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情十分真实,堪当五星好评。
尤其第十集《只因生的是女儿》,女性在性别和社会身份方面被禁锢被偏见,在家庭劳动中的付出被视为理所当然,对女性施加枷锁的,除了男性还有同性,甚至还有自身。
配合《82年生的金智英》和《坡道上的家》观看,感触更深。
作为儿媳,虽然自家公婆没有剧中公婆那般缺乏边界感、从自身经验出发去各种要求儿媳、不加掩饰地表示儿子离了女人便生活不能自理等等,加上婚后我们远离老家,公婆的存在感并不强,是有了孩子后才开始爆发矛盾,因为二人世界和双方两个原生家庭突然交集无限,最初真的是令人窒息的感觉。
其实细想婆婆并没有做什么过分之事,但不满总是时不时滋生。
婆媳关系天然就不会像亲生母女,也不会像朋友同事,这种关系独一无二,难以形容。
可能最好的状态就是保持距离,甚少往来,加上丈夫在中间称职的斡旋吧。
剧中婆婆有儿子有女儿,女儿极力在婆家表现时她熬夜做泡菜帮忙,女儿在婚姻关系中受伤向她哭诉时她联想到类似的话自己也对儿媳说过,这段真的令人心酸,母亲和婆婆都难做呵。
所以母亲经常提醒我:别忘了三十年后你也是婆婆,你想让未来儿媳怎么对你,不妨现在就怎么对待你的婆婆。
说到底同是女性,女性该最懂女性,女性何苦为难女性。
本以为该剧大结局会是男女主角达成共识,选择了大哥大嫂那种与男方家庭半决裂的方式,结果女主为了参加公公七十大寿放弃了梦寐以求看展的机会,实在遗憾。
但是相比之前各种委曲求全,她这次起码说出了拒绝的话,即使没有成行,也算是为找回自我前进了一小步吧。
反观自己,我一直以来保护自我的方式是激烈的、自私的,我认为无法接受的就会当场表达出来,加之表达方式总是不管措辞不虑后果,实在是把他人感受置之不理甚至贬低践踏。
其实我何尝不懂,这是多么伤人的处理方式,针对他人一点不足(有时这个不足还是以我主观标准评判的),不依不饶口吐利剑,恨不得将对方置于死地才解气,换我我如何受得了。
所以最近我总在考虑“和解”,与我自身性格缺陷和解,也与他人的相处过程和所得感受和解,剧中女主的做法从我主观来讲有诸多不赞同,但她的大局观和对他人的温柔包容,是我值得借鉴和学习的。
被朋友M安利了个好剧,好久没看韩剧了,在人人打开看了几集,就被剧情吸引,继续看了下去。
本来看到人人的题目“儿媳过渡期”还是“媳妇过渡期”,再加上封面海报,对我毫无吸引力,但好在,朋友安利的时候,给了个视频小片段,正是里面“大嫂”的理智发言片段,有了“大嫂”这个人物,就有了点开它的足够理由。
这部剧的手法很像日剧,剧集节奏不拖沓,每集一个主题。
看了十集,还安利给了更多的朋友,甚至也陪妈妈看了,想听听她的看法。
才想起来要来豆瓣看看,信息栏一望——啊是个女导演拍的,一点不意外。
这部剧里很多的‘呼吸’时刻,都需要相当敏感的切身观察和体会才能理解,如果哪位观众在看的时候没有发现那些仿佛瞬间清醒的时刻,那其实也许是很幸运的一件事,因为没有经历过类似的‘漫长的苦役’。
不同于《82年的金智英》的压抑,它用很浪漫戏剧性的手法指出问题的时候,也设置了几种出路和解决办法。
里面“大嫂”是个方向,然后这个主角小两口的慢慢转变,也是个方向,包括帮忙来干活的那个别人家的儿媳,看到自己女儿被“规训”成下一个‘媳妇儿’的时候,立刻做出了决断。
依然是个方向,——无论如何,它的本质是在告诉你,发现,然后遵从你的真实感受,理性的思考,然后去行动,做出改变。
表现女性的觉醒,也可以用如此礼貌的,克制温柔的笔触。
它有一种温柔的力量,在这里面,不断指出了,能够人人生而平等,大家和谐共处,不把自己的“快乐”建立在他人的牺牲上,家庭才能和谐。
作为既得利益者的一方(在东亚,大多数是家庭和亲密关系中男性的一方,但也不乏女性)无论男女,都需要反思,而且这种反思是有意义的,是双方的成长和更长久和睦的关系。
人与人相处还是要靠共情、互相帮助和爱与责任才能走的长远,之前不是有研究说人类幸福的关键是有良好和谐的社交关系么,亲密关系的质量直接影响到人的幸福指数。
如果一方一直在痛苦忍受,所谓的“既得利益者”又不是反社会人格,也不会真的开心幸福。
这剧真的值得一看,对想要进入婚恋啊家庭关系的现代人来说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它甚至可以帮助那些借口“女生就是无理取闹”的男性,更懂女人,当然,前提是如果你想要改变。
之前在抖音上看了片段。
终于可以在人人上看完全部。
怎么说呢,这个全部看完以后 有点意料之中,又有点意料之外。
意料中诗琳一直没办法拒绝婆婆的要求/请求,意料之外的是结局依旧平平就收尾了,没有一般剧情有的反转,马上就反转打脸什么的整部剧里,最清醒的就是大哥和大嫂了。
大嫂强势,雷厉风行,生孩子前对于婆婆不喜欢的地方直接糊弄学,是么?
那我听到了 我会好好商量的。
诗琳老公的糊弄 觉得自己妈妈很重要,在他心里媳妇儿是一个用来讨好 让母亲开心的人 ,自己变相的把自己应该做的事情转移到诗琳身上,没有责任心,妈宝,影片在后续有试着让他更理解诗琳但是 微乎其微的效果 更加让人恐婚。
男女主颜值很高,这一点肯定,但还以为女主会像大嫂一样变得好厉害,结果,还以为男主家里会改变,也没有,即使有女儿。
婆婆还是不能对儿媳感同身受,也许很真实吧,就很难改变?
但觉得女主也奉献太多了吧。
没结婚前,活泼又阳光,而且,能看出来,女主工作也很有实力啊!
很喜欢大嫂的性格。
大哥也很好,大嫂这么有底气,除了本人性格好。
也有大哥一份力。
而且,大嫂好有气质啊!
一晚上就看完了,很窒息,本来还想嘲笑一下韩国女性地位低,仔细想想好像我们也没好多少。
印象中嫂子们都比较勤快,家庭聚餐的时候又做饭又洗碗收拾,都是女性在忙前忙后,男的就看着电视等吃饭,吃完饭还一直喝酒聊天,偶尔舅舅会掌勺做一些大菜,但大多都是舅妈嫂子做的。
吃完饭哥哥弟弟早就溜了,留下我和嫂子们洗碗拖地……默认家务就是女性的本分,有一个嫂子不太做家事,以带孩子为借口,长辈们就会在背后暗戳戳的说她懒没家教。
我作为女儿其实不用像嫂子们一样勤快的抢着去干活,可是爸爸老是教育我女孩子就是要这样,可是为什么没人使唤哥哥弟弟们去洗碗?
我愿意去洗碗也只是觉得舅妈嫂子做饭很辛苦了,我想帮忙分担,并不是觉得我是女性就该这样!
无语……结婚以后我也很幸运,遇到了啥事都包办的公公婆婆,几乎不用做家务,我妈也时常旁敲侧击的跟我婆婆说“我被惯坏了,啥也不会干,你们多多包涵吧!
”事实上我老公才是那个被父母宠的不像话的人,他连荷包蛋都不会煎!
炒菜放干辣椒也不知道要炒到糊才会出香味。
以至于生了孩子,我婆婆居然提出她来跟我睡帮我带孩子,让我老公好好休息,白天要上班很累的……只要我一使唤他:你闺女拉屎了,你闺女打嗝了,你闺女哭了……我婆婆就会第一个冲过来说让她来……当儿子真好,什么都不用学不用会,毕竟有妈有老婆,以后会有女儿或者儿媳,一辈子不缺保姆。
幸好我老公不是这样的人,已经被我调教的差不多了,不然早就过不下去了。
性格真的会决定自己拥有什么样的生活,也会决定自己和什么样的人在一起女主一开始妥协,默默的干活,我觉得这就是一个想要努力融入的讨好型人格,再加上传统的风俗习惯,而男主看中的正好也有这些东西,因此当初一拍即合结尾,我看到有评论说,婚姻就是这样磕磕碰碰,没有且也不应该一言不合就要分开,离婚的,虽然大家都有所改变,但是岁月漫长,以这样的结局来判美好与不美好还不足够。
第一集:儿媳妇是什么第二集:大家都太过分了第三集:像女儿一样的儿媳妇第四集:你爷爷的jì sì 却说是帮我的忙?
第五集:就那天保持那个样子不可以吗第六集:所以说 讨厌和男人们一起做事第七集:再次 绕来绕去第八集:中秋是什么第九集:家里人 家外人第十集:有女儿的罪人第十一集:我们为什么会变成这个样子?
第十二集:接受儿媳妇吗?
ps看完前九集的心理感悟:每周追剧时都在想女主为什么还不爆发?
为什么还不醒悟?
怎么如此窝囊?
一直在处于生气郁闷的状态!
今天重新播放 截图时才发现女主也有在抗争,也有在努力,但性格如此 又怎会醒悟后立刻截然不同呢?
(我又何尝不是如此 知道但还是做不到😞希望经历自我拉锯的过程后 得到更好地成长!
还有三集!!!!!
希望我不会如此生气😡看完最后一集的我:有自己作品的米兰博览会为什么不去!!!!!
提前一周的公公七十大寿那么重要吗……甚至不是生日当天????
感觉看了个寂寞
每集很短。
第十集讨论到女儿和媳妇的区别,有被感动到。
我是女生,感觉这剧可能男性观众极少吧。
剧里反应了一个典型方面的婆媳关系,新婚夫妻关系,和小姑子之间的关系,以及婆家节假日的习俗。
剧里有些场面和我妈妈描述的以前的经历完美的重合😳比如说我奶奶👵🏻拿她女儿当宝,拿我妈可劲的使唤干活; 小姑作妖撺掇奶奶逼我爸妈分家; 我爸妈都上班,但是家务事和做饭几乎都是我妈包干,我妈甚至还顺带去地里种点菜,虽然我爸上班也挺累的经济收入比我妈高,但是我觉得不够体贴,经常饭后一根烟就躺着看电视了,我妈抱怨的时候他就装聋作哑,反正他是十分逃避家务事; 娘家亲戚不会劝分。
随着时代发展,女生们越来越头脑清楚了,虽然还有一部分大男子主义的人存在,但我们及时跳坑就好啦!
勇于追求幸福的生活!
女孩都要看一看,真的女生要聪明一点,狠一点,要有自己的原则,不要一开始就完全交付信任给任何人,因为你也不知道你即将面临的婚姻是什么样的。
影片中大嫂就有自己的原则,坚定且不在意别人怎么说,因为生活是自己的,像二嫂一样真的以为妥协,痛苦的是自己,还会让自己积攒了很多怨气。
虽然可怜二嫂,但同样觉得她活该。
生活里没人负责拯救你,能救你自己的只有自己。
每一个如此的婆婆都是被公公看不起且自己曾经的婆婆折磨出来的,再去这么对待下一任儿媳,所以男生的原生家庭真的蛮重要的,毕竟像大哥这样还愿意自己看孩子、维护妻子的人不多。
二哥虽然也会维护妻子,但明显因为二嫂反应不大,二哥也容易妥协,甚至有和父亲有一样的不以为然,觉得“也没做什么饭呀”,这发展到后期就是觉得你带娃也没什么不对。
所以女生如果自己不聪明、不心狠一点,你只会找到老二这样的怨种,毕竟相似的人才会结为夫妻。
其实,我看完之后,想的是,过渡期结束之后,和婆家的关系归宿是什么样子?
是像嫂子一样,“很有主意,妈妈只希望她和哥哥能够好好生活不要离婚”?
还是继续贡献自己最后成了第二个婆婆一样的武家媳妇?
我觉得最舒服的婆媳关系,是真的婆婆为了儿子好,把儿媳妇当女儿一样对待,而儿媳也能将心比心把婆婆当妈妈对待。
这一点要求婆婆和儿媳都有很高的情商。
而最轻松的婆媳关系,就像大嫂一样,过节的时候,各管各的。
自己的爸妈自己管。
而其他的,或糟心,或冷漠的婆媳关系,也是各有各的心酸和苦涩。
那么过渡期后,是要把婆媳关系经营到哪种地步,才是完成了过渡呢?
果然这里面还是最喜欢大嫂和大儿子了,丈夫的态度真的能改变公公婆婆的态度。
这……结局真的服了,好吗
女婿是客人,儿媳永远都是别人
原来任劳任怨像个保姆像个女佣 这样才叫善良 好的那我一辈子都要做个恶毒的人 | “男人光长嘴”这话说的可太对了
婆媳问题最终会变成夫妻问题,没有独立人格千万不能结婚
是好看的 提出的婚姻问题让我一个没结婚的人都感同身受 婚姻劝退剧 每一个脑子一热想走入婚姻生活的人最好都看一看 如果这些问题对你来说都不算什么 那可以结婚了 反正我是不行 达咩
在dy天天看到这个剧片段,家长里短的适合下饭
前11集给朋友疯狂安利 特别是关于母亲的片段 大结局宣扬的委曲求全论 瞬间拔草 还有老公的强行洗白 前面无数次道歉又无数再犯 根本没有了解女生到底在经历什么 怎么可能大结局随便打扫个房间回个家就能醍醐灌顶 没可能的 老公的怯懦和社会给他的大男子主义氛围是不可能改的 参考大嫂产后 大哥要他好好对弟妹 他心虚慌张又说“对她很好啦”的时候 心寒 可怕
无语无语无语无语无语无语无语无语无语无语无语
结尾。这算什么结尾!
妈的看哭了
本来想打5星,结果看到结局扣一星。其实直到11集都挺写实。但可能是短剧的缘故,很多地方点到即止,并没有深挖,实为可惜。最后一集不知为何女主能够狠下心来跟婆婆说不,却没有勇气坐上去米兰的飞机,追求自己的梦想,所以有点不知所云,也是另一个遗憾之处。
最让人受不了的就是那个揣着明白装糊涂的老公了
唉,又是一部看了恐婚恐育的,想起身边的例子真实的可怕,女性真是太难了。
跟金智英有一样的问题,是不是还是美化了新一代男青年啊?这里面四个年轻丈夫三个都有觉悟,但这真的不是童话么……
看过
最后一集什么鬼啊 气死我了 为什么不去米兰了?!
从那堆男人口中说出来的男女平等可真是讽刺
为啥影视剧一拍婆媳关系一定要大洒狗血撕得一地鸡毛呢!这才是大部分真实的婆媳关系吧,作为陌生人融入一个家庭的孤独,观念的冲突,传统观念默认女性承担所有家务,其实婚姻里最大的伤害不一定是电视剧里常见的那些狗血桥段,真实生活里这样细碎的折磨才是鞋里的碎石和压倒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不敢触碰最核心的那个东西 让人物装傻:到底为什么会这样 只是这样的话 就是为了引起新婚女的共鸣 而不打算真正在女性解放这块起到任何作用
看的生气死了,女主的性格真是烦!这种儿媳反正我是没见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