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片而言,应该称为“大闹西游记”;以西游记的框架,重新演绎!
三打白骨精,孙悟空被唐僧赶走穿插进一段剧情!
由此展开,我们的小猴子梦想成为齐天大圣,进入西游记中,成为孙悟空的徒弟,为了借到金箍棒,为了面子,而孙悟空也为了面子,不愿回到师傅身边!
在与反派牛魔王的争斗中,获得成长!
套路,无创性?
剧情推演,武打动作,堪称无聊!
中平之作!
中秋没有其他更想看的,西游记虽然翻新了多少遍,但也有其被翻新的价值——其实我就是猴迷。
总之看了大闹西游,觉得想说点啥,微剧透慎xemmmmmm一开始有各种既视感(其实除了一开始后面也时而出现),玩具总动员感的背景,孙五元大概是五块钱买回来的意思吧x,大集会很酷炫超越了玩具有无敌破坏王感,不过其实这些都还好,反而的确画面和3d是蛮不错的。
进入书中世界很棒惹,虽然这段炫技镜头稍显冗长,但是猴子出场前的铺垫嘛。
然后就是最大的问题了,整个剧究竟表达了什么,师徒之情?
相信自己应该相信的人(这特么要是唐僧想告诉孙悟空的他自己脸疼不疼)?
不要甘于平庸要让世界不无聊?
或者,文艺点的,妖精也有佛性?
其实牛画画的模样挺有范的,胖猴子虽然很大一团但是和牛比还是好娇小啊有点可爱,在牛说这是我最满意的作品和猴子说我也就是只石头猴子的时候是有点奇妙的触动的。
总之这些是好桥段(大概)。
这部影片之前放出的预告,西装加袈裟的唐僧究竟为啥是那样,也是个好桥段。
但是这些桥段能体现的,想表达的,最后却在影片的总体里支离破碎了。
有点遗憾。
不过虽然最后猴子没好好发挥毕竟要让位主角但是还是好强好傲娇啊超可爱的,而且从全场占比90%的小孩子的反应来看小孩子看得很爽,还是蛮推荐去看的wwwww乱想可能超剧透慎x一开始看到五元小盆友嘲笑胖牛加猴子因为“为师之道”而困惑加上之前看到的预告我以为该片是这样的:取到西经的四人心里还是没有成佛,但是以前刺激太多了所以打打麻将的平淡小日子也美滋滋,但是一边打麻将一边扯皮有天就又扯到了三打白骨精。
猴子到底意难平啊。
但唐僧想的是什么,唐僧想的是,我那时候是凡人,但是也是为你好,这也是师傅的苦心啊(等等这里是不是也其实是在黑唐僧,其实我不想啊wwwww),你有火眼金睛,但你要学会在本事之外体谅别人,找好方法。
不过当然他俩沟通不顺,猴子哪受得了,跑回花果山暴饮暴食去了x(话说为什么啊笑死我了)另一边,孙五元小玩具是个自诩齐天大圣身材超棒小猴儿,看不起胖牛。
胖牛以孙五元是残次品反击,天经地道嘛(其实并不)。
但是孙五元心比天高啊,他就要当美猴王,不当不答应!
于是他碰到胖猴子了。
而因此,胖猴子也碰到了那个善良的白骨精小玩具。
然后,一系列危机,误会,等等常规发展。
然后,猴子明白了作为师傅其实就是怎么都看徒弟不满意(跟那些猴急又心高的爸妈一样(我真的不是黑唐僧)),但是这也是爱,这个认知的基础上最后最好双方都能相互理解,于是回西天继续打麻将,整只猴都不但体胖而且心宽了x孙五元锻炼了自己,而且知道了就连火眼金睛都无法看穿的是心,也学会了体谅别人,和胖牛和解。
emmmmmm这拍出来大概也是儿童片就是了。
但是逻辑思想上也许,大概,能更统一一点???
最后的吐槽x菩提真的好神秘(真不知道究竟有什么用虽然很强但就是你在搞事吧你)啊?!
猴子真是又强又傲娇,居然因为唐僧这么糟蹋自己,邓摇x为什么孙五元也这么能吃?
为了表现是亲师徒吗?
中间那段教功夫真功夫熊猫既视感,虽然角色地位是反的。
老牛真是到处西游作品当大反派……世界线改变的地方有点没想到wwwww西游记真实存在,猴子真实存在,这世界观我喜欢千年牛市!
千年牛市!
猴子你们取完西经还是让老牛统治世界吧谁不想要千年牛市!!!
票藏在屁股里面还让别人去掏……就算你只是一本书也x“老家伙总是半夜三更要你去他房里我倒要看看到底教了你什么”……??????
老牛你这话不能这么说注意一下影响啊话说这里是都是菩提门下的设定是港版西游记吗x穷老牛一大家子柱小山对猴子一只猴住大洞不满引起了一切!
影设贫富差距,不行不行x大圣的熔岩铠甲桥段怎么用都很帅,不过除了孙五元也想看猴子穿,他那只有虎皮裙上衣也没有很寒酸啊x总之,去看看玩玩嘛,猴吹如是说
昨晚看了大闹西游的点映,看完心里非常不适本身的期待稍高,与一堆小孩子坐在一起,希望能够借由短暂美好的动画片暂时忘记所处大人世界的不幸。
客观的说,影片所呈现的画面是很美的。
而我的厌恶只是因为一个小小的人物,一个小奶牛,电影里面反派牛魔王的徒弟。
师父得意时,它说了一句话,动作非常夸张~“师父一直是我心目中的英雄”影片结束,牛魔王被打败,他在趴在悬崖边的师父面前露出极其不屑的神情,并且!
吐了口水!!!
电影本事剧情不怎么样,很多地方都很牵强,就是给小朋友看的,画面很美,但让我觉得惨不忍睹。
在这些小朋友面前播这些,在我面前出现这样的剧情,令我感到难受。
许多部分的台词令人摸不着头脑比如 菩萨对孙悟空徒儿所说的: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了不自量力的家伙,那该多无聊啊。
所以……这些不自量力的家伙就是为了充实其他人的生活么???
这句话哪里有对它起到激励作用了???
墙倒众人推,墙倒了,一个失意的角色被人们定义为不善,人们自以为自己在伸张正义,在审判不义,忘了自己也曾在不义的队伍里充当极其重要的角色……人性如此,已经潜移默化地传递给下一代了
3d动画片,视觉效果还可以,人物动画很形象,特别喜欢那个红屁股的动物,可爱,萌,心又好,还承包了好几个笑点。
剧情改得有点胡闹,可能小孩子会喜欢。
我看完后觉得有点胡扯。
尤其是孙悟元偷走金箍棒那段,孙悟空武功那么高强,被偷金箍棒怎么可能无知觉?
不过一路讲述孙悟元从什么都不会的玩具到能使用金箍棒打败牛魔王,成功逆袭,传递了很多正能量,这点值得好评。
还有我很喜欢牛家族里说地方话那段,东北话四川话等等,然我这个东北人看得十分高兴,是影片中不错的包袱。
总体还不错,可以带小孩去看。
文/司空摘星《西游记》是一座富矿,然而,给今天的孩子们看的“西游”该是什么样子,这又是一个不小的问题。
最近,我去影院看了3D国产动画《大闹西游》,只觉得眼前一亮。
这部动画从内容上脱出了原来的窠臼,小蓝猴孙伍元的设定非常讨巧。
传统中,孙悟空的名号如雷贯耳,不过也存在问题,那就是他太强了,连成年人都只有仰视的份儿,何况是孩子,要跟孙悟空做朋友,总觉得没边儿没沿儿的。
所以,以往影片要么把按照老套路,继续让孙悟空降妖伏魔、求神拜佛,但要离孩子远远的;要么更是走向反面,从吴承恩原著里找回了孙悟空身上的魔性,让他回到“猴妖”的角色,让孩子看了感觉毛骨悚然。
然而,《大闹西游》中的设定很好地解决了这个问题。
一方面,孙伍元只是一只玩具猴——跟孩子们完全没有距离感,而且还是个残次品。
从“伍元”的名字来看,他应该属于那种最廉价的玩具猴,但这并不妨碍他追求与众不同的“猴生”。
他认为自己是美猴王,却因此遭到其他玩具们的奚落,尤其是那个牛大王更是嘲弄加侮辱。
于是,小蓝猴一气之下,决心去寻找真正的金箍棒,以证明自己是真正的美猴王。
故事也由此而展开。
另一方面,孙悟空被设定成了一个大胖子。
在遭唐僧驱逐返回花果山之后,他整日吃喝无度,变得大腹便便,俨然成了“孙悟空与猪八戒的合体”。
这样的“胖大圣”虽少了几分威武,却多了可亲、可爱的分量。
孙伍元进入西游世界,为借金箍棒而拜孙悟空为师,开始漫长的求学之路。
他们虽是师徒,却怎么看都像一对父子。
让人想起每日送孩子上学、陪孩子写作业的那些自嘲到了“油腻”之年的父亲们——在孩子眼中也许正是“胖大圣”这种形象吧。
小蓝猴遇到胖大圣,这种殷殷的父子情尤为动人。
“胖大圣”嬉笑怒骂间每日督导小蓝猴练功,从混混日子到越来越用心;小蓝猴从屡屡碰壁到逐步精进,一点点成长。
这样的情景让人看了无比暖心,尤其是小蓝猴每日趴在“胖大圣”大肚子上睡觉的场景,怎么看都是我们日常家庭中的寻常一景。
小蓝猴逐步学成之后,“胖大圣”仍然舍不得放手,这何尝不是天下为人父母者的心境?
只是,他们根本不知道,牛魔王早已暗暗布下陷阱,只等他们来跳。
在挑拨离间之后,牛魔王借孙伍元之手拿到了金箍棒,一举统治了天下,改变了历史,将人间变成了“牛间”。
当孙伍元知道真相之后,决心挽回自己所铸成的大错。
他亲眼目睹失去金箍棒的孙悟空,被牛魔王击败并囚禁,内心遭遇沉重打击,但由此而变得独立,激发起斗志。
后来,他和小伙伴一起,打败了牛魔王,救出了孙悟空,拯救了全世界,而他也成为货真价实的美猴王。
这部影片中的打斗场景非常燃,特效非常好,堪比《功夫熊猫》,但影片并未渲染恐怖气氛。
我看电影时,旁边有很多儿童观众,他们表现得很兴奋,但不会感觉害怕,这一点非常难得。
影片中,孙伍元身上那种由虚荣心而转变成的自强之心,以及那种从闯祸后的忐忑到担当行动的转变,尤为可贵。
这让孩子们在娱乐之中也能受到启发,具有较强的教育意义。
另外,影片还有很多细节很用心,也很可爱。
比如,筋斗云成为角色之一,有了叫声,神似小狗。
还有那位勇敢、可爱、包容而又能打的琪琪,让人想起缩小版的“孙悟空和白骨精”的花边;孙悟空被赶走后,唐僧师徒打麻将三缺一,斋饭更是没了着落,三人都饿得瘦骨嶙峋,一见悟空归来,全都两眼泪汪汪……这让人看了好笑而又解气,即便成年人观影,也会觉得兴味盎然。
总之,我觉得《大闹西游》是一部国产动画片中的精品之作,也是最适合孩子看的西游题材的动画片,在这个中秋档,堪称合家观影的首选。
也希望这样的动画片能再多一点,孩子们也更快乐一点。
那天我去影院里看了两个片子,《黄金兄弟》更多的感觉是情怀,就像很多人说:“我还欠那些年《古惑仔》的一张门票”一样。
而后面这部《大闹西游》我感觉更适合带娃的宝爸宝妈或者一家人一块去看,在经典IP加持下和金箍棒设定的基础上突破,创新故事,加上走心的画面技术处理,让大人看了不闷还觉新奇,与孩子在欢声笑语中度过佳节(我在观看影片当时,场内基本上都是一个个的家庭,更多的是妈妈带着孩子,这时候我真想问,爸爸去哪儿了?
)。
我个人觉得这部片子在于孩子需要家长陪同观看边做正确引导的情况下观看。
它不像《疯狂动物城》,迪士尼更擅长于将每个角色性格刻画得很深刻,从而在做成年人的思想工作,焕发成年人对自己童年的一些记忆,让成年人之间自发地去做口碑推动。
所以其实迪士尼的这种合家欢风格有些地方孩子反而是看不懂的,孩子们之所以觉得好看好玩,因为全是动物加上生动的表演和搞笑的情节。
更多时候是大人们看入神了,而孩子们的问题很多得不到答案。
而国产合家欢题材动画不一样,更多的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出发,做他们可能喜欢的,想看的内容,孩子们看得其乐融融很入神,还会在不同情节上去边看边反问身边的家长十万个为什么,实际上这很好的挖掘了孩子自我学习和不懂多问的特点。
而家长在这里则是一个精华提炼,正向引导的角色,当你读懂了故事想要传达的主要精神时,你便会去从这个方向引导孩子建立起相应的能力和精神。
《大闹西游》这部片更注重的是让孩子懂得认识自己,面对所处环境本身被贴上什么标签时,自己该如何正确做出选择去撕掉这些负面的标签,再去维护属于自己正面的标签。
这实际上是对心理学上的“标签效应”做自我管理。
《大闹西游》讲的其实是在一个每到晚上十二点,玩具们就会集体拥有自我意识,拟人化的生活场景去诠释每个玩具之间的心理活动和生活交流状态,从这些交流过程中你会看到其实玩具之间也在互相嫉妒甚至在嘲笑对方只是活在戏里设定,实际上什么也不会,也没什么用。
剧中孙五元(小蓝猴)实际上是贴上了几乎天下无敌的“美猴王”标签,在这个标签光环之下,其它玩具对它产生了怀疑和嫉妒,而因为小蓝猴自己确实也知道自己并不是真正的美猴王,所以它想去《西游记》的故事里面找真正的美猴王借用金箍棒来证明自己也像美猴王一样可以拿得起真正的金箍棒。
而去到《西游记》故事书里遇到真正美猴王的时候,小蓝猴才意识到拿起金箍棒并不是想象中的简单,为了证明自己必须通过自己的努力真正变强。
据说《西游记》目前是中国电影人最钟爱的IP,在某报纸上看到过一则报道说,据不完全统计,近几十年来,根据西游故事改编的影片多达40多部。
想必这一定是真正意义上的“不完全统计”吧,加上各种网大可能数量不止于此。
作为如此强大的IP,西游系列相比早前各种改编翻拍增加了更多的难度,因为想要摒弃掉从前别人拍摄过的风格作品,也是一件很难的事,毕竟已经有太多人拍过这个题材,如何在老话题上推陈出新是目前西游题材影视作品最应该思考的事。
提前看了近日即将上映的动画电影《大闹西游》,尽管借用了《西游记》这个超级大IP,但是对于剧情上的创新改编还是值得褒奖的。
在庞大的玩具世界里,有一只蓝色的玩具猴子名叫孙伍元,他经常以“美猴王”的称号标榜自己,但是每一次却都因为拿不出金箍棒而被所有玩具嘲笑。
此处可以看到这个玩具猴子是一个有梦想的玩具猴。
一心想要借走金箍棒的孙伍元对孙悟空死缠烂打,孙悟空在无奈之际提出了条件,让孙伍元拜他为师,学成后才可以驾驭这个金箍棒。
就这样,师徒二人开始了从师学艺的向上生活。
可事情远没那么顺利,练习功夫的过程很艰难就不说了,后来也是各种机缘巧合居然把金箍棒被牛魔王骗走了,而后牛魔王派遣百万大军兵临城下,师徒二人陷入了险境。
整部电影的剧情跌宕起伏,并且与之前各种西游记的版本都不同,而是把孙悟空与牛魔王的战斗扩展为了两方势力团伙的战斗,十分精彩。
单纯从剧情来看,《大闹西游》是一部规矩又不失亮点的剧情,摒弃了从前西游记的老套剧情,而是融入了十分具有现代感的元素和故事情节,既做到了与时俱进,又把这部电影该有的喜剧元素和历史元素全都展现了出来,增强了故事的可看性,也透过孙伍元这个人物形象传递出了一种向上和追逐梦想的价值观。
除却剧情的亮点之外,该片在人物的塑造上也是独具匠心的,孙悟空不再是苗条的瘦猴子,而变成了中年发福的孙悟空,这让孙伍元都很费解,更是让大银幕前的观众觉得有趣。
还有便是在水帘洞内搓麻将,这个画面也是太美让人不敢想,谁能想到堂堂西游记中居然能有此番场景呢。
而这些都是《大闹西游》的创新之处,实属亮点。
相比口碑佳片《大圣归来》的制作,《大闹西游》也是没有被打败的,制作堪称精良,所有细节的处理、人物形象的塑造、场景的设计等都很精细,抛去西游情结之外,这依然还是一部可看度极强的优秀动画电影。
前期点映场放映之后,无论是业内人士还是普通观众,都对这部影片给予了很高的评价,“绝对不输《大圣归来》”是很多观众的心声。
这部适合全家老少一起观看的电影《大闹西游》,既能让中年人和大朋友们找到怀旧的西游情结,又能让小朋友在其中找到不一样的乐趣,孙伍元的积极向上心怀梦想的精神也值得让家长带孩子一起去观看和引导的。
作为选择在中秋节上映,堪称中秋节档期的一股清流之作,剧情的欢乐和人物的情怀绝对是中秋节观影的首选。
敢于正面battle中秋档的各种大片,《大闹西游》还真是有着强大的自信心。
就像片中的孙伍元一样所说“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不自量力的人,那该有多无聊啊。
”片中的人物如此,片子本身更如是。
文:田金双先抛结论:唐僧师徒三人打麻将,牛魔王变身野兽派画家,美猴王是个如假包换的吃货,这部《大闹西游》脑洞大开各种奇思妙想。
“比眼睛更重要的是心,如果用心去相信,妖精也能成佛。
”换位思考,一念顿悟,萌猴悟空有趣好玩之极。
3D动画电影《大闹西游》剧情很萌颇具哲理,和此前那部《大圣归来》风格迥异。
影片中各种奇思妙想和好玩的台词,让人看罢之后莞尔一笑。
更值得一提的是,该片中唐僧、孙悟空的“师徒情”远非一般的师徒关系,更多“父子般的情谊”。
而之于孙悟空被唐僧驱逐回到花果山变身师父之后,亦了解为师之道在于信任。
换言之,这不仅是对古典小说《西游记》的简单解构,而是一部与猴子成长有关的心灵笔记。
该片中在图书馆玩具世界里生活的小蓝猴孙伍元,本是玩具中的残次品,但他认为自己是美猴王式的英雄人物。
孰料孙伍元刚一出场,就被一个萌妹子泼了一头凉水,甚至还被一只富有个性的小牛嘲笑为loser。
为了证明自己并非loser,孙伍元只身一人闯进西游世界,向孙悟空拜师学艺。
而之于孙悟空,亦是一个被师父赶出西游四人组的泼猴。
在西游世界里,各有不同缺陷的玩具蓝 猴和石猴开始自己的疯狂之旅……
简言之,《大闹西游》就是“一个有梦少年+一个情绪主义者+一个前卫艺术家”的故事。
该片中西行取经的孙悟空,本是一个依靠火眼金睛判断好坏的猴子,当美女给唐僧送饭时,他一棒打死美女。
也正因之,唐僧让他离队反省。
而孙悟空回到花果山后,竟然自暴自弃地大吃二喝,变成了一个天字第一号的吃货。
甚至,比二师兄八戒更肥硕。
直到孙伍元出现和牛魔王产生纠葛,孙悟空才始以顿悟:却原来“比眼睛更重要的是心,如果用心去相信,妖精也能成佛。
”至此,历经师徒角色交换,领悟“信任”的真谛之后,孙悟空实现了自身的精神锐变,瞬间从猴气升华到人性。
相比孙悟空的率情和任性,在本片中牛魔王则变身一个崇尚艺术的画家。
这厮动不动就站在火山口中附近激情做画。
而他所有的画作,看似风格不同,但均解释为“激情和力量”。
由是观之,牛魔王亦非传统《西游记》中那只只会谈情说爱的黑牛哥,更是一个推尚力量乃至暴力的阴谋家。
片中有个有趣的桥段:玩具世界的小奶牛来到西游世界看到牛魔王的画作时,对牛魔王说:“师父一直是我心目中的英雄!
”而当影片结尾时,牛魔王被孙伍元打败跌倒在地时,却站在悬崖边上对师父大吐口水,露出不屑和厌弃的表情。
同为师父,牛魔王和孙悟空的遭遇和结局为何大不相同?
究竟原因,师生之情,不仅仅是“师徒”语言层面那么简单,更多父子情谊,彼此之间更多信任。
斯如猴子悟空顿悟后所说的那样:“比眼睛更重要的是心,如果用心去相信,妖精也能成佛。
”纵观孙悟空的成长史,亦是包容、信任、内心接纳的精神之旅。
值得首肯的是,这部国产动画电影《大闹西游》画面很美,富有《功夫熊猫》的质感,故事紧凑张驰有度,合家欢式的打闹蛮适合全家人一起观看。
更值得称道提,该片要人物造型设计上颇具匠心,回到花果山的孙悟空胖肥胖得露出啤酒肚,小蓝猴孙伍元则一脸不甘和郁闷的表情,牛魔王则意气风发举止怪诞宛若野兽派艺术家的翻版。
相比以往国漫中人物造型“扁平”化风格,该片中轻风吹过草原时,小草随风而舞都纤发毕现,可见该片创作者创作时颇具匠心用心匪浅。
周末《大闹西游》进行点映,带着孩子去观看,本以为就是普通的国产动画片,结果大人孩子都被迷得一塌糊涂,又萌又可爱的小蓝猴太圈粉了,整部电影画面非常唯美精致,令人赞不绝口,特别小蓝猴和孙悟空的舔犊情深,还有牛魔王的狂魔附体,以及软萌的筋头云等角色塑造得栩栩如生,过目难忘。
水帘洞的美不胜收,真是很给力,毫不夸张的说该片的美术和绘画呈现了独一无二的水帘洞奇观,没有哪一部与水帘洞有关的电影能与之媲美。
绮丽旖旎的风光制作非常的大跌眼镜,连吃人花看起来都可爱无比,看来该片的美术师技艺非常的高超,真正的业界良心。
小蓝猴就像一个精灵,灵动而充满活力,而这次的美猴王严重发福,躲在水帘洞海吃胡喝,都长了大肚腩,不过身手依然很是矫健。
美猴王对小蓝猴的情感表达,其实和天下的父母一样,非常的严厉,都有望子成龙的决心和信心,所以美猴王对小蓝猴的训练信条是,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不断重复的训练,就像唐僧对美猴王的苦口婆心,目的就只有一个,希望小蓝猴变得强大和自信。
该片有太多笑点,没有刻意为之,自然流畅,比如美猴王在严苛训练小蓝猴的时候,忍不住放了几个臭屁,虽然看起来有点低俗,实则强化了美猴王与小蓝猴和谐的关系,彼此都不会嫌弃,更是宽容大度。
还有小蓝猴在美猴王的耳朵里寻找金箍棒,掏出很多水果和石头,也是令人啼笑皆非,原来美猴王是如此的神经大条,不拘小节。
诸如此类诙谐幽默的场景很多,不胜枚举。
美猴王激战牛魔王和小蓝猴大战牛魔王,是影片的两个高潮,这些动作设计也是很有带感,没有和其他类似的影片有任何相似点,看到美猴王打斗的场面,有点《功夫熊猫》的既视感,虽然看起来很笨拙,其实很灵活,而且在这些激战的过程,不忘增加很多诙谐滑稽的笑点。
由于看了3D版本,感觉《大闹西游》这样的特效可以甩很多国产动漫N条街,因为不仅逼真,还很逗趣,角色形神兼备,令观众直呼过瘾。
小蓝猴、美猴王和牛魔王的毛发都清晰可见,美猴王和牛魔王的激战,还是小蓝猴与牛魔王的大战,特效的给力,让人感觉整个过程酣畅淋漓,震撼不已。
该片非常适合一家人观看,老少咸宜,有感人的友情,更有令人起鸡皮疙瘩的师徒情,总之很多流行元素都囊括其中,令人惊喜连连。
小蓝猴和美猴王相处犹如父子的温情,也是感动很多小朋友,还有大猩猩的出现也是很逗比,对可爱的小蓝猴喜爱有加,看来勇敢机灵的小蓝猴也是万人迷,凭借自己的实力圈粉。
看了《大闹西游》,为国产动漫的进步由衷的感到骄傲,这样的作品完全可以比肩好莱坞动画电影。
尽管仍然是一部与《西游记》有关的动漫电影,但内容没有任何雷同,这个创意也是很新奇,没有落入俗套,相反很是幽默可笑。
美猴王和大猩猩等正面角色很形象,而大反派也是很给力,不仅狡猾还很顽强,是个难啃的硬骨头。
《大闹西游》真是国产动画片的良心之作,如此优良水准绝对又要吸引众多自来水,这个一点也不夸张,眼见为实,9月22日上映,典型的合家欢电影,情节跌宕起伏,角色萌宠可爱,笑果斐然,动作戏嗨爆停不下来。
《大闹西游》:玩具猴逆袭美猴王,看本片带你玩转西游早在《大闹西游》预告片推出时就对本片有了期待。
作为一个西游记铁粉+脑残粉+终身粉,一提到和西游记有关的任何影视剧都是又兴奋又期待。
尤其是最近两年国产动画片突飞猛进地赶超好莱坞,先后推出了《大圣归来》《阿唐奇遇》等口碑佳作,所以对于国产动画大电影新作《大闹西游》也就更加期待。
看完后忍不住想要给身边喜欢西游的朋友推荐,动作爆燃,造型超搞笑,故事中西合璧,确实是一部好片。
《大闹西游》的故事很简单,就是讲了一家图书馆里的摆件小蓝猴玩具总是幻想自己是美猴王,一天,他终于得到机会跑到《西游记》这本书里去寻找金箍棒,不想却遇到了中途“暂停取经”的孙悟空,一段又是父子又是搭档的好戏随之展开。
本片最让人喜欢的就是它大开脑洞的想象力。
长胖了的胖大圣,艺术家范儿的牛魔王,叨逼叨的玉面唐僧,还有把悟空认成猪妖的猪八戒。
每一个修改都是出人意料的,每一个颠覆都是让人捧腹大笑的,这样的“闹闹西游记”还真是头回见到。
其次,片中的视觉效果也是值得一赞的。
动画电影,除了看故事就是看视觉效果了。
担当《大闹西游》的后期团队也是相当优秀,在片中我们能看到媲美皮克斯的毛发质感(小蓝猴),精细的面部细节(大圣斑驳的牙齿),还有让人惊艳的幻灭空间。
动作场面的设计自然是不能或缺的。
看过《功夫熊猫》的朋友想必会很期待中国功夫在小蓝猴和胖大圣身上的超强体现,果然没让人失望。
无论是前面大圣教小蓝猴武功还是后面两人和牛魔王的生死对决,动作设计、招式套路、剪辑点和致命点都配在了点儿上。
这种融色彩美、剪辑美、武打美学三位一体的设计在其他国产动画大电影中也极为少见。
正是因此,就让《大闹西游》这部片子显得有点儿与众不同。
看片的过程中不断听到孩子们在笑,家长们在深陷片中体验“梦回西游”的穿越快感同时,也不忘让孩子们能看懂,能喜欢。
这样的电影在《玩具总动员》中有,在《丛林总动员》中有,在《无敌破坏王》中,而在国产片中,《大闹西游》提升了它的完成度。
作为一部改编自中国最大IP的动画大电影,本片在市场预期上无疑是非常好的,最近两年先后根据“西游”改编的电影、电视剧、动画电影无一不吸引了一群像我这样的西游迷蜂拥前去。
但令人欣慰的是,本片没有手握IP停滞不前,而是想办法在IP上开拓新意、发扬光大、给观众不断制造惊喜。
这样的努力在成片中比比皆是。
观众的眼睛都是雪亮的,编导的努力也必然会被观众们收获到。
而我们都知道的国产电影一直是我国的弱项,人物扁平、剧情成人化或者低幼化两极情况严重,还有笑点低俗让孩子不能得到良好的启迪。
本片将传统文学发扬光大,又给了孩子们“走入西游”的体验又给了他们正能量的价值观,倡导小宇宙爆发、人人都是传奇,这样的培养在人的儿童时期尤为重要。
推荐大家带孩子看看,中秋节合家欢电影的不二之选。
画面不错,剧情有想法,但不精致,属于较差剧本,人物性格设定不讨喜
小孩看的。别抱期待。
画面是真值得表扬。编剧加油。
带着两个娃去看的,我全程睡觉,但是他俩觉得很好看,看完后,俩人不停的讨论。听他俩讨论剧情,蛮有趣的。
有点尴尬。。。
一般
7分,中规中矩的3D动画,偏低龄,不过小孩子看着应该蛮爽的。
支持国产动画,逻辑有待提升,但是质量还是不错的,看见后面小悟空的那身衣服还是不错的,哈哈哈,打斗场面有待加油,喜欢胖胖的猴子,哈哈哈
借着西游瞎编
带小朋友一起看还是很热闹的,因为他们还没被正版西游记洗过脑,哈哈
画面还不错,剧情很一般
这片子只占了一个闹字,感觉风格像是欧美的那些闹腾的动画,不知道究竟要表达啥,也许小孩子爱看?其实中国有那么多神话传说、历史故事,随便拿来都不用咋改编就可以创作出很好的动画作品,不知道为啥一定要改来改去,不伦不类的,就别说这部,就连彩条屋的一些胡乱改编的也好不到哪去,想不通现在的创作者到底在想什么。
这是一个五元的电影。
西游记,寻梦环游记,玩具总动员
好看
小屁股电影时光
跟孩子去看的,画面感真的进步了很多,看着很舒服。剧情虽然不是特别理想,但也没有很差。放一个人拿到了与自己能力不匹配的资源不是件好事,因为他保护不了。当孩子想去做现在以能力做不来的事情时,家长不要去打击,也不需要闭眼夸孩子,你只需要蹲下来跟他说:孩子,你放心的去做,爸妈会永远在后面支持你。
为了陶典来的!!
看这部动画发现中国的3D有了“质”的成熟,不同角色的毛发质感有明显的区别且自然流畅,人物表情也非常生动。片中最大亮点是孙悟空的配音,由老艺术家李世宏配音的(他是85版孙悟空的配音,堪称经典。)为动画添了很多带入感。个人感觉是部家庭动画,很适合带孩子看——大人看会有很多回忆,孩子看会很喜欢。
我觉得还行吧,写的很现实,就是从一个玩具突然成为美猴王真的有点突兀,开挂有点厉害,不过动画嘛,也没必要纠结这,总体是一部很不错的片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