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凯瑞一人坚强的挑起这部剧的大梁,用他一贯的时而夸张喜剧时而逼真动情的表演。
毕竟这是一部喜剧,因此最后的结局圆满也算花了一个好句号。
最喜欢夫妇二人去抢劫的几个片段,有天分,有逻辑,有彩头!
向来喜欢Jim Carrey的表演,夸张的表情,到位的动作,总是能拿捏好的喜剧效果,但他演的电影却也并不是仅供消遣的轻喜剧。
从最早看过的《The Mask》,然后是《the Truman Show》,到后来的《Bruce Almighty》,这次的《Fun with Dick and Jane》,计划下一部看《 Eternal Sunshine of the Spotless Mind》,每一部电影都有点黑色幽默的意思,幽默层出,搞笑至极,但却也倍感心酸,回味无穷。
PS:感慨这些片名翻译的真好!
除了《楚门的世界》有点俗以外,《变相怪杰》的含义比《the Mask》丰富多了感慨中国语言文字博大精深是不是老老实实的本分人,只能过普普通通的生活?
是不是奇思妙想加敢想敢干,才能创造出富贵加荣耀?
貌似是这样的。
啥人啥命。
不过话说回来,由古至今,王朝的更迭,世界的动荡,莫不如此。
太本分的人挑不起大梁,太闹腾的人干不了实事。
记得之前看微博说,小时候太听话的孩子,长大后反而性格会软弱些。
因为习惯了被安排好的生活,所以没有了自己的喜好和主见。
要做好孩子,但不要太乖。
有点扯远了。
看完这部电影,感觉与前几天看过的《Fast FIVE》有点异曲同工,与四大名著中的《水浒传》梁山好汉有点相似之处,也就是熊培云在《重新发现社会》中提出的游民文化,说简单点,就是劫富济贫。
虽然事出有因,但他们毕竟四处抢劫。
情有可原,法理难容。
但是,他们仍然被视作英雄。
而且再一次体现了美国思想中的个人英雄主义。
其实也无所谓好与不好,只是文化差异而已。
Culture shock。
美国的商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个人主义,中国的农业文化背景下形成的集体主义,真的无所谓好与不好。
只是在全球化背景冲击下,不同的东西总被拿来比较,总想一较高低。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
中国提出的这些思想总是好的。
但实行起来确实很难。
总是会跑题。。。
跑题跑不停。。。
其實,我真的不知道該不該將這部片子當成喜劇來看。
Jim飾演的Dick就想是我們身邊的任何一個人,甚至是我們自己-勤奮的工作、努力的表現、期盼升職加薪、讓家人過更好的生活。
但是在好不容易要達至夢想的時候,竟然被公司欺騙,然後失業。
更淒慘的是連妻子Jane也以爲自己個可以不用抛頭露面,回家做少奶奶而辤掉了工作。
經濟蕭條讓他們這種人到中年又無法放下身段人遇上覓職的困難,結果淪落為賊匪以期脫離貧窮困境。
幸虧Dick & Jane是活在電影的世界,而不是殘酷的現實世界。
不然我想他們這樣的人生一點也不好笑,而且,通常都會很悲慘。
貧賤夫妻百事哀,恐怕兩人聯帶小孩都會命不久矣!
所以,我不得不讚嘆電影世界是美麗的Utopia,連為貧窮而論洛匪類都可以堂而皇之,而且說得那麽幽默輕鬆。
整部電影,沒有一點大製作的感覺,但是也算是Jim Carey其中一部值得一看的電影。
比起河Jennifer Aniston,我覺得他和Tea Leoni還好相比較有化學作用。
事實上在看這部片子的時候,我在笑的時候,心裏面好沉重。
因爲看到Dick & Jane夫婦開始做賊的那一刻,我突然想起日本一個電視節目-拯救貧窮大作戰,那個以嚴肅認真而且沉重的角度看如何脫出貧窮的節目。
那些失敗的人,接受修業的挑戰,從頭學起的刻苦神情突然就閃過我的腦袋。
我發現西方人似乎覺得窮的時候可以選擇去做賊似乎有很開放的見解,和我們大多數東方人那種“從哪裏跌倒,就從那裏站起來”也決不可做賊的思想真的是一大的衝突。
也許這種觀念,就是我們維繫一種社會平安的一種好的執著。
但是說真的,兩個人在貧窮中還不絕望的夫妻情深,倒是讓我挺感動的。
其實,我真的是有Fun With Dick & Jane 嗎?
說真的,我覺得若是這樣的事情發生在我的身上,我決計不覺得是好玩的。
由于我们没体会过经济危机,所以对于迪克的遭遇无法感同身受,熬了15年当上副总裁,却被老板拉去顶包,刚刚买的新草坪被收走,车也养不起,就算把房子卖了还欠银行15万,最后被停电,停水,银行终于发来了最后通牒:24小时之内强制迁走迪克夫妇是不折不扣的底层小人物,经济危机的大洪流冲的他们无法招架,终于走上了犯罪道路,不过这对“雌雄大盗”一开始却只能抢便利店却只是喝饮料不付钱,人性使然,甚至珍妮还打算劫富济贫,因为他们善良,所以做这些事一开始下不去手反观杰克,挖空了公司所有资金跑路,公司6000名员工的遣散费一分不拿,老员工去贩毒,开地下斗鸡,抢劫,他却在度假打猎于是迪克在被起诉之前决定彻底报复杰克,怎料计划还是被识破了在银行迪克眼泪巴巴的威胁杰克:我不会空手走出这个银行的对于金凯瑞来说,这是演技;对于迪克来说,这是他这15年来换来这么个结果的愤恨,凭什么好人却要遭受这么不公的待遇?
还是很庆幸没有遇到杰克这样的老板,否则为了恶魔当牛做马最后换来一句“你只值这个价”到底是图什么作为讽刺喜剧,大多体现小人物的无奈与悲哀,所以我们希望屏幕之后的他们能够有个好结局,虽然经济危机在那时还没结束Ps:迪克的前同事最后去了安隆,然后安隆很快就破产了,与其说是拿虚拟的全球发作引子,不如说主要还是讽刺安隆吧
金凯利已经不年轻了,而且也不再正当红了,但这套片还是好笑的。
有一天,你被升职了,还是个VP。
你回家跟老婆说,你可以把工作辞了,花多些时间来照顾儿子。
但是,当老婆真的把工作辞掉后,你发现你这个VP也当不成了,夫妇两个同时失业了。
然后呢,从中产到负资产,从硬撑门面,到走投无路。
终于,他们走上了抢钱路。
毕竟是一出喜剧,就算夫妇惨到两个都鼻青脸肿口齿不清你还是觉很好笑。
我个人最喜欢他们两个每次抢钱还有主题造型:一会儿扮克林顿希拉里,一会儿扮列侬大野洋子。
当你人生走投无路的时候,你还有一个不离不弃的伴侣陪你,那你绝对不是走投无路。
而且,你自己就是你最大的财富,钱、车、房子,没了再赚回来就好了。
中学演话剧不是白演的,关键事件就是派得上用场。
加油!
很久没看到让人笑出眼泪的电影了,在朋友的推荐下终于看到了。
片子虽然有许多不成熟之处,然而毕竟让金融危机背景下的我们,看到了现实,也看到了希望。
看到金克瑞下意识就联想到变脸怪杰 那张匪夷所思的橡皮脸 不过也名副其实 金的表情丰富且及其夸张这个 非一般人所为有时候看他在厄境里那努力笑笑就不由想起另一个小人物 尹天仇有人说喜剧演员也可以得抑郁症那他表演的时候 真的把内心掏空了全身心投入另一场人生里去?
06年的片子,亿元票房的喜剧。
重看,只能莞尔,没有特别喜剧的效果。
节奏明快,色彩亮丽,感情动人,正太讨喜。
内容可以说以小见大,金融危机又一轮勉强过去,职场奋斗经年几夕面临破产,简字里行间流露出对孩子的关爱,而迪克更多的可能是为了还清巨额贷款,或者奢华的面子,这对狗急跳墙的贫贱夫妻决定做鸳鸯大盗,从开始的小心翼翼助人为善到其后流畅自如生活好转,转折在一次被代替抓捕的最后一票。
他们在某的指引下,决定把不属于总裁的4亿元拿回来,堪称完美的计划遇上悲剧的开头,而故事的最后,就是他们放弃了可以属于自己的4亿,而成为属于所有被下岗人们的400000000。
金号称百变的脸,表情丰富却没觉得突出。
里面简和迪克之间,感情是真好咯
喜剧片这个定义,完全不适用于这部电影,讲真心话,这电影哪里有笑点?
金·凯瑞被贴上喜剧标签以后,其实仔细看,他的电影很多时候个人的烙印太深,那是他独有的一张另类的夸张表现手法,只是非常可惜,这套表演模式在这样一部电影中完全没有用。
这片子与星爷的《喜剧之王》在某种程度上有类比之处,只是星爷饰演的角色是一直穷,而金饰演的角色是从中产阶级跌落到穷困潦倒。
然而星爷在《喜剧之王》里真正呈现出来了喜剧的最高境界,那就是悲剧。
而金·凯瑞则完全把《新抢钱夫妻》弄成了一出闹剧,闹剧甚至连喜剧都谈不上,更不消说让人看完之后,隐隐作痛。
其实影片的人物设置非常有特色,那种中产阶级破产之后的人生百态确实会形成前后的强烈反差比,夫妻二人在找工作过程中所经历的一切,很容易感动到观众,只是可惜,剧中的男女主角都完全没有融入到角色中去,使得最有感染力的部分变得极其羸弱。
至于整个故事的剧情,则是非常的不严谨,所有一切匆匆在90分钟时间内就要完整表达出来的内容,其实真的只是匆匆而过。
一部喜剧片能拍出如此反讽而现实的题材确实是不容易的,不像国产的,一说喜剧就是装腔作势的乱搞,让人不能忍受。
能在轻松中看一把对现实社会的反映,这样的片子不多,这部片子在其中是不可放过的一部,看吧,不会后悔的。
最爱JimCarrey,有搞笑有反思
Nice!
黑色幽默
太辛酸了
现实和幻想
俗套但是却正中我的胃口,没有办法~
编剧很有远见啊。。预见到了4年后的经济危机。。
现在再回看2000年的电影,才知道为啥经典能为经典,大部分的套路片经过20年再回看好像儿童片一样低智。 这部像是金凯瑞的又一部个人秀。
并没有很好笑。。女主很漂亮。5分
真厉害,羡慕,侠盗夫妻???
电影课老师放的片子 还蛮有趣的 爱这个男主
笑料实在贫乏,唯一靠谱的是,那人最后又去了安然...
不咋滴
【D】恶搞过头了,金凯瑞也没法救。
金凯瑞难得一见地显示了些许思想性,惜哉电影本身过于粗糙。
美国中产阶级的困惑与荒唐。
金凯瑞中的一部
大三听说课
我實在有點受不了這種明明就該搞笑又捨不得溫情路線的半吊子電影。
JimCarrey牛逼,亏我下了个好版本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