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表示深深的失望!
我心目中的,或者说印象中的ICAC不是这样的!
当然古仔帅气的出场我还是相当满意,一瞬间觉得,嗯,还不错,之前ICAC西装革履的帅气形象还是有了!
可是,可是,可是,一部电影不是光有帅气的男主就行的,尤其这类片子,要丰富的剧情,要扣人心弦的打斗场面,要云里雾里的故事推进,要斗智斗勇的刺激桥段,然而这部电影,什么也没有!
ICAC和警队执法部门之间你来我往的令人"目瞪口呆"请咖啡执法过程中一个弱智的毁了重要证物的警察,因此得到了一笔巨款,然后他就被投诉了,很容易的投诉了,再然后他就被ICAC叫去,然后他就被请去ICAC喝咖啡,哦,不,现在也可以改喝龙井了,再然后亮了一下重要证据他就被放了,这也可以被理解为放长线钓大鱼,可是钓毛线的大鱼,那大boss弱的简直分分钟想拍死,那么容易被跟踪,那么容易被监听,这些不法分子简直是越活越回去了,难道真的是我们的ICAC越来越厉害了吗, no no no,绝对是编剧越来越ruozhi了!
竟然傻帽到跟踪以后翻过大boss家的院墙,要是我戴眼镜不知道跌破多少部了!
然后我们"厉害的"两位ICAC就被请去警局喝咖啡了,然后他很快就被放出来了!
这过家家式的剧情,我想扔板砖,当然,我不会,我是文明人,还忍得住!
弱的连"妈妈"都快不认识的人设首先是我们的男主角,ICAC调查处的主任,最基本的设置也该是冷静睿智,查案一等一的高手吧!
然而他没有,他没有,他没有,连这么弱的人设都不给他,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还没有遇到什么大事吧,然后人就颓废了,然后就喝酒了,然后在剧里除了带着重要的女主角跑出来,我没看到他的一点儿用处,完全没有,唯一还记得他布置的任务是要手下去套那个女孩的料!
真的,这个ICAC只有形象,没有灵魂!
我很伤心!
很伤心!
然后是此案最关键,我也认为是最厉害的人物出场,没错,就是一个看起来弱弱的女孩子,一个喜欢帮别人,所以一直做义工的女孩子!
然而,这个女孩子,随随便便就为两位重量级人物——警察和政界退休要员,留下了让别人要挟的证据!
然后他很随随便便的就被说服了转作污点证人,然后她很随随便便的就套出了大boss说收买警界,政界要员的话,然后她就被追杀,然后他们死里逃生,然后案子可以close file了!
其他人物比如大boss——无语,弱!
会计——弱!
弱弱弱弱!
所以弱zhi的剧情加上弱zhi的人设,并没有负负得正,而是一路跑远了,再也回不来了!
让人想哭的关键时刻倒计时阻止Z基金上市,防止zhengfu的钱投下去,改是特别紧张刺激的,而我们的这部影片,就只有几个数字概念,上市前5天,4天,3天,2天,1天,就是倒数一下,按理这五天应该要刺激的大干几场,然而,什么也没有发生,白水煮蛋,平平淡淡sha蛋!
你要copy俗套剧情,那就copy好了,可是copy出来确比人家原版弱的不是一点两点这点就让人难以忍受了!
当然正义是要胜利的,坏人是要伏法的,有贪污的地方,就有ICAC!
可是,有港片的地方,我哪里去寻找曾经的感觉,曾经的港味儿!
即使影片最后一幕ICAC很俗气的来了集体亮相,精精神神的想展现一下正义的者的风采,可是他们走出的不是港片特有味道,而是相去甚远的我的回忆!
任性打三分是因为我的始终深藏的港片情节,还有那个我一直觉得很棒,很优秀的古仔!
我愿意相信他有一天还是可以找回之前的感觉的!
我看的顺序有点凌乱😅我是先看的2021年的《追虎擒龙》,后看的《反贪风暴5》,嗯,这个系列我的开始即大结局(多少有些尴尬),里面的人物也是非常的熟悉了,林家栋先生在《追虎擒龙》里扮演的是充满正义感的廉政公署白松安,在《反贪风暴》里却是饰演的贪污腐败的黄警官😅于是我又暂停了电影去查看这两部的时间,才发现《反贪风暴》是2014年上映的,也能解释为什么人物跟我最先看的《追虎擒龙》差不多了,《追虎擒龙》算是对廉政公署最初成立时的一个过程记录(这又要追溯到风云人物跛豪那一个年代了)😂所以正确的观影顺序应该是《追龙1》☞《追龙2》☞《追虎擒龙》☞《反贪风暴》系列(这样就可以把这整个时代背景整明白了)看完这部电影后,我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2018年的扫黑除恶,反腐倡廉,尤其是电影台词里的那句“把权力关进笼子里”,这个我太熟悉了,高考政治经常背😂 看完不禁感慨,在资本的恶势力下普通人就像是一只蚂蚁一样能够轻易的被捏死,哪怕你是遇害也可以被伪造为自杀甚至意外,而公众对这一无所知,但好在现在互联网发达,任何一件细微的事只要有人坚持发声,这件事就一定会慢慢发酵,最终推到世人的眼前,再在舆论的压力下迫使这件事的真相得以浮出水面……每次看这种题材电影的时候也不禁感慨还好自己站得不高,这些阳光下滋生的黑暗目前还看不到,当然,看不到不代表不存在,我深知它们的存在,人性是最复杂也最无法直视的,很多事情如果去深究得太多会失去对这个世界的向往的。
经典台词摘要:1.“哪里有贪污,哪里就有廉政公署;一天有贪污,一天就有廉政公署”。
2.“如果我们廉政公署办事还要考虑其他因素的话,那香港就完蛋了,廉政公署不是政治工具。
”3.“但这钱从地球上走一圈只需要八秒,八秒钟啊,让你们查十年都查不出来,动动脑子。
”“黄警司,你不是说钱从地球上走一圈只需要八秒吗?
你怎么这么笨,收现金”(看到这句话的时候真的忍不住笑了,太杀人诛心了hhhhhhhhh)
《反贪风暴》由古天乐、林家栋领衔主演,是依据港岛真实重大贪腐案件改编的电影作品,是云集卢海鹏、廖启智、王敏德、张兆辉、曾国祥、张松枝、盛君等“老中青”三代港星的反贪犯罪大片。
作品斥资六千万港币制作,预计以两亿票房收官,可我个人却保守认为影片收入很难达到投资方预期。
“紧张刺激的犯罪过程”、“逼真的警匪打斗”、“斗智斗勇斗演技”••••••当层出不穷的香港警匪片已然让人审美疲劳之后,《反贪风暴》带着“警匪大片”的名头粉墨登场,讲述了一个廉政公署与黑恶势力做斗争的故事,但就成片而言,电影靠着古天乐及大批二三线香港明星苦苦支撑,作品表现中规中矩,类似的故事线索、平庸的动作特效、反复出现的人物面孔••••••这样一部概念先行、毫无诚意的作品,在我看来至多也只能配得上及格。
“反贪”是一个较深刻、复杂的主题,贪污不仅影响领导干部的整体形象,还导致公众利益的受损,《反贪风暴》结构有点像是一部压缩版的TVB连续剧,故事以六天的破案时间为线索,由廉政公署牵头调查一宗金融商业罪案,反贪方在144个小时的时间抽丝剥茧,根据所掌握的破案线索步步推进,与黑方势力斗智斗勇。
就主题而言,《反贪风暴》 讨巧地贴合了国内的政治氛围,在这样特殊的时期获得了推广上的支持,但就作品的具体情况而言,电影剧情拖沓,故事简单,层次混乱,人物性格不够鲜明,“枪战特效”酷似真人CS,“电梯事故”也被拍成了动画效果,实在不能算是一部高质量电影。
此外,片方宣传的多场汽车追逐及爆破的大场面,紧张刺激拳拳到肉的真人格斗场面其实也都是其他港片中多次出现的画面,并无太多新意、诚意。
影片最核心的问题还是在于故事线索的单一,故事背景定位于一个庞大的贪污集团:当中包括了退休高官、警队高层、商界富豪、资深律师、会计师等,廉署调查员也由此承受了前所未有的压力,可是编剧首先就自己理清了人物善恶关系,人物背景刻画过于单薄,让案件一开始就失去了悬念,所谓故事节奏快慢的反复变化,却也只是一次又一次地虚惊一场。
最后我谈谈电影出彩的部分。
作为香港警匪片界的大佬,古天乐、林家辉以及女演员陈静算得上是一流的实力派演员,他们一个正直坚毅的廉政公署执行处首席调查主任,一个是圆滑腐败的商业罪案调查科警司,还有一个神秘的抗癌少女;几位明星的演技逼真到位,多次出演警匪片的经历让他们在理解角色时十分轻松,表现更是游刃有余,达到了受众观影的预期。
此外,电影的剪辑相当娴熟,剧情串联流畅,摄影师也将该要表现的画面角度体现得十分充分,拿廉政公署调查黄文彬的那场戏来说,画面使用360度全景式的移动拍摄,在黄文彬、调查员、总控室三个场景中来回切换,体现了敌我双方的斗智斗勇,突出了案件的复杂性。
《反贪风暴》作为2014年度唯一一部社会犯罪大片,大胆剖析“性、命、钱、权、欲”的人性五宗罪,触碰了高层政要的贪腐问题,而最大的卖点是剧情由真实案件改编,加之古天乐等人的捧场演出。
作为一条明星代言的廉政公署宣传片,如果你不是学习法律出身,也不是古天乐的忠实粉丝,我以为观影时慎选此片。
这电影简直是不知所谓,说好的150亿贪污呢?
也就嘴巴放炮,杀个人放一次水就一千万一千万的给,生怕别人不知道这部电影讲贪污钱多,不过整部电影看到钱最多的一次就开头几叠钱了。
吹牛讲故事谁不会啊?
下次干脆用网络余额,一下显示几十亿,多牛逼!
还说什么庞大关系网,什么下岗工人,什么退休高官,什么什么政府人员参与贪污,我还以为有多少多少人呢,到头来就抓了三个人!
因为也只有四个人的贪污集团,我叉了!
老大国外指挥,三小弟国内骗钱,还雇杀手一千万一千万的杀人,不过也才杀了两个人!
还说什么场面宏大,爆破场景惊人,也就一场枪战,几把手枪对射几次,爆炸场面就一辆破面包车爆炸。
你还刚再坑多点吗?
这是古天乐拍过最烂的片子,没有窃听风云一半好看,不,应该是没有三分之一好看!
为了美化香案廉政公署,简直脸都不要了,是不是看太多抗日神剧了啊?
脑门被挤了吧?!
最后,微信的广告也太牛逼了,导演为了钱也是毫无底线,我给跪了!
回过头看反贪风暴第一部,古天乐的制服形象好帅,片中既机智勇敢又重情义,男神范儿十足;林家栋虽然演的反面角色,但是演技十分赞,将这个黑警诠释得很成功;美莉和安莹两大美女都很养眼呢!
其它演员的表演也可圈可点。
廉政公署和警察局的关系依然不合,似乎廉政公署永远代表正义而警局总会因为各种因素沦为反派!
而结局的和谐生活,总让我从心中发出——正因为有了他们的付出,你们才有了相对的安稳!
人性,总是有弱点的,始终不受诱惑需要极大的意志力和强大的价值观!
大陆新一届政府的上台,将中纪委直属中央政治局,表明政府反腐决心,所以每天媒体头条都是腐败官员的落网消息,顺带追溯一下他的堕落之路,以警他人。
香港廉政公署成立于1974年,同样直接对香港政府首长负责。
一直以来,香港影坛保持着几年一部的速度,以廉政公署相关文化和香港精神作为题材,不管是电视剧还是电影,这也一直是香港市民津津乐道的话题。
我是不会像大家推荐这部影片。
凡是看过影片的人,都能意会出这就是一部宣传片,几个ICAC的镜头特写,意图很明显。
尤其是被过于脸谱化的两派人物,正派好得一身正气,目不斜视,不食人间烟火,反派就坏得无可救药,不仅没有亲人,还擅长玩弄感情,总之于公于私都坏透了。
作为一部模式化的典型港片,连剧作也略显粗糙,虽然具备基本的起伏,能吸引观众,但细节基本经不起推敲,bug众多,例如最后的结局大反转,相当令人匪夷所思,反正我是一直纠结在刀插进手机是否能立起来这个物理现象上。
演员方面,有出镜的和有台词的颇有国产电视剧龙套的味道,面无表情,作为一部推上院线的影片,完全就是态度敷衍。
而且你看,影片主演的名字就很直接,“志廉”,生来就是要进廉政公署的男人。
影片的主心骨是古天乐和林家栋,任何影片都会因为这两张脸的出镜,而被添上港产的味道。
这是不得不承认的事实,之前古仔接的家有喜事,成为他烂片史的巅峰,即使如此,还是会使影片有港味,烂归烂,气质还是不能被否认。
被众人最大程度寄予港片复兴厚望的导演彭浩翔,在他的描港力作《人间小团圆》里,古天乐饰演了一位被家庭问题——女儿长得不想自己还有父子不和——深深困扰的明星教师,虽然,我无法由一些人间都普遍存在的家庭问题推导出影片最后是升华出了一种何样的香港精神,但总之,这一直就是诸多香港导演屡谈不厌的话题,每当影片的镜头对准街头行色匆匆的香港市民,就能很轻易的感受到导演寄予的情怀,称颂或是正义的价值观又或是众志成城的凝聚力。
“港片之死”这个话题,已经被很多人所熟知,似乎每个香港导演拍摄的影片都该有证明港片未死港片活得很滋润的功效,影迷们也热衷于用港味去判定一部港片的好坏,港味浓厚,固然可喜,但与港岛之外的其他地方接轨,其实也该包容。
说回廉政公署的话题,我本人是不太希望这影片还会有续集,尽管看影片结尾,这个意图很明显,那个侧脸很像尼科尔森的幕后大佬,与大楼下西装革履站成一排的守廉卫士,连成一个场景,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们还需努力。
实质上,廉政公署本身所承载的就是一种香港精神,大公无私,廉洁高效。
“香港优势,胜在有你和ICAC”这是它们深入人心的宣传语,互动性强,念起来琅琅上口。
给影迷印象最深的影片应该是09年由王晶导演的《金钱帝国》,它所揭示就是这样一段黑暗历史:上世纪70年代以前,香港社会贪污状况非常严重。
连消防队救火也要给黑钱,否则消防员到场后会按兵不动,看着大火吞噬一切。
后来时任港督麦理浩认为事态严重,委派高级副按察司百里渠爵士成立委员会对此案进行彻查,随即发表了著名的改写香港执法史的“百里渠报告”,建议反贪污部对警队的脱立,彻底清除监督与警务之间腐败裙带关系。
与《金钱帝国》讲述的历史相关的还有1991年的《五亿探长雷洛传》,如果是描述历史的骇人度而言,两者其实差不多,雷洛的横行霸道到了不将总华探长放在眼里的地步,而《金钱帝国》则在影片开头就迫不及待的甩出了裸女卧钱图,延续了王晶一贯荒诞淫乱的电影观风格。
如若两部影片都未看过的朋友,我个人推荐是先《五亿》再《金钱》,前者讲述了“金钱帝国”的开创,后者则讲述了“金钱帝国”在廉政公署的推动下走向覆灭。
《五亿》有三部,一般情况下第三部是下不到国语配音的版本。
廉署成立后短短数年,香港便跻身全球最清廉地区之列。
与之相应,香港廉署也走过了从最初被质疑到很快确立强大公信力的过程。
在相关的系列民调中,香港公众对廉署的信心始终维持在90%左右,对廉署工作的支持度则超过99%。
坦率的来讲,如果适时出现一部关于中纪委的影片,即使是做成了脸谱化的宣传片,想必民众也会相当欢喜,前些日子,有些外国使馆人员被邀请参观中纪委,算是第一次对观众敞开了大门一隅。
实质上有这样几部影片会事半功倍得多。
片名也不重要,《中纪委英雄》《中纪委第一击》都行,即使是拍出电视剧也算开了先河。
可惜的是,大陆人不曾有港人这般的自信,拍廉政公署拍得出香港精神,拍中纪委却不一定能挖出大陆精神,因为大陆人从来都是迫不及待与大陆外的人接轨的。
这电影简直是不知所谓,说好的150亿贪污呢?
也就嘴巴放炮,杀个人放一次水就一千万一千万的给,生怕别人不知道这部电影讲贪污钱多,不过整部电影看到钱最多的一次就开头几叠钱了。
吹牛讲故事谁不会啊?
下次干脆用网络余额,一下显示几十亿,多牛逼!
还说什么庞大关系网,什么下岗工人,什么退休高官,什么什么政府人员参与贪污,我还以为有多少多少人呢,到头来就抓了三个人!
因为也只有四个人的贪污集团,我叉了!
老大国外指挥,三小弟国内骗钱,还雇杀手一千万一千万的杀人,不过也才杀了两个人!
还说什么场面宏大,爆破场景惊人,也就一场枪战,几把手枪对射几次,爆炸场面就一辆破面包车爆炸。
你还刚再坑多点吗?
这是古天乐拍过最烂的片子,没有窃听风云一半好看,不,应该是没有三分之一好看!
为了美化香案廉政公署,简直脸都不要了,是不是看太多抗日神剧了啊?
脑门被挤了吧?!
1.如果只从电影的角度来说,会觉得剧情的处理比较粗糙。
律师没有做大事应有的随机应变和淡定从容,反而临时像是被拉到这个位置上的。
因美色而忽略被窃听,面对自己的情妇出尔反尔,丝毫不遵守自己说的承诺。
涉嫌贪污的警察在被调查时用老资格压人,而不是用精心思考的应对证据而反问调查方,没有体现老警察应有的干练。
最后的临时检查点倒是下了一着好棋。
只是有了前面剧情的先入为主,反而带来了人物的割裂感。
2.从学习的角度来说,倒是有几点的。
知道了马多夫骗案就是庞氏骗局,了解了新名词“塔斯陀陷阱”;看到古天乐剧中家里的卧室设计而耳目一新,简单画了比较满意的户型图;从两股力量之间的对抗看到了团队合作的要点,干净和得力。
3.最后想说的是个人观点,第一次看这部电影的最终体会,就是,做事不能抱着侥幸心理。
如果没有对无头绪案子的执着追求,只是当成任务做到敷衍的程度,类似的案件就只是案件。
不会成为传奇,被拍成电影,也不会有感染人心的力量。
没有一个奔着电影本身而来的观众,希望看到剧中人乏善可陈的生活。
打铁还需自身硬,共勉。
从感官上来说,这部影片带有一贯的香港警匪片风格,但事实上或者更能称为“香港廉政公署”的宣传片,刚看完却没有留下特别深刻的印象。
影片讲诉的是因为电梯安装人员受贿使得妻子死亡的廉政公署主任古天乐正义凌然,带着手下一帮干将追查案件。
本片的案件毫无新意,作为反派的林家栋没有更大的发挥,而大boss王敏德的手段也只是通过美色诱人,最后的抓捕也没有任何惊心动魄。
不仅情节拖沓,连视觉观赏性也大打折扣,可以说本片连警匪片最基本的打斗情节都寥寥无几。
黄文斌警司:罗德勇会计楼会计举报罗德勇公司洗黑钱,黄文斌出警帮助了罗德勇,将保存证据的电脑扔进垃圾桶。
(黄文斌犯罪第一步)警察商业罪案调查科取证过程(额外话题):封锁大楼不让进出,双手离开电脑,搜查令,录像,取走所有电脑。
廉政公署案件来源:黄文斌警司的老婆因为黄文斌当上警司后玩女人贪钱变心、家暴,到廉政公署举报黄文斌。
证据:一千万现金照片及黄文斌的警官证。
调查:廉政公署调查了黄文斌的账户、海外账户,黄文斌的行动轨迹,调取监控录像,黄文斌接过黑色拎包,怀疑里面是贪污款。
查到黄文斌帮罗德勇的视频,找到扔进垃圾桶的电脑。
且黄文斌与罗德勇没有经济往来。
没有直接证据无法定罪。
找黄文斌的老婆在再次取证,黄文斌的老婆及家人被殴打威胁不敢作证出国回多伦多,黄文斌的老婆透露曾找过司机侦探跟踪黄文斌。
找私家侦探取证,因欠高利贷数据被毁,线索中断。
找举报人会计取证,会计后山遛狗被灭口,线索中断。
至此,会计、黄文斌老婆、私家侦探线索全部中断,廉政公署分析,怀疑黄文斌收了钱,帮了罗德勇。
此时,突然新闻播报,Z基金将要上市,政府将投入关怀基金150亿,同时,股民还会大量买入资金。
Z基金通过罗德勇会计楼成功获审批。
重要线索:这么一大笔钱,罗德勇涉及Z基金,Z基金的背后老板很可能是关键!
廉政公署首席调查员陆志廉向上级报告,特别行政区首长担忧,Z基金一旦上市,调查会影响社会动荡,股民赔钱,股市暴跌,经济瘫痪,人心不稳。
不调查担心Z基金有问题。
廉政公署只能用6天时间上市之前进行调查。
廉政公署时间紧迫,用歪路破局:廉政公署推着罗德勇有病的老婆从医院下楼做检查,罗德勇以为老婆被胡志勇威胁,立刻给胡志勇打电话,胡志勇称不知道你在说什么,并挂了电话,可惜,没有窃听到线索。
陆志廉以会坐牢劝说罗德勇做污点证人并保证不会有事,劝说失败。
罗德勇需要钱救自己老婆病。
胡志勇将罗德勇接回家进行威胁。
廉政公署情急进入胡志勇家,胡志勇报警称他们是小偷送到警局,黄文斌要拘留两人,好在胡志勇家门附近是违建,土地局打电话送来地图,黄文斌执意调查地图真伪,要拘留48小时,依法拘留,实则拖延廉政公署调查时间。
但迫于上级打来电话,只能放人。
罗德勇老婆病逝。
陆志廉以自己妻子电梯坠楼,因电梯包工贪污才导致隐患,立志调查贪腐,劝说罗德勇,罗德勇同意,但电话被坏人监听,被灭口。
政府担心Z基金,想要暂缓,胡志勇及徐前司长(前政府官员,记者发布会露脸宣传Z基金)不同意,胡志勇用徐前司长的床照威胁。
私人侦探恢复数据,拿来重要证据照片,黄文斌和女子(梁安莹)照片。
女子也曾去过发布会,跟徐前司长有关联。
调查梁安莹,是个义工,曾经抗癌被捐赠,善良不坏,陪两男子睡觉。
陆志廉用已死会计举报人和灭口罗德勇等劝说梁安莹,梁安莹找到胡志勇理论,胡志勇屋里正在跟洋妞鬼混,鬼混时电脑还播放着梁安莹陪睡的录像。
梁安莹伤心,胡志勇说出实话:当年花30万捐赠抗癌,既能博得社会好名,又能免费有女人陪。
现在还能让当妓女陪客贿赂。
陆志廉监听录音取证成功。
胡志勇家中反监听设备红灯,发现被监听,要灭口梁安莹和廉政公署。
陆志廉驱车逃离时遇到警察盘问,黄文斌偷装跟踪器在车上。
(黄文斌第二次帮胡志勇犯罪)胡志勇追踪灭口失败。
廉政公署成功阻止Z基金上市。
抓捕徐前司长、胡志勇、黄文斌。
其实调查很难,陆志廉老婆实名举报,被威胁出国;会计举报人被灭口;新闻播报罗德勇和Z基金关联,罗德勇被灭口;好在重要线索,私人侦探提供梁安莹照片,徐前司长床照被威胁照片,找到梁安莹,梁安莹心善配合调查取证录音,不然无法破案,死局。
真实社会中,梁安莹恐怕难配合。
只是不知道,跟踪偷拍徐前司长,录音取证胡志勇说话,算不算合法证据。
短短的6天时间破案,巧合太多,新闻播报Z基金,私人侦探提供梁安莹,巧合都太多了。
而且每一步调查,其实都需要大量的工作,调取监控,摸排行动轨迹,摸排 人物接触监控,这些工作需要背后很多人同时调查。
反贪行动看着爽,背后工作量巨大。
艰难。
剧中梁安莹,本命:陈静,1989年生,好美。
噢!
虽然有点主旋律,但是还是很帅!各个line都布得很清晰!
反腐题材的电影,感觉很新奇,剧情也还是不错的。值得一看!
反派不是死于话多就是死于做事繁琐,占了先机却磨磨唧唧,你不挂谁挂。
林德祿是活躍於香港九十年代的導演之一,擅長拍寫實類型的警匪動作片,因為其曾於廉政公署擔任職務,所以也拍過不少關於貪污腐敗的警匪片,如《四大探長》,《廉政第一擊》等,本片就是他復出多年的作品。可惜此片的風格手法和林德錄九十年代的舊作差別不大,戲劇張力薄弱之余,囂張反派的角色行為更反映編導對商業犯罪的無知,可見編導對廉政公署打擊貪污腐敗犯罪認識膚淺,僅僅用几句動聽式的口號來指出反貪工作的重要性,故事卻是二流的犯罪橋段,加上一些煞有其事的飛車和槍戰來彌補,最後因為反派的低級錯誤才把他繩之以法,更顯得編導的思維沒有與時俱進。
现在的港片拍得是拿着碗里看着锅里,都是冲着续集拍的,也是醉了。
廉署广告做得好,不如三星手机好,时尚时尚最时尚,关键时刻把命保。
说它好吧,真没啥让人能记住的东西。说不好吧,至少老衲没看的睡过去。中规中矩,看完即删。
这个类型的 适合拍成电视剧
就当练习在学听广东话。
最后一秒拯救,章法毫无,很乱。
我觉得还挺好看的 比较经典的港片风格
分偏低了,这个剧情很紧凑啊。古天乐也帅的。
林家栋存在感太弱,剧情没有新意缺少转折。浓浓的TVB即视感,完全成了一部香港主旋律廉政公署宣传片。
香港的精神是法治。。。廉政公署的宣传片,结尾弱了点,狗血了点,不过故事至少是讲完整了~~
还不错吧 后面挺激动人心的
毫无细节的粗线条刑侦题材作品,这片也是极品了。古天乐让人觉得好像有什么大事很缺钱一样,啊啊啊啊啊啊啊古仔你唔好有事啊!!!!!
天乐男神依旧是那么帅!反贪污剧情设定符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宣传片拍成这个屎样,也是不容易。王敏德的角色太搞笑了。
平庸的廉政题材影片,像是把港剧精剪后加上动作场面拼凑起来的电视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