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顶天饭店》和《魔幻时刻》这2部电影都是被我当作贺岁片在咖啡馆里拿投影仪放给大家看的。
《有》是一部日本式的《真爱至上》,故事发生在大年夜的饭店里,每个人物都或多或少的有着自己的烦恼,导演看似平均的描述了这些人的主要矛盾,他们之间的关系又是非常的微妙,所以这个看似凌乱的场面,实际上是可以分解为关系网的横轴和纵轴,并且以时间轴为序,足见编剧立体几何的功力。
部分笑点虽然有些老套,可是让人笑的发自内心,带给人们一种回归淳朴的感觉。
能把如此错综复杂的故事讲的这么清楚,实在难能可贵。
所有的日本电影都会让大家去思考人类和自然的位置,或是宣扬立志情绪,这是在所难免的。
喜欢日本电影的你,不得不接受这一点。
《魔》的立志和对人生的思考的成分并不算太多。
想必是导演三谷幸喜已经挑战过一次非常难的数学题以后,想要换个花样来。
索性,他的守旧之处在于仍然看好以前用过的演员。
就这一点来说,中国的某些大导演就做的非常不好。
他们自己用腻了御用名牌,喜欢挑战传媒尺度,屡屡会换上当前最红的明星出演,可是有些太乡土,有些太花瓶,导致国内并没有什么才貌并全的一线女优,也导致女明星对自己的发展之路并没有任何规划,往往不能坚持下去。
有些扯远了。
又说回来《魔幻时刻》。
电影里有2处比较大的跌宕起伏,这2处都是在详尽的描述平淡故事以后,突然给大家带来爆笑场面。
这种笑既不突然,又理所当然,让人回味不尽。
尤其是故事的结尾处,收笔收的刚刚好,没有一点多余的东西。
虽然长达138分钟,可是细细数来,并没有任何冗余的情节,剪辑的真真不错啊!这两部片子,第一部我是在电脑上看的,而且因为有干扰,看的断断续续。
第二部是跟着大家看投影,音响效果也不错,所以看得非常投入。
给大家一个忠告,看这个导演的片子,一定不要满足于只在电脑屏幕上,也不要有所打断,否则笑声也会打折扣滴
若只用一字评价这电影,绝对只剩『正』字,回归电影,致敬电影,纯正,纯粹,劲道十足又拿捏巧妙,无一分一秒赘足缭乱,笑料惊险辛辣扑鼻毫不做作,让我不由想:百年前的人们见证西部片的雏形,数十年前的人们为香港电影捧腹掬泪,是否便如同我们此刻的心情。
它不会教你触景伤神感慨生活,也不会教你如阅天书如品诗句,如今电影越来越聪明越智能化,我已渐渐习惯被启迪被说教被激励或是其他,电影不能做的还有什么,如果你愿意它们可以是传记史诗情书遗书,甚至可以是琐碎日记激进宣言,再苛刻的生活也能被电影喂养得意兴盎然,还有什么不满足呢?
ok,好吧,现在请给我们一部什么也不是只是电影的电影。
那么,就是它了。
请慢用,勿停顿勿快进,别忘了吃吃喝喝酣畅大笑捧腹吐槽,或者为某个黯淡无奈时刻沉默不语,总之,请好好品尝。
看看三谷幸喜的作品年表吧,除了导演作品千万别忘记编剧作品,你绝对会承认他是一等一的鬼才。
演员方面不必多言,强大贴切到无懈可击,不过我说,这主演名单里kirakira的龙套固然不罗列不象话,可是为啥没写寺岛进和小日向文世两位重戏份大叔嘛。
最后要强烈倾吐一下对小7同学的赞赏,他为什么那么出色,因为英俊可爱气质天然演技佳又是射手座男生吗,nonono,最重要的是,他有多么天赋又多么自然的ばか气质呀。
三谷幸喜对他的行业一定很尊重且懂得,剧里的人物摆脱困境靠的是对演戏的着迷——试问谁不想在有生之年认认真真地发一次疯呢?
我们中国民间也有相对应的古话,说演戏的疯、看戏的傻——试问谁不想在有生之年发疯一次、变傻一回呢?
这种着迷影响到了其他人,假导演和他的追随者们原本是要利用这位不红的演员的,最后却受其影响。
当这位不红的演员问出“还有谁想送死?
”时,假导演兴奋地跃跃欲试的表情暴露了一切——他想,他举手表示自己很想。
果然假中弹之后他“啊”的一声倒下,看得出来,他很享受。
且不说这种着迷影响到了一直对不红演员不离不弃的经纪人,他还影响到了黑帮的二把手。
离谱吗?
太离谱了!
但是你愿意相信吗?
你愿意。
黄昏的诗意揉入影片,最有信念感的不红演员也有脆弱的时候(对了,你们听说过“黄昏综合征”吗?
),也有禁不住自我怀疑的时候。
此时老前辈在绚烂的金灿灿暮色将至的云朵下面出现,面带微笑、三分惆怅七分了然地告诉他,死去并不可怕,不要行尸走肉地活着——“怎能就此倒下。
”这种老前辈现身,对受挫的后辈进行身体力行、风轻云淡的教导,是我们东方叙事中重要的元素。
不红演员被寥寥几句话说服,是因为他原本就有自己的——“信念”。
这种“信念”是喜剧最重要的支撑,让生活里的失意变成大型游乐场,让观众忘记去纠结怎么会突然出现一个游乐场,它超越了繁琐枯燥的生活逻辑,令人瞬间上头,跟着导演的指挥,度过酣畅的两小时。
这种“信念”让杀戮没有了血腥味儿,让黑帮老大也有惆怅时。
当黑帮老大失去了这座城、失去了权力和金钱、公司破产、一心求死之时, 灯光组打下的光束聚焦于他,风情万种的 深津惠里 看着失意的黑老大 西田敏行 ,即刻从年轻帅气的 妻夫木聪 身边走开,扑进/重回他的怀抱。
水泥最终未凝固。
神爱世人,喜剧的心一定是悲悯的。
神用糖果铁盒,替忠诚的经纪人挡下原本会射穿他心脏的子弹。
世界让人活得小心翼翼,信念感因此更加难得。
所以才看到越来越多的人戴着假面,不敢投入生活,怕血本无归。
赤诚显得傻,傻才能赤诚。
一群年纪很大了的电影幕后工作者们现身来帮忙时,离影片结束还有30分钟、不到整部影片四分之一的时长。
这一刻,身为观众你的血液已经开始沸腾了。
这种卑微的底层人士齐心协力,把各自的专长聚拢起来,共同成就某件事情,是我们东方叙事中重要的元素。
最后的30分钟内的转折,令人目不暇接,刚喘匀一口气,下一个又来了。
这翻得,何止三番啊。
最后的大底,简单描述就是“在各位普普通通的电影工作者们的帮助之下,一个‘英雄’的形象立起来了”,剧终了,真的杀手从“片场”溜走了;黑帮老二站在“片场”有点懵,鉴于他刚拜不红演员为师,他或可开始新的征程;最开始的困境解除了,人们付出了一些,改变了一些,轻松了,也会有隐约惆怅?
明天会怎样?
若你有信念,就可以坚定;若足够坚定,便可全情投入、无惧一切——就和观影之时的心情一样。
【完】
唐泽寿明客串了一个大牌脾气的明星。
佐藤浩市老是重复坐在黑帮老大桌上舔刀子笑死人,浑然不知是对着真的黑帮而大吼大叫,误打误撞真的和香港黑帮火拼起来。
直到和假导演一起被绑起来脚浇灌水泥并被打了一拳后才怀疑这不是拍电影。
黑帮二号头目发现他们逃跑说后面我俩处理,因为上次火拼欠演员人情。
在码头上交换人质让黑帮老大都分不清真假,要演员们向自己开枪不要射麻里看来他是真的爱麻里,伊波拉帮抢走他的地盘现在一无所有,麻里跟着老大走了,让一旁的旅馆经理不知所措,目瞪口呆。
老大高兴的不做黑帮了,丢下手下就走。
真正的杀手富坚被村田大树空手开枪吓得屁滚尿流,其实是特效道具而已,黑帮老二看后叫村田大树收他做徒弟。
片尾字幕献给名监督市川昆,市川昆在片里也客串了电影导演,连香取慎吾都客串了,明星很多就是没认出来
开场,就是30年代上海滩的调调。
08年的电影,有很多不属于日本电影既定风格的情节设定,光怪陆离,滑稽笑诞,可以看到很多影子。
港式黑色幽默的《喜剧之王》《买凶拍人》,甚至《功夫》...好吧,请原谅我无限发散和跑题的想象力。
在未知电影拍摄年份的状态下观看电影时,心里在不断猜测它的年代是否早于香港和内地那些无厘头电影,究竟是谁向谁的膜拜致敬?
而这种疑惑,在电影行进一半微多之时被残忍的扼杀。
没有悬念便失去吸引力,对电影风格亦是适用,于我。
黑色幽默和梦幻的存在关系。
黑色幽默可以让人感到梦幻,梦幻却绝对不等同黑色幽默。
黑色幽默中用滑稽展现人性善恶最后用滑稽让*有*报,梦幻却着力表现人性本善最后所有人获得幸福。
很梦幻,终究是一部很日本的日本电影,有挣扎却没逃脱掉。
剧情,像是一路顺利攀爬向往顶峰的登山者,不能预料地被突然而至的大雪球卷入其中,重力加速度,完蛋。
连带观看者的心力一起到最无力。
其实我最希望的发展是将错就错到最后,最后得到最吊诡最好笑最完满的结局。
这才是黑色幽默应该具有的荒诞和善良。
然而这部电影从一半便迫不及待地要回到正途,回到日本电影热爱的有点梦幻,赞扬人性,原谅罪恶,所有人都获得救赎得到幸福。
从哪里开始遭遇大雪球?
大概是在大boss发现了他们的骗局开始。
所有剧情开始按照日本电影最擅长的路线往下发展。
追求完美真的是日本人根深蒂固的思维信念,却让电影变得太正常有点迂。
虽然日本电影的剧情发展总是可以让人感到一些荒诞,但内里表现出的却总是完美主义者追求的最终完美的人事,最美好也最不荒诞的公主王子式结局。
亦或可以说是我对缺陷爱的偏爱?
这部电影的若干中文名,好似可以用来完满地表达我的观点。
前半部《黑帮里有个荷里活》,后半部《魔幻时刻》。
说实话,我看这部电影的出发点就是图个乐。
复习毛邓三理论,复习货币银行学商务统计……好吧,我就不一一列举了。
我只是想强调,当你面对着的这个世界仿佛只是由数不清楚的密密麻麻的字组成,迎面而来的同学不会让你有亲切感只会让你想到毛毛爷爷和邓老公公,这时你就只想看那种让你心情愉快,身体放松的电影,那种你在130分钟这么长的时间里,似乎根本不用认真想着什么东西,就已经有收获的电影。
那种电影,比如《魔幻时刻》。
这是一个以戏剧表现的很有戏剧感的故事。
备后登(妻夫木聪)与高千穗真里(深津绘里)有染被天盐幸之助(西田敏行)发现,于是骗了蹩脚演员村田大树(佐藤浩市)假扮杀手以保命……一连串的误打误撞曲折离奇之后,骗局被揭破,佐藤浩市由罢工至自己编排了一个ending自己上演,最后故事在一连串更加曲折离奇的误打误撞之后,走进了柳暗花明的又一村,当然,归根结底,这是一个很神奇美好的魔幻时刻,Happy ending。
这部电影的情节设计充满喜感,无论是杀手初登场时重复了3次的台词,翻身跳下窗台自以为帅,谁知道马上弹上——弹下——弹上——哦,弹弓床!
或者是身材实在瘦弱的经纪人长谷川(小日向文世)扮成中东人举着枪出现,还是高千穗真里一脸仰慕地和杀手对完话然后扔下他自己回旅馆……这一切一切都很有笑点,而最难得的是,在现在的幽默不是屎屁尿就是食色性,再不然就是冷到极致让人发笑的情况下,这种更为优雅,同时也更契合故事本身的幽默已经很难得,而这种幽默或许恰恰是我们最需要的,是会让我们笑完心头为之一暖而非发毛的幽默。
电影中有两个最让我动容的情节。
一是村田大树在影院对着mary讲述他对电影的喜爱,他看过这部电影无数次,他在心中构想过这部电影其他的结局,这部电影是激励着他追求电影梦的精神源泉和动力。
我总是对那种有梦想的人毫无招架之力。
无论我是个多么理性,多么悲观,多么现实的人,无论我对所谓a promising future的说法多么嗤之以鼻,但当我面对着一个人,他双眼发光神采飞扬地给我说他的梦想时,我总是会被打败。
我会想,虽然我觉得梦想不可能实现,但眼前这个人可能是个例外。
我不相信梦想,可是我总相信奇迹。
每当这种时候,我就强迫自己忘记《麦琪的礼物》这个故事,忘记亚里士多德说的可能不可能观点。
当我看见村田大树在影片中兴致勃勃地说着他的梦想,我心里想的,就只有,“噢,说不定这个人能创造奇迹。
”假如我们每做成一件事,都并不是想着“我完成了一个任务”这种话,而是想着,我又创造了一个奇迹,那我们是不是会更快乐呢。
这并不是那种降低奇迹标准的做法,而是,这的的确确已经是个奇迹。
我们要完成一件事,要天时地利人和,要付出要努力,这些所有的要素要全部集中在一起,难道不是很神奇吗。
这难道不是一个创造奇迹的时刻,一个魔幻时刻吗。
第二个让我动容的情节,是一句话。
如果你错过了magic hour ,怎么办?
很简单,等下一个。
如果你错过了一个你认为是最爱的人,怎么办?
如果你错过了一次你认真是最重要的机会,怎么办?
如果你错过了一个最重要的约会?
很多时候我们都觉得,错过的,得不到的,失去的,回忆中的总是最快乐的,就算不是最快乐,也是最好的。
但是,如果我们错过了,可以怎样做?
不是自怨自艾唉声叹气,不是捶胸顿足嚎啕大哭,而是,等下一个。
以前看过一句话,我感觉是最适合送给为情所困的人。
那是:“不是你,终究也会是其他。
”对着你错过的人,说一句:“不是你,终究也会是其他。
”或许,就坦然了。
生活中值得等待的人事千千万万,生活中可以感到快乐的时刻通常千千万万,泰戈尔说:“如果错过太阳时你流了泪,那么你也要错过群星了。
”难道为了一颗太阳,我就要放弃更加广阔的星空吗。
错过或者失去都没有什么,重要的是,我还能继续寻找更多,属于我的快乐,属于我的魔幻时刻。
这的确是部让人心暖的电影,让我在紧张的备考过程中得到不少乐趣。
06年我看《有顶天酒店》,过程中很是匆忙,因为我得认真看着镜头里每一个打过场的路人,或者有些人连个正面都没有,我只能看到侧脸甚至头顶,在那群人里面有我后来特意找了半天的小田切让,他扮演一个只出现侧颜的写毛笔字的秃头佬。
如果这部电影的笑点对你来说还是太冷,如果你对枪林弹雨的搞笑片没什么兴趣,如果你对寻找魔幻时刻也比较冷漠,那么,我依然要推荐你看看这部电影,至少你可以在里面考考眼力,找找哪个角落出现了明星。
N多年前看过这部电影,但是记忆中总是觉得只看了一半儿,名字却怎么也想不起来,最近特别巧在smart电视上看到这个,简直兴奋到不行!
刚刚终于从头看完了,真是好中意这部电影啊。
尤其昨天刚刚看了《爆肚风云》。
喜欢妻夫木聪自然不用说,这个电影的编剧实在太牛了,布景,到old style,到恰到好处的配乐,黑色幽默发挥到极致,演员表演都好到位。
5星没得说啊。
全程无尿点啊。
笑点太多,就不剧透了。
让我感动的有一块儿,就是老演员和男猪脚的那段对话。
中文字幕是这样的:老人问男主,“错过了魔幻时刻magic hour,该怎么办才好?
你知道吗?
”男主回答,“不清楚。
”老人说,“很简单,等待明天。
等待下一个注定到来的魔幻时刻,只要太阳还在升起。
……现在就放弃,是不是太早了,你还年轻……我也在等待下一个魔幻时刻,到了这把年纪,也没有放弃等待”magic hour,用男猪脚的话说就是,一天中最美的时刻,就是在太阳落下,天变黑前的那一瞬。
想着这个场景,就觉得好美,我想和自己爱人,家人一起去欣赏无数个magic hour。
当时觉得这段好感动呢。
引用下百度百科的原话:所谓的“魔幻时刻”是一个电影术语,指太阳沉入地平线光芒完全消失的那一瞬,据说,如果在那时开动摄像机,可以捕捉到梦幻般的画面。
三谷幸喜,实在太棒了!
《须清会议》也是他的,你知道吗?
魔幻时刻是黄昏日落时,是“一天中视力最差的时刻”,是每天都要等待,但今天错过了,明天也会有啊的时刻。
全片围绕着这四个字发散了很多场景。
《这个杀手不太冷静》是对本片的翻拍,其名片的谐音梗蹭热度是一个传统做法,也展示了中国电影的缝合怪本质。
一个除了哈哈哈就是励志,没有中间地带的空心人。
《杀手》其实做了很好的本土化,而且在我有印象的国产翻拍片里至少能排上前十,并且成为贺岁档赢家,老少皆宜,笑点很大很密集,看《魔幻时刻》的时候我确实只有一个接一个的会心小笑,但是在影院看《杀手》的时候疯狂大笑。
主要区别是,看完前者之后,啥也不记得,啥也不剩下,只记得笑了,看完《魔幻时刻》之后,能记住很多东西。
而且如果说《杀手》是一个演员的自嗨,《魔幻时刻》则是对影视业包括幕后人在内的一次集体致敬。
结构上更巧妙的是,在观众都以为高潮已经结束的时候,又来了一次更大的烟花,也对应了老演员说的,我一直在期待下一次魔幻时刻啊。
日影对这种离谱假定性把控得很好,同样做翻拍《盗钥匙的方法》的国产版就没有做好这种前置的假定性。
《杀手》的主演虽然用力过猛,但基本上是完成了任务。
对比这两个版本,观众能很明显地看到我们与日影的不同在哪、差距在哪,咱自己的本土性、不该抛弃的特色点又在哪。
在优秀的原文本上,麻花搞了一次水准之上的翻拍。
但仅从片名来看,也巧妙揭示了当下电影创作的缝合怪本质。
装吃饭,“你减肥啊?
”“其实我一直以来都把你当做爸爸,”“我怎么没发现?
”“你这么喜欢这把刀就送给你吧”
在这个论文还没写完工作又很紧凑的时候,我还是义无返顾的去了资料馆,然后事实证明我的决定是超正确的。
应该是我今年到目前为止看过的最佳喜剧片吧,虽然片子是08年的。
电影一开始古色古香的街道和胶片电影厚重的色调就吸引了我,妻夫木聪和深津绘里这两个老面孔也让我对片子充满了期待。
常见剧情——小弟和老大的情妇有染,然而不常见的结果——情妇最后被老大的痴情所打动,看到深津绘里淡定的对妻夫木聪说:wa ru i ne(不好意思)。
我噗的一笑为他们的演技所折服。
整部片子的叙事很简单:矛盾——谎言——更大的谎言——更大更大的谎言——谎言识破——高潮——矛盾解除。
和好莱坞惯用的叙述手法一样,不同的是这回的编剧是个超级擅于把冷笑话炒热的高人。
小人物村田大树是个当了估计有二十年的替身,然而对于演员梦想的执着从未让他真正放弃过演戏,哪怕是被名角一次次羞辱,被导演一次次辱骂,只要有镜头,有人看他演戏,他就不会放弃任何一秒能表现自己演技的地方,他有引领自己的偶像,他有不败的执着。
就像大和民族的某些精神一样,他们从不放弃,他们无时无刻都在心里或嘴边一遍又一遍的默念自己的梦想,坚持和毅力永远是达成梦想最重要的一步。
每每看到村田的抢镜头和爱演就想起了多少年前陈佩斯的小品《配角》,又想起了多少年前周星驰的电影《喜剧之王》,同样是小人物,同样是从未被发现的金子,小人物背后的心酸又有多少人能懂,小人物到死都不放弃梦想的毅力又有多少人能明白,小人物,其实我们都是小人物,只是不被理解。
幸好魔幻时刻是梦幻而美丽的。
妻夫木聪君推了一个舞台出来,让大家通通上台演戏给boss看,只是他没料到最后boss君自己也上台演戏,带走了玛丽。
而他想要通过这个舞台带走玛丽的目的就像一个魔幻时刻一样,只如昙花一现般短暂,这部电影套用了戏中戏的手法,看到最后才恍然大悟,很多事你一开始是错的,即使你做了一切你觉得能挽回的事,结局还是不尽人意。
所以还是顺其自然的好。
最后说说印象深刻的笑点:村田君一遍又一遍的重来和舔刀子。
村田君非常勇敢的跳楼并落在不断弹起的蹦床上。
后备君跟村天君讲自己是北野武式拍法的时候。
boss君和boss的头号手下都对村田君表示佩服和崇拜的时候。
村田君在boss办公室一定要向对面楼露脸抢镜头的部分。
所有的演员专业术语竟然能在黑道通用并能理解出黑道的意思的台词。
boss君最后大声说道自己什么都没有宁愿为了玛丽去死的时候那个扭捏的护胸托腮望天眼睛放光的姿势。
会计君双脚被水泥凝固住还能面无表情瞪大双眼一字不落的背出账本的姿态。
村田君抱住后备君跟所有人说只能这个人叫“cut!
”的时候。
每拍完一场戏就要问后备君什么时候能看样片的村田君的萌样。
穿上煤气公司服装、替身服装、摄影师服装的餐厅大叔每一次郑重其事的跑到镜头前大喊的那句“收工!
”最后高潮部分经纪人君他们的过分表演,以及灯光师和干冰工作人员的煽烟扭动。
村田君和老锅兄“天生杀人狂”的完美配合,“梆梆挷!
”餐厅大叔当替身时超爱演的那一下跳海。。。。
能想起的大概就这么多了,好久没笑得这么开心,发自内心的毫无压力的什么都能不去想的开心。
片中的五次鼓掌和片末的全场雷鸣应该都是大家不由自主的反应。
在这个温暖的周末,会心的笑一笑,期待明天一早的magic hour。
日本人的电影另类起来还真脑残!
78分吧…… 有创意是没错,太慢热,除了最终结局,前面不够wild。还是更喜欢喜剧之王和买凶拍人
看不下去
感觉原版并没有麻花的搞笑,还是麻花版的人物更刻板一些,这样反倒好一些,不然写实的拍很难让观众接受这魔幻时刻。
就这么回事吧远的不比单单买凶拍案就比没了
“如果你那么喜欢,就送给你吧。”把我给笑喷了
小妻可爱,整个电影也蛮搞笑的,可是还是没忍住快进,因为太像电视剧了。。。
戏如人生,还是人生如戏?
一睹日本贺岁片的尊容?
有些地方真是傻的让你不得不笑出来,结局那场戏真不错呢一波三折啊哈哈,戏中戏啥的好可爱。从头到尾都有配乐却感觉刚刚好的样子。玛丽到处找人和自己私奔和偷街边弹吉他的人的钱也好搞笑…
有些电影是要人多一起看呀
如此夸张、悬浮、不着四六的剧本,就真是全靠演员信念撑起来的。本质是用一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以及演员职业感所带来的错位不断出梗,但通篇对剧情的推进都格外潦草,对女性角色的刻画也实在糟糕,深津绘里的支线和主线几乎是脱钩的。也不喜欢整体的舞台剧感/摄影棚感,三谷幸喜操作起封闭空间的戏剧性总是有很多点子,但一涉及到场面调度就露出贫乏,只好试图以情感取胜。本来以为自己对这种简陋的元电影几近免疫了,却还是在点题的“魔幻时刻”那里动了感情——对电影的爱哪怕再笨拙,那也是爱啊。
好像喜欢不起来日本电影,唉😮💨
没抢到电影节的票就在电脑上看了 结果一个人笑到不行 太可爱了
剥离时代背景,室内如肥皂剧,街景是摄影棚,戏谑表演戏梦人生。造型百变的旅店老板娘,灌水泥的泡脚盆,舔刀的影子杀手,不求合理只为有趣。很多熟脸,最后的市川昆,总有新点子的编剧,反类型结尾加分,人戏合一温馨感人。http://url.cn/D7Keo5 关于拍电影的电影不知不觉看了一些了
笑点集中在了三次舌尖上的匕首。其他也就没什么了。
应该先看一些市川昆的电影
准备笑的,但没怎么笑出来
下载了很久很久的资源 一直没有看,如果不是因为今年春节档的《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翻拍自这部电影,我可能会把它搁置更久。黑帮小弟因为染指了大哥的女人而险些被处死,唯一的生路是找到黑帮大哥指名要找的传奇杀手德拉富坚,于是 黑帮小弟想到了找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演员来充当这个神龙见首不见尾的神秘杀手。日本人拍喜剧真的还挺厉害的,可以让你大笑之后 还能回味它一本正经的台词和笑料。电影快结束的时候,我还一直纳闷为什么要叫《魔幻时刻》,剧中假扮杀手的演员 在剧场遇到了自己崇拜的偶像。已到垂暮之年的偶像望着夕阳说道:「快到魔幻时刻了啊,一天当中最美的瞬间,错过此刻,黑夜转眼就会降临。错过了魔幻时刻该怎么办呢?很简单,等待明天。等待下一个注定到来的魔幻时刻。现在就放弃,会不会太早了?不管何时,都不要放弃等待。」
啊哈哈数星星太爽了,荒诞有趣,完全一出可爱的演员的自我修养,比前作酒店更要精彩,三谷幸喜若是一直这么拍毫无意见啊。小七深津老cp,佐藤浩市无比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