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度第四集。
我到现在也想不清楚龙樱精神是什么,相较而言,我更喜欢《垫底辣妹》和《金八先生》那种相对写实的刻画,龙樱的剧版(相较于漫画版)始终是突出矛盾、突出主要人物、脸谱化反派的,导致整个故事有几分失真。
第二季的问题更多,但总的来说,给我一种“黔驴技穷”之感。
女生有第一季女生的影子在,男生也有第一季男生的影子在,双胞胎、欠钱的矢岛,矢岛和水野的关系,乃至于正义笨蛋女老师的塑造……按照海报来看后面还有别的学生,不知道这种相似性是否会维持下去。
第一季还是给我不少惊喜的,看未知的故事有一种惊讶,可惜的是,这第二季给我的感觉更像是个加长篇多合一的SP。
几个学生身上都是有故事的,主角樱木律师身上也有故事,但这是sp的节奏,不是一季的节奏。
说句老实话,第二季的关注点确实是很不好,看完第四集,真正和学习有关的东西不多,大多是岩崎枫和濑户辉的故事,间插和第一季一样的和优秀学生的“1v多”。
我都快觉得像是同人/彩蛋而不是正剧了,镜头一直在围绕着似曾相识的事情展开,樱木的吊儿郎当和从帐篷里钻出来确实有一些意思,可这种秀场毕竟不能代替故事。
“「」”里的内容是初稿后添加的内容,有机会则续其他内容。
「看到大家提到有半泽味儿而想写的影评。
一个风格化的导演,有成套的世界观方法论。
他拍各个类型的片子,事实上就像把仙人掌放进塑料袋、鱼缸、花盆一样,你始终能看到仙人掌。
所以虽然是龙樱,但」核心才不是“学习”。
(和为什么选择“爱情”作为戏剧的载体一样,“学习”也似乎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
所以可以在其外壳下填充想要表达的内容。
核心是外壳下的内容。
)「因为是龙樱,所以要说学习。
因为是续集,所以要有追忆。
因为是半泽导演,所以还要以眼还眼。
因此,作为龙樱、作为续集、作为“半泽”,这部剧的内容天然可以很丰富。
而“学校”本就是话题非常多的容器,可以放置各种内容。
再加上多线性和群像,整部剧可以说是节奏很难把控。
因而看后期的时候,印象就是」节奏太快了。
剧情转折太快了、内容一句带过,比如岩崎家长的转变是饭团,天野家人的转变是评论。
「而与后期对比,前期描写单个人物又着笔墨太多。
我想一是因为塑造人物时,需要观众与人物在关键节点处于同一时间维度,这样更容易共情(像是阴谋揭开则不然,抽象内容简明即可有力度。
最后两集的正反对决被固定在同一会议室里,就可以说是压缩空间来体现力度。
)。
另一则是人物故事与核心思想可能有重叠。
前后叙事内容不同带来的叙事方式不同,令观看过程有种“不连贯”/“加速”/“奇怪的节奏”之感。
」这是群像剧不得不面对的状况。
就像影评,想说的太多,会有不好转折而显得突兀或着笔墨太少的情况。
所以要“把握核心思想”。
所以接下来先说主线,再缀些琐碎的细节。
主线1:学生学习。
作为“龙樱”,一定要着墨学习。
这一主线含“集齐学生”和”与理事长的对立“的子线。
集齐学生又包含“学生本人的故事”与“学生与家庭/学校的冲突”。
基本上是集龙珠的故事,没什么想说的。
「学生们是龙樱主要塑造的人物,因为“学生”这个概念有无限的描述空间。
如果把每个学生作为独立故事进行设定,整部剧的内容会非常充实。
就像原本路边顺手买菜来做饭,现在每种菜都有它的产地、溯源、品种、风味、历史故事等等,每个单独拎出来摆着都能当道菜,更何况放在了一起。
」理事长对立线塑造了前期的主要冲突。
并提供了学习/教育的积极观点与拜物教的学习。
主线2:卖地。
这一主线提供了经济基础与拜物教的钱,作为后期的剧情爆点。
结合这两条主线,核心内容是:理想主义的教育与不得不面对的经济基础。
这与前作差异不大。
为什么不是升学压力?
剧中已经很明确地指出,升学压力实际上是理想信念与经济基础之间的冲突带来的。
持有理想信念的理事长不希望学生成为为应试而特化的人,这样信念下的学生与经济基础所要求的劳动力需求存在的冲突带来了学院升学的压力。
樱木来解决的,便是这个问题。
他通过一手直面应试,一手洒热血发言消解内心的冲突来消化掉了矛盾,将理事长及学生引向了经济需求的样子。
换句话说,一方面让吃肉的人吃素,教他们怎样改变自己去迎合素食,一方面通过话语安抚他们想要吃肉的心灵。
樱木其实物化了“学习”,但这不重要,他本身就是为了满足经济需求解决升学压力的存在。
而类似的需求,在“学习/教育”之外的领域也普遍存在。
这是有些悲剧的事情。
人们被物化的经济驱使,失去了体验内心的机会。
试着接触内心的尝试,却是为了让人们继续被驱使。
樱木的行为是如何正当化的呢:前期,靠将持有理想教育理念的理事长描写作让学生变成笨蛋却不为所动的反派,将樱木刻画为引领学生走向光明未来的启明星。
后期,靠完成了改变的学生们的支持。
反派的形象是什么样的:近年,反派不纯黑的情况屡见不鲜,或许甚至成为了主流。
前期,理事长作为反派,在后期又成了理想教育的摇旗者,并妥协成了樱木的同盟。
后期,前理事长作为反派,在大结局想说“这家学院已经摇摇欲坠,没有钱,理事长的理想也没法实现”。
这句话却被樱木截住,接话作“没有钱也可以有理想的学习”。
感觉此刻前理事长成了识时务的现实的人,而樱木变成了又想马儿跑又想马儿不吃草的压迫者。
「前面只是随便一说…前理事长的发言有种“拜物教的钱”的感觉,把钱从它存在的链条中剥离开来独立看待。
而樱木的话就打破了这件事,钱与教育、学习、人性相关,但它不是它们的主体,只是主体行使自我时使用的工具。
这样理解这句话就很舒服。
」此举柔化了对异化人的资本的描写,也让观众更容易接受樱木及经济方的思想倾向。
「作为核心人物,樱木代表的思想可能是片方希望传播的思想。
颇有相濡以沫砥砺前行的感觉。
戏剧窗口与教育窗口在某些方面有一致性,戏剧窗口潜移默化影响社会文化,它在人们心中种下在某些时刻会开花的种子,所以往往要充满正向情感。
另一方面,戏剧又要消解人们心中的忧虑,令其更好地投入社会生产,因此又要有“我明白你的苦衷/还是有黑暗的地方的”的流露。
但无论正反,都是为了维护、促进社会生产,因而要将一些东西传达到我们心中。
而这部剧有趣的地方,便是作为戏剧观众的我们,与作为教育中学生的他们,有着一种角色对等。
所以」另言:可以把作为观众的你我代入学生体验一下。
「回顾一下主线。
学生们因为各种原因(强迫主动被忽悠不得不等等)加入东大班,东大班的成立是因为校园机构的顶层进行着斗争(打赌),东大班学生的成功可能带来学校的崩盘,但他们一无所知。
学生们做的只是学习与考试,但在他们看不到的地方,波诡云谲。
掌舵东大班的樱木,也不能窥一斑见全豹,只能随着故事发生而作出对策。
在成功满足对东大班的人数要求后,落榜的学生们能兴奋地期待着未来,却发现学校可能没有未来了。
他们只有在事情发生时,才听到钟响。
但学生们(过去的,因而看得到故事脉络的)联合起来了,问题解决了。
大家似乎都有着光明的未来。
」主线大致讲到这里。
缀一些散得很的随手记。
第10集观毕反转的立场无论是理事长还是教导主任,都有明确的反转。
这是日剧里很普遍的情况吧。
可以说是“改变”的激化版。
改变是被观察者的变化,反转是观察者的变化。
「作者有能力控制我们作为观察者看故事的角度,所以反转有时很让人反感,一如有的叙述诡计。
看第一集就知道有反转的某人,真心不为所动。
」考试时濑户“明年才是主场”,很放松,铺垫。
天野也是明显的故事线细节。
「在后期,每个学生的故事基本交代完了,就差个结局了。
结局包括“考上了没”和与家庭的和解。
所以最后一集就没什么考试的描写,因为没什么必要。
给了每个人考试前的状态,以掠影似的方式铺垫结局的到来。
」考上的人选上的人:小杉、健太、天野、岩崎。
4人。
补上的第5人:濑户。
这样的结构是为了不让积蓄的反派故事力度被一下子卸掉。
「如果就考上4个人,那还玩什么?
反派表演了一番这样的震撼后,剧情还得继续,所以他们发现忘了个人,他还考上了。
这里吐槽,反派充分体现着“相信你的敌人”与“他们不会放弃学生”的“正义立场”,“真不愧是樱木啊”。
(甚至与主角团查结果的顺序都一样……)怎么说都还是有点儿生硬。
」结尾解释了最初的故事樱木被陷害的故事;前学生的协助;收束故事线。
「至此,樱木及学生们的故事线全部收束完毕。
」人物核心是改变,人物弧光(有点没意思哈)。
考上东大也只是改变而已。
戏剧利用各种“冲突”或是“改变”塑造自身。
学生分支的收束藤井的救赎:「伤害健太的是他,帮助健太的也是他。
两次考试,在相似场景中扮演了截然不同的角色,这意味着藤井的改变。
」这是“内心的改变”。
考上东大也只是改变而已,内心的改变便是一种获得。
「从某种程度来说,这种改变不比考上东大带来的改变小。
因而樱木说」“现在的你,下次一定会考上的”。
「近似于开始与主角团不对付,后来帮助主角团的黑暗精灵。
」小桥、岩井的英雄之旅:「从最初的小混混,到最后的小混混,却是不一样的小混混。
他俩除了第一集,都挺可爱。
可以说他们走了一趟英雄之旅,会再次启程。
但龙樱的故事不会继续了。
」早濑:目标带来的意义感。
有备胎哦。
「早濑体现了“无所谓生活中获得了外来的意义”,类似于一个盗贼被选召参与朝圣之旅,过程中他挺有获得感,但最后还是他自己,过去的事在自己眼里,也只是故事了。
」天野岩崎与家庭的和解(考上了东大所以不需要想考不上的未来了,因而就算真和解了)。
「如果他们没考上,此前的和解便不圆满,所以他们一定要考上。
天野类似于身板不够不能打铁的矮人自告奋勇接受选召,岩崎则类似受伤的精灵不得不走向了朝圣之旅。
不得不说,健太工具人有点儿明显。
或许就是想贴个标签“特种人才”而塑造了他。
有几个七级法术但是体格魅力都有点儿低的法师吧……小衫……和健太一起来的牧师吧。
濑户,野蛮人吧。
这不就能去找龙珠了嘛。
」教育产业膨胀,导致听热血发言都有些别的味道。
“走运”入学考前最后一天,召集了此前的学生,给应试学子激励与放松。
“全日本的学生只有你们呢。
”(这个班里身高171的只有你呢,这个班里身高191的只有他呢~)「听起来就像是一群人,每人发一件独特颜色的背心,然后说:“你们都好幸运呢~”明明只是大家不太一样而已,真的有谁更幸运吗?
」“为你的人生而活”——“为了人生而考东大”这一套已经设计好了。
完整的话语流。
「“从你听我开始说话开始,你就已经抬起拿钱买课的手了。
”」面对前学生帮忙带来的大反转,樱木说:“嗯,是有感觉。
因为他们是我的学生啊。
”明明樱木你一脸懵圈。
外表的故事与语录:种下种子;戏剧窗口和教育窗口的一致性内核故事:分担忧虑,引导认同。
(“经济基础”实际上应该用另外的词,但是不太好找合适的词,所以可以感受一下……)长泽的剧情貌似都在校园场景里(困在校园内的水野)(发现了豆瓣吞了我的Tab……)
长台词太多,可以看相册里的无压缩版👐【日剧 | 励志 | 鸡汤 | 台词 】《龙樱2》还是熟悉的热血剧今年也有5个人考上东大哇👏—剧情啥的反转的有些突兀人物故事也略微有那么一点不必要—不过我们樱木老师的励志鸡汤还是很管用的—在逐渐变冷的冬日来碗热鸡汤暖暖胃大家,都要考上啊!
趁着周六,用了一天时间刷完龙樱2,开始被剧里各种励志的话术,青春的友谊感动得不要不要的。
不由感慨自己,明明已经这么大年纪了,还吃得下龙樱这一套。
晚上躺床上反思自己当初求学的坎坷和剧里的艰辛对比了一下。
越想越不对味。
剧里的七个少男少女,大多没有绝顶的智商和天赋,即使是天才和疯子一线之间的健太,也偏科严重。
但是为什么他们能考上东大呢?
电视剧给出的答案是,学习技巧,考试技巧,考试注意事项,专注力,填鸭式教育等等。
咋一看,好像是这么一回事。
这些确实是考东大的工具,但仅是考出优异成绩的工具。
真正重要的是全国最顶级考神-樱木建二所营造的这种学习环境。
我们拿电视剧和生活对比一下电视剧里,专科班只有7个人。
除去文科第一和理科第一以及偏科天才。
其他四个人都是和我们一样的普通人。
结局里,三个人考上东大,最差的也进了青学。
看到这里,心中澎湃,如何换做是我,我是不是也能进清华北大。
他们虽然和我们一样是普通人。
他们实际上享受的,可是全国最顶级的教育环境和教育资源。
现实和电视剧最大的差距,就在这里。
电视剧里,一个班级7个人,老师会根据每个人的强弱项来针对性教学。
为了巩固基础,甚至要求同学们从小学三年级基础算术开始做起。
现实里,一个班级40-60人。
任课老是就那么几位,统一的教学方式,统一的教学进度,吃不吃得透,是你自己的事,班级同学水平参差不齐,从小学初中知识开始巩固?
怎么可能,进度不要了?
因材施教-精英教育的基操电视剧里,老师为了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中,解决了学生的各种乱七八糟的家庭问题、心理问题、性格问题。
甚至解决了高利贷问题。
现实里,班主任管几十个人,其他任课老师,下了课就走,除了解答问题。
不会帮你,也没有义务去帮你解决你生活、心理、性格上的问题(统一话术:找家长。
)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精英教育的基操电视剧里,男主是全国闻名的东大考神-樱木建二,副班主任东大毕业生。
男主请来的老师,都是全国最顶尖的专家教师。
他们会根据你的水平来改变教学方式。
现实里,除了北上广深,你所在的地方,能接触到的老师能力有多强?
他们的教学方式你是否适应?
他们有没有针对你的强弱项来改变教学方式?
顶级的教师资源-精英教育的基操电视剧里,男主每天不听的激励同学,不听的鞭策、督促、刺激着他们去学习。
进专科班的每一个人,都只有一个目标-上东大,大家彼此互相竞争,互相感染,共同进步。
一起营造了一个如此强大的学习氛围。
现实里,一个城市,好的学习氛围的学校屈指可数,学校里能有强烈的学习氛围的班级更是少之又少。
尖子班?
剧里的四位资质平平的同学,他们真的能进尖子班吗?
如果他们没有去樱木的专科班,会不会就和其他人一样,在普通班级里浑浑噩噩的结束高中生涯?
营造强烈的学习氛围-精英教育的基操“学习,是这个国家唯一平等的事情”这句话没有错,十分的正确,也是这部电视剧一直想要传达的观点,学习是平等的,普通人也可以上东大。
但是传达这些信念所展示的东西却是精英教育,而这些都是一个普通人无法拥有的。
学习与学习之间,本身就存在着极大的不平等。
或者说,普通教育和精英教育本身就存在着极大的差距。
亦或者说这就是贫富差距。
去年的疫情,让这部有生之年系列整整推迟了一年才终于与观众见面,《龙樱》这部漫改IP对于很多人来说是特别的,时隔十五年,《龙樱2》的上映再次唤醒了无数人“后悔没早看”的心声。
在律师樱木建二(阿部宽饰)的改造下,曾经声名狼藉的龙山高中终于升格为东大生辈出的名校,樱木也以“学校重建专家”的形象声名大噪。
但因两年前的一起意外而销声匿迹。
在当年的学生、如今的得力助手水野直美(长泽雅美饰)的威胁利诱下,樱木重出江湖,来到平均偏差值32、濒临破产的龙海学园,誓言再创东大奇迹。
多么熟悉的套路,但就是这样的套路也让人百看不厌,因为几乎所有人都经历了教育升学的这一过程,所以最能引起观众的共情。
比起第一季,第二季从一开始的人员配备上就丰富了很多,时代也的确不同了,悉数登场的主角团给人的第一印象就是很聪明的,只是精力没有放在学习上。
这和国内的整体环境一样,00后普遍涉世早于80、90后,因此会更早的有一套认识世界和做事处事的行为准则,在行事过程中也就更为变通和明达。
岩崎枫(平手友梨奈饰)是奥运会羽毛球项目的明日之星,早濑菜绪(南沙良饰)是典型Z世代的代表,濑户辉(高桥海人饰 )是现代贫苦家庭人设,天野晃一郎(加藤清史郎饰)是厚积薄发类型的学生,小杉麻里(志田彩良饰 )和藤井辽(铃鹿央士饰 )都是他人眼里的好学生,而原健太(细田佳央太饰)则是另类天才型。
这样的主角团配备,考不出5、6个东大的还真是挺难。
也许是为了戏剧的张力,导演福泽克雄最开始没有焦距社会教育环境,也没有过多表现角色家庭矛盾,而是将镜头对准了教育改革下校园的权力斗争。
毕竟是导过《半泽直树2》的人,对勾心斗角这一套可谓信手拈来,连人员都借来了几个。
这样推进剧情的确会带来职场剧的刺激感,但却削弱了校园剧的热血气氛,以至于让观众的精力分散到了争权夺利的情节中,尤其到剧集过半时,一度令观众产生再看《半泽直树2—番外篇》的感觉。
但好在,EP9终于回归了正统,久违的备考气氛动了所有观众的DNA。
认真经历过高考备考的人对这种场景再熟悉不过,既怀念,又不想重新来过的复杂心理伴随着剧情的发展产生了共振,看着主角团奋战东大,就好像是自己在备战高考一样,紧张又充满期待。
不出意料,7人中5人被东大录取,可喜可贺,但放榜部分的影视冲击力却不如第一季,这也是有原因的。
首先,女一号岩崎枫表现得太稳了,虽然有一集专门刻画家庭矛盾,但一切的推进都很顺利,考上东大简直就是理所当然的;天野晃一郎是复刻第一季的奥野一郎,能考上也是当然的;再是小杉麻里这种稳扎稳打的好学生必然也是能考上;而原健太如果考不上的话那剧本都说不过去。
这么一来就已经稳坐4席了,后面随便一个上来就到达5人目标。
不知是不是有意为之,在第5人上的处理反倒将剧集推向了高潮。
先说藤井辽,他可以考上也可以落榜,相比之下,落榜可以让这一角色走向成熟和稳健,对其性格的转变起到推动作用,就像樱木所说的“没有受过挫折的人很容易被打倒。
碰壁、碰壁,然后超越过它,这样人会很坚强,可以茁壮成长。
”经历了这次失败,藤井辽必然能长成参天大树。
再是早濑菜绪,说实在的,女二号有点压女一号的风头,从一开始只是抱着试试的态度,到认真备考是内心的摇摆和彷徨都是在菜绪身上展现出来的,人物形象真实且饱满,正是一个个经历过高三的我们,同时她也符合当代高中学生所具有的机智和变通,那么努力却没考上真的是很可惜,但她却在通过全国中心考试后根据分数填报了青山学院大学的录取志向,给自己留了条后路,而落榜东大后虽有遗憾,但依旧可以被私立名门录取,也算是意外之喜,毕竟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复读,菜绪这个角色无异更贴近现实。
而最后的惊喜是濑户辉带给观众的,在榜单上一扫而过发现连第一个号都不对就转身离开,在伙伴们的提醒下有被拉去看榜,在密密麻麻的考号中发现自己的考号,那种激动的心情是很多人真实感受过的,看着一路走过的艰辛,真的是很不容易,为了塑造障碍先给观众一个绝望,最后的转折有重燃希望,那一幕,无不令人热泪盈眶,所有的热血在这一刻爆发……
从剧集中有很多熟悉的场景在眼前闪过,尤其是与《龙樱》初代目梦幻联动、水野直美与香坂佳乃的世纪合影,无不让观众直呼“爷青回”,白井大臣也真的好辛苦,总干吃力不讨好的工作,只可惜矢岛勇介只能存在邮件中……虽然中途有些偏离主题,但总体而言《龙樱2》给观众交上了一份满意的答卷。
《龙樱2》的大火,又一次将教育问题摆在了公众的视野中,因为中日的教育制度极为相似,且经常被拿来吐槽应试教育的不合理,但被问到该怎么办时却毫无建树。
的确,应试教育有很多问题,但是,它是在最大程度上体现公平的制度。
而质疑的人大多只是高高在上抱着傲慢的态度来否定它,以隐藏这种制度对自己的不利…
素质教育各国都在尝试,教育发展也是渐进的过程,而如何判定个人的能力,我认为最终还是会通过考试这一手段。
就像樱木所说的“如果你觉得东大没什么大不了,那就记住这不甘心的感觉,用行动、用结果让质疑的人闭嘴,做得到的话,之后想怎么改变都可以随你”。
学习,最重要的是拥有独立思考能力和毅力,如果我当年早点看这部剧,懂得这个道理,考上清北也不是什么大问题。
P.S.最后,这部剧的完结时间,也是国内高考分数公布的时候,坚持了这么久真的很辛苦了,在这里祝愿所有考生都能被自己心仪的大学录取
英语单词词根词缀快速记忆!
油管,推te 锻炼说读写能力!
尝试过发推文,都是很好的方法。
但是推te 自带的谷歌翻译只能得到大概意思。
如果长难句有语法上的错误就很难纠正(grammer这个软件好像不是很准确,有很多地方都会标红。
有老师检查就好了),不过表达能力提升了。
语言习惯可以在和国外网友对线中得到练习。
(语言环境很重要!
自己构建一个学英语的环境(编程的第一步就是搭建"语言环境" 编译环境,哈哈哈。
)) 探究世界的本质(你的征程也是星辰大海?
)。
这里个人觉得不适合中学生(中学生有阶级局限性?
)。
当学习能力达到一定程度,有足够的知识储备,不错的资料搜索能力,这样慢慢的去思考一些"常识"性的问题。
不要着急站队,独立思考,避免惯性思维,带着自己的想法和别人的说法做比较,得到自己的答案(很喜欢罗翔老师在某个视频里说的"当你看完一本书以后,你对书里的观点完全认同。
那么你看这本书是没有意义的。
因为你只是把自己的想法重复一遍,没有接受到任何不同的观点,新的发现。
只有那些让你读起来很痛苦,完全无法接受的书,才能让你收获满满。
") 所以个人觉得大学这个阶段可能更适合去探究世界运行机制等问题。
慢慢构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不断的去了解自己,寻找自我,找到自己的道路,找到自己的容身之所。
另外: 减少偏见,不要歧视他人。
(歧视别人最终也会歧视自己) 剧中那位同学太自大了,总是嘲讽,歧视别人。
本人高中确实遇到过(培优班更明显)。
国内也有985看不上211,211看不上双非的学历歧视链。
可能211的A很优秀,会歧视双非的B。
那如果竞赛时A遇到985的C,C9的D呢?
会不会打心里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觉得自己输,自己被歧视就是应该的?
比赛没开始就认输了呢?
遇到强敌不自信肯定会有的,但是还是要相信自己。
结果固然重要,但是过程也很重要。
你在这个过程中能力上得到的提升是不会骗人的!
一旦带有偏见和歧视最终都会自食其果,导致自卑。
综评:6/10剧情:5/10演技:6/10运镜:8/10音乐:6/10节奏:4/10深度:5/10娱乐性:6/10高考剧。
和1相似,主要都是在垃圾学校建立东大培训班,狂学出东大生防学校倒闭的故事。
问题是和1实在是太相似了,相似的有点难受,基本复刻。
强行制造出了学校要被卖掉,而培养出东大生和防止学校被卖掉是矛盾的这个冲突点。
就是有点太牵强了,这个所谓的危机以及所谓内奸和所谓解决方案都有点在开玩笑的感觉。
另外,相比于第一季的纯科学或斯巴达,这一季安插了一些现代元素,比如网课和做up主,发推之类。
怎么说呢,就有点emmmm的感觉。
虽然感觉它们可能会自己真的做个软件卖出去(甚至可能性很高),但是这些插入就比较突兀,而且都是点到为止,比如在线教学那些,就那一集里面好像都在使用在线教学,后面几集就突然好像不存在了一样;说是全员要当博主,但是好像最后就只有一个天野晃一郎在继续。
这种割裂感很影响整体体验。
不过说归说,阿部宽的演技还是在线的,看着他装x还是很舒服的。
与之相比,这次演水野直美的长泽雅美就有点发挥不是很好的感觉,或者说这个角色的定位本来就有点尴尬。
虽然名义上说她是班主任,但很明显所有的关键节点都还是樱木建二干的,她的存在感实在是不高。
这个问题也好像是很多日剧的通病,所谓的女主很多时候只是个花瓶,区别只是这个花瓶的有用程度罢了。
这种配置有点审美疲劳。
整体演技除了阿部,其他角色确实平平甚至有些地方略尬。
剧情方面,主要还是在如何“攻略”每个学生,解开他们的心结,帮他们解决生活上的问题,最后成功使其放弃一切杂念投身学习备考中的套路。
虽然套路还是好套路,不过因为和第一季实在是太像了,就没啥味道。
另外,问题解决本身较为刻意,有故意设置议题的感觉。
主题还是好的,毕竟日本这种混吃等死的学生应该也确实不少,尤其是在社会阶层相对僵化的时代,这种类似鸡血文的主线还是很有感染力和社会价值的。
大部分的评分点都不上不下,加上有第一季在前面做标杆,这部只能给6分。
上个月,利用在跑步机上散步的时间刷完了《龙樱2》,刷《龙樱1》时我刚从大学毕业(感觉暴露了年龄),当时感叹“为什么在我学生时代没有这个剧,说不定我能好好奋斗一把”。
时隔16年,娃都快11了,我决定拉她从第一部再看一遍,万一她受到启发,要好好奋斗一把呢。
(笑)《龙樱2》发生在上一部的10年后,律师樱木建二(阿部宽饰)与《龙樱1》里曾经的学生、现已是律师的水野直美(长泽雅美饰)一起,用10个月的时间将一群废柴学生送进日本最高学府东京大学的故事。
“笨蛋与丑八怪才更要上东大”。
将来是成为被动地遭受既定规则不公而无能为力的人,还是化被动为主动,成为拥有能改变规则能力的人?
樱木先生的这句“侮辱性”名言,道出了现代社会的残酷,但也征服了那些毫无目标可言的学渣们。
无长相,无才华,无目标,无任何出众的地方,那就考进最高学府,以高学历作为资本,再思考未来,打开不一样的人生。
电视剧多少有戏剧的夸张成分在里面,不可否认的是,每集都能产生代入感,给人带来启发,也道出了学习中一些很本质的问题——学习要讲究方法。
1.狠抓基础,重视语文。
数学计算,语文词汇,英语单词,基础如地基,所有稳步架高都是基于地基牢固。
语文贯穿全科,重视阅读积累,提高理解能力。
2.学会思考本质,才能事半功倍。
比如,知道一个单词或词语的来历或出处,或许就能发现方便记忆的突破口,甚至以此展开联系,记忆更多的词语,理解更多的含义。
3.刻意练习,熟能生巧,促进数感和语感地形成。
比如,通过有目标的大量练习提高计算的速度与准度;每天用英语写篇日记或发一段推特;快速读一段文章,用简短的语言概括中心大意。
4.阶段性检验。
设定一个学习周期,阶段性检验学习成果,从中分析薄弱环节,按照优先顺序确定下一周期的学习重点,如此往复,难点逐个攻破。
6.答题讲究技巧,知己知彼,方能百战百胜。
刷历年真题,分析题型占比及出题思路,推测可能的题型。
做题时,推测出题人的意图,分析出可能的考点。
7.调整好心态,与目标一致的人一起学习,不耻下问,相互鼓励。
发掘有趣又能帮助记忆的学习方法,和同学们一起在愉快的氛围学习。
抛开负面情绪和对人的成见,相信自己的决心,只管努力向前。
有目标是幸福的。
剧的最后,无论结果如何,学生们都为这10个月为着一个目标全力以赴的自己感到自豪。
努力过,才无愧于心。
在今年高考期间,我终于在B站点开最新版的《龙樱》,在考试的季节去看应对考试的日剧。
2005年的龙樱,我看过,多少年过去,一直都很想把这部高水准的现实题材的日剧推荐给身边有小孩的朋友,可是我身边看日剧的朋友为零。
所以,我来这里分享我看龙樱的感受。
当年看龙樱,长泽、新垣、山p、小池、seako,都还很青涩。
在新版的最后一集他们又出现了,是传承,是对经典案例的回忆,是对考上东大之后美好生活的现实写照。
他们的优秀程度对于在校生来说,是最有说服力的范本。
对我而言,看到这些老面孔,更多的是想到他们在龙山高中毕业后参演的其他日剧作品,每一个人都在我的日剧之路里发光,看到他们,会由衷的感叹,这些人无论怎样,都是无懈可击呀。
再来说说新版龙樱,依然励志,依然实用。
对于学生来说会有代入感,对于已经赢得考试胜利的人来说,也会有代入感。
也许应试教育的方法在不同国家之间是相通的,新龙樱里面的学习方法、获得知识的规律、家庭氛围都与我的亲身经历一一对应,回想参加法考的那一年,我确实是如樱木建二在剧中要求应试生那样的生活和学习,他们考上了东大,我通过了法考。
所以我才会在新龙樱的最后一集发现一处令我动容的点,在即将毕业的那一年,这群高三的孩子们遇到了樱木老师,是他们运气好,东大才会成为他们敢于去面对的地方。
拼尽全力的去努力一次,在过程里你会学到比考试结果更有意义的东西,甚至这个过程会成为你今后人生自信的底色。
类似的句子,我的法考老师也说过。
说实在的,在漫长的备考过程里,心态很容易倾斜或者一不留神的崩溃,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而优秀的老师在备考的过程里给予你现实且有力的帮助,太重要了,有时候家人对你说的话会被你忽略,但是老师说的话却能让你动容。
所以,遇到了可以让你乘运而上的老师,你势必要获得成功。
在备考的那年种下一颗樱花树,来年就会绽放,多浪漫的寓意。
这部在我心中超越了第一部啊,虽然关于学习方法的片段比第一部似乎少一些,但是剧情更丰富,有东大特训班和学校收购两条线,一方面希望学生考好一方面还要保护学校不被收购。
学生形象也很丰满,关注了更多社会家庭问题,各位同学赚到了我的眼泪!
水野比第一部的女老师好多了,没有那么蠢那么呆,从东大出来现在作为律师的她太棒了。
濑户看到他非常努力但是没有得到回报冲出教室的场景,我眼泪一下子落下来了,太感同身受了!
那种曾经付出全力却暂时看不到回报的时光,很多时候就是黎明前的黑暗吧,最后他完全放轻松,以大不了再考一次的心态去考试,顺利考上了东大!
太棒啦!
我眼泪又落一次!
藤井他一直很努力,但是大考会紧张容易出错,和我很像,他看不起笨蛋的其他人,欺负健太,是个坏蛋,他为了得到父母的认可拼命读书想证明自己不比哥哥差,和曾经的我为了考出好成绩封闭自己看不起他人很像,但是他从打压弱者,给自己很大压力的心态中慢慢改变,愿意替健太出头,不惜手受伤,说着很开心自己的改变。
虽然没能考上东大,但是这种的他已经具备了完整的品格,具备了考取东大的所有条件!
表面上考试只与知识有关,但是如果品德不到位,总是花太多时间讨厌自己讨厌他人是不能发挥自己最好的状态的,我如果能一进高中就能时刻记住这句话我可能高考会更好吧。
另外他有自己想学的东西,执意要考理科一类,为自己喜欢的人生喜欢的专业努力,而不是东大的虚名,很勇敢!
岩崎父母要她打羽毛球,她一开始懦弱畏缩,害怕辜负父母的期望,可是我们每个人是要为自己负责的啊,父母也不应该以爱的名义操控我们,把梦想强加在我们身上,而要为自己的人生负责啊,这和在看的《基层女性》中我们与父母的关系是一致的。
樱木让她勇敢起来,获得了父母的支持。
早濑她真的好漂亮,好喜欢她的各种颜色的卫衣,好喜欢她关心岩崎,关心濑户,为朋友出头。
她通过备考有了自己的目标,和朋友们一起努力,她相信自己是幸运儿,她清楚自己的性格,能自己决定人生 报考其他学校,真的很棒!
小杉一直承受着学历低,看不起女性,家暴的垃圾爸爸的压制,就算被打也一直愿意理解父亲,在樱木的帮助下让爸爸醒悟,可以追求自己的梦想。
这种重男轻女的家庭挺多的,我怀疑就樱木的那一段话是否真正改变了父亲。
她自己是能力很强的,不要被阻碍才好!
健太一直在想他趴在地上观察昆虫很像一个很出名的故事,原来是昆虫学家法布尔的故事。
健太真的很善良,观察力和同理心很强,就算被藤井打也选择原谅他,会给伤心的藤井递去香蕉,格局好大,是要成为生物学家,创造人类和昆虫和谐共生的世界的人啊!
另外久美子和各位老师共同创造的相信学生的学校环境对他的保护爱护也至关重要啊!
天野平平无奇的他能够在YouTube上面发好多说唱视频真的好棒哦,像是那种平时内向都是KTV唱歌特别好听的人哈哈哈!
他原来被成绩很好的弟弟看不起, 但是后来弟弟也在帮助他,他的视频被攻击,弟弟和妈妈留言和那些人争论,这就是亲情啊。
樱木 太牛了,一直就很佩服这种有人生经验,熟知人性, 能说会道的角色!
对于那些一开始各种捣乱的学生都花各种方法搞定了,两个小混混就用暴力的方法让他们彻底服气,其他的一个个观察找原因无私帮助。
原来还以为他真的伤害了米山,最后一集才发现了原来是别人捣的鬼。
是啊,朝夕相处的老师对他的真心怎么是绝对不会被磨灭的啊!
这个也告诉我们能操控舆论的新闻报道很有力量,若这种有力的工具被坏人利用就很可怕,就像网暴,毕竟逻辑有门槛而情感没有。
你们是具备了考取东大的所有条件的人啊,你们要团结起来共建更美好的社会啊!
时代在飞速的发展,曾经那部励志的龙樱也出了第二部了,是的,我本来以为第一部那么经典的就可以了,没想到今年出了第二部,但糟糕的剧情还是让我无法接受,要不是最后两大女神同框,我感觉这部剧评分还要低。
第一集仿佛梦回半泽直树。平手演技还需要锻炼。以及私德有问题的教练就不要让他再祸害学生了,放任不管不是烂好人,是害人啊。最终话观感:樱木是不是在圣母的路上一去不复回了?这种道德败坏的律师竟然不曝光?想让学生放下仇恨跟曝光失德律师有冲突吗?为何一定要二选一?编剧你是有那个大病吗?
按照第一部的模子,强行续了第二部
难看,正剧般的说教看得人好累,热血不起来了
我果然还是容易被热血剧情感动的笨蛋
看了第一集完全是个烂片啊。福泽克雄用半泽的风格拍校园片实在不忍直视。
原本觉得颜值差第一季太多不太入戏,可是宽叔代入式演技真的太绝了!精选首相我也相信他可以!
补习班的部分基本跟上一部分没啥变化,还是这些招数,但是为了麻酱和阿部宽还是能看的的。阴谋部分就太鬼扯了,简直是侮辱智商的反复横跳。最后的一代情怀重聚,也就那样吧。
内核还是没有变:过去的常识已经过时了,现在发生什么都不稀奇………‘世界是平等的,国民是自由的,差别什么的完全不存在,’就这样一点点渗透你们的思想。但是实际上并不是这样的,不管怎么努力,不管怎么拼尽全力,如果不能拥有看透本质的能力,就没办法和掌权者站上同一舞台。………不停地抱怨,又改变了什么呢?创造规则的人会说,‘现在这个情况很吃香,就这么干吧’。你们要是真以为跟自己没关系,那就一辈子被骗,不停地给国家缴纳高额税金吧。为什么社会会变成这样呢?是谁抱着什么样的企图,创造了这样的规则呢?看透本质,去寻找你们的答案吧。那个时候,你们才算是从拉车马变成了人。正因如此,才只能选择学习。因为学习这件事,是这个国家所允许的、唯一的平等。如果不想成为只能被榨取的人,如果不想过上充满愤懑不满的人生,你们就学习吧
看了一集,但是不准备追了,找不回当初的感动了!
还是觉得对于小偷小摸的处理太过随便,就这么不了了之了??相比第一季干货比较少,加上派系斗争啥的又串戏半沢直樹。
又名:我要上東大!
直胖长大了,有生之年!!!每集一哭,最后一集全员回归爷直接哭死了啊啊啊啊啊啊啊
白驹过隙,多年之后,即便5G盛行、手机代替电脑、视频冲击书本,但龙樱的理念并没有因为时代发展而褪色。种种超前的教育念头,始终激励人焕新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成就更好的自我。
日本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太多了
滥用情怀的续作。为了满足日九受众硬加了一条不怎么成功雷声大雨点小的权斗线,内容甚至多到了影响了学生线的程度。学生戏份不够多,学习内容不够多,转变也显得突兀没有成就感,第一部最出众的热血逆袭剧情在这里被压缩,导致观感大减。
除去说教部分,情节比前作精彩,几个龙套角色颇有扫地僧的传奇色彩,漫改剧和日式夸张表演真是相得益彰。另外羽毛球的训练场景显得非常专业,延续日剧一贯制作精良的特色。阿部宽和长泽雅美是收视保证,及川光博反角出乎意料,林遣都可惜没有一奸到底,小池彻平竟然会中年发福,匆匆一瞥也令人唏嘘,新垣结衣客串稍显官方敷衍,和长泽雅美两人携手表演皮笑肉不笑,反而山下智久声音出场免了诸多尴尬。
龙樱2=龙樱1+半泽直树+无间道,但是是混杂失调的版本。矢岛勇介和水野直美还只是青梅竹马却没有在一起这件事让我很介意。
其实不写那么多家庭影响只是重点刻画学生们的奋斗也挺好的……至少我更喜欢看这部分。整部的败笔就是卖学校的暗线,可以说是毫无作用,甚至还占用了本该放在学生上的重点。但是真的,日式鸡血不管多少年都还管用,因为讲的是学生的故事,单纯、纯粹的学生的故事。平手演技很自然,南沙良未来可期,高桥海人哭戏很有带入感,期待SP。
▫️第二部之前被人骂很惨所以我期待值很低,看完觉得也还行了,但是很大程度上来自于阿部宽扎实的台词表演和个人魅力,换了任何一个人都不行!!▫️比起剧情更合理的第一部,第二部就是不能深想的糊弄爽剧,很多地方就靠宽叔有气势的嘴炮就糊弄过去了,那些顽固了10来年的家长就这么好搞??最不能接受的就是学霸女生的家暴爸爸,感化的如此轻描淡写,这是作为公众作品的社会失职了。▫️时隔20年,时代变了,教学和学生个性发生的改变我觉得改的还不错,主角团我都挺喜欢的!尤其是羽毛球妹!(她眉毛到底怎么回事啊纹眉失败还是得罪造型师??)讲真这一届学生7人里面2个学霸,一个天才,1个中等偏上,1个专业运动员,起点很低的其实只有2个……比起第一部完全属于作弊了哈哈,Anyway我看的还是很开心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