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很多人都中途弃剧了,不知道你看完没?
我是一边纠结一遍追下来了!
接近剧终了,丁平山跟董思佳的对话才是整剧中心!
丁平山因为女儿就近读书,父母年纪大,想要卖掉一些老股买房子而找到董思佳,董思佳给出善意的“算账”劝告,而有了一些对话!
关于公司的账,那肯定是亏损,但人生的账,就不好算了!
深感丁的这一番话很对,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们的婚姻,两个人的婚姻 底层逻辑就是这么简单,可是大部分人都复杂化了!
家庭对于人的意义,婚姻的意义相互支持相互认同相互理解
因为白百何的穿搭看的,看完有所感慨,为什么女主明明是自己想要这想要那,却要归结在男人与女人的不同,好妈妈和女强人本来就不可能兼得,好爸爸也一样啊,世上本就没有兼得,想要不错过孩子的成长,又想在工作中有所成就,本来就不可能,男人想做的这样也一样不可能啊,或者两个人一起去参与养孩子也不能可能啊,而且你让男人管又要他做的和你一样,根本不可能,上天赋予女人子宫,孕育孩子,是优势也是负担,优势是主宰权在自己身上,决定了当母亲,就该想到所有细节,没有人能做到像你自己一样事无巨细,所以决定了当母亲就不该有指我,不该抱怨,生育权掌握在自己身上,所以决定好一切才生,不是为了谁而生,是该为了自己,自己能做到养育一个孩子所有的事才决定去生育。
不过我有时觉得生育养育应该有专门的机构统一负责,这样每个人才不会因为生孩子影响了自己的生活。
我们的婚姻一、家庭清醒:人生就像耍杂技,你不可能接住所有的球。
得分清哪些是水晶球,哪些是橡胶球。
工作很明显是水晶球,你不接住,掉下来就碎了,或者被别人接住了。
分工:关于全职妈妈主内、事业有成的爸爸主外这件事确实值得探讨一番。
男人往往希望女人为了家庭孩子牺牲,但是有时候并不只是关乎家庭的有效分工,还关乎一个人的自我价值感和面对风险的议价能力。
因为同样全职妈妈的境遇落在自己学业出众、前景广阔的女儿身上,他们往往是不愿的(另外,男人如果具有强大的经济实力,不一定需要老婆来处理亲子育儿家务等后台事务,而可以选择外包给保姆与家庭教师)。
绑架:(第8-9集的绑架群像戏 有刑侦剧的感觉)男主结束了之后还不敢把这些事告诉妻子,默默忍受着一个人的兵荒马乱。
财产:如婚内涉及到委托投资的情况,比如父母委托女婿,对自己的财产进行投资,并定期打款到女性账户的话,最好提前准备一份,签订一份委托投资协议,以避免女儿与女婿在离婚时资产分割遇到问题。
另外,股份代持也可规避当事人的婚内财产被均分,需提防。
教育:沙漠玫瑰,在环境不允许的情况下,利用蜷缩和枯萎保持生命最后的能量,一年两年三年,一直等到有了雨水,适应的环境,迅速恢复生机。
二、投资与职场1.面试分析看到男性面试的时间长,女性面试的时间少,形象好的时间长,形象普通的时间短,就猜到了这家公司出差的强度比较大,所以偏好男员工;对外事接待有要求,所以偏好形象好的。
同样是性别歧视和外貌歧视,就被解读得合情合理,符合用人单位的立场。
2.赛道vs赛手投资投的是赛道还是赛手是一个伪命题。
不都得看吗?
说什么一个优秀的赛手本身就有盘活整条赛道的能力,还不是因为TA在你所期待的赛道。
我们选了投资人不就选了他所在的赛道吗?
3.投资后撤资创业公司拿到投资后挥霍无度,几乎把钱都消耗在创始人的个人享受上。
这一切被当时的投资人发现后追悔莫及,竟然没有做好及时的投后管理,也没有派相应的管理人员深入投资的公司运作。
这时摆在他面前的路有两条,第一立刻止损清算,第二找一个接盘侠。
考虑到投资人一旦停止输血,没有什么硬资产的互联网创业公司估值几乎立刻归零,不利于投资人追回款项减少损失,他决定,先保密,找一个机会将创始人踢出局,再组建一支新的管理团队,那么或许还有将重新管理后再次成长起来的公司出手卖给接盘侠的机会。
4.新创项目与投资引入新创公司往往需要投资人投入资金,但对于投资公司来说,也需要有优质的成长性项目盘活他们所需要的赛道。
有时候新创公司盛名在外,实力强劲,往往能吸引到多家投资公司相互争抢,而这又进一步提升了其估值。
这时候,往往投资公司不在强势方。
但对于一家创业公司而言,资金的流入往往需要让渡一定的股权,资本的力量是一把双刃剑。
一个头脑清醒的公司领导人,不排除在合适的时机引入战略投资,但引入谁的投资,投资额多少,需要自行估量后决定,不应一味被投资人的出价所打动,而从自身的实际需求出发。
无论是资金还是资源,投资人的布局是否能和现有的公司资源形成互补带来壮大扩散的效应很关键。
5.四轮暗战全景科技董总老谋深算,在蒋欣和佟大为之间不断了解新信息,以判断究竟哪一家投资公司更适合自己。
第一战,和佟大为之间,他树立了一个高姿态的形象。
第二战,还是和佟大为,后者讲了鼠、狼、老虎和飞虎的故事。
佟大为为公司争取的时候,说了这么一句话,“市场正好是我们公司的优势,我们能够帮助贵公司迅速组建一支优秀的市场团队去抢占市场。
”估计这句话创始人没有听进去,他感受到的是对方急功近利,投资做大了赶紧想把公司卖掉的想法,这和他自己稳扎稳打的路线可能相悖,所以为对方倒满了茶,大有“茶满送客,抱怀拒人”之意。
(所谓酒满敬人,茶满欺人,茶倒满了,就是要送客的意思。
切记满杯酒,半杯茶。
)第三战,和蒋欣。
蒋欣通过借刀杀人的方式,本想通过另一创始人的经历让董总有一种和佟大为合作可能会被谢磨杀驴的紧迫感,暗示之前野火音乐节被佟大为收购后就把当时的创始人踢出局的情况就有可能是他的未来,因为这位投资人想很快赚到钱,才不关心你的梦想。
这么做看似聪明,但是在阅人无数的董总看来用意非常明显。
他喜欢通过自己的标准来判断,而不是被一个女投资人牵着鼻子走。
第四战,和佟大为。
佟大为在董总面前狠狠地怼了对手,在他看来,蒋欣的做法反而为自己增添了光彩,把对手的成功案例展现在了自己将要面对的创始人面前。
他所表现出来玩过游戏、对游戏的探索精神都是女投资人所不具备的优势,很打动董总,于是双方便同意签约。
但骑到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另一家新创公司的游戏产品更加优质,非常吸引佟大为。
于是佟大为从项目质量与潜力、估值、投资周期、投资回报率以及创始人的可控程度说服了自己的老板改投这家。
董总大为恼怒。
6.魔豆科技两次卖出老股的魔豆科技创始人经历了人生中的低谷后涅槃重生,获得了国外科技势力的垂青,希望将它的 VR技术融入到无人驾驶领域中来,发挥更大的力量,这样魔豆科技的市值达到了40亿。
拥有60%魔豆股权的飞虎资本卖出后可套现24亿。
但执拗的技术咖创始人了解到国外公司的野心后,觉得自己应该掌握这样的原始专利,打造更强大更全面的科技公司,为自己的国家代言,而不应将专利转手于人,故不同意被收购。
甚至提出当初曾向投资人表达过若项目成功就返还20%股份用于奖励联合创始职工的提议,这样自己手上的股份就达到了可控股的数量,有充分决策权。
由于协议并没有体现这一说法,创始人的一腔热血和梦想终究败给了主力资本。
当时魔豆科技的竞争对手全景科技,在技术上略逊一筹,但创始人董总却精明睿智,听说竞争对手被收购的新闻后,第一时间找到投资人表示想要卖出一些原始股,并确保剩下的股份能让自己稳拿控股权(本以为他想要追投魔豆/飞虎,但看涨的行情下谁愿意卖给他呢?
)。
7.魔豆科技的最终局盛江川被曹大仁批评了之后,认真地反省了自己,他觉得他好像不懂资本了,因为他毕业以来做的所有投资,都好像是倒买倒卖的事情,没有做好做大一个企业项目。
盛江川想让黄鲸找沈彗星投资,让云杉长青的资本也投到魔豆科技,好优化魔豆科技的股份。
沈彗星陪着黄鲸去找曹大仁谈判。
曹大仁的意思很明白,他坚持想要卖魔豆科技赚钱,不同意让云杉长青入资魔豆科技,让出百分之二十的股份奖励创业团队的事情;并告诫后者,以他目前的情况是无法引入新资本的。
黄鲸以辞职变现、带着创业团队离开威胁曹大仁,云杉长青也表示届时会投黄鲸的新公司。
而曹大仁虽然得到了魔豆科技,但没有创业团队,可能也会失去全球智能的收购,逼着曹大仁不得不放弃收购魔豆科技的想法,后请盛江川辞职离开。
三、安全盛江川观察力敏锐,从酒店细节就能看出服务员不积极,牌匾歪着,灯笼只有一个,地上都是落叶,连烟感器都是失效的。
去一个陌生的山庄或别墅,人生地不熟的地方,上二楼千万要记得先观察一下,一楼有没有风险,比如炉子上是不是正炖着什么,烫衣服的熨斗有没有与织物相碰,触发火情… 凡事都需要多留意一下,心点多观察逃生/消防通道。
说实话我觉得豆瓣对于这种国产剧的要求有点过高了,演员的演技和感情戏还是挺不错的。
这个剧的槽点主要集中于职场和出国的一些事情,很多金融行业的展现都大有问题,包括对于投资届金融圈的一些刻板印象……还有关联出国的一些情节和人物设定都也是挺奇怪的,感觉编剧对于留学、归国人员、还有赛琳娜这种人物的刻画都充满了偏见。
如果不谈这两个问题的话,我还挺喜欢这个剧的,主要是喜欢里面的演员。
女主天天喊口号,虽然她说的都对,问题道理谁都懂,生活却很现实,编剧不行啊,黎小田这个角色明明很酷,为啥最后强行怀孕还要结婚,这人设能不能统一下,编剧人格分裂吗。
比三十而已差远了,前面几集还可以,后面越来越狗血,佘甜甜下线后我就弃剧了,全剧演技最好的是佘甜甜。
其实男主感觉挺好的,虽然不管家,但是又没出轨而且钱都是他老婆管,也很尊重他老婆啊,又不是许大炮那种渣男,我完全同情不了女主,老公那么有钱,请个全职保姆不行吗,这样就不会存在一三五和二四六的问题了,她女儿也不会被绑架,这剧里居然是雇主在迁就保姆的时间,逻辑不对,后面发生的事就站不住脚,全剧唯二喜欢的就是蒋那个老公,人家那才是三观正确,把孩子教育的也很好
本文首发于公众号:幕味儿(movie1958)大家好,我胡汉三又回来了!
今天的主题是——白姐白百何和她的新剧《我们的婚姻》。
《我们的婚姻》是这一季的头部剧,从幕后团队到演员,都称得上品质得当。
导演沈严,执导过陈道明和蒋雯丽主演的经典好剧《中国式离婚》,近年来也拍了多部热门大剧《流金岁月》、《我的前半生》。
几位主演白百何、佟大为、蒋欣、王骁都是实力派,演技有保障。
所以,这部剧一经上线,我就啃哧啃哧打开电视机,迫不及待验验货。
看完十几集下来,我承认,这部剧依然有着大部分国产剧不接地气、设置悬浮等缺点,但是,它仍是一部能够拯救剧荒、并且让观众从中获得不少关于婚恋、家庭等思考的剧集,在影视寒冬、国产剧接连摆烂的当下,《我们的婚姻》颇具诚意、值得一看。
选角成功,是福报诸多影视作品用失败经验告诉我们,选角对于一部戏来说很可能有着定生死的重要性,不贴合角色的演员甚至能够以一己之力摧毁一部作品,详情参考《第一炉香》以及《喜宝》,当然,《喜宝》的失败是从上到下全方位的失败。
而《我们的婚姻》则说明了,合适的选角能够引领一部作品提升一个台阶。
白百何从《失恋33天》开始就向观众证明了她既能扛口碑又能扛票房,即便是在遭遇了乱七八糟的绯闻打击之后,她交出来的大多数作品,即使片子本身质量参差不齐,但白姐的演技从来不曾翻车。
她不止能演好小妞电影,也能转型出演深情苦情戏,粉丝尊称她一声“白姐”,是对她一身好演技的臣服。
白姐近年已经很少演电视剧,这一次《我们的婚姻》作为她的电视剧翻身仗,肯定是经过缜密考量的,从目前剧集里白姐的表现来看,主创团队真是押中了宝,只要她出现,我的目光就无法从她身上挪开。
《我们的婚姻》里,白姐饰演的沈慧星是一位名校毕业金融系高材生+全职主妇,长相漂亮、学历出色,一毕业就被佟大为饰演的投资界高管盛江川早早“占为己有”,结婚生子一条龙,在家带了六年娃,毕业后一天也没有工作过。
在孩子准备上小学后,沈慧星的职场之魂突然觉醒,想要出去工作,夫妻之间的矛盾就产生了,戏剧冲突也就来了……如果沈慧星是那种享受悠闲日子、抱着老公孩子万事满足的居家人妻型女性,那么她原来的生活简直羡煞旁人。
毕竟,盛江川这个金融才俊,不嫖不赌不出轨,上进心极强,奋斗几年就在上海实现了阶级跃升,带着一家人从老破小搬到金融CBD旁边的高档小区,这样的老公,在世俗标准里是成功学典范,前途无量。
然而,沈慧星觉得老公的社会价值跟自己并不相关,当家庭主妇无法实现她的个人追求,她也渴望在职场上叱咤风云、成为金融精英。
如同《奇葩说》的一道著名辩题,“高学历女性当全职主妇是不是一种浪费”,沈慧星的立场是“浪费”。
她这种聪明伶俐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学霸,读了那么多年书难道是为了一毕业就给一个男人研墨做饭生孩子吗?
显然不是,她的怀孕是一个意外。
所以,同学们,重点来了(敲黑板),无论恋爱中有多浓情蜜意,在没有做好生育准备之前,记得做好安全措施!
白姐跟沈慧星这个角色实在太贴合,历经浮沉、有着事业心的白姐,把沈慧星的细致、冲劲以及不甘心掰碎了揉在每一个眼神里、一举手一投足之间,她既尽到了妻子、母亲的责任,又把职场女性的不服输摊开在众人面前。
其中,很经典的几场戏是沈慧星为了出去工作和盛江川博弈、吵架。
在盛江川眼里,老婆把家庭打理妥当、把孩子带到大学毕业,是理所应当,男主外女主内,各施其职嘛。
而沈慧星觉得这是她在牺牲自我成全老公。
吵到最后,两人都筋疲力尽,沈慧星双手颤抖、有气无力地说,“分开吧”。
不过短短三个字,白姐说出了千斤重,话语中夹杂着深爱、不舍、无奈、气愤。
我为什么这么爱看白姐演戏?
因为她无论演什么,都能让人感觉到这是我现实中会遇到的身边人,她能把每一个角色、每一场戏演出真实的生活感、呼吸感,这需要技巧、感情、还需要天赋,是的,白姐是个努力且有天赋的演员。
除了白姐,《我们的婚姻》里其他演员也可圈可点。
佟大为出演事业有成的老公是驾轻就熟了。
王骁则用以往多个圈粉角色证明了他的金牌配角地位,这一次在剧中出演不婚主义钢铁直男也讨喜搞笑。
老戏骨张晨光和蒋欣娘娘的演技自不必说,其他值得一提的还有高叶饰演的女强人黎小田和是安饰演的家庭主夫李宇文,两人都给自己的角色赋予了个人特色。
选角自然贴合,演员发挥稳定,使得这部剧整体观感舒适,社畜下班回家躺平嗑瓜子打开看上几集,心情挺好。
选题成功,是注入灵魂当然,《我们的婚姻》也被人诟病:人设悬浮、背景悬浮、跟大部分普通人的生活脱节,这几乎是这些年大多数国产都市剧都有的通病。
主角千篇一律都是大城市中产阶级,有车有房吃喝不愁,于是有大量时间去思考人生意义、去纠葛情感关系,结了婚的夫妻奋力鸡娃,没结婚的恋人奋力鸡对方。
他们的生活,在辛辛苦苦为了一千几百加班到心肌梗塞的基层打工人看来,简直太幸福了,剧里主角的很多烦恼,在观众眼中纯属无病呻吟。
不怪观众吐槽,我们拖着疲惫的身心窝在月租几千的小卧室吃着泡面,看两个躺在几百坪雕花大床醒来的主角每天为了“你不顾及我感受就是不爱我”“我要为了实现自我价值而奋斗终身”这种“何不食肉糜”的问题吵架,确实气急攻心想要抄起板凳砸向电视机。
但是,《我们的婚姻》相比起其他都市剧,悬浮得并不太突兀,因为它名字和选题都做对了。
与同样悬浮的《流金岁月》相比,该剧的着力点并不在职场部分,而在家庭部分,主要讲述主角的婚恋情感,导演这一次学聪明了,沈慧星和盛江川的职场戏放得很轻,两人在婚姻中的权力博弈才是重头戏。
不仅如此,剧中的不婚主义欢喜冤家黎小田和霍连凯的感情戏也很有看点。
各怀心事的成年男女,在暧昧关系里猜度、推拉、游移,暗戳戳撒糖,两人之间的化学反应拉满,可能是我今年目前为止在国产剧中看到最具性张力的一对CP。
可见《我们的婚姻》全篇都围绕着各色各样的婚恋关系、感情状态展开,这是贴题行文。
因此,如果只看家长里短,这其实是国产剧的强项,我们的导演和编剧,很懂得如何把鸡毛蒜皮放大成集体冲突,让观众从中找到共情,俗称“蹭热点,引流量”。
《我们的婚姻》里有时下热门的女性主义话题,每个角色身上都能找到若干个能上热搜的话题点,“全职主妇”“全职主夫”“大男子主义”“女霸总”……这些标签、话题其实已经被很多作品翻来覆去讨论了几百轮,而该剧更聪明的一点在于,它不单单贴近女性主义话题,剧中除了可以看到女性会遭遇的困境,还设置了相对应的男性镜像困境。
全职主妇会遭遇的不公、偏见,放在全职主夫身上可能更为激烈,李宇文作为一名在家带娃的全职爸爸,一直被小区里的妈妈指指点点,同学聚会在朋友面前抬不起头……世界上不止有不负责任的爸爸,也会有不负责任的妈妈,蒋欣饰演的女霸总董思佳,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三番四次放孩子鸽子……
这些“性别互换,评论过万”的镜像困境,让《我们的婚姻》不拘泥于女性话题,它事实上是不分性别的全民话题,挣脱性别枷锁之后,观众会意识到,人才是目的,性别不是。
无论男女,撕掉其身上种种标签后,把人当成人看,我们才能体谅彼此。
关注“人的问题”,而非仅仅关注“女人的问题”,这才是《我们的婚姻》不落窠臼的地方。
还有,作为白姐的演技粉,很高兴能看到她在经历这么多事情之后、跌落泥潭又重新站起来,一步步脚踏实地重拾昨日荣光,在这过程中,肯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心酸、艰难,但她始终没有放弃过自己、没有放弃过打磨演技。
在凛冽寒冬里,守护一颗种子,静待春暖花开,这不比《博人传》还燃?
这就是女性主义的写照。
不知道有木有人知道饰演黄鲸的演员,看过他演的《我们的法兰西岁月》,当时就觉得很有魅力。
呜呜呜这部剧刚出场时内向的小企业家,说话还磕巴、走路还摇晃。
到后来慢慢地转变为一位真正的企业家,当他说到“我们🇨🇳自己的技术为什么不我们自己来做呢?
”真的有被理想的力量鼓舞到,可能也是之前看剧的滤镜。
本人00后哈,爱国主义教育很彻底~凭什么老外手里有技术?
就因为人有钱?
好吧这很现实。
但如今的中国自己做有何不可?
回归到这部剧,女主刚出场时(第三集)关于没有通行证闯入会场,一直在换座位的时候,我替人尴尬的毛病就犯了,真的很尬。
当然这部剧还有其他强行的尬点,尤其是两位“伪”不婚主义者。
关于B超单直接放桌上;关于黎总秘书复印了好多份B超单愣是都没发现;关于怀孕这事在会议上、公司里直接广而告之,这都是在制造强行的戏剧冲突。
很刻意,而且并没有有效地推动剧情。
感觉编剧写这俩不婚主义就是为了水时长?
既然剧名为《我们的婚姻》这俩打着不婚主义的名号谈恋爱的,莫非这其实就是在灌输不婚就是因为怕麻烦,实际还是渴望爱情的思想。
那不婚主义实际岂不就是个笑话?
还有后面几集剧尾加作家小课堂的套路就更是在加水了,没讲明白啥道理,时长倒是占了。
有这功夫其实可以多加点车库戏份的起因后果,刷视频刷到三小孩划车和三家长的处理方式:对待问题不先责备孩子撒没撒谎、划没划车、也没刨根问底归咎到底是哪位孩子划的。
而是找证据还孩子清白,为了这一个事件,我两天追完了这部剧。
但是戏份切到这部分的时候很奇怪(不知道是不是剪辑的),没有保安室前期的电话通知,直接就三家长三小孩搁那看监控了。
就很突兀。
董总这位人物的塑造,从前几集就能看出她很好面子,但酗酒就像是很突然就好了,也没有一个戒酒的过程。
女主可以说真的是一位人生赢家了,从剧开始的搬家到剧结束的庆功宴,这么多集她老公一直在小黑屋住着毫无怨言。
就很诡异,对,在我的理解里这很诡异。
就好像为了体现家庭地位故意这么拍一样。
其实婚姻、家庭、事业这些问题在一个人忙不过来的情况下,最好的调节方式这部剧给出的答案依然是分开或者牺牲另一位。
似乎原本也就没啥好的办法。
董总老公确实可以去搞他的历史了,但和一位高材生所理想的未来,应该是像他导师那样真正研究历史课题,而不是仅仅做一名网络授课老师(不是说网课老师就不能体现人生价值了),这段婚姻关系中他依然是让步的那位。
静静和她前夫,想来在现实生活中为了孩子有个更好的未来,真的可能后面就由前夫送去国外上学了。
毕竟贯穿全文的三老头,真的只能是个例。
还有在家中放监控,那是不是这人渣还可以拿前妻被监控拍下的L照威胁?
这侵犯隐私法院不给判?
还是说女生结婚了不仅没了自由,还没有隐私了?
在女主婚姻中呢,就是你让6年,然后你不让了,我再让几年的操作(给我的观感就是这样)。
男主做投资钱从哪来?
没了前老板给钱,他眼光再好又怎么投、怎么倒买倒卖从中获利?
说到底还是要牺牲、要让步,还名其名曰这是包容、理解。
道绑的又一好词。
当然一部剧它想人间美好、大团圆其实很正常,所以还是很值得一看。
以上纯属个人废话。
看到第10集,打算弃剧了。
原本以为讲诉的是夫妻之间生活和工作的矛盾问题,丈夫不体谅家庭主妇的付出导致两人分开,再经历一些事情以后两人重归于好。
但是,看下来的感觉就是白百何饰演的女主太过咄咄逼人了。
起因就是佟大为饰演的男主喝多了,搬到新家很嗨,说了一句都是靠他才让整个家庭跨了一个等级。
女主心里很不舒服。
这换谁也都会觉得男主不对,家庭主妇的付出应该得到认可。
但是后面女主的操作就很迷惑了。
她直接让女儿提前半年入学,去找工作并进入男主竞争对手的公司。
恰好她自荐进入一个项目,刚好和男主是竞争关系。
有个场景就是她把男主宣传的海报全部撕了,贴上自己公司的。
现实中真的能这么操作吗?
这难道不属于损坏他人财务的恶意竞争吗?
还有女儿被绑架,男主多次示意女主,女主完全get不到,只顾着工作抢资源。
还有男主忘记给女儿买翅膀了,就DIY做了一个,女儿也很开心。
女主知道后直接生气说那以后所有的道具都让男主DIY。
我觉得这部剧的编剧有点太刻意去制造夫妻之间的矛盾了。
佟大为饰演的丈夫有错,不该说这个家全靠他一人,不该欺骗妻子,但是白百何饰演的女主直接委屈不干了,立马要求男主分担带孩子,两人矛盾立马升级,节奏太快了。
家庭主妇是近几年很热门的一个话题,整个社会都在思考,家庭主妇对家庭也是有重大付出的,不能因为没有赚钱而否定她们的付出。
也建议女性不要单纯的当家庭主妇,还是要有自己的事业的。
我看到这部剧的第十集,感觉白百合饰演的女主比佟大为饰演的男主,更加让人觉得无语。
夫妻之间怎么样都会存在矛盾,但是这部剧真的太过于刻意制造这些矛盾了,有点看不太下去。
相对来说,《完美伴侣》就更真实一点。
我的微信公号: 西门大哥哥,主要分享人际关系、个人成长和历史内容,欢迎关注交流。
《我们的婚姻》主要讲述了几对现代社会的夫妻关系,聚焦在夫妻之间,没有婆媳关系这些狗血剧情。
里面讲了四对队夫妻,都具有很强的代表性。
1. 你是哪种婚姻模式?
a. 盛江川和沈慧星这一对是大部分单职工家庭的情况,也符合中国传统家庭的角色定位——男的赚钱养家,女的当家庭主妇相夫教子。
盛江川:工作7年,是一名大型投资公司的部门主管。
业务能力强,赚钱能力强,几乎没时间照顾家里,连搬新家房号是多少都不知道。
沈慧星:毕业就奉子成婚,6年未工作,一直在家带女儿。
有主见有思路,家里各项事情都安排得井井有条,女儿也教育得很好。
这一对男女主角,都是金融系的研究生,定位都是学校的佼佼者,不但成绩好,还是辩论赛冠军。
女方自认为做家庭主妇是巨大的牺牲,而且希望有一天能够进入职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和价值。
小夫妻能够在6-7年时间内,凭自身能力搬到寸土寸金的金融街小区,说明男的赚钱能力真的相当强。
在一次酒后,男方无心快语“因为我的努力,让我们家庭实现了阶层跨越,住进了金融街”,女方受不了,觉得男方不尊重自己的付出。
再加上为了小房间的归属问题产生了矛盾,愈加强化了女方要事业独立的意愿。
这一对的问题是:男方总觉得自己挣钱养家,顶风冒雨,而女方在家轻松坐享其成。
女方很强势,脾气很好,不开心一直对男方绷着脸,认为自己才是最吃亏那个。
b. 董思佳和李宇文这一对与之相反,女方在外面挣钱养家,男方在家当家庭煮夫。
李宇文:历史系毕业的大才子,在专业方面很受导师的赏识。
把家里安排得很周到,不但照顾好孩子,还照顾妻子的生活起居。
董思佳:是另一家投资公司的部门主管,工作很拼,对员工也极为苛刻,实则外厉内荏。
日常工作中靠酒精来缓解压力。
女方作为投资人,不考虑男方自己的想法,什么都用金钱来衡量。
男方要去做历史研究,她一开始以为能够成为研究员,所以特别支持。
等发现没有编制,立马要求男方退出,她说:“做这种又没钱,有没名的事情有什么意义”。
女方是一个全勤妈妈,明明希望男方在家带孩子,给自己解决后顾之忧,却又觉得男方“吃软饭”让自己丢人,甚至从不引荐给自己的同事朋友介绍。
男方有自己的爱好,做事有条理,为人处世周到,可圈可点。
但对于女方极强的控制欲和利益至上的价值观,感到无法理解,深受其害。
这一对的问题是:女方自我矛盾,觉得离不开男方照顾家,又否认其价值。
自己要做个女强人,却又受困于男主外女主内的教条。
男方太弱势,一味迁就女方,弱化了自己的存在。
c. 蒋静和陆唯斌这一对代表了豪门婚姻,男方是富二代或者说豪门,女方作为弱势一方嫁入,以相夫教子为己任。
陆唯斌:富家子弟,在外搞婚外情,把家里当旅馆。
不尊重妻子,只是把妻子当做一个称职的保姆,从头到尾对妻子充满算计。
蒋静:一名全职妈妈,善良没有心计。
把老公当老板,认为与其上班受老板的气,还不如在家受点丈夫的委屈。
女方一直“安贫乐道”,认为老公在外面有点花花草草没什么,只要他不太出格就行。
结婚前稀里糊涂签了婚前协议,要离婚了找律师一查发现男方一分钱都没有,全都转移了。
男方不跟他争儿子,他说“儿子就给女方,因为请保姆肯定没有亲妈带得好,等儿子长大了送到国外读书,后面自然就回到自己身边了”。
这一对的问题是:女方完全没有自我,男方完全不尊重女方。
失去自我导致的后果是,一旦有一天失去婚姻,女方发现连养活自己的能力都没有。
d. 霍连凯和黎小田这一对代表了“伪”不婚主义者,同属于大龄青年,对外标榜不婚不嫁,内心却极度渴望爱情。
霍连凯:海归精英,平日说话不把风。
标榜不婚,认为结婚就是亏,离婚更是亏。
还出言不逊得罪了黎小田。
为了项目能审批,一开始带着目的接近女方,最后却越聊越合适,最后奉子成婚。
黎小田:业务能力超群、又飒又美的风控副总。
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保持对爱情的渴望,但没有碰到合适的也绝不将就。
懂得享受生活,也努力充实、提升自己。
虽然男女双方一开始谁看谁都不顺眼,但不打不相识,一来二去,男方发现了女方的诸多优点,并被吸引。
女方也认识到男方在放荡不羁的外表下,其实并没有嘴上说的那么不靠谱。
最后两个大龄优质青年,走到了一起。
这一对的问题是:男方口无遮拦,大男子主义和不尊重女性,心口不一。
女方外表冷若冰霜,实则对爱情充满渴望。
2. 你可愿走过对方的路?
再说回到盛江川和沈慧星这一对。
因为女方重返职场,因此男方不得不花更多时间照顾家庭。
男方这才发现,在家里带孩子并不轻松,需要准备孩子的上学手工课,需要参加学校活动,需要照顾孩子的情绪,需要挑选家里日用品,需要学会做各种花样的食物。
虽然他也想逃避,也因此经历了失败,但也收获了跟女儿在一起的美好时光,懂得了女方的付出和价值。
沈慧星到职场后,也发现并不是凭她的努力就能够获得工作和生活的平衡。
当工作和生活冲突的时候,才觉得对女儿亏欠太多。
每天6点半正常下班却被领导关注,不得不将时间不合适但性格很好的保姆换掉,找了一个能带娃晚点但娃不喜欢的保姆。
因为自己的认知盲区,错失了巨大的投资机会,投入4千万赚8亿的机会,被领导一顿臭骂。
自己辛苦付出后,领导却说“我不看过程,只要结果”。
准点下班接娃,却被告知“怎么就你事多”。
她经历了职场的毒打,才发现了男方的不容易。
也明白自己曾经太自以为是,没有照顾到男方的感受。
男方的退让和包容,让她认识到自己的不足。
几个月的职场经历,女方从男方那里学习了投资的游戏规则,男方也从女方哪里学习了投资是为了投梦想的理论。
男方为了理想辞职,离开了只愿意倒买倒卖获利、养小三、老给员工画饼的老板。
最后,经历了对方的角色之后,男女主角重归于好,他们认识到对方的价值,也找到自己的定位。
就像歌里唱的:“是谁说,走过的路都是必须,磨难尽收获”。
3. 婚姻是消耗还是成就?
虽然电视剧为了突显戏剧效果,在人物关系和性格塑造上与现实差异太大。
比如:几对主演全是能力强企业高管或骨干?
恰好夫妻两个就职于竞争公司?
恰好孩子都差不大又恰好住在同一个小区?
不过作为电视剧,这些也不用太深究。
作为一个已婚人士,很多场景我还是很有共鸣。
比如工作累的时候,都希望对方能够多花点时间带娃;都希望对方能够多理解自己,关心自己;都觉得自己为家庭付出的精力更多。
如果总是等着对方来猜我的心思,那注定会失望;如果总觉得自己付出最多,也可能会换来对方的反对。
这样往往会陷入消耗战,消耗双方的精力和感情。
也许对方没有你的经历,确实很难感同身受,要让对方“悟”到你的想法是一件不靠谱的事。
所以夫妻之间多交流,用真诚、开放的心态去倾听尤为重要。
在我看来,最好的婚姻状态,是实现自己的价值,也照顾对方的感受,在工作和生活中找到让双方平衡、舒适的区间。
生活不容易,婚姻有挑战,唯有爱是解药。
我的微信公号: 西门大哥哥,主要分享人际关系、个人成长和历史内容,请关注交流。
这部剧得分很一般,但是讨论却非常激烈,且两极分化严重,所以激起了我写个长评的兴趣。
客观地讲,主题很好,演员阵容强大。
编剧本来打算探讨家庭、职场、全职妈妈等问题,又设计了若干个类型的家庭进行对比,可以互为注脚,全面展开,奈何故事设定的初始逻辑就错了,导致大部分观众中途弃剧。
大概来分析一下剧本的问题吧:第一,也是最根本的错误就在于角色思考逻辑的出发点不合理。
正常存续且还残存有点爱的夫妻,都会为家庭和对方考虑吧?
要表达的主题没毛病,向“男主外女主内”的糟粕文化发起挑战多有探讨价值啊,但不是要你让女主去跟自己老公为敌吧?
合着虞姬要自由和理想就必须去当刘邦的先锋?
合着甄姬要独立就得立马去指着曹操骂几句才过瘾?
把老公的事业搅黄究竟对这个家庭有什么积极的意义?
其二,你要塑造女主的精明能干和婚姻中的委屈总不能双标吧?
女主上班了能体会其他投资人的不容易,但就是不能体会老公的不容易。
自己去吃酒席是工作,老公去吃酒席就是罪过。
男主写不出自己爱吃的水果是没默契,你看不出男主焦急的眼神就不是没默契了?
其三,这样现实主义的探讨你就得足够考虑现实状况吧?
这几个家庭为什么都做出了匪夷所思,不符合现实的决定?
为什么非得带孩子6年才突然想起自己的理想?
3岁上了幼儿园和剧中孩子们上了学前班,就全职那位的时间安排来说有什么本质差异?
那位全职老公能脊梁骨不疼地在现实社会中安安稳稳活六年?
投资人的工作性质这么儿戏的?
大学辩论队的人就都是无脑杠精?
槽点太多了……因为上述这几点编剧都没圆好,所以崩了。
我弃于17集左右,若后面有圆回来欢迎评论探讨,但把观众逼到中途弃剧,后面圆回来又有啥用呢?
凑合事儿吧..
白姐真好,永远有股劲儿的可爱
真就无脑搞金融,人人干投资?新投资人和老股东一起把公司CEO赶出公司就尼玛离谱,你拍伦理剧以后能不能搞自己熟悉的领域,演员的婚姻?
目前还行,但配乐片尾曲和《你是我的荣耀》也太像了,鹅的剧是打包了一批歌手做音乐么?不违和吗。这编剧是厌女吧,女领导就会歇斯底里?就顾不好家庭,什么样的偏见导致写出这种玩意?两个主角互相反思去吧,抬杠不是辩论,14集,弃了
独立女性不是杠精!!!女主就会喊喊独立女性的口号,从头到尾就没笑过、没正常跟他老公说过一句话、一边批评老公不顾家一边自己有事就推给爸爸……这就是编剧心中的独立女性?生活中别说独立女性不这样,但凡是个人也不这样啊!
至少反映了一部分情况吧,但是,任重道远,白百合演技是真行啊,不过也是同行衬托,演戏不就该这样么
白百合口条挺不错的
這部劇將關註點聚焦於職場和家庭,展示了職場打拼、全職媽媽、全職爸爸、不婚主義、恐婚主義、離婚再婚、單親媽媽等諸多現狀和遇到的困境,探討可能的解決方法,具有很強烈的現實意義。能夠開始關註並正視家庭主婦、全職媽媽或全職爸爸的價值,是這部劇非常值得肯定的一點,劇中人物的不同想法和選擇也對我有啟發和指導。我們的生活中還是有很多類似的刻板印象,否定女性的家庭價值,也剝奪男性回歸家庭的權利,不利於社會的良性發展。我也有這樣的刻板印象,也在糾正和反思當中。其實社會本就是一個共同體,處於「聯結」的狀態,當你鄙視打壓一個群體的發展時,也正在剝奪損害自己權利。打破偏見,營造一個平等尊重,理解互助的家庭和社會氛圍,才能益己益人,獲得更多的自由和更好的發展。
国产剧里还是没有穷人的婚姻生活。PS:说实话,白百合在同龄女演员里是最被低估的,当年情圣2要是放出来了,她的戏路突破也许就得到更多认可了
在我妈身边隐隐约约看完了40%,佟大为一点变化都没有,虽然台词算是爽剧结局也是理想,能讲出来挺好。
强行大团圆结局跟片尾的解说真是尴尬,有一些共鸣,但是大部分过于抓马,看似解决了问题又没有,谁说夫妻双方必须得有一个全职才能把娃带好,还是一部演日常的艺术剧而已
有的演员,演着演着就是演自己了,说的就是白百何佟大为,叉出去吧。还有,不管什么,日薪208的女演员胖成球就不合理
主要看 高叶 王骁这一对
只看了半集就看不下去了,尤其佟大为饭桌打电话那里、实在是拍的太SB了!!!还有就一个摩登天空,这是占了多少股权值得占个独家又换掉创始人啊,有没有想过怎么做投后管理啊,基金口碑就这么不要了?这以后哪个创始人还敢见这家基金、唉、我还想接着看蒋欣呢!
女拳的垃圾剧。。。浪费时间
婚姻、家庭与职场,职场着墨过多,反而对婚姻的挖掘太蜻蜓点水了
演员阵容可以的,白百合、佟大为、蒋欣、是安等等实力演员吸引了我,对女性在婚姻和事业上的议题思考也合我心意。
三星观望,内地婚姻剧现在的套路: 全职妈妈被出轨,事业女性被诋毁,先是恩爱后离婚,不婚主义是幌子,到了结局全复婚
这啥呀……… 有摇滚乐队梦的家庭主妇投身职场跟老公竞争?
白姐吵架戏依然slay,但职场部分实在令人发笑,感觉我国顶尖投资人都是装逼贩子大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