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述四个不同年代的爱情故事,由同一对演员马德钟与佘诗曼分别饰演四个年代的男主角和女主角,从而突出男性、女性、男女关系以及婚姻的地位在不同年代的变化。
“四重奏”每个故事都各自独立,在短短七八集内完满地表达起承转合的变化,情节紧凑。
第一代以清末年间一段盲婚哑嫁婚姻作为故事之序幕。
第二代女主角汪子君是“凤凰楼”创办人瑜凤之女,是个性格佻皮活泼的高中女生,暗恋一个热血青年教师李吉祥。
第三代的女主角白慧珍是第二代主角子君的外孙女。
慧珍是个精明能干,充满活力的女人,不过其丈夫戴立仁偏偏就是个爱面子的大男人,立仁认为“男主外,女主内”,所以婚后不让妻子出来工作。
第四代的女主角戴思嘉是第三代主角白慧珍的女儿。
女主角戴思嘉是个啤酒妹,性格独立自我,感情生活开放但是有底线,同时下大部分年青人一样,思嘉对婚姻抗拒,至于男主角方家安,就是个要求严谨的会计师,做事按部就班有计划,两个性格南辕北辙的人邂逅相恋,接着同居。
四段不同时代背景里性格迥异的女性,展现近百年间女性的婚姻与爱情及其地位的变化。
是一部越看越喜欢的片子,里面佘诗曼的古代和现代的造型很好看啊 !
第三个故事很好玩,看的很开心,同学看了都觉得不错K.O的造型是马德钟最帅的了 ,突然就觉的180度的转变!
剧情也很不错,好久都没看到这样的片子了。
能够遇到自己喜欢的人是一件最幸福的事,所以你一定要好好珍惜,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不要轻易放弃,只要你爱他,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凤凰四重奏》今天看完了《凤凰四重奏》。
阿佘美女就是美女,怎么样都好看。
记得当初拍片的人选她来演,就是觉得阿佘无论古今都很适合。
果然看完四个扮相都很美。
还记得《YUMMY YUMMY》中有人这样赞扬阿佘:“她有明星的光芒,可是又没有明星的架子,亲和力十足。
”真的是如此。
四重奏中我比较不喜欢的是第三个故事,无论讲话还是行为举止都有点傻傻的。
特别是马德钟的造型,太傻了。
搞得我后来无论看什么都觉得马傻傻的。
弄的我都看不下去了,所以第三部没看完。
第四部陈健锋好可爱!!
要是他喜欢的是佘就更好了。
什么样的幸福才是女性想要的?
第一代,相夫教子,一世安守。
第二代,冲破礼教,爱的艰难。
第三代,男女平等,相互尊重。
第四代,爱的自由,不惧婚姻。
这部剧确实对我有很多的影响,第一次看这部剧时我多大已经不记得了06年的剧,到如今已经8年了,我从初中生到了现在的研究生,里面印象最深的,也是影响最大的就是戴思嘉,这样一个女人,爱的热烈,也丝毫不惧相互间的差距,她继承了他妈妈的男女平权的思想,女人绝对不是男人的附属品,想要的东西自己买而不是等人送,和男人经济分开,借钱也借的干干脆脆,她的可爱之处就在于她的特立独行,在已经有港女感念的年代,她绝对不是大部分人所见的港女。
对婚姻的见解虽然不一定是绝对对的,但却确实是我赞同的。
爱,是很纯粹的问题,是两个人的事,相爱的人不需要一纸婚书作为束缚依然会相互支撑,相依相伴。
婚姻不是为了让别人开心的事,对于婚姻的存在有各家之言,比较有映像也比较赞同的有几点:1.就是戴思嘉的,婚姻不是所有的保障,相爱才是在一起的条件,没必要相互束缚。
2.最近的悦己上看到的,不记得是谁说,婚姻的存在是让彼此在有阻碍时,理直气壮的站在他的身边。
是旁人无法阻碍的权利。
3.豆瓣上一篇文里的概念,婚姻不过是想到就去了,反正找到了这个最爱的人,分不开了,那接个婚让家人开心,也没什么所谓。
不管是哪个理论都和身边的人有关,这个大的前提是,这个人真的是对的人,是一辈子都能爱下去的人。
第一点中还不确定这份感情是否能支撑一辈子,是对那个人还有所保留,如果真的相信这个人一辈子的爱,结婚这件事也不会那么排斥。
而反过来,反正都爱一辈子了,有没有婚书也无所谓,不过是为了别人开心,又与结婚的相关性有违。
而第二种,可能才是我真的会觉得结婚的意义所在,不是束缚,不是为了别人,而是简单的,我希望任何时候都可以理直气壮的站在你的身边。
还没有遇上这样一个人,会爱到这个样子以后会不会不知道,但,婚姻如果在我身上发生,我希望不是妥协的结果。
如果我能找到一个如致橡树一般的爱人,相互之间有深深舍不下。
我会再回来审视如今的想法。
--2014.10.27-
因为喜欢佘诗曼,在新闻女王播完后,去回看了她第一次封后之作《凤凰四重奏》。
透过四个故事,表现百年历史变迁,不可谓设计不宏大。
故事的连贯性、紧凑性也彰显了tvb的功力。
毫不夸张地说,六七集故事的信息量,放在内娱,足以编出一个30集以上的电视剧。
这也是我们爱tvb的核心原因之一。
*时代变迁*这部剧跨度超过一个世纪,见证凤凰楼从建立到出售到香港重建,也是一个家族四代人的命运变迁。
第一代清朝末期,动乱四起,创立凤凰楼。
魏瑜凤和余赐明明青梅竹马,却止乎礼,连手都没有牵过,下一代的娃也不是他俩的。
这一代的故事我觉得是最丰富完整的,瑜凤和余赐的心有灵犀、默契配合表现得细腻传神,对传统礼教中低眉、隐忍、出嫁从夫的社会观念也刻画深入。
最后的双向奔赴又戛然而止,回想都还是满屏心痛。
没有哪个地方印象最深,他们的每一点互动我都很喜欢,尤其是她终于看到假扮离开的他却忍住满眼泪光,她帮他治病给他做寿包知道他一定能吃到,他帮他教训老公不小心留下面人后来送个面人报平安,他被迫给他介绍对象一晚上魂不守舍的浑浑噩噩。
虽然始终没能在一起,但一直相互陪伴,永远心系对方也知道对方心系自己,从未有过误会或怀疑,光这点就已经足够美好。
插一句陈键锋的二世祖演的也太好了,拿刀斩死他的心都有。
第二代民主运动,国民政府,凤凰楼发展并转手。
汪子君和李吉祥起于师生,敢于私奔,虽然最终也是长久分隔和等待,但也有过短暂的相守时光,有了自己的家,也有了自己的后代。
这个年代,正是学生思潮觉醒、女子上学读书的时候,汪子君勇于实践新思想,也勇于接受新挑战。
印象最深的是她参加黄包车比赛的全力以赴、打网球时对李说我不喜欢你、私奔后两人的甜蜜点滴、珍惜眼前人的开解。
马德钟的李吉祥,说话真是好温文尔雅啊,可惜乱世中,哪有平稳幸福。
第三代香港腾飞,回归前夕,再遇凤凰楼。
白慧珍和戴立仁英雄救美一见钟情,婚后恩爱相守,一直到离开这个世界。
在当时的香港,男人对女人出来工作还是颇有意见,这才有了这样一个充满喜剧色彩和时代气息的故事。
女人来自火星,男人来自地球,整个故事基调复古欢乐,摩擦碰撞之下,逐步改变了世界格局。
两位主演专门转了口音,贴近新移民香港的时代风情。
这一代亮点太多了,每一集都记忆深刻。
第四代千禧年过,现代独立,重建凤凰楼。
戴思嘉和方家安,从素不相识到互相吸引,成为同居恋人,分手后思嘉做了单亲妈妈,两人兜兜转转又共同照顾bb,到最后也许两人都没有结婚。
这一部的各种巧合是真的有点多,现在无数剧中熟悉的套路,tvb当年早就是鼻祖了。
戴思嘉和方家安,两个世界的人偶然相遇,因开心而相恋,因误解而分开,因牵挂而重逢,因bb而升华。
KO向思嘉告白、两人甜蜜互动、衣服穿不好是不是就可以不走,真是苏的星星满眼。
这一代的意识形态明显又不同了许多,单亲妈妈、未婚先孕、婚前同居等等,放在过去年代真是想都不敢想。
看完全剧,不禁感叹,现在我们习以为常的权力,比如上学、工作、穿衣自由,都是历代前辈一点一点斗争出来的。
时代的大潮滚滚向前,解放势必取代封闭,自由势必冲破枷锁。
生活在现在的我们,尤其是女生,真的很幸福。
*真正的大女主*这部剧,不论是哪一代,对我来说都是真正的大女主。
且不论时代如何,在当时的社会局限下,她们都坚守本心,做主动的选择,做着自己认为值得坚持的事,保护自己认为需要保护的人,不向时代和命运低头,不会因外界的喧嚷影响自我的坚持。
她们不需要靠男人、不需要比男人、不需要男人的金手指,只是她们自己,站在伴侣身边同样出色,绽放出不让须眉的光芒。
她们也不需要制造两性矛盾或性别对立,她们的伴侣也不需要是霸道总裁或者宇宙第一,他们每一个都是真实的人,是我们身边的亲切的人,是会相信可能真的发生过的平常又不平常的故事。
这是2006年的剧了。
剧中的意识形态现在看仍领先。
“结婚不是必须的,还有很多事可以做。
”“拍婚纱照一定要有新郎吗?
”“谁说我是一个人养大他,还有bb的干爹干妈”“结婚?
傻子才结婚”“喜欢一个人是没有错的,不管他是男人还是女人”。
最让人感动的是,当事人、身边人、社会都对这些给出了无限的包容。
这也使得现在版本的删减显得有些无谓和讽刺。
近年来的不少现代都市剧、古装剧都裹着独立的外衣,却拍不出真正的大女主,而之前没有标榜大女主的剧,反而拍出了深度和力量。
也许这就是意识形态的差距吧。
*演技的扛鼎之作*佘和马分别演了四个角色,相当于谈了四场不同样子的恋爱。
佘的演技自不用说,随便一张图都能看出来这是哪一世的谁。
之前感觉不少剧中塑造两个角色就是极限了,一动一静,一正一邪,却忘了人间百态,温柔也有不同的表情,活泼也有不同的底色,放在时间长河里,又有不同的时代特色。
马德钟的方家安太有魅力了,又温柔体贴,又精明强干,又用情专一,又雷霆手段,在感情中的他和事业中的他仿若两人,但又不是毫无缺点的大好人。
他和思嘉在一起的放松,是在他的世界中从未有过的。
他不需要有矜持、有包袱、有提防心,思嘉就像水晶一样清澈、闪耀、简单,他们大声的自由的说爱,神采飞扬。
他说结婚的意义不在于承诺不会变,而在于有勇气给出这个承诺,并且愿意为之努力。
我深以为然。
这也让结尾他在教堂的坚持,和思嘉的任何选择都更加难能可贵。
(容我花痴一下)陈键锋也是个大惊喜。
二世祖演的让人咬牙切齿,还演出了又天真又可恨的矛盾特质。
小gay又温暖体贴,谁不想要这样一个好gay蜜,也只有思嘉这样第一反应是“喜欢一个人(即使这个人是自己的爱人)没有什么对错”的女孩才配拥有这样美好的友情。
怀念陈键锋在tvb的清澈灵动的荧幕时光。
Best time of TVB.Besttimeofus.
无论遇到任何问题,都不要轻易放弃,只要你爱他,任何问题都可以解决!
一座凤凰楼,四代女人的传奇故事,也许是血脉相承,她们都对爱坚定执着,为了爱人坚强的克服任何的艰难险阻,勇敢的生活,勇敢的爱!
佘诗曼一人分饰四个时代的四种不同性格的女性,还是比较到位的表达出了每个时代女性的特点,一家的四代女子虽然性格代表了那个时代的的鲜明特点,但唯一相同的是对自己爱情的忠贞和专一。
窃以为人物表现力和故事情节最好的是第一部和第四部,这两代人对爱情的追求是完全不同的处理方式,也正好符合了最传统和最现代的爱情观念;而第二三部则是这两代人的过渡阶段,第二代处于大革命时期,那时的人本身就处在迷茫和认知的阶段,所以对他身边的一切也依然迷茫和主见认识,师生恋带来的困惑,私奔成就了的爱情,真实生活粉碎了浪漫,寻求新希望中坚定了人们渴望解脱精神枷锁的信念;第三部更像是《神探李奇》,搞怪,奇怪,再加上一点点无厘头,在那个男主外女主内,女性无法脱离男人在生活和经济上依靠的时代,第三代女性又一次展现了凤凰家族女子的自主与独立。
第一部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爱情不分贵贱,但是在哪个阶级观念极强的时代,婚姻讲究门第,在那个时代尤其讲究,一个小姐怎么能嫁给一个做饭的厨子?
为解脱家庭面临的危机,女子一生就是为日后的牺牲而生存的。
瑜凤收到过良好的封建传统教育,甚至做一个有地位人家的儿媳妇的本分,在兴旺的时候不骄奢,在苦难的时候勇敢的担负起维系家庭的重任,我们不能说那个时代的女人愚昧,也不想赞扬她三从四德的妇德,只想说是一个女人的善良和坚强,一份责任感使命感和一份感恩的心,让她维护这家里的每个人。
带着这份婚姻的责任。
余赐爱的坦诚,爱的也辛苦,辛苦中带着甜蜜,爱是什么,就是可以让自己爱的人少痛一些,让她的眼中没有泪水,在艰难面前有时还能重拾欢笑,心灵的相通,早已远远超过了婚姻的维系。
如果一切都总是想着好的方向发展,那么最终也就是他们欢乐终老。
时局不会让他们安享那样的太平,你周围的人也会因为时移世易让人身不由己,在余赐和瑜凤之间偏就插进个十二少,越是希望能慢慢的变好,他越是让你觉得生活的艰辛,还好,有个爱的人可以支撑。
以下内容严重剧透,行文夹杂粤语,慎入第一代故事 清末 瑜凤和余赐自幼青梅足马,早已互生情愫。
可惜瑜凤为了挽救家族,嫁给了十二少汪毓麟。
盲婚哑嫁,对方还是个不争气的败家仔,婚后生活可想而知。
最终败家仔将家产败光,余赐想带瑜凤私奔,但瑜凤重情重义,不愿离开,余赐也为瑜凤留下,共同开设凤凰楼。
家道中落之时,十二少都收心养性咗一排。
可惜凤凰楼愈做愈大,十二少又开始故态复萌,还染上毒品,最后失踪。
瑜凤生下了十二少的孩子,与余赐一起打理凤凰楼,他俩早已是精神伴侣。
可惜碍于世俗,他们没有真正结为夫妻。
最终在瑜凤回乡探望父母的火车上发生意外,德善带着子君离开,瑜凤和余赐返回事故现场寻找对方,遇到爆炸一同丧生。
在这个故事里,瑜凤一直都当汪毓麟是丈夫,即便他为了拿钱买毒品将家里搞得乌烟瘴气,还偷了孩子身上的金器,她还是把这个人渣当丈夫。
古代女人的悲哀,盲婚哑嫁,从一而终。
就算嫁的是人渣都没办法脱身,只能继续糟蹋自己。
汪家家道中落之时明明有机会离开,她的留下,是重情重义,也是封建礼教束缚。
瑜凤是四代女子之中最聪慧最有能力的人,却也是过得最痛苦最压抑的人。
第二代故事 五四时期思想大胆开放的女学生与爱国青年男教师。
这个故事没有认真看,只知道李吉祥碍于师生身份和家里定下的指腹为婚的未婚妻,不敢接受子君的感情。
子君大胆求爱,不屈不挠,最后还跟吉祥私奔成功。
日子过得虽苦,却也甜蜜。
可惜吉祥为了革命事业离开了子君,子君至死都没有等回吉祥。
其他的等看完了再评价。
这一代比上一代进步多了,无惧家里人的反对、世俗的眼光勇敢求爱,居然还敢私奔,反映了时代的进步啊,腐烂了的帝国在那个时代得到了重生的希望,人们不再安于现状,而是为自己、为国家争取生机。
第三代故事 七十年代(大概?
) 香港那个时候的香港,男尊女卑的思想还是根深蒂固,奉行“男主外女主内”的家庭模式,男人在外工作养家,女人则负责照顾家庭,打理家头细务。
男人普遍看不起女人,觉得女人“干不了大事”,就该就在家里,不要跟男人“争食”。
男主角戴立仁是典型的大男人主义,他的确对慧珍照顾有加,但坚决不让慧珍出去工作。
即使慧珍表示她能学的都去学了,她在家真的很闷,很想出去工作,立仁也不允许。
慧珍因为才华从一次兼职变长职,成为广告公司的一员。
这份工作她越做越开心,一开始千方百计瞒住丈夫出去工作,后来不幸穿帮,被勒令停工后十分苦闷。
后来两家公司合并,慧珍成了立仁的上司。
立仁和老公团的大男人主义导致他们不停做出挑战太太团底线的事情,太太们纷纷提出离婚,老公团用尽浑身解数哄回老婆,只有立仁拉不下面子求和。
后来帮助慧珍拿回凤凰楼,才终于和好。
另外三位老公都各有缺点,也真的想要召妓,立仁只是因为面子才扮得跟他们一样。
立仁的缺点只是大男人主义和好面子,因为这两点,导致同慧珍的误会越来越深。
慧珍从一开始的温柔体贴小女人,慢慢发展出自己的事业,步步高升。
从一开始想要事业家庭两兼顾,到因为对立仁失望专注于事业。
可惜考验立仁当过一段时间家庭煮夫后,感动于立仁的努力,又高高兴兴地打算回头做家庭主妇。
虽然立仁打消了她的想法,最终家务两人共同分担,但也反映了慧珍“男主外女主内”的思想实际上并没有变过。
她有能力当个女强人,不过面对一个好面子的老公,她选择照顾老公情绪,无视自己的需求。
第四代 新禧年 香港戴思嘉是一个大胆开放的女性,表面玩世不恭,实际有自己的坚持和原则。
她对婚姻不屑一顾,感情上十分潇洒,合则来不合则去。
方家安婚礼上惨被新娘抛弃, 晚上酒吧买醉,被思嘉打救找回场子,两个寂寞的人一夜欢愉。
原本只是一夜情,后因方家安好面子在母亲面前假扮其新婚妻子,日久生情。
然而两人的背景、生活习惯相距过大,思嘉是啤酒妹,不上进爱玩闹,而方家安是行业精英,生活克制严谨。
交往前期的一点小摩擦可以因为甜蜜的爱恋互相包容,可当恋爱进入疲惫期,双方的问题都被无限放大,一点小事就大吵特吵,两个都是骄傲的人,没人愿意退步,只能走向分手。
分手后思嘉才发现自己怀孕了,没有告诉方家安自己把孩子生下来,还成功重开凤凰楼。
一年后两人重遇,经历一系列误会后复合,感情长长久久,思嘉却始终没有答应方家安的求婚。
结局时方家安在礼堂等思嘉,她可能去了,也可能没有,而这并不会影响二人的感情。
两人最初在一起时身份不对等,男高女低,周围的人对他们不看好,方家安也受他们的影响睇低思嘉。
后来再见时才算门当户对,思嘉长大了成熟了,有了自己的事业,眼界也放开了,方家安与她处于平等关系,思嘉不再需要为爱情妥协,反而是方家安需要向她低头追回她。
说明女人有自己的事业很重要啊。
在“性观念是否开放”这个话题上,这个故事讨论得蛮多的。
思嘉的好友玉贞感情上玩得大且拜金,一脚踏几船,同有妇之夫以及表兄弟同时保持男女朋友关系。
后来因为疑似得艾滋而收心养性,同鹏鹏修成正果。
思嘉的姑妈一家看似卫道士,对思嘉诸多挑剔,实际上姑丈包二奶,表姐夫觊觎思嘉,表哥金玉其外其实业务能力麻麻。
姑妈打算离婚时,子女口吐恶言,离婚后也被街坊指指点点,只有思嘉支持她。
舆论环境对女性十分不友好,女性还给自己戴枷锁,既蠢且坏。
四代的故事里,第一代最憋屈,第二代悲壮,第三代轻松搞笑之余引发对夫妻相处的思考,第四代最洒脱,也是我最喜欢的。
四重奏就是四个时代 不同时代下女性的自由选择程度。
特别第一代 女儿被冤枉偷情 父母竟然不相信自己女儿,又打又骂嫌丢脸。
第二代因为儿子选择他爱的人 就断绝关系,也是够封建无情。
第三代是大男子主义过重,只允许老婆在家相夫教子?
女人比男人优秀无法接受?
佘诗曼的演技我一直很喜欢 和马德钟也有cp感。
实话是,不错,挺有想法的电视剧。
四个年代,女人的四段爱情故事,虽不是严谨的历史,不过你可以从其中感受到,时代变迁,下,女人地位,观念,服饰,历史的前进与发展。
有时候,爱或许在哪个年代都一样,认为爱是可以克服一切困难。
我比较喜欢最后一个故事,也可能是我就是这个时代的人,热爱自由。
合得来,爱了,在一起,不爱了,合不来了,分开就是了,不必束缚着彼此。
我看的时候,心情挺欢喜的虽然是很久之前
小时候看的一部剧,当时没有回放,只看了第三代,觉得很欢乐,也是第一次知道了“大男子主义”这个词,疫情期间某天心血来潮又扒出来看。
总的来说四代故事讲得都还不错,既有套路又有惊喜,四位女性塑造得各有千秋。
第一代:瑜凤有智慧、重情义、太隐忍,看得有点难过。
印象深刻的情节是:每年生日送生肖泥人。
小时候多喜欢这种小礼物,现在却在考虑克重、大牌,唉。
第二代:子君我觉得爱情吧,三观相投、相互喜欢,考虑清楚、盈亏自负就行了。
这一代没有以私奔告终,反而花了很多笔墨在私奔后的茶米油盐上。
母亲病重隐瞒造成的夫妻隔阂、天冷了不再揣着捂手……夫妻之间一定要多沟通,坦诚以待,一起分担,知足感恩。
最打动的情节是,躲蜘蛛和被人质时,“一二三,头往左”的默契。
第三代:慧珍老公团其他几个真得好无语啊,慧珍这一对儿倒不算解不开的结。
夫妻之间要信任,坦诚,理解,换位思考。
打动人的情节应该是一开始慧珍做家庭主妇,摆拖鞋、挤牙膏、挑衣服、做早餐、读报纸……事无巨细的家务吧。
还是现在好,各类家电普及,家务少了太多。
科技改变生活,女性要多思考并努力追求活着的价值和意义。
第四代:思嘉女主这性格太讨喜了吧,还有笑声真得好好听呀!
花男人钱不是天经地义的!
喜欢你的人根本不需要可惜讨好!
2020年,祝福武汉,祝福中国,祝福我们!
第三四代故事更有趣,贴近现代编剧更容易驾驭,看多了大马的男二,挑大梁之后发现演技确实已经不错了。
我很喜欢这个剧的一个重要点是没有把它当做甜宠恋爱剧去写,每一世的每一个人都是与众不同的,有他们独特的性格,也导致故事走向了不同的结局。我真的烦死那些“天注定”“宿命感”“一眼万年”这种俗之又俗的轮回故事。
5
太聒噪了!!
这部最近在豆瓣存在感很高啊,以前看没想那么多,确实作为女性题材是很好的本子。
4段里面很喜欢3和4。演出了4个不同的人物和性格,阿佘和马德钟的演技有目共睹
因为男猪脚是这货而扣一星。
马德钟丑得我看不下去。
同样二了吧唧的……不过剧情还好~
只要你爱佢,就咩问题都可以解决噶啦..
第一代虽然悲但刻画最饱满,因为时代的局限,明明多次可以有情人终成眷属却只留遗憾。第二代子君和吉祥在努力打破桎梏,但是守旧与新思想碰撞,很难两全不伤害人,没有这个误会也会有下个隔阂。第三代新时代,子君那一代的激进新思想到这里反而变的缓和,女子主内重新变成理所应当。女主再次充当了打破这一局面的人,但和可惜,她工作也只不过是想让丈夫收敛大男子主义,后期男主吃瘪,她主动要退居家庭主妇。但不可否认的是,物质精神双评价,对比而言这一代过得最幸福。单论精神层面,子君吉祥应该是最幸福的。至于思嘉,个人认为几代里刻画的最潦草了。方向是对的,拍出来不是那回事。谈的恋爱个个前男友都挺好。能当大厨带孩子,能让啤酒妹有信心摇身一变企业家,还有一个默默给💰支持。仿佛偶像剧里富二代,无论我多废只要有一天我想成了就真的行
之前看的 好像第三第四个比较有趣
四个时代的女人,佘诗曼的演技实在好
经典 不同时代女性对于爱情的理解 不过这部戏最喜欢的就是子君
佘诗曼无爱..
为了女主演扣一颗星~
四代女人的爱情故事,不同的爱情婚姻观,反映出不同时代女性地位的变化。个人最喜欢第三个故事,女性自学自立自强,和丈夫一起经营家庭。
算是比较惊喜的了
——“你要记住,能够遇上自己喜欢的人,是一件最幸福的事,所以你一定要好好珍惜,无论遇到什么问题,都不要轻易放弃,只要你爱他就什么问题都可以解决''
一个家族四个女人在不同年代奋斗的故事,主要还是想表现对于感情的态度,看的时候对男女主角都很喜欢。盲婚哑嫁-新思潮影响下的私奔-男女地位的逐渐平等-21世纪女性的爱情观,游戏人生抑或是对于婚姻的恐惧,有时代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