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觉得豆瓣的打分还算中肯,但看到如此低的分数,我很怀疑你们走进影院,想从这样一部美国主旋律枪战大片找到点文艺电影什么元素吗?
你们看AV的时候还要加上悬疑?
啊!
原来男优和女优都只是在男优的梦境里做!
其实整个AV背后都有一个大阴谋!
男优女优因为这一炮而慢慢走到了一起!
这样就高兴了?
就文艺了?
我不是文艺青年,也不知道文艺青年们究竟想要看什么。
对于我这个枪战游戏爱好者来说,和外星人打巷战的确很爽,当然如果能有陆海空全面配合,来个《使命召唤》与《皇牌空战》的结合我绝对就给5星了,但这样一部影片也许并不完美,也许剧情太过单薄,但终归有我想要的元素,和AV一样,看时刺激一下自己的感官就得了,你们还想要什么?
PS:不是要求大家觉得爽 但这片子也不值得1星吧?
和《超强台风》一个等级???
如果外星人的武器都如《世界大战》一样厉害,还不怕细菌,猪角们还打什么?
还有这电影吗?
PPS:有太多5星的AV了,不过人和人爱好不同,有人控巨乳,有人控丝袜,有人控眼镜,有人控制服,人人心中都有自己最喜欢的女友。
你看封面PS的以为这四大要素全都有,结果你只发现有丝袜,女友贫乳且除丝袜外什么都没穿,但不至于这部片子打1星吧???
有人说我骂文艺青年,试问哪里骂了?
哪里有脏字?
大家或骂或挺,但没有一个人承认自己是文青,这就奇怪了
作为一个还挺喜欢战争片科幻片动作片女观众,我不会分析武器兵力战斗力,下文单纯是在盆友的推荐下花了ultra AVX的钱看了一场将近两小时的坑爹电影的吐槽,毫无营养毫无水平。
1. 听说导演认真地讲,这不是科幻片,这是战争片。
好吧,那你不是在东施效颦《第九区》和《独立日》,你是向《拯救大兵瑞恩》致敬啊!!!!!!
高大全的领导,有了,愿意自我牺牲的同志,有了,对领导不满的队友,有了,白面小新手,有了,神枪手,有了。
但是人物性格塑造上除了絮絮叨叨的男主啥都不记得啊不记得!!!!
2. 在被毁的FOB,男主慷慨激昂了将近十分钟啊十分钟!!!
背死去战友名字的时候导演一定在监视器后面得意地嘿嘿笑吧,心想催泪有没有煽情有没有人性关怀有没有!!!!
赶紧掏小手绢抹泪有没有!!!
没有!!!
没有!!!
糊你熊脸啊!!!!!!
这种美式琼瑶煽情戏码也太露骨太直接太做作了昂!!!
亚洲观众受不住伤不起!!!!
3. 为神马这种敢死队里一定会出现一个掌握医疗技术的角色呢,你以为在拍LOST么?????
这位女士还只是个兽医?
大无畏得乱戳一气异形后就得出致命伤位置的结论???
这段戏可是冒着敌人已经攻进警察局的危险啊,之后的情节里有体现么?
有体现么?
我是没看粗来。
4. 异形的设定很没有新意好吗!!!!
除了火力看似强劲完全没智商好吗!!!!
除了乱射一气就是乱射一气好吗!!!!
地球上有句俗语叫好奇杀死猫没听过吧所以地球人扔的东西下次千万不要检啊亲!!!!!!
还有就像不少人说过的,老巢一枚炸弹就解决了啊!!!!
我们还期待再次峰回路转主角们高兴得太早啊!!!
就这么嗝屁了啊!!!!!
话说回来,为什么远看是机械系,近看是粘液系啊!!!!
5. LOST里的ana lucia和阿凡达里的帅气女机师又出现了,可是菇凉你似乎角色限制了呀!!!!
而且此片里除了被粘液系敌人喷了一脸我啥都不记得了啊!!!!!
我还是蛮喜欢的你的啊!!!!
下次接片要注意啊亲!!!!
6. 作为女性观众,这么man的电影里好歹应该有个颜担当的小哥吧!!!!
可是除了有个长的稍稍有点像eminem啥都没看到啊!!!
最悲催的是看到最后我才想起来男主是泽塔琼斯的美味情缘里的男主,蝙蝠侠里那个半边脸没了的坏银啊!!!!
肿莫苍老成这么般如此了????
7. 预告里被背景音乐震到了,可是配在真货里只让我鸡皮疙瘩直起胃部不适。
特别是男主决定单枪匹马捣了敌人老窝时,队友一个个跳下直升机大家森情对视那一幕。
宏大的音乐响起,导演又要狞笑了有没有!!!!!!!!
8. SONY笔记本用户你们伤不起!!!!!
伤!
不!
起!!!!
放在现在日本处于水深火热云南地震的大背景下,我理应严肃得表示感同身受,被此片森森感动打个五星推荐给友邻的,但是我做不到啊做不到!!!!!!!!!!!!!
豆瓣不能插入图片,请大家自行搜索一下使命召唤6 现代战争2的封面与洛杉矶之战进行自行对比!
Jonathan Liebesman你是使命召唤开发团队的吗?
你是使命召唤的忠实粉丝吗?
或者说你的编剧和你都是使命召唤的超级玩家?
洛杉矶之战明明就是使命召唤8现代战争3的预告片!!!
一样的的巷战,一样的营救,一样的武器,一样的最后主角战胜一切无比V5!!!
虽然你们把对手从人变成了外星人!!!
让一切从电影的剧情开始,现实-倒叙-接入现实的叙事手法,不就是使命召唤里边的吗?!!!!
接下来可以不可以不要用M203?
虽然你加挂了榴弹发射器,虽然你加挂了电筒,刺刀!
但是他还是使命召唤里边的!!
还有毒刺!!!
虽然我分不清这是FIM-92还是RMP Block I,但是这个地对空导弹就是使命召唤里边拿来打飞机的!!!
你换一换好不好?!!
请你不要抄袭!!
有木有!!!
还有铜斑蛇激光制导炸弹!!!
那个激光定位器,那个确认定位制导的画面,还有那该死的dididi屏幕变绿色的重点出现粗框的确认画面,那个激光射线!!!
我都不想用惊叹号了!!!
一样的去营救平民或者队友,然后自己大量伤亡,然后不到打爆敌人的大BOSS不罢休,一样的巷战,一样的敌人到处出现,只是敌人稍微牛逼一点,异形一点,没有RPG和包头巾的阿富汗人或者阿拉伯人而已。
然后说点漏洞的!
那个小孩儿居然长得像胖罗!
还是胖罗胖的时候!
请问后来用的毒刺导弹是哪里来的,他们从直升机上飞下来明明没有这个东西!
然后在敌人基地里边转悠了一圈居然弄个这个东东出来关键时刻搞掂小飞机?
然后把地球人指挥基地都打垮,杀死无数士兵的未知星球外星人,在地球人攻击自己指挥中心的最后关头,居然没有几个人守着?
居然没有火力?!
批评完了还是夸奖一下,整个片子的亮点是外星人飞行器那噗噗喷火的感觉,傻傻蛮可爱;外星人用来攻击垃圾车那个手推的未知炸弹发射器好可爱!
然后就是,这片子如何对得起北美单周最高票房的称号!!!
难道真的是北美观众被辐射了!
有木有!!!
有木有!!!
拜托,导演,歌颂陆战队的手法也太拙劣了吧,只要不是太歪曲事实,我一般对美国主旋律电影也不算反感,但有你这么直接插入的么?
你这都快赶上天朝的主旋律电影的那套了..而且掌握了宇宙旅行技术的外星人怎么就用这么原始的技术和人类作战?
人家想殖民化丢几个中子弹或者病毒武器就行了,还需要派这么弱小的地面部队去打。。
好吧,就算不用那些武器,能拿点看起来猛点的武器么,,,就这些小燃烧弹小口径步枪能指望征服地球?
还什么主控母船被炸了就失去了控制。。。
我靠。。。
独立日里也只是母船完了其他飞船失去了防护罩,你这倒好,直接从天上掉。。。。
他就没有自动控制系统???
打死我也不相信外星人如此愚蠢。
另外说说天际线,虽然也是个烂片,可人家外星人还算牛逼,被核弹炸了还能重组,人家才有这个资本大摇大摆的用看似愚蠢的战术入侵地球,打不死呗!
你这洛杉矶之战里的外星人有啥理由这么愚蠢?
一拿不出撑台面的武器,二来那些载具。。。
设计师明显喜欢柴油拖拉机之类的东西。。。
总之这片子顶着一堆硬伤,还要歌颂主旋律,而且是用最拙劣的手法。。。
哎剩下的三分给特效了。。。
好莱坞与五角大楼之间的打情骂俏由来已久,特别是涉及军事题材的作品,若没有五角大楼的襄助,好莱坞根本玩不转。
二者间的暧昧关系在获得第一届奥斯卡最佳电影的《翼》中就已显露无疑,并在早期好莱坞的历史里刻下了鲜明的印记。
电影学者克丽斯汀•汤普森曾撰文指出,早在1931年摄制的《飞艇大战》一片里,其拍摄场景就使用了真实的军事基地、真实的战斗机和军用飞艇,而且有些镜头看起来就是在一个真实的航展表演中拍摄的,但当时哥伦比亚公司还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公司,怎么有实力拍摄这么大规模的影片?
线索就隐藏在《飞艇大战》的片头题词里:“献给美国海军,没有他们的合作这部电影不可能拍摄出来。
”军队参演电影当然有做征兵广告和威慑敌人的目的,军方对此也不避讳(在我看来,这是五角大楼参与电影拍摄的唯一目的)。
相较于空洞的宣传,电影所体现的鼓动与宣传作用显然更直接,于是乎,好莱坞在相当程度上承担了五角大楼宣传部的功能。
事实上,有许多好莱坞大片就是五角大楼的征兵广告,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阿汤哥出道不久时主演的那部《壮志凌云》,据说公映后让美国海军航空兵的招募办公室挤破了头。
而随着时代的演进,五角大楼与好莱坞之间的合作也愈来愈立体,相较于《黑鹰坠落》只与陆军合作,《壮志凌云》只与海军合作,《钢铁侠》只与空军合作,以《变形金刚2》为代表的好莱坞大鳄们开始与五角大楼玩起了群P:除了海岸警卫队,陆军、海军、空军、海军陆战队等美军四大军种悉数在影片中亮相,而为了配合迈克尔•贝想要的效果,五角大楼不惜血本——如美国空军就真的提供了一个六机的F-16编队参加拍摄,他们时而低空俯冲,时而空对地攻击,这些都是空军日常演练的真实项目;当然,对于军事迷来说,更有冲击力恐怕不是擎天柱,而是在片中真实出现的美军航母。
有了这些背景的了解,我们便不难品评《洛杉矶之战》的潜台词了:神马外星人入侵,神马末世灾难,全都是浮云,整部影片真正给力的只有一点——大肆宣传海军陆战队的英勇善战和爱国牺牲精神。
其实随着冷战的结束,好莱坞打造的外星人越来越像弱势群体,譬如《阿凡达》,譬如《第九区》(当然主创在南非),此番《洛杉矶之战》里的外星人虽然来势汹汹,但跟H•G•威尔斯在《世界大战》里塑造的外星侵略者并非同一个量级——1938年,另一个威尔斯(奥逊)在广播里演出了根据这部科幻小说改编的广播剧,甚至引起了美国民众的恐慌大逃亡(看来老美有这个传统,福岛漏点电,北美药房里的碘片都抢完了),但在《洛杉矶之战》里,外星人固然经历了漫长的星际旅行——从做长途驴友的角度来看,这些外星人显然比我们经验值更高——不过它们杀将过来的时候,还是使用着跟我们差不多的热兵器——片中没有详细交待,从爆破效果来看显然还是俺们祖宗的四大发明之一在起作用——一开始战无不胜的美军有点晕,不过缓过劲来后还是硬桥硬马的对砍了过去,外星人立马成了炮灰——在没了致命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后,片中的外星人只剩下最后一招来营造丫们狰狞恐怖的效果——丑。
是的,丫们长得实在太丑,所以,丫们必须被肌肉线条刚健、五官端正、各种肤色和性别间有的海军陆战队指战员们(好像还有个空军女机师)合力消灭(当然头号英雄还是白人男性)。
陀思妥耶夫斯基说过:“美拯救世界”,用这个定律衡量好莱坞科幻电影大都没有意外——一旦出现外星人入侵,必定是全世界遭殃;一旦全世界遭殃,那些外星混混们必是奇丑无比(不过丑到异形、铁血战士那个程度反而有了另类的魅力);一旦群丑作祟,英俊、强壮的“美”军战士们必定帮我们消灭侵略者,拯救世界——此之所谓好莱坞的“美拯救世界”定律(靠!
福岛漏点电,美军怎么躲得跟缩头乌龟一样)。
《洛杉矶之战》就是典型的案例,估计是主要跟海军陆战队合作,所以影片很强调小分队集体作战的团队精神,海军陆战队的呼号也不断在片中闪现——立马让俺回忆起了《红警》里的经典语音。
真不明白,拥有如此高星际传输能力的外星人武器水平居然跟我们前一个五年计划的水准差不多,这编剧也太没技术含量了,连《三体》里的外星世界观设定都不如。
接下来,正如我们大家都知道的那样,海军陆战队的英雄们在浴血奋战、前仆后继、英勇牺牲之后,终于(必须地)拔掉了敌人的司令部,吹响了反攻的号角——他们又一次边说着笑话边牛皮哄哄的拯救了世界(另一个被印证的好莱坞铁律是:如果有大人和孩子同时出现,大人会死掉以制造悲情色彩,孩子会活下来以阐明中心思想)。
值得注意的是,《洛杉矶之战》里的外星人入侵采取了吃力不讨好的愚蠢战术——丫们舍近求远的先在美国西部近海溅落,然后再用飞机、大炮、机关枪展开了艰苦卓绝的抢滩登陆作战。
不是我刻意联想,只是这情节实在是太——太冷战了吧!
如果把外星人改成地球人模样,再操一口斯拉夫或某东亚语言,这不就是《赤色黎明》吗?
不过这也不奇怪,既然是海军陆战队的征兵广告,他们的假想敌就应该是这样来的——由此看来,《洛杉矶之战》骨子里还是透着浓厚的冷战意识。
调侃了这么多,我还是得说,《洛杉矶之战》是部好看的电影。
打得漂亮,特技质感强劲,战斗场面设计承袭了《拯救大兵瑞恩》《兄弟连》这种近景热兵器巷战的效果,该煽的情也都煽了,而且有效的调动了观众的情感。
对一部征兵的硬广告商业片来说,你还能指望它怎么样?
反观我们,搞了个八一厂专门拍摄国防、军事题材的电影,但是有哪部作品能起到征兵广告的效果?
花了那么多纳税人缴纳的军费,传播效果低劣得惊人。
骂都懒得骂了。
(南方网专稿)
“洛杉矶之战”全过程:Start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哒咻咻咻咻轰we won't leave you behind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突哒哒哒咻轰!!
End
我不知道豆瓣上的一些人都喜欢看什么电影,喜欢电影的哪种体位,他们对任何电影总是可以骂得理直气壮:动作片就说你头脑简单,战争片就说你文戏武断,科幻片就说你套路俗烂。
如果你是披着科幻外衣的近似动作片的小分队战争片,恭喜你踩到雷了,大家会从各个方面开始吐口水,甚至包括政治角度,而无论你是否好看。
一天到晚传的都是些俗的不行的荤段子,干的都是些骂架八卦的小勾当,在一部电影面前就集体高尚起来,恨不得全世界都是文艺片,都是苦情剧。
这部电影,好看。
今天两个小朋友及若干友人去看了《洛杉矶之战》,怎么说呢?
这是一部很NC很欢乐的院线片。
为什么很欢乐呢?
因为它剧情很狗血,就是这样的:澎澎澎澎,鹏鹏,怦怦!
砰。
砰。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gogogo……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怦怦!
怦怦!
怦怦!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朋?
s**t,碰、怦怦、碰碰!
碰!
怦!
碰碰,碰!
鹏!
鹏!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gogogo……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朋朋朋朋朋朋朋朋,鹏!
怦怦怦!
砰!
砰!
砰!
朋朋朋朋。
———————我是外星人都很NC的分割线————————唉,美国人想象外星人的水平实在是太低了,除了高达化还是高达化,作为两个《三体》综合症患者,我们准确无误地在影片开始阶段预言了便当名单,以及咀嚼“恐怖片逃生二十定律”之类的东西,然后坐等将要便当的人士说“等打完这一仗,我就回老家结婚了”。
其实,在地球生活了这么久,我不自觉地偏袒了地球人。
看着我娘家星球(不喝水会死星)的同胞们被打得很惨,心里泛起一丝同情。
难怪最近总是看见不明飞行物,大概在召唤我回去吧。。。
其实么,重要的不是去看电影,重要的是和谁去看,比如那啥啥,我就喜欢抓着你的手一惊一咋的
Warning:这电影一开始,扑面而来的就是一个巨雷,中影引进时候给丫配上了五个极具复古板报风格的大字“洛!
杉!
矶!
之!
战!
”另在场媒体为之一振,绝对是个大场面。
请大家在观影前做好心理准备。
Warning Again:本片为追求纪实风格,让观众身临其境,得到“演员看到什么,我们就看到什么”的视觉效果,采用了手持摄影的方法,这种艺术追求直接导致的后果就是观众会眼花,所以建议大家在进电影院时候不要坐的太靠前,如果不幸买到第一排,可考虑自备塑料袋。
好听:觉得歌好听的童鞋们:那首歌叫做The Sun's Gone Dim and the Sky Turned Black 选自冰岛的音乐人Johann Johannsson 2006年的专辑《IBM 1401, A User's Manual》由4AD发行。
下面都是废话总体来说,这片没什么特别烂的地方,也没啥太好的地方。
上次说到,这片在北美上映后,被骂的禽兽不如,我想那是因为美国这样的电影太多,在大片罕至的我国这水平的电影还是可以去影院看看的。
电影故事很简单,很主旋律,尽管没有中国主旋律那么假大空,但基本上也是高大全。
外星人基本上都是大傻子,没什么戏份,剩下的就是无比像《独立日》,打啊打怎么也打不死,最后发现了个总控制台大飞船,然后孤胆英雄去炸了丫,外星人完蛋了,然后美国将胜利的经验传遍全球。
还不如《世界末日》里面被那群受不了地球脏空气而死的外星有创意。
不过说到主旋律,有件好玩的事,前两天刚刚有一部中国主旋律电影《惊沙》上映,有人透露说《惊沙》上映那天只卖了1张票………同是主旋律,差距怎么就这么大呢。
诚如好莱坞报道者所描述,这是一部male-driven片,所以,喜欢枪支弹药的男性盆友们,热爱打《现代战争》《光环》的盆友们,迷恋高涨的英雄主义斗志的盆友们,你们有福啦!!!!
导演十分敬业的尽可能的在影片的每一句台词里植入武器的准确名称,什么“你可以随便挑把M16”“尝过金蛇腹什么什么枪的威力么小伙子”“这是最后一颗什么什么导弹了”“我要拿回我的顶点激光什么什么”……反正我也记不住,导演好像特别在乎这个,我却只是觉得每句话都变得好多好难的单词,可能他想走军事极客路线吧,要是让sheldon说出来可能好玩点,不过估计他不会屑于说的。
据说导演为了追求纪实感都是真枪实弹上阵的,他们在路易斯安那某地建了影视基地,模拟了洛杉矶街景,然后放上各种被炸坏的汽车卡车之类,再一通乱炸把他们炸的更烂。
因为导演瞧不起CG,他觉得那怎么弄特别假,更瞧不起3D技术。
虽然效果确实很真实,但是总觉得这种使蛮力的做法有点像《新少林寺》……影片的结尾,战士们历尽艰辛,与强大的外星人激战数十小时,伤死无数,终于炸了大BOSS,回到基地。
士兵们见到他们无不交口称赞,甚至高喊2营5队万岁!!!
然后长官说,你们去吃点早饭吧我的英雄们!!
带头的那位哥们儿,带着手下进了帐篷,在楞神片刻后,开始装子弹,手下的人见状也赶紧拍马屁跟着装子弹。
长官问,你们干嘛,带头的哥们儿说:“我想我们已经吃过早饭了”。
然后一群人又万劫不复的走向了战场,誓要彻底铲除外星人,夺回洛杉矶。
我操,您说摊上这样高大全的领导您可怎么办啊,反正要是我,可能会跟丫掀桌子的。
--更多的废话为什么中国死都没有科幻片啊,《三体》那么牛逼的小说都写出来了,竟然没有导演问津。
希望张艺谋导演携手徐克合拍《三体》,张艺谋负责文革时期的部分,徐克负责科幻的部分。
说到《三体》,忽然想到三体文明会在400年后来到地球,那么如果2012世界末日真的到了,三体文明岂不是白来一趟……到时,看到这种窘境,他们也会掀桌子么?
更新:在网友的鄙视下,我决定改投姜文+诺兰+卡梅隆联合执导,姜文负责风土人情文革背景大兴安岭时代,诺兰负责游戏里的世界,卡梅隆负责外太空风土人情,初步计划3部起拍。
罗辑扮演者提名:谢霆锋/梁家辉/韩寒(目前韩寒以绝对优势领先)大史提名:姜文(自导自演)章北海提名:王志文 / 张涵予叶文洁提名:蒋雯丽/ 张艾嘉 / 闫妮庄颜提名:李冰冰/ 范冰冰/ 张柏芝/宋慧乔程心:高圆圆 艾AA:姚晨 云天明:文章/刘烨外星人:黄小明目前没有争议的角色是:程心:高圆圆 艾AA:姚晨 外星人:黄小明……名单不断崩溃追加中……
当洛杉矶成为斯大林格勒,当黑鹰坠落发生在独立日,当电影融入第三人称射击游戏… 你可以用无数类似的短语来形容这个怪胎。
这从一个角度说明了它的毫无原创性,从伪纪录片式的摄影风格到美国大兵英雄主义的主旋律精神,从击败外星人的战略重点所在到主角屡战屡险却逢险不死的小强俗套,甚至连结尾主角匆匆用过早餐重回战场的一幕也好象是黑鹰坠落最后的埃里克博纳附体还魂。
不过这样的电影谁还在乎什么原创性?
逼真的枪林弹雨连番爆炸加上热血的剧情足够撑起一部值回票价的娱乐片。
开头不到十分钟简单介绍了片中英雄小队个人的背景,如果你可以在这一段适应摇晃的手提摄像风格,那么一开打就可以尽情享受如同游戏通关般的快感了。
类似于使命召唤那样的游戏对于这部电影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片中每几分钟一个小剧情,都可以做成游戏中的一关。
据说同名的家用机游戏已经发布,不过哪怕在大尺寸的电视上玩也总比不过电影屏幕带来的快感。
除了动作之外,动作娱乐片最重要的就是作为主角的英雄人物能不能压得住场,而从蝙蝠侠之黑暗骑士中走出来的双面登特给力地撑起了高大全的主角。
从开始的安居下位不谋其上稳定军心,到灾难时刻的个人英雄力挽狂澜,再到最后临危授命义薄云天成不世之功,如此的领导,怎能不让人舍命追随?
最让人感动的瞬间当属当他手下士兵们动摇质疑他以牺牲手下来成就自己的战功的时候,他平静地宣称那些曾经在自己指挥下牺牲士兵每时每刻都会浮现在他的脑海中折磨他的良知,然后一个一个报出了那些人的姓名和名牌号码,顿时震慑全场。
最后,一点杂念:片中所展示的美军战术让人印象深刻:每士兵都配备无线电,每小队都配备导弹制导激光仪,这样行动一体化且反应迅速,指哪打哪。
更重要的是对手不是人类所以这样炫耀没有道德负担。
啥时候咱国家电影人也能拍个红军大战异形,也扬我军威……
看第三遍了,评价并不应这么低,还能挂上两个头衔:一是《黑鹰坠落》之后在场面的调度与气氛的营造上鲜有的能与之比肩的作品之一;二是迄今为止描写人类军队与外星人作战最为真实和详尽的作品。在被诟病的外星人的设定上,我认为没有太大的问题,只是编剧可以借鉴后来的《超级战舰》让其形象更立体。
看着那嗖嗖呼啸的子弹,后来我发现担心都是多余的,脑海里只有周星星的那句话:打不着,打不着。
老套路,前半小时就能猜到剧情走向
外星人神马的我不懂你..好莱坞大片神马的我不懂你..如果真有ufo神马的我第一个缴枪投降..>.<
外星人太落后了,给了美国宣传主旋律的机会
情节看完就忘 留下的只有永无止境的枪击声
陈旧但不过时,普世原则四海皆准。
标准的主旋律,还行,个人英雄主义,集体主义,牺牲精神,和军人的忠贞。希望现实如此。
谁能给我解释解释神马叫特么的小手枪大战外星机械....................
除了开头十分钟引起了观众零星的笑声,后来的一个多小时全在演一样的事情,真傻逼啊,老美大战外星人,多牛的噱头,结果特效也没看头。超级无聊,整场观众都没声,睡的睡,走的走,谁看谁知道。中国电影市场真畸形,好莱坞那么多好大片,偏偏引进这种垃圾
难道是给地球的另外一个启示?
在影院的音响下竟然两度几乎睡着。没事儿别装逼瞎晃镜头。
爆米花电影,劈里啪啦挺热闹,随便看看。。
没法说的电影……看完了只剩下无语……
中国应该立刻和哥伦比亚公司联系,洽谈《洛杉矶之战》续集合作或翻拍事宜,片名可定为《上海之战》或《上海!上海!》,这个主旋律科幻战争模式将开辟中国革命战争电影的新篇章。集结姜文、甄子丹、刘烨、赵薇等国内一线阵容,全程运用美国制作力量,作为明年85周年八一建军节献礼电影,势必大卖!
电影院爆米花类型 没什么看点 电脑上就不要看了 无剧情
我还以为是迈克尔贝,这砰砰砰砰,从头到尾,结局稍仓促勉强。另外这片子跟外星人没什么关系,谁来都一样,照打不误,反正对面人都没多少出场份额……最后我每当看见主角,都下意识想说:谢谢,我不抽烟
作为科幻题材的战争片而不是灾难片,本片不多的特效大场面可以接受,战争戏也足够精彩;剩下的就是伴随垃圾配乐的恶俗主旋律煽情肥皂戏,优柔寡断苍白做作令人生厌;所以此片更像一个肌肉娘泡金刚芭比,能看到实打实的性感身材,看似雄性十足,但当他忍不住臀部一扭兰花指一翘,伪娘气质便一览无遗。
手雷来了!
外星人命中率好差,美国人打不死。科幻片变喜剧片,勉强3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