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觉自己有受虐倾向,明明知道看了会胃疼,可是自己还是反反复复去看,这也许就是《白色相簿2》的魅力吧。
这部番把两个女主刻画的都很真实且富有魅力,如同春花秋月,各有所长,难分高下,这部番也是我从来不选边站队的番!
事实上,爱情这种东西,从来就难分对错!
作为局外人的观众,站在上帝视角,各自为了喜欢的角色战队争吵,冬马党、雪菜党在B站弹幕里针锋相对,我都可以理解,只是我实在不忍去苛责冬马或者去反感雪菜,其实两个人都是爱情里面的受害者,要怪只能怪男主优柔寡断、犹豫不决,而且过于温柔不懂拒绝。
三个人的电影,注定有人无法留下姓名。
动漫的结局和原作游戏序章吻合,最终冬马远赴欧洲,春希和雪菜留在日本却难以如初……
建议喜欢这部动漫的同好们,若是想了解后续剧情发展,可以去下载原作游戏玩,里面有多条线供玩家选择,喜欢哪位女角色就努力去攻略通关吧!
这个也太喜欢玩倒叙/补叙了。
几乎每一集都是跳着时间线倒叙讲的。
而且基本上每一集都补叙之前情节里刻意剪掉的片段。
偶尔用用也就算了。
全都是这种手法,有点厌倦。
而且就是因为这样我特么前十一话都是懵逼的,完全不懂三个人的行为逻辑。
十三话看完,我还是理解不了雪莱。
哪怕看其他评论,说雪莱只是因为被朋友疏远所以害怕别人离开、害怕自己孤单一人,所以才想要三个人在一起。
我特么也依然宁愿相信雪莱是因为想气东马、想折磨东马逼东马走,才无论做什么都想拉东马来的。
你说为什么雪莱和男主都是情侣了,雪莱还非要拉上东马坚持追求三个人在一起的时光啊!
明明雪莱也还是想和男主二人世界啊,可是她为何非要总是去撩东马,让东马来当电灯泡啊。
完全理解不了雪莱的脑子啊!
想想东马,自己喜欢的人被闺蜜抢了,闺蜜还非要拉着男主去自己面前晃,男主还若无其事的样子。
真日狗。
雪莱的性格我也不是很懂。
有的时候理想主义傻白甜到极点(比如她经常说要以后永远三个人在一起一年一聚、要求朋友陪伴自己一辈子),有的时候又心机满满婊的一比(比如第7话里,她演出时候的内心宫斗,和补叙里在咖啡馆说的挑衅话语)。
好迷的人物性格。
并不明白她又想占男主,又把半裸东马往男主泡着的温泉池里推是几个意思。
如果说她的唯一动机,就是只要男主不离开,并且尽量让东马也不离开,那还稍微可以理解。
但是。
我还是觉得雪莱脑子有问题啊。
这种思维方式本身就有问题啊。
自己初中不是就经历过一样的事嘛!
而且说到底,我也没明白,雪莱到底怎么喜欢上男主的???
男主的脑子我更是迷。
我怎么那么不信有这么智商低的人啊。
这也太渣了。
东马是我唯一理解的人,无论是动机还是性格都理解的人。
算了,看到最后,还是希望东马和雪莱在一起,狗比男主死一边去吧。
说起来。
直到看这个动漫我才发现。
画面里,除了主要人物,次要人物动都是不动的。
说话的时候,只有说话的人物有动作,其他的作为听众的人物是没有动作的。
听众的反应和回馈大多数都是在等说话的人物说完话之后,才会做出的。
和galgame似的。
也和漫画的情形很相像。
就算人物动,也动的很少。
大多数移动都靠景别或者镜头移动充数。
好像动漫好像都这样来着。
5.5星。
什么?
难道只有我是双党吗?
冬马和小木曾我两个都要。
第一集的时候,当小木曾歌声响起来的时候,我已经被男主的表情带进去了,是的,这样夕阳下唱歌的妹子你不心动吗?
因此,我义无反顾是雪菜党,作为观众的一见钟情吧。
最后几集描述冬马喜欢上男主那个过程的时候,我知道冬马这种喜欢压抑自己内心想法的人,善于伪装的人,面对眼看自己喜欢的人跟别人在一起时那种心碎是什么感觉,因此我很心疼冬马,所以我也是冬马党,对冬马我更是日久生情。
因此,我花心,我全都要,只限在二次元的世界里吧。。
动画看完后几天终于把游戏开始了起来,我已经察觉到了,这是游戏公司精心策划的一场营销,动画的结束只是游戏的序章,也就是说是白2世界观的基础。
后面还会讲到之后几年的故事,游戏里对人物心里描述更为细致。
看完番入坑了游戏,所以你们别骂春哥渣男了,渣男还是好男全凭玩家意愿,我只通了雪菜线,时之魔法好评。
把我之前从知乎看到的贴一下,我认为,说的很是贴切:()是我自己加的两个女主不禁心智极其成熟,而且都全身心投入感情,势均力敌程度前所未有。
具体塑造方面,210万字的文本(这里说的是游戏)和逆天的BGM不是闹着玩的,两个女主形象之立体,可谓登峰造极吧。
雪菜拥有无论遭遇怎样的背叛,内心都不被击溃的坚韧,以及对春希不断理解(甚至可以说是包庇)的温柔。
而冬马令人心痛的一次次放弃自己的幸福也是让人感动。
我是不会去玩白2的游戏的,实在是不想玩也不敢玩。
我当然知道动画的故事并没有讲完,这样的一段痛心泣血的感情怎么可能因为一点点的时间和距离就消失不见?
说穿了,结尾消失在天际的那架飞机不过是这整个故事的一剂镇痛药罢了。
但是我想,就让我的认知,我的感情,我的带入一直在这镇痛药的药效下吧。
我没法像弹幕里,评论里的人们一样旗帜鲜明的站成两党。
因为在我看来,两个女孩子都是值得呵护的,无论是冬马还是雪菜,我分不出她们的好坏,她们的投入和作为值得得到这一份爱情,然而爱情却只有一份。
也因此我实在没法在游戏中再看着这三个人再继续挣扎了。
无论最终春希选择谁,都意味着另一个人会被伤的血肉模糊,这样的折磨可谓锥心刺骨。
所以我可能会宁愿看春希在犹豫里徘徊,在回忆中彷徨吧。
下面说说我对三位主人公看法:北原春希:北原和一代冬弥一样陷入了选择中,但是显然,春希更为有担当、更有想法、更有责任心,也因此,他更值得两位女主为这份爱情抛却一切,而事情发展到后来,已经是一道无解的死局,春希的左右为难其实是正常的表现。
有人说,春希就应该当机立断,放弃一个,争取另一个,与其三个人都伤,不如和一个断的干净利索。
不过在我看来,这样的言论,着实是一种旁观者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不负责任论断。
我一直认为,感性的问题不能用理性进行分析。
诚然,3>1这小学生都会做,但是有些东西不应该是被数量和算式简单衡量的,比如生命,比如爱情。
三个人都痛苦不如让一个人痛苦,说不定这个人痛苦完就释然了呢,真的是这样吗?
我不这么认为。
这种公式一样的解决办法若能解决所有的感情问题,那么爱情也真算是被瞧不起了呢。
真正刻骨铭心的爱情可以成就一个人,亦可以摧毁一个人,两位女主哪一个可以说对这段感情真正放手,回答之前不妨先去听一听二位女主的角色歌,不夸张的说,春希若真说出分离或做朋友这样的话,无论是对冬马还是雪菜都将是灭顶之灾。
而且各位看官设身处地的想一想,在体会到两个女主投入的真心以及传递的感情后,你们真的有办法看着她们其中一个的眼睛说出一刀两断这样的话?
反正,我做不到。
春希有多爱冬马,就会在冬马一次次离他而去时有多难受,痛彻心扉;同样,春希有多爱雪菜,就会在他一次次选择背叛雪菜时有多自责,撕心裂肺。
可以说,每每在二者间反复,对于春希都意味着彻骨的悔恨和痛苦。
在这样折磨下的挣扎着的春希,何尝又不是一个可怜人呢。
小木曾雪菜:被冬马党叫做雪菜碧池,我大概明白这个外号的原因。
相比另一位女主人公冬马,雪菜显然更为聪明,无论是智商还是情商都要高出一筹,也因此,她在三个人相处的过程中不断地运用一些小心机,包括先一步向春希表白,包括在动漫最后说的:在两个人的琴瑟和鸣中硬生生挤进去。
然而那又怎么样呢。
她可曾用她的心机中伤过冬马?
没有吧。
她之所以使用这样那样的小心思,其实不过是为了呵护自己的爱情,难道这样也有错?
她爱春希胜于一切,有时候甚至挖空心思只是为了维护包庇春希的背叛行为,或者维系那三个人一直在一起的不切实际的幻想。
我认为,这些小心思、小想法恰恰是雪菜最吸引人的地方。
它透露着雪菜的坚韧坚强和对爱情的追逐坚守,以及对春希无以复加、溢于言表的爱,它展现着最真实最迷人的雪菜。
最后,再提一句春希到底爱不爱雪菜?
当然爱!
无论是从动作、语言还是心理,他对雪菜的感情都毫无疑问,那是货真价实的爱情。
只看到春希看到冬马离开悔不当初的样子就断言春希他其实并不真爱雪菜显然是有失偏颇的,如果当时走的是雪菜,我觉得春希一样会发现自己对雪菜也抱有着痛入骨髓的爱。
这一点,我始终相信。
而故事更为丰满的WA2游戏相信对此也会有所着笔、有所体现吧。
冬马和纱:被雪菜党叫做冬马小三,我大概也明白原因。
在这里我先说一下我对两位女主顺序问题的思考吧,毕竟“明明是我先的”已经成梗很久了。
先说明白,这只是我个人的想法。
而且不接受批评。
我觉得爱情不该有先来后到,要求一个人爱上一个人后不能再爱另一个,就好像要求我喜欢吃汉堡的前提下不能喜欢披萨一样毫无道理。
爱上了就是爱上了,我能怎么办,我也很无奈啊。
我也不知道她哪里吸引我了,我就是喜欢她。
她有对象?
有就有吧。。
这才是爱情,不是吗?那么,我的意思听起来好像是支持出轨的意思呢。
其实并不是,我认为还是有东西应该遵循先来后到这个原则的。
那就是责任,你可以在任何时候爱上任何一个人,无论婚前婚后,但是如果你已经有了伴侣、甚至有了家庭。
那么无论你有多么爱那个人,你需要对你已经选择的家庭付起你的责任,而不是拍拍屁股跑掉,至于那份感情,藏在心底还是流于自然,这见仁见智吧。
因此,有人出轨后拿所谓“爱情来了”当挡箭牌,窃以为是一种很无耻的行为,神圣的爱情不应被这样亵渎,更不应该成为规避责任的借口。
所以,我听说游戏里好像还有个冬马在雪菜、春希订婚后“抢亲”的戏码,我不知道春希最后是怎么选的(如前文所言我不会去玩游戏)。
但是,我觉得到了这个时候春希已经不应该回头了,当他的订婚戒指送给雪菜,当他承担起未婚夫这个名号,就已经有了尽心呵护她的这份责任,无论此时他对哪个妹子爱的更深。
(当然了,还只是“订婚”而不是结婚,也许,要是选冬马也算情有可原吧……雾)冬马没有雪菜那么聪明,这也导致了她在这段爱情中受的内伤很多。
从最开始,他为了维持三个人那脆弱的平衡付出了比雪菜更多的心血,进而受到一次次伤害。
在刚到班级的时候,冬马受到了几乎全世界的恶意,妈妈常年不在身边,爸爸不知道是个什么东西,同学不喜欢,老师不待见。
只有春希君一个人对她不一样,对她关心、体贴,和她攀谈、交心,他对她是那么的不一样。
而且同时冬马还发现春希同学喜欢音乐,投入的爱着音乐(完犊子,爱好也一样了),于是她不可救药的爱上了他,我能体会到,那是一种怎样的爱,是对世界毫无希冀之人看到了一丝的曙光,那么亮、那么暖,那种近乎依赖的爱情来自灵魂,刻骨铭心。
当动漫后几集,将最开始特意按下不表的一些冬马的动作和感情一点点勾勒出来,将冬马的形象一步步塑造、丰满起来,再辅以最后两人那在背德感和爱情的两相纠葛下,那满含热泪的一吻。
我们可以感受冬马对春希那深沉的爱,以及不断把这份爱摁在心底的痛苦。
(至于那一炮我就不分析了,没经历过不大明白……)无疑冬马的牺牲为她吸了很多粉,我也被这点深深吸引,他对春希的爱与雪菜别无二致,只是表现方式不那么一样罢了。
、WA2刻画了一段现实生活中很难真正出现的爱情故事,但却并不妨碍每一个观众将自己带入其中,因为它每一段对话、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心理,都那么的真实。
它通过别出心裁的手法以及极其贴近现实的叙述方式将每一个观众的心牢牢抓住,肆意地展显那青春时代的爱情,展现出它令人窒息的美,以及那伤人至斯的痛。
WA2将主人公刻画到如此深入人心,又讲故事讲的这样淋漓尽致,还是只能说那句话吧,除了满分,我打不出别的分数。
前7集进展缓慢,剧情无聊,重点表现了男主喜欢管闲事的性格,从第八集开始进入正题。
看完整个剧,感觉一般吧,没有思考,没有胃疼,没有遗憾。
确实整个事情的发生有一点阴差阳错的味道,怪不了雪菜和冬马。
但我觉得春希是有错的,既然不那么喜欢雪菜,为什么要答应她在一起。
如果是出于怜悯或因为得不到冬马退而求其次,那实在是太蠢了,这种心理我不能接受。
后期的雪菜还是很勇敢的,愿意把自己的爱宣之于口,愿意去试试争取自己爱的人,我觉得她没有错。
冬马画得很美,声优的声音也很好听,她做出的选择也无可厚非。
看完这个剧,我更加坚持了我的一个想法:喜欢就要早点说出来,试着争取。
在今天补完了白2。
首先想表明的观点是,剧中所有人都没有错,这就是我们年少时都会做出的事,以成年人或者旁观者的姿态来审视剧中每个人的行为都是不妥当的。
既然没有玩过游戏,仅以13集动漫的序章为依据,分析这个故事的矛盾点就是从学园祭结束后在教室那一晚开始的。
在雪菜明知冬马对春希的感情的基础上,她随后的表白和吻成为了问题的核心所在,一种解释为她怕这种感情会使她疏远这三人的友情所以冲动做出上述行为,这也是她后来给春希的一种解释,那就得出雪菜其实并没有喜欢上春希,只是嫉妒心发作而引发的一场恶作剧。
但是最后一集在机场,在那幅构图精妙的世界名画面前,雪菜是实打实的掉了很多眼泪的,你能说这个时候的雪菜不喜欢春希吗?
另一种解释就是根据之前剧集的种种暗示,雪菜早就喜欢春希,看到冬马偷偷一吻后更坚定了先下手为强的信念,以自身的校花身份以及冬马和春希的感情正在模糊不清的状态下捷足先登做出了上述行为,我认为这种解释更好。
与后面剧情达到了融合。
但这以后的雪菜搞错了一个认知,那就是爱情永远是大于友情的。
从前8集我们不难看出,雪菜由于种种原因在近几年是极度缺乏友情的,有很多秘密,并且与人刻意保持疏远,当春希走进她的世界中时,随之而来的便是与冬马的友情,尽管在她明知冬马与春希是存在感情的,但是她仍执着于三人的友情不放,给了春希和冬马n多次机会。
这是可以解释通的,青春期是一个复杂的时期,我们身处其中时往往无法为这些情感做出排序,于青春而言,哪一种感情都是重要的,亲情友情爱情,哪一种感情到来都让我们为止震颤,心烦意乱,寝食难安甚至夜不能寐,我也常看见有类似的情节不同的人做出不同的选择,或选择友情或选择爱情,或以退为进静待良机,或奋起争取鱼死网破,甚至如同雪菜一样的反应我也能在现实中找到影子,只能说这种处理方式在旁观者看来无异于作茧自缚,最后世界名画面前雪菜因为自己犯的错误成为背景板,也算是一个交代了。
还有人说男主错了,沾花惹草,点火就着,见色起意,裤裆没门。
那一定是因为你不是男生或者还没经历男主这个正直青春的时代。
我作为一个男生,高三临近毕业突然校花亲我并且像我表白,虽然我有暗恋的人,但苦求不得,虽然喝咖啡学着她的样子多加糖,但写首歌叫做永远传达不到的爱恋,那我一定把持不住,因为我先是一个男孩,其次才是一个男人。
(有对此执不同意见可以发表看法,我虚心接受)还是那句话,青春允许犯错,但不应该就此被责怪。
诚哥之所以无头是因为他遇到了西园寺世界,安艺伦也阳痿纯纯是理想主义刻画,我们的青春疼痛文学早就教会我们在20左右岁的年纪,荷尔蒙代替大脑做出反应的时间远多余大脑自己思考做出反应的时间,不然何来压枪一说呢?(笑) 我太爱冬马了,她是整个故事里最理智的人了,她在得知了春希和雪菜的交往时是真的在谋划退出的。
拒接电话,刻意保持距离,她在忍痛割爱时仍小心维护三人的友情,说话点到即止,隐瞒收敛爱情,这种酷刑亏她能承受的来,所以当熟悉街一幕她说“想出这种酷刑的人不就是你吗”我胃真的很疼,明明是我先来的,怎么就被这样抢先了?也怪我,你明明无意穿堂风,偏偏孤倨引山洪。
我想冬马一定是后悔的,后悔没早点表达自己的情感。
她不完全是冲动的魔鬼,在春希熟练接吻时还怒其与雪菜亲过多少次,但最终还是抵不过潮水般的爱意。
所以她也错了,在最后的舍不得中丧失理智,与春希夜里共同成长,那是荷尔蒙的味道,也是给她的压力水龙头打开的最后一道力。
虽然不完美,但这样的冬马,谁能不爱呢?
谁的成长没经历过爱而不得?以完美来审视剧中角色,不如去看美国队长,连屁股形状都趋于完美,何乐而不为?
至于那些刷冬三雪碧贱男春的,你们懂个p的白学。
1.两人互有好感然后被横插一脚的剧情似曾相识。
个人认为,如果没有雪菜,春希也会在毕业季与冬马表白,但是后续发展就不得而知了。
青春就应该这样充满美妙与遗憾呀。
可惜我当时没把握住机会。
2.日本人口密度超过中国两倍,但是学校管理和校园文化方面都远超中国,值得反思和学习。
比如防止攀比的全套校服加校园用鞋子。
PS:07年日本的校园祭就能唱情歌了吗,我们高中艺术节当时还很避讳情歌。
3.雪菜真是小天使,可惜心机有余但手段不足,而且越拼命的想维系和朋友的关系缺最后都弄得一团糟。
只看外表神似明日香的外形我更喜欢。
4.冬马死傲娇,由于童年问题一直很拧巴,总是刻意逃避自己内心的真实想法偏偏这个人设我特别吃,特意找了偏中性的声优,要是短发就更好了。
5.男主到底是真人渣还是对感情太迟钝不成熟,我一开始感觉是情圣渣男,后来他的种种迷惑言行我判断为是一个天生泡妞力MAX的幼稚男,还没有足够的担当来做出选择,所以就会伤害到所有人,但是不怪他。
6.思前想后,我都觉得春希这种人不可能在现实中存在,exm?
品学兼优的富家公子哥连谈个恋爱都能弄成二战德国投降的样子实在是不敢想象。
倒是两个女主刻画的十分真实,我在其他作品和现实生活中都看见过类似双女主的其他人,唯独男主实在是太独特了,可能是作者故意为之。
·7.等通关游戏再补充。
现代人价值观里有一对矛盾的概念:小三和爱情。
讲道理一个人如果相信爱情他就应该包容小三,如果痛恨小三那就不能相信爱情。
但事实上大多数人都可以很熟练的在这两者之间反复横跳。
而之所以可以活的那么潇洒,大概是因为大多数人并不使用脑子进行思考的缘故。
于是故事是如何被叙述的便决定了一切。
简单点说,就是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视角在谁谁就是好人。
当我们注视爱情时,小三就消失了,当我们注视小三时,爱情就消失了。
这就是白色相簿2如此让人难以置信的原因。
它之前我从未见过任何作品可以将视角维持到一个如此精致的平衡。
这很明显是作者刻意的结果,他对平衡的偏执简直到了可以扭曲一切的地步,但他的技术和才华又让整个微小的世界保持住了合理,经得住推敲。
一个游戏为什么可以做到如此地步呢,这简直是艺术了。
这种在悬崖上走钢丝般的剧情安排,丰富到简直让人厌倦的繁琐细节,如果将评判标准限制在这个狭小的领域里,说是当代文学的巅峰也不为过吧。
感慨结束,聊几句印象最深的几段剧情。
剧透警告关于最重要以及最核心的那个问题:“是谁先来的”。
作者将答案融入到两次亲吻中,我特别特别喜欢这个设置。
亲吻意味着友情的终结和爱情的开始,所以虽然最先亲吻和表白的雪菜获得了“是我先来的,所以你才是小三”的道德优势,但又因为单方面终结了三人的友情关系而显得非常自私,尤其是她之前反复强调自己非常珍视三人友情的前提下。
这可能就是所谓碧池雪菜的由来。
但这只是第一层逻辑,随着剧情推动,作者让冬马坦白了那次更早的亲吻,这神来之笔仿佛将最后一块拼图嵌了进去。
冬马的性格特征是自卑与无所顾忌的热情,亲了就跑这种事是她发自本心的举动,但对目睹这一切的雪菜来说,即使她没有因此得出冬马首先终结了友情这一结论,仅仅因为害怕被撇下而决定立即告白都变得情有可原起来。
一股宿命般的必然性隐隐约约的透露出来:冬马独自面对心爱的人的睡脸,怎么可能不去亲他,但如此笨拙和自卑的性格让她无论如何都不可能继续留下来表白。
雪菜最深的恐惧就是被朋友撇下,而她在温婉之下其实颇为agreesive的性格,决定了在看到一切后她不可能就这么默默走开。
男主角本身就是个工具人,或者说任何一个高中男生在面对校花亲吻+表白时都不存在抵抗的可能。
所以只要春希在教室睡着,冬马就会亲他,就会逃跑,而雪菜只要看到就一定会表白,这三人的友谊就一定会在这一天终结。
而更有趣的是,通过这被隐瞒的第一次亲吻,冬马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先来的”那一个,而雪菜却甩脱了“嘴里说重要自己先下手为强”的碧池形象。
如果说观众心里有一杆秤的话,作者简直是神乎其神的分别在两端各放了一个同样重量的筹码,仿佛在嘲笑那些自以为早就看穿了一切并洋洋得意的宣称“冬马小三,雪菜碧池”的玩家。
***她将会离开他的离开已在小半个空中后来,我在不同的世界和屋子里哭泣奇异的联系像清晨的河滨路弥漫我们看见,如果属于私人的艺术从没能存在过,又怎么会变成这样呢即将的记忆像机场一样飞行***我曾倒在夜的温床里,我不讨厌一本正经的措辞,我以为我在做一件事情,但是她,一本正经,指出了我的失误,但是我,一如既往,会是我精挑细选的夜,明明是我先来的你去往深渊的动作为什么这样熟练***我犹豫,我责怪,我用错一个词语时间爱典,语法爱人,人爱小概率喜剧的片头曲,如今已没有办法传达假如我飞檐走壁,去找另一个夕阳,你会不会突然抓住我美和漫长的爱情也许还不够严肃
这个在圈内享有“脱宅神作”的称号,被圈内人士称为“视觉小说的巅峰”、“GALGAME的顶点”的《White Album2》,请允许我把它称之为——“心脏切割机”。
没错,丸户的White Album2,就像一台心脏切割机,切割着你的心脏,同时又恰到好处的控制好力度,不把你的心切成一块快碎片。
这台心脏切割机把我们的内心中的软弱与逃避毫无保留的暴露出来,让我们赤裸裸的站在游戏面前。
这部作品之所以享有如此高的评价,首先与其高水准的制作是分不开的。
《White Album2》是由著名剧本家丸户史明操刀剧本,从制作企划开始到终章发售一共耗时四年的GALMAME。
其文字量约210万,无论从剧本,画面,音乐,配音的质量上来说,它可以算得上是视觉小说的巅峰。
故事分为了三个章节:introductory chapter 、closing chapter 、coda,贯穿了三个主角从高中,到大学,再到工作的时光。
不同于一般的GALGAME,《White Album2》十分写实,而且将角色与社会责任紧密的连接起来了。
正如户丸本人说过的那样,无论多大的爱情都不可能从社会中逃出去,更是不能脱离社会。
《White Album2》就是围绕着“社会责任”这一主题展开的。
有人说,这不就是三角恋吗?
不错,这就是老掉牙的三角恋,但其细腻的感情描写,如同推理小说中叙述性诡计一般剧情安排,写实的人物设置,超强的代入感……这一切都使得这部作品在三角恋题材,甚至是在恋爱题材的GALGAME中显得超凡脱俗,无人能及。
关于游戏的剧情和诸多细节在此就不多谈,感兴趣的朋友请在看这篇文章之前花一周的时间细细的去品味一下这部作品。
-从某种意义上,《White Album2》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游戏中人物的成功塑造。
游戏的三个主角:北原春希,冬马和纱,小木曾雪菜,三个性格迥异,又独具魅力的角色。
三人都有可怜之处,也都有可恨的地方。
游戏中的两位女主——代表着理想与完美,最终却带领我们却走向毁灭的冬马和纱,象征着现实与常规,最终可以带领我们走向平凡幸福的小木曾雪菜。
整部游戏,我们都游离在她们两人之间,若即若离,难以抉择。
冬马和雪菜,两种截然不同的女性,两种截然不同的价值观。
小木曾雪菜是完美的凡人。
如同天使一般温柔,可爱。
无论你怎么去伤害她,她还是会一如既往的陪伴在你的身边,给你幸福和鼓励。
她是一个凡人,是一个仿佛温柔的邻家大姐姐般的存在,她象征着凡人那触手可及的幸福。
但是,这样的雪菜却是复杂的,矛盾的,纠结的,她的那种没有底线的温柔就像一剂毒药,麻痹着春希,使他不断的犯错。
雪菜一方面渴望着与春希的爱情,一方面又想维持三人之间的关系。
为此想要与家人决裂,想要同冬马与春希一起生活。
而这种存在往往是最不现实的,或者说,雪菜虽代表着现实,代表着凡人的幸福,却是现实中根本不可能存在的女性。
冬马和纱是不完整的天才。
她任性、专情、倔强、偏食,对别人爱理不理。
尽管她是一个天才,可身为天才的她却充满了缺陷。
她讨厌着这个世界,讨厌着这个除了北原春希以外的世界。
冬马从小就缺少母亲的关爱,幼年时就经历的孤独感让她觉得世界上的一切都在无视她,嘲笑她。
这样的冬马厌恶着这个世界,也曾一度讨厌过钢琴。
可是,与北原春希的相遇却改变了这样的冬马。
一开始,冬马觉得春希只是一个自作自受的老实鬼,脑筋死板的烂好人。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她渐渐的对春希产生了兴趣,以至于上课时假装睡觉去偷看春希的侧脸。
然后,兴趣慢慢变成了感情,春希对冬马来说再也不是毫无关联的同学了。
冬马有着极强的占有欲,是个像恶魔一样的女孩。
当春希和已经认识半年的冬马开心地说起刚刚认识一周的雪菜时,冬马抡起椅子将春希赶出来了音乐教室。
对于雪菜,冬马曾经这样说过:“你觉得,我们究竟会成为一生的挚友,还是一生的敌人?
”冬马一度将雪菜当作自己的敌人,而雪菜却一直把冬马当作自己最好的朋友。
冬马没有雪菜一般的宽容,因为她的世界里只有钢琴和北原春希。
冬马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存在,如理想和梦一般。
但是,这样象征着理想却浑身缺点的冬马却比象征着现实却无可挑剔的雪菜更加真实。
以至于让人觉得,冬马这样的女性时时刻刻都在我们身边。
这个作品没有所谓的后宫结局,也没有皆大欢喜的结局。
两个人中,你必须选择一个,但无论你选择谁,都会给另一个人,以及你自己带来体无完肤的伤害。
在游戏中,你无法掌控结局。
即使你努力地去抉择,到最后你还是会发现,自己煞费苦心得到的结局和自己初衷实在是相去甚远。
剧情用枪顶着你的背,逼着你做一个两边都难以割舍的二选一 。
而枪里只有一发子弹,你没有办法不去选择,当你做出选择之后,子弹便射向了那个你没有选择的人。
没错,剧情就是那么的残酷。
明明发誓三个人永远在一起,三个人中却有两个人偷跑了。
两个人中,有一个人离开了,留下一个人和另一个人。
一个人和另一个人,想要再一次变为两个人。
一个人和另一个人,彼此不断重复伤害,终于从心底发誓变为两个人。
然后,两个人,再次变成三个人。
停滞不前的时间,错位了的三人。
错误如同积雪一般堆积,将三人的罪孽慢慢掩盖,静静等待着,那来自春的惩罚。
这是一个永远都不会有Happy Ending的故事。
-introductory chapter——这是游戏的序章,是一切的开始。
三个人在这里相遇,为了同一个目标而努力。
经历了最快乐的时光,同时也经受了最痛苦的考验。
而最终,三个人所经历的快乐时光全都化成了泡影,三个人的关系再也无法恢复到以前的状态了。
冬马离开了,留下来的两人之间的距离变得无限地远。
即使肩并肩站在原地,心与心之间的距离依旧无法缩减。
这个序章没有任何的选项,无论发生什么,你都无法选择,无法回避,你只能默默地看着,默默地承受着,然后,把它当成回忆,带入下一个篇章。
当剧情进入到closing chapter时,你会发现,自己也变成了深受过去所折磨北原春希。
更加讽刺的是,想要进入coda篇的冬马线路你就必须在closing chapter中与雪菜和好如初,并且发誓永远爱着雪菜。
在closing chapter中,我曾一度放弃了冬马,但是,当coda开篇数分钟,伴随着After All ~缀る想い~的响起,冬马在斯特拉斯堡的大街上追着春希的出租车满大街跑时,我对真·女主角——冬马和纱的感情再一次复苏了。
没错,《White Album2》让玩家真正变成了北原春希,那个优柔寡断,不断逃避,隔着屏幕都想揍北原春希其实就是玩家自己。
你指责春希懦弱,指责他逃避现实,指责他优柔寡断 ,暧昧不清,那么,现实中的你又是如何呢?
难道在现实中你做出的选择都是正确?
坚持的道路都是正确的吗?
最终,你还不是只能在屏幕前无能为力地悔恨,自我麻痹地去选择看似甜蜜的选项罢了。
你的贪婪、卑鄙、软弱、逃避全都暴露在它面前了。
游戏在IC篇里让你爱上了冬马,又在CC篇里让你忘了冬马去爱雪菜,最后却在coda篇开篇仅数分钟内让你回心转意。
其结果是——把被春哥伤害的雪菜的心在两年后又拖出来复活一回。
又把冬马对春哥的心在死了五年后又拖出来复活后再枪毙了一回。
为什么会这样呢?
明明三角形是最稳固的。
而在相互喜欢的三个人间,只要有一个人的“喜欢”变成了“爱”,那这个稳定的结构也就荡然无存了。
三角形最终变成了三角恋。
明明三个人都互相喜欢着的,明明都在寻求着幸福的结局,可最后为什么会那么的悲伤呢?
-“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北原春希不止一次这样问自己。
而包括我在内的很对人看来,正是北原春希自己造成了这场白色相簿的悲剧。
因为北园春希是个扭曲的人。
他优柔寡断 ,暧昧不清,不敢直面自己的真实感情,一直不断的犯错,逃避,总是说着大道理来掩盖自己的内心,一边想着不能伤害雪菜,一边却又紧抱着冬马。
春希和大多数男人一样软弱,却又比大多数男人努力。
正是他这种平凡而又比别人认真的性格让北原春希恰到好处的融入了这场三角恋,并且在其中起到了无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一个剧本来说,这样的人物性格设置无疑是成功的,他的这种性格可以最大限度的使情节一波三折。
春希从一出场就是一个缺陷的存在,因为和家人糟糕的关系,北原过早的学会了独立,学会了不再依靠其他人,而且努力成为其他人的依靠。
正因为他的过早自立,春希才可以为了自己的唯一,而放弃虽有的一切。
在冬马遭受春希订婚和母亲绝症的双重打击逃上街头时,春希在到处寻找着冬马。
这时生活中曾经帮助过他,支持着他,给他过温暖和鼓励的人在他脑海中一个一个地浮现,这时,春希会不会在想,要是那个时候,自己没有选择雪菜的话……这时,下雪了。
春希的心动摇了。
让大家都幸福的结局根本就没有存在过,选择一方就一定会深深地伤害另一方,而且,是体无完肤的。
必须从两个里面选出一个。
没错,选项一直都在你的面前,只是,你一直视而不见罢了。
思考吧,在这场雪停止之前。
然后,在雪停之时,舍弃自己的全部,表露自己的真心吧。
太久了,春希,这个潜藏在心底五年的答案,你给出的太久了。
如果说春希对雪菜的爱是建立在充满阳光的沙滩上的沙之城;那么春希对冬马的爱则是建立在风雨交加的山岗上的石之堡。
即使充满阳光,仅仅被浪轻轻拍打,沙之城顷刻轰倒;虽是充满阴霾,不管狂风暴雨侵袭,石之堡依然挺立。
最终,春希选择了一条最坏的路,一条通往毁灭的路。
选择冬马的未来无疑的是通往毁灭的,无论是春希自身人格的毁灭还是人际的毁灭。
而春希为了冬马一场跨度为五年的单相思,牺牲了自己苦心经营的一切。
因为春希的心里却一直有着那么一个人,一个如同小恶魔一般存在,让他无法忘怀的人。
即使这个人在他的心里曾经一度消失过,他也依旧为她在心中留着位置。
那份空洞,是雪菜的温柔所无法弥补的,因为那是春希无法视而不见的,自己的真心。
即使毁掉自己的一切,舍弃自己那小小的,平凡的幸福,使全部的人受伤,春希也要选择那个没有自己活不下去,对自己来说,最最重要的人。
冬马TE里的春希是最勇敢的,同时,也是最傻的。
却是我最欣赏的。
作为一名冬马党,我是绝对不会说出诸如:“雪菜这个碧池,要是没有你春希和冬马早就幸福了!
”这样的发言。
要是没有雪菜,春希整个人一定会坏掉。
要是没有雪菜,冬马和春希永远不会走到一起。
他们只会像是永不相交的平行线,各自走在各自的道路上。
她也只会永远暗恋着他,迎来毕业时的分离。
要是没有雪菜,《White Album2》不可能成为如此感人至深的作品。
更不可能给人留下如此刻骨铭心,仿佛骨肉分离一般疼痛的“美好”结局。
-结语:白色相簿,如同名字一样,是一个悲伤的故事,虽然悲伤,也是非常温柔的故事。
我们的想法是什么,我们的思念是什么,我们的感受是什么。
那就是全部。
那就是、一本没有任何形式存在的,白色的相册。
慕白而来。是不是所有的少年都会心里藏着一个,然后遇到美丽又热情喜欢自己的,就会不拒绝,然而某一天发现心里那个对自己也有好感,就会头也不回的奔向她?感觉这现象蛮普遍的,比起1的渣男来,这代男主讨喜多了
特别特别特别心疼雪菜啊 最后机场那段要得胃癌了慕名而来总算学习了白学
战争?那种东西不是早就应该开始了么,可动画里呢?我却一味的看到丸户史明不断的缔造和平
男主选妃,男的狂欢。
羡慕少年少女的爱情,连纠葛也如此的纯粹,没有被尘世利益玷污。关于完美结局,根本难不倒看过双恋alternative的我:没错,一定要三个人在一起才行
评分这么高?这不是游戏……
冬马大小姐嫁给我,其他都去月球吃陨石吧
还是喜欢听奈奈跟平野唱的啊 @2014-10-11 01:43:28
终于把白学补了。只是个胃疼的序章啊。画面音乐满分。丸户史明啊。冬马啊。喜欢武也和依绪。
跟雪菜在一起的时候我心疼冬马,跟冬马在一起的时候我又心疼雪菜。唉。“为什么你会这么熟练啊”“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第一次有了喜欢的人,有了能做一辈子朋友的人。两件快乐事情重合在一起。而这两份快乐,又给我带来更多的快乐。得到的本该是像梦境一般幸福的时间…但是,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呢…”
不是很懂白学的精髓,只看到了无谓的党争。明明男猪这个大渣男导致了各种撕逼,却只看到互相诋毁两个妹子。PS冬马赛高
ntr大作
一🌟雪菜,一🌟冬马,可惜男主不是大老师,不然就不会变成致郁番了
春哥求你去找冬马吧我真的给你跪了,雪菜妹子简直就是被你活活逼成备胎,心疼死妹子了,和你在一起吧你嫌人家会让你想起那个人,不来找你吧,你又觉得对不起她。我擦你当初别接受人家告白啊,要么赶紧地、干脆地甩了她,然后去欧洲找你心中唯一的那个人去。犹犹豫豫把妹子都逼疯了。
原先只是动画党,前几话还是较看好男主,雪菜维系三人之间的友谊选择向春希告白,冬马知道春希接受了雪菜的告白于是就此放弃。于是转折点就在冬马选择去维也纳,而春希向他倾述了自己的真实感情,对此只能说男主只有一字以蔽之"渣",既然当初喜欢冬马又为何接受雪菜告白,推了游戏后更加坚定这个想法。
雪菜似乎可以视为某种“习俗道德”的化身——合法女友,而东马则可以视为某种自我“信念”的投射——你必将抛弃许多,乃至一切。
我理解不了这个剧情,两个善良勇敢优秀的美女为了一男的哭来哭去。还不如诚哥的剧情更好理解更合理。全都是刻画女主内心剧情的,男主的呢??果然是十八禁游戏改的,男主就是个ob位。一切drama都是男主造成的。就算被告白也可以拒绝。既然心里有喜欢的人就正大光明清清白白地去追求啊。两个都不放手最后就是所有人都受伤啊岂可修
太喜欢雪莱了
没玩过游戏,角色比1少了但人物形象更丰满了,剧情也成了标准的三角恋模式,虽然也谈不上有喜爱的角色,不过听说大部分玩过游戏的人都更喜欢冬马?大概是冬马的设定比较男性向而男主的设定比较女性向所以更能迎合阿宅的心理?
所以说啊,人要有自知之明,不要为了本来就没把握的事而伤害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