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乐乡
Jauja,走出安乐乡(台),巧黑(港),丰饶之地,Land of Plenty
导演:利桑德罗·阿隆索
主演:维果·莫腾森,迭戈·罗曼,格茜塔·诺比,马里亚诺·阿尔塞,维比约克·莫林·阿格尔,米萨埃尔·萨维德拉,阿德里安·方达依
类型:电影地区:阿根廷,丹麦,法国,墨西哥,美国,德国,巴西,荷兰语言:西班牙语,丹麦语年份:2014
简介:十九世纪七十到八十年代,曾参加过普丹战争的丹麦军官Gunner Dinesen(维果·莫腾森),带着青春期女儿Ingeborg(Viilbjørk Mollie Malling)从丹麦来到阿根廷,加入阿根廷军队,参加征服沙漠之战,女儿却跟一个阿根廷士兵私奔,生死未卜,他从此踏上了荒漠里的绝望寻女之路。详细 >
极简主义文艺范另类西部片,考验耐性的极致。荒野中的固定机位长镜头,新颖的正方形小画幅,近乎零配乐,自然声响,构图和摄影美到如同风光幻灯片。后二十分钟加入魔幻现实主义元素,未来的自己和醒来后的流浪狗。气氛传达勉强到位,但感觉还是形式大于内容的作品。(7.0/10)
制作国家真多,都不知道标哪个好~
最后那一段有点画蛇添足,此前漫长的寻找女儿的旅途中,所有的神秘与超验已尽皆展现,幽深洞穴中的老妇所展现出来的与女儿似为一体的模糊感正是能引发观众无限思考的,而加入最后一段,只是让这个体系更加臃肿。
7.5 画面的质感和构图其实有揭晓其非真实性,问题是谁的梦境
于梦中时隐时现的《安乐乡》既指向过去又指向未来。然而真正的家园既不在彼岸也不在此岸,最终它在人的身上。阿隆索这部悲观的城市寓言建立在人们失去家园(无家可归)的现代语境之下,因此荒漠里的寂寥和伤感全都来自人失去交流后的巨大孤独。尽管梦中人在回家的途中迷失了方向,但值得庆幸的是他又在梦中梦见了那些维持生命运转的意象。唯一的(甚至是致命的)败笔在于提供解读的结尾破坏了影片整体所努力营造的神秘感。
长镜头有点多
好坏参半吧。有令人惊叹的摄影技术,以近乎正方形的圆角比例探索广阔的绿色风景。我欣赏它在美学上的独具匠心,但效果往往有点勉强。导演显然是在给自己施加压力。前面又漫长又乏力,尽管最后半小时对绝对虚无的阐述扳回一城,也于事无补了。电影给人的感觉就像一段失传已久的童话,依靠梦幻般的氛围来营造出一种美感。它是风格大于内容的。
阿隆索在巴塔哥尼亚的土地上再一次提出了我们从何处来向何处去的永恒问题。若能以自然景象来创造时空尽头的神秘感,又何需凭空幻想一个陌生的世界?人去歌声近,星空化浓云,毛边的黑色画框内似是以一秒千年的尺度演绎着在对美与征服的追求下不断重复的人类文明史,谁又能肯定自己不是身处山洞之中呢。
6. 想象在一片广大无垠的土地上,一切都在荒蛮之中,寻找的艰辛可想而知。
狠精致啊,但始终停留在描摹阶段,很难看到真正的状态
想起了禁忌 侯麦 帕索里尼 像一首荒原的游吟诗
前面一大半是原始的风景展示和主角孤独的身影,后面一刻钟突然又像从梦里醒来(或者是进入了梦?)。我不知道,因为——引用莫滕森“你今天可能没有看懂,但电影的最后十分钟一定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你可以睡一觉,再起来可能就发现自己的理解会不同了。很久以后相信你还会记得这感觉。”
心向安乐乡,却迷失荒芜里。看时还以为是部老片,方正的画面,怀旧的画风,鲜少的对白。夜空下的画面是最喜欢。【和2001太空漫游差不多困的一部片……
复古画幅中的独角戏比群戏要迷人得多,超长镜再多都不觉得浪费时间。星空下的升华感充盈身体后,究竟是历史还是梦还是另一个世界,最后都不重要了。
很好看很喜欢很有趣很精彩
迷梦与轮回的气息。极简风格,画面很有个性。星空下的镜头很美。
3.5。画幅如此不寻常,自然离不开对摄影与构图的考究。令人陶醉的外景,令人神怡的自然声。探索&实验影像。
不要让乡巴佬破坏这份美景啊喂(
影20136:工人处补水和士兵被杀那段有点不入戏。后面夜星空和洞穴时光交谈慢慢升华,苦苦追寻的最后都被荒漠吞噬。
真的没看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