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毒! 这电影我已经刷了五遍。。。。
前几天刚做测试,我心里认为,钱比事业重要,性比爱重要,家庭最不重要。
想来有点准。
这部电影讲的是个非主流感情,一个四十多岁的女科学家和二十出头的扑克手。
艾娃虽然已经是一个女儿的妈妈,一个外孙的外婆,按道理讲以她的年龄和在社会扮演的角色,都不允许她还和二十岁出头的小女孩一样在酒吧搭讪着二十岁的小年轻(估计二十岁的小年轻也看不上她,不过我觉得她很美啦,知性呗)。
她也纠结过要不要和小男朋友在一起,但最后还是听凭了自己的心声。
汤姆过早的对社会规则冷眼旁观。
他在二十岁大家都还迷茫的年纪就已经懂与哪个女人才是最适合自己的。
即使美女怀了他孩子,他依旧选择了艾娃,因为他爱艾娃,需要她,他们在各方面都很契合。
我时常质疑婚姻,家庭,孩子的存在,倒不是说女权(这个词真被玩脱了),而是对于一个个体来讲,如果因为一次意外(避孕套也不能完全避孕啊)冒出了一个小生命,生还是不生?即使小生命出生了,但两人的感情出现了矛盾,离还是不离?如果在外寂寞纵了些情色,分还是不分?我希望的是做出这一切选择的出发点是以自己的感受为主,而不是被责任,家庭,年龄束缚了。
时常在想,为什么好像中国的女人生完孩子就没了光彩似的,要么围着孩子孩子孩子,要不就是老公老公老公,还有各种啊鸡毛蒜皮的事情。
当然,很多中国的男人娶完媳妇,用不了几年就开始装。
夫妻间几乎无交流,无沟通,各办各事,除了共同的孩子和亲戚间的这家长那家短。
我不懂男女之间是如何发展在一起的,只是,如果没有强烈的想发展在一起的荷尔蒙的话,那为什么要在一起呢?
是,荷尔蒙不是都能持久的。
但没有冲动,怎么感受到双方爱得要死的心情呢? 那你要还问还不能持久了怎么办,显然回答是和平分手再寻呗。
所以,婚姻是不现实的,同居才是。
最好,有房,有收入,来去自由,和平共处 简直不能更美好! 也许二十来岁谈一段青葱的校园恋情,三十岁谈一段刺激的办公室恋情,四十岁经常和相熟的朋友分享生活和读书的乐趣,偶尔艳遇一下什么的。
我觉得国内很不友好的地方是,总是强调作为父亲或母亲,作为老婆或老公,作为儿媳或女婿的义务和责任,这很能绕的!当你进入了这个体系,你就要认同并接纳那些规矩和那些人眼里的“惯例”。
太可怕了。
为什么话语权都掌握在他们的手里,明明我才是为自己的各种选择负责的人,然后却要听各种人跟我讲,要生孩子啦,要嫁人啦,不能离婚啦……简直……有病吧!我也有想,是不是该寄希望寻求一个有同理心并有足够的耐心和兴趣经营家庭生活且有一定担当的男人?就像我父母一样,愿意倾听和理解对方,极其重视亲情和家庭。
当然,虽然环境在那会有所妥协,但客观因素几乎不占主导,没什么可以代替双方对这段感情的感受,即使,有了孩子(抚养费算好就行)结了婚(离婚财产分好就行)年龄大了(自己养活自己怕什么),也不是忍受和一个不爱或不适合的人共同生活的理由。
我们不会每次选择都做对,正如不会每次交往都处对人一样,离婚不可怕,孩子不可怕,闲言碎语不可怕,可怕的是和不搭的人栓在一起简直毁一生的美感啊! 所以,相信自己很重要,有钱很重要。
无论是什么时候,在怎样的情景下,彼此之间坦诚布公,将自己有过的感觉 挣扎 犹豫 怀疑都向对方表达出来,或许就不会出现那么多问题了吧。
可惜是现实中,有时会放不下自尊,有时是顾及太多旁人的指手画脚,而且不想成为爱得更多的那一方,不想成为顾虑地更多的那个,也就向对方隐瞒了很多,引发很多矛盾,甚至逃避对方的真心。
在这段“忘年恋”中,的确我作为一名女性,也是觉得女性要顾虑的要比男性多。
Tom在聚会被打断一怒之下离开女主家后,真的有种“错觉”:在这段关系中,虽然觉得男主比女主更勇敢,但女主的社会关系,家庭,个人生活都因男主的突然出现发生了很多改变,他们甜蜜时是很甜的,但发生矛盾后,男主可以“潇洒”地收拾行李走人,但女主要面对剩下的整个“烂摊子”。
虽然其中男主也是充满煎熬的。
当然,男主是很优秀对女主很专情的人,虽然走了的那几天肯定是在范尼那过了,还给自己搞出了个儿子…有点狗血剧的感觉。
如果一定要以很完美的标准来看待,那男主的确有点“渣”,因为正是他的一次“出轨”和那次带来的孩子导致了他后来与女主的长达五年的分别。
但其实他是很负责,和范尼没在一起但依然有履行抚养孩子的责任,也从始至终只真正爱过女主一人。
幸好最好是开放的HE,起码我看来是这样的。
节奏很快 男主太帅了 看到一半不想看完的好剧 演到后面的时候让我想起陆毅演的那部海岩剧 结尾很感人 你可以原谅他的出轨吗 两个相爱的人都还在等对方 我喜欢这个结局 即使以后的日子还是会有争吵 可这就是生活不是吗 生活本是一件痛苦的人 能跟自己爱的人一起面对痛苦也是一种幸福 最后我还想到了法国总统跟他老婆的爱情故事
作为一部一定程度上的超现实主义作品,女导演却以清奇的思路和视角,带领我们在现实层面上走了很远。
影片对故事背景以及男女主相恋的过程的交代十分简洁,毫无冗滞之感。
相反影片超过半数的篇幅确实以女性的观感来阐释从激情到理智、从超现实落地为现实的过程。
超过十年的情感叙事,几对人物的情感反复、波折,紧凑而清晰,引人入胜。
总而言之,本片开创性色彩很浓,不同于习见的日、美两类“年上恋”题材的常见套路,非常值得观赏。
PS:影片行进到将近片长一半时,黑幕铺陈出“五年后”的文字,这种超出预期的猝不及防,我当时心理就只有“日了个狗”的惊叹。
直至片尾再次黑屏出现字幕“五年后”,我已深深为女导演所折服。
话说“元首”的女人你也感动?
除了过分纯爱因而显得不现实,没啥大毛病。
果然又是女导演,但凡是我爱看的那种年龄背景差异大的纯爱片基本都是女导演拍的,哈哈。
还得是大龄女人才能同感。
一开始以为又是个普通的欧美姨侄恋纠缠,但是片名提到了永远,那么只能乐观预测不会分,嘻嘻。
女主显老,看着有六十,正好配上了片终年龄段,男主很帅,个不高。
感觉就是合适吧,两个人。
一开始男主也没打算非她不可,找座位上卡车以及酒店偶遇,都没主动撩骚,反而是女主。
本以为男主缺少母爱,没父母的那种,没想到父母健在且年轻乐观开明,过分美好,感觉现实中不可能存在。
处着处着,各方面和谐,干嘛不继续呢。
男主的外遇正好解决了女主无法生育的问题,他也有了后代,就更无所谓跟女主长久在一起了。
男主心态很好,难怪打牌总赢,心态差的人玩不了赌博。
他也默默承受了许多。
女主女儿刚生完娃,她男盆友就跑了,更加说明年龄不是恋人相处的核心问题。
有些人就是合适,或许正是因为年龄差造就的心态历练不同,而产生强烈的吸引力,总不能都爱白幼瘦吧,那叫什么爱情,俗不可耐。
前不久高考的时候,很多地方我们都能看到这样的段子——
忘年之恋,在这个无比开明的社会中,还是会时不时惹来争议。
不过别忘了,这种恋情可是电影的好素材,尤其当女方年龄更大时。
就像我们今天要看的这部——一夜到永远?
Für eine Nacht... und immer?
片名挺误导人的。
原本以为是一部一夜情故事的喜剧片,却看着看着流出了泪。
也让时光摒弃了德国电影生硬死板的印象——你无法想象,这个以《元首的愤怒》和精密机械出名的国度,能拍出如此浪漫的爱情电影。
甚至于有些法国爱情片在它面前,幼稚的就像个孩子。
片子很套路——不过是一个俗套的“玛丽苏”故事。
不同的是,《一夜到永远》的玛丽苏,玩出了新意——二十多岁的小鲜肉恋上了四十多岁的大妈。
这样一部电影,要有人看,演员的挑选必须慎之又慎。
于是,我们就看到了行走的荷尔蒙——马克·本雅明。
别说四十岁的大妈,就是青春美少女,也会情不自禁得因为他无限俊朗的外表和忧郁的绅士眼神舔屏。
女主,虽然年龄偏大,可年轻时候也是个迷人的天使。
德国老牌实力派女影星——茱利安·柯勒。
不知道有没有人还能想起来《战火中的伊甸园》里,那位已经结婚却又恋上女人的Les莉莉。
也正是这部超越种族,讲述战争中同性恋爱情的电影,帮助茱利安一举拿下柏林电影节影后。
说起德国电影,就不得不说说元首。
茱莉安·柯勒在我们熟知的《帝国的毁灭》中,也扮演过希特勒的妻子爱娃。
巧了,在《一夜到永远?
》中,她的角色名,也叫爱娃。
谈过恋爱的你们都清楚(别问我为什么用你们),恋爱,无非就那么几件事。
可电影,却能把“玛丽苏”忘年恋讲的那么津津有味,时光就带大家看一看,这对老妻少夫的恋爱经历。
首先,当然是邂逅。
邂逅可是个技术活。
并不是瞎猫碰到死耗子,两个人打个对眼就能看上彼此一生长相厮守的。
爱娃和汤姆的第一次邂逅,是在火车上。
光邂逅当然不行,还得找点话题吧。
爱娃充分利用了自己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告诉小鲜肉,水有问题。
这无疑让两人的第一次见面不仅充满了偶然性,而且充满了科学性和艺术性。
第二次邂逅,便水到渠成了。
天公作美,火车出了故障,小鲜肉下车搭滴滴,女主隔窗相望,也追了出来。
同样是饮品,这次小鲜肉听取了女主的意见,并没有随便就喝。
避免拉肚子的同时,两人的开始有了某种感情。
第三次邂逅,与其说是巧合,不如说是必然。
汤姆和爱娃正巧住在同一所酒店,爱娃去吧台喝酒的时候,汤姆正巧就在那自酌自饮。
哪有什么偶然,只不过你火车上用套路撩我,我这次回敬你罢了。
汤姆依旧是那个忧郁懵懂,涉世未深的眼神,但从眼神里,我们似乎读出了,他知道自己想要什么样的女人。
之后,题中的“一夜”便就此出现。
两人干柴烈火,一番云雨,早晨醒来后,爱娃已不见了踪影。
按套路,故事应该就结束了。
你我相遇在一个美好的夜晚,发生了一些事情,然后生活中并不在有交集。
我继续做的女科学家,你继续打你的扑克。
可偏偏就不。
第四次邂逅,马上到来。
小鲜肉汤姆竟然专门找到了爱娃的工作单位,贸然来访。
碍于同事,爱娃只好称其为自己女儿的男朋友。
聪明的汤姆配合着,演完了这场戏。
第一次诠释爱,汤姆用眼神告诉我们——哪有许多千言万语,我只要不远千里来见你。
惊慌失措的爱娃告诉汤姆——你原本可以直接打电话的。
没你的号码
于是,汤姆若无其事得,将自己的手机号留在了爱娃的手臂上。
电话,成了第五次邂逅的连接线,也许这已经不能称作邂逅了。
夜深人静,爱娃和年事已高的前任闹了不愉快,于是撸起袖子拨了号码。
导演费心费力安排五次邂逅,许多人觉得太过拖沓。
难道爱情,不就是应该干柴烈火,一见钟情的吗?
其实,这五次邂逅,才见导演功力。
从陌生人成为熟人,再成为恋人,远没有言情小说中写的那样,仅仅一擦肩,一回眸就够了。
尤其对于这样的老妻少夫来说。
汤姆从火车上的迟疑,到酒店里的钦慕,再到爱娃单位中见面的深陷,实则代表了大多数人的恋爱过程。
距离,不仅仅是靠语言拉近的。
还有我去见你跨过的万水千山,还有长夜里你所不知的辗转反侧,还有我看你的每一个眼神。
直到两个人滚在一起,导演才明目张胆得亮出了自己的内核——爱
汤姆几乎就是个完美的恋人——硬汉气质与忧郁眼神兼具,外形俊朗,轮廓清晰,眼神清澈,专一钟情。
可偏偏,爱娃却又那么的相形见绌——年老色衰,形容枯槁,皱纹满布,甚至女儿已经到了汤姆的年龄。
这样的爱情,真的经得起世俗的考验吗?
因为接下来,矛盾接踵而至。
女儿的不经意回家,见到了半掩的房门里,一丝不挂的母亲和小鲜肉男友。
女儿一脸懵逼,
而汤姆则跟女儿拉起了家常——
屋漏偏逢连夜雨,船迟又遇打头风。
这时,女主的前任突然造访,汤姆又不得不跟女儿演起了双簧,以掩饰尴尬。
汤姆用行动诠释了一个爱人的完美表现——为了不让你尴尬,我宁可放下架子放下尊严,演戏给别人看。
可是,纸终究包不住火。
在汤姆起身去巴拿马的一瞬间,爱娃忍不住了,她大吼——汤姆!
回来
这样做的代价,是同事及前任的质疑和流言蜚语——
自然,这样的流言,也慢慢渗进了他们感情的间隙。
他们看的是我,不是你,懂吗?
也免不了汤姆和年轻的朋友相聚,爱娃不满而导致争吵,汤姆离家出走。
不过,每一段感情都会有矛盾。
在导演的镜头语言下,这对老妻少夫的情感危机,远远没有现实中来的那么严重。
反而很平淡,很正常。
正是这种平淡和正常,让影片像流水一样,和每个观众的感情世界结合在一起。
就像我们当初很好,好着好着,突然就吵架了。
就像我们说过很多情话,说着说着,不知道什么时候感情就淡了。
就像我们谈恋爱许诺的海誓山盟,可过了一阵子发生了矛盾,你就离家出走了。
影片并没有用歇斯底里的态度和轰轰烈烈的故事,来把爱情承托得多么伟大和浪漫。
反而通过一系列家长里短,回归到了爱情的本质上。
两个人相爱,到底和什么东西有关?
两个人分开,到底是什么原因?
一切以故事为噱头的展开,以情节为发起点的冲突,在最终关于爱情本质的讨论上,回归到了最平淡的本源。
无疑,汤姆几乎是个完美的情人,或者说爱人。
除去之前所说的外表,外柔内坚的性格,一切为爱娃着想的无私,细心的体贴,温柔的眼神,绅士一般柔和的秉性。
谈及自己的工作,他从不避讳自己打扑克为生的事实。
在爱娃女儿追问自己是不是因为钱和母亲在一起的时候,他可以有底气得说——我自己赚的就够了
在遇到讨厌的同事欺负爱娃的时候,他可以像个男人一个反击回去。
在爱娃女儿生孩子的时候,他告诉她,女儿需要的不是医院,而是妈妈。
即便是这样一个男人,他们的感情还是一步一个坎。
为什么?
除了爱情本身的不完美,更多的,是年龄,家庭,社会,是勇气的缺失,是信任的危机。
自始至终,爱娃面对汤姆,根本没有勇气和信心,反而是将自己的不自信,凌驾于他们俩的感情之上。
不论何种场合,只要有外人在,爱娃就坚称汤姆是“一个好朋友”。
虽然同是未提起他们的闲言碎语,爱娃自己却惶惶不可终日。
正像见汤姆父母时,汤姆父亲所说的——唯一的原因在于,你抱着怀疑,爱娃你自己
这些话说出来的时候,导演已经把成人世界的爱情,完完整整得呈现在我们面前了。
真爱本身的意义,并不是别人所给你设定的界限,如果你太在乎这些,毁灭自己爱情的,往往是自己。
永远,不是说说而已。
更不是成人世界的童话或者游戏。
当我们学会无视那些世俗眼光设定的界限,真正珍惜自己的身边人。
当我们已经足够独立,用自己的理智而不是情绪去爱,我们才会明白,爱,究竟是什么吧。
成人世界的爱情,早已无关于年龄,肤色,职业,门第,家庭,收入。
倘若你们是真爱,倘若你们昏迷了也会梦到对方的影子,念出对方的名字。
你玩着扑克,我搞着科研,又能有多大的关系呢?
女人的年龄是道越不过去的坎儿,无论国籍。
无论你事业多成功,无论你多有魅力,无论你是哪里人,到了年龄,四五十岁找个比自己小21岁的年轻男人都是会被人侧目的。
但是男人不会,即使六十七十找个比自己小三十岁也可以,最多会被人半玩笑半嫉妒的来一句“一树梨花压海棠”而已。
这部片子是编剧和导演的对中年妇女最大的善意吧,安排了个痴情的帅小伙,还有钱,纯爱而已。
不敢想象这个发生在中国。
怎么生活啊,到哪里都被当成各方的谈资,男的事业上再弱些,跟女方走到哪里都被人谈做小狼狗,哪个男的受得了?
内心得多强大啊!
流言蜚语积毁销骨,女的也受不了啊?
两个人终将会有矛盾,互相不信任,最终分手。
故事即使在德贵国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女性依然被职业歧视,生活上如此也被人背后嘲笑,而且女主还没多少朋友呢,有的仅仅是同事而已。
即使如此女主其实也是受不了的。
只是在中国更恶劣而已。
还好编导安排了男主有一夜情孩子的事还比较符合现实,人性,否则就太假太浪漫了。
这是一部演给中年女人的春药,不过这不就是电影的魅力吗?
两个小时给你一个美梦!
美梦而已!
直觉与理性孪生这部电影的名字和爱情片的分类让人产生联想,很少看德国片也是点击播放按钮的理由。
一口气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甚至回放了部分镜头——不是激情的镜头——影片中也的确没有。
这部影片用跨度15年的一段奇异爱情故事,诠释了人类社会中复杂和晦涩的几个概念——爱情、一夜情、性、婚姻、家庭。
44岁的女博士艾娃和23岁的职业赌手(以打扑克牌为职业,不知道该怎么称呼这个职业。
汤姆自己说法不是靠运气,是靠数学和心理学,能够感知对方的想法从而知道对手的底牌)在列车上偶遇,而后又是偶然因素促成了结伴而行和同住在一家酒店。
酒吧的交谈擦出了激情,一夜情就这样荒唐的发生在两个年龄相差21岁的男女之间。
而后汤姆来到了慕尼黑并去研究所找艾娃,“这是最后一晚”揭开了第二天早上女儿、丈夫(应该是没有结婚,是同居)和汤姆相遇。
汤姆提着行李要离开的瞬间,艾娃在窗户大喊:“汤姆,回来!
”艾娃向丈夫坦白了自己的“恋情”,并放弃了令人羡慕的家庭生活。
15年的时间,艾娃经历了世俗的不理解,也经历了汤姆和另外一个女人的性爱。
一次车祸之后,艾娃奇迹的苏醒过来,让她明白自己深爱着汤姆。
驱车从汤姆门前离开的瞬间被汤姆发现,并且追了过来。
两个人分开的5年中,汤姆履行父亲的职责,但心里依然爱着艾娃。
“让我陪你一起变老”,是影片结尾的主题。
即便在德国,这样的恋情依然饱受世人争议,剧中艾娃身边人诧异的眼光和非议表述这这样的世俗道德观念,或者说是社会习俗。
爱情需要性爱,艾娃和汤姆床上的激情验证和表达着两个人彼此深爱。
但性爱不是爱情。
汤姆和剧中大胸美女怀孕后,并没有结婚或者生活在一起,因为他们不想爱。
“这(和另外一个女人性关系和怀孕)和我们两个人没有关系”,汤姆这样理解和表述自己和别的女人的性爱。
现代的确分离了原有很多的关系和功能,性爱几乎是最为明显的,这一点之前一篇关于性爱娃娃的文字说过。
剧中几乎没有提过婚姻,只是在两个人相处10年后,艾娃向汤姆提起“你愿意娶我么”,然后两个人决定结婚。
而汤姆的反应“我早就想过你问我这个问题......”,脱离了性爱、财务的婚姻更多是爱情的升华,而非坟墓。
法律和仪式仅仅是婚姻的表皮,爱情才是婚姻的真谛和本质。
家庭应该是服务于个人的,剧中主人公艾娃女儿、外孙,家庭给了艾娃关心和亲情,但没有阻碍她去追求自己的爱情和幸福。
汤姆和父亲像孩子一样摔跤,亲情是如此温暖和富有生命力,让人联想到草原上小狮子和父亲的追逐嬉闹。
他们是自有的,不属于家庭,他们只属于自己。
艾娃的女儿在剧中起到了线索性的作用,当女儿在母亲的卧室看到床上汤姆和母亲在一起,而不是父亲,第一反应是退回门后,等待床上多人醒来。
这个让人联想到国内“打小三”和“捉奸在床”的种种场面,他们全力保护的是自己的财富、尊严和控制的欲望。
我们假设对方是理性的成年人,应该和可以对自己的行为负责任,他们自己是首要的责任人,其次才是别人。
即便超出自己想象的情景下,仍然需要对他人个体的尊重和理性。
艾娃随汤姆去见他的父母,确认汤姆决心和艾娃在一起的时候,汤姆父亲在餐桌上的一段台词十分精彩:...不是你们相差21岁,不是他妈妈抱不上孙子.....,而是我感觉到了你(艾娃)不够自信和坚定。
不得不服,生活上我们的父辈通常拥有智者的角色。
这里要澄清,不是为一夜情和婚外性生活辩争,婚姻和爱情需要彼此的理性和坚守,背叛和欺骗的性质更像是偷。
女儿面对汤姆也发出了质问,“你图她什么,财富?
......”片中主人公的“放肆”自然是有条件的,职业作手和研究所院长的候选人,能够让两个人拥有足够自由的财务基础和健康的社交关系。
我们看到个体在家庭婚姻中的依附,或者是依赖,或者是双方病态的心理互补,起码也是抱团取暖的不完美。
从这个角度,片中的幸福之路不是寻常人可以去亵玩的。
大多数情况,我们还是要面对家庭和生计,努力地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
最经典的对白依然是开篇汤姆教艾娃打扑克,艾娃问汤姆怎么做到的,汤姆说“这和眼光闪烁之类的没有关系,是去感受你的真实感受,每个人都可以,你工作上肯定也得知道对方在想什么......”这不是一部心理学影片,也没有对直觉进行阐释。
但人类的确同时存在直觉和理性两种不同的认知路径,而且两条路径的有效性往往是极为相似的,越是理性的人越是更大可行拥有敏锐的直觉能力。
让你的直觉指引你,真正拥有和享受自由,我想或许这是影片背后的真意。
2018年3月3日
(文/杨时旸)“我想和你一起变老。
”“我已经老了。
”有哪句情话比这更浪漫,又有哪句情话比这更残忍?
爱情到底有没有正确的形式?
门当户对还是青梅竹马?
或者换句话说,爱情能否用“正常”和“异常”来界定?
姑且不论性别取向,只说年纪悬殊和阶层差异如果过大,似乎都令人侧目,任何一种文化中大都如此,程度不同罢了。
简单粗暴地总结,《一夜到永远》讲述的就是一个老少恋的故事,一个女人和一个比自己年轻20岁的男人邂逅、相恋,面对世俗的质疑目光,面对周遭的文化压力,面对两个人都想跨越但终究难以逾越的鸿沟,到底该如何抉择的故事。
拆解掉这个故事之后就能发现,它近乎一种童话的变体,一段与世俗对抗,超越偏见的爱情——一个靠打扑克为生的浪子邂逅了一个中年女科学家,一个风流不羁,一个按部就班,无论年纪、阅历还是成长背景,看起来两个人都不可能真的走入爱情。
他们的一夜缠绵不过是两条奔赴不同方向的直线偶然相交于一点,之后,原本应该分道扬镳,但谁成想两条直线开始缠绕。
这个故事一边展现着动人的爱情,一边展现世俗人心,偏见与执念,同时一点也没有隐晦地展露着真相——即便是再浓烈的爱也终究无法稀释某些人性困境。
女人其实是独身,女儿也已经长大,她的感情完全是私事,但包括她自己在内的所有人心里都默默涌动着禁忌,即便欧洲的文明开明又包容,即便法律与此无涉,但人心内的藩篱一直坚不可破。
很多人把这种“老少配”的爱情当做某种需要挤眉弄眼对待的事情——觉得各方一定各有所图,图财,图色,近乎一种交易。
女儿第一次看到和自己年纪相仿的男人在母亲房间里出没,脱口而出的就是,“你想要她的钱?
”而女人的同事们则都有点嬉皮笑脸地揣度她和男人的床事。
一个春心不泯,一个图谋不轨,这就是世俗人心中对这桩爱情的判决。
但忽悠五年就过去,两个人像所有夫妻一样,琐碎也恩爱,按理说,所有人都被打脸,他们两人自己更该彻底接纳这份选择,但偶遇朋友,踌躇之后,女人还是会介绍,“这是我的一位好朋友”。
有些障碍横亘在心里,亘古不变。
有趣的是,故事里还有几段爱情,比如,在邂逅年轻男人之前,女人和自己研究所的同龄同事在交往,那段感情是被认可和接纳的,而分手之后,那个男人娶了一个小自己很多的同事,婚礼上也宾朋云集,即便年纪差距,人们的鄙视链也泾渭分明,男大于女尚可接受,女大于男,近乎倒错。
而女人在职场的升迁晋级也被刁难,在旁人眼中,她找个小男友算是某种程度上的逾矩,而在讲求规则和秩序的职场文化之中,这似乎意味着不可靠和不成熟。
而检视一圈,最令人感动的是年轻男人的父亲,他直言不看好这桩感情,但不是因为自己抱不上孙子,也不是因为年纪差距,而是因为女人对自己的怀疑和不自信。
这父爱降临得猝不及防,他愿意儿子幸福,只想推动和自己年纪一样的女人更加勇敢。
有的人困在了象征里,有的人困在了偏见里,有的人困在了世俗规范里,而在这一切面前,爱情到底有多强大,又有多脆弱?
他们准备结婚,但发现男人和一个年轻姑娘劈腿,好不容易鼓起的勇气又泄掉。
你说,他们之前的爱情不坚贞吗?
但是,这结实的欲望不也还是拿下一城?
可这又说明什么呢?
生活总会声东击西,让所有人不明就里。
《一夜到永远》当中的时间都用一句话带过,五年,然后又是五年,原本膨胀的时间被压缩地呈现之后就更加残酷,只有身处其中的人自己知道,自己被时间磨损了多少又加固了多少。
最终他们还是走到了一起,在分离多年之后,即便女人又平添了皱纹,即便男人已膝下有子。
这算是童话般的结尾吗?
算是吧,可它有着如此之多的现实蹉跎,或者也不是吧,但难道连这样的爱情都还没资格被称作完美吗?
经历过坚强和软弱,有过厮守和撕扯,最终还能挽手融入这世琐屑的世俗生活,这也算得上爱情的一桩杰作。
所以,爱情到底该是怎样的形状?
所以,爱情又到底能不能用正确和错误去区隔?
前方略有剧透,请注意避闪!!!
(1)一夜情旅行邂逅,可遇不可求,也许每个旅行人心中,都会想要有一段这样美妙的故事,给人生增添一段美好的插曲。
偶然的一次出差旅行,女主艾娃·舒马赫与汤姆在火车上认识,艾娃用专业知识,告诉汤姆他购买的水有问题,最好不要喝,显然汤姆仗着自己年轻,同时对艾娃的专业不认可,毅然喝了下去。
结果当然是上下呕吐……
就这样,他们相识了。
艾娃的项目谈判失败,心情烦躁的她,决定到酒店吧台喝一杯,恰恰遇到了汤姆在旁边,小城市的写意生活,注定会遇到不一样的人,比如他。
汤姆是一个职业的扑克选手,从来不会输,靠的是数学和心理学,他有着浪荡不羁的一面,生性爱自由,但内心却细腻无比。
对艾娃来说,她这辈子最不会的东西就是打扑克,与其说是打扑克,不如说她从来没有放纵过自己,年轻到老的时候,一直都闷在实验室,博士的称号就是她最好的证明。
汤姆分析了扑克的原理,为何能顺利猜到对方的牌,靠的是眼神,心理,还有一点点的数学知识,每个人都可以做到,尝试体会对方的真实感受,然后去揣摩,艾娃看着汤姆良久,说了一句:“你想和我睡!
”床单滚起……
一夜情很美好,汤姆醒来的时候,身边的人早已不见,复杂的空虚感,让他开始想念昨晚的她,是的,爱情已悄然来到。
(2)姐弟恋
对艾娃来说,那一夜很美好,就连跟哈尤同床时,思绪都在飘荡,她的心,开始漂浮不定。
岁月虽逝,但心不老,从未想过在自己不惑之年,遇到激情,遇到爱情。
原本以为会跟同事哈尤成为夫妻,一起退休过着安逸的生活。
然而汤姆的突然出现,打破原有平静。
汤姆心念着艾娃,就在一夜情的2天后,汤姆来到艾娃的城市,出现在她的面前,突然的不知所措,只好对同事谎称是自己女儿的男朋友。
再次见面,艾娃开始心不在焉,脑子里都是汤姆的样子。
要不要再来一次激情四射?
老哈尤为她准备了烛光晚餐,她没有胃口,以头疼的借口,离开了。
而离开的目的很简单,因为她心在汤姆身上,这一次,相约在艾娃的家,再一次滚床单,约定这是最后一次。
两天两夜的相处,艾娃对这个男人,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还跑去看他在赌场上专注的样子,很是欣赏。
也许跟汤姆在一起,更能让她体会到自己还活着吧,实际上看来,他们的心理年龄没差!
隔天的一大早,女儿见到与自己年龄相仿的汤姆睡在艾娃旁边,而一早老哈尤看望艾娃,就这样四人对望坐在一起吃早餐,双目对望,尴尬的一幕,艾娃心里忐忑不安,而哈尤完全不知道此事,汤姆为了不让艾娃难堪,准备独自离开。
艾娃按捺不住心中对汤姆的那份情感,她知道自己深陷其中,义无反顾地冲着窗外喊:“汤姆”。
姐弟恋就此展开……
相差21岁的爱情,任凭谁都不看好,老哈尤警告艾娃:“你跟汤姆不会有未来的,他玩腻后,就会离开你。
” 老少恋在外界眼中,除了贪图一方的金钱,权力,还有一点就是玩弄感情。
似乎,汤姆就被扣上这样的名号……
女人总是外表坚强,内心柔弱,艾娃也一样,面对风华正茂的汤姆,显然她不够自信,毫无把握。
直到见到汤姆的父母,汤姆的父亲点醒了她:“不是年纪大,也不是无法生孩子的问题,而是你自己抱着怀疑,艾娃!
”夜晚清晨,夜晚清晨,无数个日夜这样交替轮流,时间过得这么快,而这一切,已是5年后……(3)一辈子5年后,他们还在一起,艾娃已然成为外婆,已开始步入迟暮之年,汤姆成为有故事的大叔,有自己的公司,事业蒸蒸日上。
有晴天有雨夜,有甜蜜就有痛苦,花开花谢,感情路也是如此,不可能一路顺遂,艾娃的一次晋升失败,原因却是可笑的私生活,她与汤姆的爱情,却上升到公司的级别,被定义为不脚踏实地?
更被认为是一件不现实的事……
这件事的出现,加上看到汤姆事先没有知会她的情况下,在家里开派对,还看到派对人在她的床上滚床单,第一次吵架……
汤姆的离开,让艾娃不知所措,想找他,又放不下面子,神情恍恍惚惚,这大概就是想念一个人的味道吧。
深夜的独眠,那个在清晨帮她关掉该死的闹钟,那个在她耳边亲唤她起床,那个会搂着她熟睡的人,已然离去了。
人家说心有灵犀必然一点通,想念的人,总会再相见。
这一次他们相遇在老哈尤的婚礼上,没错,老哈尤等不了艾娃,娶艾娃的助手迪米。
同样相差二十多岁,老哈尤娶迪米,没有任何问题,为何艾娃跟汤姆在一起,就被认为不现实?
电影来源于生活,这或多或少让我们看到这个真实社会存在着那些不平等的偏见,就如《傲慢与偏见》中伊丽莎白一开始对达西一样,爱情需要勇气,需要打破一切偏见,才能拥有美好,拥有彼此。
他们决定结婚了……
故事还没有完,艾娃终于决定与汤姆情定终身,就在开心试着婚纱的那一刻,得知汤姆与另一个同事有孩子。
而事件则是上一次分手的时候……
这一次,艾娃彻底崩溃,跌落无底洞……一辈子说长也长,说短也短,相爱的一瞬间,你拥有整个世界,分手的那一刻,世界与你毫不相关,但请在拥有的时候,放飞自己,去享受爱的快乐,开心最重要。
这部影片《一夜到永远》,艾娃始终不敢确定这一辈子与汤姆一起过,她害怕现实的言语,害怕迟暮之年的自己,害怕被抛弃,害怕自己变得依赖对方。
然而怀疑自己,是否意味着不够自信?
没安全感?
或许她还未曾放下世俗的观念……
世上没永远。
B站在线http://www.bilibili.com/video/av11046491/ 喜出望外的影片。
怎么办 是不是上年纪了...越来越觉这样的撩才动人了...别的不说,只希望自己到四五十岁也能有吸引二十几岁小伙子的魅力在。
男主好帅好有魅力,如果我是女主,我也会怀疑他为何独钟情于我
相比于身边那些到了年龄,因为家庭,不得不走入婚姻的女性。为了爱情,才是她们的宿命,即使可能会被伤害,被抛弃,但是,她们毕竟经历过爱情。
宽容的世界真美好
忘年交,三十四十女人的爱情,好吧,我觉得很缥缈的感情,不是很现实
真恶心,后面男主跟别人生孩子了。唉,恶心。
现实的点在于女生因为爱情的选择受到的目光,不现实的点在于男生几乎没有一点年轻男生的不成熟没担当。
中年女性也可以有自己的玛丽苏!男主确实很有性魅力啊。不过剧情本身我觉得有点平淡咧
我喜欢这个外表强势坚强,其实会目盲会过于武断的她,而她的做法就是她的坚强骄傲的体现,她好温柔。男主很帅,有点高司令的感觉
比韩剧还苏还狗血,但是我喜欢☺~完全戳中大部分女性的萌点好嘛!会有一个帅哥,爱你苍老的容颜。
中年玛丽苏。
德国言情片也是这么一波好多折的吗。即使不考虑忘年恋,这个纠缠十年的感情基础也过于苍白了呀。
有时候日子长了时间真可怕,有时候时间长了日子真可怕。
幸亏没有狗血到再来个失忆拖时长……虽然剧情很一般,但支持每个年级的女人都勇敢爱!
剪辑真跳,情欲戏跟闹着玩似的,剧情也这一下那一下,90分钟演十年让我度日如年,可惜了这题材
片子很平,如果要说看点的话应该是里面的女主追求爱情这点让人佩服!
年龄鸿沟只是噱头,一切都得为歌颂爱情让道。配乐让整个观影过程多了一些舒适体验感
离谱剧情,美丽卡司,较强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