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蔷花篇】我只想做你的好姐姐阳光下,姐妹两一起回到了她们的家看着妹妹尝红果的可爱模样,姐姐满脸爱怜两声轻唤,妹妹欢快的奔向姐姐,默契地牵手跑向湖边微风吹拂,姐姐心想,就这样一辈子看着妹妹多好姐姐看了看自己的手,又拿来妹妹的手仔细端详是一样的掌纹。。。
受了继母的欺辱,妹妹只是沉默的回房楼梯上,姐姐等待着她,两人会心一笑“若她找你麻烦,你告诉我,别逆来顺受”你知道吗?
因为我是你姐姐啊。。。
妹妹受了惊吓,钻进姐姐的被子里姐姐轻抚着妹妹的头发,抱紧了她“别怕,一切有我,我会永远跟你在一起。。。
”————————————————————永远在一起的谎言,伴随着姐姐,从她踏进屋的那一刻起也许,在她的世界里,曾经的一切不幸都没有发生过秀莲,她心爱的妹妹,没有离开她无论到哪里,她们都是一起,情同手足她不是那个因为一时赌气,就抛下妹妹一个人离开的姐姐也不是那个错过时机,没有听到妹妹呼救的姐姐悔恨每在她的心里轮回一遍,她就想象出另一个补救的画面她相信自己应该是一个最好的姐姐,永远照顾妹妹有多深的爱,就有多痛的悔恨自己曾经幸福的家庭不再,母亲自杀,父亲另寻新欢只要妹妹还在,其他的一切都不重要了可是那一天,父亲告诉她,妹妹死了姐姐看着妹妹,秀莲的世界开始崩塌“这不是真的,不是真的”伤心的泪水无法挽回任何过去你知道这世界上最痛苦的事情就是你越想忘记然而那阴影越是如影随形于是我开始心疼姐姐的不甘其实对于她而言,已经永远失去了姊妹无法挽回的悔恨,发泄在自己身上都不够只有在自虐的幻想里,她和妹妹有着幸福的相伴只有在自己的世界里,她是微笑的阳光的好姐姐而在这个没有了妹妹的世界里,她是疯的原来最需要姐姐的不是妹妹而是不能离开妹妹的姐姐对不起,我没能听到你,是我的错能不能让我和你永远在一起我只是想做你的好姐姐....不要原谅你的姐姐不要离开我【红莲】不曾离开你,姐姐貌似妹妹从来没有真正存在过,她只是一个幻影可是,也许她一直都在,默默地看着姐姐从来都没有怨恨过姐姐,也许除了最后一次默默地看着姐姐,在这座她们曾经共同的屋子里姐姐的每一次转身,每一个微笑,是因为她她知道,也在透明的空气里高兴着阴阳相隔,已经不是她再去责备姐姐就可以改变这现实面对化身为继母的姐姐,她两次三番恐吓也许她只是想告诉姐姐,面对这一切现实不要生活在自己的谎言里,生不如死你知道我已经消失多希望我没有离开,留下你孤单地在这冰冷的世界曾经希望你救我,但是现在,希望你好好活下去我会一直陪着你,无论你去哪里,姐姐【后记】没有惊吓,只有感同身受其实算不得一部一流的电影,但却值得我为这电影入迷我感受到姐姐那种痛入骨髓的悔恨,那种夜不能寐的伤心人永远是愚蠢的动物,许多当时不明白的事情,失去才懂得然而懂得已经不能挽回这一切,多么可笑既然悔恨不能改变现实,幻想又有什么错?
————————————————————是不是爱你就可以永远和你在一起活在自己的世界里,其实是一件幸福的事情呢......对吧,妹妹?
网上说法太多。
看了那么多以后我觉得合理的应该就是母亲生前精神已经出现问题,而爸爸和后妈都是精神科大夫,母亲看到后妈来家里所以精神失常躲上楼,然后在妹妹衣柜里上吊。
之所以在妹妹衣柜自杀呢,是因为母亲和妹妹比较亲近,和姐姐关系则比较微妙。
可能是姐姐恋父的原因吧。
而且有可能那时候后妈还不是后妈,只是爸爸的同事,并且一起治疗母亲。
是母亲和姐妹一厢情愿认为她是第三者。
即便到最后,导演也并没有明显地表明她成了后妈,也没有住在他们的房子里。
甚至可能她根本没有嫁给父亲。
而片子里后妈的形象是姐姐的臆想,她出现三重人格,自己/妹妹/继母。
其实我老早就猜到妹妹已经死了。。
坚定这一想法大概是在姐妹二人坐在家门前,姐姐吹口哨那一段。
当时的猜测是姐姐精神出现问题错杀妹妹,所以不可接受才一直幻想妹妹还在身边。。。
事实证明,比这个复杂。
大概就是这些。
不算影评,只是因为短评不够写了。。。
女主是精神分裂分裂成一个人1;姐妹的继母。
首先姐妹两人来到房子跟爸爸继母在一起女主看不惯继母然而继母也刁难妹妹还把妹妹关进橱柜里然后亲戚来了女的看到了鬼跟他的老公走了然后继母各种刁难妹妹女主各种看继母不顺眼,然后继母VS女主【就是女主自己打自己】继母胜,继母要杀女主父亲途中回来阻止了两大天王的PK其实妹妹是存在的因为一次意外而死了妹妹的妈妈自杀在衣柜妹妹看到后拼命拽柜子自己被捂死在里面窒息和绝望而死继母看到了没有说姐姐就就离家出走了中途姐姐有反应没到回事就走了女主思想中要保护妹妹,妹妹最后把继母给杀了妹妹爱姐姐的看到妹妹死了有点想哭
高中里有一天,在图书馆的杂志上看到了《蔷花红莲》的介绍,立刻被血腥的海报和奇特的剧情吸引了(本人很容易被奇怪的东西吸引),当时就很想看这部片子,但因为是恐怖片,想来想去不敢看。
恐怖片看得少,免疫力太低,而且恐怖的情节又很不容易忘掉,怕影响学习(堂而皇之的理由啊),就一直没看。
就像当初为了看堀北真希,忍痛看了《鬼来电》,为了林秀晶和文根英,我终于不得不看《蔷花红莲》了。
喜欢哪个演员不一定按照她拍片的顺序来的。
譬如,看了《田禹治》后,对林秀晶很感兴趣,于是把《对不起,我爱你》《方糖》《幸福》《寻找金钟旭》都翻看了一遍,越来越喜欢这个不张扬,有深度的演员。
文根英嘛,《蓝色生死恋》已经家喻户晓了,但我真正喜欢是从《不需要爱情的夏天》,虽然这部片在时光网和豆瓣的评价都不高,普遍都说比不上日本原版啦,情节单调啊,冲突太少啊之类之类的,但我就喜欢这种假兄妹真情侣、活着不能一起的片,里面的风景又很美,演员演得也不错,慢慢品味有种不能释怀的伤感。
于是我又把文根英所有的电影和剧翻出来看,《风之画员》真是让我捡到宝了!
《灰姑娘的姐姐》也很不错,最新的《玛丽外宿中》就有点水平低了。
总之,林秀晶和文根英的片都看完了,终于只差这部《蔷花红莲》了,我对自己说,是时候了!
(废话太多)看恐怖片前我习惯做好各种准备,情节也掌握了,虽然没看电影大概什么地方要恐怖了我也知道了,虽然会减少看片的乐趣,但这是没办法的,人总要半夜上厕所的。
《蔷花红莲》是林秀晶和文根英两人首次主演的电影,获奖颇多,第一次主演电影林秀晶就凭这个片拿了好多奖。
林秀晶的脸虽然童颜又可爱,换个角度看也挺恐怖的。
这是个很美又恐怖的电影。
深秋,风景如画的湖边,一幢古典阴森的小屋里,感情深厚的两姐妹,一起荡秋千,一起吹口哨,在被窝里相拥而眠,却发生了一件非常遗憾、非常悲伤的事情。
父亲将外遇堂皇地带回家,继母虐待妹妹,母亲在妹妹房间的衣柜里自杀了,妹妹想把母亲拉出来,却被衣柜压到在地。
本想到妹妹房间查看的姐姐碰到了继母,两人吵了一架之后姐姐就离开了,妹妹还在衣柜下挣扎,呢喃着“救我,姐姐,姐姐”,手拼命地挠着、抓着,最后还是凝固成寂寞的姿势。
知道一切的姐姐在强烈的自责下精神分裂了,她什么都听不到,只听到妹妹不停地叫她,她们在玩水,在荡秋千,她从继母手中保护了妹妹,遗憾的事情没有发生,妹妹还在她的身边。
当她的幻想被父亲打碎时,没有妹妹的现实世界已经没什么可留恋了,她去妹妹那里了。
电影的主题与其说是亲情,不如说是自责与悔恨。
如果当时这样,如果当时那样,该多好。
太多的如果当时让人无法面对现在,即便是死,时间也没法倒流。
不要悔,悔恨意味着对自己过去的否定,是打击人精神的最佳武器。
人唯一拥有的只有过去,当下是不确定的,未来是茫然的,唯一的过去被否定了,人就碎裂了。
没有及时施救的姐姐,如果不想在悔恨中过一辈子,那只有死。
已经死的妹妹,活不下去的姐姐,悲伤的气氛就开始蔓延了。
还是有关心理疾病的惊悚片。
第一次看的时候,开头我认为是很普通的心理惊悚电影,小女孩秀薇心理有问题,事实上房子中的怪事她是见证者,同时也是制造者。
人格分裂,而多重的人格之间的思维没有关联和交集,自己制造了怪事但是却认为是继母的吓唬自己的手段,可是后来发现本片的设计虽然不是特别的考验智商,但是可以算是抽丝剥茧,细腻丰富。
悬疑惊悚片一般都会有一个秘密,这就如同《禁闭岛》男主人公自己就是病人、《穆赫兰道》中女主角正在做梦一样,揭示了最后的谜底,你就会对之前的情节恍然大悟。
但是本部影片高超之处就在于,它最终有很多谜底,而这些谜底共同阐述了整个诡异过程的经过和原因。
衔接合理融洽,缓缓深入,而又不显俗套。
本片最终的谜底有四个1、秀莲已经死了2、一直以来房子中的继母是秀薇自己人格分裂假装的3、秀莲死于衣柜中,而继母对此见死不救4、秀薇曾经一度有机会挽救将死的秀莲,可是她没有,从而成为了她心头永远也挥之不去的阴影和创伤开头,爸爸问“你还不下车吗”这明显是指向性称呼,此处按时了秀莲只是秀薇相像出来的人物,实际上秀薇并不存在。
两个姑娘在水边的镜头,与后文中发现秀莲手上伤口相呼应。
其中,片子一共提到了两次“心理疾病”,一次是继母对秀莲说的,一次是给继母吃药。
这些都说明了秀薇心中对自己有病这一点极端排斥,这是秀薇心中的自负所决定的,她自信自己是勇敢的,她自信可以抵住爸爸寻找新的继母的意愿,她自信她可以保护自己的妹妹,可是现实给了她无情的打击,以至于她的心理出现了裂痕从而走向极端。
与“舅舅吃饭”:实施上这个时候的继母就是秀薇自己,所以桌上的人们才会如此尴尬,至于桌子底下的人,应该一方面是秀薇对自己妹妹的回忆,同时,那个人的恐怖形象也是她内心扭曲的真实写照。
最后,继母在衣柜里边看到的是谁?
应该是死了之后化为鬼的秀莲。
因为当初继母完全能够救她,可是并没有,秀莲只是遗憾姐姐没有救她,但是她的心里无法生出对姐姐秀薇的半分怨念,所以她极度怨恨也没有救她的继母。
所以化为厉鬼来索命。
从继母进屋之后,房间的温度突然变冷就可以看出一定有超自然的物质在干扰。
而且本片虽然最后合情合理,可是通篇并未否定鬼的存在。
秀薇再医院里突然喊了一生“秀莲”未必就是她幻想出来的,侧面证实了秀莲鬼魂的存在。
后面的事情通过最后了解了真相之后就不是很难理解了,整部影片气氛灰暗而诡异,虽然在惊悚、搞鬼方面仍然免不了俗套,让人一眼识破,但是一直都在围绕着当年发生的事情,抽丝剥茧的逐步展开谜团,可以说在情节设计和编排上面属于上上之作。
它不像《黑天鹅》中,女主角杀死竞争对手,又在自己的腹中发现了断掉的玻璃那样让人觉得眩晕,觉得女主角虽然在逐步接近完美,却又在完美中迷失。
《蔷薇红莲》是个逐步认知,逐步清醒的过程。
最后的情节虽然仍然有悬疑的色彩,但是却是理所当然。
包括继母的死亡,包括秀薇最后吞下治疗精神的药物,让人觉得,电影的情节就是应该这样设计的,完美!
另外,本片开始的背景音乐着实让观众小小的郁闷了一下,可以说是毫无衬托之意,既没有体现出两姐妹的纯洁唯美,以使得秀莲、继母形象显得更加真实,也没有完全的烘托出诡异惊悚的氛围,有些不伦不类。
可是最后揭示当年故事的背景音乐我却觉得是无懈可击的完美,把那种哀伤、无奈、抉择、迷离的感觉拿捏的恰到好处。
似曾相识的镜头,略带感伤的音乐,恰到好处的故事节奏,配上灰暗而又压抑的色彩,可以说是完美的结局。
韩国著名恐怖片导演金知云的作品,人格分裂类影片中的佳作,电影从艺术审美到剧情结构再到立意主题,都达到了他个人作品的最佳水准。
此片的叙事方法与《老师的恩惠》极为相似,但在人物设定和剧情的合理性上更胜一筹,剪辑颇为精细,在全程悬疑氛围的烘托之下,无处不在的恐怖气息贯穿始终,可贵的是影片基本没有血腥暴力的元素出现,取而代之的是利用节奏的控制以及环境布景光线音效等视听体验来营造出了极强的心理恐怖效果,这种看起来有些神经质的方式,让人在对故事真相瞠目结舌的同时感到回味无穷,导演留给观众反复咀嚼的空间很大。
本片在美学上的精致追求也是极大亮点,幽闭的郊野别墅配以精美的装潢,色彩缤纷的碎花壁纸更是带来了一种柔美与邪魅共生的气质,增加了整体空间的神秘感。
片中三位女演员的表演各有千秋,廉晶雅的妆容和眼神很抢戏。
故事开始,就是一个神经科医生煞有其事的在进行治疗。
按照套路,一般情况下,这个所谓的精神问题少女,应该是最无辜的一个。
这里,究竟是开头,还是结尾,其实故事并没有特别交代,如果仔细研究研究,貌似开头也没问题,结尾也没什么问题。
因为女孩的出场,好像也确实是从医院出院回家的。
这个家,反正透露着一股子神秘的意思,恐怖片一直都是这么搞气氛的。
从这里看起来,女孩确实是“无辜”的一个,如果最后被判定为精神病,那绝对是所有人的无知。
这个家庭结构,其实也很简单。
老爸娶了小三了,姐妹俩好像对这个小三也没什么好脸色,感觉就是小三逼死了自己的老妈。
这桥段,好像也没什么新鲜的。
最让人意外的是,这个老爸的态度,实在有太多的暧昧。
眼看着小三和女儿在饭桌上吵得掀桌子,自己是一个屁都没有。
既没拿出权威,也没表现得软柿子。
主打一个面无表情。
其实呢,一直很奇怪,这女儿和小三,究竟是不是“同一个人”。
貌似,故事给出了太多的暗示,表示这俩人,时不时的就会“重合”一下。
当你以为,这可能是同一个人的时候,故事又忽然告诉我们,这妥妥的就是俩人。
让人非常恍惚。
而老爸的态度,一直非常迷惑。
这里,既然提到了衣柜,这必然是重要道具,可以说是,解释整个故事的关键钥匙。
这小三和女儿之间的争斗,是肉眼可见的。
小三能上位,绝对不是什么善茬。
但是,小三的犀利言辞,貌似又有点让人无法反驳。
很惨吗?
世界就是这样,有时候,为了生存,最难受的都要忍。
这不是小三的恶毒,这是血淋淋的现实。
好多的精神问题,大概都是由于发现了理想和现实的差距。
或许,早一点认识到现实的可怕,好多问题,都可以避免。
这里有一段非常奇特的桥段。
小三非要邀请自己的弟弟和弟媳来吃饭,打的旗号是家里实在太冷清了,人多热闹点。
然而,当晚吃饭时,还是出了问题。
所有看起来有问题的人都没出问题,偏偏舅妈看到了“鬼”,这个究竟是暗示什么?
按照“理论分析”,一个讲神经问题的故事,大概率不会有真的“鬼”出现,一切都是“幻觉”。
然而,作为一个“外人”,舅妈确实看到了,这让人有点想不通。
然后,女孩又住院了。
这个和开头呼应。
解释成狠心的小妈,随便捏了个由头,把继女送进精神病院,也是“完美”的。
但是,接下来又是一段小三和继女模糊身份的大戏,让人彻底看懵了。
让人不得不怀疑,究竟是对这恐怖无感呢,还是没仔细看。
究竟漏了什么呢?
故事最后,还是给了一个很“合理”的解释。
但是,这个解释,只能解释女儿为什么精神出了问题。
完全无法解释出院后的一系列举动,如果强行解释,那就只能说是“复发”了呗。
这一场悲剧,本来完全是可以避免的,但是,就这样发生了。
究竟是谁之过呢?
天底下出轨的男人千千万,出轨的女人万万千,为了这帮号称“真爱”却毫无责任感的下半身动物搞得精神崩溃,何必呢。
就像《谈判专家》里头劝的那样,你挂了,房子和狗,都归了那对狗男女,傻呀。
从一个神经病人的视角剪碎了一个前90分钟的故事。
不要跟小岛惊魂比,那个全篇都是紧张刺激。
这个就搞的神经质,没有什么悬疑惊悚,最关键还是平平无奇的吵闹,抛出的伏笔就算看到最后也只能疑惑脑补,除了那几个加大音量一闪而过,啊?
就这?
最后几分钟才告诉你看了90分钟神经病自导自演。
前面给10分,后面5分钟给个75分吧,当然要你能坚持到最后。
我也算看过一些所谓高智商电影的,负责人的说,这算是比较费脑的一部。
不过说心里话,比起《记忆碎片》那种纯炫技的智力游戏式的电影,这部《蔷薇红莲》的确是要故事有故事,要思想有思想。
实在有必要写点儿什么。
我觉得,本片最出彩的地方就是细节的把握还有对心理学的熟练运用,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架起一个比较严谨的故事。
所以,我想尝试着从这两点入手进行分析,不过笔者还年轻,知识和资历都有限,此篇更是本人的处女作,有疏漏之处还望包涵,务必口下留情,呵呵。
我看的是中文字幕版,就暂且用音译的名字好了,网上提供的英文名字实在麻烦。
完美主义者一定见谅。
其实,这部电影的叙事有点像《穆赫兰道》,不过个人觉得和这部神作比起来,此片还是钱那么一点儿。
(个人观点,仅供参考)故事本身非常简单,只是编剧有意将故事细节模块化,然后以看似无章可循的框架重新组装,再通过影片最后的情节给观众最关键的碎片,从而完成整个拼图。
如此看来,我认为结尾处两个继母遭遇之时秀薇的回忆,和父亲的那句“秀莲早就死了”就应该是那关键碎片。
从这两个碎片中,我得到了两条结论:一,妹妹秀莲应该是个幻觉,换句话说,除了秀薇,谁都不能看见他。
但是,如果她是鬼呢?
这就复杂了,我后面会慢慢解释。
二,和秀薇最后回忆相关的情节应该是幻觉。
这个大家都明白,就不解释了。
此外,编剧还给我们留下了两把开启真相的钥匙:第一,父亲。
整个故事中,他是唯一一个贯穿始终的正常人,也就是说,他的一举一动都是关幻觉背后的真相。
第二,在这里不得不向另一部伟大的费脑电影致敬——《盗梦空间》,他教会了我们一条伟大的真理,凡是明显反常的东西,就很有可能是大脑开的玩笑。
书归正传我认为本片最大的谜团有三:继母到底是真是假;秀薇的病是怎么回事;到底有没有鬼。
我将尝试做出自己的分析。
先来看看故事的核心——秀薇。
以我有限的心理学常识来看,觉得她并不只是单纯的精神分裂,而更像是人格分裂加精神分裂。
那么为什么她是人格分离呢?
所谓人格分裂是指一个人同时分裂出几种人格并且相互不受影响,秀薇的情况很符合这些症状。
我后面会一一加以证明。
于此同时,以这条推论为开端,我即将揭开第一个困扰我的谜团:前半段电影的继母到底是真的还是假的。
至于精神分裂,迹象太明显了,不多说。
首先,说说我的思路:秀薇的幻觉和继母的真假应该是等价的,也就是说,只要能证明继母只是幻觉,也就证明了她实际上在影片的前半段并真实不存在。
由此推论,如果她是真实的,那她应该和父亲一样是正常人,也就不应该看到妹妹秀莲。
在影片的一开始,就有继母欢迎秀薇回家的场面,哪里她清晰的说出了你们俩这个代词,很明显她是看的见妹妹秀莲的。
还有后面多次和秀莲的对峙都可以很明显的证明他确实看的见妹妹。
可这里有两个疑点:一,如果小女孩不是秀薇的幻觉而是鬼呢?
二,如果继母本身也不正常呢?
如果我们再假设继母是真实存在的只不过她也有精神分裂呢,一切似乎也说的通:他能看见小女孩是因为幻觉,之所以有报复小女孩的行为是因为害死秀莲母女俩的内疚和在继母这个角色中所受的委屈的总爆发。
甚至再退一步,就算他是正常人,难道不能在秀莲阴魂的折磨下变成疯子吗?
(晕,这个假设似乎更诡异)影片中有明显的证据都可以证明这两种假设。
首先,药。
一家人吃饭的桥段,父亲把药给了继母。
客人走后的桥段,父亲在房中又把要给了继母。
期间父亲并没有明显表示这要是给秀薇的,这是不是在暗示继母也有和秀薇相同的幻觉呢?
更有趣的是,第二个桥段明显发生在继母的房间。
从他房间的装饰就可以看出。
我清楚的记得父亲在给药片之前对着继母说了句:回房去吧。
如果此时的人是秀薇,他为什么不回自己房间呢?
这里说个题外话:继母,父亲,秀薇,秀莲这三个人是有明显的细节上的区别的:首先是他们的床。
在影片中间位置又对三个人卧室的特写,父亲的标志是有护板的单人床,继母的标志是蓝色墙纸,红色衣柜和红色被子,而且他们俩的房间是在楼下的。
秀薇的标志是蓝色的枕头和蓝色的被子,秀莲的是绿色被子和那个瘆人的衣柜,同时他们俩的房间在楼上。
其次,父亲最后打电话说他一个人已经应付不了局面了,于是要接一个人回来帮他。
从后面的情节可以知道那个人就是继母。
可问题是,她是什么时候走的呢?
还是说房子里压根就只有父亲和秀薇两个活人?
实际上,影片中并没有明显的交代继母的离开,当然,仅凭一句“我去接你”也没法证明继母一直不在。
这就是我遇到的第一个谜团,其实只要解开它,也就间接证明了继母不单纯是一个幻想,而是由秀薇表现出的第二人格。
在影片中主要有六场情节是秀薇和继母共同参与的:餐桌对峙一,深夜对峙,下午茶对峙,餐桌对峙二,虐待秀莲,生死搏斗,一一解开它们我就需要用到关键碎片一:秀薇的回忆。
其实如果仔细看就会发现这段回忆是有时间顺序的,他是从生死搏斗往前推一直到开头秀薇初到房子的情节,正好和着六大情节相对应。
我先从最简单的开始。
情节六:生死搏斗。
这个显然是幻觉,证据太多了而且大多很明显,我就说说最不明显的那一个吧,大家注意到秀薇的手没有,整个搏斗的情节中秀薇除了头其实是没受伤的,而手受伤的其实是继母,如果你仔细看就会发现继母伤的是右手,而秀薇伤的也是右手,合理的解释就是,此时秀薇既是继母又是他自己,他们彻底决裂成两个人对峙,但其实他们本质上又是一体的。
所以秀薇是自己扎了自己。
不过这里有个镜头可能穿帮了,那就是秀薇扎继母的手也是右手,他怎么可能用自己的右手扎自己的右手呢?
呵呵,这有点儿较真儿了。
情节二:深夜对峙。
擦口红在床上等父亲的其实是秀薇;“我们还是的例假竟然是同一天”。
这都说明了深夜对峙中的继母可能是假的,因为对峙的发生地是继母的卧室,而擦口红的地方恰巧也是这里,也就是说秀薇在哪里睡下就在哪里起来。
此外,根据后面的剧情父亲最后离开了继母回到自己房间里休息并且一直在睡觉,中间有秀薇帮他掖被角的情节可以证明。
也就是说此时醒着的人只有秀薇。
此时秀薇完成了三次的人格转换。
第一次是继母,他首先被脚步声唤醒,我在这有一个诡异的发现:秀薇是一头直发,而继母是一头卷发,第一个醒来的继母是一头卷发,可大家不觉的他长的太像秀薇了吗?
还好后面有证据证明这是继母的人格,那就是他的脚。
大家有没有注意到继母的脚趾甲是涂过的,而秀薇和秀莲的没有。
第二次是妹妹秀莲。
在那段诡异的掀被子剧情中,如果我们假设秀莲只是幻觉,那么唯一能感受这一切的就只有秀薇了。
最后一次是秀薇自己,这个很好理解,不解释。
至于例假,你问问能正好同一天的人又凑到一个屋子里过日子的概率有多大就行了。
情节一:餐桌对峙一。
记得秀薇吃药的回忆吗?
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一是墙上的画。
在前面的剧情中秀薇坐在继母对面,身后的墙上是没有画的,而回忆中墙上有画。
二是水壶,他是用藤套罩上的,也是只有继母面前有,回忆中却到了秀薇面前。
这些说明吃药的人其实是秀薇。
而此时,他扮演的是继母的人格。
为什么呢?
此时餐桌上的确有人在以继母的口吻在讲话,因为父亲回应了,一个正常人是没有幻听的。
显然也不可能是妹妹秀莲,那么唯一的可能就是:此时说话的是秀薇,但是秀薇以为自己是继母,典型的人格分裂。
那这一切不能是幻觉吗?
我觉得不能,因为一个钥匙在场——父亲。
记得后面有个前段父亲告诉秀薇秀莲死了吗?
如果一切都是幻觉,那父亲也是秀薇幻觉的一部分,那他怎么可能以自己的立场说出上面的话呢?
他难道不应该和秀薇一样看的见秀莲吗?
同理可证餐桌对峙一。
情节五:虐待秀莲。
这是最干净的一次人格转换,此时秀莲只扮演继母,证据是那只被他压死的小鸟。
有后面回忆可知,鸟事秀薇弄死的,所以床上的鸟也是秀薇放得。
不可能是被人吗?
不可能。
看后面的桥段,父亲在地里埋下了死鸟,然后抬头看楼上的窗户,只有一个影子,对吧?
如果这些不是幻觉,那至少有两个影子,因为虐待时秀莲曾被逼到过墙角窗旁,可你看到他的影子了吗?
不能是虐带结束时的景象吗?
那虐待时那么大的声音,父亲听不见?
他可就在楼下啊。
这里也有证据。
影片最后,衣柜倒下时父亲是听见了的,而衣柜倒下的地方从房间的壁纸看应该是同一个地点——秀莲的卧室。
而当时,父亲站的地方和当夜埋鸟的地方离得并不远。
所以他一定听得见秀莲连续砸衣柜的声音和继母的尖叫声。
如果继母是真身的话。
情节三和四可以合起来说,因为离得很近。
下午茶对峙中,首先注意时间是傍晚,窗外的阳光可以看出来。
这里秀薇没有充当人格,和她对峙的继母应该是幻觉。
证据就是,听见打碎茶壶的声音父亲立刻从厕所出来,可原来坐在桌边倒茶的继母不见了,只剩下秀薇在一边哭泣。
没有时间差的问题吗?
没有。
因为父亲亲眼看见秀薇离开桌子向厨房门边走,由此推断应该是紧接着打碎茶壶的动作。
试问,几秒钟的间隔,继母何以消失的无影无踪呢?
后来电话响了,根据后面的剧情应该是舅舅一家打来的(之所以说是舅舅,前面餐桌对峙一里有细节)。
这里也比较干净,秀薇扮演的只是继母,证据有二。
在继母讲笑话时明确的说曾说过:“我们的母亲看见以后笑的直不起腰来”。
(大体意思是,记不清原句了)不觉的有什么地方不对吗?
从后面的剧情看,这应该是继母在讲舅舅小时候的事。
谁会知道这些呢?
生母。
我想这也许就是为什么舅妈最后吓癫了的原因吧,呵呵呵。
这不重要。
第二个证据很诡异,当我想明白是自己都下了一跳。
还记得前面秀薇和继母的对话吗?
“我是不会和那个男人吃饭的”“那个男人是你舅舅”。
发现不对劲了吗?
是的,秀薇真的说到做到了。
第一大谜团揭秘完成。
我们已经知道了秀薇,秀莲,继母之间的复杂关系。
下面是第二个谜团:秀薇的病是怎么回事。
秀薇是整个事件中唯一知道真相的人,那就是继母才是间接杀死母亲和妹妹的同谋,为什么是同谋呢?
那主谋是谁呢?
呵呵,稍后告诉你。
言归正传。
实际上,真正继母的内心世界也通过人格分裂这个设定被巧妙的表现了出来,同时又使影片的诡异和费脑程度大大提高,之所谓一石二鸟诶。
其实,我一直觉得继母不是一个纯坏人,他和影片中所有人,除了母亲和秀莲外(因为实在没有相关情节证明),都只不过是个常常需要人性善恶挣扎也常常会因此而犯错的普通人。
通过秀薇之口,我们最容易发现继母的一种情绪就是怨愤:为了自己心爱的男人不得不百般讨好他的女儿,即使受尽委屈也无处抱怨,可爱上一个不该爱的人就有错吗?
(建议看看《花样年华》)在这种情绪之下人自然会被扭曲。
另外,让我相信这点的还有一点就是,在看到秀莲被压在衣柜下后,继母还是想过要救他的,这就是为什么她被吓跑之后会试图折返回去救人的原因,只不过半路杀出个秀薇,一通奚落之后,继母的阴暗人性彻底爆发,才见死不救,并说出了那句:“你该为这一刻而后悔”。
到此,我们的主谋即将闪亮登场,她就是————秀薇。
此为第一个病因:悔恨。
实际上如果仔细分析意外发生时的一刻,所有的人想到的其实都是这声音到底是哪来的,很单纯。
第一个产生不好想法的应该是继母。
从后面的情节看如果秀莲母女俩就这么死了,她既少了情敌,又没了一个对头,实在划算的很。
不过,当他在走廊停留的一刹那,表情的转变和他最后试图折返的举动都说明,她实际上已经打消了这种罪恶的念头,直到秀薇出现,他就像潘多拉一样打开了盒子。
综上所述,秀薇才是杀死妹妹的真凶。
此为第二个病因,恐惧,极深的恐惧。
我想,把秀薇说成使潘多拉应该是挺合适的,他更像是一个符号,代表着人类脆弱无比的原则。
在满足本我与满足超我的漫长斗争中,恐怕只有极少数人可以坚守的住。
影片最能说明这一点的就是最后秀薇那朝窗口的一眺,似乎正是妹妹的呼救让她止住脚步,可继母的身影,或者说是秀薇心中对父亲和继母的仇恨使她的内心再一次被蒙蔽,从此断送了本可以更好一点儿的结局。
可是,如果细细品味,一切的恨难道不都是因为爱吗?
因为妹妹和生母,因为心爱的男人,秀薇和继母相互纠缠,最终合并成一个扭曲的存在。
或许是因为爱得还不够深沉和博大吧……我想起了一句话:我们妥协,只是不想失去更多。
这是最后的病因,仇恨。
我们的病人就这样一步一步的走向深渊不能自拔了吗?
一切就要以这样的悲剧结束了吗?
先看看结尾,父亲亲手将药片放到了秀薇的手上,看到这一切的秀薇绝望的吃下了它。
事实上,这里的药片就是疾病的象征,只要吃下它,就是证明了疾病的存在。
还记得前面一家人吃饭的情节吗?
那时面对药片的不是秀薇而是继母,也就是说,就算是承认自己有病,那也只是秀薇假想的人格而非秀薇自己,更何况,影片始终没有告诉观众当时的继母到底有没有服下药片,所以也就不知道秀薇在那时有没有承认自己的患病。
不过,后来有一个情节,就是秀薇向父亲控诉继母虐待妹妹时,父亲告诉了秀薇秀莲已经死去的真相,那时秀薇是一脸的震惊然后愤怒地跑开了,很明显,此时他还没有承认幻觉的存在,并且从后面的发展来看,正是父亲在此时的讲述为后面秀薇的觉醒埋下了导火索之一。
那另外的个导火索是什么呢?
挺多的:影片开始时衣柜里的衣服,书桌中一样的笔记本,父亲门前的内衣,舅舅的那句”不记得了“。
总之,等让他怀疑自己看到的和感到的东西其实都不存在。
问题来了,为什么承认不存在很重要呢,因为如果一个人格分裂加精神分裂的患者一旦承认自己的幻觉,那也就意味着他不再相信自己的幻想了,他也就好的差不多了。
实际上,整个故事都源于秀薇对现实的逃避,她始终无法面对自己的过失(这里有点儿像《机械师》),于是她把仇恨,恐惧,悔恨幻化成了继母的人格,也就把一切的责任都推卸掉了。
当然,他没有彻底蒙蔽自己,黑暗之中唯一的出口,就是他的妹妹,他的爱都寄存于此。
话说回来,逃避并不意味着救赎,秀薇只有面对现实才可以变成一个正常人,而变得正常似乎也是最大团圆的结局。
回到前面的推断,秀薇痛苦的回忆之后吞下了药片,这么看来,秀薇最后应该是接受了现实,接受就比逃避强不是吗。
这么看来影片沉重的气氛也算有了一抹阳光吧。
所以在那一刻他实际上是康复了的。
可问题来了,如果他康复了,就不再会产生幻觉了?
他的继母人格也应该随之消失了?
可这又怎么解释秀薇坐在床上呼唤妹妹名字的情节呢?
由此,编剧把我们引向了第三个谜团————到底有没有闹鬼?
继续我们上一段的推想。
如果秀薇最后看到了幻觉,那么后来继母在房中被鬼吓的桥段就可以解释成是秀薇的第二人格在作怪。
藉此,秀薇将对妹妹和生母的愧疚成功推到了继母的头上,然后回归病人的身份,从而证明没有鬼。
但是,这个论断有很多疑点:首先无法解释的就是被邀请夫妇的鬼上身。
舅舅来家吃饭到底是真实还是幻想呢?
这就要借助父亲这个角色了。
作为正常人,只有他参与的段落应该就是真的。
在影片开头,有父亲在电话里向医生(我推断应该是)讲述舅舅被邀请的情节,所以他们应该是真的来了。
而且在拯救舅妈时,父亲也是参与者之一,所以夫妇二人应该是真实存在的。
惊悚的来了,还记得妻子在车上说的话吗?
“我在柜子下面看见了一个小女孩儿”………………似乎是害怕我们不相信这一点,在后一个镜头中我们看到了坐在椅子上的小女孩儿,(仔细看,开始我也没看清)更诡异的是,我发现一条规律,凡是幻觉出现,第一视角一定是秀薇或她的人格,换句话说,都是她亲眼所见,可在这个情节中,第一视角却是各位观众…………还有个疑点就是秀薇自己。
我发现在主线故事中,秀薇一切幻觉都是围绕着妹妹秀莲展开的。
那么,她有什么理由产生出鬼魂的幻觉呢?
有一种可能,那就是这种幻觉是对妹妹回魂报复的恐惧的一种反馈,这倒是很合理,可问题是,前面的论证中我们发现,鬼魂除了被秀薇这个精神病看到,还被夫妇中的妻子和所有的观众看到,有了这两个目击证人,一切就都不好说了…………还有一个争论就是那个鬼到底是妹妹还是生母呢?
我觉得妹妹应该是幻觉,前面已经解释了,她一直就是爱的象征,被保护的对象,秀薇救赎最后的希望。
这也是为什么只有秀薇自己看的见的原因。
同时,他也是一种人格。
秀薇在深夜对峙和生死搏斗(躺在地上说“救我”的那一段)中都曾扮演过妹妹的角色,来感受恐惧和无助,从而宣泄自己的恐惧和无助。
我觉得就是有鬼也应该是妈妈。
原因有二。
第一,妹妹秀莲曾念过一段咒语,还记得吗,他说这是用来召唤妈妈的。
而鬼也正是在哪之后才出现的。
有人说鬼在深夜对峙之后不是就已经出现过了吗?
不对,首先,那明显是个梦,三点证据可以证明,首先,后面的剧情有秀薇惊醒的桥段,然后紧接着,父亲就上来看望秀薇,证明此事他确实醒了,前面确实是梦。
第三,大姨妈。
后面有来例假的桥段,可以推知来例假的实际上只有秀薇一人,还记得黑鬼两腿之间的血吗?
不解释了,再说就黄了,呵呵。
弗洛伊德教育我们,梦是现实的映射。
我觉得这黑鬼更像是秀薇恐惧的象征,因为他前一个梦里有母亲和妹妹遇难的影响,从黑鬼的长相来看也是像极了被吊死的妈妈。
我为啥说是秀薇的恐惧呢?
注意看黑鬼的连,不觉的有点儿像一个人吗?
最后,所有的鬼形象共出现了两次一次是在餐桌对峙二上,一次是在结尾的复仇上。
相同点是面对他们是舅妈,继母,秀薇的继母人格,发现蹊跷了吗?
他们都害怕妈妈也对不起妈妈。
当然,这里面唯一要报仇的就是继母和秀薇,不过虎毒不食子,秀薇也算是收到了应用的惩罚了,而舅妈充其量只是个知情人,至于老爸则一直蒙在鼓里。
不过我相信他最后还是知道了真相。
还记得最后在医院的情节吗,有一个全新的角色登场,就是站在走廊尽头和父亲聊天的男人。
两点值得注意,其一,他不是医生,不是事件参与者,那是谁呢?
其二,他在谈话时眼睛是看着继母的,说明内容一定和继母有关系。
而且听了他的话父亲脸上有失望的神色。
这里我实在没有证据,只能猜了,他会不会是警察呢?
最后的疑点是继母真身是不是见鬼了?
我觉得不好说。
因为从后面的情节看,他却是是和父亲坐车回去了,不过这不能说明他回的就是房子啊。
还有就是那段里没有父亲,不过这也说明不了什么问题。
还有就是,那个桥段出现在秀薇的思维以后,难道不能又是他的幻想吗。
有人说,那段思想交在秀薇的两段回忆之间,证明是幻想。
可是他们两人是事件的共同参与者,所以拥有共同的记忆,同步回忆也不是不可能吧。
而且最后的结尾时秀薇回忆结束时流泪了,说明他接受了一切,说明他康复了,这时候在产生幻觉就有点儿说不通了。
总之,这里我没有证据证明。
估计是开放结局吧。
终于写完了,最后,我只想说,还是珍惜美好吧,即使你有再多的理由选择恨,你终究还是放弃了爱。
附上和《蔷薇红莲》有关的一个传说,谢谢各位忍受我的絮叨:原版故事:“蔷花红莲”原本是一篇在韩国流传已久的民间故事,大意说是曾经有一对姊妹,分名蔷花与红莲。
两姐妹被继母许氏视为眼中钉。
许氏为除去她们,便把一只老鼠的皮剥去,偷偷塞进两姐妹的被窝中,借此在丈夫裴郡首面前诬告蔷花,说这是她有奸情怀孕小产的证明;在把蔷花送到姥姥家去的途中,许氏指示儿子贞守把她推入水中淹死。
红莲得知姐姐无故被害后痛不欲生,在青鸟的引导下,找到姐姐淹死的池塘,也跳入水中自尽,水池中盛放出鲜红的莲花。
姐妹两人阴魂不散,去找郡首申冤,郡首见阴魂,立即仆地而亡。
此后,该地数任郡首皆因见两魂而亡。
事情终为朝廷所知,特派一名胆大精明的郡守受理此案。
该郡守接受两冤魂的申诉后,弄清真相,将凶犯许氏凌迟处死,并树碑以慰蔷花与红莲的冤魂。
有个疑问,后来看另一部恐怖片《恶灵空间》,怎么电影里的布景和《姊妹情深》一模一样咩?
第二个疑问,姊妹俩的父亲的朋友(不好意思,应该是哥哥还是什么,忘记了..嘿嘿...)来吃饭的时候,就是在那个女人抽风时,她看到的那个到底是什么?
还有那个突然抢走发卡的黑爪爪是谁的?
如果是妹妹,不可能吧,因为妹妹没有被烧怎么会是黑的呢?
无论如何,特装B的电影,演给演员和导演自己看呢?
应该算是我最喜欢的恐怖片。(说话间还打个寒战。。)还有我好喜欢的林秀晶,原来其实这才是我看过她的第一部片子,但是现在我才知道是她演的。恐怖片常常失败的地方无非在于过程根本不可怕或者结局很牵强很扫兴,但是这一部完全不是,所以真的很棒。
最讨厌装神弄鬼了.还以为自己很高深
不太喜欢这样的故弄玄虚
作为惊悚电影,节奏拖沓成这样,基本已经输了一大半。作为悬疑电影,又没有对观众守住秘密。结构细节勉强能称之为精巧。剧情非常狗血,一个自杀在自己女儿衣橱的女人,我觉得那才是病,亲,该吃药了。
枉我期待这么多年。。。这片子看着太郁闷了。。。
多年前看过,今天重温了一下,依旧挺喜欢的,虽然题材和核心现在来看已经很老套了,但是这毕竟是20年前的电影,而且影片在台词、剧情、构图上面有多次暗示,二刷还是有第一次看体会不到的乐趣的。而且影片的美术也很出色,吓人方面倒是一般般,这次再看也发现一个第一次看没发现,但却很明显的内容,就是女孩的恋父情结。整体的话,还是很好看的,尤其是两个反转,看起来还是挺过瘾的,一个商业片,能看得过瘾还有惊喜就是成功的。7.8分。
又臭又長。文根英和林秀晶顏又不好...
林秀晶和文根英刚火起来的时候拍的吧~我竟然看睡着了~
为结尾还原的死因和配乐加四星!!!
有些地方歇斯底里地奇奇怪怪的……
有鬼的地方我都没看。。 韩国电影两个字 做作
那么大动静就继母一个人去看?一家聋子吗= =
可能是好莱坞的这种题材的影片看得多了,所以感觉不强烈~~
没觉得有评论的那么好
2011.7.9
很喜欢里面的音乐,感觉好像宫崎骏的电影..拍的虽然有点慢热,但是很喜欢。。
比较反感纯女鬼恶心暴力的恐怖片 妈妈在女儿房间自杀实在很难理解。。。
学校电影院看的,竟然是泰国配音,超级搞笑,一点恐怖气氛也无,怪就怪那个泰国配音吧。
这个应该属于惊悚吧,跟恐怖似乎不搭边。喜欢文根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