很多细节不够真实。
如第一集挤公交车,谁把骨灰举头顶啊?
一开始看到这里我是放弃的,觉得这又是磁悬浮电视剧,后来看评论还好才重新鼓起勇气继续看下去。
8.角色塑造功力欠缺。
这点跟这剧有些部分的磁悬浮有关。
比方说女主吧,她是一个究极无敌大矛盾体,她的人设就是“敢说”“矛盾”和“艺术家”,她“敢说”的人设被用来做段子了;“矛盾”的人设让她时而洒脱时而后悔时而相亲时而放弃时而殷勤讨好时而放弃工作——仿若一个为了推进剧情存在而设的工具人,而她转变的契机却并不明确;“艺术家”的人设是我觉得最磁悬浮的地方了——这年头哪个年轻人不想当艺术家?
哪个年轻人不在自己的天赋和命运之间纠结,又想追逐理想又被迫回顾现实。
这些讨论都是“有,但只有一点点,且非常空泛”,而最磁悬浮的就是,女主既然是个艺术家了,居然还有钱装修???
(不是。
这部剧一直说生活很艰难,然而女主的生活就是看似痛苦的玛丽苏凡尔赛文学:永远陪伴你亲人般的完美前男友、刚住进来不会有任何戒心还很快打成一片的好室友、超级照顾你又无偿帮你的五好领居、看起来很严格但却不蠢不坏的领导、就连跟你同台竞争的同事都是正常人……你说生活艰难吗?
艰难了,但只艰难了一点点。
国产编剧们,你们不懂真正的艰难——要让我写,她还可以再难过十倍。
9.编剧的台词给我一种卖弄聪明的感觉。
感觉他读过书,但读的不够多,只能停留在引用和写出苍白无力的华美文字的层面上。
说真的,这样的台词让角色失去了很大一部分的魅力。
10.我可以再说一遍吗?
不要小作文。
总的来说,这是一部及格线以上的片子,感觉就是缺乏更精更细的磨练,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说了这么多,当然是期待更好的进步。
中国的电视剧大多喜欢喜闻乐见的喜剧结局。
但是人生真的都是这样吗?
每个人的愿望都会如愿以偿吗?
每个单身狗是真的都能找到心中的另一半吗?
每个人的理想是否也都能如愿以偿?
每个人的人生哪怕历经艰辛,最后是都会柳暗花明吗?
也许有人说,就是要从这些影视剧找些美好以慰藉自己。
但好的影视剧不是让我们做着白日梦,而是比现实还现实,以让我们认清现实。
《突如其来的假期》以一种戏谑的方式告诉人们一个接着一个悲伤的故事。
有人会认为这种方式很不切实际,但也有人说,那些你不懂的操作是荒诞,是冷幽默。
榴莲经常去找前男友帮助,甚至突然在被另一个男生亲过之后冲向前男友的家强吻他,也会突然冲进舞台带领表演者顺从自己的表演,会为了帮助租客山竹伪装自己是董事长扇领导的耳光,也会假装自己怀孕骗得领导给她放长假等。
肆意妄为的行为塑造出榴莲的自由任性,这样的女生难道不该一帆风顺如曲筱潇那样吗?
但是,她的故事并不自由。
她单亲家庭成长,妈妈一直告诉她,她是个“试管婴儿”。
30岁了,妈妈突然心肌梗塞离开人世。
抱着骨灰盒的她也并没有多得到上帝的垂爱,仍然被拥挤的人群挤出公交车外;有绘画天分的她守着理想不愿向资本主义投降,而做法相反的朋友却已飞黄腾达,自己却在小公司里唯命是从;无法理解婚姻的目的,拒绝了相爱8年的男友求婚,但一直认为男友还是深爱自己,可他又在半年内与另一个女孩结婚;最后自己的租客,以为会是一路相伴的好友,可最终也朝着自己的理想离开了她;以为妈妈隐瞒的爸爸很想念自己而责备妈妈,但其实这个爸爸在最初根本就想打掉她;也许爸爸是个富翁,但在确认下只是个不负责的人;被人夸赞有艺术天分,可走投无路时也只能以50元的价格卖出一份份作品;最终的榴莲仍然坚硬,也仍然孤独。
人生是很无奈的,我们总是劝说自己一切都会好的,就像我曾经一直想着只要买彩票就会中,一切都会如愿以偿。
但其实都是自我安慰罢了。
人生就是你不断地鼓励自己前行,而社会总是再给你一记毒打,而你又不断鼓励的螺旋式路途。
最终你的未来也许就是碌碌无为,一事无成。
最终年过半百也是一人孤独生活。
可是,当这些很丧的预知真的如我所说到来时,我们无能为力,可身体在无声地说着“还要活着”。
所以lady tough不是她的性格有多坚强,而是认清现实,但还要活着。
是一种知道现实就是如此的认命。
也许时不时会有些怨天尤人,可第二天还是继续赶着报表、赶着上班打卡。
毕竟人要活着。
所以这个时候,我特别喜欢那些不去多思考人生、多思考自己的“机器人”。
人生哪需要哲学,哲学家只会让自己头痛。
就像尼采,最终抱着被虐待的马,疯了。
也正如豆瓣高评成年人的世界就是这样,哪来那么多歇斯底里,一切都在平静中发生然后过去。
但最终,我仍然希望每个人都是在认清现实之后相信自己。
给生活最低的预期,去获得超乎所望的人生回报。
或者,不去期待,敢于正视淋漓的生活并认真生活~ps:很多人认为与《伦敦生活》很像,甚至不如后者,但看过之后你会觉得这部更符合中国口味。
看着剧的主要原因完全是因为B站推首页,看着简介和服道化还可以,就看了。
先说优点以防被冲:1.造型、服装搭配很好,有《东爱》莉香内味儿了,不愧是用了主题曲冠名的作品。
2.制作上、人设上很聪明,能抓住现在所谓的大势所趋。
没了。
缺点和不足的地方:1.剧情没有共鸣,还打工人?
就这?
再次证明国产编剧就是悬浮在普通人之上的神仙。
2.还是人设和行为逻辑问题,虽说制作组很聪明,但主角其实并不讨喜,甚至看起来有点TMD情商低。
还有,这剧纯粹就是故事生硬,人物逻辑断裂,别再用所谓的“荒诞”来洗白了行不行?
一群连荒诞戏剧都没看过多少的人,就来这儿扯荒诞,作为戏剧工作者真的来火。
让我告诉你什么叫做荒诞,这剧我给6分都算够意思了能有7.5分,这就是荒诞。
第1集:无处安放的骨灰摔倒了,干嘛着急爬起来,躺会儿,不也挺好。
第2集:你的生活需要一条鲶鱼🐟吗?
为了爱,为了理想,奉献自己的人生吧这个世界不是不完美的,也不是在沿着一条漫长的途径逐渐向着完美发展。
不,每个瞬间,世界都是完美的每一个罪恶,在它之中,都携含了恩赦。
所有的孩童都是潜在的老人,所有的婴儿在她身上都带着死亡,所有垂死的人必将获得永恒的生命。
第3集:孤独不是敌人人的内心,受到社会的束缚越多就越孤独既然孤独难眠,何不摆正心态接待它能解决孤独的办法,就是去享受独处毕竟终其一生,相处最久的人是自己第4集:我们在寻找什么?
每个人都有一断往事或能说的 或不能说的有的人把往事放在心里有的人把往事写在诗里还有的人把往事留在画里可它,无论在哪里都已是往事第5集:面包会有的,爱情呢?
每一代人,都在用自己的方式去诠释人生的意义而我,觉得人生是虚无的,不过是时间长河里的一粒尘埃如果,真要说生活的意义,我并不希望占有式的人生大概,就是去尽情体验吧第6集:请停止你的性别表演人类的社会拥有太多性别的偏见好像女人天生就应该漂亮、温柔、贤惠、没有攻击性不参与主流竞争男人嘛,被教育应该坚强勇敢,不允许示弱和情绪化得成为一家之主大家也潜移默化形成了刻板印象不自觉得开始了性别表演去演一个男人👨一个女人应该有的样子但那,是真实的我们嘛我们被这些偏见控制了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为什么不能简单点仅仅只是作为一个人将自己的欲望大胆地说出来
难得有用略丧的方式表现三十代女性生活的国产剧 但只拍出了神神叨叨的表 里还是脸谱式的人物塑造和爹味说教 以及 已经接受了倪虹洁演妈妈辈的角色但是演三十岁的人的妈还是有点过分了
看起来像小成本制作,但造型、妆容也都很好看。
这才7.3分???阚清子真的好美阿,衣品也好好,山竹也好好看!
山竹说的有些话还是很有趣很值得思考的。社交软件被设计出来就是增强人们社交的,一天见一个网友确实能解决晚饭问题。社交软件本无罪,是部分使用软件的坏心眼的人将它给污名化了。不得不让我们反思我们日常打开手机被各种应用软件包围,已经失去了生活的附近了。
我喜欢有点神经质的人,喜欢尽管疲惫还挣扎向前的人
为毛我看《突如其来的假期》好尴尬,看了两集多就不想看了。。。。尬点太低
最近觉得B站的电视剧有点品位。能拍出来就很不容易了,感觉这种风格收到的修改意见应该比剧本正文都长了。
看了一半,不想看了。怎么说呢,有尝试的勇气,但真的很难看很做作很自我沉溺。加一星鼓励分。
人到最后啊,都是孤独的,都要学会跟自己独处。
年度最讨厌剧集之一了,阚清子的表演看到人生理不适,浮夸,做作,尴尬,而在故事和呈现上尝试新风格没有问题,但是玩得如此混乱而不成体系实在是要人命,话说当年《好想好想谈恋爱》早就走意识流路线了,本剧相比而言可谓是拙劣。想要探讨现实话题,但是故事和影像质感都毫无真实感,想要探讨母女关系,但是母亲形象却单薄又刻板,而最让我不能接受的还是,大部分主题的表达全靠台词和独白,而不是靠戏,这一点非常致命。
《大龄太妹的文艺疯批生活》,本来是非常期待的,里面的几位主演都是非常喜欢的,但是看了四集非常失望。女主人设绝了,强行参加已闹翻同学的婚礼当众发表婚恋“清醒”言论,偷婚戒不还(何必呢?嘲讽+盗窃??),当面骂前男友现任是绿茶,明知前男友有女友还要连做个单身到老的梦都要跑到前男友家汇报,乱动同事诊断书,冒充同事怀孕请假,拽着同事大吼,对房客口头语“你有毛病?”,去别人课堂上砸场子炫耀自己懂得多,跑上台破坏舞台表演等等太妹行为引起强烈不适,潇洒率真倒是没感觉到,没礼貌没教养是真的,溢出屏幕的难相处。一星给阚清子女主的女性受害者无罪论,一星给倪虹洁刘美含。
3.8分,超级好看啊啊啊啊!阚清子穿搭贼好看!个子不高却很姐!独白剧情也好看!!!
看到了伦敦生活的影子
很可惜 y人味还是浓了点
灵气有余松散过度,音乐的部分有加分,但阚清子这么的不合适,她不是那种丧中带萌的女主。
偶然刷到片段去看的,很有意思。
跟着清子姐姐学穿搭!
好好看!第一集就好喜欢,最近的女性题材剧怎么都这么优秀。喜欢这种小确丧的风格,台词写得很好。有个短评说“原来不止我一个人把生活过得这么尴尬”——尴尬就尴尬咯,活着就活着。阚清子的台词很舒服,配乐很好听。我希望我也能做一个直面尴尬现实的人。
连刷12集 感觉整部剧还行啊 宁远这长相蛮耐看的 作为单亲妈妈的刘闵之当真优秀 母爱的伟大 教育方式值得点赞
为什么第一集就drama得我看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