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RGIVE。
当女主角用手指轻轻在自己毁掉双眼和双耳的老人手心写下大写FORGIVE时,我身心都在颤抖。
肉体的痛苦解脱不了心灵,只有宽恕了自我,你才不会费心去寻找另一个星球。
当影片结尾处的天空中不再有第二颗地球时,女主角在最后一个画面遇见了从another earth回归的自己,一切都已平静。
这部电影是面镜子,每个人看见的都是已知的自己。
By 亂成功學裏的最精煉也最浮誇的臺詞莫過於“我能”兩字。
這兩個字讓年輕人們相信,所有人都可以通過自己的不懈奮鬥,達到像世界首富那樣的人格與財富的雙重成功。
可是,實際上,這樣的“成功”只有在物理真空狀態下才能實現。
與其說人是處在無限的可能之中,倒不如說人從出生到死亡,都受制於時代、地理、性格、家庭、教育背景等等各種各樣的局限。
正是因為各種局限與缺憾的存在,人才能夠成為“人”,而非超於自然的生命。
想想看,歷史上任何自詡為神或者超人的人類,最終莫不是一敗塗地。
成功是一系列隨機式的布朗運動的集合,無法被復制也無規律可循,人們唯一能做的是竭盡全力做好當下的事情,讓歷史能夠按照正常路徑延續下去。
萬眾矚目式的成功好比天上明月,美麗非凡卻也遙不可及,對於多數人來說,努力學會坦然面對失敗,才是生活的必須,才是生存的常態。
科幻電影《另一個地球》(Another Earth)似乎就為那些郁郁不得誌卻又無路可尋的年輕人,送去了一絲安靜卻又溫暖的陽光:如果這個地球充滿了讓人費解的無助與冷漠,那麽“另一個地球”或許是個不錯的選擇。
《另一個地球》是一部小成本的獨立電影,2011年榮獲聖丹斯國際電影節評委會特別獎。
電影的情節編排、畫面構圖、臺詞設計等等,都力求簡約,片中甚至運用了不少紀錄片式的白描手法。
大量的空鏡頭與話語留白,在助推情節層遞式鋪陳的同時,也給人以無限的思考與回味。
本片電影的風格簡約,而探討的內容卻一點都不簡單。
四年前的一個夜晚,尚未成年的女高中生羅娜(布裏特•馬靈 飾)駕車時,不慎撞上音樂教授約翰(威廉•麥鮑瑟 飾)一家的轎車。
約翰的妻子和女兒當場死亡,約翰嚴重受傷並陷入休克。
少不更事的羅娜則強忍著傷痛,在事故現場渾身顫抖著,等待警車的到來。
結果,約翰雖然蘇醒了過來,但是喪妻失女之痛立刻讓他陷入困頓,生活潦倒。
原本前途無量的羅娜,因為交通肇事而被監禁四年。
這起事故讓羅娜的心靈蒙受巨大的打擊,四年的監獄生活也沒有絲毫減輕她心中的罪惡感。
就在車禍發生的當晚,人類發現了與地球極為相似的行星——“另一個地球”。
出獄後,羅娜性情孤僻、少言寡語,在自己讀過的高中找到了一份清潔工的工作。
她試圖通過苦行僧式的底層生活,來洗脫心靈上的罪責。
通過網絡查詢,羅娜得知了約翰的近況,並找到了他的住址。
一天,她以提供免費清潔服務的名義,走進約翰已經困窘不堪的生活。
經過一段時間的相處,兩顆冰冷的心靈彼此感受到了久違的溫暖,在真誠與撫慰之中摩擦出了愛的火花。
與此同時,人類發現,“另一個地球”幾乎是地球的鏡像,地球上存在的任何人、發生的任何事,“另一個地球”也同步進行著。
唯一不同的是,在人類四年前發現“另一個地球”的同時,兩個地球的鏡像發生了變化,它們不再“同步”(synchronicity)而是朝著不同的方向演進。
在“另一個地球”上存在著人類的另一個自己,這對在地球上生活不幸的人們來說,是個好消息嗎?
一次,約翰因為修理房子太拼命,累得頭痛不已。
沒有讀過大學卻閱讀量頗豐的羅娜,給他講了一個俄羅斯宇航員加加林的故事來安慰他:加加林是有史以來第一個踏進宇宙的人類,當他在狹窄的太空艙裏,第一次透過機窗看到了自己居住星球時,完全陶醉了。
可是就在這時,太空艙的儀表上傳出細小而持續的滴答聲,他費盡周折也無法消除這種聲響。
他知道,如果不能解決這個問題,他將在接下來的二十五天裏失去理智,最終崩潰。
終於,加加林想到了不讓自己崩潰的方法——那就是愛上這個聲音。
於是,他閉上眼睛,開始盡情地想象。
當他睜開雙眼時,耳中聽到的不再是滴答的響聲,而是美妙的旋律。
在余下的時間裏,他在天籟之音中遨遊太空,心平氣和。
也許,“另一個地球”並不在遙遠的太空,而就在你我的心裏。
【媒體約稿、轉載,還請告知在下】
刚刚看完就立即想到这个,是因为在这之前不久我看了《重生之门》,不把这两部电影想到一块去真的很难。
约翰去了第二地球,如果那边没有发生车祸,而又没有发生其它意外的话,约翰一家三口(加上肚里的小孩是四口)会幸福地生活在一起,这个约翰一号该怎么掺合进去?
自己和自己共享?
如果那边发生了车祸,而又没有发生其它意外的话,第二地球不也是剩下一个约翰和一个洛拉?
这不也是掺合不进?
在结尾,洛拉二号来到了一号地球,说明二号地球也发生了车祸,那么二号地球就剩一个约翰二号,好了,难兄难弟凑一块……搞基算了……综上,我怎么看,约翰去二号地球压根就是用竹篮打水,当然也可以联想《重生之门》,自己构思……所以,这部电影就是一部杯具得不能再杯具的悲剧,如果约翰能原谅洛拉,和洛拉在一起,两个人都能幸福。
约翰不肯原谅洛拉,那也好说,洛拉自己去二号地球,找到约翰二号还能有点希望(面对并不是“真凶”的洛拉一号,约翰二号应该会有不同的感觉)。
关键就在于洛拉听了那个理论,把票给了约翰——两个人都没想一想,就算那边没发生车祸又会能怎么样——结果,偏偏二号地球就这回的这个事没有同步,把另一个伤心的洛拉送了过来,这会儿,四个人都只能干瞪眼了——哪个地球的太空探险部会为了两个人的爱情而花费巨资把另一个地球来的使者送回去?
如果洛拉自己去了二号地球,说不定两边刚好配成两对,如果二号地球这次同步了,也把约翰发送过来,那也说不定能凑成两对,但偏偏就是一边送洛拉,一边送约翰,这就叫悲剧……
与大多数的科幻片有所不同的是,这部电影没有绚烂的后期制作、没有强大的明星阵容,唯一可说的后期只不过是看上去让人心情舒畅的美丽地球悬挂在无尽的天空中,充满神秘却让凡人遥不可及,你会思考,那个地球上是否有人生活,是否有个跟自己长的一样的人...编剧是强大,因为这是个很好故事。
电影里有漂亮的主角、富有节奏的配乐、吸引人的曲折进展,它的结尾是开放的,你甚至有点摸不清头脑,但正是因为这个结尾才让这部电影值得一看。
前途无量的姑娘Rhoda刚获得麻省理工学院的录取通知书,一番Happy过后在回家的途中出了车祸,顺便提醒下车主们开车一定要专心,别因为其他的干扰就对自己行驶的方向分了心,电影里总是会将主角在车里捡东西、跟其他人讨论争执、接电话等因素发生悲剧的车祸,这部电影也不例外,这位叫Rhoda的妞酒后驾车,仰着头去窗外看蓝色星星去了,她撞上一辆正在等红灯坐着一家三口的车。
因未成年做了四年的牢,美国人保护未成年,所以其他人并不知道她在坐牢。
四年后,那个蓝色的星球贴近了我们的地球,甚至可以用肉眼看到那“另一个地球”....往后,一切都是救赎。
片中的Purdeep其实是另一个Rhoda,他将漂白水先倒入自己的眼睛,然后又将漂白水倒入自己的耳朵 ,他跟Rhoda一样,用尽余生来“Forgive”,活着便是救赎,只不过,他不再拥有机会,而Rhoda却拥有。
这个故事的精彩之处,是将一个科幻的情节套进一个道德伦理的情感故事当中。
受到良心的谴责,做错了事酿成的后果用余生去承担去弥补,然而生命逝去便不再拥有机会。
音乐家John出了车祸后,生活潦倒、自暴自弃,每天在床上拿着已去世的妻子的红色衣服怀念过去,那种痛苦谁人能知,失去家人的生活要么一蹶不振要么抛弃过去重新振作。
他选择了前者,直到救赎者的出现,一个要救赎一个要新生,两个人相处屋檐产生了微妙的变化,他用琴弦和锯条演奏音乐,观众只有她。
那一刻,一切都没有了,只有那奇妙的音乐...Rhoda获得了心灵的告慰,意外获得去往另一个地球的票,她将票送给了John,另一个地球是复制品,生活着地球上现存的所有人,在两个地球交叉的那刻,一切改变了,不再同步,两个地球上的人很有可能向两个不同的轨迹生活,所以另一个地球上的Rhoda可能并没有遭遇车祸。
我说过精彩的是结局,所以这个故事并没有结束。
在结尾,获得救赎的Rhoda猛然发现对面站着另一个自己,开放性的结局可能有以下可能:1.地球2的Rhoda没有遭遇车祸,她上了大学受到良好的教育,学业有成、衣着得体的踏上了通往地球1的飞船来寻找地球1上的Rhoda,而John也找到了自己的妻儿,然后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这个想象的结局很完美;2.地球2的Rhoda与地球1的命运相同,轨迹没有分支,只不过她没有将票给John,而是选择逃避生活去往未知的地球1,而那个悲催的John到达了地球2,见到的依然是孤苦无依的另一个自己,妻儿早已去世,这个想象的结局很悲剧;人心向善,唯有宽恕才能解脱。
挂羊头卖狗肉阿。
奔着那第二个地球来,结果看到的让我很失望啊。
围绕着这个主题,编剧完全可以发展两条支线,地球一,地球二,同时进行啊。
当然不要做的那么明显,在中间可以在我们不经意的情况下穿插另外一个地球的故事啊,最后结尾的时候汇合起来啊。
这么好的题材硬是被弄成了狗血的剧情,铺垫了这么久的各种新闻,就只是为了女主的最后出场啊。
如果有如果,那么说的就是这一部电影。
一个意外,两条无辜生命,一个幸福家庭,以及充满无限可能的未来,都被葬送。
女主后悔至绝望,可是却没有半点能力去对抗这命运,无力感让她低头渺小卑微的活着。
可是上天送她了一剂后悔药。
关于对白,很多人都评价过,也评价的十分好,不赘述。
那我们聊聊结局。
影片用让人窒息的沉默渲染绝望气氛,差一点就让我们忽略了逻辑,悲剧可能很美,不过我却在结局看到了希望。
时间回到4年前,那一场party结束,酒醉的女主因为出神的看向天空导致意外。
那时镜像被打破,那么E2的世界必定比E1晚发现一会会,或者早发现一会会,那么意外就没有发生。
若E2也发生了意外的结局,那么来的也将会是男主。
意外的原因是女主对另一个地球的兴趣,E1导致的是意外,E2导致的是女主4年后来到E1。
好像那句话,要么是罪犯要么是百万富翁。
打破镜像,就是一个救赎自我的机会,无论在哪一个地球。
而无论有没有另一个地球,只有自己可以给自己这个机会。
这个片子算是好莱坞科幻片中的非主流了。
Mike Cahill在用final cut pro摆弄合成图层的时候萌生了做电影的想法。
于是和好友Brit Marling一起写了剧本。
用一台Sony EX3 720拍了自己了第一个长篇剧情片。
不得不说,执行力相当强悍。
故事结构很巧妙。
借用earth 2的壳,讲述原罪与救赎的故事。
这为叙事提供了弹性空间。
同时又能提升科幻度。
这个壳做的还挺好。
中间SETI科学家和结尾给本片科幻感增味不少。
音效设计全程开挂,有些用功过头了,不过渲染氛围很不错。
Sony EX3 720p画质让画面更有颗粒感和质朴感,方便做视觉特效,但却把摄影拉低到了youtube视频的水平(导演说自己受Krzysztof Kieslowski影响很大)。
有些镜头快速zoomin和转场有些不太适应。
Brit Marling清新美的惊动了地球。
有望成为好莱坞新一代女星。
当男猪脚发声的时候总觉得是Bill Nighy客串配音的违和感。
另外,惊喜发现幸福终点站的那个印度裔老清洁工在片中客串了老本行。
PS:导演Mike Cahill关于本片的一些采访:http://www.avclub.com/articles/mike-cahill,59293/http://blogs.commercialappeal.com/the_bloodshot_eye/2011/08/another-earth---a-review.htmlhttp://www.flyoverfilmfestival.com/flyover-2011/interviews/ryan-daly-asks-mike-cahill/http://bluray.highdefdigest.com/news/show/Luke_Hickman/Mike_Cahill/HDDs_Interview_with_Another_Earth_Director_and_Co-writer_Mike_Cahill/7351http://cinedork.com/2011/07/25/interview-mike-cahill-discusses-intertwing-science-fiction-and-drama-in-another-earth/
这部电影看下来,基本上格调可以定为压抑那一类型了,画面是那样的灰蒙蒙的,似乎永远看不到阳光的那种,音乐是那样的诡异,仿佛要把你牵入一个未知的世界。
最开始看到这个片名,我还以为是一部科幻片,的确,在影片的故事行进中,涉及到了一点科幻,涉及到了想象。
片中认为我们生活的世界,不是唯一的,还有一个和我们一模一样的世界存在于这个宇宙中,而且离我们很近,那就是another earth,但到了影片的最后,也没有一点关于another earth 的展示,所以,这只能是一部略带悬疑的剧情片。
影片从一个聪明的女孩开始,她放任不羁,风华正茂,满怀希望,她收到了麻省理工大学的录取通知书,她认为她的将来,nothing is impossible。
与此同时,影片的男主角——一个音乐家,拥有美好的事业,拥有美满的家庭。
可是当那个风华正茂的女孩遇上这个处于家庭幸福中的男人后,一切都改变了。
女孩酿成了交通事故,她开车撞向了那一家三口。
女孩失去了自由,失去了梦想,她被判入狱四年,而音乐家失去了妻儿。
影片很快就转向了四年后,四年的时间,给女孩太大的改变了,她背负着罪恶感,她已经变得不合群,不爱与太多人交谈,她内心承受着杀人带来的罪恶感。
她摆脱不了这种罪恶感带来的折磨,她甚至选择了自杀,但被人救起。
后来她选择了清洁工的工作,后来她想去向那个音乐家道歉,但她在他面前选择了逃避,选择了懦弱,她在罪恶感面前败下阵来,她不知道该怎么说,也许她还没有准备好。
她阴差阳错地给音乐家做起了清洁,她希望这能改善他的生活,能让他的生活能变好一点。
后来她和他之间有了好感,我想这好感源于一种同处于绝望生活边缘人的共鸣与理解,但最终他们没能走到一起,因为这是不可能的,她杀死过他的妻儿。
当女孩被抽中并有机会登上另一个地球时,她来向他告别,他对她不舍,让她不要走。
她只是向他讲述了一个女孩的故事,那就是她的故事,听完那个故事后,她让他决定她的去留。
结果可想而知,音乐家对杀死他妻儿的人不会有一点好感,她离开了。
最后女孩把那个机会给了那个音乐家,她希望他能登上另一个地球,她希望他能在另一个地球上见到自己的妻儿,因为按照科学家的理论,两个地球是存在镜像关系的,而四年前的车祸那一天因为两个地球离的太近而互相看见了对方,从那时起两个地球上的人就沿着不同的生活轨迹行进了。
女孩最后还是解脱了,她完成了她的自我救赎的过程。
整部影片还是比较难懂的,尤其是影片的结尾,一个让人很意外的结果,女孩在earth 1见到了来自earth 2的女孩,影片在两人的对视中结尾,到底音乐家有没有见到他的妻儿呢,影片没有直接告诉我们,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观影期间我就一直在想,这部影片想表达的是什么,虽然我看的不是很透彻,但还是说一下自己的理解。
人其实最难原谅的是自己,别人原谅你与自己原谅自己,后者要难很多。
所以电影就会构想这个世界存在另外一个自己,用另外一个自己的视角来看许多事情,就会看到很多的不同。
影片一开始是女主的一段自白,他对木星的魅力所深深吸引,也揭示了女主人公是一个对未知的宇宙有着探索精神和深深热爱的人,同时这里也对女主之后前往‘地球2’做了小小铺垫!
而故事是发生在‘第二地球’首次出现在第一视角世界,在这里也即‘地球1’的夜晚!
跳过故事过程,相信对于情节大家都看得懂,想法也自然一致,我就不再多说,直接进入细节解析!
首先讲的是,在某天夜晚电视新闻中女科学家乔恩·塔里斯与地球2的联络中发现,地球2中也有同样一个乔恩·塔里斯在与地球1进行连线,而更令人惊奇的是两个地球有着完全一致的同步率,从两‘乔恩·塔里斯’的出生年月,做过相同的事,而且在同一个地方买了相同的食品草莓来看,两个地球其实是完全相同的平行世界。
而不同的是两个人在今晚的对话中说出了不一样的对话,也就是后来科学家提出的新理论,在发现地球2的同时,这种完美的同步已经被打破,但同步并非完全打破,只是某些事情上有了略微变动,这从四年后两个科学家在同样的地点同样的时间与对方连线可以看出,同步依然是存在的,只是有了细节上的变化!
女主从网上发现一个前往地球2的活动,用一段征稿讲述自己要去的理由,被选中才有机会!
在这里要深度说明一下,去地球2是充满着未知与危险的,很有可能要付出生命,普通人有家有朋友一般是不会选择去做一个先驱的牺牲品,而女主恰好是一个对未知星球有着探索欲望且喜爱神秘色彩的人(片头自白铺垫,以及女主仰望天空深深不能自拔而导致悲惨车祸也是原因之一,其二才是酒驾),并且女主出狱后也一直对自己撞死男主妻儿的事深深的愧疚和自责,让她封闭在自己的世界里,没有了朋友的往来和正常社交,这也是他想去另一个地球的重要原因。
女主因为奇特而感人的经历自述被选中去地球2,而也因她最后的坦诚相告而导致她与男主的奇异恋情崩裂,后来因为科学家的‘同步打破理论’女主把去地球2的机会让给了男主,希望则寄托在地球2上他的家人也许没死,结局出现时女主看见了自己,也就是地球2过来的另一个她。
在这里我要批判一下导演和编剧,一部好片的拍摄要精益求精,尽量不要留人于把柄,可对于影片故事细节的环环相扣和情节的伏笔明显略有不足,尤其是最后女主衣服换镜头时竟然出现穿帮,结局最后女主回头之前打底衫是个蓝格子衬衣,转头后打底衫是个白色T恤,而地球2来的女主打底衫与我们都女主是一样的白色T恤(展示两人的同步率,当然外套不同无话可说,总不能让地球2的女主跨越星空还穿着清洁工服装一副狼狈样来见另一个自己吧!
)。
至此,我对影片的结局得出结论:地球2也同样发生了车祸,但死的不是男主的妻儿,也许是男主自己,所以地球2的女主出狱后遭遇一样,怀着深深的愧疚投出感人至深的一片稿件,并同样获得资格向着地球1前进,但因为男主在地球2是死亡的所以少了奇异恋情这一环节,所以女主没有转让她的机会,一个人只身来到地球1见另一个自己,而男主则去地球2与另一个自己的家庭重新完美组合,从此来看这个结局对男女主角来说都是不错的归宿!
看了一部分评论,多数还是认为这是个BAD ENDING。
虽然我也没看第二遍,但是从一遍地感觉上而言,这也可以理解为GOOD ENDING。
首先影片中后期一直有旁白(应该是广播吧。。。
)在论述一些事,诸如你见到另一个自己会问什么,有问过的好不好,会不会比这边好,其实有种寄托自己希望过的更好的思绪。
靠近结尾在电视上有一个理论:镜像世界被打破后就变成一个相对独立的个体,也就是说地球2上发生的事不再和地球1的相同,这也直接促使主角把票让给男主角的事。
最后结局是主角见到了自己,但有可能并不像很多人想得那样发生了同样的车祸促使主角来到地球1。
假如发生了同样的事,那就应该是地球2的男主角来到地球1,但不是这个结果,说明两个地球不再相同,可能车祸发生了,但是死的是地球2的男主角,留下了其他人,为什么我会这么想呢,因为前面提到了“镜子”,我就仔细留意了最后主角的发型,大家可以比较,刘海的方向是相反的,从而可以从宏观上理解为相同事情有相反的经过,而地球1的车祸是撞在男主角的右边,死了他的妻子和儿子,那如果地球2撞在了左边,那死的就是男主角,所以地球2的女主角也为了赎罪而报了名结果被选上,但是女女之间没有那种爱情,就没有发生让票事件,从而促使地球2的女主角来到了地球1,那队地球1的男主角而言就是一个好的结尾。
第二种假设,假如地球2压根就没发生车祸,地球1的女主角从出狱后一直有点邋遢,但是结局另一个女主角还算穿的整整齐齐,很有可能地球2是在读大学的女主角被选上(电影开头到出狱那会都变现出女主角对另一个地球具有浓厚的兴趣,那么如果她顺利上了大学还是有可能参加报名),这样一来在地球2的男主角生活得很幸福,但这样一来地球1的男主角上去就没有意义了。
归根结底也是我个人对美好结局的一种期望,从各种分析看BAD ENDING也还是很有说服力的,如果有相同期待的分析帝希望可以分析更详细好结局。
这俩人怎么莫名其妙就干起来了。这么莫名其妙的片子还4星,豆瓣评分真假。
Brit Marling让我想起了为什么爱电影。
这电影的标题和海报基本上是骗人的,标题党!如果你认为这是一部科幻电影的话,那就大错特错啦!
- -感觉另一个地球就是平行世界.....
好难看,可以软科幻,但不能软成这个样子,另一个地球都那么近了,引力就不说了,登陆也不说了,连望远镜都没有?
空
另一个地球又是平行理论的运用吧,另一个地球其实也就人在寻找自己,认清自己。故事的核心是关于救赎的,但是真正被救赎的人又有几个呢?女主角自己?那个失去家庭的男人?分离在不同的星球,距离消磨了思念,爱其实还在心底。只是此生在错误的时间做了错误的事。片中的台词还是值得考究的,不错的电影
女主很美 貌似还是本片编剧
同步破镜理论提供一个单纯的愿望,结局值得回味。
本以为是科幻片 原来是部文艺小清新电影 关于救赎
文艺软科幻
剧情不特别,故事很简单,若不是月亮边上那另一个地球,这部应该算是文艺伦理片。但是我太喜欢了!摄影,剪辑,氛围,女主角/编剧,音乐。这部片子特别美,特别特别美,不停地截图啊我……
前2/3部分很不错,最后一部分把救赎和逃避在心理造成的冲突与地球二号的联系通过画外音描述出来使影片的余味大减,主题也因此流于表面。实在不待见男女主角的肉体关系...
披着伪科幻的皮。上演着狗血装逼的小清新。=_=
Forgive。人心念力太强,出离人心越远越好。最近有一种空旷辽远的感觉好像越来越强烈,笼罩着我的小宇宙。我站在城市孤岛的礁石上,每日望向天空……生命,除了人之外的,我都想去了解。
很棒!人类发现了另一个地球,但这不是部科幻片而是将这一事件套入了一个车祸后试图拯救生活的故事里。忏悔、救赎、新人生,淡淡的哲学探讨配以冷静的音乐,像麦克尤恩的小说。手持摄影也赞,阳光下灰尘飘扬,很美很美。
牛逼的表演,牛逼的镜头,牛逼的节奏,牛逼的剧情,成就了一部屌爆了的电影。如果电影有原教旨主义,那么这部电影就是21世纪的原教旨主义电影。
有些个时候,你要跳出自己来和其他人一样来围观自己,可当你真正面对自己的时候,可能又欲言又止。救赎题材加科学幻想,挺新颖,有些个镜头很漂亮。ost也不错~
【忧郁症】毁了一个地球,同为科幻剧情片的本片又创作了另一个地球,却同样让人绝望。这其实是个救赎的故事,在另一个星球,有另一个你,有第二次机会,结果都是同样的痛失。时而情绪化的小清新,时而粗犷的肩扛摄影,才女Brit Marling编演俱佳,明年和艾伦佩吉的【The East】之后肯定能火!★★★★
年度个人情节最佳,节奏和光影都很舒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