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单来说 第一集就从头猜到尾 这种故事情节的弱智化设置真的很可笑 为了所谓的幽默感强行debuff各种人物 我很好奇所谓的第一天收视超高的营销号吹法到底是真是假了…… 这种剧本到底是凭什么能拿那么高的分?
真就无语也就是主创们演技还行 总体剧本打磨的我无语 所谓的大数据剧本丢掉了很多人的东西 单薄的人物你怎么立起来呢?
何况bug也真的层出不穷 后翼弃兵好歹还是根据小说改的 你这个怪盗罗宾完全旧瓶新酒 还是远远比不过神探夏洛克的旧瓶新酒……差劲 真的差劲
一开始看似爽剧,结果在拿到了可以给对手致命一击的证据,不知道如何保护证据(比如将视频电子化加密上传),不知道保持低调(亲自上节目)。
两个深仇大恨的人忍辱负重多年,居然突然冲动:男主审问警长时透露了自己身份,女记者暴露自己直面大反派。
自己不知道自己半斤八两,作死。
这个智商别说要扳倒反派,半路就被自己笨死了。
为什么不想推荐Arsene Lupin。
《Arsene Lupin》(亚森.罗宾)全网一水的高分。
男主Omar Sy曾出演暖心巨作《触不可及》,和他搭档的Ludivine Sagnier近年在两季《年轻的教宗》都有出现,童颜又感性,神似圣母玛利亚。
要说怪盗题材剧已经是10年前的题材了,这些年虽然也有出现,即使搭上怀旧或者政治正确的快车,大多也很难让人记住,一般都是走群星路线,借以号召票房,参考女版《Ocean’s Eight》。
多年之后,冷饭重炒,导演编剧想必是有不同的想法。
男主苦大仇深的,短暂成长在巨富家庭,碰巧和富家千金还有这么一段两小无猜的朦胧爱情。
无奈,其父蒙冤入狱,为保清名,自尽而死。
多年后,男主借机潜入巨富家庭,势要为父洗清冤屈,揭露富人阶级的丑恶,当权者的卑鄙。
这其中斗智斗勇的桥段,看起来确实很爽,特别是当你把自己放在底层人民这个阶层,产生了强烈的共情,看着警察被耍的团团转,难免要为侠盗好儿郎叫上一声“好”。
罢特,这桥段熟悉吗?
大胆猜测下为什么这么红?
因为其迎合民众内心期待,颠覆既有阶级格局。
黑人小哥主演,演职员多样化;搭档白人小姐姐,黑白大团结;富人为富不仁,栽赃陷害底层人民;政府机构官员跋扈无能,唯一一个看透本质的小哥,祖上是阿拉伯移民;为了保证正义只是迟到,而非缺席,各路神仙毫无缘由的助力黑人男主。
情节设计初衷很美好,以至于略有在天上飘的嫌疑。
即使没有那些“与时俱进”的桥段,也总能让人想到《佐罗》系列。
当然,就娱乐效果而言💯,深究或者捧上神坛就Duck不必了。
过年回家最期待的就是这部奈飞新出的法剧《亚森·罗宾》。
故事讲述了一个非常经典的复仇故事:在黑人小孩阿桑·迪奥普十几岁的时候,他的父亲被雇主陷害含冤入狱而离开人世,此后他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25年后,阿桑受到“怪盗绅士亚森·罗宾”的启发,决心为父报仇。
法国作为一个浪漫主义国家,除了罗曼蒂克的爱情挥洒,也有《基督山伯爵》《三个火枪手》等经典巨著所描述的古典复仇故事。
而如今的影视作品复仇作为常见剧情之一,但却缺少了那令人神往的融合绅士高贵与罪恶复仇的正义罪恶对决。
这部法剧从开篇作为历史标志建筑的卢浮宫王后项链被盗开始。
黑人男主角一副清洁工打扮却长久凝视着绚丽华美的项链,本以为是小偷爱财,仓皇与一群非专业的平平无奇的高利贷三个男人合作以求翻身。
没想到镜头一转,他西装革履走进富人云集的拍卖会,堂而皇之的高价拍入。
贫兮富兮,他的种种身份都是一个个面具,20多年处心积虑只为复仇,不仅是源于敬爱父亲畏罪自杀的痛苦,也是来自当年收到父亲送的生日礼物——一本《亚森·罗宾》小说。
男主角的复仇追凶过程与小说中侠盗亚森·罗宾的剧情有着太多相似的地方。
当日父亲从恶人富商的书架上选择赠与儿子的小说赐予沉默寡言的黑人男孩以百折不挠的勇气,也有游走于生死的智慧,冥冥中是天意。
然后这本书又继续转赠给男主角的儿子,期待未来会创造出另一个精彩的故事。
我喜欢这部剧一方面是来自古典小说绅士复仇的浪漫悠长,男主角并不像太多影视剧中被仇恨满溢扭曲了神智变得偏执,他的成长是从卑微沉默被生生拉成从容智慧的模样。
在白人为上的社会中,他面对了无数次旁人不自觉的打探警示,他曾听他敬重颇受好评的父亲评论到“自命不凡”,如今他非要凭着一股子仇恨,微笑着从容的穿过人群,与罪恶的家族斗争。
所以,老酒最有味,何况是新瓶装老酒呢。
花了一夜时间连看五集!
实在是太喜欢这种剧啦——悬疑+犯罪+一丢丢艺术史❤️而且第一集的取景是在法国卢浮宫,所以有好多名画珍品还在剧中出镜啦!
激动!!!
就让我们来看一看,出镜的有哪些大佬🥳
剧中场景1. 《受伤的胸甲骑兵》作者:西奥多尔·席里柯年份:c. 1814size:358 X 266 cm
《受伤的胸甲骑兵》2. 《美杜莎之筏》作者:西奥多尔·席里柯年份:c. 1814
美杜莎之筏3. 《轻骑兵军官的冲锋》作者:西奥多尔·席里柯
轻骑兵军官的冲锋
剧中场景4. 《自由引导人民》作者:尤金·德拉克罗瓦年份:1830尺寸:260 X 365 cm
自由引导人民
剧中场景:德农厅5. 《在查理七世加冕典礼上的圣女贞德》作者: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恩格尔
在查理七世加冕典礼上的贞德
剧中场景7. 《加纳的婚礼》作者:保罗·委罗内塞
加纳的婚礼8. 《蒙娜丽莎》作者:里奥纳多·达·芬奇
蒙娜丽莎关于画作的介绍我制作成了视频放在微博:LadysSalon所以感兴趣的话去那儿看吧哈哈~对的,今天是偷懒不想搬文字的作者君^_^
昨天一口气看完了五集,本来看完就完了,结果今天恰好看到一位当代黑人艺术家的作品,很受震动,突然就想到了这个剧里的关于种族问题的一些细节,在这记几笔吧。
黑人父亲被白人栽赃惨死的主要情节就不提了。
剧的开头,Assane在卢浮宫做清洁工,其他同事大多也多是少数族裔。
在这里,他们有单独的通道,单独的电梯,单独的出口,他们被分隔开来。
Assane跟同伴讲他的计划时说,他们的雇主在另一边,不会真正“看到”他们。
这里,白人雇主目光的缺失,给了他们可趁之机。
而另一幕里,白人“看着“黑人,这种目光被镜头反复捕捉。
在自家泳池边,Juliette抽着烟怡然自得,Assane则畏畏缩缩地解释他得到了主人的允许。
Juliette看了他几眼,笑着逗弄他:“他们关于黑人的传闻,是真的吗?
”(不是我一个人以为她要问那个吧??
)并轻佻地用一个吻引诱他证明他会游泳。
这一场景里Juliette如此轻易地占据主导地位不仅是因为主人身份、年龄或美貌,更有种族的原因。
她看着他,看到的却只是关于黑人的刻板印象。
时间往前推,Assane的父亲带着他第一次见到夫人的时候,她开始不知道这是家里司机,表现得很警惕,立刻锁住车门。
时间往后翻,在夫人的秘密资助下,Assane上了最好的私立中学。
在那里,大多数白人同学像盯着怪物一样盯着他,嘲笑他是仆人走错了地方。
第五集里回忆某次他佯装警察,把有钱老太太家最值钱的东西都忽悠到自己手里。
老太太告诉Assane,她的丈夫曾经在比属刚果开采矿石,Assane讽刺地笑称那些日子为"从前的好日子"。
老太太还说当地人对脚下的财富浑然不知,他们就不客气咯。
这典型的殖民者话术!
老太太提到法贝热彩蛋时,Assane假意推脱后欣然收下,戏谑地说是“为了纪念比属刚果”,心里怕是已经翻了好几个白眼。
不仅仅这个老太太家世如此,Pellegrini家族和其他有钱人的财富又何尝不是来自对其他阶级和族裔的压榨呢?
Assane在白人世界里穿梭,多次无意或故意表现出黑人的敏感和固有的种族偏见。
拍卖结束后,主持人和佯装成富商的Assane一同走出去,主持人说没想到会有你这样的买家,Assane立刻停下“我这样的?
意思是?
” 警察查案时,一堆目击者画出了好几张完全不同的画像。
在白人的眼里,管你黑人黄人,个个长一样。
绑架Dumont时,Assane装扮成IT小哥,嚷嚷着让Dumont亲自去删电脑里的黄片。
Dumont烦死了,要他出示证件,他立刻装出被侵犯到的样子:你这可是赤裸裸的种族歧视!
编剧安排这些细节的用意当然明显,但它们是否能够引起更进一步的讨论却很难讲。
且不说在恣意畅快的复仇故事里,多少人会注意到这些细节,剧中除了主角,并没有什么其他黑人的存在。
他在白人出于愧疚的资助下,上了白人最好的学校,好朋友是学校里的白人同学,儿子的妈妈是白人姑娘,去寻求帮助的调查记者也是白人。
全剧看下来,Assane孤独地成长在白人的土壤里,没有任何和其他黑人的联系。
他聪明、优雅、有魅力,像是黑人群体中异样的优秀代表,被拔出来快意恩仇,却看不到他作为黑人的根。
我知道,就当它是个超能力般的故事就好了,不用较真。
我看的时候也没想这么多,不过隔了一天回想这些细节的时候,还是觉得如果这个剧不是这么明显地把种族问题摆在台面上,倒也不会让人细琢磨了。
可既然明显想探讨,那就还是得多下点功夫呐。
抱歉推荐晚了!
侦姐始终对爆火的剧存着一份谨慎,害怕到头来看了个寂寞。
所以等热度过去了,剧荒了,找出来看,想不到这么过瘾,入坑不亏!
亚森·罗宾出自法国侦探小说家莫里斯·勒布朗于1905年创作的作品《怪盗绅士》。
在书中,他经常与福尔摩斯斗智斗勇,每一次他都能赢。
他是史上最忙碌的冒险推理角色,恋爱、劫富济贫、抓捕坏人等等手到擒来。
他易容术精湛,会十八般武艺,心思大胆又缜密,是窃贼中的艺术家,是恋爱中的浪漫英雄,是悬案中的大神探。
如此迷人的角色,这次终于被Netflix瞅准机会拍了出来,一上线就在烂番茄拿到100%的新鲜度,而新鲜度现在依然维持在98%。
不过在imdb上只拿到7.6分,豆瓣上也只有7.9分,确实存在一些缺陷,也无法与隔壁的《神探夏洛克》相提并论,但是不妨碍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欢乐,至少这爽剧的面子与里子都顾到了。
值得注意的是,剧集主角并非原著中的亚森·罗宾,而是一个生活在现代的深受罗宾启发的社会小混混阿桑。
阿桑工作不稳定,目前在卢浮宫当清洁工。
借了高利贷拿给已经分居的妻子用,结果那帮人差点把他从高楼扔下去。
于是,他抛出一个打劫卢浮宫里价值千万项链的计划。
这帮人立马入伙。
阿桑伪装成精英大佬负责现场拍卖,高利贷哥们伪装成清洁工。
项链被拍下后,阿桑要求打开一睹风采,高利贷哥们趁机抢走项链,还对阿桑一顿胖揍。
可惜的是他们开着红色拉风跑车没走多远就被警方包围,从卢浮宫穹顶掉下。
人赃并获。
阿桑不急不慢配合警方调查。
原来他早已在混乱之中偷天换日,将项链藏在垃圾桶后带出。
早在25年前,他的父亲因为偷窃这条项链被捕入狱,后来在狱中自杀,留下他到收容所生活,陪伴着他的是父亲生前送他的书《怪盗绅士亚森罗宾》。
根据拍卖会的宣传,项链在25年前被盗,之后钻石被拆开辗转多个地方。
25年后项链重现,历经磨难后价值连城。
所以他早就计划好了,借高利贷只是利用这帮哥们的手段。
不过,拿给好朋友鉴定之后发现,项链上的钻石根本没有被拆过。
没被拆开过,怎么会有被偷一说?
难道父亲是被冤枉的?
于是,他把自己送进了监狱。
在那里,他找到父亲当年的狱友,得知父亲留下一本书,书中便留下冤假错案的线索。
不用说,又是《怪盗绅士亚森罗宾》。
父亲果然是被冤枉的。
他来去自如一般逃出监狱,将狱警耍得团团转。
开始找项链的主人以及当年处理该案子的警长,查找关于父亲被冤枉死的线索。
短短五集,就有对原著多个短篇的改编,第一集改编自《王后的项链》,第二集则脱胎于《罗宾的逃狱》,虽然是全新的故事,情节却十分尊重原著,最后一集还出现了原著作者的家乡,这个大彩蛋足见Netflix对作者的致敬。
阿桑是个亦正亦邪的人。
父亲狱友对他起到很大帮助,他便取下项链上的一颗钻石送给狱友的遗孀,这是他的道义,是江湖上的侠气。
他全力追查真相,游走在法律边缘。
他全心全意为了妻子和儿子,手段却总是不那么受欢迎。
世界并不是非黑即白的,人也一样。
看到他们追求自由又永不放弃正义公平,这样又何尝不是精彩人生。
故事融合侠盗风与悬疑探案风,通过现在与过去交叉叙事,十分平衡地带出主角的身份背景与其他角色的人物关系,简洁明了地植入多重反转,看得人大呼过瘾。
但是反响和口碑上都不如《神探夏洛克》,问题还是出在人物角色单薄。
比如片中的大反派,基本上就是很套路的终极Boss,没有足够多的细节支撑他的恶,也看不到这个角色本身的深层次的人性刻画。
而主角的角色塑造,虽然戏份很重,但他与配角之间的互动太过简单没有深度,无论是和一味支持他的鉴定师朋友,还是跟他的妻儿,都没能产生戏剧性的张力,人物干瘪,缺乏共情。
抛开这些缺点,总体上这是一部大男主爽剧,总有意想不到的反转和惊喜,剧荒时快点刷起来吧!
这部剧集和豆瓣推荐的,我以为是一出精彩的“老鼠戏猫”,结果是“黑老鼠戏瞎猫”。
怎么铁塔国的警察就那么傻X,一个频频露脸的有色人种竟然怎么都抓不到,反而让反派捷足先登,这还是一个安理会常任理事国?
我承认,很多影视作品都会将与警方作对的人描摹的非常狡诈,甚至于智商高到不知道那里去!
但是,这部剧集明显就是把警察刻画成了瞎子,那么多人都看到了“罗宾”本人,那么多摄像头都是摆设么?
就算大多数人都在刻意帮助罗宾逃脱,但是,不是还有个敬业的警察画出了样貌,不能暗访么?
结果,男主全程视警察如无物,肆无忌惮穿行在大街上。
第一集中,偷取项链的行为简直可以说是幼稚,那么多人都眼睁睁的看着男主参与竞拍,但凡有点脑子的,都会简单问几句旁边的人吧?
结果,谁都没找现场的人,全是纠结于男主的人名是不是拼写成“亚森罗宾”。
后面的剧集更离谱,轻松和一个监狱中的人犯互换身份,如此讽刺铁塔国的监狱管理是不是太假了!
你怎么也得针对身高、头发等做点改变吧,把观众当傻子有意思么?
我看过《出租车司机》这个系列电影,可以理解铁塔国民众对警察体系无能的愤慨,但是,也不能这么硬骂吧,是不是都会把自己骂乐了!
原著作品中的亚森罗宾肯定不是有色人种,但是,来自于灯塔国的政治正确彻底传染到了铁塔国!
可以拿有色人种当主角,可以贬低本国警方,但是能不能对得起观众呢?
一个屡次戏弄警方、大摇大摆露脸的有色人种男主,身边都是白人不觉得更讽刺么?
前妻是白人、好基友是白人、理解他亲了他的陷害父亲的富商女儿是白人、答应他和他一起揭露无良富商的记者也是白人……而那是大厦的前台、出租车司机、监狱里的狱友都是有色人种,这还不能说明问题么?
不就是之前混入有色人种中的白人,夺取酋长女人的芳心、打败有色人种的反派,这样的套路一脉相承。
只不过,这次是政治正确,不是为了效果!
整部剧都沉浸在陪着男主玩的尴尬中,“你是黑人你都对”的氛围让所有参演人员表演失真。
这里面我不评价男主的表演,只说这部剧的设定。
这么讽刺、这么恶搞,可以整,但是那就整出个喜剧范或者黑色幽默,这部剧一开始弄得悬疑氛围、正剧观感,后面一顿瞎操作就恶心人了!
要不就《两杆大烟枪》、《低俗小说》,要不就《福尔摩斯》、《ABC谋杀案》,这玩意整出剧都是侮辱智商的设定,太影响心情了!
先看下网上对这部剧的吹捧: 网飞2021开年的第一部爆款,超越了去年的《后翼弃兵》,既有智力博弈的烧脑悬疑,又有劫富济贫的报仇快感,绝对称得上是一部大爽片。
都吹成这样了,这必须得看啊,然后就从第四集弃了,还把我气得满地打滚,真是开局一顿操作猛如虎,一看结果二百五,剧情根本立不住人设。
先看第一集,主人公一顿精巧设局,一环扣一环,严丝合缝。
先是故意借钱不还,然后引得追债人上门,再巧妙伪装身份进入拍卖,成功搞定一轮抢劫,并把罪名全转嫁给那几个追债人笨贼,妙啊。
来到第二集,主人公延续了第一集的精巧计算,进入狱中寻找真相,而且进入的方式也很巧妙,利用长的相似性和换班,又在狱中使用手段见到了当事人,找到了父亲留下的线索,并且在危险来临时,成功波澜不惊地越狱。
第三集审讯当年办理父亲案件的警察,成功劫持并且地点设计的巧妙,但审讯过程毫无技术性可言,还因为情绪暴露了自己,好在在随后的监听中得知了猫腻,勉强挽回了男主一点颜面。
如果说前三集中有些部分虽然不合理,但因为情节推进过快,让人没心思去细想而忽略之外,基本上没有明显bug。
但从第三集后半部分开始,到第四集就彻底拉胯,首先是记者及她公开发行的书的出现,男主的人设是高科技傍身,还能随便黑入别人的系统,既然是调查父亲的死,又有明确怀疑对象,你塔马的随便用下google也知道有这么一本书的存在,难道你不应该关注所有针对怀疑对象言论吗?
何况还是轰轰烈烈的一本公开发行的书?
还要依靠别人告诉自己才知道?
这简直是个瞎子都能看出来的破绽,你想为父亲翻案的心也不怎么迫切嘛。
然后更令人不解的事来了,这剧的设定是近几年,当拿到确定的、足能致命一击的视频证据后,并且也知道对手神通广大,可以随意迫害任何一个人后,还是选择只在twitter上放出臆测的消息来引人注目和猜测,真正的证据却不放,非要选一个莫名其妙的节目的来公布?
结果被人把录像带的关键部分剪辑掉,失掉了重要证据。
像这种足以致命的证据,男主的人设,难道不应该从一开始就复制一份,或者复制N份,存放在不同的地方?
难道在twitter上放出消息引发关注后,不应该接着在twitter上直接公布视频?
在一个地方引发关注,却在另一个渠道上公布,受众群体都不一样,你前面引发的关注有个鸡毛用。
总之这波操作简直是降智处理,结果证据没了,战斗伙伴死了,与前两集立的人设简直是背道而驰,啥也不是!
然后就弃了,流水化的影视剧中简直是侮辱智商啊,网飞这两年突飞猛进,制造了很多不同类型的剧,财务指标良好,但工业流水化的背景下,迎合市场订阅故意做的一些破东西,水平之低也实在是令人咋舌。
我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豆瓣该剧评分已经跌破8分了,虽然我不爱社交,在家的时间比较多,但我搜剧的时候也会把8分以下的往慎重观看那栏放,不是因为看了一些公众号对该剧的吹捧,可能都不会知道这部剧。
如若不信
两天时间补完了网飞新剧#亚森罗宾#。
开局据说8.0,我看的时候还是7.9。
作为电视剧评分还不错,作为网飞的剧口碑属实一般。
既然剧名叫《亚森罗宾》*,就很难不让人不联想到BBC出品的《神探夏洛克》。
与神夏类似的,本剧也是将经典的侦探(侠盗)形象放置在当代社会背景下重新解构的剧情片。
有冒险、有悬疑、有时候为正义发声、有时候江湖黑吃黑——爽,这一点倒是符合网飞一贯的调性。
剧情还是挺精彩的,虽然本罗宾粉基本都猜中了剧情的走向看上去是个法国白人富豪家的项链失窃案,实际是个黑人基督山伯爵王者归来为父报仇的故事;同时自然地融合了种族歧视、社会舆论、新闻自由等政治正确话题,以及未免政治正确得矫枉过正了。
就是剧中剧的感觉,而且是反转加反转。
第1集开头的时候,以为男主阿桑是个落魄的小混混,被追债追得走投无路才萌生犯意去卢浮宫盗窃出展的“皇后的项链”*。
然后出现第一次反转,这个小混混不是因为被追债才想去偷项链;而是他原本就想偷项链,所以他才专门去借高利贷。
接着出现第二次反转,男主偷项链的动机并不是单纯的求财,而是为了复仇;男主父亲死于这个项链——男主的父亲当年就是因为这个项链而被送进监狱,后来在监狱自杀;男主的人生轨迹从此改变。
而此次出展的项链本应是早已失窃并且尚未归案的赃物。
第三次反转看上去是高利贷大哥打算黑吃黑先下手为强,但是实际上男主偷龙转凤换走了真的项链。
第四次反转男主在失主女儿面前其实已经暴露的,然而二十年前这俩人有过一段情,所以失主女儿自发地替男主保守秘密了。
第25集也都是这个路子套路套路再套路,反转反转再反转。
比如男主的父亲留下线索告诉男主阿桑自己是被失窃事主的女主人陷害的;男主阿桑查了一顿发现自己老爹可能是被当年的办案警察陷害的;审了一顿办案警察,男主选择相信办案警察“我是按程序调查”的说辞;却透过办案警察家的智能音箱掌握了办案警察和当年失窃事主的男主人之间不可搞人的阴谋……比如第一集开始一直在铺垫男主父亲在监狱自杀,虽然直到大结局对男主父亲的自杀也没进步一步说明。
但是感觉男主父亲上吊应该不是自杀,是杀手干的,参考女记者的死法;第二集回忆里,主角去监狱探视他爸,等着见他爸的时候,就是这个杀手刚好被狱警押送经过,当时还给了一个面部特写——我就觉得有隐喻;后来女记者被杀手杀了,尸体被发现的时候以上吊死亡的状态呈现的。
虽然很多地方的处理略显粗糙,犯罪手法和推理逻辑也不够严谨,以及常常为了凸显男主阿桑的睿智聪颖和英明神武而把警察和反派塑造得愚蠢又笨拙。
但是瑕不掩瑜,各种也设定也挺巧妙的,致敬原著也非常有心。
比如女记者家里的扑克牌,牌面“红心7”*给了个大特写。
比如男主在监狱里的时候,旁白是“亚森罗宾”在狱中的情节。
比如男主在火车上和老婆孩子聊到“奇岩城”*和“神秘的旅客”*。
比如男主采用了代号“813”*。
尽管如此,本原著粉也只能给出8.1分,再多一点儿都不行了。
这二十几年来,我脑补的亚森罗宾,应该是这样的↓
这样的↓
这样的↓
甚至这样的↓
但是本剧的男主↓
如果选角是我提名的那几个,我至少打9分吧。
哈哈哈哈。
总的来说这套剧还行,就是黑人男主太颠覆我脑子里的亚森罗宾了——尽管男主是《触不可及》的男主,被誉为法国国宝级男演员的Omar Sy。
按欧美人的审美,算是高大威猛、孔武有力那一挂的。
虽然但是,就怎么说呢,我对黑人男演员的审美真的就也就停留在威尔史密斯和奥巴马层级了。
再原生态一点儿都不行了。
我惭愧。
我检讨。
我尽量进步。
同时不得不佩服网飞就是厉害,能自己圆回来。
要说本剧有什么优点能让原著粉真心觉得情理之中又意料之外,显然在于人物的设定。
本剧虽然叫《亚森罗宾》,但是罗宾只出现在台词里、海报上、道具书上。
小说里的亚森罗宾是活跃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期的法国著名虚构侠盗/怪盗/绅士侦探。
网飞剧里的男主,是亚森罗宾的粉丝;日常爱好Cosplay亚森罗宾;视亚森罗宾为偶像;行事作风模仿亚森罗宾;犯案手法按小说《亚森罗宾》的剧情安排——他不是亚森罗宾,他只是继承了亚森罗宾的衣钵。
所以,男主可以选用黑人演员。
法剧中的抗日神剧, 不能说这个Lupin有多厉害, 只能说对手都是大傻子
这个虚构的21世纪中没有人脸识别系统,警察几乎是还在用80年代的方法破案,就这样,我们的主角还是扳不倒邪恶的资本家……我真的分不清哪个部分最奇幻
这逻辑让人怀疑现在制作的智商
這個也是有點編劇想寫什麼就寫什麼的感覺⋯
制作精良的快餐,套路+模板
?我很难因为推荐勉强自己打3星,好儿戏啊
第一集很燃
网飞PTSD
节奏紧凑 画面精致 期待下一季
emmm 得换编导了吧。。其实挺有意思的剧情,但情节衔接太牵强了。演员演技很可以,但很多东西编导没表现出来,导致剧给人感觉很生硬。作为观众感觉被强制拖上一辆急速火车,被动接受一个又一个新情节。。。
3.5
无法共情,可能是文化壁垒,我个人的问题。
年轻时候的小姑娘长得真漂亮
bug太多了点,后面两集严重拖沓,一季竟然讲不完一个故事
小儿科,白人是自命不凡,但他们不是傻子
啥时候欧美侦探间谍中的经典形象,像福尔摩斯啊,亚森罗宾啊,波罗啊,邦德啊能由亚裔黄种人来担当主角,我才真的相信所谓“政治正确”
还行,就是主角光环过分了
w K
基本把一个传奇塑造成了扯淡
e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