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文配上快节奏的拍摄让我感觉电影仿佛使用x2的模式播放,其实可以说这部电影无剧情可言,俗套的分开重逢,重逢分开。
电影背景十分美丽,一开始变将男女主角那纯真的,美好的爱情营造出来。
只可惜从古至今,自由永远是爱情的绊脚石,男主角并非不爱女主角了,知识不够爱罢了,他更爱的是自己,亦或是自由,所以他可以义无反顾的离开,去找寻他所谓的梦想与自由。
女主角则太爱男主角了,爱到得到时害怕失去,失去后却又始终无法忘怀。
从而导致,她即使是快乐时,都带着忧伤。
其实,当四年后他们再度重逢时,我更愿意让女主角就那么微笑的说:“我过得很好,即使没有你。
”,可是她没有,她在次那么卑微的将自己的真心赤裸裸的拽了出来。
让我所为她幻想出来的快意感消失的无影无踪,可是,就是这样的她,才更加符合大多数女生的做法,不是么?
反复犹犹豫不决。
可是,真可惜,男主角再度逃开了,他为他的行为找到一个很好的接口,不成熟,可是我却觉得,他是害怕承受女主角那沉甸甸的爱,他觉得那让他踹不过起来。
即使他还是爱她的。
可正如我前面所说,他更爱自己,更爱自由。
而建筑师洛朗,我一直都相信,总会有一个人,带你走出上一个人的阴霾。
即使他不能完全得到女主角的爱,可是,我一直都想把电影的最后一幕作为这样一个比喻,男主角(女主角的初恋)就像那顶被风吹走掉落在河水中的帽子,女主角跳下河去追,可惜飘太快,始终够不到,而洛朗则像那条河,无时无刻包围着女主角,帽子终会飘走,而河流则始终围绕于身边。
当你累了,停下来小憩,你会发觉幸福围绕在身边,而帽子,飘走了,就不要不苦苦追寻了吧。
故事给一星,女主给两星。
我曾经问过自己的一个问题,看电影到底是看什么?
看情节?
还是男女主角的颜值?
色?
情?
暴力?
反正能够想出来就有很多。
像以前中国人导演就很喜欢拍伤痕文学,反映上个世纪苦难,现在这一类片子很少了,因为不香了。
现在票房大卖的,要不爱国,要不小资,要不古偶,反正绝对不会是伤痕。
同样,这本法国片,我看的时候中间还睡着了,长达一个小时五十分的电影,其实就在说一个好姑娘一直在爱着一个渣男。
这渣男就馋她的身子,遇上就想做爱。
后来还抛下她,跑到南美去玩了一圈。
这一去就是三年。
当然这男的回来之后跟姑娘说,他现在在马赛呆着,不在巴黎。
恩,特意从马赛跑到巴黎,找前女友打炮的。
关键是这个前女友还让他打了,甚至重新陷入了这一段感情去。
你看,这是啥乱七八糟的剧情?
但,虽然我睡了一会,后面仍然有滋有味地把电影给看完了。
何故?
这女子实在是太养眼了,脸蛋没得说,身体没有得说,关键她还为了艺术献身!
电影前面三分钟那段出演,女主角是真的全裸出镜。
(如果一帧一帧放的话,可以清晰地看到她的身体)。
就冲着如此青春亮丽的姑娘,如此养眼的身材,而且我很怀疑这本片子就是导演为了女主精心打造的电影。
只要仔细地欣赏细节,年青女孩的好看的镜头那真叫个多,而且根本纯粹为了展现身材而展现身材,那些个镜头全部减掉也根本不影响剧情。
你想,一部根本不在乎剧情的电影,只为了呈现给观众一个如此美好的女性的电影,我怎么能够不感激导演的心意?
所以,讲了这么多,在本片中,你只要欣赏女孩就可以了。
当然,如果在这之外,令人动容的,就是那个渣男的前面几句台词。
他说,你要再说这样的话,我就跟你分手。
因为在这之前女友说,如果他去南美,她就要自杀。
还有,这男生说,我爱你,但你不是我的全部,你应该去体验其他生活,而不能把全部放在我身上。
你看看,多少渣的气质啊!
可是,我真的感觉这样的台词与法国人的浪漫气质真贴切呢。
看样子,法国男人都很浪漫,法国女人却有专一的。
这是真的吗?
最后,我想说,如果这辈子有这么漂亮的女人愿意当我的老婆,我还跑去外面干嘛啊!
绝对专心在家,赚钱养家带娃,多生几个。
《再见初恋》。
6分。
米娅·汉森·洛夫编剧、导演,萝拉·克雷顿主演作品。
萝拉出演这部片子的时候才18岁,今年已31岁了,时光如白驹过隙啊。
故事其实很一般,简要来说就是初次还是初恋,再次已是人妻。
萝拉饰演的青春期恋爱脑,成年后尽性脑,这么一说,看起来其实很无聊。
但开篇即震撼,毕竟刚刚18岁的萝拉·克雷顿,嫩得娇艳欲滴。
萝拉饰演的青春少女卡蜜和男友苏利文爱得死去活来,经常偷约云雨。
但苏利文非常有自己的主见,他计划休学出去旅行,最远到达南美洲。
这让卡蜜无法接受。
异地恋不久苏利文就杳无音讯。
从失恋中好不容易走出来的卡蜜决定继续读书,并且选读了建筑学,表现了异乎常人的天赋,这成功的引起了她的导师的注意。
于是,导师推倒了她。
多年后,一个偶然的机会,卡蜜偶遇了回来的苏利文,于是旧情复燃……
<图片1>青春最重要讲的应该是什么,当然是“成长”啊!
年少时的爱情也许会影响人的一生,也许不会。
但“爱情”绝不仅仅只是那时期唯一的课题,而是那时期的经历跟心理变化。
真是看够了国内那种,啊,年少时那个爱啊,然后咵嚓反正因为各种原因分手了闹僵了,十年后,同学聚会看着大家都变了模样儿,在那儿追忆,懊悔,有的捶胸顿足,有的感动……干吗呢都,为啥就从来没人告诉我们这十年他们都经历了什么,是什么使他们变成了今天的这幅模样儿…那不才是“青春”电影最需要描述给我们的吗?
最近看的这部《再见初恋》让我特别舒服,一扫以往对这类题材描写“爱情”时的抵触。
我们年少时的爱,在那时我是真的爱你,但因为我们的价值观和我们的追求不一样使得我们分开了,可我一直爱你,我一直爱着我和你度过的那些时光,那些唯一的、只有我们两个人知道的时光,此后我难过了很久,在我一个人度过的那几年后我又遇到了另外一个人,是他教会了我爱情还有其他的含义,爱还有另一种解读,他让我快乐,让我重新不再陷入孤独,我也爱他,但这和我爱你又不一样……很简单的故事,相爱-离别-重逢-离别,但一部电影包含了人文价值观、建筑学、哲学、自我、爱情、青春还有失去……爱情是个引子是它带我经历了后面这些事情而后变成了现在的我。
看完觉得很轻很释然的一部片子,好像仅仅在讲一个女孩在她一生中的一段经历,一个阶段,一个经过……仅此而已,一点不刻意,看似很轻却也有重量,里面的很多台词会让人有共鸣也使人陷入深思。
本来嘚吧嘚的就想说几句,一不小心又说多了。
Good bye my lover.110分钟里面,我脑海里全是他。
初恋。
历经了四年。
我一直忘不了他。
苏利文的离开,卡米莉的不愿意不理解。
我总是喜欢置身于女主角的处境想,如果我是她,我会怎么做。
她和我像不像。
可能她对苏利文的爱,就像我对他的爱一样。
无论如何,我都爱他。
那个,在你最纯洁的时候给了你所有你要的东西的人。
撇开背叛撇开争吵不谈,我对他的记忆,越来越好,但是那些不开心的事情,总是我不愿意去想起,也不愿意去接受的事情。
中午时候,睡着醒来,放着《我好想你》,盯着手机上面的歌词,任记忆盘旋。
我好想你,却不露痕迹。
中午在看书时候,朋友又告诉我,昨晚他也在酒吧,就像上次那个位置。
我会胡思乱想。
是不是他是因为我,才去那间酒吧,是不是又是上次我们遇见了,就是那张桌子,我会这样想。
好像他对我的执着,我就会觉得他仍然属于我。
我喜欢他,一直都是。
可是,看着他的样子,想着他的样子,我觉得自己喜欢的又是一个印象,一种感觉。
但是他的生活如此糟糕,我们又是这样尴尬的年龄,理智拉住了我,没有去做一些傻事,比如和他坦白,这就是初恋,你永远忘不了,而且永远美好。
他是不是也像其他年轻夫妇一样,有了孩子了,就结婚了,如果这样,我就会彻底忘了他,虽然也很不希望这样,我太追求感觉的完美。
女主角最后和了一个年长的建筑师,她说她也爱他,但是是和爱苏利文不一样的爱。
男主角抛弃了她两次,不是不爱,就是感觉,不能在一起了。
女主角妈妈说了句,怎么还是他,你什么时候才能忘了他。
女主角看着妈妈,没有说话。
我知道,她永远忘不了。
因为我就是这样。
我想去联系他,看到他上次醉在酒吧不省人事,我知道他过得不好,朋友说,心别太软,我就是想看着他变好,那种拯救他的心态又跳出来扰乱我心绪了。
尝试过做普通朋友,事实证明不可能,我还是做不到。
会不会以后会好点呢。
苏利文旅行了10个月,最后留了三年,那种探究平静的勇气,我很欣赏。
他中途给女主角写的最后一封信,说不想和她一起了,不是因为不爱,而是因为想要平静,那种看似莫名其妙但却又十分探究内心世界的感觉,我觉得我也有过,不过我更决绝,我想拥有他甚至想他死,但那也是以前了,现在我只想他开心,是不是我真的渐渐变成熟了,可是在爱情里,特别是对于初恋的情愫,是很难说成熟的。
他抛弃了她两次,每一次我都觉得是情理之中,至少我是猜想得到的,初恋就是这样,可望不可及了。
再见,初恋。
Goodbye,my ex lover.2013.07.30
这是一部关于初恋的电影,片头一开始就是15岁的卡米尔美得像油画里的女神一样的裸体,19岁的苏利文衣着朴素骑着自行车兜兜转转在寒冷的冬日巴黎街头,买一盒避孕套,也买一只玫瑰花。
他爱她不化妆的样子,他爱她,但他也爱遥远的南美旅行,爱寻找梦想中的乌托邦。
他一边爱她,一边从大学退学,卖画筹钱为旅行做准备,他要她等半年。
她只爱他,她不明白,如果爱情不是生活的唯一,那爱情还是什么。
她的生活除了他再没有其他。
他的一句忙碌的敷衍都能让她流泪,直到后来他说,他厌倦了她的眼泪。
后来,他去南美,她根据他的每一封信,在南美地图上用图钉标记他所在的位置。
直到半年不到,她再也没有收到他的来信。
四年后,她成为了一名建筑设计师,她爱上了她的导师,他们打算组建一个家庭。
然后,苏利文出现了,他还是那个衣着朴素的骑着自行车兜兜转转在巴黎街头的大男孩,只是卡米尔已经是个成熟干练的知名设计师,她可以镇定自如指挥建筑工人,但她无法镇定自如面对昔日的他。
卡米尔对导师撒谎,她要和苏利文去马赛重新开始,但是那天,工人罢工,飞机停运。
他发短信说,改天吧。
然后,就没有然后了。
过了很久,她在家里收到苏利文的信,他要离开她,理由烂的要命:因为,这不是对的时间。
但足以让卡米尔再次泪流满面,正如那时候他去南美时,她泪流满面,自杀未遂。
片头的最后,卡米尔和导师去度假,一个15岁那年夏天和苏利文度假相似的地方,卡米尔戴了当年苏利文买给她的草帽,她将草帽放在河边去游泳。
最后一幕:风吹起了草帽,随河流走;卡米尔在碎银般夕阳河水下游泳,浑然不觉。
这首歌响起···········································豆瓣上这部电影评价不高,过于拖沓的剧情,过于文艺的格调,女导演过于感性而不现实的结构,甚至,姑娘你为什么从头到尾不穿bra然后我想,电影,有时候还是给有深有同感故事的人的吧。
···········································有句影评,很残忍:【这就是现实,有永远的男孩,却没有永远的少女,哪怕后者美好得多】如果说我对爱情曾有最大的误解,那就是曾经我们都以为爱情是唯一,男朋友是超人,是救世主,他应该出现在任何我需要他的时候然而,姑娘,不是的爱情对于他,和南美旅行一样。
我们像解密一样剖析他的每一句话,我们不接受开玩笑这种后续解释我们猜测他每一丝表情背后想说的话,即使他什么都不说我们为他笨拙地化妆,即便你说我素颜很好看,我也想为你而更好看我们可以在这一秒为他漫不经心的一句冷漠而泪流满面我们也可以在下一秒为他的一句甜甜的话而破涕而笑我们只能用眼泪表达自己对于不想不想失去的焦虑,直到你曾经说我哭起来很让人心疼,到 噢我厌倦了你的眼泪,我真想离开你我们所有的初次慌张,都扭曲为无以名状的无理取闹,直到忘记了最初的自己我们都以为只要还能听到你的声音,看到关于我的文字,就一定还能够走到最后这就是某些姑娘 最纯真也最致命拙劣的 un amour de jeunesses以真挚的心,用错误的方法,去探索希冀第一次的爱情后来,我们才发现,因为我,你才追求孤独的自由在最不想失去的时候,我就失去了自己,继而失去了你后来,朋友们都会说那时候的你做错了什么,你也觉得自己那时候要是不怎样,结果会不会不怎样只是,谁能明白第一次撕心裂肺的不想失去,但你每天醒来,发现,真的失去,那种夏日里的冰凉感关于爱情的盲目与无助,是只能自己舔舐的夜晚动物的心情后来的后来,你纠正了那时候的错误盲目,正确了恋爱的定位与价值你说,恋爱多多少少有点像拉小提琴,小提琴师视小提琴如命,而有些人的生活里从来不需要小提琴也生活很好小提琴可以带给你愉悦和满足,但你不会时时刻刻都需要小提琴,除了小提琴,你还要吃饭学习睡觉,要有事业正如最后,当初你给我的草帽已随风而逝而我依旧在美丽的夕阳河流里,碎银波光轻轻晃动,鱼儿般遨游新的生活而逝去的草帽,逝去的过往,随风而起,随河流走,但生活仍旧在继续着··············································苏利文也有他的难处,他追求着看不到的未来,他冒险堵上了大学生涯来寻找梦想他的生活里有另一盏令他痴迷的明灯,他想去寻找答案他也有他的无助,在决定去马赛前,他看电视,冬天巴黎街道跑出了一匹马儿,在格格不入的繁荣街道上踉踉跄跄,跌跌撞撞那就是他的写照,他的缩影,一只在巴黎找不到位置的焦虑的马儿他看了很久,回到房间,看着从南美回来尚未整理的衣服,抱头痛苦沉思他还是没能与她关于法国电影达成共识,他还是没法欣赏她的画他还是,没法回应,她的期待,这还不是,对的时间只是,对的时间在哪里?
那时候,对的人,还在不在谁的青春里,总有一个固执的傻姑娘,总有一个力不从心的好男孩在那个时候,对的人,错误的时间,彼此相爱,彼此伤害,最后,没有告别的分开this is our way to say goodbye最后,不相见也好,相见也罢谁企图在谁的身上,仅仅只为寻找回青春的续集,都是徒劳的············································最近有个朋友跟我说起永远这回事,她的微博里,有一些在我现在看来已经矫情的傻故事永远是有的,但并不代表不离开,也并不就是,永远是那个人爱人去了又来了,但爱情永存永远的已经不是那个人那份情,而是,那一个,不会再重来的我,不会再重来的他草帽随风飘走,生活仍旧在我释怀的微笑嘴角,继续,继续
电影的美在于,在他们的身上每个人多多少少都能找到一些自己的影子,观影标签“深夜”“异地恋”,这部电影从头到尾,都像是在看自己的经历,同时也在反思,曾经的那些不成熟,那么的巧合和作者有相似的经历,只是我们最后的结局还没有定,电影看到最后特别害怕结束,害怕就被宣判这样的结局了。
可能再过几年拿出来重新看一遍,又会是不同的感受吧。
片尾曲很美,怎么也找不到,只能剪的视频收藏了。
Had to found out a movie in order to write my French Composition. I was so depressed while I was watching this movie, it expressed everything so well! So here is a quote I would love to share with everyone :"La vie ne peut être comprise qu'en revenant en arrière, mais doit être vécue en allant de l'avant." GROW UP and MOVE ON, that's all I want to say for the first love. Goodbye my first love ❤
看完再见初恋,感觉很平淡。
刚开始看的时候,感觉剧中的卡米尔和现在的自己多少有点相似,把男朋友当做是生命的全部,离开就无法生活。
记得自己也和男友说过同样的话,只是,还没有达到女主角的境界,目前的我们还没有分开。
我想也许有一天我们也会像剧中的人物一样吧。
再见初恋,剧中的卡米尔是一个极度复杂的人物,当年没接到苏利文来信的时候,她的那份绝望,在多年重逢后再次品尝,只是没有了当年那份幼稚,而是淡定的去重温当年的和苏利文一起走过的每一步路。
戴着苏利文当年的小帽,走当年手牵手和苏利文一起走过的每一步路,去一起游泳嬉戏的河边,同样捡起小石头,只是她的小帽被风吹进河中,这同样也是一种暗示,象征她和苏利文的爱情就如这顶小帽一样,会漫无目的的飘下去。
再见初恋,貌似再见不了。
曾经的那份美好一直都在,只是当初的人儿已不在。
看完这个电影才知道导演就是《将来的事》的导演løve,我太爱她了,太爱了。
这部电影其实印证了我一直以来的观点,我们所以为的爱,并不是真正的爱。
或者说,并没有真正的爱,只有attachement。
也许可译为“依恋”。
这是一部很干净的电影,在一个爱情故事中,导演保留了性的成分,却只展现了attachement的部分,而没有展现性之本身。
在电影的前半段,两个十五岁的少年说着“爱”与“不爱”,单纯得让人怀念。
有些句子看起来非常言重,比如“离开你我就活不下去了”,可那确实是依恋在15岁时所占的比重。
整部电影几乎没有用到主观镜头来表现爱人在自己眼中的样子,一切都如流水一般在屏幕上流过,不动声响。
我们看到苏利文毅然离开,看到Camille的痛苦随时间渐隐,看到她开始和另一个男人在一起,看到她为了苏利文平静地背叛这段感情。
可我们始终看不到“爱情”。
只有那一个瞬间,当苏利文回来后,他们晚上出去幽会,回来时在Camille的男朋友家楼下分别时,她明明想吻眼前的这个男孩子。
像极了《矜持》中这句歌词:“我的情意就这么轻易流露在眼底。
”可他说,去吧,回到你的建筑师身边。
她说她也不知道为什么,一分一秒都没有停止过对苏利文的爱。
一种莫名的依恋,一辈子都不会消失。
像是小孩子看到烟火后留在眼中的幻影,以后每次再看到都会心里一沉,一瞬间涌现出“美好”、“永恒”、“得不到”、“消逝”这些词。
可这不是爱吧,是一种想按进心里却永远都抓不住的念想。
电影越看到后来越难过。
看到Camille剪了短发又留长,然后不动声色地和另一个男人在一起,被日子推着前进。
可一闭上眼睛苏利文一定会出现在眼前。
直到最后,她也要涉水去追回那顶他送给她的草帽。
那眼前的这个男人对她又意味着什么的?
他们总是若即若离,那个男人总是说bon,bon……他不会像苏利文一样为了一部电影与Camille争吵,Camille也不会为了他的离开而说一些孩子气的话。
这是爱情吗?
也许只是两个气味相投的人在一起过日子而已。
影片没有表现这个男人的过去,只是提了一句他正在准备离婚。
可每个人的过往都决定了他的现在,他的视网膜上也还是残留着烟火的倒影。
再纯粹地投入一段感情,实在是太难得的一件事。
于是两个各怀往事的人平静地住在一起,c'est tout simple. 电影中有很多饶有趣味的小桥段,比如建筑师在上课的过程;Camille的母亲这条线,离开了自己的丈夫,在家里怡然自得的样子。
还有最后看到女儿还是在为了苏利文哭泣不耐烦地说,怎么还是他呢?
还有Camille的爸爸,一个温和安静的男人,现在想来有些像Camille的建筑师男朋友。
另外还有巴黎拥挤的酒馆,夜晚的电影院,塞纳河畔……这一切都让我疯狂的思念巴黎。
这也就是我对这个城市的attachement吧。
关于影片本身,这是一部很难去分析剧作的电影,一切都那么顺其自然,甚至硬是去分析它反而是一种亵渎。
这才是一部法国电影该有的气质,也是我在法国学电影的原因。
因为生活本身就是这样,再跌宕的剧情,比如初恋的离去,流产,出轨…… 当自己身在其中时,反而像是在风暴中心的低压点,所有的情绪,变化都会随着日子慢慢过去。
在一个下午的两个小时里看到一段如此漫长的爱情故事,那种感觉就仿佛自己在回望着过去。
内心有些茫然落寞,但也由这些影像油然而生出一种优美。
法国电影的魅力可见于此。
其实我们都明白一个道理“往事不堪回首”……可是当它们向你飞奔而来,你却会忘记一切投奔火海·
年轻有为吧
色彩好看,画面漂亮,导演过于放大那些小情绪,确实有点无病呻吟的感觉。又有点沉闷和冗长,以至于看到后面就失去了耐心。
初恋忘不了的一个原因是他太帅.
好无聊好随意好幼稚的情情爱爱,散漫的让人困顿,无力关注情节。
……没有美感
Loving you forever can&#39;t be wrong. Even though you&#39;re not here can&#39;t move on..
预告片精彩得多。。。太一般。。。
米尔在苏利文身上看到的,不过是停滞的美好时光
汉森洛夫的作品特色似乎是【琐碎】,不单形式上(全片基本由短镜头构成),也有内容上(描述生活里没有戏剧感的细节),呈现出一种好像观众walk in角色既没有开始也没有终结的生活片段的随意。看了三部汉森洛夫讲的都是【人如何面对变故】,在这里是刻骨铭心的爱恋戛然而止,翻篇不是在一个戏剧化的转念瞬间完成,不是某种累积下决绝的结果,而是无数生活碎片汇成的时间河流里,像最后一幕ex送的帽子所隐喻的,在不经意间流走了;另一个有意思的隐喻是作为建筑设计师的女主在翻篇过程里对家居的艺术性和功能性理解的变化,不过这条线并没有被很好挖掘。我觉得导演是一个不相信宏大叙事但相信生活的人,所以她的风格里既有温柔的触感也有一份坚韧的力量,这是让我感动(并且让人受得了这种琐碎叙事)的点
靚人靚景很吸引,女主角演得不錯。
顺滑的剧情编排,戏剧点做平滑处理(只给关键点:两封信+两条短信),剪辑给力。片中有 男孩经常开小差与女孩缺乏安全感的对比,男孩归来后会偷走小费,女孩渴望画中家庭,导演这里并未评价孰高孰低,只是展现区别。影片更多展现两人情爱的契合,熟练的脱衣动作,自然的亲吻招呼,吵架后男孩的牛排和女孩的长凳,是一种用身体记住的爱情。导演用建筑的“实用与艺术”“光明与黑暗”来类比爱情观,二者辩证的互搏完全体现在女孩的选择中。导演用扎实的镜头组合来表现青春懵懂,不愧电影手册出身,手法一流。缺点就是结束太快,虽然收尾帽子挺好,但故事框架还是拦不住的简单了
啊personally非常非常喜欢。它是那一类电影,不只在诉说自己本身,也勾起对过去电影的回忆。过程中中我多次闪回到侯麦、里维特,甚至无关于故事,只是一些细节,一些颜色,那个红色,乡村别墅里的贴画。这也是典型的“美丽海报”电影,只有看到法国电影里室内的海报和贴画,我才会觉得平面设计真好,美丽的贴画们是美丽电影不可缺少的部分。悠扬的电影,悠扬的音乐,一起旅游,去拜访包豪斯,都是我私人的爱!(如果导演是生活中的女性,我一定是她的迷妹,对她产生那种女性之间的喜欢!
终于看到狮子姐本人,真的好喜欢
对此类法国小清新小文艺电影实在无感
右眼睑下有一颗泪痣面无表情的女猪脚有刻骨伤痛后超龄的成熟,那是青春最后的缅怀方式。苏利文和卡米尔都一样,一个要自由另一个是爱情,他们的碰撞或许会产生火花,可那之后呢,明天?卡米尔像所有的女孩一样,需要更多的安全感。旧情人的手在她身上游走的时候,更像是熟练的在摆弄他的一件旧玩具。
全片都在讲述一种感觉,其实更适合写成散文诗啦,拍成电影总有点冗长散漫。最后的结尾镜很美,可是我觉得我的心态已经完全回不到那个时候了。
好平淡,好平淡,好平淡
资料馆,胶片版。有几个段落实在太喜欢了,全片感觉都很对,情感特别饱满,还有真是爱死法国电影里的自然主义了。导演值得持续关注。
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