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看完惊变28天觉得挺好于是就来看看着所谓的续集,没想到,这片子倒是再一次验证了“续集不如原作”的观点。
若就是当一个看看恶心恐怖的丧尸电影来打发时间还凑合,若是稍微注重点理性逻辑,认真分析一下情节安排就觉得十分无厘头,硬伤过多,完全没有太多的逻辑;为了使僵尸再次出现,剧情主线做得把人的看得太过愚蠢。
我想不通一个难民区居然出口居然那么简陋,居然让俩小屁孩轻易跑出;我想不通一个平民居然能那么简简单单刷卡进入隔离室,这么一个重要的感染者所处隔离室旁没有军人看守;我想不通丧尸出现,隔离区里居然会是如此狭小拥挤,也没多强的军力在门口守卫,貌似就一个士兵.....可能么,还TNND是一个垃圾锁锁的一个破门......太低估美军的智商了吧反正看了就是让人觉得胸闷,无语...
终于在多次干扰下,分四次看完了《28周后》。
看后引发了一系列思考如下。
(敬告:思考较多,文章较长,须谨慎阅读) 思考问题一:关于僵尸与类僵尸生物的界定 小蓝不止一次的纠正我,《28周后》中的怪物是受病毒感染的人类,是活的,绝不能将其误认为僵尸。
看完影片后,发现这些怪物确有别于传统僵尸,但又不能算是人类,应当属于某种类僵尸生物。
简单普及一下相关生物学知识。
僵尸,从词条上看,僵为定语,尸为中心词。
笔者认为,僵尸的产生原因是由于人死后神经中枢还残留某种简单意识,在阳光、温度、水分等外界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具体什么条件目前尚不得知)发生尸变,使得尸体具备某种行动能力。
但由于尸体存留的意识低级,因此僵尸的行动能力主要限于原始的捕杀。
但由于尸体存留的意识低级,因此僵尸的行动能力主要限于原始的捕杀。
僵尸的攻击力虽强,但智商低下,行动缓慢,人类只要避免暴露在其视线范围内就不会受到主动攻击。
因此,万一某日偶遇僵尸,笔者建议你不要与其发生正面冲突,找个地方藏起来等待救援或是摹仿其形态混于其中伺机逃跑都是不错的选择,但切记把手机调成震动以免暴露目标。
也有部分进化后的僵尸存留了较高的智商,比如《活死人之地》中的具备一定领导才能的僵尸首领,或是《恐怖大师》中要求民主投票权的越战阵亡人,还有《僵尸管家》中服务于人类的工作型僵尸,这类非典型性僵尸已经具备了一定自我认知意识,如果能够获得适当的尊重,还是能够与人类和平共处的。
鉴于僵尸并不具备功能健全的消化和吸收系统,因此其撕咬吞噬人类的行为应当不是出于果腹的需求,也许这只是他们特有的无性繁殖方式吧。
但是《28周后》中的怪物则不然,他们的确如小蓝所说是活的,因为影片开始处曾介绍说,灾难发生五周后,最后一个受感染者因“食物”缺乏而死亡,反之则可推断,它们曾经是活着的。
据笔者观察,这种类僵尸生物是感染了一种类似于狂犬病的病毒,被这种病毒感染了一定时间后,会出现假死亡的状态,比如呼吸心跳停止,但大脑仍未死亡。
再过一段时间后,病毒侵袭神经中枢,会让被感染者重新具备简单的行动能力,出现所谓“尸变”的现象。
此时的被感染者会出现狂燥、嗜撕咬、攻击性强的特征,并通过唾液、血液继续传播病毒,直至其神经中枢被摧毁。
《28周后》中人类在感染病毒后并不会死亡,而是立刻会出现狂燥的症状;受害者如果被袭击的是致命部位,会正常死亡(如电影中的PP女医生),如是没有受到致命袭击,就会成为受感染的怪物,继承革命先辈的光荣传统,这与僵尸死后再复活是完全不同的。
这些怪物受病毒感染后基因变异,出现了一种狂燥症状,不仅主动攻击人类,而且行动迅速,身手敏捷,完全没有“僵”的特点。
《28周后》中变异后的父亲,轻易逃出被军方封锁的基地,并多次躲过扫射、毒气、轰炸等大规模杀伤手段而存活到最后,其智商非普通僵尸所能项背。
本质的不同导致他们的生命力也不同。
类僵尸是活的,所以它们虽然攻击力较强,但也具备生命的脆弱,被子弹击中要害部位、吸入毒气、爆炸后引起的火焰均可将其消灭。
但是,僵尸则要顽强得多,大家应当还记得《僵尸的黎明》中众僵尸在枪林弹雨中奋勇前进,以及在火中涅磐的奇观吧。
对于克制僵尸的方法普遍存在理解误区,有的同学以为脖子上缠圈大蒜就可以让僵尸退避三舍,有的同学高价制作桃木剑、进口圣水以备防身之用,有的同学彻夜观看斗牛表演、苦练“十字穿心”克敌,甚至有的同学天真得以为只要不在月圆之夜出门就不会受到不明生物袭击。
唉,笔者曾经告诫他们这些方法都是错误的,他们没有听信,直到变成僵尸后才追悔莫及。
笔者在此郑重声明,僵尸的弱点在其中枢神经,因此消灭僵尸的唯一方法就是“暴头”!!!
无论是用枪、铁锨还是折凳(伟大的肖恩同学还曾经用黑胶唱片暴过一只,当然是他最不喜欢的那张),只要把僵尸的脑袋打烂,就再也不会出现它晃晃悠悠、晃晃悠悠地又爬起来了的可怕场面了。
思考问题二:最后到底是人类杀光僵尸,还是僵尸吃光人类呢?
如同唐僧与妖精的博弈问题一样,人类与僵尸(或类僵尸生物)的关系也是笔者经常思考的一大难题。
正如前文所述,在满足一定条件下,僵尸与类僵尸生物完全有存在的可能。
那么一旦人类与它们发生冲突,谁能取得最后的幸存权呢。
本来笔者是坚信人类是可以以其数量及智商取得胜利的,但观看本片后,我开始怀疑地球的最终统治者很可能是僵尸或类僵尸生物。
《28周后》的开头,两个孩子因怀念母亲把受感染的母亲带到安全区,父亲又因与母亲接了一个“死亡之吻”而再次掀起类僵尸生物的狂潮;姐姐明明已看到了弟弟猩血的眼白,却因为“无论发生什么,我们都再也不要分开”的承诺,骗他没有受到感染(否则深明大义的弟弟肯定自暴以谢天下);最后,一向谨慎的黑人士兵也被姐姐无辜的眼神蒙蔽,把传染源带到了安全区。
如此看来,爱成为了病毒蔓延的根本原因。
设想,如果当初坚定地执行“红色警报”命令,将出现传染源的地区一律炸平,就不会出现续集的可能了。
反观类僵尸生物,从一开始就报着咬一个不枉此生、咬两个老子就赚了的简单信念,执著而坚定的发展下线,即便在人类一次又一次的灭绝性攻击下,依然如燎原星火般颠扑不灭,雨后春笋般欣欣向荣,形势一片大好。
看影片结尾处一群新生力量,那一路小跑简直比《我的父亲母亲》中的章子怡更具青春活力。
思考结论,人类的感情太复杂、欲望太多,个性太强,可能创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明时是把好手,但真正谈到纯粹的进化与生存,还是简单低等的生物更有适应能力吧。
思考问题三:关于数字28与僵尸的无限可能 “28”系列已经拍了两集了。
28天后,一场病毒将伦敦变成几乎空无一人的死城。
28周后,政府认为病毒已彻底失去载体,幸存的英国人得以重返故土,重建家园。
《28周后》的结尾处,感染源再次流入安全区,接下来还有无数种可能,笔者提供其中两种以供参考。
《28月后》,科学家们发现了《28周后》中对病毒免疫的姐弟,从他们的基因中提取抗体制作了“抗尸毒一号”,并派出注射了这种抗体的二十位特种兵去消灭类僵尸生物。
二十位勇士与类僵尸生物厮杀数日,最终有十二位特种兵伤痕累累地凯旋而归。
28个月后,科学家们发现,曾经用来做抗体实验的猩猩发生基因突变,于是政府将十二位特种兵招回进行研究。
在研究过程中,其中两位特种兵先后变成了类僵尸生物,时间恰好是其受僵尸袭击之日的整整28个月后。
科学家们认为,“抗尸毒一号”对病毒免疫期只有28个月,免疫期一过,原先潜伏在幸存者体内的病毒便会发作。
为了全人类的安全,政府下令将其余十位特种兵杀死。
几个科学家认为这种做法对于曾经冒死拯救人类的英雄太不人道了,于是将十位特种兵救出,并再次注射了他们研制的新型抗体,一群人从此踏上亡命之途。
一路上,他们既要躲避政府的追杀,又要时时堤防自己的队友狂性大发。
不断地有人发病,科学家们不断改良抗体成分以增强抗体的效力,每个人到了自己受伤28个月后的那天都会岌岌可危(影片在每个人出现时,旁边可以标注“谁谁谁,于X月X日遇袭受伤,并回放当初遇袭场面”),害怕自己会发病,也害怕遭队友杀害。
当其中一个人谎报自己的受伤日而发生意外伤亡时,剩下的几个人便相互猜疑,整个团体发生信任危机和冲突。
经过一番惊心搏斗,当初所有的幸存者都死亡,连主人公俊男科学家也被咬了一口。
又过了28个月,幸存的靓女科学家拿着枪对着五花大绑的俊男科学家,等待新型抗体的最终结果?
然后黑屏、尖叫、枪声、片尾乐起字幕……有耐心看完长达十分钟字幕的铁杆影迷,会在字幕结束后看到最终的结局,俊男科学家狂啃靓女科学家…… 《28年后》应当就是狗尾续貂之作了,讲28年后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已经全部灭亡,一群外星人来到了地球,想利用高科技恢复曾经的文明,于是复制了地球上的生物,其中包括人类和类僵尸生物,于是人呀,僵尸呀,外星人呀开始混战,乱七八糟地打呀……凭此剧本,《28年后》应当能斩获2010年金酸莓奖多项提名。
如果有冤大头愿意投资拍摄这两部续集,笔者愿免费转让版权,前提是可以让笔者在其中卡一角,扮演一个类僵尸生物。
反正既然连阪上美空这小Y头都可以获奥斯卡最佳女主角,以笔者的姿色和演技,凭个类僵尸生物的角色问鼎奥斯卡女配也不算是痴人说梦吧:)
28天据说很好,然而学校FTP里找不到下载资源,只有免费的28周可以看,看了之后就不再指望28年了。
演员有些个面善的,仔细想想却记不得曾经出现在哪部片子里。
萝卜说那个狙击手演过某出戏,绝然没有大牌。
也好,恐怖片嘛,最好的状态就应该是——“讲述老百姓自己的故事”。
据说28天的故事很紧,病毒的侵入是迅速和快捷的。
准确的说它描述的大概是一种进化机制,DNA的迅速调谐使慢腾腾的人类脱胎换骨,生龙活虎,速度赛刘翔。
传统僵尸片里的长期而艰巨的抵抗过程不见踪影,取而代之的是半分钟前还和你一同罹难的友人化作最危险最凶恶的敌人致你于死地。
两眼泛红,六亲不认,血肉横飞,我可没有说……这就是证券市场。
截止目前,提到的都算优点。
本片瑕疵只有一个,就是太低估群众智慧了。
姗姗来迟的直升机,胸有成竹的镇暴兵,把不明真相的群众圈在一个没有保安措施的大房间里,关上灯留个后门,明摆着就是准备在五分钟后上映僵尸无双百人斩。
别出心裁地让军队做第三势力击杀幸存者,僵尸王躲过了三角洲的狙击凝固汽油弹的轰炸弄死了美女军官却被一个持枪新手随意射杀,最有趣的是僵尸的行动逻辑比起以往的僵尸片都更为耳目一新:传统的僵尸片的模式是这样的:我要吃你,我咬了你,结局A:你被我吃了,我去找下一个人结局B:我没吃成,你跑掉了,你感染了,你变僵尸,我们一起去找下一个人28天和28周的模式是这样的:我要吃你,我咬了你结局A:你感染了,我还没咬第二口呢你就变成和我一样的东西,好吧我们去咬别人,咦这人怎么也跑得这么快,那大家一起来吧,又咬一个,又变成红眼跑酷男,娘的比我跑的还快……结局的结局:我饿啊,我改吃素好吗?
结论:我不要做第一只僵尸结论的结论:我该减肥了。
我要找一个戴眼镜的姑娘,我要和她就着巴黎早春和煦的夕阳,我要听着她亲切的喊“学长、学长”,手拉手快速通过埃菲尔铁塔旁边内广场。
许多嘲讽式的差评,可以给剧情梳理出一条很清晰的主线:如果不是小女人相思心切扒开窗户往外看,就不会引来丧尸了嘛。
如果Alice不去管那个陌生小孩,就不会被困在屋子里了嘛。
如果姐弟俩不溜出安全区去找亲妈的照片,就不会把病毒源带回来了嘛。
如果Don不是还剩了一点良心偷偷去向妻子赎罪,就没机会被感染了嘛。
如果不是Scarlet抱着希望去搭救那两个小孩,就没有后来的事了嘛。
如果不是鹰眼Dole正义感爆发,临阵反水去营救平民,说不定病毒就被绞杀在隔离区里了嘛。
如果姐姐发现弟弟变异后毫不犹豫地把他打死,不就永绝后患了嘛。
如果飞行员最后关头没有心软带俩姐弟上飞机,病毒就不会扩散到欧洲大陆去了嘛。
归根结底一句话,不作死就不会死嘛。
但是,但是,但是——或许,这不就是编剧想说的嘛,我想这家伙肯定坏笑着喃喃自语:搭救陌生小孩的女人。
不忍心射杀平民的士兵。
希望拯救人类的医生。
对不起,这一次,救世主没有出现。
而且,每一项牺牲自己拯救他人的努力,最终换来的却都是更多人的牺牲。
这一次,害死人类的,不是冷漠、自私、无情、猜疑,而恰恰是同情心、责任感、情义、信任。
当Don自私地扔下妻子一个人逃走的时候,他活了下来。
当他鼓起勇气去吻了携带病毒的妻子后,英国再一次毁灭了。
其实,真正的病毒,是人性啊,而且,还不仅仅是恶的那一部分(前作《惊变28天》恰恰表达了这点),那种叫善的病毒,当它阻止我们践行理性的时候,我们甚至没有任何抗体。
这样的“善”寄生于人体中,互相影响着、扩散着,Scarlet感染了Dole,Dole又感染了他的战友,在它的掩护下,致命的病毒才免于被赶尽杀绝,并且像火炬接力一样,一站一站传递下去。
最悲哀的事情,恐怕莫过于此了吧。
伦敦的街道空无一人,大笨钟依然孤独地矗立着。
惊变28天的僵尸们又回来了。
近几年欧美僵尸题材的电影有不少,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带着黑色幽默及恶搞风格的《僵尸肖恩》。
通常欧美的僵尸与咱中国挂符的跳尸不同,他们多是喜欢加点儿科学依据,说白了无非就是生化实验变异病毒什么的,而且其僵尸多数反应迟钝,行动缓慢,人类被尸毒感染后,也需要先躺上个小半天才能变异。
而在惊变28这个系列中,僵尸的类型则比较有个性,行动异常敏捷,论奔跑速度100米跑进12秒应该不成问题,要搁在漫画里脚下肯定得加个小旋风什么的。
而其病毒感染速度更令人咋舌,大概只要几秒的时间,就能把活生生的人类变成活生生的僵尸。
在第一部《惊变28天》中,印象比较深刻一个镜头就是一彪悍女看到朋友被感染,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抽刀把他砍得稀里哗啦。
Be quick or be dead,这样的设定造就了片中的生存法则,甚至有时让人始料未及,来不及思考,不能不说给片中的角色和观众都带来一种强烈的精神冲击。
尤其在本作《惊变28周》中,将故事线索定在一家人中,更带有一种骨肉相残的震撼。
试想要将与你朝夕相处的亲人秒杀掉,那要舍弃多少感情,又是怎样的一种痛苦和无奈。
所以在最终女儿弑父的时候,她不得不落下一滴晶莹剔透的泪。
在前作中,加入了一些对人性的反思,可总感觉有些生硬,强迫你思考一样。
在本作中似乎也有这样的痕迹,但却让人舒服很多,或许是加入了更多情感的缘故吧。
开篇讲述一老爸级人物为了自保小命,丢下陷入尸群的妻子不管,独自跑路,算是埋下伏笔。
中间妻子被救,老爸带着内疚去请求妻子原谅,然后两人深情一吻。
不吻还好,这一吻老爸被感染,瞬间人性泯灭,把妻子虐杀。
那可是曾经朝夕相处的,刚刚还说过“我爱你”的妻子啊,可老爸全然不顾,以令人发指的手段肆虐着妻子。
短短几秒,亲情就溃不成形,妻子都来不及痛苦就挂了,只剩我在替她震惊着……后来幸存者大逃亡,前有军方的追杀,后有僵尸的啃咬,孤立无援,叫天不灵叫地不应。
究竟何处是我归所?
他们只能无助地奔跑着。
说到这,觉得这片的编剧也真够没人性的,逃亡路上让配角基本死个干净。
那些路人甲乙丙丁不提也罢,可是神枪大兵哥和温柔医护妹也不得好死。
强悍的大兵哥一路好心地帮众人解围,后来却舍己为人惨被红烧,真是生的伟大,死的光荣。
亲切的医护妹对主角姐弟俩也是关爱有加,可最后仍然难逃变异老爸的毒手,被其残忍虐杀。
唉,看到她香消玉殒,我忍不住地对没人性的变态老爸和编剧喷了句,我C。
也感到有些地方的剧情比较弱。
比如片中把幸存的老爸设定成一个在军方负责维护照明、供电、供热的维修科长,还赋予他莫大的通行权,能在所有区域自由出入。
这未免有些牵强,哪个军事基地还不设个闲人免进高度机密区啊,里面出现问题了带你进来修修,平时没大毛病能让一个维修工说来就来说走就走吗?
可如果不这么设定的话,接下来老爸就不能跑进去跟他老婆舌吻,再接下来他也不会被感染,自然也不能完成将病毒传染给广大人民的重任,那片子就演不下去了啊。
所以老爸拿着通行卡东刷西刷,一刷到底,看的我不禁感叹,哪天我要是刷银卡能像他那样该多么潇洒啊。
红色警戒开始的时候,军方把众人赶进小黑屋,说是为了大家的安全,想必那房门定是刀枪不入了吧,可过了没多久变异老爸竟然破门而入,东啃西咬,为所欲为。
那破门安全得跟纸糊的差不多,还没一开始隔离他俩孩子的玻璃窗结实呢。
可毕竟人家不是剧情片,偶尔弱一两下也是可以忍的,只要血腥场面做够,也不妨碍产生快感。
说起血腥场面,这片绝对满足。
僵尸啃人那是最基本的,从片子伊始就毫不拖沓掩饰,不必多说。
后期逃亡开始,楼顶狙击手的free shots、大量火焰弹清城、直升机螺旋桨搅杀都是精彩的场面。
虽然咱看得是RMVB,没什么资格谈论太多关于音效方面的事,但俺耳朵还不聋,大体还是能听出在配乐音效绝不低俗。
主旋律听起来熟悉,应该是继承前作的风格。
而摄影方面,直升机航拍,飞车追拍,全景与特写的交叉,还有每逢僵尸啃人时那种类似主视角的手持摄影晃动一应俱全,也值得称道。
更要一提的是,片中僵尸嗜血的场景都是点到即止,而不是以此为噱头,反复得让人恶心。
这片能以这样的投资拍出如此的效果,比起那些惊天动地大制作的片子,绝对是物超所值了。
唯美的镜头与恐怖的主题形成强烈的反差,也算是惊变28系列的一个亮点。
记得第一部中就有个场景,是主角一行来到郊外,出现一片色彩鲜艳的花田,让人眼前一亮,豁然开朗。
而在本作中也有老爸被嗜血的僵尸追杀时的美丽乡村景色,和直升机对着僵尸cut cut cut时那一片绿色的草地,让影片更像一场美丽的噩梦。
用美景来反衬恐怖的气氛,如同用血肉滋养一片土地一样,多环保啊。
片子最后,逃离的直升机飞越农田,飞越大海,在不绝于耳的轰隆声中远去了。
屏幕上很有双重意义地打出“28 DAYS LATER”,然后镜头中出现一张写着“FOR DAD”的纸片,几个人在手持摄影的晃动画面中被僵尸追着继续奔跑,奔跑。
当埃菲尔铁塔屹立在前方的时候,影片戛然而止,看来法国最终难逃被英国意淫的一劫。
把这样的结局跟英法两国自古以来良好的对立传统联系在一起,不免有点儿小小的讽刺,继而又难免让人猜想:难道,下次还会再来个28 MONTHS LATER吗?
看过惊变28天再看此片,实在是说不过去,太多似曾相识的镜头带来太多的厌倦与反感,情节也没什么突破,看此片完全是浪费时间.
看完后我不得不佩服这两部片子的导演,很少有电影角色能让能让观众恨得如此之深。
为什么。
因为寻常电影中的导致其他人遭殃的就是反派,他们与其他人站在对立面。
而在这两部片子却让好似正面角色的几个主角连闯大祸,导致千万无辜民众痛苦死亡,只是因为无知有爱,而且到最后根本没有反省过自己的错误还认为自己是对的值得的,引来一片骂声。
但细细品味一下,却不得不感觉到导演的独到之处,就拿28周来说,片中最后的灾难爆发其实是由无数个细节构成的,可以说是片中角色的选择一步步导致了世界的毁灭。
而导致最终灾难的恰好是角色在每个细节选择了所谓人性善良的一面,比如一开场给那个小孩开门导致他被感染的父母追杀过来一屋子人基本全灭,女医生在感染爆发前去救那两个可能被感染的孩子,狙击手因为下面有小孩而放弃屠杀任务去保护小孩,黑人飞行员没有开枪而是最后让两个满身是血的感染小孩上了飞机....可以说每一次选择,只要撇开人性选择理智的话,结果都不会是这样。
可是导演恰恰违背电影中善良正义一定是正面角色,一定会战胜邪恶的常规,拍出了这样一部有争议的电影。
我向他致敬,因为这样的电影才贴近真实,末日里不需要什么充满爱心的正义英雄,同时也给世人以警醒,不要电影看多了以为当英雄一定的对的,有可能只是造成了自己和他人的毁灭。
影片开始就给人危机意识,也许是续集的关系,这种没有铺垫,直入主题的方式还真有些一时适应不过来。
奔跑的Don,四周蜂拥而至的僵尸,伙伴被咬后,毫无潜伏期的变成魔鬼,晃动的摄像机镜头表现出的压迫感让人绷紧神经,这不像生化危机中的逛街型僵尸,这里的怪物个个练过110米栏。
重回伦敦的两个孩子表现的兴奋多过恐惧,偷偷跑进隔离区后兴奋的样子,让人怎么也难理解这是两个家遭如此变故的人。
这一家人似乎就是被派来毁掉人类的,母亲依靠顽强的生命力将病毒成功带入,父亲接过接力棒,开始肆意繁殖同类,并在临终之前把将病毒发扬光大的任务交给了儿子,而儿子最终在女儿的帮助下成功将病毒感染到整个欧洲大陆。
简直是联邦速递,使命必达。
本来认为是男女主角的两个人相继以惨烈的方式死掉,原来主角是两个孩子,两个将全人类安危当儿戏的孩子,人类以这样的方式毁掉,还真是可悲可叹呀。
这个星期看了两部Rose Byrne的片子,算是五官精致的美女,不过恐怖片中的美女总是让人没法看到最好的一面。
Imogen Poots算是第一眼惊艳型的美女,有些像Scarlett Johansson,但越看越觉得有些地方不对,先暂且归类为年少没张开吧。
这部是上班的时候关了音响开小窗口看的,看完就觉得这整个的事件都是他们主角一家子惹出来的。。。
这一家人大概都是B型,就是传说中的好话不听非要自己擅自行动的那种SB。。。
一开始两个孩子不肯好好地呆在安全区,非要自己溜到隔离区回家,结果把病毒携带者的妈妈带进了安全区。。。
然后孩子他爹又擅自溜进去看孩子他妈,结果尸变了。。。
(他这个门卡的权限也未免太高了)结果所有的群众演员其实都是炮灰,陪了这一家人变了丧尸狗血恩怨狂奔互咬。。。
无组织无纪律的主角群惹不起啊!
最后岛国也阻挡不了丧尸病毒了,一群丧尸冲向埃菲尔铁塔啊哈哈哈哈,我就想知道片尾出现过的一个伦敦废弃大球场是不是我们阿森纳的酋长大球场???
以前看的时候租碟子,翻译也烂,到现在除了奔跑那段有印象其余都已忘记今天把一二部又重新回顾一番,发现其实开头这男的没啥大错故事伊始他们接纳一傻逼男孩,这死小孩引一大帮丧尸过来把个女的啃了一个身强力壮的小伙见此情景缩卵逃窜。
然后孩他爹拿着个撬棍坚守阵地,敲掉咬人的和被咬的,且战且退为同屋争取时间。
后在撬棍打飞的情况下上楼找老婆,这时大家都在逃命,这很符合逻辑。
那个死小孩在干嘛?
到处躲藏见缝就钻;他老婆在干嘛?
居然在找这个死小孩!
纯属不合常理的脑残。。。
他上来跟他老婆说别找了,他老婆就跟魔怔一样不理他继续找;那傻逼男孩也不知怎回事,躲得连常住此地的他老婆都找不到。
接着一帮丧尸进门,他老婆才TM把那死小孩找到,刚好丧尸位于他和老婆中间,没办法他只能放弃。
于是为了活命,这哥们跟一帮丧尸拼速度,还亲眼见到小伙落水尸变。
获救之后他参与1区的重建,还得面对两个刚才外地回来,啥都没经历过没见识过生死,只知道抱怨和捣乱的傻逼孩子的无端指责。
心怀内疚安顿好孩子马上去跟妻子道歉,结果又被传染。
在经历了这一切之后,他的怨气和怒意可想而知,也就难怪为什么他能坚持到最后。
只有如此倒霉杯具的人生,才有可能造就追踪者一般的强大BOSS
~~
我都编续集了~
只为JR~
就那样呗。搞不懂那个爸爸干嘛一直追着他儿子女儿。杰瑞米在里面很hero,和那些残暴自保的大兵对比很强烈
比1差了很多,就是纯种僵尸片嘛 。。。。
不喜欢啊不喜欢,有杰瑞米雷纳也不喜欢......
演技好的不给多少戏份,郁闷,最后法国那边我笑了
相当的平庸
这个阵容在当时连三四线都算不上吧,现在看起来好屌,鹰眼、萝丝拜恩、伊莫、艾尔巴,全明星啊这是。
怎么跟前作比啊。。。连狗尾都配不上
不咋的
破极限
5.0/10 分。2024.09.05,初看,EUR欧版蓝光。惊变28系列第二部。和第一部《惊变28天》唯一有关系的就是病毒了。下一部是《惊变28年》(2025)。。。镜头乱晃个球呀!真的是狗尾续貂的鸡肋。。。太多槽点了。无力吐了。勉强给个3星。。。
不让人失望的续集。
与前作大同小异,而且似乎缺乏了前作中对于人生和社会反思的那种深度,不过影片的音乐还确实不错
又一神儿片,剧情逻辑令人发指!!!
跟28天完全不是一个故事好么
跟博伊尔的《28天后》差的不是一个量级,导演似乎是想做点硬核的东西出来,但结果却是软塌塌的,漏洞无处不在:一个军事管制隔离区的预案和防护措施怎么会弱爆到这种程度?也就开场的那段追杀逃生的戏码挺带感。
几乎变成了彻头彻尾的丧尸片,那些痛骂前作垃圾的同学这一次可以大饱眼福了。呵呵……
姐弟俩简直应该被切片。太讨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