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次才是个彻底的杯具人物,在打倒裕二而没有杀了他开始,感觉新次已经和自己的恨和解了,即使知道了建二是自己杀父仇人的儿子,新次纠结之后也没有恨他,新次是一个即使生在底层也想好好挣扎着起来好好生活的普通人,他心有愤怒不甘也有认真工作拼命生活并且尽力让自己笑着对生活中的种种伤害,如果没有建二,那对于新次这就是个励志片,一个烂泥里的底层人物怎么重新站起来的,但是有了建二,二个人的童年各有各的惨,然而开始拳击之后,他的天赋比新次强,运气也比新次好有富二代的赏识,却困于自己莫名的自卑?
还是想追上新次的欲望?
这种感情我看不懂,背叛甚至最后在台上自我牺牲似的让新次杀他,都说建二善良我不觉得,这种人最是残忍而且自私懦弱,他自己困于过去出不来想下地狱也要拖着自己的光一起,他想大家都看见他,想让人爱他,为什么要用这么纠结的方式,明明新次很爱他,对他的关注甚至大于了自己的女友,开始时新次对女友告白时说想好好拳击不再做坏事了,其实新次已经在努力重新好好生活,后面让女友失望的时候也都是困于对建二的感情,希望最后死的不是建二,这样新次也许还能再一次站起来,如果建二死了是新次亲手杀的,那新次就彻底毁了,虽生犹死,比直接死掉要痛苦的多,建二任性的想完成自我救赎,凭什么牺牲新次呢,新次最后的眼神苍凉到让人心疼
记录一些看完没有逻辑的感受碎片。
建二的死似乎回应了前篇对于死亡的思考,什么样的死是有意义的?
什么样的死是美丽的?
……我在想,建二作为推子建二站着扛下了八十九拳,他应该是在救赎自己吧。
他渴望被爱,渴望与别人产生连接,但是在有女人主动和他连接的时候他却自己拒绝了,他是以什么样的心境抗下了这八十九拳的?
当他最终选择做自己的时候,这个悲壮的结局似乎隐隐地成为了注定的结局,也许他直面自己,就是为了迎接这个结局。
新次对于建二又是个什么心态呢?
认为他是叛徒,抱着恨意上的擂台,但是又似乎没有。
在决战开始之前,两个人甚至没有正眼看过对方一眼,这和新次对战裕二是完全相反的,新次恨裕二恨到骨子里,所以一直在瞪着裕二没有离开过。
新次最后喊“大哥”的时候,建二最终燃尽生命之火站起来抗下第八十九拳的时候,我的眼泪夺眶而出。
所有人都在说抱有最强恨意的人会站到最后,新次和建二都在努力让自己去恨对方,但是恨意似乎从来就没有成功出现过。
建木将新次的眼睛画了下来,但是又将“新宿新次”的名字写了又擦掉——他恨的从来都不是新次,也永远不会是新次,也许他恨的始终是自己……新次似乎想把建二视作叛徒去恨,但是他站在擂台上的恨意似乎在战胜裕二后就烟消云散了,他无法理解刘辉对裕二的原谅,他对裕二恨之入骨,但是在战胜裕二后,他的恨意似乎随着他对裕二说的最后一句话“这样就结束了吗?
”结束了……支撑两个人站在最后的不是恨,也没有一点恨,反而是兄弟二人的爱吧,一声“大哥”让建二站起来,迎接弟弟的最后一拳,迎接自己的终结。
人与人之间的连接在前篇建立起来,而后篇又一一断裂开来。
街上游行队伍示威,时不时会有爆炸袭击,人们脸上看不到笑容,一整个末世模样,似乎性是这个国度最后的欢愉之地了,一切超越性之外的爱都是没有空间可以容纳的下的了……这荒野般的世界啊,“这最美丽的、最肮脏的国度啊”。
上下两部电影五个多小时,实在是够长,一个人看第一部最后10分钟的时候差点睡着了,其实感觉还是在电影院看会更感动更激动。
我愿意在电影院花六个小时看这样一部电影。
最开始看到电影介绍说是在讨论年轻人的虚无迷茫等等,或许这仅能代表一部分日本年轻人,大概我更倾向于电影在讨论人生的意义和死亡吧,当然还有灾后人生该怎么面对。
最开始觉得推子就是没割双眼皮的成龙,然后苏打的前情回忆我感觉我也没看明白,只能知道他在少管所呆了3年,然后出来坑蒙拐骗结果还被开除了。
当然他进少管所之前大概也在坑蒙拐骗,毕竟还穿西装,可惜又不是黑道。
但我一直不明白他大哥 - 刘辉为啥会被另外一个拳击手揍成残疾,也不知道那个拳击手当年是不是职业拳击手,不过大概率不是吧,不然干嘛要往死里揍他们呢。
或许是一起坑蒙拐骗的同事,结果不知道由于什么原因,就是要打梁,所以不知道轻重直接拿椅子往脊柱上砸,所以刘辉才会残疾。
不过我估计导演也不是很清楚的在交代前因后果,只要最后这个结果就够了。
前面一开始一堆激情戏,让我想到了很多人提到的“厌女”。
昨天刚好跟人对线,很多人似乎认为电视剧里出现裸戏就是厌女,emm不想再讨论这个话题了。
整部故事上部有很多奇奇怪怪的桥段拼接在一起,到了下部好像才算是一个故事。
相比于苏打,推子的故事简单多了。
可到最后我才明白,或许推子一直想自杀,他活得太空虚了,不知道自己为什么活在世界上,也不知道生活有何意义,不过就是吃饭睡觉工作而已。
他不敢对父亲怎么样,只能狼狈的逃走,情绪上来了才能挥两拳,爆发一下,其他时候他都是一个人默默地在想什么事。
或许他想要打败苏打就是已经在寻找最美丽的死亡方法,只有苏打才能让他体会到生命连接的意义,只有苏打才能填补他生命里的空白 - 一起吃住,一起练习,让他失败时会安慰他也会教他,给他正常人应该收到的关爱。
而那个女生和那个少爷都无法弥补他父亲带给他的空白。
整部电影剧情可能没什么戏剧性,没什么大起大落的恩怨情仇,但是每个角色都能让人思考。
中间看到推子一直画苏打的画像,还存了苏打缠白布的视频,大概就能说明推子把苏打看得有多重要吧。
这份感情的转折电影里没说,但我倾向是推子其实发现了自己的爸爸就是害苏打爸的罪魁祸首,他或许是想赎罪,或许是再也没有办法面对苏打了,所以一方面自己可以在最绚烂的时候死亡,另一方面让苏打造成自己的死亡或许也是赎罪。
而他后期根本不管爸爸了,就是他对父权的报复。
苏打这边,苏打的麻麻遗弃了苏打,苏打女朋友又遗弃了自己的麻麻,她最后其实也遗弃了苏打,可当最后苏打有比赛的时候,她还是选择回来。
苏打的麻麻本来已经遗弃了儿子,选择自己活下去,可她最后也来看苏打比赛了,甚至还激动的说“扣螺丝”苏打女朋友的麻麻也来了,但是她没有发现自己的女儿。
其实我觉得导演还是挺善良的,把所有人都凑在了一起,不论结局是否圆满,至少在物理层面让他们彼此连接,虽然这份连接也是痛苦和虚无的来源。
她其实跟女儿一样,都无法跟人保持正常的亲密关系,只不过她对女儿有更深的感情,她可以遗弃任何人,却没有遗弃女儿,反倒被女儿遗弃了。
她们俩跟苏打和苏打妈大概是一体两面,母爱的力量或许能超乎人的想象,甚至让一个人有更高的道德感,但同时可能也跟其他感情一样,没必要道德绑架所有母亲。
西北大学里那一群自杀的人一开始就让我觉得是骗局,后来那个社团眼镜男大概的确也是在骗那个女生,其实一直想死的或许是他自己,他大概独自对抗了许久,最后发现还是不如死了。
这大概跟崆峒即深柜是一个道理。
后来这个女生或许是爱上了推子,可惜她的出现并不能填补推子的空白。
又或许其实生理上的满足感本身就不能填补任何事,只不过很多人追求短暂的麻醉感,跟吸赌差不多吧。
少爷那个角色也挺有意思,一开始感觉是个财阀二世祖,后来发现其实不过是另外一个生活上的弱者,推子让他感觉亲切,同时又让他感动和崇拜,其实推子身边“爱”他的人很多,只不过这都不能填补他的空白。
苏达妈做秘书的那个社长,似乎也有点故事,大概以前也是练过拳击的吧,所以最后他才那么感动,看到那么血脉贲张的比赛大概才让他觉得是在活着吧。
苏打跟推子的两个教练,大概也算体现了中年人甚至老年人生活的困境,他们或许比年轻人更想自杀,一方面生活的确无聊,另一方面体力又无法跟上自己的思维。
还安排了养老院照顾老人的场面,无一不是在说生命到底有多无聊。
而电影里的年轻人大概除了苏打和那个拳击手,其他人大概个个都想自杀。
以至于看完自杀社团那个表演之后,每出现一个人我都怀疑是要自杀场面了。
至于最后死亡的人,我倾向是推子跟父亲都死了,如果是父亲自己死亡,大概不会出现医院盖白布这个情况,因为没人管他,或许直接就送火葬场了。
而推子死亡,至少少爷会让他体面一点。
但无论如何,这样的电影或许只能在日本出现,在其他的任何一个国家或许都不会出现。
或许这才是WABISABI的本质吧。
「出道名我已经想好了。
」故事的开头,堀口在小酒馆里说,「新宿新次、推子建二,不错吧?
」故事的末尾,新宿新次和推子建二对战的海报被贴到了小酒馆的墙上,如同一张 highball 或烤串的当季限定,极为自然地融入了昏暗的灯光中。
2022 年看起来还是一样糟,活在战争创痛中的人还没有死去,而关于学生贷款接受者需要义务加入自卫队的法令即将颁布。
除了一台可以用于自杀的无人机彰显着技术进步,一切看起来和几十年前没有什么不同,墓园带着扑面而来的干净清新,而活人所在的每个角落都有肮脏。
未来是虚妄的,希望不可触及,过去的伤痛现在还在承受;所有人都在恨着,都只为了自己而活,无法与他人真正「相连」。
在这样的废土中,只有性爱和死亡是真实的,其他的事只是这两件发生得多一点或少一点。
从小看着母亲卖淫长大的芳子在灾后出走,在新宿街头寻找可以睡一觉再偷走点钱的下手对象。
她差点在新次身边栖息了,直到发现跟随他的脚步实在是一件困难的事,于是在给他送完毛巾的十字路口说了再见。
稀里糊涂怀上社团领袖孩子的女孩甚至没有姓名,她在流产时被建二救起,想用身体抚慰这个战胜的落寞拳手,却得到一句「对不起」,于是在河岸边走向了相反的方向。
更年长一些的女人们不再相信关于栖息的谎言,面对「从此在这里一起生活」的要约,她们摇摇头或微笑着就离开了。
组织反自杀集会的领袖其实在寻找最美丽的死法,说着「每一条命都平等」的老兵,一生从未尊重过他人的生命。
「你在想什么呢?
」芳子来到阳台,跨坐在新次的腿上。
「在想一个从未尝过这种美妙滋味的男人,是个处男、又结巴、还胆小。
」新次的手在芳子的腿上摩挲,一边说。
建二离开了。
不再随他跑到半途停下来刺拳检验体力,烧掉了画着他睡颜的笔记本,「剩下的牙膏请你自己用完吧」。
建二在新家洁白的墙上画下新次在赛场上燃烧的眼睛,对着墙壁出拳,去恨他,去恨他。
毕竟拳击是这样一种比赛——怀有恨意最多的人胜到最后,成为冠军。
新次在上铺唱从养老院听来的奇怪的歌,建二在下铺用悠扬的声调唱出另一首歌,那是结巴的建二第一次说出完整的句子,新次听得高兴极了,从上铺翻身跃下,「太厉害了,大哥。
」最后一个夜晚,建二说他想成为和新次一样的人,新次说这怎么可能,我是我、大哥是大哥。
说完后他翻向内侧睡觉,但仍能听到建二在下铺压抑的哭声。
建二的第一个进攻招式是新次教给他的。
你看,当别人攻击你的时候就会有破绽,来、打这里,对、再来,对,大哥好厉害。
新次被建二的最后一记拳伤到,嘴唇在牙齿上磕出鲜血,建二连忙摘下干净的绷带垫进新次的嘴里止血。
这是建二第一次伤到新次。
最后的赛场上,建二已不再是披着黄色毛巾畏畏缩缩的拳手,封闭室内的追光送他入场。
建二拳套里的手上缠绕着那条血迹已成暗黑的绷带,互相试探的小跃步之后,他刺出了第一拳。
很快就是是第一次命中,新次的口唇立刻涌出鲜血。
我发现自己一直渴望着,和你拥有一场战斗。
新次的父亲直到死都活在战争阴影里,在家里的卫生间用领带上吊。
母亲坚强却残酷,把丈夫的尸体拖到客厅里,然后把十岁的他丢进孤儿院,从此只自己体面活着。
曾经带他出泥淖的朋友把他拖入了又一个泥淖,因为同伴倒戈,余生只能在轮椅上度过。
他在烂泥一样的生活里只靠仇恨活着,减重、练拳,披戴着鲜血打败了最恨的人。
「这样就够了吗?
」所有问题都没有答案,他弄不清父亲的恐惧,不知道母亲的生存法则,也不明白朋友为何能轻易原谅伤害自己的仇人。
但他挣扎着挣扎着,进入了另一个世界,这里没好到哪去,但还是好了一点,严厉但温柔的教练,寡言但爱护自己的大哥,骗过自己的钱但仍想保护的女友,还有在老人院里喜欢自己给她们洗澡的老奶奶们。
在那个到达海边的下午,这个世界美好得到达了顶点。
白云,天空,大海,太阳,风,在那对丢掉的鞋子随着涨潮漂回海岸之前,一切都美好得到达了顶点。
然后一切轰然崩塌,弄不懂的事情增加了更多:芳子一夜之间搬空了家,建二没在他和裕二的拳赛之前出现。
1,2,3,4…17…35…67,68,69,70。
别数了,能听到这计数声的人都想大喊,别再数了。
但对这鼓点一样落下的拳头能去责怪谁?
只要比赛终了的铃声不响起,哪怕只能看到一丝对手的影子,也要继续战斗。
即便深知拳手之间的羁绊,作为观众也只能喊出一句「杀了他!
」我们的拳套带着精准的速度力量落在对方的皮肉上,到最后看不清面目,连站都站不稳,眼角迸裂,视线中淌过血水,只是凭着直觉一下下挥拳。
但这是我发起的挑战,也是你接下的挑战。
不是因为什么扯淡的父辈仇恨,不是,也不是什么尚可以解释的误会和心结,不是,而是通过爱与你相连这个愿望如此难以达成,那么只能通过死。
全力而战,然后死在你的拳下。
从此你也不再需要凭借恨意去战斗,通往冠军宝座的征程将更加一帆风顺。
你将赢得比赛,这是理所应当的,毕竟你是新宿新次,和这个街区共生的拳手。
而我啊,我不知道自己来到这里的理由,我一生都活在恐惧中,但此刻我却在像样地战斗,面对即将到来的死亡,出拳、格挡直至最后一刻。
加油啊新次,你也看到了,这个世界又美丽又肮脏。
而不管它是什么样子,在这四方的竞技场上,你一定要这样战斗下去,直到让看到你战斗模样的人都感受到「生」的能量。
71,72,73…81,82,83,84,85,86,87,88,89。
あゝ。
さようなら。
因为怕被别的评论影响了此刻的感受,没有额外查资料的我到最后也没明白标题的含义。
可能是由于大段性爱镜头的存在,我总是不由自主地想起一句《色戒》短评,大意是在那样的年代,民族、家国、爱情、事业都是虚妄的,只有性爱带来的快乐如此真实。
看这部片时,会想到「这是菅田将晖」的时间极少极少,只有前篇的大笑时会看到他日常的影子,后篇海边的段落让我情不自禁地喊出了「航ちゃん」,其他的颓废或野心勃勃,和看过的哪一部戏都大相径庭。
他真的是变色龙演员啊,不仅从外表上和环境相似,甚至从内心都早已深信。
真是了不起的徘优。
昨天看了2019年最后一部电影,具体说应该是两部,因为《啊,荒野》有前后两篇,共计差不多五个小时。
因为这部电影挺丧的,所以不打算在寒冬看,避免雪上加霜,可是最近我对日本的电影上瘾了,加上看《溺水小刀》和《海月姬》让我喜欢菅田将晖不可自拔。
评论说他什么角色都能驾驭,那我就忍不住看看他在苏打年的代表作,看看他主演的这部斩获最佳影片奖的作品,并且菅田将晖也获得了最佳男主角奖。
不得不说电影非常棒,评分高不是没有原因的。
擂台上杀气腾腾的拳击手在搏击中被打得鼻青脸肿,血、汗还有唾液混杂在一起;离开昏暗的擂台,生活场景也是乌蒙蒙的,除却少部分笑点,其余情节在这种晕染下都丧丧的。
电影的总基调就是丧、暴力,说到给它一个设定,我觉得可以加上色情,因为里面的性场面太多了,我羞于启齿。。。。。。
看之前去初步了解了一下,《啊,荒野》的原作是寺山修司创作于1966年的一部小说,是他人生中的第一部长篇小说。
寺山修司是谁我开始是不知道的,日本作家除了东野圭吾和太宰治我还真的不了解,看完电影后怀揣着强烈的好奇心又去询问了度娘,度娘说——寺山修司,日本人,诗人、评论家,电影导演,前卫戏剧的代表人物。
寺山修司在艺术上的表现手法,类似于西班牙达利、毕加索的抽象主义,美国安迪华荷的波普艺术,在当时保守的亚洲艺术界开启前卫创作先端,也率先导航了日本视觉系艺术形成。
又是一个优秀的人物,只可惜天妒英才,1983年就英年早逝了!
电影把旧时代的故事拿到未来展现,剧情背景超前定位到2021年,那时的日本就是一片混乱(社会压力、自杀、学生游行)我也不清楚,反正知乎上“吃电影的番茄”和“圆首的秘书”剖析的挺清楚的。
剧情介绍: 父亲自杀又被母亲抛弃的新次沦落成流氓,靠欺诈老年人混日子,又被山本裕二出卖,不仅死党被打断双腿而且自己还进少管所关了三年,出来后发现背叛自己的人成了专业拳击手,被打断双腿的死党选择了原谅,只有自己一个人还带着仇恨,于是他坚定了复仇的心,要打死那个轻轻用力就能把自己打趴下的裕二。
推子建二同样成长在阴郁的环境中,除了没有母亲的关爱,还从小经受父亲的家暴,三十多岁的他不敢接触社会,没有朋友,不懂感情,还有口吃,没自信、没女人、没有爱、没有方向(后来也总是跟随新次而活),摆脱父亲后决心想要变强大报复父亲。
就是在这样的机缘巧合下,新次和推子两个主角进入到崛口简陋的搏击馆里(在人口老龄化的大背景下,房主看到了夕阳产业的商机,想要把搏击馆变成养老院或者殡葬房)新次称呼推子大哥,两个人一起锻炼,用同一管牙膏,推子无微不至的照顾新次,两个人之间有了坚固的感情,是真正的如同亲人的爱,与此同时新次和做皮肉生意骗了他钱的芳子成了情侣。
有教练,有朋友,陪伴和爱使新次和推子重新看到了希望。
新次告诉芳子再也不做坏事了,让芳子和他一起好好的正常的生活,这时的他只有一件事需要做,那就是为断腿的兄弟报仇(新次除了在搏击馆训练还会到养老院照顾老人,曾经的他可是专门靠欺诈老年人混社会的,他是真的在改变)。
魔鬼式的训练和努力加上恨,新次终于打败了山本裕二,但是并没有打死他,滑稽的是最后似乎把大哥推子打死了。
事情发生了转折。
首先,新次从母亲那里知道逼自己父亲自杀的人正是推子的恶魔父亲;其次,推子不再跟着新次走,决心离开,并把强大的新次作为对手,他把新次画在墙上,努力让自己恨,因为他知道只有像新次那样怀着最深沉的恨才能变强大打败裕二,然而这次他的对手确是最爱的新次;最后,我认为是新次和芳子的相处方式让芳子感受不到更多的爱,她认为在新次的心中自己并不重要,虽然爱着新次,但她还是离开了(新次最后和推子的搏击她还来看了)。
这三个原因让新次又从正常的生活中迷失了方向,原来的阳光又被乌云遮住了,所有的一切终究还是抛弃了他。
最后推子终于邀战新次,临上场的时候他选择放弃恨,决定带着爱迎接新次,心中默默数着每一记拳头,倒下去奄奄一息的他再次站了起来,当第89拳挥到他太阳穴上时,他真的倒了。
芳子走了,推子没了,拳击馆倒了,新次又失去了一切。
电影极度的悲剧、致郁,所有的人物都是那么的悲惨的,两个主角不说了,芳子离开母亲却又和她一样做皮肉生意;惠子的男人山崎敬三以自杀的方式来反对自杀,孩子流产;新次母亲失去丈夫;推子父亲二本建夫,暴戾军官,身患绝症。。。。。。
一切以悲剧开始又以悲剧结束,尽管中间好似所有人都在困顿中走出一条路,暗示好的结局,到最后一切又回到最初的起点,注定悲惨的人,拥有的美好也只是暂时的,试问还有什么比不管付出多少努力也改变不了结局而悲惨吗?
新次发疯了还是失控了,还是压抑了太久往死里打推子;推子本可以用自己的实力还击,但他坦然接受,不再还击,似乎是愉悦的数着新次的每一拳。
有人说推子不还手是因为他想以这种方式自杀,逃避他厌恶的世界,也让新次报杀父之仇;而新次似乎是听懂了推子内心的呼唤,他之所以把大哥往死里打,是为成全他,帮他解脱。
结局真的设计的非常好,一个字就能改变结局的好坏。
结局出现了一张死亡证明书,签名是不完整的“二木建”三个字,留给观众自己设计结局。
喜欢好的结局那么就是二木建夫,也就是推子的父亲,那个逼死新次父亲,家暴推子的患绝症的男人死了,新次又和推子好好的生活在一起了;但我觉得还是二木建二好一些,悲剧就要悲的彻底,推子在台上本就被新次第二次打倒,本性善良的大哥推子死了,新次才算真正的失去了所有,和电影丧的设定才契合。
《啊,荒野》和《大象席地而坐》同样是丧,但又很不同,前者是人生无法逆转,世界不可改变的丧,是所有人的、整个社会的垮塌,后者是社会部分人的缩影,是我们身边存在却又不易被发现的现象,相比之下我认为后者更加现实一些。
同时它又不像《晨曦中的女孩》、《伊甸湖》或者《美国田园下的罪恶》揪着一个事件或者现象来放大,可以直接让观众看出造成悲剧的原因,有明确的抨击对象,而它是模糊的,说白了似乎是虚造的,因为不存在,但是这样的社会背景似乎又是成立的——低生育率,老龄化,殡仪馆,养老院,工作压力巨大,自杀,激进者增多,暴乱,思想扭曲。。。。。。
电影成功的原因无非有三:剧本、导演、演员。
终于可以好好夸夸我的苏打菅田将晖啦!
他们把2017年称为苏打年,我终于知道原因了。
每一个作品都呈现的很棒,人物刻画完整,演技没话说,演什么像什么,沙雕、偶像、坏人、好人,不好看却耐看,在我看来他和刘亚仁一样是上天赏饭吃的演技。
只不过电影刚开始不久的大尺度戏份,真是让我一时间难以接受,苏打本来是留给我和小姐妹们幻想的,怎么能在大荧幕上裸露呢?
这种不雅的画面怎能让菅田将晖来演呢?
还不要替身那种。
后来想想这大概就是为了艺术献身吧,我接受了。
锁死这个优秀逗比的家伙啦!
2019.12.31 00:15
为什么一定要有比对方更强的恨意才能赢得比赛......其实推子是为了替自己的父亲赎罪才这样做的吧,对吧?
是这样吧!
否则为什么一定要和新次来一场对决呢,为什么最后就一直忍受着不还手呢。
父辈之间的恩怨,在比赛中一拳又一拳的还清,高潮部分很让我难受又无奈,急切想要大喊,咆哮。
镜头从台上的选手慢慢切到从他们开始改变所遇到的人,一路上大家都在见证着,因为都是一群想要改变宿命的人,想要有自己人生的人,不停在向前冲,也为过去在沙漠发生过的折磨而承受着后果。
最后建二的父亲扔下了代表生命的盒子,而建二自己也倒在了台上,一辈子都在忍让承受着,结局也是如此......那些恨意其实是自己强加的吧(还有推子不是叛徒......
“恨得越深,最后才会赢。
”新次在电影里的怒吼,去恨吧,去恨,去恨,恨所有人!
去恨抛弃年幼的自己的母亲,去恨无法承受心理压力而自杀的父亲,去恨伤害了刘辉大哥的裕二,去恨逼死自己父亲的二木建夫,去恨“杀人犯”的儿子推子建二,去恨,去恨所有人!
可最后,当他血淋淋地站在擂台上,他对着建二,喊的是“大哥,站起来啊!
”这还是恨吗?
他们两者之间的感情是复杂的,是沉重的,无论去爱还是去恨,他们都有充分的理由发生。
我不认为“恨”是抗争到底的唯一支撑。
在还能够选择的时候,“去恨”不会是我的选择。
最后这一个眼神,依旧在呐喊,依旧在抗争,依旧在战斗!
这部片子好看到什么程度呢,一口气看上下两部和一口气写两部影评都不是事儿。
其实看完这部电影最直观的感受就是:我想和苏打谈恋爱,我想和苏打为爱情鼓掌。
荒野的上篇我看到的更多的是拳击,是主角们各自的人生。
到了下篇,我看到的东西就多了起来,看到了国家和人民的映射,看到了彻底的自我抗争,更多的看到了孤独。
先单拎出来下篇里最明显的环境线,学生反社会奉献法的游行示威活动。
其实这条线我一开始并没有看出来,也是在看到影片后期的时候发现的。
在影片最后一部分,新次和建二在擂台上对决的时候,导演来回切换了示威游行和他们两个比赛的场景,这里的寓意不言而喻了,曾经把新次当做自己精神支柱的建二,曾经为了建二和他父亲争吵的新次,和曾经信任国家的学生,为了学生增进福利的国家形成了一种对应。
曾经彼此相信,互相成长,即使一方领先自己N步,我也甘愿做那个背后为他鼓掌的人。
但是当我想要成长,想要变强大的时候,这个人却拒绝了,被拒绝的人选择了离开,选择了用一种最激烈的方式去战斗,选择了拳击,选择了游行。
两者相斗,必有一方失败,失败的那一方始终都是心软的那一方,始终都是爱的最多的那一方。
最后建二说“我就在这里,等你来爱我”,最后游行演讲的舞台爆炸了。
为什么说下篇给我的感觉更多的是孤独呢,因为在上篇里有所交集的人们,在下篇里都再次分离了。
曾经孤独的每个人在遇到了对方后温暖了彼此一阵子,之后又再次分开。
芳子把有着童年烙印的鞋子扔进了海里,她满心欢喜的以为真的可以和过去那个孤单又堕落的自己告别了,却在散步的时候发现鞋子又被大海冲了回来。
有些东西,是你不论怎么摆脱都摆脱不掉的,比如那些烙在身上的童年印记,比如那个始终过不去的愧疚,又比如想要逃离唾弃的那些人却最终成为了那些人的宿命感。
建二的父亲最终赶上了建二的比赛,但是他看不到了,他这辈子都没有看到过建二站起来反抗的样子,他这辈子都不会知道出拳头的建二有多么的厉害,他这辈子都活在了他自己的世界中。
站在擂台上的建二也是孤独的,他孤独在他无法和任何一个人相连,他始终都是一个人,他连去恨一个人都做不到,他迈出了真正和新次相连的第一步,却在可以相连的时候退缩了,他不恨了。
新次在最后陷入了孤独,原谅他人的刘辉,被打败的裕二,一如从前的母亲,选择离开的芳子,拳击馆的关门,迈出一步却又退缩的建二,每一个曾与他相连系的人都再次离开。
即使在和建二比赛时他们都再次出现在了他的周围,都来看他的比赛,但是他看不到他们。
他又陷入到了前篇中开场时候的他,心中一无所有。
孤独的人才能在发生爆炸时吃得下去面,因为毫无牵挂。
建二呀,如果你还活着的话,不要再说“我就站在这里,等你来爱我”的傻话了,你都迈出这一步了,就再多往前走几步吧。
毕竟,和新次那样热烈的人相连,你也需要稍微热烈起来呢。
PS:我觉得集团二代目对建二的感情是爱情,不然你告诉我怎么会有兄弟或者朋友专门堵在你回家的路上,装作偶然遇到的样子,还邀请你一起吃饭?!
怎么会有人在你发脾气不比赛的时候撒娇一样的站在门外问你”你到底要怎样才好嘛”?!
这不是爱情是什么,你告诉我是!
什!
么!
电影分上下两部,6小时,非常丰富的剧情电影。
完全没有水份,最后一场的战斗,更是畅快淋漓。
“在擂台上,仇恨最多的人将会被赋予冠军,而不是冠军的人,将会被人们所遗忘。
”最后一场战斗围绕着这句话所展开。
新次和建二两个都是被父母抛弃的孤儿,在社会都处于最底层的社会状态,不被任何人尊重,也没有任何的尊严。
他们为了改变,一起来到了海洋拳馆,一起接受训练,希望通过拳击改变自己。
建二内心善良,在现实中由于长期受到父亲的家暴,胆小,怯懦,结巴。
却又一直渴望被爱。
每当他打赢了比赛,大家都会对他很温柔,赞美他,喜欢他。
他希望一直被爱,成为像新次这样拥有强大恨意的选手。
由于他和新次同是天涯沦落人,和新次在一起的时候,他无法怀有恨意,于是他决定离开新次。
他带着仇恨跳槽去了另外的拳馆,在一次又一次的比赛中领悟到了仇恨的力量,但是仇恨却让他无法拥有爱,更无法与任何人产生链接(无法和惠子做爱)。
当他快要站在擂台的巅峰时,他害怕了,他不想成为一个没有爱的人,越上走,恨意越多,爱意越少。
建二重新找回了新次,向新次发出挑战。
在擂台上,建二早已将新次击倒,但是建二不想成为冠军,建二一直给新次机会,希望新次终结自己的恨意,在被新次连续攻击的八十八拳中,建二希望通过这种方式告诉观众“我在这里,我在这里,我在这里,请大家来爱我吧。
”他不想被遗忘,但又不想成为冠军。
他希望以这种“爱”的方式站在擂台上,告诉身边的所有人,来,我在这里,来爱我吧,不要遗忘我,近乎哭诉和哀求的方式,表达出在恶劣社会的生存环境下,人性的“爱”在控诉着不甘。
最有艺术的画面是在第八十九拳的设定,建二在八十八拳倒下休克后,听到耳边响起“冠军”二字马上清醒过来,强烈的反映出建二对冠军所包含的恨意,极度的反感。
建二拖着伤痕累累的身体,摇摇晃晃的步伐,一步步迈向新次的死亡拳头。
新次的眼中充满了仇恨和愤怒,最后一拳,第八十九拳,终结了建二的生命。
建二为什么还要继续向死亡迈进,因为他学会了奉献,奉献自己的生命去唤醒新次心中的爱。
新次赢了比赛,最后的镜头留给了新次,新次给了一个耐人寻味的眼神,让人无法猜透最后新次到底是继续仇恨下去,还是带着爱意上路,我想这应该是导演给我们最后的悬念吧!!!
那个一边是正常的眼睛,一边是被打肿的眼睛特写,意思我猜测一下,是证明了建二的爱注入了新次,新次不仅只有仇恨,还有建二的爱意。
不然建二的牺牲实在是太白白浪费了,让我以这种猜测赋予他奉献的意义吧!!!!
影片涉及了社会的各种阴暗层面,里面的人物一个个犹如深陷泥沼之中。
故事并没有将深陷泥沼的人拉出来,就像是让观众从一个破洞的盆子里,观看盆子盖住的泥潭一样。
看着他们在里面挣扎,纠缠,有些人沉下去了,其它人带着伤痕和痛苦继续挣扎着。
套路看前篇就知道,没想到用这样的方式结尾。
世界上不是所有人都靠着希望二字存活,有一部分或者极小的一部分,靠着怨恨前行。
不同的是,有的人怨恨别人,有的人怨恨自己,新次是前者,建二是后者。
或许我们都会被新次所吸引,如此纯粹又执着的力量,一直是人类的渴求,就连建二也这么觉得,要是像新次一样就好了。
但是新次是新次,建二是建二。
我们都是建二,我们没有纯粹的力量前行,但我们有其他的优长。
到最后,建二恨不下去了,这不是他的道路,他厌弃自己是因为需要爱。
我喜欢后篇中所有的跑步部分,昭示了二者的关系与状态。
但是建二的情感部分刻画的有些粗糙,但我依然喜欢这个角色,因为在厌弃的一类里,我们都是建二。
醒来再修改吧。
三星给所有露奶的女演员们吧…不管是20还是40都瘦出肋骨同时还有胸也很不容易了
后篇没看懂,健二是在还债吗,不还手
实在忍不住快进了
最后一场应该是看过最有冲击力的拳击画面了,却不想让任何人赢,只是同时感到击打与被击打,快意与痛感,肆意和窒息。突然就想到《色戒》那场暴力的床戏,同时是爱的伸张。恨的理由总有许多,又不可分析,最后变成像没来由。我们都想向世界出拳,但不是谁都能找到像样的赛场。荒野般的人生里,一根根杂草在风起时短暂地缠绕拍打。而外面又是什么呢,也只是更大的荒野罢了。所谓自由就是这样了,世界不再负有给你一个意义的义务,但你始终会觉得被亏欠。你也确实被亏欠。
到底在恨什么啊?活在压抑的社会里没有恨意也要刻意地制造仇恨不是有病吗?性和暴力能让人解脱吗?打赢了打死了又能怎么样呢?上篇是日本社会震后创伤的群像,下篇是动物世界。我还是相信坚定而温和可以消解一切仇恨,也不需要和解理解其实。
新次带着极致的恨意成为了冠军,而健二渴望被爱,渴望成为新次那样,于是离开,迫使自己恨起来,在一次次战斗中将恨意累积,然而在最终面对新次的时候,所有的恨意全都瓦解,在接受新次的89拳里,每一拳都在告诉新次,我就在这里,想你来爱我。如果我没办法通过爱来与你产生连接,那么就通过恨吧,让我死在你的拳下,我是那个胆小懦弱的人,而此刻我就站在这里战斗,我们都活在这个最美丽最肮脏的世界里。恣意妄为的新次,老实隐忍的健二,苏打和梁益准两个人都演得太好了!
日本的自杀哲学,我们不会懂的。也不想懂。我在想坐轮椅的小哥,也许只是不想带着恨活着。因为无法战胜,只好选择原谅。
后篇全部转为拳击戏,煽情戏份加重,大幅度渲染比赛的暴力血腥与两个人的相爱相杀。对于背景的略过和荒诞部分的缺失,让整体偏向平庸。当然苏打和梁益准的演技都是极好的。
茫茫人生 好像荒野
从头到尾看不下去,原谅我理解力有限
看完想恋爱了,苦也想
…
这未免也太……僕はここにいる、だから、愛してほしい
起初觉得吊儿郎当挺好,结果尽是啷当屌
五分,非常励志的一部作品,结局那定格的画面仿佛诉说着一个拳击手的悲惨人生
试着进入和理解人物 失败了很多次
最后,他们越打越激烈,而我的内心不知为何越发平静,甚至生发出一丝哀愁。
烂尾了。男演员飙演技,女演员飙身材
和一万匹奔腾的野马一样的泪目
不喜欢,真的不喜欢,健二跟新次的格斗,健二将内心压抑转化暴力宣泄给亲近的人毫无道理,救赎?哪里来的救赎?新次的暴怒更是过于莫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