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渤这次在《痞子英雄》里演的是一个黑帮小头目,手底下还有两个小弟,终于不再总是脏兮兮的形象,开始体面起来了。
但他真的可以算是痞子专业户了,这不只是因为他演得多,更重要的是,他能把扮演的每一个痞子形象都演活了。
演一次痞子不难,难的是一次又一次地演,还都能演出新的花样。
本来很好奇,黄渤一口青岛话,跟台湾人嗲在一起是个如何华丽的场面,但出乎意料的是也没啥违和感。
当然除了搞笑,黄渤在这部戏里还有很多感情戏,跟手下兄弟的感情,跟杜小晴的感情,跟吴英雄的感情。
每一条线他都处理得很好,在这部戏里,他完成了多种情感表达,这可以看做是黄渤演技精进的一个证明吧。
看到兄弟死在他怀里的时候,我们会惋惜这过命的交情从此只能珍藏,看到他和杜小晴拥抱在一起的时候,我们感叹屌丝竟然也有春天,看到他跟吴英雄道别的时候,我们又惆怅为什么相爱的两个人没有在一起,不得不说,黄渤的戏路是真的可以。
看了三生三世入坑了赵又廷,于是开始看他的各个电影,先看了这个,觉得还不错,打戏超级帅,吴英雄真的是一个令人敬仰的英雄,法律之外还有人情 他是一个有人情味的警察,在救几个人还是救一城市人的选择中,在他看来,所有人都是平等的,面对一个又一个的挑战和邪恶,他依然有一颗善良纯真的心。
意外的是小新居然是脑力担当,不过也演的很棒,很喜欢这两个好兄弟。
2014年的国庆档期,不知道怎么的电影院突然变成了黄渤的个人秀,不知道有没有电影院推出黄渤套票,把《亲爱的》《心花路放》以及本片打包出售,这位号称除了贾宝玉演不了的牛X演员,在这个国庆档期达到了演绎生涯的新高度。
不过呢在本片中,这位在前作中大放异彩,负责痞子英雄当中痞子部分的家伙,这次也就是出来友情客串了一下,没给他更多发挥的机会,也不知道这是什么原因。
这痞子没了,于是编导另辟蹊径的找来人负责“二”。
在我的印象中这貌似是林更新与赵又廷的第二次合作,跟上次在“神都龙王”中的遭遇相比,这次林更新的出场显得牛掰的多,那位小医官居然已经敢拿狄公开涮了,见面就是一通调侃,可怜的“狄大人”那是悬在半空中,狼狈不堪,只能任他鱼肉。
不过呢他那股子不知道什么地方发掘出来的自信,没维持几分钟就露了老底,整部影片基本上算是从头二到结束,尤其是结尾部分不知道从那里整来的一顶夏洛克的帽子,哎………这不是纯粹的自毁吗?
这小子除了二的可以之外,还面的不行,但凡只要是动手,他就基本没占到过便宜,几次都给人打的是满地找牙,给揍的那叫一个惨啊,唯独是最后关头,不知道哪里出来个更脆的,居然让他偷袭得手,莫名其妙的就见了上帝。
有人负责二的部分了,那赵又廷自然只能继续负责打打杀杀,玩命的“英雄”部分,跟前作几乎一样的路线,基本是从头打到尾,完全一副铁人的架势,不过呢无论反派们祭出怎样的大招,各位特种部队出身的杀人机器,再加上各种先进的武器装备,就愣是没把这位小强怎么着,最多也就是哎哟了两声,再皱皱眉头,继而就爬起来再上,这展现出的体能、力量、搏击能力、抗击打能力,等等综合能力,简直就是超级英雄的状态。
呃…………赶紧让漫威出漫画吧。
这说到超级英雄,不知道有多少观众跟我有同样的感觉,本片的故事情节怎么看都觉得像极了《蝙蝠侠:黑暗骑士崛起》,眼前的海港城以及被封锁的绝境,完全就是几年前哥谭市遭遇的重写;而反派阵营的组织构成以及行动方式,以及正派人物的角色特性都几乎完全一样。
整个故事的脉络也几无差别,就是英雄所在的城市被突入起来的威胁笼罩,转眼之间陷入完全被封锁,被恐怖气氛笼罩的城市,瞬间陷入绝望带来的恐慌,负责维护城市安全和秩序的警察乃至军队,统统被秒杀,这时候就等救世主出现了,于是男主带领着他的小团队,一点点的将败局扭转,最终将城市挽救于毁灭的边缘。
不过呢在诸多类似之外,还是有些许差别的,首先在角色设置上,“蝙蝠侠”的故事里在最后关头角色的大反转,给观众带来巨大惊喜,而本片怎没那么复杂,只是一点点的通过调查揭开反派的身份而已;其次在装备上咱们的吴英雄和布鲁斯韦恩那简直就是天壤之别,人家蝙蝠侠,那是蝙蝠车、蝙蝠飞机、蝙蝠套装等各种高科技装备全副武装,咱们的吴大侠,只有牛掰的“纳智捷”以及拳头,偶尔还会捡到枪,呃…………寒酸的有点厉害。
不过呢最终结果同样就可以了,用钢铁之躯和拳头一样是能拯救世界的!
影片的整体效果还是不错的,特效、动作戏都有的一看,不过这都是在前作基础上的发扬光大而已,没有什么飞跃,而在情节上,上面也提到了,几乎完全意义上的克隆,让本片看起来没什么太多的亮点,有点紧迫却不是很曲折的故事脉络,让“英雄”在正面对决中没能战胜“交配之旅”。
会不会再有续作我看悬了。
在中国观众眼里,看电影有一种叫做“看大片”的习惯,什么是大片?
这都是90年代初分账制电影实行以来,《亡命天涯》、《真实的谎言》、《勇闯夺命岛》等一票进口动作片冲击相对保守的内地而诞生的新名词。
这个称谓一直沿用至今,不仅对于观众,甚至在影视从业者之中也不例外。
不信可以去电影院售票处,看看形形色色观众去电影院买票时,嘴里嘟囔着“大片”的观众占绝大多数,因为大片的定义意味着一部电影有大明星、大导演坐镇,或者最起码在电影厅超大屏幕和环绕音效甚至3D技术下能够带来极强的感官冲击,起码对得起不菲的票价。
人家一看这是部文艺片或小成本,扭头就走,这不是在贬低小成本电影,中国观众的观影习惯就是这样。
今年的国庆档就是这样。
动作片《痞子英雄2》在国庆档七天收入了1.6亿,这个成绩平心而论并不算突出,而且电影在国内市场属于非传统性的“大片”。
这里的“大片”并不是指的那些大明星大制作的电影,尽管经常在国产片海报上能见到“XX动作大片、灾难大片”这样的字眼,但这个名号其实指的是那些进口电影,大爆炸、大枪战、大保健,海陆空全方位立体感官,当年的叫法先入为主,甚至前不久小弟看电影时有个妹子指着尼古拉斯凯奇主演的一部电影海报说:就看这个,有他的一定是大片。
殊不知如今凯奇兄早已与大片绝缘好几年了,而且那部电影已经下落不明。
这都是当年《勇闯夺命岛》、《真实的谎言》等片惹的祸,乃至这个传统影响到现在引进片策略,因为进口片很少有喜剧片和剧情片,哪怕片子再烂,只要有动作有爆炸也会引进。
后来又有了“中国式大片”的说法,这都是《英雄》惹的祸,中国式大片基本上是古装片,充其量就是人力资源丰富,《投名状》、《黄金甲》哪个不是人山人海塑造场面。
乃至后来《白蛇传说》、《逃出生天》等标榜特效的电影,《金陵十三钗》、《1942》等有场面的出现还是没能扭转“大片”属于进口动作、科幻片这一观点。
现在的华语电影市场偏重明星和话题,大片并不一定卖座,像《泰囧》和同期的《心花路放》这类中小成本电影照样卖座,仰仗的是导演明星和话题,反而华语电影在“大片”这一方面做得向来不尽人意。
这里要说的这部《痞子英雄2》不能算是“中国式大片”的标准,因为该片第一次让观众觉得“大片”这个名词放在一部华语电影中是很贴切的。
台湾电影不缺乏匠气,但向来与“大片”绝缘,一来拍摄习惯不同,文艺电影,清新爱情片才是台湾电影最能拿得出手的。
二来台湾商业电影发展一般,而且在注重商业的香港,动作大片似乎也比较罕见。
吴宇森可以在酒吧、茶楼里狂泄上亿子弹,成龙可以在一家商场或轮船上打一个小时,但追求的都是效果而不是场面。
并不是香港没有类似于美国动作大片那样的电影,早年间的《紫雨风暴》、《B计划》、《极度重犯》等都是学习好莱坞枪战片的产物,内容涉及到反恐、国际化的趋势,格局上走出了香港街头。
这些电影拍得成功与否暂且不论,他们共同的目标就是为了提升本土电影格局,让电影的类型化更丰富一些。
这些电影毕竟是少数,大制作未能起势,如今香港电影江河日下,才有了《寒战》、《风暴》这样格局稍大一点的电影,能否拯救香港电影那就看未来的《赤盗》等片能不能接上口气。
台湾电影也是一样,以往台湾片过多注重文艺和爱情片,商业电影几乎消失,如今台湾电影在以往风格上更加注重了商业化的发展,《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变身超人》、《骇战》等作品都是在台湾本土电影风格不变的大方向下,进一步向商业片靠拢。
而《痞子英雄2》则属于另类。
因为如本片这样的动作枪战类电影并不是台湾片的长项。
但是这部脱胎于同名剧集的电影史台湾电影商业潮流的标志之一,比起很多台湾电视剧,电视剧版《痞子英雄》更像是台湾版的《致命武器》,两位警察搭档,一个是火爆的拼命三郎,一个是来自街头的痞子警探,兼具偶像派剧集的气质和动作悬疑剧集的特点,播出后大受欢迎。
同理,电影版走的也是该路线,而且制作上更加突出国际范和大手笔,同样可以让台湾电影打开走出小清新路线的一扇门,并因此而破局。
从这一点上来看,《痞子英雄2》沿着这条高端的路线走,其价值是很明显的,但从场面上来看就够得上“大片”指数,本片的场面的是最大的卖点,简单一句:本片把警匪片当战争片拍。
制作、场面上的升级,是《痞子英雄2》与以往本土电影划分格局的例证,然而更加重要的意义则在于后面。
华语电影的警匪片,向来是比较稀缺。
以前这个题材的作品只有香港玩得转,比如前不久的《扫毒》,内地和台湾在警匪片方面则显得比较被动,一来制作经验匮乏,二来类型片道路不明朗,与台湾电影类型,内地也是一味的追求古装、青春、喜剧类型的电影,鲜有作品去触碰这个题材。
不过去年的《毒战》是内地与香港合作的先例,内地的背景+香港的制作团队,打造出不俗的水准。
而这部《痞子英雄2》与前者类似,来自内地、台湾、香港三方的制作团队打造的国际化警匪片,电影在故事和人物方面还有很多问题,情节比较七零八落,但从格局上来说无疑是华语电影非常罕见的,《痞子英雄2》这样的电影是在过去基础上打开了一条新路。
可以以韩国电影为例,韩国电影的崛起。
这条路是其中主要原因,早年间的《实尾岛》、《生死谍变》打开了韩国动作电影大格局的路线,乃至如今的《柏林》、《夺宝联盟》等片玩起来得心应手,同时也不忘《阳光姐妹淘》、《非常主播》这样的纯韩式风味的电影。
华语电影打算有所出路,可以选择这个方向作为未来的发展之一,甚至可以说是一条捷径。
毕竟“大片”的含义在观众心中根深蒂固,将电影做“大”并不难,而且观众也喜欢这种类型,可以凭借依靠题材和场面烘托起来的制作格局,让港片找一条出路也未尝不可。
记得在《盗梦空间》中汤姆·哈迪那句台词:做梦就要做大一点。
拍电影也一样,小片有小片的精彩,但市场是大片的天下,做大没有坏处。
《痞子英雄2》本身其实毛病不少,但其路线却是正确,不敢说一部电影对华语片类型化之路多有大帮助,但这个趋势却是顺应潮流的。
西方动作电影日落西山,但东方同类题材作品才刚刚起步。
华语电影也不能一味的往青春、喜剧等类型片的单一模式里钻,很可能不久之后这些电影就会像中国古装大片一样,噎死在自己唯一的美德——无节制上。
华语动作片这条路线应该在未来大有潜力可挖,《痞子英雄2》这种尝试属于摸着石头过河的类型,尽管可能这条过得比较狼狈,但方针路线正确,期待同类作品在未来更加出色。
个人英雄电影,爆破,追车,枪战,一个歪曲正义的反派,一群猪脑子的警察军队,一个飞天遁地无所不能的主角,唯一的不同,是以前的英雄电影主角旁边总是一个花瓶的女角,如今,是一个花瓶的男角,毕竟,这是一个基情的年代。
典型的爆米花电影,图痛快看帅哥耍基情的可以开心地看,但我还是想念那一部叫痞子英雄的电视剧,电影只有英雄,一个只存在于电影的英雄,而电视剧,有那个有点人性的痞子....
特效有点那啥,剧情也有点那啥。。。
张钧甯怎么晒那么黑,完全没有武媚娘里徐慧的样子。。。
娜扎现代装扮比古代好看,总的来说还成吧,但有的逗乐的台词说得很突兀,不有趣了,全程一直在思考海港城的原型是香港还是厦门,,,颜值倒是够了,在这个看脸的时代,啧啧,黄渤就开头结尾出现了两回。。。
整部电影的喜剧元素光靠林更新真是不行的。。。。
不过我比较支持警察叔叔的观点,林狗你不准打他,因为他帅,不,不是……因为少顺和多数人都是人,都不该死,面前的是不去救就必然会死的少数人,远处是有可能因为救了少数人来不及救的多数人,但这并不是可犹豫不决的事情,不就眼前处于危难的人民群众,就是失职,就像你不能因为先出生的人会吃饭会消耗粮食,而导致以后的人饿死,就不让他们吃饭,饿死他们。
必然和可能,即使是100%和99.999%,虽只差毫厘,也将失之千里。
时时刻刻身处险境却又能分分秒秒化险为夷,经常大难临头却总能逃出升天,平安无事,电影怎么看怎么像中国版的《虎胆龙威》,区别只是电影里面的反派变得不堪一击,特别矫情。
电影做到第二集,没有了十分搭配的痞子角色,反而换成了一副吊儿郎当的帅哥林更新,在视觉上让人感觉十分养眼,可是在表演与搭配戏路上却处处与影片格格不入,多了一份随意而少了一份严肃,让整部影片显的如同过家家般的胡闹一气,完全没了第一部让人紧张让人心悬的感觉,让电影掉价不少。
虽然电影里面也有黄渤的客串演出,只是明显没起到什么改善的作用,尤其是和林更新在戏份冲突上一对比,更显得电影缺少了一种对于内涵的诠释,导演明显想要让影片增加一点喜剧元素在里面,从而让电影焕发出一种时尚幽默的轻喜剧氛围,只是林更新的加入明显没有什么喜感,更诠释成为一个人见人烦的晦气包角色,他傲慢无理,幼稚累赘的公子哥形象让他在观众心目中的接受程度一坠谷底,哪怕是导演最后让他成为一个逆转局面的重要角色,也难以改变他在观众心目中不讨喜的印象。
看这部电影就像看一对成人与孩子搭档的各种不靠谱,不是极力的去试想着拯救世界,而是演绎着一个任性不羁不知道顾全大局的哄小孩双簧,让一个好好的动作灾难大片活活的毁在这搞喜的道路上。
电影区别于第一部的地方在于,这部影片的人物关系搞得越来越复杂了,导演想要挖掘出反派人物的阴暗面而不断的进行铺垫剧情里面的人物图谱,以便让反派人物塑造成一种悲情牺牲品的存在,电影在场面与特效也配合了这一关系的存在,规模宏大的特效场面更是彰显着电影作为标准大片的地位,而且不断推进至电影高潮的阶段更是升级了特效场面,这不得不说导演还是十分把握这种商业题材类型的,也非常懂得如何将商业元素运用到艺术效果的极致。
只是商业元素运用的再好而配合不了剧情的复杂,这就显得有点尴尬了。
电影没有延续上一部作品剧情的简单直接,直接用一种豁然开朗的剧情配合精彩激烈的打斗,再融入高危宏大的场面,让人看起来显得电影精彩十足。
而在续集电影里面,导演显然想要升级电影里关于人性的部分,从而达到让影片提升关于思想内涵的效果,以便呈现出更高品质的电影作品。
可是导演精心布置并添加上了诸多新鲜的元素反而让电影显得过于杂乱而没有重点,各种桥段类型齐上阵,亲情友情爱情,感动罪恶与人性,连幽默悲伤无厘头都不放过,实在是集合了众多电影元素而下了一番苦心思,只是电影所呈现出来的效果却没有想象中的那么好,剧情空洞,内容浮于表面,过多的煽情让人陷入一种娇柔造作的腻味之感,不但没有引发我们对人物剧情的同情,反而生出一种厌烦,背负着太多的感情包袱,让整个电影都陷入了不断煽情的循环怪圈,影响了人们对剧情发展的兴趣,更过多挤占了动作戏份的篇幅。
动作片就应该让电影的剧情变得简单一点,那样人们才能畅快淋漓的欣赏电影带给我们的惊险刺激,如果非要加入很多关于人性与感情的元素在里面,那一定要做到对剧情精准的把握,一味的只是为了提升电影思想的价值而添加所谓的人性元素,得此失彼而得不偿失。
电影采用了多线的叙事方法而扩大了电影的格局,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也制定出了一个精确的故事版图,让剧情显得更为合情合理。
电影也有意的削弱了主角对于整部电影的影响力,让更多的人物发挥各自的效应,从而设计出一个相当程式化的流程模式,为以后整个系列的发展走向,制作模式都形成了一个成熟固定的构成。
而且电影还一贯延持了对动作戏的倚重,设计出了精彩激烈更贴和实际的动作,虽然还是具有那些过于夸张的反地心引力的开挂模式,不过这是我们动作片一贯的风格习惯。
电影缺少实力派的演员,对于演技上的提升还处于一个偶像级别的层次,这也让电影很难让人感受到值得回味的地方,由其是演员方面,更是难以制造出让人喜爱的角色,难以因为一部影片而制造出一个让人喜爱的明星。
让电影作为一部动作大片的存在,丧失了一点现实意义。
不过话说回来,我们还是缺少像这样的动作大片,如果以后能够多一点像这样的影片,我想中国动作片的新时代又会再一次到来。
讲述的是大魔王试图通过自己的方法为海港城重新定秩序,由于死不了的男主角出现而未成功的故事。
大魔王之所以成为大魔王的原因是这样的。
部队或执政者为了实现自己的野心决定发明一种生化武器,还不是大魔王的大魔王当时还是部队中的一员,由于大魔王的爸爸反对部队制作生化武器,并且研制了抗体解药,于是部队要大魔王杀掉自己的爸爸。
部队没有人了吗?
为什么这么蠢非要儿子杀爸爸。
于是激怒了大魔王,逃离了部队,成为了大魔王。
而大魔王成为大魔王的途径竟然是用爸爸反对的生化武器控制海港城!
你到底对老爸是个什么态度?
为什么非要选择这种方式呢?
直接组建军队对抗原来的部队组织不好吗接着大难不死的男主角出现了,他的价值观是人生义气大于一切,因此可以不用理睬服从是警察的天职,一心救一个成为生化武器培养基的上一部出现的痞子的怀孕老婆,不惜冒着整个海港城被生化武器入侵的危险以及各种自己珍视的自己当炮灰的人死掉。
最后好讽刺的是领导者为了消灭生化武器也就是搞死这个孕妇,决定炸毁存储了人类文明数据的大楼。
男主角千钧一发之际把生化武器的孕妇用飞机携走了。
还好男二号也就是亲爱的小鲜肉林更新再丢失了抗体以后从怀里拿出最后剩下的一个备用抗体注射给了孕妇。
作为低下人类的我应该不用操心如果男二号没有备用的抗体,男主角到底即使拉着孕妇逃离了部队轰炸的大楼以后下一步要如何拯救这个孕妇,该如何拯救如果孕妇把生化病毒传给海港城人民以后的摊子要如何收场。
大魔王为何非要在孕妇没有完全培养出生化病毒就袭击海港城,而不能多等几个小时,给了男主角逆转的机会。
当权者忖度半天决定炸掉大楼以搞死孕妇,为什么不知道有抗体解药,而且这个大楼被炸完全是个炮灰因为男主角带着孕妇逃离了…结论就是不用操心啦,反正有男主角和大魔王在作为普通市民的我们或者被大魔王搞死或者被男主角搞死或者被政府莫名的搞死,多操心也没有用,还不如多烧烧香。
这个片子最与众不同的是作为男主角身边的二号三号四号居然没有当炮灰,而是最终都活下来了呢!
那些可以智能瞄准的机枪等等高科技武器都是用来打群众演员的。
最终有个问题问广电总局,这个片子宣扬的是个人英雄主义,以及完全无视组织无视命令,为了自身兄弟义气为广大群众带来了巨大安全隐患,为什么不禁播?
以下内容纯属胡扯 请勿当真总体来说 这个片子只是《痞子英雄》电视剧的一个附属周边 也许真正的精华只有痞子英雄系列的忠实粉丝凭借着影片之外的情感以及补充知识才能发现 如果像我一样单纯把它当做一个孤立的影片来看的话 可能就无法理解它的精髓了(把一个系列电影中的第二部单独来评,我确实有点脑残)好了 开吐首先,请先接受一个前提,正如导演所言 华语电影在类型片探索上还有很多困难 包括资金、技术。
因此 任何试图用好莱坞影片来与这部片子对比的行为 都是站着说话不要疼的耍流氓。
(只是如果站着观影者的角度来讲,不知道观众们会不会有“这不是好莱坞片 我们不能期待太高的觉悟,特别是在刚经历了敢死队洗刷不久之后)在接受这个设定之后 这个片子真的变等萌萌哒了呢:)片子剧情本身很简单 有一个偏执狂boss为了重新唤醒人类 决定制造一场大的灾难 为此他先(牛逼的)绑架了所有的通缉犯 让他们炸毁城市的所有通道 使城市变成个孤岛 然后实施所谓的”枯草计划”。
然后,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且不说为什么路炸了 一个海港城市就变成了孤岛 且不论boss认为人类应该唤醒的理由是没什么也不知道(要修理的东西至少它是坏的把) 单问为什么boss要制造灾难还选一个爷爷级别的病毒来 还要通过孕妇像下载文件一样培育出所为的病毒源,而且在“有关方面”都开始做出反应后 这边病毒源还没培育好 大哥 恐怖袭击不是告诉所有人我要炸死你们 然后 再来一句“先等等 炸弹马上好“ 好吧(算了 突然发现这个片的内在逻辑上真心认真就输了)我们来纯说说画面吧 可以说 这个片子在视觉效果上还是有所努力的 特别是打斗动作的设计上 可以算得上亮点之一 可惜的是 快速的镜头切换 以及灰蒙蒙的背景色调 加上少许3d效果的渲染 观众除了头晕 貌似无法舒服的体会到演职人员的辛苦吧 好在画面用了雨中打斗配合上不少慢镜头 才使得这一亮点没有全军覆没从人物的刻画上 导演虽然多年未下海 但此次宝刀出鞘使得boss的刻画十分到位,黄影帝一如既往的痞像迷人,另外boss 他妹女神形象也值得肯定 虽然是湾湾腔 其他个人觉得一般 但就本片来讲,英雄的形象貌似就是个很能”叫“的家伙 林更新总觉得他在演偶像电视剧 至于其他萌妹子除了让大家出戏之外真心不知道有什么用来说说片子外的东西吧 如果你是个小女生 喜欢赵又廷、林更新 又有一点小腐 那你真的要去看 因为他们两个在里面的爱情戏真的很好 特别是最后那个点睛的帽子 爱意满满如果你是和我一样的 被女朋友拉去捧场的人 有如下建议:一、千万千万千万不要纠结片子的逻辑 当一个偶像电视剧电影版看就好 二、千万不要试图去和你的妹子解释emp到底是怎么回事 电影说它是怎么回事就是怎么回事 否则你会破坏你妹子的好心情 三、大声的笑吧 我是留着眼泪出来的最后一点 我喜欢它的定位 娱乐电影 喜欢它开启的时代 中国电影的工业革命 至于电影本身?
妹子一定要看 特别是痞子英雄系列的粉丝们 因为电影有像电视剧剧情线回归的安排(导演说的) 纸巾们我不知道 但像我这种二逼的剧情逻辑控慎点以上内容纯属胡说 如果较真 电影院见~
我觉得这个电影最搞笑的地方应该是,明明很简单就消灭的东西,非到后来就复杂了,吴英雄本来可以毁掉那个火箭,可他还是选择了救人,其实按照他的性格是这样的,可是,还是会觉得很多麻烦,都是自找的。
这片子一般,觉得这个故事,最好看的地方,也只有最后大结局了=。
=真的,还是没想清楚为什么大反派要说一句:有你的地方就有我。
好像表白哦,真的。
影片拍的挺不錯的,不過值得我們深思的是恐怖事件的背後,政府的不作為...
节奏太紧,略逊第一部,但仍然是华语影坛最正宗的大片之一。
走的是好莱坞大片的路线,吴英雄是典型的个人英雄主义,只要他出现,基本上不用担心会死什么的。总的来说不如第一部过瘾,黄渤就打了个酱油。那些乱喷一通的,你还想国产电影一步登天一下达到好莱坞水平?饭要一口口吃,这个系列我觉得是一个比较进步的实验了。
国际范儿的台湾片,这种电影好处是剧情可以用听,场面用来看,听的时候可以玩玩手机啦
给四星不是说这部电影有这么好,我想说的是,尽管很多人给了这部电影差评,但是,我请问一句:大陆拍出过这样的电影吗?
逻辑上太牵强,特效做好烂,人物性格不饱满。我读书少,但不要骗我,病毒离那么近不传染么别逗我。台湾男生打戏都这么娘,真是醉了。
很普通,模仿蝙蝠侠前传明显。
作為華語電影,給的星星有點多,雖然坊間評論說導演相較於第一部沒什麼進步,可我覺得如果這部電影可以代表華語電影的平均水平,就已經非常不錯了,穩中求進嘛。不過爛俗特效能稍微進步快一點,還有除了黃渤趙又廷,其他演員的演技也太無法直視了,電影學院的學生在學校能好好上上課麼?
真的不好看耶。
挺好看的,紧张感和节奏感都不错,很有气势,完全看不出是“台湾电影”。票房1.9蛮让我觉得可惜的。那些一闪而过的配角让我非常激动啊~~~
特效什么的非常好。[2015.03.17]
延续第一部A级投入好莱坞大片架势:追车、枪战、格斗、爆炸、倒塌等灾难式的全程high爆,但故事风格的确变味了,实话说陈真(林更新)这个新角色很烂,武斗技不如马小明(修杰楷),文戏喜不及徐达夫(黄渤),只有编剧赋予他的运气很没说服。
大概拉着看了下
做这么大场面,却仍是个无聊的东西
打打打,杀杀杀,炸炸炸,纳智捷!
台湾腔本来就软,再看找的这些演员...能把动作片拍得这么娘炮也是很厉害了
给林更新
动作
★★☆
各种设定还算有模有样,只是各种设定的size都小了不只一号啊……配角实在是上不了台面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