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个人感官在三星到四星之间,给个四星浅浅鼓励一下。
单从剧本的故事上讲毫无新意,不过是一个老套的80到90年代的青少年同性题材,情窦初开的少年、美丽的小镇、凄凉的结局,让人再熟悉不已。
不过,这种宗教与爱情的元素我还是第一次见,也算是平庸中的一个亮点了。
那么,导演是如何将如此平庸的题材崭新的大众眼前的呢?
答案是片中两位少女真挚的感情和对宗教束缚人们思想的讽刺,两位演员出色的表演和平稳的拍摄更是让影片多了一道光彩。
随着jaime踏上列车,影片伴随着一种淡淡的忧伤开始了。
她即将要前往魁北克的一座小镇,去自己信仰基督教的亲戚家生活。
在这里一切都是陌生的,迫于生计还要用“信徒”这个假标签包装自己,她不知道自己要去往何方,心中的那种迷茫感油然而生。
直到有一天,她认识了marika那种归宿感,终于被她发现,明白了自己的意义,疲惫的心灵能得到解脱。
可惜,宗教信仰使她们无法在一起,marika只能做出另一种选择,既使在这个世界里她们无法相爱,在另一个世界里她们的爱情也会得到永存,而jaime离开了这个伤心地,回到最初,似乎什么也没有发生。
多年后,当她们再次见面,早已是物是人非,一个找到了新的女友,一个结婚后面容憔悴,唯独只有余留的爱情还有存在着,这便是“唯爱永存”,凄凉而又美好。
魁北克好美啊,今生一定要去一次!
(ps.所以不要随便信教啦哈哈哈)
电影作为思想的载体,因其内容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同样的一部电影,每个人的体会不尽相同。
就我个人而言,包含许许多多高分电影在内,很少有让我记忆深刻的电影,纵然当时感叹万分,不久便置之脑后了。
然而本片却是一个例外。
在一个深夜的观影中,我的情绪随着剧情的走向而起伏,最终被砸的稀碎。
更为严重的是,这片子就像那阴冷的钢针那样,划过我大块坚硬的外表,精准命中之间的缝隙,更如同特异性的抗体结合抗原那样揪住我的心。
在随之而来的几天里,压抑绝望的情绪笼罩着我,脑海里无时无刻不在回旋着marike和Jaime的画面。
我压抑着,为电影里的两个女生的青春懵懂却情深不寿,缠绵缱绻尽被雨打风吹去而压抑,为再见面时已然物是人非事事休而压抑。
我绝望着,为现实里的热闹散场一地鸡毛而绝望,为人生的少年子弟终究仍是江湖老,激情消退后的不堪回首而绝望。
也可能是恰逢其会,我今年情绪一直不太稳定,最近社会舆论更是甚嚣尘上。
但单对我情绪发影响而言,没有片子可出其右。
怀着这种低落的情绪,在前几天赶巧的停电中,抱着我的笔记本再次温了遍电影,却意外的让逻辑得以顺着我的期盼而自洽起来,心中的那股子绝望也淡了不少。
以下是我关于marike和Jaime最终结局的看法,这是决定本片基调的根本性问题。
在此处,我持乐观态度,Marike和Jaime两个人的心从未走远。
原因如下:1、Marike算是明线,她直言不讳地说她无时无刻不在思念Jaime,把她的明信片看了几万遍;Jaime也回答说每天都在想。
2、Jaime这边因为女主社恐的性格显得比较隐晦,却是睡觉时也要将marike送的小陨石同眼镜放在一处,显然是贴身携带的珍贵物品。
3、那个女伴是最令人困惑的一点,然而一头棕色头发,以及Jaime敷衍的态度,不难看出是marike的替代品。
4、Jaime起床拿眼镜时和伸手逗卢卡时,可以清晰的看到当时她们一起编的红色的手链,而marike的手上仔细看看会发现是一条蓝色的手链。
我第二次看的时候留心了,发现他们在编手链的过程结束时有一个画面一闪而过,画面中桌上有一堆红色的线和一堆蓝色的线。
由此可得,marike和Jaime都各自带着曾经的物件。
以上四点可以得出,二人都为对方心怀想念,而且均为对方沉吟至今。
可是,又怎么能确定她们不是沉湎于往事,只是不忍心对过去做割舍,是怎么确定她们还有勇气继续开展新的篇章呢?
理由如下:1、marike全片看下来,是一个敢作敢为的女生,敢于突破阻碍,在和Jaime不认识的时候就敢跳出来破冰,两者关系也基本是marike一手推动的。
更是在后面提出并身体力行了一个不可思议的办法:各自结婚,然后可以在一起。
可行性不说,但起码能看出她坚毅果敢的性格。
而这样子一个敢作敢为的女生,当她拦下Jaime拔安全带的那一瞬间,毫无疑问地,她是要做一些事情的。
2、回到故事背景,marike的妈妈似乎毫无存在感,可有可无的样子。
片子中也提到过几次marike很想她妈妈。
可惜我第一次看的时候也被这扎心的感情带着,没留意到这个信息。
请注意,这条线索并非是毫无用处!
marike的妈妈和marike的情况何其相似!
也是生了孩子之后,背弃了教义,主动离开!
而marike显然很无所顾忌的怀念母亲,而不是认为她死掉了。
潜在意思则是对母亲行为的认同和理解。
所以很可能,marike会选择和母亲同样的路。
3、marike不肯让Jaime走的时候,Jaime眼色一红,一抹泪下来,嘴角却是如初见那般微微上扬,显然是心情激荡,十分激动。
想想她初见marike时瞳孔放大,嘴角上扬,近乎色狼的表情吧!
两者何其相似!
显然她也能感受到marike异样的情绪。
如果说只是思念则不太可能,因为前面一大片都在说思念,没有理由到这里才表现出来。
以上三点,足以证明二人即将关系回温,重新在一起,甚至有极大可能marike会跟着jaime离开小镇,毕竟只为了见一面就带出小孩,显然会加重双方难受的情绪,画蛇添足。
但如果是为了别的计划,那就很说的通了。
好了,以上就是我的逻辑自洽。
终于能睡个安稳觉了,不用每天夜里为marike和Jaime暗自神伤了。
"她犹如困兽烦乱的呼吸。
却被女孩儿如火热烈的红发。
如水温柔的侧颜。
骤然抚慰了心神。
而那人回头间的嫣然。
却如梨花落了满堂。
拼凑成她的名字。
刻进了青春跳动的心脏。
"
"可她不懂钢琴曲,自然也不懂,玛丽卡悄无声息,在她的注视里乱了节奏"
"你像流星一样闪过我昏暗的青春 温暖了那个悲伤脆弱的我自己”"长河无声奔去 唯爱与信念永存"吉米也太美了吧
唯爱永存 20220820“那片鳞光闪闪的沙滩🏖️与海平面🌊,是年少的热烈与欢喜”,疫情居家以后的第49部电影🎬我最怕这种电影,没有大的矛盾,轻虐却扎心。
英文名是U can live forever,译作唯爱永存,真是太绝了。
18分钟,主人公有点像石头姐,节奏不错,有点恋爱谈的感觉,紧张,期待又有些害怕26分钟,为什么睡觉戴着眼镜👓啊啊啊啊啊最害怕侄女自然而然的温柔“如果你已经不受控制,每天想我一次,如果你因为我而诚实”48分钟,“你喜欢它(我)吗”,“我爱它(你)”,呜呜呜🥹……“真的吗,那很好呀”(满脸悲伤😢)听书摸鱼时刻手指的厮磨太令人心动,念完祷告词的小鸡啄米令人心融化🫠“我爱她,她爱学习,但我不喜欢学习,为了能继续爱她,我只好坚持学习”甜不过三秒,马上开虐😭“情不知所起,一往情深,再而衰,三而竭”Ps:内特小哥是个好人,不抢戏,自然的助攻情节挺好。
这里面没有什么拯救者与被拯救者的关系,每个人的成长里都有这样那样的束缚与不幸。
这不是这部电影的重点,这部电影的重点在于极尽细腻地描写了在每个个体渺小孤独的青春期里,你能遇到的那些美好的东西……我个人比较喜欢三这个数字,所以我打了三星,别介意哈,emmmm是下意识干的事哈哈,我也不知道为什么,打了都打了,我也不知道咋取消害,就这样吧,我累了!
1.关于我的一见钟情时间是1992年,17岁的你是一个父亲刚刚病逝的叛逆女高中生。
你爸生前和你关系不错,你们还约定好了明年夏天要一起去西欧旅行。
可惜这个约定也如同泡沫般在这个初秋破裂了,但你还是很怀念那个失约的人。
难过的不只是你,可你的妈妈抑郁了,她忽视了你,把你送到宗教保守的法语区姨妈家。
这里的一切都是陌生的,你迫于生计还要用信徒这个标签伪装自己。
你不会讲法语,而这个地方不允许过生日和圣诞节,你格格不入的样子像极了个小丑。
青春期的你听Cocteau wins,穿Siouxsie and the Banshees和New Order的摇滚T恤,穿牛仔裤格子法兰绒衬衣converse,不穿裙子;你是科幻迷,看Arthur Clarke的Rendezvous with Rama;你是无神论者,不信奉任何宗教。
你虽然叛逆,和这个地方格格不入,但你并不愤世嫉俗。
你会认真拥抱你的姨妈说晚安,会担心自己的世俗给姨妈带来麻烦,担心自己gay得太明显。
你不知道自己要前往何方,心里的迷茫感油然而生,你看不懂这个光陆离奇的世界。
只是你没有走出他离开的梦魇,只是你初来乍到语言不熟还没认识到什么朋友,只是这个秋天冷得太快,连风刮过耳边都隐隐作痛。
你只想偷偷躲到河边独自吸烟,默默忍受青春期的悲伤与孤独,但你的mp3还是不慎掉到了河里。
已经足够倒霉的一天,傍晚还得在姨妈的叮嘱下穿上老奶奶裙子去教会交朋友。
就是在这时你遇到了本地教会负责人的小女儿,同龄人的她主动过来和你打招呼,脸上淳朴的笑容让你恍惚看到了父亲的容颜。
她自来熟地邀请你去她家吃饭过夜,饭前祷告的时候大大方方地睁开眼睛偷看你手足无措的样子。
她给你弹了肖邦F小调的第四叙述曲,她在睡觉的时候会主动靠近你抱住你,她画了你想要在夏天去旅游的那个西欧小镇。
她会带着你去国家公园爬山,走在冻得冒白气的冰湖上,看遥远东方那边缓缓升起的初阳。
初冬的暖阳洒在她的脸上,柔和的阳光和她柔情似水的笑意,你的心在那一刻跳漏了几拍,你也不清楚。
你辛辛苦苦搭的扑克牌金字塔倒了,她会安慰你;你清晨起床睡眼惺忪蓬头垢面的时候,她会把挤好牙膏的牙刷递给你;在你以为会无人在意的生日那天,她把陨石当作生日礼物送给你。
面对这么用心治愈你孤独的她,你怎么能不心动,怎么会能一步步沦陷呢?
即使你们是一见钟情。
2.耶和华没教会我什么是爱爱你,是教会上对视的那一秒,心跳漏了半拍的我注定会永恒地爱你。
爱你,是迫不及待地邀请你来我家吃饭,不会祷告手忙脚乱的你好可爱。
爱你,是给你弹我喜欢的肖邦F小调第四叙述曲,你能否听到我满心的欢喜。
爱你,是戴上你昨晚因为紧张而忘记摘下的眼镜,是拉过你想要从后面抱住我却犹豫的手臂。
爱你,是想带你走遍这片我生活了十八年的土地,是想让你紧紧抱住故意在冰湖上摔倒的我。
爱你,是有意拉着你到处宣传耶和华的新天地,是想和你走遍小镇上的每一条路,创造更多我们的独处时间。
爱你,是忍不住上手去揉你因为扑克牌金字塔倒了而皱巴巴的脸,是偷笑着给没睡醒的你递去挤好牙膏的牙刷。
爱你,是注视着你蓝宝石般湛蓝的双眸时,会控制不住想和你接吻的冲动,是看到你的每一天,我都觉得很幸福。
爱你,是感谢耶和华把你带到我的身边,是感谢耶和华把你的围巾落在车里。
你的唇好甜,我是那虔诚的信徒不知疲倦地向你索取,吮吸着、贪婪地、疯狂地想要占有你。
爱你,是神谕,是天启,是命中注定。
但是这一切太快了,就像是在影院的厕所里,我渴望你,邀请你,呼吸急促到接近眩晕,眼神里的爱意汹涌得快要溢出来了。
但是我也只敢让你转过身,从背后抱住你。
是因为我不够爱你吗?
不是的,只是我还不知道该怎么处理这段被教义禁止的爱和上帝之间的关系。
抚摸你的同时,上帝也在我耳边喃喃自语,诉说着我的罪过。
我怕受到严惩堕入九层地狱,但是我更怕你不知晓我的真心。
我在等,我一直在等待耶和华的新世界降临,我想和你活在永恒地新世界里。
所以我们一起再等等,好不好?
3.我还是很想念你我想,我是恨你的,但我还是疯了般思念着你。
我没办法去控制自己不去想念你,可你终究还是抛下我离开了,你个混蛋。
如果…我是说如果…如果那天你爸爸钦定的未婚夫没有看到我俩在街上拥吻,如果那天我再勇敢一点拉着你私奔回我的家乡,如果那天你没有和我说你准备订婚了,如果…可是没有如果了。
一切都是谎言。
“你可以永生”是你为自己编织的美丽幻想,浴缸里的洗礼仪式也只是你乌托邦式的心灵慰籍,所谓“回家和父亲谈谈”到头来却是他在教会上宣布你和其他人的婚讯…我没有办法不去恨你。
主动靠近我的是你,率先剪断情丝的也是你,最后要重新追溯往事的还是你。
你是怎么想的?
我不懂。
你对自我认知的混乱让我心碎,我们的爱情就好像小镇上常有的迷雾,只能在雾里接吻,阳光一旦穿透雾霾,我们的爱情便会在灼热的光芒下灰飞烟灭。
离开你之后,我一直在自我放逐。
流浪的这些年,我渐渐学会了自洽,尝试和过去和解,释怀不完美的自我。
我还交了新的女朋友,她很爱我,但我在某时某刻还是会很想你。
你是长在我心脏上的一朵玫瑰,每想你一次,茎上的刺便戳伤我一分。
当我意识到你是慢性毒药时,我已经无可救药了。
桌子上还摆着你送的陨石碎片,我没法在生活中抹去你一切痕迹。
陨石作为天外来客,在耶和华中一直被奉为神迹。
你当时捧着我的手,感谢着耶和华把我带到你身边,如同流星划过夜空,陨石碎片降临。
可你知不知道,你的出现亦如流星在我迷茫的青春期一闪而过,温暖了那个脆弱悲伤的少女。
重逢没有预期那般泪流满面,只是你好像很累,面容憔悴又苍白。
我好想抱住你,但还是忍住了。
车后座的婴儿椅刺痛了我的神经,我还是没法释怀呀。
“我去了欧洲,去年夏天。
”良久,我决定开口打破这让人窒息的沉默。
“我知道。
”你哽咽了一下,小心翼翼地从包里拿出一摞明信片。
“你阿姨给我的。
”你眼眶晕红了一圈。
“都读了了吗?
”“差不多一万遍。
”“…”“和我们想象的一样吗?
”你哽咽的声音在发颤。
我定了定神,轻轻点了下头,深情地看向你“如果你也在场就好了。
”爱可以永生吗?
这是一个伪命题,但此时我已经找到答案了。
爱当然可以永生,只要我还爱你。
影片围绕着一段细腻的情感故事徐徐展开,主角们在充满文化碰撞与青春懵懂的环境中,探索着爱的真谛。
它没有波澜壮阔的宏大叙事,而是聚焦于平凡生活里那悄然滋生的爱意,跨越了种族、宗教等诸多差异,传递出爱拥有着超越一切世俗界限的强大力量这一主题。
让我们看到,只要心中有爱,无论外界有多少阻碍,那份纯粹的情感都能熠熠生辉,让人为之动容且深深思考爱的本质到底是什么。
视听呈现 从视觉上来说,电影的画面色调柔和且极具质感,无论是展现校园中的青春场景,还是主角们相处时的温馨角落,都仿佛自带一层温暖的滤镜,给人一种岁月静好的美感。
配乐方面更是一大亮点,悠扬的旋律恰到好处地烘托着氛围,在情感渐浓时悄然响起,进一步增强了那份心动与眷恋的感觉,使得观众更能沉浸式地融入到故事当中。
角色塑造 片中的角色形象鲜活饱满,主角们有着青春期的迷茫、勇敢与执着,面对家庭传统观念和外界异样眼光时的纠结与抗争都刻画得细致入微。
他们不是完美无缺的人设,却正因如此显得格外真实,我们能从他们身上看到自己年少时为了爱不顾一切的影子,进而产生强烈的共鸣。
整体评价 《唯爱永存》或许没有好莱坞大片那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和跌宕起伏的剧情,但它以细腻的笔触、真挚的情感,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唯爱至上的美好画卷,是一部值得静下心来细细品味,感受爱的纯粹与力量的佳作。
宗教题材+禁忌之恋的主题已经不算新鲜,一开始看就让我想到《违命》,同样压抑的氛围,一样可能注定的爱而不得。
这部电影中间甜蜜部分在调色上更加明亮,但配乐却充满隐患的感觉,形成很大的反差。
此外,影片的服化很用心,每一阶段,随着感情的变化都有适应的搭配。
当然我也有私心,我蛮喜欢女一的打扮,啊哈哈。
最喜欢的镜头是四个人电影之夜在车上的镜头,爱意在车内的昏暗中蔓延,前排男生的热络衬托出两人悄然暗涌的情绪,街灯的霓虹打在两人脸上,那是爱情的颜色。
电影院厕所里的克制,宗教诗篇中说的“Love is patient, love is kind, it is not selfish or boastful, it is not quick to anger, it can bear all things.”都击在我的心上,激荡起一阵阵意难平的涟漪。
第一次在豆瓣里写下自己的笨拙有感哩quq故事的最后,Jaime和Marike同处于一个空间,几年未见的她们,再见对方时各自内心又有着怎样的翻涌?
青春期暧昧时,Marike手扣住欲离开的Jaime,Jaime问:“Not gonna let me go?
”多年以后,Jaime依旧这样问。
我就想到漫画《青之花》的结尾小明为富美揩眼泪的那一幕,小明那句“富美酱你还是这样,动不动就哭了呢”——只这一句话便轻易地穿越了十年的岁月。
我承认在这个多变善变的世界中,永恒说来实在是有些荒唐。
可我还是如此执拗的相信永恒的存在。
大概就是那种“怎么会存在永远呢!
怎么不存在永远呢!
”的心态吧。
引用cress影评里的那句吧——“在每个个体渺小孤独的青春期里,你能遇到的那些美好的东西,哪怕只是小细节,can live forever.” 今年的我十七岁,成长之路上曾遇见的贵人有很多,不分性别不分种族不分国籍不分时空的人儿或事物予我鼓励、认同、拥抱、尊重、亲吻、爱...那么多的好,我不愿忘记。
现在我仍时不时想起十一二岁开始做梦的我喜欢的第一个女孩儿。
我们一起小升初进入同一个初中,在晚自习课间十分钟里约定着一起漫无目的地散步,她第一次主动牵起我的手...她第一次问可不可以亲吻我的那个圣诞,那时从未想过亲吻的十分迟钝木讷瑟缩的我却胆小得逃走了。
再后来我的初恋也黯然落寞,她离开了这所初中去了另一个城市。
关于“新世界”——我想她的确就是那个独一无二的开启我青春期那扇蓝色大门的女孩儿。
我是从遇见她以后对自我有了愈发清晰的认识的。
在遇见她之后,我意识到,我就是一个会对女孩心动的女孩儿啊。
I am a girl who likes girls——跨过那扇蓝色大门,我也好想看见那座顶部有棵树在发芽的塔呀。
看这部电影时我也有想起她啦。
写下这段话的时候也在想:如果现在我们还在一起会是怎样?
如果能再一起遇见她我们会是怎样?
我想念她呀,想念那个存在我记忆中的女孩儿。
看到有篇影评的最后是“只要双方还相知相爱,没有阴阳两隔,就已经很满足,算是He了。
”时我就像被打了一针安定剂般。
又想到我在达妹那儿看到的一段话:“我在想象中可以理解爱情的脆弱,主要是原谅我们自己、人的脆弱,反倒是在现实里绝不认输。
我们可以撞南墙,即使见到棺材也不落泪,总之最后血侵染我们贴合的指缝也死死攥住对方,我们都同生共死,明白吗?
只要我们还在爱着。
”是呀,只要我们还在爱着。
我不禁喃喃道。
我想念曾经和我在一起的那个女孩儿,可以的话,也想要高考结束之后对她说上一句“好久不见”。
不过谁说得清最后我和她的故事会怎样书写呢?
但我还是理想主义般地希望我们的爱可以跨越所有我们错过的时空吧(笑)。
就像影片最后的Marike和Jaime一样,我是相信她们还在爱着彼此啦。
然后爱穿越时空。
因为我不敢真的面对你爱你。
集会上,转身对望的那一刻,就注定了我会永恒地爱你。
爱你。
迫不及待地邀请你来家里吃饭,迫不及待地想要和你躺在一起。
爱你。
戴上你昨晚因为紧张忘记脱下的眼镜,拉过你想要从后面抱我又犹豫的手臂。
爱你。
我知道你不信上帝,那就由我来为你做洗礼。
爱你。
我不是要拉着你去为教会“开垦”新地,我只是想和你走遍小镇的每一条路,创造更多相处的时机。
爱你。
你说得对,我牛奶加多了,那顿饭是不怎么好,但也不算糟,对吧?
爱你。
我不在意你和男生怎么样,但我居然不是你的第一个女孩儿,我委屈又气。
爱你。
感谢耶和华把你带到我身边,感谢耶和华把你的围巾落在车里。
你的唇好甜,我吮吸着,贪婪地,不知耻地,像虔诚地信徒终于来到了流着奶与蜜之地。
爱你。
是神谕,是天启。
但是这一切,就像在影院的厕所里,我渴望你,邀请你,呼吸急促到几乎晕眩,但也只敢让你转过身,从背后抱住你。
是还不够爱你吗?
不,我只是还不知道怎么处理这被教义禁止的爱和上帝之间的关系。
我一直在等候耶和华的新世界降临,我想和你活在永恒的新世界里,我们一起等等好不好?
你走了。
我的时间停滞了。
永远停滞在和你走过的路上,看过电影的影院里,睡在一起的床榻上,你受洗的浴缸里,尾指相碰的圣经中……多年后,我才终于发现,我期盼已久的"新世界"其实早已降临,只是这次,Not gonna let you go.
shabigun一星给制作。
为什么最后还个孩子,把我整抑郁了
结婚生娃简直是对女性最大的摧残了,最后两女主见面的时候,对比太惨烈。
又是一部节奏被切得细碎,放置了一幕又一幕情绪镜头的同性电影,其实说到宗教涉及到的同性故事,基本上没有一部电影是讲透的,建议未来能有导演担纲起宗教题材的les剧,可能只有电视剧的时长才能把故事和涉及到的问题讲细讲透。不过les电影基本上都比真实水平的评分要普遍偏高,同性群体极度渴望精神食粮啊!还有,该电影和我在90年代看到的加拿大les电影《夜幕低垂》有同样的问题,配乐不错,但其中一个女主演技很差,不过,个人还是喜欢《夜幕低垂》毕竟是女导演执导的,很多性欲释放的节奏点和彼此之间的对白更加迷人。(看到短评里有人写这电影女主之间性张力强才来看的,可能是性张力的理解因人而异吧。哎,以后不能看这种小屁孩刚出社会后写的影片短评,太误导自己了)
长的好看已经够幸运的了,你们都粘一块了还指望我这些丑人歌颂你们?一边儿呆着去!
so boring…
杰米气质好迷人
无奈。这个结局还不错。
结尾那句You should have been there真的绷不住。
一切都莫名其妙😤
不婚不育保青春啊……
全方位的平庸
喜欢戴眼镜女孩的颜值才找来看这部电影。每次看这种有宗教内容的故事都云里雾里的,所以女主之一到最后还是没打破教条主义。前面铺垫了妈妈的剧情线,我以为最后会讲点那个年代比较新颖的剧情发展方向…
莫名其妙的电影。居然能打出接近8分,难以置信。编剧和导演的工作都没做到位。说明大多数人评价电影基本是从自己出发,而非从片子本身出发的。
前半段暧昧的气氛拍的很好,后面就落入俗套有些平
被评分骗了 看得我全程皱眉 现在对同性片都这么宽容的吗???
信教侄女勾搭女同 fine
这好敷衍的剧情为什么会有这么高的评分。一见钟情的瞬间展现得莫名其妙。朦胧的爱情遇上胜似邪教的极端虔诚宗教限制,小镇上你俩抱抱亲亲不被发现怎么可能。结局虔信的女生竟然为了和爱人一同生活在新世界选择跟不爱的男人结婚生子我要是另一个女主我也气昏了头。配乐棒尤其片尾曲!Jamie好帅啊,浑身英气但又没有很男性化的那种帅。
我真的,没有道德感。我想的是,你结婚还是跟男的结啊,再跟真爱搞婚外情呗?不就一举两得了。不过信仰这个事情我说不好,难道真的相信能一起去新世界吗?
加拿大风景好美,然后……忽略这个电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