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看过这部电影的旧版,但是看评分旧版应该挺不错的,但这部新版的就很一般了,也不知道是照搬旧版还是有改编。
如果没有最后陷阱的反转,这部片子恐怕是不及格。
先说说剧情,首先杀人狂马尔斯在搬家(换监狱)的时候因为车祸而意外逃出,有点太平淡了吧;接着是马尔斯出来后竟然首先去墓地看望被他杀害的姐姐?
还恰巧碰到了拿着他面具的两位博主,只能说这两位博主真是死的冤,还是说马尔斯和面具有心灵感应这个好像能从开头看出来;然后就是一路杀到女主劳瑞家,这中间出现了唯一吓到我的瞬间,就是薇琪被男朋友吓到的点,反正又是一惊一乍现在大部分垃圾惊悚片都会用的套路;在中间还有一段马尔斯的脑残医生,一个为了看到马尔斯的生存信念而杀了警察最后被马尔斯用护栏压死的傻逼,还研究马尔斯20年,看来20年里都没跟他掰过手腕;哦对了顺便说一句,当地警察都是菜鸡;终于到了女主家,猫抓老鼠开始啦,咦?
不对劲,老鼠躲着躲着出来找猫玩,被猫玩残了,被猫捣了老家,小女儿鼠差点被猫抓去生吞活剥还好小孙女鼠勇敢出手解围(真以为演猫抓老鼠呢)结果说这是一出苦肉计???
真的佩服编剧的脑洞...最后我想看看有刀枪不用就是要火烧马尔斯的原因,但却什么也没有,可能美国人喜欢烧烤吧。
只能再找时间看看旧版怎么样了。
电影是好的,让我想起小时候的版本。
就说说里面的智障吧,首先说说那个男朋友,你凭什么扔手机啊,害得错失保命电话!
接着那个小胖男孩儿带别人私闯名宅,就算你表白失败,也别大半夜坐别人花园上懊恼吧,我是屋主半夜起来喝水看见围墙花园里坐个陌生人会吓个半死。
接着警察你凭什么带着别人女儿去撞恶魔啊,感觉你是想升职,所以就你一个警察做任务,就算想立功别拉上无辜公民啊!
2018美国恐怖片《月光光心慌慌》,又名《万圣节11》,全球累计票房2.55亿美元,定级R,豆瓣评分5.9,IMDb评分6.5。
本片更适合叫《迈克尔·麦尔斯:钢铁之躯》,经过了11部,这个杀人魔一直是不死之身,怎么杀都杀不死,无论哪个编剧都能随时让这个杀人魔复活,好莱坞的这波操作,真是服了。
本片主打的是情怀,该系列的第一部诞生于1978年,一直持续到2002年的第八部,之后在2007年和2009年该系列重启,诞生了《新万圣节》和《新万圣节2》,但并不成功。
本片不是《新万圣节》的第三部,而是又一次重启,在剧情上衔接第八部,原班人马回归,距离第八部已有16年之久,如果没有这么强烈的情怀,本片不可能取得全球2.55亿美元的高票房。
如果是“月光光心慌慌”的死忠粉,本片确实称得上是年少青春的回忆杀,但以当代影坛的恐怖片眼光来审视本片,可以说没有新意、令人失望。
还是那个轻易就复活的杀人魔,还是慢条斯理就能置人于死地的狗血设置,各种各样花样翻新的血腥杀人手法,还是那张面具、还是默不作声、还是那把屠刀.....再加上导演各种弱智的铺垫和设计,不但没被惊吓到,反倒让我昏昏入睡。
影片唯一的亮点是结尾的反转——笼子变陷阱,除此以外,本片几乎没有令人眼前一亮的地方。
影片里有很多很弱智的设置,比如,用一把刀竟然能将一个一百多斤的人钉在墙上,再比如,门外是杀人魔,女主角贴在门另一侧,这不显然是让杀人魔穿破玻璃而勾住脖子的设置吗?
影片里的死者,都不会反抗,都弱不禁风,任凭慢条斯理的杀人魔屠杀,这种设置还谈何吓人?
结尾,照旧没有表现杀人魔死的镜头,只是表现了杀人魔身处火海的镜头,然后影片就戛然而止,显然制片商可以随时随地继续拍摄续集,本片2.55亿美元的高票房,一定会很快诞生《万圣节12》。
事实上,本片的续集《月光光心慌慌:杀戮》于2021年上映,也就是《万圣节》的第12部电影。
影片的女主角,中国观众并不陌生,《真实的谎言》里和阿诺配戏的搞笑女主角,她是之前八部《月光光心慌慌》的女主角,和杀人魔是死对头(她没出现在两部《新万圣节》中)。
我很喜欢台湾译名《月光光新慌慌》,创意在“新”,既是“心”的谐音,又道出了这是重启新版。
麦叔一如即往的做一个安静的杀手,看来他知道反派话多必败的道理,不BB就是干。
记者掏出面具时,整个精神病院都狂躁了起来,暗示这部电影本身隐约带点魔幻色彩,所以麦叔被车撞死还能复活,一脚踩人头,年过七旬依然力大无穷的事,也就正常了。
美国警察也是一如即往的没用,这似乎是美国电影的默认规则了。
送送人头,做个陪衬也挺好。
气氛渲染的也足够,各种熟悉的画面和死法,让观众感到,那个蓝人他又回来了!
所以做为看了一系列的老观众,我表示不算失望。
缺少惊喜的地方在于劳瑞最后的反杀。
劳瑞已经为此准备了40年,并在影片前期做了大量的铺垫,已经让观众有所期待。
而麦叔经过前面恶意送人头,也已经达到超神。
胃口已经被吊足的观众,这时需要的是一场痛快淋漓的大反杀来宣泄心情!
让老奶奶狂虐杀人狂魔,机关越牛逼越好,机械威力越大越好,老奶奶再练二招中国功夫,不行就让替身上。
至于麦叔自然不会轻易倒下,空手拆铁门也罢,被霰弹枪打断手,断肢重生都行,总之要燃起来,不用再去管合理不合理,传说级人物本身就带有魔幻色彩,观众要的就是一个字——爽!
怎么爽怎么来。
最后老奶奶再把麦叔困进地下室,来个绝境反杀,用火烧死了连枪都不怕的杀人魔,整个高潮就出来了。
但是呢,影片中是这样的。
老奶奶准备了四十年,院里除了四个大灯,啥机关都没有。
你好歹放二个捕兽夹吧?
这玩艺儿也算是恐怖片BOSS常用道具了,用来反杀BOSS是不是很爽?
然后门上全都有铁门,但窗户都开着。。。
而且你看见麦叔来了,就应该放下铁门了,干嘛要等麦叔都进来了,才跑出来关铁门呢?
然后自己趴在有玻璃窗的门上堵门。。。
没死只能说导演放水。
然后不止一次用枪管开门,这是怕麦叔抓不着吗?
而且家里这么多枪,一共也没开几发。
你都决心复仇了,M4还不弄一把?
而且身上只带一把长枪,手枪总带一把备用吧?
还把灯全关了,你是远程,麦叔是近战,关灯对谁有利?
地下室里没装监控,起码得在出口处装一个吧?
万一麦叔在旁边等着呢?
你们还要不要出来了?
然后老奶奶单身出来,一间屋一间屋的去找麦叔,得,主客颠倒了,麦叔反倒占了优势,请问这到底是谁家?
导演没办法,又强行保老奶奶,麦叔杀其他人有如砍瓜切菜,全是秒杀,但就是弄不死老奶奶。
女儿最后使了一计还不错,但麦叔摔下来,她就是不补枪。
所以说,最后本该有的高潮,并没有掀起来,颇有虎头蛇尾之感。
建议导演看看小鬼当家是怎么设计的。
这是我第一次写影评,因为我特别喜欢看电影,但不会欣赏电影,只是把电影当作娱乐。
以下是我个人感受 看完这片子以后就一个感觉--十分垃圾,开局一把刀,装备全靠捅.. 开始俩记者(以为是贯穿全剧的角色,没想到是龙套-_-)采访祖母,祖母说是恶魔,又看了豆瓣前几个赞很多的都是好评说片子多好看(虽然电影评分不高)我特娘的竟然相信了... 一个精神病一把水果刀,全剧只用走,警察竟然还抓不到!!!
各种吐槽点,尤其是剧到一半祖母打中精神病肩膀,还能从警察祖母眼皮子下走掉(画重点..这里是走掉,人家都不带跑的) 看完这剧堵得慌,祖母就为了这么一个精神病准备40年,呵呵...全剧也就一惊一诧能吓到人,还有比较血腥,但还是遮盖不住电影是多么垃圾,导演大概是想借此电影说美国警察是多么无能吧.. 我TM竟然为了这么一个垃圾片写了第一次影评???
服了服了...溜😐
一个快70岁的老头子竟然可以一脚踩爆一个人头,这老头是五百多斤的合金骨头金刚狼吧?
70岁的老头,主角光环附体,快速移动,防护甲加满,自动定位,七旬老头还能单手拎起一个人。
刚出来就能准确凭直觉定位的找到记者狗男女(记者狗男女也是傻逼,还对着受害幸存者说为什么不直面杀人狂,脑子是有病吗?
杀人狂是你爹?
),女主家里人也都是弱智,还要布置陷阱在家里等他来,那又何必来之前的打斗呢,是知道自己打不过一定要用陷阱?
监控都吃屎去了?
未卜先知能算到他一定会打斗落在地下室陷阱里吗?
布置个陷阱好了也是这么弱智,怎么不是大爆炸,一点小火苗到底是烧没烧死,反正我觉得他是金刚不坏刀枪不入,说不定断掉的两个手指头都能长回来,枪都是摆设永远打不中人的弱智片,看的我火冒三丈直接快进,简直就是浪费我的生命。
[B-]经过多年的狗尾续貂和烂到爆炸的重启,出品人们终于看不下去了,直接舍弃了第一部以外的所有剧情拍了一部正统续作。
影片刚开始麦叔被抓起来了,这一点就设计的很合理。
麦叔在第一部里留下了一个悬念,没有告诉大家去哪了。
如果让他独自杀人肯定又是个坑,那怎么办呢?
把麦叔抓起来,关那么个几十年他不香?
这样不但约束麦叔,可以足够的时间做铺垫,还有了后面越狱的一幕,表现了麦叔的高智商,是个很明智的选择。
除了麦叔,女主劳瑞回归,也给了我们很大的惊喜。
在迈克尔的梦魇下,她成功的从一个娇弱的少女变成了一个硬气的阿姨,知道麦叔会回来,于是设计好了一切决定打倒麦叔。
剧情方面我们可以看出劳瑞因为迈克尔的梦魇整个人都发生了变化,这里也可以体现麦叔的可怕。
她一心一意想保护自己的家庭,但是没人理解她,甚至把她当个怪人,也照应了现实儿女是怎么对父母的,可怜天下父母心啊。
说实话,这一部的剧情有点像终结者,同样是母亲保护孩子,同样是有追杀者,同样把决战留在最后,一部恐怖片能拍出终结者的感觉,确实挺不错的。
这绝对是万圣节系列最优秀的续作,延续了上一部的经典,把万圣节系列从水深火热之中拉了起来,很适合在万圣节观看。
麦叔也老了😭
因为年轻时杀自己姐姐被关40年,现已经70来岁,老当益壮,拥有自动寻路功能,自带闪躲潜伏功能,自动修复功能,尽管脑袋被敲,肩膀被射,身体被撞,还是可以行动自由,力气如牛,蹦蹦跳跳真是惹人可爱这是一部恐怖惊悚片,如果只为杀戮而看,无话可说,好片呐!
全程没有任何理由,就是杀杀杀,刀刀见血,处处可杀。
但如果追究细节和剧情,这部电影不值一提。
吐槽一下,这片子里面的人物智商真的让人捉急啊!
要对峙不早点,硬是等人躲起来才出来?
厉害的是永远不补刀,貌似这个技能只有杀人男才会,蓄谋已久的仅仅就是为了把杀人男关进房子里烧?
这个强行出第二部的寓意太强啦!
个人认为恐怖和血腥程度仅仅一般,漏洞百出的剧情和人物设定拉低了这部电影的观看效果。
私影二十分钟选片成果,两个半星比较合适,整部片看下来还是没有搞清杀人动机,暂时理解为精神病杀人狂,类似于德州活或电锯惊魂。
两个最大的疑点:1.外婆和迈克尔的关系,为什么迈克尔的目标是她,为什么外婆一定要亲手杀死迈克尔 2.一直以为迈克尔的医生是一个重要人物,确实是主线却没有起到任何实质作用后面被秒,所以他杀死警察时所体会到的感觉,也就是他毕生的研究方向,同时也是迈克尔的精神世界,这个最该被揭示的重要信息并没有告诉观者,对影片的推动没有起到任何作用。
整部影片都在无脑见人即杀,令人费解,当然可能还有前传,但我不知道。
全程唯一战斗人员外婆武力值尚可,,其余花色送人头,妈妈女儿也没遇到什么微笑,尤其女儿只会全程尖叫,全靠房屋配置高级保命。
之前看知乎上推的,其他几部不知道怎么样,就这部观感来讲只能打这么多了。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 架空(ID:jiakong2017),这里是科幻、奇幻、惊悚的世界,欢迎关注。
40年后的《月光光心慌慌2018》,终于唤醒了这个大魔头。
1978年,30岁的约翰·卡朋特为了自己的新作来到了好莱坞的一家道具店。
他买了《星际迷航》寇克舰长的面具,然后剪大了眼睛,弄蓬松了头发,又把面具涂成了白色……就这样,一个改写美恐历史的人物诞生了。
原本买面具只是为了省钱,结果成就了这部名为《月光光心慌慌》的经典。
从那以后,南瓜派+要糖果+捣蛋+《月光光心慌慌》就成了万圣节标配。
它带动“面具男人帮”在大银幕上杀出了一片天地。
△从左到右:《十三号星期五》的杰森、《月光光心慌慌》的迈克尔、《猛鬼街》的弗莱迪,被称作美恐“嗜血三杰”。
△《惊声尖叫》系列,也是受了《月光光心慌慌》的影响。
要知道,每个杀人狂背后都有个闻者伤心,听者流泪的悲伤故事。
比如失恋、被霸凌或者惨遭毁容……但1978年的《月光光心慌慌》却没这么多“麻烦事儿”,卡导的初衷很简单,就是要制造一个喜欢杀人的变态狂魔。
六岁男孩迈克尔在万圣节那天,毫无理由地用一把尖刀捅死了自己的亲姐姐。
没人解释是因为什么,观众只能猜测,也许辛苦要来的糖果都被姐姐吃了?
总之,小魔王被送进了精神病院。
小小年纪跟一群疯子关在一起,本来就扭曲的心态就更崩了。
再出场时,小魔王已经变成了大魔王。
他从精神病院逃了出来,疯狂报复住在他家附近的人。
可能因为长期住在远离现代社会的精神病院,也可能是因为穷。
(空姐一直很纳闷,这刀是哪里买的?
杀这么多人还这么锋利,妥妥厨房神器、电商爆款。
)总之大魔王虽然喜欢杀戮,却遵循着只用刀的这个设定,成了一个执着于“白刀子进红刀子出”的万圣节小淘气。
也是在这个时候,他遇到了劳瑞,一见钟情,开始了长达40年的相爱相杀。
△1978年的女主劳瑞,由杰米·李·科蒂斯扮演。
在1978年第一部的结尾,大魔王被打伤,逃跑之后生死未卜。
这给后面的几部续集营造了无数的可能。
平心而论,按照现在对恐怖片的剧情、节奏等等各方面要求,这部片子实在是有点……呃,最温柔地说,不好看了。
但它在当年就是成了经典。
然后就进入了续集毁原作的常见轨道。
劳瑞成了大魔王的妹妹、大魔王其实信奉邪教……各种狗尾续貂,再加上新版重制,整整“蹂躏”了观众30多个“万圣节”。
除了第二部仍由约翰·卡朋特执导,还算有些看头之外,其余几部只能用“烂片”形容。
所以在时隔40年后,卡导以70岁高龄再度出山,作为执行制片人将自己的代表作又一次搬上银幕。
感谢《星球大战:原力觉醒》,它证明了如果要真正激活一个疲态尽显的系列,光靠延续故事、元素和风格都不够,得把老人家找回来。
所以到了《月光光心慌慌2018》,尖叫女王杰米·李·科蒂斯和最初的大魔王扮演者尼克·卡斯特尔也强势回归。
加上导演,三个人一共201岁,“耆英杀人团”成军。
卡导直接否了之前所有的续集,让《月光光心慌慌2018》的故事延续第一部,来了个真·续作!
△约翰·卡朋特:我疯起来连自己都杀!
==========内含部分剧透==========故事从40年后开始说起,大魔王迈克尔在经历了第一部的杀戮事件后,被送进了精神病院,整整40年没有开口说过话。
这天,两个作死的倒霉记者想来采访他。
男记者也是胆儿肥,掏出大魔王的廉价面具刺激他。
△5毛钱破面具还有脸戴出来吓人!
隔壁家《惊声尖叫》的面具万圣节卖到断货有木有!
就连“照顾”大魔王40年的老司机……啊,不对,是老医生也有点不淡定了。
精神病院里的小伙伴们也陷入疯狂。
可大魔王还是一句话没说。
记者不甘心,去访问当年唯一的幸存者,小保姆劳瑞(以下简称女主)。
女主这些年过得也不容易。
(科蒂斯真是美炸天,年轻时是辣姐姐,现在是辣外婆。
)
△杰米·李·科蒂斯在《真实的谎言》有过经典的性感演出。
谈话很不愉快,女记者脑残地问:“我只想知道当年大魔王为什么选择去杀你?
”男记者补刀:“你有两次失败的婚姻,和孩子也不亲近,这是不是说明你本身有什么问题?
”女主:……(WTF?
)合着照你们的意思,我被追杀还成了我自找的!
我经历过这种事心理压力大,还成罪人了?
男记者厚脸皮地请女主一起去找大魔王,面对面叙个旧。
女主果断开门,叫俩人滚犊子。
镜头一转对准了女主的外孙女儿,小姑娘长得挺漂亮,在学校有个正在交往的男朋友。
她不理解为什么外婆走不出那个“恶魔”的阴影,把自己搞得众叛亲离。
原来女主自从遭遇过大魔王,就一直在武装自己。
她从一个只会尖叫的受害人变成了暴力外婆,还教导女儿和外孙女要学会如何自保。
另一边,大魔王要被精神病院转移,路上(如大家所愿)遭遇了车祸。
△40年不出手的大魔王终于还是被两个智障记者惹毛了,谁让你们说本大王的面具廉价!
总之大魔王逃了出来,随手杀了两个路人和JC蜀黍,顺利逃脱。
跑出来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被自己杀害的亲姐姐的墓地,结果又碰到那俩智障。
△请注意,右下角那个白衣服就是我们的大魔王。
在加油站,大魔王为了表示感谢,特意送了女记者一把红石榴(保湿美白哦亲)。
咳咳,其实是牙齿。
两位记者害人害己,连带着整个加油站的无辜群众都领了便当。
大魔王在短暂露脸后(可以用微秒来计算),戴上了被记者放在后备箱的面具。
△观众:买个新的不行吗?
大魔王:不行,老纸没钱!
暴力外婆在新闻里看到了大魔王逃走的消息,立刻开启战斗模式。
因为正好是万圣节,戴着面具的大魔王混迹在人群中,开始了40年也一点没生疏的“无差别砍杀”。
△又一个小保姆中招……大魔王你是不是跟家政有仇?
以下不剧透了,总之大魔王又找上了女主一家。
女主+女儿+外孙女,三个女人和大魔王的战斗拉开了序幕……
△空姐脑补了一下,如果是大魔王拍的这张照片……
△有点说累了,空姐要先吃个蛋糕补充下糖分,才不是为了显摆我的圣诞甜品。
今年的万圣节,《月光光心慌慌2018》在北美上映,登上北美票房榜首位,周末三天赚入7750万美元。
制作只花了1500万,所以是一天回本,周末翻几倍。
到现在它的票房已经高达2.53亿美元。
不仅如此,口碑也刷出了《月光光心慌慌》系列的新高。
媒体给出了相当高的评价——导演大卫·戈登·格林既保留了老版同名电影中的氛围,又通过恐怖片中难得一见的严谨制作,让该片满足了不同观众的需求。
——《好莱坞报道者》 在以最具创造性的方式扭转局面之前,它以巧妙的手法展现了人们的恐惧。
——《波士顿环球报》 《月光光心慌慌》证明了恐怖经典永远不会消亡,一点爱就能让他们回魂。
——《底特律新闻》中国网友们也有话要说——
究其原因,除了一帮老家伙的世纪大聚首外,本片还有着很多向第一部致敬的桥段,可谓“情怀感”十足。
首先,是老版配乐的经典再现——就像007和伊森·亨特,是帅哥就得自带BGM。
还有这个南瓜从干瘪到饱满的片头动画,也暗示着这部曾被狗尾续貂的作品要来一场翻身仗——
△砍不死你也要萌死你。
这部真·续集有无数“彩蛋”,跟第一集有许多呼应,既延续了风格、叙事,也维护了老粉的感情——
△40年前。
△现在。
△40年前。
△现在。
在第一部里,女主的好朋友就是个小保姆,后来因为不务正业地鼓掌,和男友一起死于大魔王刀下。
最有名的就是这个“床单鬼”造型——
△40年前。
△现在。
到了这部新作,男朋友们也难逃被钉在墙上的厄运——
△40年前。
△现在。
就连两个被“照看”的小孩也像原作一样,称呼大魔王为“恶魔人”。
△40年前。
△现在。
别忘了这只破门而出的手,当时把观众们吓得不轻——
△40年前。
可怜美国人民40年来水深火热,至今安不起防盗门——
△现在。
还有,小伙伴追问外孙女:“你外婆是不是大魔王的妹妹?
”她回答说:“那只是一些人瞎编的,可能会让他们感觉好一点。
”这显然是在暗讽1981年的那部《月光光心慌慌2》。
因为就是在这部续集中,女主劳瑞被设定为大魔王迈克尔的妹妹。
△1981年的《月光光心慌慌》2虽然第二集的编剧同样是约翰·卡朋特,但他自己也说过,拍续集是纯为了赚钱,才会有这么狗血的设定。
卡导对这么不负责任的做法一直很后悔,所以当他有机会推出新版,他就否定了之前所有续集,算是修正自己的过错。
还有还有,原作中有个叫朗尼·伊拉姆的角色,是个很讨厌的校园恶霸。
到了2018版,外孙女的小男友就是他的儿子。
△《月光光心慌慌2018》里的小男友卡梅隆。
这种有趣的人物关系衔接,既博取了死忠粉的好感,也增强了故事的传奇色彩。
虽然空姐不想剧透,但看过恐怖片的人都知道,每一个冷血杀人魔都是不死的。
他们会在任何需要拍续集的情况下,带着满身血污和泥泞站起来。
更何况这部续集的票房和口碑又刷新了纪录。
所以谁也不敢保证明年或是后年的万圣节,我们的面具大魔王不会再次出现。
(才不要这种担保。
)
从1978年开始,他由一个孩子成长为年过半百的老人。
唯一不改的,就是他从未停止过杀戮。
这不仅仅是他本身的成长,也代表了整个美恐影史的成长。
他会一直杀下去,在每一个万圣节,潜伏在黑夜中,带给你血腥和恐怖的噩梦。
人类最古老而强烈的情绪是恐惧,而最古老最强烈的恐惧则来源于未知。
——洛夫克拉夫特*选题 / 纨纸· —— End —— ·
好嘛这家整的,九群二十七地堡,地雷阵外加迷魂阵,可惜看这意思到了还没搞定???
无言以对,热爱恐怖片的我,开场二十分钟直接睡着了。
期待了这么久 结果全是失望套路了无新意 还不如20年前的老版本有看头
老太与迈克尔猫鼠斗这段拍的很出彩,两人都不是莽夫,攻防转换了几次,很有巧思
不说话的变态杀手vs女性反抗的典型—硬核老太太。没什么恐怖的感觉,普通路人智商没在线。一般看看吧
40年后的狗尾续貂,且不说惊悚效果很“次”,故事剧本也是不合逻辑与无趣,残暴、血浆与杀人事件沦为“刺激”观众感观的主要卖点,较失望。
万圣节应景去看恐怖片,跑去电影院放的却是法语配音无字幕,美国恐怖片听法语对白真实奇怪……没看过前作,很遗憾,已经各种被超好口碑洗脑然后感觉自己不太能理解这种纯砍杀片。不过已经把补看前作提上日程了。856
整部影片就是“我们会讲一个很可怕很可怕很可怕的人”但事实是好无聊
还是蛮好看的,就是警察和男人都死光光,三代女人活下来。这样火烧恶魔人,片尾还有粗重的呼吸声,就看续集怎么复活了
把兄妹俩的执念做并排对照这点真是挺出挑的
没有看过前作,单看这部只觉得好无聊。
太赞了!不仅完美致敬了卡朋特的原版,主治医生的角色设定更隔代致敬了卡朋特偶像霍克斯原版怪型的李聪科学家,高潮阶段狩猎者与猎物的身份反转更是神来之笔
60/100 实话讲,由于麦克这个角色本身的设定以及从一开始打造的邻里惊魂所限,halloween想玩儿出什么新意不容易。但我认为至少比现在这版应该做的再好一些,少一些老生常谈的恐怖片套路,多下一些功夫在调度上,效果会比卖情怀讨喜很多。
智商在一次又一次的被刷低。最后安全屋,居然被这么简单的就被攻破。3呆祖母女,放着大量枪械做摆设,完全没有协同作战的意识。诸多的陪死,能否有变得聪明一点呢? 本以为聪明的小黑人,能有什么异常表现... 恐怖气氛音乐等不错。 血腥也够了。4星有了。
破案了,麦扣是一千年以后穿越时空来的生化机械人型兵器,不但被枪打了可以自愈,被车撞了也没事,还自带牛逼技能降智光环,周围所有人车不会开了,枪不瞎几把打,还出去送死,全员死了都该
Laurie's like Sarah Connor in T2...复古与致敬、身份的对调。一听到那音乐就起鸡皮!!
#补标#
6.4分。10年代的三部曲的开端,延续前两部的剧情,已经有很明显的女性主义特征了
二刷。决定再给DGG一次机会,重看了一遍,并不失望。这次复看最大的感慨是如今的恐怖电影已不再是“调度的魔术”,似乎创作者们越来越热衷于复杂表意的文本阐释,大抵是因为一切调度的算计都很难突破固有的类型范式,再次注意到了DGG对“省略”的喜爱(《信徒》里他省略了两个女孩被俯身的全过程,这里则是逃狱),他在调度上采取了非常简洁的策略,大量被Myers杀死的角色都没有被害过程的展示,Myers的杀戮更是无比利落。诚然《万圣节》并非血浆四溅的砍杀爽片,但这样的类型策略对于Myers无疑在肉体的不死之身外从象征上完成了一次从“纯粹邪恶”到“神化”的过度,他作为死神,不会享受杀戮的过程,永远直接进犯、收割生命,而面对Lauri三人的“智取”,也必然不会被击败,Myers和这个系列由此拥有了更为特殊的形象价值。
慢条斯理的杀人狂 lol 暴虐得喜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