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1>最近一部叫《名姝》的英剧火的一塌糊涂啊,豆瓣评分8.6,目前更新7集,剧情与演技始终在线。
服饰、场景、BGM更是集体被赞。
“尺度大”、“女权主义”、“鸨斗剧”等都是这部剧最显眼的标签。
作为资深剧迷,瓜姐当然不能错过啦。
《名姝》英文名《Harlots》,Harlots就是妓女的意思。
这部剧说的就是18世纪的英国伦敦,两个老鸨带领手下的一帮员工(基本都是女的,有的员工还是自己女儿)打拼江山的故事。
本质上这部剧是女性职场剧嘛,类似于《杜拉拉升职记》。
在那个时期的英国,女人可以求职的岗位真的不多:妻子、女工、女仆、妓女,也就是这么几样。
妓女应该是比较幸福的选择了。
女工、女仆工作极其辛苦,地位低下,挣钱极少,还要随时准备接受工厂主、男户主和男同事的性骚扰。
当时的女工工作一周能获得15-20先令(20先令=1英镑),而街边普通站街的妓女一次劳动能获得多少钱呢?
低等站街女一次劳动就能get到5先令。
那老鸨妈妈精心培养的小女儿露西的初夜值多少钱呢?
而且露西她妈还把她的初夜卖了两次,twice!
有富豪包养她的话,吃喝玩乐肯定是不愁了,每年还有400英镑的酬劳。
从此再也不用出来卖了,只服务富豪一人即可。
所以老鸨妈妈觉得这是对女儿来说,最好的出路了。
老鸨妈妈的大女儿夏洛特就是这么一手培养出来的。
夏洛特成功找到富豪乔治(被称为伦敦醋王,因为他不让夏洛特和别的男人接触)包养她。
在剧中这样的富豪被称为“keeper”(主人),可见当时女人毫无人权可言啊,完全依附于男人。
即使这样,大姐夏洛特非常有反叛精神,追求自由,为人洒脱。
她抗拒与伦敦醋王签署卖身契,因为她不想被属于任何人。
大姐夏洛特的这句话很有深意啊,“我不想被人拥有 像你老婆一样”。
那么我们再来看看“给别人的妻子”,这个岗位咋样?
贫民的妻子,就不说了,悲哀到尘埃,苦累到现代人根本无法理解。
富人的妻子呢?
夫妻感情好的就帮着老公嫖娼,感情不好的就各过各的。
对于有钱人家的妻子来说,人不是你的,钱更不是你的。
伦敦醋王就是花乡下老婆的钱在伦敦包养夏洛特的小白脸。
乡下老婆是一点办法都没有,因为男人对财产有绝对的支配权、所有权、继承权。
“即使这钱是你死去的前夫的,我娶了你,钱就归我了。
”你说这哪儿说理去!
所以,妓女在当时确实不算个坏差事。
电视剧一开头就说明了:
虽然钱也是男人的,但是妓女没有固定的男人啊,所以老鸨妈妈巨燃的励志金句走进了无数女人的心坎儿啊:
等等,题目中点出“洛可可”,好像目前还没看见“洛可可”的影子呢。
憋捉急额,这部“鸨斗剧”的另一个老鸨 - 奎格利夫人,在苏豪区的金色广场经营着一家高档妓院,专门服务于达官贵族。
他们家的装修就是十足的洛可可风格。
一转到高档妓院,画风就变了哈。
不再是肮脏黑暗的贫民区,一下子感觉整个世界都温柔了许多。
但是,这个老鸨家房子虽然好看,人可真是恶毒得很!
她手底下员工的吃穿住的花销从姑娘的工资里扣,这没什么。
关键是扣款永远都扣不完,姑娘们永远欠老鸨奎格利夫人的钱,完全沦为赚钱机器。
奎格利夫人还为达官显贵拐骗无知处女供他们消遣。
为了阻止老鸨妈妈进军她所在的高端商圈,使尽各种手段。
当然,老鸨妈妈也各种还击,最后成功进驻金色广场。
故事所在的18世纪,正是恢宏华丽的巴洛克没落,更加简洁实用的洛可可兴起的时代。
洛可可以极其华丽纤细的曲线著称,室内装饰以镶嵌画以及许多镜子,形成了一种轻快精巧、优美华丽、闪耀虚幻的效果。
即使洛可可是逐渐走向实用的装修风格,但是洛可可和现代风、北欧风相比还是复杂多了。
因此想要洛可可风格,首先你需要有个大大大house。
为啥文章的前半段咱们不分析分析家居风格?
这句扎心了:那时候的穷人家没啥好分析的,什么风格不风格的,头顶有墙脚下有地四面有抗风的墙,屋里有床就够了。
即使老鸨妈妈搬到豪华商圈,她的房子跟恶毒的奎格利夫人家还是没法比。
奎格利夫人家应该是上下两层整栋大house,无论是客厅还是姑娘们的房间(员工办公室),空间都超级大,绝对hold得住洛可可风格。
宽阔挑高的空间,给金色的窗帘、华丽的水晶吊灯、描金的罗马柱足够的发挥空间。
洛可可更加倾向于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
奎格利夫人的超高端妓院,墙面用浅黄色打底,下半部分用护墙板,上半部分用石膏线走出方形图案,内里用蓝底黄色大花纹的壁纸装饰。
壁灯、镜子、装饰画和镶板的运用是洛可可室内装饰的特色之一。
故事发生的时期,电灯还没被发明出来,所以家家户户都是蜡烛灯具。
我猜当时壁灯能流行,肯定是为了让烛光照的更远,哈哈哈。
剧中的歌剧院,露西的初夜就是在这里出售镜子和装饰画常被用在墙面上进行装饰,这一点现在也是哟。
尤其是金边镜子,法式装修的标配。
镶板主要指的是镶板类墙面,用竹、木以及石膏板、金属板等材料制成的饰面板。
洛可可风格的装饰少不了饰面板,看起来就贵贵的。
在家具的选择上,洛可可风格的家具更加小巧典雅,曲线优美轻快。
洛可可时期的家居有精细纤巧的雕饰、凸曲线和弯脚、华丽的织物包面,将最优美的形式与最可能的舒适效果灵巧地结合在一起。
到这里,大家get到洛可可风的装饰重点没:
下面再来点现代洛可可,大家随意感受一下:
金边镜子+法式家具+水晶吊灯
明快的色彩+精致的石膏线造型+水晶吊灯+法式家具
明快的色彩+精致的石膏线造型+水晶吊灯+法式家具
清新亮丽的色彩+纤巧的石膏线+华丽的窗帘+金边镜子+法式家具因为一部剧而爱上了洛可可,虽然现在不能拥有,但是以后的事儿谁说得好呢?
ps:鸨斗神剧《名姝》瓜姐已经找到资源啦,关注瓜姐个人微信公众号:西瓜小姐说家居,回复“洛可可”即可获取资源。
西瓜小姐说家居,ID:xgjiaju
一开始其实被服饰吸引的,想看看那一时期的女性服饰妆造之类,但越看越觉得剧情有意思,不是那种让人觉得愉快的有意思,而是觉得——或许剧情中的一切在18世纪的伦敦是切实发生过的。
我作为21世纪的人看当时伦敦人底层人的生活,让我觉得压抑、难过、绝望。
故事背景大约是洛可可时期或者洛可可后期,主视角是两家妓院(我后来发现,当时确有很多底层女性从事性工作),即便生活环境逼仄恶劣,但她们都穿着华丽精致的裙子,努力束腰,高级妓院的妓女们会在脸上点痣来凸显皮肤的白皙,她们都在追求孱弱的美。
贵族的婚姻更像是合约,但女方婚后财产属于男方,男女双方婚后可以各玩各。
被包养的妓女没有人权,是玩物,可以被放在猎场当做猎物,可以被交易。
黑人被歧视。
仆人是主人家的财产,可以被肆意奸淫,他们诞下的孩子也是主人家的财产。
你远远地看,这是一块华美的锦缎,精致体面;凑近一看是一块薄薄的遮羞布,轻易就可以掀开,看到腐烂的肉块、恶臭的馊水、流脓的肿块。
到处都是性,但没有爱,有的是顽强的生命力,是精打细算的利益往来,是贵族的傲慢和草菅人命,是糜烂的生活,是娱乐至死......总的来说这是一摊腐水,虽然也有星星点点的真情,但就好像腐水里的小花一样,很珍贵很美丽,却很脆弱,一旦有苦难再次降临,就会被折断。
这部剧讲的就是这么一个时代。
人是很复杂的,可以善良可以恶毒,可以精打细算也可以为女儿抗下一切,可以最忠诚但也会有背叛。
这部剧是很直白地在剖析人性的。
首先我想说,这绝对是一部打破常规、惊骇世俗,令人心情复杂却又解气的一流好剧。
看得出来这部剧是花了大心思大价钱的,服装都精美绝伦,层层叠叠的裙摆和夸张高耸的各色假发看起来都是韵味十足。
令人印象深刻的就是夏洛特脸上的黑痣,放在今天要是哪个女孩脸上长了痣,总是想方设法地通过化妆或手术去掉,谁知它竟能成为复古妆容中画龙点睛的一笔——跨时代的相遇总是能够扩展我们的眼界和心胸。
它与故事背景上稍晚一些的《唐顿庄园》相比又是完全不同的风貌。
欣赏完《唐顿庄园》的优雅高贵、文艺内敛,再来看《名姝》的放荡不羁,不禁让人油然升腾起一种解脱般的快感。
杰西卡·布朗在两部作品中的角色反差很大。
虽然《唐顿庄园》中的三小姐也是个充满着理想与希望的欢快角色,但显然远不如声名狼藉的美貌交际花那么惊为天人。
从小面对母亲的偏爱,她学会了独立与自强。
其实夏洛特才是玛格丽特的真传,身体力行着”钱是女人唯一的权利“这句话。
即使霍华德男爵为她倾尽家产、被她迷恋得神魂颠倒,但是她清醒地明白,这个男人只是把自己当成一件财产,到处招摇炫耀。
在他的世界里,她不是一个完整的人,而是工具。
管家哈克斯比也是个虚伪的绅士,表面上礼貌周到,暗地里却任由欲火吞噬了心灵,由极度的爱生出极度的恨,自己得不到夏洛特,便将她推向深渊。
夏洛特艳如桃李、迷倒众生,春光却不会长随,妓女终究是最底层的渣滓。
试图摆脱霍华德的她发现,即使人人都对她的身体求之不得,却没有一个能够给她稳定的生活,更不要提名分和地位。
她就像飘在世间的浮萍,只能在金钱和物质中寻找一丝归属。
容貌和身体是她唯一的武器和财产,无论她做什么,都让人恨不起来,也更没有资格去指责。
另一个如金子般闪光的角色是玛格丽特。
在充斥着欲望的伦敦空气中,正直的警察、职员在逼仄的房间和昏暗的巷道里贪欢,虔诚的修女掩盖着羞耻淫荡的过往,没有谁是纯洁无辜的。
相比之下,玛格丽特勇敢地面对现实、兢兢业业地操持生意,反倒显得坦荡无比。
面对修女无穷无尽的言语暴力和街头混混们的行为暴力,她毫不畏惧,像个男人一样给予敌人迎头痛击。
有一幕特别令人印象深刻,就是当她带着自己所有的姑娘们和财产第二次出现在希腊街,为保卫属于自己的房子而战时,那样子令人敬畏。
与自己的信念站在一起的人,仿佛拥有千军万马。
毫不意外地,《名姝》的编剧是一名女性。
男性视角里的女性不是王宝钏就是潘金莲,女性作为个体的独立性基本被埋没。
而在这部作品里我们看到了非模式化的女性形象,每一个都拥有着复杂多面的人格和丰富细腻的感情。
即便人生堕落昏暗如妓女,仍然有人性之光在闪烁。
就像拍卖女儿初夜的玛格丽特并不让我们觉得憎恶,反而对这个坚强剽悍的老鸨充满了敬佩。
18世纪的英国社会阶级无法流动,随着工业时代的隆隆到来,女性的地位更是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打击。
《名姝》的意义就在于,在这样一种肮脏黑暗的环境中,我们仍能看到星星燃起的幻想与希望、善良与团结、执着与野心。
看到第七集,主观评价,不喜就喷。
傻逼露西,什么吊货,一点责任感也没有,爸妈养你养那么大,你尼玛自命清高不接活来支撑这个家,端庄给谁看,你要端庄你就说出来,臭垃圾,一点没有夏洛特真实。
会谈个piano唱个小歌就看不起妓院的其他人啦?
你算什么几把,妈的。
气死我了,你吃的用的不是她们赚来你妈给你提成的?
还特么砍乔治公爵,劳资真的觉得你他妈才应该被砍。
能不能有点大局观,你踏马,你他妈岁月静好,不是因为有很多人替你负重前行吗?
还不知足,臭傻逼。
去死吧。
故事发生在1763年,英国整体仍处在小农时代,扭转时代的珍妮纺纱机还未问世,第一次工业革命业仍处于萌芽阶段。
贵族依靠拥有的庄园、土地,世袭的官爵俸禄,过着挥金如土,奢靡的生活。
下层女性通常的工作是做女仆、制衣工、洗衣妇,年收入不过5英镑。
卖淫所获得的报酬,对于这些贫穷的女性而言都是相当有诱惑力的。
在穷街陋巷里、在文明的苏豪区,部分底层女性为了免于饥饿,而选择白天做工,晚上出卖自己的身体。
如果嫁给贫穷的男人,同样意味着可能要在夜间工作。
《名姝》尺度之大,既是一部伦敦风月图、也勾画出了英国经济史。
人们进行着大量的明目张胆的性爱活动,甚至连童妓都是合法的。
伦敦成为一座名副其实的“肉欲之都”,男人的天堂。
“我拿到哈里斯的体验报告了。
”(噢,不是做健康检查,而是青楼故事回忆录)一群年轻貌美的女子们围在桌旁,一边调笑着,一边读着这个时下最热的“名妓指南杂志”:写满对姑娘们的容貌、性格、品味、床上功夫、进行幽默的点评。
科文特花园原本是修道院的所在地,16世纪英国宗教改革后,变成果蔬市场,成为西区下层社会的聚居区。
历史上《哈里斯科文特花园小姐名录》是真实存在的,一年一更新,持续了38年(这个作者应当艳福不浅,且寿命不短)。
1773年版本于1757—1795年的圣诞时节发行,年均销量八千册,每本售价两先令六便士,在当时的销售量甚至超过了《圣经》。
每份名录记录120-190名妓女不等,从业者以上榜为荣,都非常在意里面的评价。
贫民窟老鸨玛格丽特·威尔斯(MK),她10岁被母亲买进妓院,为了换一双鞋。
从那之后的一生,她都为了活下去而拼尽全力。
她不甘心生活在这平民窟里,她希望带着自己的姑娘们,不用再天天跟醉汉、流氓、小偷们为伍。
为此,她必须进行产业升级,搬离这里。
她做梦都想搬进“希腊街的高档小区”。
一个小的家庭一年只要500英镑,就可以过上有佣人的舒适生活了,只不过没有自己的马车;下图是1790年(晚30年)的农户收入状况,简·奥斯汀在遗嘱里留下800英镑=现在6万英镑。
一英镑=20先令(当时1英镑是现在的85倍购买力,而现在1英镑=8.95元RMB),而令一位男士通往欢愉之路,仅需5先令(现代的1*85*8.95/4=190元RMB)。
伦敦区一幢别墅大约6万英镑,山远郊区的2000英镑,买她是不敢相信,但她一直在努力积攒租金;为了凑足首笔花销,她费劲心计。
这个举动激怒了高级老鸨奎格利夫人(G)——玛格丽特的老东家。
那个曾被她用一双鞋买回来,后来背叛她自立门户生活的丫头,生活在贫民窟可以忍受。
但是要和她平起平坐,走入上流社会,这是绝对不允许的,她决定要断了这个闯入者的生路。
奎格利夫人找来了女传教士弗洛伦斯(F),而女人何必为难女人,弗洛伦斯如果真的厌恶妓女,为什么要听从一个妓女报复另一个?
一切还是没有逃过世俗的规律:金钱。
F作为传教士,她双目失明,也没有收入来源;依靠从教会拿到的食物果腹,靠别人的施舍生活。
奎格利夫人让她“免费”住进玛格丽特梦想之家的对面,搬离贫民窟,而她也沦为了别人斗争的工具。
F以上帝的名义控诉将玛格丽特告上法庭,因经营伤风败俗的妓院,被处于100英镑的罚款。
玛格丽特是一个精明的商人,虽然对手下的姑娘抽成从不手软;又因为自己曾经的遭遇,尊重保护着她们;在这个女性毫无地位的时代,像一位将士带着她的士兵杀出血路。
玛格丽特在底层社会摸爬滚打多年,当她几经挣扎,从一无所有的丫头,到一间妓院的老鸨;从被剥削的劳工,到小微企业主;她泼辣、执着、独当一面,有着饥渴的逆袭决心;这是一笔巨额的罚款,但是社会给她的教育就是:你若放弃,只能任人宰割。
全集没有看过她掉一滴眼泪,坚韧笃定的往自己的方向走去。
(她是全剧中,最打动我的女性,像一棵不服输的小草,顽强且充满生命力,什么事都不能让她退缩,充满安全感)
我们会占有一偶之地巨额的罚款(现在的8500元RMB),使玛格丽特对的梦想又远了。
二女儿露西尚未成年,她眼见肉欲横流中长大;她知道母亲对自己寄予厚望;也明白人生并没有太多选择,安静、麻木的接受自己的未来。
因为巨额的罚款,玛格丽特不得不提前拍卖二女儿初夜。
由于是暗拍,每个人递上一张报价纸,没有人知道谁中标,她卖给了2个人。
奎格利夫人手下的妓女们读莎士比亚弹、弹钢琴、学跳舞、学习贵族的礼仪,有着骄矜的眼神;她们说着流利的法语,有着上流社会的淑女风范,专门为富裕的贵族服务。
玛格丽特旗下的姑娘则朴实、接地气,风尘味十足。
有个姑娘莱西,便跳槽了;她需要学习奎格利夫人那里的技能、礼仪;而当时变更老板的方式,便是由新老板帮忙还了债务:莱西欠了5英镑;每日干活也不是不够吃喝,只是总要自己存点:寄给家人或者留点私房钱。
到了奎格利夫人那也一样,裙子、香水、鞋子、吃饭、房间,都是从赚的钱里扣;而另一位反着跳槽的姑娘,则欠了奎格利夫人60英镑,不过每位男士从她胯下走过要留下3英镑。
若是以为能发财,那真是大错特错;
阶层无处不在,贵族、富人们相互通婚;家族财产由长子继承,女人只能带着嫁妆嫁人;而婚后,财产的使用权却是由丈夫进行支配。
而底层的女人没有丰厚的嫁妆,甚至找不到体面的丈夫;(简奥斯丁没有结婚便是如此,但至少她还能衣食无忧)对于社会底层的女性,婚姻就像做免费保姆+伴侣;比起嫁给底层车夫、男仆、管家,同时自己要从事体力劳动;过着穷困潦倒随时被丈夫暴打,随时饿死或被人弄死也没人过问的日子;做妓女已经算是最轻量级的悲剧,所以很多女性选择这个行业既是无奈也是自愿的。
玛格丽特很明白,嫁给底层,便意味这一生的动荡;稳定的生存保障只存在于权贵阶层;而底层女性获得保障的机会,只有一个——成为情妇,成为贵族的财产。
风情万种的夏洛特,她是霍华德男爵的情妇;玛格丽特极力劝说愿大女儿能签了卖身契,获得一生的保障;可是姐姐内心从来不肯真正地臣服权贵,她想要拥有自己的尊严;而不是一场买卖的交易,成为贵族的玩物。
奎格利服务于上流社会,勾搭了法院、贵族、王室;她还诱拐了无知的少女,欺骗她们从事妓女行业;手下的姑娘染上性病,她就立刻抛弃。
(这也是当时很多女性的最终归宿)玛格丽特面对奎格利夫人的种种针对,动起民粹智慧;她找到因染病被丢弃的昔日花魁:玛丽·库珀,让小报记者谣传来反击。
在那个女性卑贱如尘的惨淡时代,她们努力的活着,追求自己想要的;有着渴望的生活和梦想,配合着摇滚乐BGM。
只有经济独立,才有自由的生活、自由的爱情。
所以玛格丽特说:钱,是女人唯一的权力。
值得一提的是《名姝》是以真实事件改编而成,玛格丽特(MK)以伊丽莎白·韦斯博恩为人物原型,她专门哄抬女孩们的初夜,另一位(G)则是高档会所老鸨夏洛特·海斯,她非常注重自身素质培养,懂得自我营销,把妓院开到苏荷区、国王路上的。
当时的妓女卖淫一次所得从几先令到几英镑不等,但年收入四百英镑者不在少数。
名妓成为贵族、王室的情妇,老鸨们在掌握男人的命根的同时,也掌握着巨额的财富。
英国1752年颁布《混乱场所整治法》用于处罚未登记的妓院。
与其说是为了打击嫖娼活动,不如说将其管制化、并从这个行业分一杯羹。
赚钱了,怎么能少得了我的一份?
说不完的古今风云 道不尽的金银韵事 微信公众号:财娘子
男性权贵们站在结实的岸上,语气轻快得撒着诱饵。
女人们如同一个个漂浮在湖泊上的肉体,永远不能安稳永远漂泊。
有人在湖中挣扎着溺死,有人被别人垫背溺死,极少人被从岸上卷入湖中溺死。
死人们化为湖中的土地,死得人越多,土地越扎实,可供人们上去休息安稳。。。。。。。。。。。。。。。。。。。。。。。。。。。。。。
上图,自己感受这个侧颜杀。
爱他爱的不要不要的,虽然是个大变态。
其次就是超级呆萌的醋王,近看颜很好 ,跟charlot的戏太虐极其讨厌白莲花婊女主,迷之优越感不知道哪来的,还贱,看到法伦折磨她就很开心,法伦应该和夏洛特在一起才配啊喂emily lacey 简直美炸,看到她身为女性的我都受不了😂喜欢剧里各种透露出病态美的男性角色ps Lord Fallon和Lord Osbern站一起萌炸了,配一脸😂😂法伦远看就是张受脸坐等第二季开播
这侧颜给满分啊
绝逼是小受样
这件花边衬衫醋王穿着不错
我研究了一下剧中姑娘的价格……酒馆姑娘1次快餐5-10先令,玛格丽特家里1次1-3基尼,莉迪亚家里1次3-5基尼,夏洛特1次快餐是50基尼,法伦对露西的包养费一年500镑,小法官对莉迪亚的罚金也是500镑。
我百度到18世纪英国的工人或教师一年的工资是30英镑,一月2.5英镑。
1英镑=20先令,1基尼=21先令。
现在让我们大胆推测,1英镑=1000人民币,1先令=50人民币。
那么酒馆姑娘1次快餐是250-500人民币,玛格丽特家里1次1050-3150人民币,莉迪亚家里1次3150-5250人民币,夏洛特1次快餐是52500人民币,法伦对露西的一年包养费和小法官对莉迪亚的罚金是500000人民币。
所以意淫夏洛特和露西的兄弟们,先老实挣钱吧。
而且我觉得1英镑兑换1000人民币还不太合理,但也没能力再去考究了。
有错误大家指教批评。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看名姝的时候,我就哀叹女人的技艺真永远赶不上好时代。
比如说吧,夏洛特这样的性格泼辣的女中豪杰,虽然放话我能靠下半身征服世界——其实在那个年代,女人也没有多少可以把钱换成复利资产的渠道,当然了,男人也没有多少渠道,所以大部分人都晚景凄凉。
有了钱也存不起来,不是喝掉了,就是嫖掉了,或者赌掉了。
不像现在,记得当年我毕业的时候,一位前辈毅然进入了某灰色领域,我当年年少无知,看多了什么月牙儿这样的爱国文学,又不懂任何理财知识,拿着两千的工资,替月入……我不知道月入多少,以她的话说是算了,告诉你怕你不高兴……月入不明的人操心,那时候上海滩买房也没限购,我差点心理阴暗的想去举报她偷税漏税。
总之我并不会觉得,行走江湖,可以不受男人的恩惠。
不管男人女人,都需要被人提携,大佬提携男人,也许看中人家资质潜力,账收的晚些。
提携女人,有时候的确希望你们当下就给回报了。
真的到了这一步,我个人还是欣赏那个堂堂正正准备靠下半身把世界征服了的姐姐夏洛特,而不要做那个一脸你欠了我的妹妹露西。
何况现在这个世界已经没有那么美好,以前的男人,没有网络游戏,没有种马文,没有复利投资渠道,没有期权分红,他们可以玩的东西太少了,所以阈值很低,无非是杀人,喝酒,赌博,操女人——现在后面三个,差不多都有各种娱乐活动替你调节荷尔蒙分泌,再加上的确在现世商业社会,钱的交换功能要比在封建社会更坚强,所以赤裸裸的男欢女爱,男人的阈值下降,女人的需求上升,现在莫说征服世界了,征服出一套北上广房子都有难度。
现在看名姝,只能学习她们啪啪啪以外的职业精神了。
比如毫无负担的当面一套背面一套(夏洛特对醋爵士),比如装不了逼干脆坦率自己的低价值(艾米丽在高大上妓院里头次亮相就说出自己来自于贫民窟),比如保持住态度一致绝不首鼠两端(黑人老婆第一次卖身就自称冥界女王委实很漂亮),比如对自己产品的自信(名字忘记了的姑娘调挑衅金主儿子说你觉得我不够美,那是你靠的不够近)——其实我倒是觉得两个老鸨举动特别是我们的胖阿姨还蛮幼稚的,姑娘们倒经常灵光一闪,让我拍一下大腿赞叹。
在那个没有避孕套、体检和医疗费用的年代,姑娘们在如此高危行业都可以玩的那么霸气,我们还有什么理由把自己当成小白兔呢
为啥会有人觉得霍华德爵士可爱?
他懦弱,嫉妒,心理变态,既没有值得称赞的能力,又有着极强的占有欲和暴力倾向,且只会欺负弱者。
他对夏洛特的感情也不是爱,是单纯的占有欲和迷恋。
由于在自己所处阶层感受不到“支配他人”的快感,所以将欲望转移到“下贱的”妓女身上。
看看他的台词:“你是属于我的” “把你自己完全交与我”“你必须这样,我现在是你的主人了”“你这个婊X,荡X!
”“你背叛了我”想想前不久北大那位PUA男,有没有觉得这些话耳熟?
万幸夏洛特露西姐妹没有被他支配。
霍华德爵士是一位典型的渣男,这没有什么可商量的。
在现实生活里,相信没什么女孩愿意真的和这样的男性在一起。
第四集开始大概是几个编剧接龙写的剧本。坚持看完是想开下眼界到底能有多扯,友邻们别浪费时间了。
这很摇滚
别看,坑。
不知道为什么,总有股青春剧气息。想讲点什么至理名言卻总显得很白左女权。我性别歧视了?
挺无趣的
还行
最后两集又掰回正规了 希望下一季能看到大女儿和二女儿撕逼
超喜欢大女儿,超讨厌小女儿。
烂,衣服廉价得像地摊货
噱头不小,内容难副盛名。
妓女大乱斗,做鸡也要力争上游,拥有更好的选址,才能有更好的客源,要有大局观,还要保有一点良心,才能做大做强。
其实并不怎么好看,还是猎奇居多,要不然不用花这么多年才看完。
有点无聊
好像在第二季的时候弃了?…
胜在有金句呀,但总体质量一般。情节结构人物塑造都只是中规中矩,Mrs. Wells算是整季中最出彩的人物,姐妹俩姐姐的故事线放在了那里怎么也不会让人忘记,妹妹真是有愧于主角身份。
真的当剧情片看 打真军都算不上
值夜班睡不着的时候看了一集,弃。
多少贪婪都是在打着爱的名义释放欲望。要想往上爬,最重要的就是找到一块一块的垫脚石。将自己变成食物链的一节,吞噬完脚下的,还要再把自己献祭给上层。对自己要比对别人更狠。every one is harlot。
最后一集的发展棒!杀人游戏的一点感觉,外加推翻了第一季lucy的设定,看来第二季要放大招了……好久木有看过这种撕逼+翻转+一点悬念的剧了,钱才是女人权利的保障,所以这部没有贯穿爱情为主线,而是专注于人物个性,剧情还是不错的。脐带第二季。
“这个世界上,钱是女人唯一的权力。把它当成慰藉,把它当成梦想,终有一天,钱,一笔可观的钱,能让你自由。”如果工业革命之前欧洲女人就有这样的认识,那么今天的性别观念真的只有非常表面和微小的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