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丽,常远,艾伦,魏翔都是开心麻花的骨干演员,演技没得说,该有的笑点也都衔接的不错,只是没法和前作相比,不过作为贺岁片博君一笑已经足够了,作品先搞笑后煽情的套路是目前大环境的通病,希望将来开心麻花越来越好,在新的一年能够创作出更多优秀的作品,做到麻花出品,必属精品,支持一下。
我要说的话已经说完了,只是不够一百四十个字不让发布,所以后边的活都是废话,最后祝大家新年快乐,看到这条评论的人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第一个原因,为了搞笑强行降智。
片中有多处人物行为不合理的逻辑问题,但是编剧为了强调搞笑硬生生让人物降智,人物个个都像个傻子,傻子做出的行为有什么可乐的?
大部分的笑点都很尴尬,让人笑不出来。
为了搞笑而搞笑,这本身就不好笑,而且十分尴尬。
太子千方百计出宫不过是听一出戏,但是听戏哪里不能听呢?
东宫不能请人进宫唱么?
片中第一大反派为了救自己儿子而去谋害皇帝的儿子,这怎么想都不太合理。
片中所有的情节基本上都经不起推敲。
如果你说,只要搞笑就好了,不要带着脑子去看片,那我觉得大家去看喜羊羊也不错。
第二个原因,人物塑造潦草敷衍。
片子马丽是一个工具性人物。
马丽只是为了丰富李茂而设置的,目的是为了凸出李茂宠妻的人设,毕竟现在很多人非常吃宠妻的这一套,所以马丽这个角色特别“好”,完美无缺的好妻子人设,没什么缺点,因此非常扁平。
也正因为“妻子”角色的工具性,在这部影片中马丽基本不承担搞笑的重任。
所以搞笑还是要看常远。
常远是个好演员,但是常远本身长的不搞笑。
常远一脸苦相,即使他的演技再好,也没法中和面相上带来的凄苦。
常远不适合担当搞笑的重任。
喜剧片选人很重要,要么像周星驰一样有一套自己的无厘头搞笑表演形式,要么长的像王宝强和宋小宝一般自带搞笑氛围。
常远比较可惜,两者都不占,常远演技不错,可以考虑转型演一下正剧。
除了常远,片中所有角色基本都是NPC,不存在人物塑造立体。
感觉编剧就是随便扔出个人设糊弄观众。
第三个原因,主题炒冷饭,输出全靠台词。
本片讲述一个小人物想升官发财让人瞧得起,后来却因为有了权势失去本心,最终又找回初心,甘愿做回一个小人物的故事。
听起来有没有很熟悉?
这就是《夏洛特烦恼》啊!
但是在主题处理上,本片更简单粗暴。
只是将负面情节迅速推出,然后由人物一张嘴说出一番大道理。
这年头写剧本可真省事,主题靠嘴说出来就行,不需要把故事讲好。
我还见过更简单粗暴更烂的,直接把主题写在影片结尾,生怕别人不知道自己在讲什么。
(指路《兔子暴力》)喜剧片要想做好,第一搞笑要合理有逻辑,第二要真情实感,第三要言之有物。
拜托导演不要满脑子只想着圈钱圈钱圈钱,观众不是傻子。
建议导演去学习一下星爷的作品。
华语电影,星爷之后,再无喜剧 !
20年过去了,国内的古装喜剧片,一点进步也没有!
20年前,国产古装喜剧片是什么样子?
就不拿星爷的片子举例了,毕竟星爷百年难遇,那样对比太欺负人了。
也不能只拿一部片子举例,免得以偏概全,好像故意踩压本片似的。
那就说三部星爷之外的古装喜剧吧。
2001年的《钟无艳》、2002年的《河东狮吼》和同年的《天下无双》。
任何一部的制作水准都在《李茂扮太子》之上。
喜剧片,首要任务当然是搞笑观众。
三部影片在搞笑功夫上,都是碾压《李茂扮太子》的存在。
除了搞笑,三部影片在其他方面还给观众记忆留存了一些东西,即使过去了20年,仍然记忆犹新。
《钟无艳》,让观众熟悉了“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这个典故。
《河东狮吼》,盛世美颜张柏芝的那一段长台词,至今仍是经典。
《天下无双》,黄梅调的穿插,是一次大胆的商业类型尝试。
而《李茂扮太子》呢,论搞笑,坦白讲我虽然也笑了几次,但笑的是魏翔、宋小宝等几个配角。
最该笑的主角常远,反倒让我笑不出来。
关键是,除了乏善可陈的几处笑点外,其他方面,这片子没有任何特别之处。
好比吃完一袋速食方便面,经不起任何回味。
无论是所谓的人保戏,还是戏保人,我都没有看到。
当然让我耿耿于怀的是:都2022年了,还给我看这种水平的片子。
20年前的片子,拍得都比这好。
说实话,我有点怀念沈腾了。
最起码,能做到人保戏的水准。
喜剧的基本规则,就是意料之外,情理之中。
这喜剧片,所呈现的笑料包袱并没有在意料之外,逻辑行为也基本不在情理之中。
1、关于笑料作为喜剧片,尬点比笑点多,也是挺难得的事情。
开场几分钟的一段freestyle,尬得我暗自庆幸,庆幸自己是一个人来的,幸亏没有请朋友一起来看,一个人尬总比两个人一起尬好受点儿。
紧接着一家人哭狗的戏,又是尬得我不知所以然。
看演员那么卖力地演,感觉不笑是我自己的错。
至于其他的梗,什么掐着太子的命脉、告诉马丽我来事了、让女巫克拉拉别停,和刺客一起呜啦啦,简直了。
尬得要命。
感觉有人在侮辱我的智商。
好歹这是贺岁档电影好吗,不是网络段子集锦。
好歹你们也是开心麻花的,别砸了这块招牌行么。
前面说了,仅有的几处笑点,都在几个配角身上。
作为搞笑担当,主角常远是没有达到期望的。
这一点在《温暖的抱抱》里已经验证过了一次。
安分地做个绿叶,常远还是合格的。
无论是《夏洛》里的反串孟特娇,还是《情圣》里的常剑,常远的表现都可圈可点。
可一旦放到主角位置,还是感觉勉为其难。
主角是要承担起大部分笑点的,常远饰演的小捕快,有那么好笑吗?
不是说常远不好,只能说他的表演能力,距离真正的搞笑担当,还差那么一口气。
尤其是一人分饰两角,更显得力不从心。
最起码从声音语调上,没有演出小捕快和太子的差异化。
不信闭上眼睛,你能听清哪个是小捕快,哪个是太子吗?
对于马丽的悍妻人设,虽然有些审美疲劳了,但真心觉得,小声说话的马丽,幽默效力大打折扣。
论女人味,同样是演客栈掌柜,马丽演不出《武林外传》里闫妮的风情。
论颜值,又比不过《钟无艳》里的郑秀文和张柏芝。
马丽有自己的魅力,有自己的表演风格。
比如魔性笑声,比如男性化、外向化的特征。
《夏洛特》里的马冬梅,《铁拳》里的变性拳手,都是这个风格。
但在这部片子里,收着演的马丽,就没那么搞笑了。
看她欺负自己的丈夫,掰她的手指头,总归比看到她在刑场上对丈夫说,这辈子能和你做夫妻值了这样的话更舒服些。
喜剧片不那么搞笑,已经是很失败了。
但作为一部电影,是不是应该首先把故事讲好?
2、关于剧情《李茂扮太子》讲的是什么剧情?
吏部尚书的儿子犯了杀头之罪,所以吏部尚书就要冒着诛灭九族的风险去绑架太子?
县令为了能升个官,就甘愿搭上全家性命和吏部尚书去犯谋反之罪?
皇上这么在乎太子的安全,却让太子府的防卫形同虚设,李茂轻易地就能出入太子府?
一心升官发财的李茂,就因为体验了几天太子生活,就找回初心做自己了?
经不起推敲的情节漏洞太多了。
演来演去,编剧玩的还是错位的老梗。
像《夏洛特烦恼》里的时空错位,《羞羞的铁拳》里的男女错位,《西虹市首富》里的穷富错位,这次则是地位卑微的小捕快与高高在上的太子的身份错位。
感觉开心麻花的人要黔驴技穷了,除了谐音梗就是错位关系,没有啥新花样了。
可能有人说,对喜剧片的情节太认真就输了。
我没要求情节滴水不漏,只期望编剧对观众别太敷衍。
以前的片子是角色少,情节多。
一个接一个的小情节,推动剧情发展。
《钟无艳》里主要角色就那么几个,反复围绕齐王如何昏庸,如何有事钟无艳,无事夏迎春来讲故事。
这个片子是情节少,角色多。
走马观花的即插即用型角色,你方唱罢我登场,凭着小品化的台词,生拉硬拽把剧情撑到100分钟。
故事一点起伏也没有。
就为了蹭狸猫换太子的梗。
以前的古装喜剧片情节也有荒诞之处。
比如《钟无艳》里的六国运动会,比如《河东狮吼》里类似现代歌星的演唱会。
但荒诞的演绎,最终还都是为主题服务的。
六国运动会是为了表现钟无艳对齐王的包容,你齐王都把我钟无艳打入天牢了,但只要你对我说好话,我还愿意为你玩命。
演唱会是为了衬托月娥对陈季常的痴情,别人听你唱歌都吐了,只有我能欣赏你的才华。
而这部《李茂扮太子》,荒诞到扯淡。
偷家里的钱,瞒着老婆把自己的客栈改成戏楼。
吏部尚书这么大官,连个戏楼都包场不了。
太子能戴面具和替身出宫听戏,却不能把戏班子叫进皇宫。
吏部尚书二品官职,偏偏和一个九品县令合谋,还能许诺初次见面的小捕快当县令。
借用剧中马丽的话说,改戏楼、请太子、当县令,这三件事哪一件不是扯淡?
写在最后:古装喜剧电影这个类型,很久没在大荧幕上看到了,仿佛要销声匿迹了。
而作为元旦贺岁档,拥有半个开心麻花成员的电影,本来挺值得期待的,但拍成这个样子,实在令人失望。
豆瓣4.7的评分,说明像我一样失望的人不在少数。
究竟是观众的要求太高了,还是创作者们江郎才尽了?
而吐槽《李茂扮太子》,并不是为了泄愤,只是对创作者们的鞭策,是对优秀古装喜剧片的渴望,毕竟好多这种类型的片子,曾经带给我们那么多欢乐。
期待下一部优秀古装喜剧片的上市。
对于麻花的电影本来也不抱有什么希望,随便看看吧。
麻花的老毛病,舞台剧痕迹太重,架空的历史,服制有点宋明的味道,但从故事来看又像一个小国,一个小捕快就随随便便进出太子府,随随便便见见皇上,皇宫和一个小县令的门府也没什么区别。
还有什么太子敢找四个替身大摇大摆去听戏,却不多带些侍卫之类的逻辑漏洞也是数不胜数,不能再混乱。
笑点也是一般,大部分要么老套、要么恶俗,就一两个二人互换身份的小闹剧还能笑笑。
人物、故事发展也都猜得到。
魏翔、宋小宝的表演反正也是自己的老套路,像大菜上花花草草的小点缀,没有确实差点意思,但是也没吃头。
还好故事总体走的下去,还能拿个两星。
唯一可看的就是常远的表演,麻花长期以来的舞台表演经历确实历练几位麻花演员的演技。
一人分饰两角属实精彩,表演细节拿捏到位,加上服化上细节的把控(“太子”还找了个高点的演员),将两人的似与不似表现的淋漓尽致。
值得一星。
其实架空也好、恶搞也好,此类好的喜剧也不是没有。
可惜,麻花每次不管是翻拍还是借鉴,在故事上总是东施效颦,纵使有一二好演员的加持也无济于事。
李茂终究“换“不了太子,最多只能“扮”。
可惜“扮”,也只是“扮”。
皮再好,终究没有龙骨,猫还是猫、鼠还是鼠。
最近听到身边很多人吐槽,2022年的第一天就看了部烂片,真晦气。
一问,说是看了《李茂扮太子》。
这部电影在元旦首映当日,票房破亿,上映三天,票房破2亿。
但是,它的口碑跟票房却成反比?
我们来详细说说。
《李茂扮太子》讲述了富家女杨家珍(马丽 饰)与小捕快李茂(常远 饰)的故事。
家珍和李茂虽然夫妻恩爱,但李茂始终得不到家珍父母的认可。
人生失意的李茂意外发现自己和当朝太子的相貌相同,李茂想进宫过好日子,太子想出宫获得自由,二人随即交换了身份,却不知正一步步卷入尚书的阴谋。
其实这种贫民与贵族的身份交换剧情,来源于在英国流传已久的《王子和侍从》的故事。
早在1881年马克·吐温就根据这个故事出版了小说《王子与乞丐》。
到了2022年,这个故事又被导演兼编辑高可,改编成了广大群众走出电影院就心疼票钱的《李茂扮太子》。
拿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做比较,可能是我太过苛刻。
但是,作为一部简简单单的元旦档喜剧爆笑电影,它也真的不好笑。
这种剧情要营造笑点,其实不难。
身份悬殊、却长得一模一样的两个人物,交换身份、互换生活,期间产生的误会和戏剧性经历,都可以赋予幽默色彩。
但《李茂扮太子》架空的背景、尴尬的笑点、夸张的演技、浮夸的打斗场面,让我不禁想起了2010年前后的古装喜剧烂片浪潮——《十全九美》、《龙凤店》、《追影》、《大内密探灵灵狗》……10年过去了,古装喜剧为什么还是这样?
再看片名。
《李茂扮太子》玩的谐音梗大家都明白,“狸猫换太子”是一句中国俗语,比喻以假乱真。
虽然《李茂扮太子》的内容是西方国家的故事,却在片名上强行贴靠国内观众。
在改编时将《王子与乞丐》的深刻内核丢得一干二净,变成了一碗不得志的男人在体会过荣华富贵之后才留恋平凡生活的寡淡鸡汤,也跟原本《狸猫换太子》的民间故事没有任何关系。
再回到这个问题,这种为什么能够票房火爆?
无数的豆瓣评论告诉我们,答案似乎是——开心麻花+开心麻花演员。
然而当我被豆瓣这张80年代风格的海报所吸引,却在底下一水的logo里没有发现“开心麻花”的身影时,才发现真相并不像评论那么简单。
好奇心之下还去查了一下几部被喷出翔的具有“含腾量”的烂片,竟然也不是“开心麻花”出品的电影!
那为什么“开心麻花”每次都要背锅呢?
要我说无非因为“红”这个原罪。
开心麻花作为这几年众所周知的喜剧演员造星工厂,成功塑造了众多知名喜剧演员,但是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我们作为普通观众将这些演员当做了“开心麻花”的标签;而电影业内人也瞄准了这些正当红的演员,将“开心麻花演员”当做了喜剧类型片的票房密码,所以有时候甚至让我们忽略了“开心麻花”在舞台剧领域带给大家的快乐。
虽然那些被成为烂片的电影不是“开心麻花”的,但说实话,这也不能怪观众。
虽然“开心麻花”旗下的艺人众多管理很难,但是对艺人们接的戏品质不佳、管理疏漏,多少是有自己的毛病。
但时至今日,从根本上来说舞台剧的形式已经不能满足全国人民的娱乐需求了,做电影是大势所趋。
那么开心麻花这些年除了造星,在做什么呢?粗略数了数,从2015年开始,开心麻花直到现在只上映了6部“开心麻花”电影——《夏洛特烦恼》、《驴得水》、《羞羞的铁拳》、《西虹市首富》、《李茶的姑妈》、《半个喜剧》。
7年时间磨出来的6部作品,可以说步子跨的不大,没有把喜剧电影变成流水线作业,是属于踏踏实实做事情的节奏。
其中虽然有一部电影和舞台剧之间水土不服的《李茶的姑妈》,但整体来说都是口碑票房双丰收的好作品,其中《驴得水》和《夏洛特烦恼》更是能称得上精品了。
可以说,“开心麻花”出品的电影在国内院线已经占有一席之地,在质量上还是有所保证的。
今年“开心麻花”还有几部待映的《超能一家人》、《这个杀手不太冷静》、《独行月球》,我还是挺感兴趣的。
所以,“麻花出品”到底是必属烂片还是必属精品,未成定论,毕竟到底好不好,只有自己看了才知道。
如果你最近实在没事干,非要打发时间硬要找个喜剧电影,那也可看,建议找很特价的特价场。
睡一会,偶尔扯扯嘴角笑的程度,全场笑声稀疏。
笑点尬,全是没礼貌的李茂这种谐音梗。
故事大概就是平庸小捕快因为长相和太子一样,阴差阳错卷入刺杀太子案件,救了太子命,救赎了人生观,参悟了珍惜日常幸福,最后逆袭故事,破案和武侠部分只能说是非常easy了。
马丽c位女主,角色存在毫无意义,爱情线更像女保镖?
武功女强男弱,女救男然后就恋爱了,女包容一切,反正咱也是没看出来俩人感情基础是什么,深情款款的不明所以,富二代千金女总裁爱上平庸善良小捕快的戏码?
婚后女催生男,男想搞事业不想生,逆袭以后怀了龙凤胎,甚至感觉有点响应政策的意味啊。
海报中的另外几个人存在感更低,我甚至都没搞清楚另外一组男女是夫妻还是兄妹。
冲着开心麻花去看的,能做出羞羞的铁拳这样的电影。
因此,我还挺喜欢马丽,这次完全就不能比,就很莫名其妙,我一般不爱写吐槽,我更喜欢发布些正向的内容,这实在是不吐不快,写完发现自己真是怨言满满,一点都没有响应电影中珍惜平常的幸福呐,牙白~
md太难看了实在是太tm难看了如果说温暖的抱抱只是无聊烂得平平无奇那这个真的烂得很不一般呐……谁tm花钱看了我笑他一辈子
不知所云的东西,多看一眼就会爆炸……呕呕呕呕呕呕电影频道为什么要重放这个而我又为什么要看的….不如播放张奶奶海参啊啊啊啊啊啊啊太恶心了……宋小宝在里面上窜下跳宛如智障还有其他几个脸熟谁都别想好过…..
一直被豆瓣评分影响,觉得这片肯定不好看,所以上映时没去影院观看。
春节期间正好没事,抽空在南瓜上看了,说实话,真不算难看,还挺有意思的。
常远显然是只适合做配角,作为主角依然像配角,想想如果是沈腾演,会是啥样子呢。
片子虽然不精彩,但是搞笑,欢乐就可以了啊,要什么自行车,又没掏钱,是吧!
#电光幻影# 《李茂扮太子》,开开心心就完事儿了,认真就累了。
有时候翻一翻一部电影的大概剧情、演员列表,以及其他相关资讯,已经大体上知道影片是朝着什么样的方向去进行的,看与不看之间的天平很公平,站了某一队,也就不要太后悔了。
像《李茂扮太子》这部电影,我想着去看,能笑一下笑一下,能笑整场笑整场,除此之外,多一分要求都算高。
那我笑了可能不止一下,大概也就算可以了,不吃亏。
喜剧作品求精品挺难的,像我这样笑点还比较高的人,看喜剧电影坐在电影院里哼笑两声的时候最多,正经觉得好笑的时候其实反而很少。
但是喜剧最后很容易做成这个样子,这也是非常正常的事情。
不是正确的事情,但是正常,目前的整体环境和状态就是这样吧。
电影《李茂扮太子》好笑不好笑呢,对我来说不太好笑,但是还挺好哭的。
有时候太认真的搞笑的过程里,反而有一种莫名的悲伤,看着看着,觉得竟然也是那么的悲哀。
虽然很多常见的梗被持续用在一部电影里,虽然很多台词尽力搞笑却一点也不好笑,但是某种程度下的冷静,又觉得有点委屈了。
其实我是不太喜欢李茂这个角色的,特别是电影前半段铺垫出来的这个男人,不是单纯的傻,或者不上进,又或者运气不好那么简单,其实身上有很多很世俗又很小心机的问题,这些都让这个人设有着一种天然的怨气。
一开始李茂作为女婿出现,陪着妻子和岳父岳母一起吃饭的时候,我倒是觉得岳父母看不上这个女婿还是很有道理的。
应该说是电影的剧情,李茂自身的际遇和思考,给了他一种完成成长和改变自身的途径。
所以虽然影片到了后来剧情很俗套,过程也是可以想象的,但是偏偏在合情合理的某种条条框框下,完成了一个男人自身的成长。
尽管影片最后,李茂也是仗着各种近权贵的力量扭转了岳父母的态度,但是李茂自己本身的变化也是蕴含其中的。
只能说开篇的时候,为了增加喜剧效果和奠定人设,电影给设计出来的桥段和内容有些用力过猛,反效果比较强。
至于人物本身的成长,确实是靠着后面的自我改变慢慢好了一点,虽然也好的有限吧。
常远一人分饰两个角色,并不算出色,毕竟妆容和衣着的帮助很大,辨识度提高了,但是常远的演绎还是努力到位了,两个人作为喜剧作品里不过分要求的人物,差异化还是出来了,另外眼神的表现还是有好评的。
马丽饰演的家珍,可能我看的不是太仔细,一直到了最后我也不是太清楚她是因为什么喜欢上李茂的,如果说只是因为人好,这世界上好人还是有挺多的,但是不管怎样,这份喜欢对她来说坚持的蛮深的,如果说感动,我倒是在几个时刻里为了家珍不顾一切的对自己的丈夫的维护和保护而觉得感人,虽然有点莫名其妙,但是偏偏莫名其妙的那么坚定,也是蛮有意思的吧。
再说一下,有几位无名演员,就是在太子出宫到李茂家客栈看戏的时候,有几位打手级别的人,假扮成了演出人员,准备在现场抓住太子,这几个人在舞台上进行演出,之后又同太子的护卫们打了起来,这几个年轻人,大概有四位,长得都挺好看的,还是值得我念叨一句的。
作为一部喜剧,笑都笑了,我觉得基本在预期之中了。
顺便念叨一句,看了两部电影,《李茂扮太子》和《以年为单位的恋爱》,后者应该上情人节档,放在元旦档两个人谈情说爱特别的寂寞,前者应该放在春节档,虽然剧情一直落俗套,但是大喜之心还是挂在明面上的,无脑合家欢其实刚刚好。
欢乐也算奢侈品吧。
有时候能拿一分算一分吧。
作者:小佛搞特
这拍的啥玩意,要逻辑没逻辑,前因后果跟玩似的,尬死了,演技也是尬的要死,尬演,尬闹电影中有世界构成嘛,京城竟然跟县城是一个地,这是县国嘛,京城跟县在一块,随意就出城了,来来回回场景就那几个 这种投资明显看出来很小很小,节奏场面,世界观,场景成本甚至不如普通的两集网剧。
就那几个室内场景,一直搁哪演小品呢 而且闹着玩似的阴谋诡计,反派的目的竟然是所谓反派救儿子,然后非常尬的煽情 两三个月了,电影院竟然没有哪怕一部能看的电影,包括之后的春节档,也没有一部能看的,本来还期待《最冷的枪》呢,出了一个预告片,啥玩意。
可我又好想去电影院看电影
2022年看的第一部电影,充满迎新气氛的贺岁档喜剧。挺喜欢这种过家家式的古装设定,皇帝、太子、尚书、县令、捕快、客栈/戏楼,想想就感觉会很有趣。漫画式开场白,让人一秒入戏,轻松欢乐。“身份互换”一向是容易出梗的喜剧题材,之前开心麻花《夏洛特烦恼》玩过身份穿越,《羞羞的铁拳》玩过身体互换,《西虹市首富》玩过阶层穿越,都有异曲同工之妙。《李茂扮太子》在“身份互换”给足笑料之余,将主题回归至“平凡真幸福”,这也是此类题材最常用的价值观。克拉拉扮演的女巫出场短短一分钟,魅惑力瞬间拉满,这哪是来解蛊的,分明是来下蛊的。联想起她在《情圣》中扮演的模特yoyo,就是让男主中邪发春的根本原因,可以称得上是资深蛊后了。
主线无聊,但是很多地方挺好笑的(尤其是那个瞎子大夫哈哈哈),不过马丽每次都要演贤妻良母,辛苦了。
一个要权利,一个要自由,各取所需,笑点确实有一些,不过比较俗套,故事大概内容是:朝廷官员某部杜尚书为了拯救自己锒铛入狱的儿子,企图绑架皇太子,以此要挟皇帝,怎料有一小捕快男主,名叫李茂,虽有妻子,却始终不得岳父母认可,他费尽心机,想出人头地,在一次皇子为无法忍受寂寞,从皇宫中偷偷逃出的偶然机会,男主见到皇子,发现二人长得竟然极为相像,于是皇子心生一计,二人一拍即合,男主代替皇子进入皇宫,皇子则代替男主在外面感受自由生活,尚书知道男子喜欢听戏,企图以听戏为由,劫持太子,男主更是将自己家的旅馆改建成了戏院,听戏时日将至,杜尚书动手,却因为不知道皇子和男主的“狸猫换太子”事件,只劫走了男主的妻子,男主深知对方的小心思,在见面的时候故意不动声色,让对方误以为自己是太子,与之搏斗,差点凉凉,结局不错。
笑就完事了
麻花终于不出烂片了,虽然没有啥剧情,但是麻花就是麻花吗,搞笑就好了啊。真的笑了,包袱很密。
说实话,麻花可不可以换掉艾伦或者常远这种“男主”,真的颜值和演技都不可的人为啥一直要当男主…身为贺岁喜剧,剧情已经可以不要求了,但至少给看看顺眼一点的主角吧??给大长脸和张子栋两颗星。
以为很好笑,结果很好笑。
虽然一人分饰两角,但没演出两个角色的区别性。
这种电影,看片名看阵容就知道也不用去影院花钱看,等个1年哪儿都能看。今天就在吃午饭的时候在cctv6看了。在这屎一般的没什么欢乐和期待的如常日子里,它是近段时间唯一逗笑我的片子,这也是这类作品存在的意义所在吧。感谢马丽常远魏翔宋小宝,看见你们就开心😁。
麻花这几位的形象随着参演烂片频次提升已经败尽了好感,马丽千篇一律的女汉子人设看得人生腻,连贾玲都能演张小斐她妈了,马丽就不能突破突破。而且这个故事也太没有逻辑了,太子想自由,屁民想升官,最后竟然以大国小家这样的口号互相体谅拜了把子,实在莫名其妙。
再删减半小时可能勉强还能让人坚持下。
看之前就觉得会扑。叹息,马丽这样好的演员却一直接不到好资源。
元旦假期回济南后,和中专老同学一起看的。没有那么差吧,有些剧情确实太牵强,但也不至于差到太离谱。也可能是我看电影看的太少了。
这只能说是个小品
因为豆瓣的蚊青,我选择了五星,中和一下
乐呵乐呵得了,拍的咋样,就别太在意了。
挺热闹
期望过高,故事俗套但是不难看,简单了点,演员好演员,换个导演,细节细致一点,多琢磨角色,角色立的住真实,剧情复杂一点,就很棒了。我对麻花很有感情,从夏洛特开始喜欢。没想到2022春晚,最帅的居然是常远??沈腾太肥,艾伦的李茶油腻,现在不油但是太老、老干部。马丽也老了,她才40啊!!!花期啊,造型挺好看也不胖,就是老,疲吧,演技不如以前啊,以前也会觉得马丽稍微有那么一点点舞台剧的夸张但是情绪饱满很真。就,挺失望的,真的,特出戏这部。导演演员都有问题。常远的太子莫名起来的帅,就很迷惑,常远这部分两角还行,但是总体演技真的不太行,就很迷惑。
开心就好
全程尬笑,给两星已经是很李茂(礼貌)了,心疼影票钱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