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于指匠情挑我更喜欢这部南希情史。
作者显然受狄更斯影响很深,从指匠情挑和这部都可以感受到。
他们对维多利亚时期伦敦下层社会的着迷几乎如出一辙,除了狄更斯似乎从来没有动过蕾丝边的心思这一点。
为此作者的构思也很棒。
一个外来妹,就是南希,为了自己心醉的爱人,舍弃家人来到伦敦。
开始看起来一切顺遂,到伦敦不久,完成了和爱人在一起的愿望,还无意中成了明星。
不久之后回了一次家回来发现凯蒂选择了一个男人。
看起来顺遂的道路开始倾斜。
离开凯蒂之后为了谋生,当上了站街男。
这很符合她的蕾丝边的本质,干起来得心应手。
自己感觉和在剧场演出差不多,谋生不再是难题,还幸运地找到了一个很是享受的工作。
和上次一样,开心也是暂时的。
很快,一个变态女人出现了,还是个富婆。
南希能满足富婆的所有需求,主要是身体上的。
当然这对她没有难度,她原本就是一个蕾丝边。
让她感到窒息的是自己像一个奴隶。
虽然装在金丝笼里,但是你是奴隶。
当人的主观能动性受到限制时,人的幸福感就会消失。
这一段可以说没什么幸福,还不如在街上接客。
富婆对也她满意:一个装在华丽男装里面的女孩身体,既是男生也是女生,她就喜欢追求这种变态的幸福感。
也是好景不长。
这种占有的关系很容易破碎。
南希需要自由,她成功勾引了富婆的一个侍女。
两人一拍即合,但很快就被发现,就被驱逐了。
两人到了救助站,狼狈不堪,正在安慰自己虽然失去了金屋,但至少得到了自由,得到了爱人。
第二天睁开眼睛,那个所谓的爱人把自己身上仅有的几先令卷跑了。
又到了身无分文的地步。
南希在这里展示了她超强的谋生本能。
她想起去找在伦敦唯一认识的人,就是离开凯蒂之后租房子给自己的房东。
很遗憾房东已经搬走,她想起她还认识一个当时住在对面叫弗洛伦斯的女孩。
打听到弗洛伦斯的地址,她直接找上门。
弗洛伦斯看到她一点不高兴,只同意她住一晚,第二天必须离开。
可她离开了没地方去。
得知和弗洛伦斯住在一起的不是她的先生而是她的哥哥,她决定赖在这里不走了。
怎样才能达到目的?
就是做一个一丝不苟的女佣,把家里收拾的一尘不染,主人回家摆上可口的饭菜。
这一招真的很灵,她终于可以有一个地方可以寄居了。
在这里她很快发现弗洛伦斯也是一个蕾丝边,两人瞬间成为恋人。
同时遇到以前的戏迷,得到回舞台的机会。
凯蒂得到消息也找来。
阴霾一旦散尽似乎就是阳关大道。
南希面临着选择,在弗洛伦斯和凯蒂之间。
她选择了驱逐过她的弗洛伦斯,而不是负心的凯蒂。
最后,凯蒂一个人离去。
南希一路走来,崎岖颠簸,最后柳暗花明,给人感觉很真实,特别是她展现出来的求生能力。
先站街,后当鸭子,做女佣,无一不让人感到励志,振奋,是一锅煲得很好的鸡汤。
南希的表演者很成功在男女形象之间转换,着男装有一种特有的中性的魅力:介于男人的潇洒和女人的妩媚之间,既有潇洒也有妩媚。
声音线也很特殊,有男人的浑厚,在女人中也少见,不知是否后期处理的结果。
唯一让人不舒服的是南希无论走到哪里哪里都有一个蕾丝边等着她。
凯蒂,富婆,富婆的侍女,弗洛伦斯,好像这是一个蕾丝边的世界。
但别忘了故事发生在维多利亚时代,到处都是清规戒律。
了解到作者本身就是蕾丝边,我想,作者是用21世纪的眼光打量2百多年之前的社会,让那些人物一个个穿上维多利亚的服装,其实讲的是今天的故事。
放过flo吧,不希望任何一个女人成为别人历尽千帆后的权宜之计。
改名南茜传吧,在享受过尽可能多样的情欲感受,经历了人生各种起起落落之后,她不仅收获了一位纯情善良的爱女妹,还成为了伦敦最受欢迎的大咖t,简直一整个拉傲天。
最后用玫瑰的投向来选择女友的剧情更是令人如鲠在喉,flo完全成了工具人,仅仅只是在用如此积极善良的人设来完善南茜的情史而已。
相比投向flo,某一瞬间我甚至更希望南茜递给楼上那位,让她们双宿双飞好了。
毕竟我甚至都没看到剧情对flo喜欢上南茜心理过程的描述,什么时候crush了,什么时候受伤了,什么时候心灵触碰爱上了。
从始至终说的都是南茜通过表现自己的勤劳获得了flo的认可,但这也代表了flo的爱吗???
但是不可否认我喜欢这部剧,我喜欢把lesbian放在太阳底下呈现,不用任何遮掩,情欲,背叛,渴望,一见钟情,同类聚会,等等等等,人有的,lesbian都有。
记得和谁提过到fingersmith,接着提到tipping the velvet时脸上突然有一闪而过不自然的表情,那瞬间已经被捉拍了。
无法捉摸那是因何而起?
那是秘密的一部分吗?
于是对这片产生了兴趣应该先看完这片,再看fingersmith呢?
还是反过来?
先是被fingersmith可爱的图片吸引来着的为了一口气看完,差点伤了膀胱。
拷好片子介绍给人看却没有反应英国的古典画面和着装就已经足够吸引人了情节紧凑,故事曲折,流畅画面又有俊男美女亮相再看大名鼎鼎的tipping the velvet,只觉得不如fingersmithFS的男主角太有型了,连‘死掉’还帅得上报。
可爱的剧情眼尖地看到仆人zena到几年后成了FS的主角。
还好没有因这片先留下个主观印象不喜欢kitty,并不是成形的皱纹,可能魅力不够吧what is tipping the velvet?为主题安排了回答。
Flo的正经单纯天真,至少还有在追求什么。
你呢?
flo出现那刻的画面很梦幻,她和谁很像呢?
嗯,FS的mona,那个从来都戴着手套的双手。
S.W喜欢安排书卷气的女子出场因为这片而更喜欢FS。
什么道理?
1228晚上分心太严重了,那个侧面,太过刺眼了就差一点差一点差一点点......why?那是个什么样的秘密?
p.s.这是篇很乱很自我的乱语。
无关评论
这同样是莎拉的作品,同样是BBC电视台的大制作,同样的三集超长制作,同样拥有很高的人气与好评,同《指匠情挑》相比,剧情上的冲突更强,起伏更大,发展也更出人意料,但是对人物内心的表达上,没有《指》那么准确到位,没有带来《指》那么强的冲击。
而且床戏太多,花样频繁,给人卖弄之嫌,看到后来都麻木了,冲淡了剧情。
可能这也和NACY混乱的内心与生活有关,原著的名字直翻过来就是“轻触天鹅绒”(喷血。。。。。。。。
)太暧昧,太引人遐想了,可能从此就奠定了影片的基调。
对这部片子的喜爱,多过《指匠情挑》,虽然也认为,它没有《指》拍得好。
不过我们喜欢什么本就不是因为它是最好的,只是因为它是最对我们心思的,最能打动我们的。
片子的第一集美得让人心碎,从来没看过一部能把“初恋”或者更准确地说应该是“暗恋”的心境把握得那么准确的电影。
南的每一个情绪都那么真实,生动,引人共鸣。
在家乡的小镇与凯蒂初遇,那个剪着短发,眼神明亮,活力四射的女生一下子就吸走了她全部的注意。
南痴痴地看着她,追着她,心心念念地盼望着凯蒂能注意到她,能将玫瑰花送到自己的手中。
凯蒂一个眼神扫过,南就心跳停止,头晕目眩。
她一个不经意的笑容就能让南痴痴神往,什么也听不见。
每天每天的等,每天每天的盼,每天不变的在包厢里看她将一支支的玫瑰抛到一个个不同的女孩怀里,收到玫瑰的女孩有的喜悦,有的不以为意,没有一个人像南那么渴望,那么激动,又,一次次地等来失望与痛苦。。。。。
当你发现自己情窦初开,喜欢(或者爱上)一个人的时候,就会是这样的感觉。
你那么地渴望她靠近。
怀着最忐忑,最喜悦的心情去偷偷地注视着她,虽然你的心在提醒你保持理智,你的眼睛却总是不由自主地被她吸引,时刻追随,无法移开。
而这个人,大多数的时候,并不知道她成了你的一切。
她一无所知。
甚至,不会注意到你。
你只是一个陌生人,或者好一点,是同学,或是其他什么,不会更多了。
她不会知道你火一样的爱恋,也不会知道你痛苦到绝望的心跳。
她的眼神从你身上掠过,你的影像却没有进入她的内心,就那么一掠而过,云淡风轻,没有一丝痕迹。
爱情使人卑微,而暗恋,尤其如此!
某天演出结束时,凯蒂终于走向南的包厢,她微笑,亲吻手中的玫瑰,明亮的眼睛映出南慌乱而喜悦的脸,凯蒂递上玫瑰,南的灵魂倾刻间被彻底淹没,无论以后经历怎样的沧海巨变,这个人的身影始终牢牢占据着她的心,没有一刻消失。
在幕后的休息室里,南得以近距离地接触凯蒂,当两个分别时凯蒂像个绅士一样执起南的手亲吻。
南羞怯地别过头去:“我知道,我闻起来像条鲱鱼。
”凯蒂展颜而笑:“你像条美人鱼!
”噢,再美丽的嘴唇也吐不出比这更迷人的情话了。
再大的力量也不能阻止南陷落了。
你心爱至深的人就站在你面前,她迷人眼睛盯着你,嘴角还挂着绚烂的微笑,你渴望了无数遍的玫瑰花就握在你手里,连同她的吻一起。。。。。。
众神之父啊!
连你也无法不动容吧???
我们都曾经历过这种梦想成真,或者说,只是靠近心中所爱的时刻。
一直小心的站在旁边,以为永远也只能如此了,可是因为在同一空间里,(我是说学校),某一天,她突然走过来跟你说话,哪怕只是最最普通的闲话天气,也足以让你心跳停止,语无伦次。
她永远也不可能知道,她的不经意的谈话对你来说,是多么的意义非凡,难以忘记。
事后的好几天还会回味,还会责怪自己当时为什么那么慌乱,那么差劲,没有多说几句精彩的话,让她印象更深,更愿意下次再找自己说话。
爱情面前啊,我们是多么迷茫,多么软弱,多么,渺小而没有力量!
当凯蒂询问南是否愿意跟自己去伦敦,南激动地大喊:“只要和你在一起让我干什么都行!
即使他们不同意我也要去,如果他们把我锁在屋子里,我就跳窗逃跑走路去伦敦!
我爱你胜过一切!!
”面对凯蒂感动又惊讶的眼神,南拿出一直珍藏的那朵玫瑰,“你在那么多人中选了我,是不是?
”天啊,我们都有过这样情难自控的时候。
面对我们所爱的人,无论如何压抑,那种不同于友情的爱恋,还是会时不时的冒出头来,喷发一下。
把我们,把对方,都不轻不重的吓上一跳。
不是诚心的,只是我们自己也没有办法。
爱情,它那么缥缈,让人无法捉摸,却强横霸道,不容人拒绝反抗。
故乡,亲人,温暖的屋子,母亲永远温暖的手,永远不吝于付出的关怀与疼爱,我们遇到爱情之前,最重要,最珍视的一切,在我们新鲜强大的爱情面前,立时土崩瓦解,退到世界之外。
无论母亲的爱有多么宽容,多么温暖,依然留不住我们奔向爱情有脚步。
是我们太过自私??
还是因为母爱太过安全,让我们永远不害怕失去???
南离开故乡,随着凯蒂来到伦敦,两人在同一屋檐下朝夕相处,同床共枕,看似一切的追求都已美好。
可是凯蒂却不知道南挣扎渴望的内心。
她爱她,却不敢开口。
只怕吓坏她。
也惊走了自己留在她身边守候的权力。
爱一个人,却不得不以“好朋友”的身份站在她身边,是一种悲哀。
可是我们几乎没有人,也打破这种平衡。
因为失去的,不止是爱情,还有这个人的友情。
“好朋友”固然不是个好身份,可如果连朋友也不是,我们又怎么去爱她?
怎么关怀她?
怎么能帮她处理身边的一切?
于是,只能沉默。
沉默地去爱。
沉默地去保护。
沉默地去看她在自己的路上欢笑。
这并不是爱情的伟大,只是,当你真的爱上一个人,而对方又只是把你当成朋友,这就是你唯一不会失去她的方法。
南也是这样沉默地爱着凯蒂。
陪着她演出,亲眼看她将一支支的玫瑰扔给台下不同的女孩子。
没有演出而凯蒂又要出去应酬的时候,南就一个人躲在更衣室里,抚摸心爱人的衣服,目光温柔,唇角挂笑,对着镜子亲吻自己,想象那是凯蒂的吻落下来。。。。。。
这样的煎熬,这样的辗转反侧,这样的绝望,我们都曾经历过。
她留下来的喝过水的杯子,她曾坐过的位置,她送的随手拿来的小礼物,她在你脸色苍白的时候,摸过你的头,安慰你。。。。。
所有的一切,都成了你不能拥有她时,安慰自己的良药。
只能如此。
因为我们不可能告诉她,我为你做这一切,并不是因为你是我朋友,而是因为我爱你。
有些话,说出去就是无法避免的伤害。
当确定对方不能属于你,我们只能用这种令人讨厌的方式去继续自己卑微的爱。
有时候,得不到,是令人痛苦的。
而这种痛苦虽然漫长无期,却远远及不上背叛带来的毁灭性冲击。
你可以不要接受,可以不要给我希望,怎么能够在我以为一切真的可以如此的时候,你却告诉我,:“I' m sorry。
”我爱你,这是我的事。
你可以不要接受。
拒绝,也比背叛来得仁慈。
如果你做不到,为什么要承诺???
为什么??
难道誓言不应该是一辈子的事情吗?
当南带着心碎在伦敦街头流浪,她的脑子里只有一句话:“你说你爱我,你说我们永远在一起!
”我疯了。
为了这早就料到的结局,为了自己也曾和南一样的绝望与心碎!
为什么要承诺??
如果你做不到,为什么要承诺???
誓言,难道不应该是一辈子的吗????
之后的南茜就是被毁灭的,整整两个月不出房门一步,不梳洗,不吃饭,不说话,不起床,不做任何事。。。。
直到,看到凯蒂的婚讯,南彻底放弃了最后一丝幻想,走上街去,女扮男装去向那些喜欢漂亮男孩的斯文败类们卖身。
走马灯似的解开一个又一个男人的拉链。
她忘记了羞耻,也感觉不到堕落,心已经死去的人,还有什么可在乎的呢?
被富有的女爵士包养,充当玩物,每天宠物一样的被展示,争夺,都无所谓,麻木的灵魂,什么也感觉不到。
即使到了这样的时候,听到一句:“你像条美人鱼。。。。
”还是会崩溃;知道她的消息,还是会扔下恩主(真不愿意用这个词,可只有它才是准确的),狂奔五条街,去站在剧院的黑暗中看她的演出;在一个人的时候,会拿出怀表,数着秒针,轻声呼唤:“Kitty! kitty! Kitty!。。。。。。。。。
”对着屏幕,我泪如雨下。。。。。。。。。。。
总有人让你无法忘记。
无论这个人对你做了什么。
无论你多恨她。
还是压不住,内心强烈的爱。
第三集风格突变,完全搭不上。
可能导演想表达“生活无论怎么毁灭,都是可以重建”这样的主题。
然而这样的更改,使故事严重断层。
风格不符。
个人接受不了这样的结局。
南茜最后把玫瑰扔给了佛罗化斯,可以理解。
她经历了太多的痛苦,从地狱里爬出来获得重生。
所以她不可能再选择凯蒂,无论有多爱。
佛罗伦斯能给她平静与安稳。
这是伤痕满身的南茜最需要的。
也是每一个受过生伤的人都会做出的选择。
这是生活选择的结果。
不是爱情的。
平静生活的朝夕相处,互相扶持,的确足以磨平一切的风花雪月,这是生活的力量,是人性的软弱。
无可抵挡。
然而,爱情,它不应该死去。
也不会死去。
它开在我们曾在最最纯粹,最最美好的年龄。
它的光芒,永远存在。
比生活,更强大。
(虽然,无法永恒)。
看看女主当年的模样,,,一句话,够了,,,,,,,,,,,,,非要加点字的话,,,加一句,少有的音乐内容不是给剧情添乱的剧,,,,,,,,,,,,,,,,,,,,,,,,,,,,,,,,,,,,,,,,,,,,,,,,,,,,,,,,,,,,,,,,,,,,,,,,,,,,,,,,,,,,,
Kitty第一次和Nancy道别脱掉了她的手套:可能维多利亚时期西方女人的手像东方女人的脚一样,是一种性器官。
脱手套+牡蛎小姐+海鲜气味=性暗示。
伦敦公共马车是一种私密空间,也是Nancy两次恋情的肇始地。
伦敦上流社会老女人的淫荡聚会:她们既然喜爱同性,为何要求她们的小女友带上假阳具?
这是否有点叶公好龙?
尽管戴安娜们可以包养小白脸,但是却依旧难以成为男性的主宰。
然而,她们却能操纵女孩,玩弄她们。
戴安娜们成为了精神上的男性;而她们包养的同性情人尽管装扮成男孩,实际上却扮演了传统女性的角色。
Nancy最大的资本是青春:表演天赋某种程度上也是一种性价值。
但却可以转化为社会主义运动的能量。
女同性恋——女权主义——社会主义:统一战线,升华价值。
Nancy和Florence的新家庭是完美组合:有收入,受人尊敬,有孩子,还有男人。
正如波伏娃《独白》所展示的,一个只有女人的家庭是不完整的,无人保护的,不受尊敬的:哥哥是家庭的稳定因素,而孩子是家庭的纽带。
最后吐槽一下,剧中homo浓度太高了吧,是剧情需要还是社会历史现实?
少不更事时遇上刻骨铭心的初恋,眼中她耀如金星,怀中她软玉温香,同台的她珠联璧合。
少女时代的恋情如痴如醉山盟海誓。
可失恋总会来的,Nan从家乡提前归来撞破奸情,轻诺寡信的Kitty嫁作他人妇,Nan在山崩地裂般的痛苦里只有反复嘶吼的一句话:You said you’ll always love me.
曾经的美好
痛苦的Nan堕落了,退出舞台起先靠给男人口交谋生,我想她只是靠嘲弄各种男人的那话儿来嘲笑那抢走了自己爱的姑娘的男人,遇险后被贵妇人掳去做金丝雀,在光怪陆离的上层社会圈子里做糜烂的老女人们的消遣,进行了一切恶心下作、糜烂不堪的富人活动。
上层社会的会所人总会有不堪回首的过往,可是真的莲花还会从污泥中拔出来。
最失落不堪时的Nan赖在了Florence家,努力劳作重新开始。
两个有各自伤痛往事的姑娘爱上了彼此的善良。
Nan也回到剧院重新开始演出事业,而这时Kitty又寻来,Nan说我曾经全心全意爱你可是你背叛了我,现在我找到了全心全意爱我的人,Kitty回答可是她并不是我。
人们说前任是道绕不开的坎儿,当年的意乱情迷重新回来困扰Nan,可是她绕了出来,坚定地选了Florence。
这就像人生恋情必须经历的三段成长,初恋,放纵堕落,再找回心中的纯真。
可惜迟钝的人总卡在第一步,大部分的人陷落在第二步,而历经伤痛和挫折成长起来的人才是最棒的。
剧中的年代跨度也像所有古典的爱情一样,充满耐心,充满跨越时间的等待。
就像Florence用了很多年缅怀逝去的爱人,就像Nan拼命操持家务就为了赢得Florence的芳心一样。
在表现纯洁的爱情时一切都会慢下来,音乐会穿插成主题曲或者Rosie,镜头也朦胧美丽,床戏也舒缓美好。
而在嘲笑那些单纯的肉体淫欲时,通常会快进或者快放剪切镜头,不过腐国出品的影视中经常是这个手段,比如《发条橙》中的3P,比如《应召女郎的私密日记》中接不举之客都是快进并配着威廉退尔进行曲。
这是一部非常好看的爱情片,同性异性又有什么关系呢,脱离淫欲的真爱永远是美的。
只想看爱情故事的可以看第一集。
猥琐Low派可以直接去第二集看各种各样的变装、裸露、性交、KJ、道具。
而喜欢坚强成长的故事的人一定要认真欣赏第三集。
何况女主角有着非常美好的肉体,完全合我的审美:高挑、纤细,盈盈一握的腰、长得不像话的玉腿,男装帅得不像话,女装美得不像话,我已被掰弯。
这样的肩膀、腰、腿,子复何求?
此片已被我列入情色片Top10.话不多说,我去三刷了。
原声很喜欢 放到了喜马拉雅上http://www.ximalaya.com/51209142/album/4378685
比Fingersmith要触动我, prefer reality-like to drame I suppose, 就像我会更喜欢《霍乱时期的爱情》甚于《百年孤独》吧, 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小姐》先入为主, 让Fingersmith或多或少被剧透了...一直对Keeley Hawes蛮有滤镜的——她在The Durrells里饰演的母亲太深入人心了, 这次因为好友也在推荐,终于把Tipping the Velvet看了, 好吧,又被圈粉了。
欧洲演员真的有种独特的气质(也有感于前两天看的Anatomie d'une chute,折服于女主和孩子的演技),你都无法想象, 他们竟然能在镜头怼着自己的时候演绎出这么真实贴切的情绪, 然后想起Hawes的老公是Matthew MacFadyen, 也是一位一边可以演出经典的Mr.Darcy, 一边可以在《继承之战》里把角色诠释得入木三分的演员。
Anyway, Tipping the Velvet是值得二刷的片子, 够幽默够揪心也够窝心。
最后, 不知道《美少女战士》里的燕尾服蒙面侠抛掷玫瑰是不是就是来自英国的剧场表演形式?
如果不曾遇见你,我不会知晓何为温情和坚强,如果不曾追寻你,我不会挖掘到自己舞台剧的天赋,如果不曾爱上你,我不会明白何为爱情的快乐和心痛。
你仍然是我内心最深爱的人,但是我曾经捧着这颗炙热的心交付于你,却被你伤得支离破碎,再也无法修复。
我会带着你曾给予我的无限温柔一路微笑往前,追寻那一位爱我和我爱的人,那一位永远不会让我失望,那一位理解我心情,那一位愿意与我坦诚相待,全伦敦最美的天使,最甜的棒棒糖。
影描述绝对细腻,每段故事都有各自鲜明的氛围,初恋-- 失恋-- 沉沦-- 绝路-- 重生,能让观众跟着剧情起伏,亲临其镜的感受主人公的跌宕人生,一如既往的如‘指匠情挑’一样的残酷背叛,收尾也收得挺完善的,与其说是‘南茜的情史’不如说是南茜寻找自我的过程,最后她终于找到了,看多了,真的就会觉得这个世界上应该没有男的了
为什么大多数根据原著改编都不好,把书里的韵味都改没了,这明明是一部压抑灰暗的作品,改成一出喜剧了,尤其是结尾的处理,原著对于南是否最终回归舞台的留白要比剧版的好很多,而剧版里南设计死皮赖脸在弗洛伦斯家里更是把人设都破坏了,作者明明是想表达南被这一对好心的兄妹救赎了,演员的演技是我看英剧以来从来没见过的烂,南从一开始的单纯赤诚到中期的迷失,再到最后的历尽千帆,演员愣是一点也没表现出来,全程一张憨脸
配乐、摄影、服装无不精致到了极点。Nancy的身材真是好啊,女装扮相可爱动人,男装扮相帅气潇洒,非常令人惊艳……相比之下剧情反而逊色了。
快三个小时。。。。就是不断的不努力遇上啥就啥,随便爱随便说爱随便继续做爱。。。所以就老的快
戏谑,香艳,不如FS压抑下纯情,但是不好这样比的,是我少女心重。第一段背叛再看仍叫人难过,原来我只是你不惜如此也急于掩盖的丑闻。华老师真的温柔悲悯笔下留情,看每一部结局就懂。
尤其喜欢第三段,Nancy的重生。花花世界流连久了,越发内心空虚,只有回归现实,脚踏实地的前行,才能内心安宁。相比而言,tipping the velvet没有fingersmith拍得细腻。果然EC是无法超越的!
2011-05-28到29
南希、kitty、黛安娜选角较好,佛洛伦斯身材应该更壮实一些才好,一个为劳动人民、工人阶级伸张权利的人理应更有力量感。kitty演的真好,让人体会到她的魅力,可能因为剧集太短了,南希的成长完全没被演员演出来,看完剧只会觉得她是个头脑空空随波逐流的人,一点都不讨喜。但是书里面明明她感情真挚热烈、为人真诚,虽然自己的主见不多,但是遵从内心,也尊重他人,让人怜爱。
我当然知道Nan仍然深爱着凯蒂,只是最爱的并非最适合你的那个人。可是,我仍然希望遇见刻骨铭心的爱,哪怕结局是遍体鳞伤,,,
还是喜欢原著的结尾,电影版结尾有些故弄玄虚,其实nancy的主意已定,但电影却是模棱两可。其中惊现新版福尔摩斯先生,作为女主有名无实的初恋情人。喜欢女主的短发长裤窗边造型
Nancy經過大風大浪的洗禮後,終於鳳凰涅槃,找到真愛了。這部迷你劇的世界觀就是個女兒國啊,與Sarah Waters三部曲中的Fingersmith相比,口味有點太重了呃……前兩集又不夠精緻,Nancy的心理轉折太生硬,不免讓人覺得她有點腦殘……水準之下,鑒定完畢!
看了这个剧我总结出来,我确实不是同性恋,我看着她们没啥欲望,除了觉得女主角很俏。
"There is a rose in my heart for you"
其实为了看BC在里面打酱油。。。真的看不下拉拉片,色调很美。
有点荒诞的电影。。。女主超丑的~
看到最后开始忍不住紧张,不要再坎坷啊,不要再回头啊,还好还好。。。
一个蕾丝边成长的血泪史。没给四星是因为我不喜欢南茜的声音,听上去总感觉她马上就要被口水噎着。。。
弗雷德确实是个帅气的小伙😂 ,轻舔丝绒浓缩版。和书比,电影真是保守、平淡多了。
苏七七说这是蕾丝剧。确实是蕾丝剧。
三段情:初恋甜,纵欲苦,平淡最缠绵。轻舔丝绒磨镜爽,纤指柔挑娇喘微。
女主角不好看,并且为什么剧里主要人物都是同,太狗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