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常精彩的末世实验片,围绕着大地震中一栋没有倒塌的大楼展开故事,幸存者们以大楼为基点被划分成两个世界,彼此展开末日攻防战,每个人物、每处情节都有对应的隐喻,一幅浓缩的末日寓言徐徐展开……影片的世界观,是围绕“皇宫”公寓楼,将世界划分成两部分,1是皇宫内部势力,2外部蟑螂势力。
皇宫内部人,鄙视外部蟑螂人,然后还得靠掠夺、搜刮外部蟑螂人的资源来过活。
理想状态下,影片应该有两股矛盾张力:1皇宫与蟑螂的对峙与相持,2皇宫内部的分裂与崩塌,所有的矛盾都得落实到一个个经典人物身上,因此这个故事需要精彩的群像来诠释。
非常可惜的是,本片的人物群像没有做好,或者说没有推向极致,除了李秉宪,其他角色都不够生动立体(不够典型和极端)。
首先,皇宫内部的三大主角,只有统领-李秉宪相对立体鲜活,压抑且失败的上班族,蜕变成杀伐果断、一呼百应的大统领,然后又被自己人抛弃,典型的造像-毁像。
男二-丈夫欧巴,由忠厚体贴老实人到甘当爪牙的禁卫军,最后被真相击溃,属于被忽悠的好人群体,但弧光没做好,人物前后的转变对比不惊人,不尖锐,被洗脑的效果不明显,没觉得他做过什么出格的事,导致他后来面对真相时的崩溃,显得很突兀,难以令人信服,人物整体平平无奇。
女一-好好人妻,她在影片里充当“人类的良心”,善良的本质从来没有被极端环境和群体氛围影响。
但在如此严酷的环境里,影片没有表现她的“建设能力”,反而让她在享受稀缺资源的同时,对建设者(大统领和丈夫)各种“指责、埋怨”,显得她“坐享其成”,给人一种“只会提出问题,不会解决问题”的印象,因此被网友骂圣母。
三大主角崩了俩,皇宫内部的其他人物,戏份就更少了:那位支持李秉宪上位的那个女主任,本来是团队的二把手,她的心理状态,如何与一把手闹翻的,没有重点刻画。
还有那位,皇宫大楼的叛徒内贼,他从开头的皇宫打手,到结尾引蟑螂势力反攻大楼,这由爱生恨的过程也是一笔带过……那个揭发大统领的小妹妹,更是莫名其妙,她出场的作用似乎仅仅是为了揭发,人物非常单薄,死得也很突然,很无语。
皇宫内部的群像尚且如此,大楼外部的蟑螂势力,更连一个代表人物都没有,双方的冲突也是一笔带过,论为背景板。
群像寓言变成了独角戏,李秉宪一个人物显然无法诠释和承载影片应有的深度和冲击力。
而大楼内部的整合与分裂,大楼外部的敌视与误解,都因为人物群像的单薄失去了抓手,变得无足轻重,3.5星吧,流畅的叙事和李秉宪的精湛演出还是值得一看的。
《混凝土乌托邦》 第44届韩国电影青龙奖的最佳男主角李秉宪主演的《混凝土乌托邦》,李秉宪被誉为韩国最完美的男人,确实以一人之力撑起了整部电影。
以末日题材讲述一个城市末日寓言。
在现实社会的秩序混乱之际,人群中会立马回到秩序混乱状态的战时管制状态,秩序由绝军队与暴力来接管,经济秩序立马崩溃,进入计划经济,物资配给制的生活状态,就如电影海报一般,立马就会秩序重组生成新的权利意志的系统及核心人物。
可以与刚刚过去的疫情生活相联系一下,温暖的,干净的,有秩序的,善意的,便利的,物质生活充裕的城市生活是多么脆弱,又是多么短暂的。
还原小说《蝇王》的故事内容,一方面或是表现韩国在当今全球的身份秩序感,韩国与以色列所身处的全球政治环境中身份,所以全民服兵役。
而身处在目前的全球地缘政治的秩序里,韩国与以色列作为小国,在各个领域都爆发出了很大的国际竞争力。
或许可以电影中看一下当今全球地缘政治矛盾冲突中的各方利益的角逐,核心都是为了求生存而已。
首先,发生极端情况,最先需要的就是建立秩序,否则就会出现影片开始哄抢物资,鸠占鹊巢的情况。
就建立秩序来说,妇女主任发挥很好的作用,而且在后续工作中也表现出一定的自制力。
建立秩序需要信任,相较外来人的一盘散沙,小区内的人即使不认识,平时也能打个照面,这个角度来说小区内部是有优势的。
矛盾的出现是在是否驱逐外来这点。
从整个地区就小区未倒塌来看,外来人会越来越多,他们会慢慢形成一个更大的团体,相对小区人有大房子、更多的物资,在条件越来越艰难的情况下,外来人哄抢小区是不可避免的。
所以在中期内部秩序趋于稳定后,小区应该逐渐吸纳外地人。
同时,女人在剧里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男人在外收集物资,女人在家聊天撕逼,编剧对女人有很深的恶意啊。
正常情况应该是老弱妇孺留守,其他的人一部分保护家园,一部分外出收物资吗?
而且大家对外出队伍的危险性预估也不足,这种情况下意外减员是很正常的事情吧这个电影最后只有两个结局,1是被救援。
2是物资消耗殆尽,秩序崩坏,人吃人……
这个电影有个续集。
女主和同伴们努力的活着。
努力觅食,总是食不饱腹。
有次饿晕了,被几个歹徒轮了。
也不知道是谁。
后来,为了吃饭,色诱了几个蟑螂。
后来,争抢东西,失手砍死了几个女娃娃。
后来,女主由柔弱变坚强,历经艰辛,翻山越岭,终于来到圣地,就是人称世外桃源的一栋公寓。
从此,女主过上了幸福快乐的生活。
看了大概十分钟,我就知道会有人开始喊圣母的了。
实不相瞒,在这个乱喊 “圣母” 的年代,在女主收留那对母子的时候,我脑里也闪过这个词。
但看到后来,我认为女主并不是滥发善心,只是一个仍保有良知的人而已,如果这样的善良也容不下,这也算是得人人喊打的 “圣母”,那么这些人的心,该是多么地无耻无望。
私以为,如果女主不顾一切,即使牺牲周围的人,也要做拯救的事,那才可以算是没原则的 “圣母”。
可是女主并没有。
虽说她刚开始是收留了外人,但是当大家投票要驱逐外人的时候,她顺从了,尊重了大家的利益,也没搞什么事情。
后来,她劝说男主不要再外出杀人的时候,她是担心男主的心理状态,而她说的是以她(作为护士)得到的分配,已经够生活了,她牺牲别人了吗?
没有,她甚至试图保护男主的心。
然后后来的偷偷救助,她也不是主动找茬,而是一个跟她生活过的孩子在甜甜的呼唤她,她才用自己家(注意,自己家)的物资来接应一下而已。
她伤害谁了吗? “圣母” 个啥?
不过是一个稍微有点恻隐之心的正常人都会做的事而已。
后来公寓被攻破导致树倒猢狲散,更是跟她一点关系没有。
说到 “圣母心” 那个跳楼以死明志的男人更甚吧?可有些人就是习惯了条件反射似的,看到女的、好心的,就开始乱喊“圣母”。
这些人是有多阴暗厌女,一点正常的人性光辉都容不下? 还得找个现代“褒姒”来批斗揶揄一番? 以前是动辄喊“妖女,现在则是动辄喊“圣母”,我说这多少年了,套路都一样,还有人跟着喊,傻不傻?
反而是那个被有些人吹上天的狼头男主。
他才是公寓土崩瓦解的原因。
但凡他有一丝恻隐之心,或者理性点 — 有领导才能,他就该知道水清无鱼,不能斩尽杀绝的道理。
本来,他一个有着黑历史的外来者,被捧上了权力中心,那就该好好呆着,别搞那么多事情。
从驭人的角度,你已经是权力核心,就不该再制造矛盾争端。
从福报的角度,你已经占有超过属于你的了,就不该再赶尽杀绝。
女主虽说有一颗好心,也是有理性的,要不是那个男的赶尽杀绝,她也本不会捅出他的身份。
所以,这都是那个过度膨胀的男主自作自受而已。
而女主,也只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而已(这里可一点也不“圣母”)。
综上所述,我认为这女主根本不是那种被污名化了的、无底线、无理性的所谓“圣母”,她是一个有能力、有恻隐之心、在末世中理性保全自己与他人的正常好人而已。
如果这都容不下,那不是她太光明,而是你太阴暗而已,不要通过污名化别人来为自己的不正常正名。
本片是一部看似灾难片,勉强算科幻片,骨子里还是韩式剧情片。
剧情讲述的是由于大地震,首尔一夜之间变成废墟。
所有的建筑都已倒塌,只有皇宫公寓依然耸立。
剧情背景是在冬天,公寓外的群众想要进入到公寓里维系生存,公寓的居民为了保证自己的生存,则驱逐外人,双方对立的故事。
李秉宪的角色是因发生地震后,积极救火而被选为公寓的居民代表。
朴叙俊和朴宝英饰演的是公寓里的一对小夫妻。
本片是由漫画改编,并且整体剧情完全围绕着公寓发生,基本不涉及经济或政府元素。
整体都是平民百姓的故事,所以整体上世界观以及灾难背景还是很容易让观众代入的。
但是一部正经的韩国剧情片怎么能不影射财阀,政府,阶级对立呢?
没有阶级对立, 韩影就创造阶级对立。
即便大家都是平民百姓,在大地震过后,也被分为两种人:公寓内的居民和公寓外的外部人员,也被公寓居民称为“蟑螂”片子里对于公寓也有一个有趣的设定。
这座公寓是老式公寓,平时是被周边住新型公寓的人瞧不起的。
而灾难过后,想要寻求帮助的外部人员正是那些新型公寓的住户们。
没错,即使住个公寓,在韩国也有鄙视圈。
在灾难过后,新老公寓住户们的地位发生了大对换。
同时也为了老公寓的住户不接受新公寓居民埋下了伏笔。
灾难过后,李秉宪作为居民代表喊出了口号“公寓属于居民”。
带领着居民们以强硬态度驱逐外部人员。
朴宝英作为“救援派”,最开始就收留了一对母子,提出想办法和外部居民共存。
朴宝英的丈夫,朴叙俊则是在跟着李秉宪确保生存和听老婆的话救助外人两者之间不断徘徊。
以上是剧情和人物设定,但究竟拍成什么样呢?
========================剧透预警=============================答:就那样吧整部电影看下来,惊悚的地方毫无紧张感,煽情的地方感情顶不上去。
观众都看出来了,电影想拍人性挣扎,但没拍出来啊。。
剧情并没有惊喜,大家都能猜到接下来会演什么了。
用已经在观众脑子里的东西,怎么能给观众震撼呢?
问题有很多原因。
首先是剧本,虽然一般,但整体设定和故事走向其实是没大问题的。
但怎么就没有一丝紧张感呢?
很大的原因是因为主演李秉宪。
首先,李秉宪是这部电影里最大的咖。
第二,李秉宪自己的公司BH是这部电影的共同制作公司。
又出人,又出钱的。
可以这么说吧,这部电影估计是李秉宪想怎么拍就怎么拍了。
但这都不是最重要的原因。。
最重要的是,李秉宪的角色太“强”了。
剧情上,李秉宪的角色基本处于无敌状态。
李秉宪是主角,也是大反派。
正常来说,一般的电影剧情是反派雄霸天下,小人物主角忍辱负重,用大爱带领着人民,最终成为屠龙勇士。
但在这部电影中,李秉宪是主角啊。
小人物真的就是个小人物,被李秉宪全方位碾压,毫无还手之力。
而且紧张感的来源是需要观众代入主人公的角色,在主人公面对困难危机时而产生。
在这部电影中,让观众去代入谁呢?
这个是角色设定的问题。
电影需要一个有魅力的反派,也需要一个有充分魅力打败反派的英雄。
但由于咖位问题,造成主角英雄的缺失。
演技上,李秉宪全方位碾压方圆10米内的演员。
他是一点儿都没收啊。
屠杀式演技。
结果造成观感就是割裂感很严重。
李秉宪一个人的感情和周围演员,对手演员都不在一个频率,不是一个画风。
这点也就是造成,几乎所有人看完电影都说,李秉宪的演技是这部电影很大的看点的原因。
确实是很大的看点,因为他演得就只让你看到他一个人。
就像是别的演员还只是在扮演个剧情杀,李秉宪自己一个人在旁边演了一部《康熙王朝》而且有一点,在电影中后期,李秉宪作为大BOSS,碾压式演技也符合角色设定。
但在电影初期,还没进化成大BOSS的时候,他就开始演技屠杀了。
这点我在观影的时候,有感到非常违和。
演得确实是好,但是演得别的演员都接不住。
真的就是一部好电影吗?
然后说说朴叙俊。
他本来应该是那个小人物英雄,但荣获本片最佳脚演技奖。
英雄让他演成个傻子。
不是说角色是傻乎乎的,而是他的演技让这个角色毫无魅力可言。
在同一场镜头里,感情前后都是割裂的。
和朴宝英CP感为零。
你们演的是一对夫妻啊。。。
更别说他所有的和李秉宪的对手戏。
演技差了一个次元。
李秉宪是一点的都不照顾,朴叙俊也是一点也没硬起来。
朴叙俊这个角色是生存和道德两边都想照顾到,对自己身份和坚持的挣扎,其实是有很大的发挥空间的。
但是啊...朴叙俊本来应该是屠龙勇士,我在电影院看到他出来的镜头,都不自禁想要按快进。
在影片中部,到了朴叙俊开始黑化和后面变身屠龙的片段了。
这个感情转变真的是比火山石还要粗糙,毫无细腻可言。
他真的是浪漫喜剧演得多了,演技已经套路化,也没有进步。
还是回去演电视剧吧,大荧幕上看着他的眼睛,真的是太干太死了。
朴宝英。
美女不容易。
剧情和人物设定,对她这个角色其实设定得很脸谱化。
典型的圣母角色。
和朴叙俊演对手戏的时候,还要配合着对方的节奏。
(与李秉宪鲜明对比)能看出来朴宝英的演技也是比朴叙俊好得多。
在电影中,明明朴宝英的角色比朴叙俊更单薄,也没有朴叙俊的篇幅交代人物背景。
但演得就是比朴叙俊更像一个人,更活。
在朴宝英终于不需要配合朴叙俊,和李秉宪对戏的时候。
朴宝英接住了!
演技是和朴叙俊对戏的Another Level。
这才是电影级的演技。
我是来看电影的!
只可惜剧本不给朴宝英太多的发挥空间。
剧本对女性角色都很脸谱化,只有男性角色有心理挣扎。
剧情基本集中在男性角色身上。
以至于最后到了该煽情的地方了。
呃。。
我作为观众,心里是没有一丝波澜。
朴宝英演技好,也架不住剧情不给戏啊。。
总体来说7.5分吧无功无过的电影。
但也算是全程无尿点(或者朴叙俊出来的地方 可以快去快回?
)。
本片最大看点是李秉宪的演技,然后是朴宝英的稳定输出。
剧情和特效方面,没有什么惊喜。
整体也算值得一看。
叫来一帮子人反攻的,是那个分配粮食就早已心生怨恨的男的吧,反正早已心生怨恨排兵布线时日良久,这栋楼的管理层被斩只是时间早晚问题。
美食广场被放暗箭早已埋下伏笔,就是没有那个男的去叫人,出去的这帮人死的死伤的伤➕外面早把你这地界摸透👉说不定都不需要别人去喊人就能被下次的散兵打趴。
(有人用诸葛亮伐魏来反驳,我可笑死了,诸葛亮知道自己被你拿来搁这里对比吗,这栋楼多少个人诸葛亮掌兵多少啊) 有些人你骂一百遍电影中的人物是无效的,因为把人物去掉你怨恨的结果几乎不会有一丝一毫的改动。
你不喜欢这个角色的性格或者三观跟你不一样,却要把烂尾归咎于这个角色甚至演员🤣。
我看片尾的乌托邦才是片名这个乌托邦。
之前的旧乌托邦充其量就是个混凝土。
其实,类似的片子都不太讨巧,想在极端条件下考验人性,这本身就是很荒唐的事情,连“主”都说过了,不要考验上帝。
因为,你会发现,都是赤果果的不堪。
人,本身就是动物,天性里头隐藏着动物的原始本能,连法律都规定了“紧急避险”,何必用这样的场景来考验人呢。
本来,就经不起考验。
这场末世的原因,故事并没有交代,只是说,一场大浩劫之后,只剩下这一栋楼了。
逻辑上的硬伤不是剧情想要探讨的问题,完全可以忽略。
但是,一直有一个小小的疑问,除了这栋楼,即便是楼塌了,就没有生存的空间了吗?
这个疑问,故事里头有交代,其实,在“外面”,还有很多幸存者。
让这帮哆哆嗦嗦藏在公寓里头的乌龟,彻底成了一个笑话。
从长远来讲,经历浩劫后,生存是第一要务,首先得想办法解决衣食住行问题,坐吃山空也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故事的反响并没有达到预期,和剧情本身有莫大关系。
这样一个场景,如何拍好,针对哪个点是很需要导演功力的,况且,半岛的电影,向来以“敢说”闻名,冲着一顿麻辣火锅去的,结果就给一黄桃罐头,你说,这不“非常时期”的非常失望了么。
这下两口偷偷的在房间里吃个罐头,搞得像做贼一样。
而收留的俩住客,也相当的不把自己当外人,这基本的礼仪已经丢失殆尽。
以至于,女主从此圣母。
说到圣母,大概是大刘最厌恶的,所以在《三体》里头,把圣母的危害放到了最大,这种矫情,有时候会害死人。
身为公务员的老公,其实对这一套已经相当熟悉了,老婆要圣母,老公就得拼命。
在这个道德和秩序已经缺失的情况下,妄谈什么“圣母”,是需要付出惨痛的代价的。
所以,老公为了维护老婆的圣母,不惜做了“代表”的马仔。
当赤果果撕开了人性伪善的面具,面具下,不过是一副动物嘴脸。
谁也没比谁清高到哪里。
人在绝境下的求生本能,会把自己变成彻头彻尾的野兽,这一点是不可回避的事实。
我们能做的,大概只能避免这样的情况发生。
至于期待事情发生后人类的自我救赎,这大概是天方夜谭。
即便是“代表”,他本身也不算是个大恶之人吧。
然而,当一切未崩塌之前,他的世界就“被崩塌”了,这样的崩塌,由谁来负责?
当时既定的条框,所谓的文明,也没能解决所有的问题,吃人的野兽,无非是批了层伪善的面具,依然吃人。
“代表”在“乱世”中,找到了自己存在的价值,就有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奢望,他会不会为“公寓”战斗到底?
想来是会的。
只是“圣母”降临,谁也无法降服心中的恶魔。
其实整个故事精彩的地方基本集中在前头,以至于吊足了观众的期待,而最后却失去了前头的犀利,让人有了虎头蛇尾的失望。
在当时的情况下,每个人都想着活着,这个是最重要的“大事儿”,理性的去死和极端的想活,大概都没有什么问题。
但问题是,那些想着“理性的去死”的人,打心眼里并不想去死,而是想“活得更体面”,这就多少有点矫情的意思了。
其实呢,这里头的妇女主任,绝对是个“文明人”,她的意思,再明白不过了,但从来不说。
她既不做“理性的死”也不做“极端的活”,这种话,都会给人留下把柄,不如,做个顺水推舟。
“代表”其实就是这样被推到前台的,因为真正聪明的人,向来知道,在这种情况下,所谓的“代表”,不得不做一些脏事儿。
聪明的人,向来不会把自己陷入这样的境地。
但是,在获取实惠的时候,这种人向来不落人后。
所有的一切,都有冠冕堂皇的理由,让人反驳也反驳不起。
除非,逼得人“脱裤子”,然而,即便是脱了裤子,他也是站在“人民”的对立面的,不会得到丝毫的同情。
更有趣的是,在讨论要不要收留“外境人员”时,大家最大的问题,并不是资源配发的问题,而是在之前的“阶层歧视”。
有意思吧,这里的住户,有的是花了一辈子时间才进的小区,之前,他们花了太长的时间,在一街之隔的外面奋斗。
而他们为之奋斗了很久的“幸福小区”,在另外一帮人眼里,只是个“低档小区”,更高阶层的住户,压根儿就看不起这里的居民。
这一条赤果果的鄙视链,在文明存在时,就是这样堂而皇之的存在的呀,为什么没有人提出质疑呢?
而到了这样的绝境后,来拷问别人的灵魂?
故事的最后,老婆的圣母,让无辜的女孩丢了性命,也让自己的老公丢掉了性命,但给人“希望”的是,她被外边的幸存者救了。
在那里,大家没有尔虞我诈,没有图穷匕见,圣母般的生活。
这样潦草的结尾,实在让人失望,口碑崩盘也属于正常。
人类,从来没有体面的活过,揭开“歌舞升平”的粉墨,都是一脸的鸡皮褶子。
巧妙的是,故事里头有两个废墟中的手的镜头,一个放在了开头,另一个放在结尾,求,而求不得的绝望。
女主太恶心了,看似人畜无害的圣母婊,实际上是最大的恶。
她先打着心善的旗号,让老公陷入危险,后又看似善良的举动,害死了外来小孩们,最后打着大义的旗号想要驱逐代表,却让邻居小女孩陷入危机。
所以她做这一切到底为了什么呢?
难道真的是好心做了坏事?
又或者是她没考虑到自己的行为所带来的后果?
可是从她的表现可以看出来,她能一开始就感觉出李代表不对劲,能想到从阁楼破开墙壁进入李代表的家里,能找到李代表的藏尸处,最后敌人攻进来也能一眼看出局势不利拔腿就跑。
所以她一点也不傻,甚至有点聪明。
那我们回顾一下她做的事情:①她老公在李代表手下打工,她冷脸反对李代表,她老公就会被责难。
她向老公表达过担心,说明她心里很清楚这一点,可是即使她表现出很担心老公的样子,但依然我行我素不听老公劝告,让她老公陷入危机;②她给小孩送吃的被李代表发现,那李代表很有可能会对小孩们做极端的事。
她一早就察觉到了李代表不对劲,按理说她也明白这一点,可是她被发现时却依然很淡定的向李代表点头示意,仿佛一切都不关她的事一样;③她带着邻居小女孩去找李代表的罪证,如果被李代表察觉,那李代表很可能会加害小女孩。
经过这么多事她早就知晓李代表是个很极端的人,所以这一点她也知道,可是她依然完全没有考虑小女孩的下场,极力的劝说小女孩跟她一起去找罪证,甚至翻找东西的时候幅度很大,完全没有在乎李代表会不会发现,可能是觉得凭借自己老公的关系,自己是不会有事的,所以小女孩会怎么样跟她又有什么关系;④她让老奶奶说出实情,那李代表很可能就会被驱逐,而老奶奶下场可能会很凄惨。
她进到李代表房间的时候,房间干净温暖,这么恶劣的环境下老奶奶却被照顾的很好,她又不瞎当然看的见,所以她稍微有点思考能力就知道这一点,可是她依然极力的想找到证据驱逐李代表,完全不在乎老奶奶的死活。
⑤她把李代表罪证当着所有人的面公布,那事情就没办法被私下解决或掩盖,而这种激进的处理方式很可能会引起李代表的殊死一搏,从而给避难所带来混乱和伤亡。
她公布证据后,很聪明的扔下证据就退到一边,没有跟其他电影的主角一样向前继续质问和硬刚,说明她知道接下来会引发李代表反击,让避难所陷入混乱,所以这一点她也很清楚,可是她依然完全不考虑混乱会带来的伤亡,选择了揭露真相的同时,又选择了戛然而止退后三尺以求明哲保身,很明显想让别人来对付李代表,自己功成名就退居幕后。
从女主所有的行为来看,她很清楚自己做的所有事情带来的后果,可是她依然选择了这么去做。
那她为什么要这么做?
或者说她做这一切的意义是什么?
这种损人不利己的事究竟给她带来了什么好处?
这个我们不得而知,但是细看一部分剧情的话,好像能得到一些推论:从她的行为能看出,她貌似是一个很正义有原则的人,她觉得一个事情应该是什么样子的,那她就会去做,即使在做这个事情的过程中给其他人带来了直接或者间接的伤害,不管受到伤害的是身边亲人还是陌生人,她都不在乎,好像是要为了心中的正义和原则即便有牺牲也要贯彻到底。
可是她前期察觉不对却又隐忍不发,揭露真相后没有继续硬刚反而退居一侧,避难所被围攻时又第一时间选择逃跑,这些行为又说明了当她察觉到自己可能受到伤害时,就会放弃原则和正义。
她平时表现出的关心爱护每一个人,可是做事的时候却又完全不在乎别人的死活,这也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也就是说:当事情损害不到自己的时候,她是一个正义且有原则的人,但是当事情会损害自己的时候,她又没有了所谓的正义和原则。
平时没事的时候她是一个关心爱护别人的人,但是碰到事情的时候她又变成了一个完全不在乎别人的人。
前后不一,挺搞笑吧。
所以其实女主完全不在乎别人,可是却极度爱惜自己!
打着大义的名号,看似善良,却又一直在行伤害他人之事。
看到看不惯的人和事就会无所不用其极的去指责和针对,当事情闹大了以后,又以一副弱者的样子退居二线,让别人来承受后果和代价。
这就是妥妥的一个极度自私自利的小人形象嘛!!
也只有极度的自私才能做到如此吧。
大概这就是大家骂圣母的真正原因吧,看似人畜无害,正直善良又有原则。
但是实则极度自我,正直和原则只是事不关己时的旗号,为了自己一点点感受,完全不在乎别人死活。
后记看到很多评论说圣母所以给低分,实际上我觉得是冤枉导演了,导演很明显是在骂圣母的。
很多地方都是导演故意变现圣母自私的一面。
最后导演让老奶奶站出来给李代表说好话,说明老奶奶都知道李代表不能被赶走,但是女主知道却选择了视而不见,导演故意这么表达应该是想让观众看到圣母自私的一面。
让女主给外来人送吃的导致全被赶走,然后女主再次去送东西也没表现一丝的内疚,就好像事情不是自己导致的一样,完美演绎出了女主的不在乎别人。
把她老公写死,也是刻意的在最后关头还让女主两次拽着老公,导致老公被刺而死,这么表达就好像在说老公就是女主害死的一样。
最后马上就要大乱斗的时候,李代表想召集人手,结果被女主打断,导致本来还算坚固的堡垒很快被攻破,更给人感觉是女主导致了公寓这边更快的溃败。
甚至最后让女主活下来,感觉都是故意的写成这样的。
这么表达好像就是故意的写给观众,你看,女主这种圣母坏了这么多事,害死这么多人,最后自己却活的好好的。
周围的人下场越惨,而女主下场越好,就越突显女主自私。
李代表保护公寓越英勇,老公为了女主越委屈,就越显得女主做的事情错的越离谱。
至于邻居小女孩,领着补给享受着公共医疗,还一脸不屑的跟几个妇女吵架,很明显也是导演故意安排的,给人感觉就是受了别人好处还理所应当的那种令人厌恶的嘴脸,让人联想到网络上一些女的,她们觉得所有男人都欠自己,给自己好处是应该的。
这里是肯定故意这么演的,要不完全没必要演小女孩发脾气反击吵架那一段。
所以应该给高分,这种骂人的手段还真是,挺新颖的。
--后后记--- 帖子写了很久了,依然还有很多人好像没看懂,说什么女主善良挣扎良知特殊情况什么什么的,我也回看了自己的帖子,觉得自己有些地方确实写的不是很明白,今天改进一下。
(因为要写明白所以很啰嗦,已经看懂的人可以忽略!!!
) 其实辨别女主圣母的真假,只需要看最核心的一点,那就是:她是否让渡自己的“利益”。
这就和一些人嘴里说要态度、要立场、要仪式感一样,不管话怎么说事怎么办,你不掏钱试试?
核心是:“掏钱”。
我们把电影里的房间、食物和水、以及各种生存资源看成是“利益”,那女主做了这么多事,她是否真的让渡过自己的“利益”给别人呢?
答案一目了然,没有!
(除了少数的食物)而真正的圣母会怎么做?
真圣母会放弃自己的“利益”去帮助和救赎那些苦难的人,就像跳楼的那个人,他是真正的把自己的“利益”让渡给了别人,他才是真的善良仁慈。
当然这里我们不讨论圣母这种做法对不对,我们讨论下女主这个圣母为什么是既当又立的假圣母。
1、女主公开反对李代表,有让渡自己的“利益”吗?
几乎没有!
真正的让渡“利益”应该是身体力行的行为,例如私藏外人、送食物给外人、再或者更极端的搬出去跟外人共患难、私通外人推翻李代表等等有的是方法,而女主显然嘴上说一套身体却很诚实,最典型的证明就是曾在她家居住的小男孩去了跳楼男家里,说明女主并没有让渡或牺牲自己的“利益”给小男孩。
而公开反对李代表,除了损害一下男友的“利益”,和女主自身的“利益”关系不大,因为女主也是居民,即使男友外出失踪或牺牲了,女主也能正常获取该得的“利益”。
(当然可能有人会觉得男友的“利益”也是女主的,但是前面咱们分析了,女主其实不是很在乎其他人包括男友,少量的牺牲换取女主看似高尚的品德和自己内心的安宁,她是能接受的。
)2、女主给小孩送食物, 有让渡自己的“利益”吗?
几乎没有!
真正的让渡应该是女主和跳楼男一起私藏这些小孩,但是女主没有!
虽然这些事她做的话要容易很多,虽然跳楼男那里已经几乎装不下了,女主依然半点让渡自己“利益”的想法都没有,只是拿了点食物过去,很微不足道,而且跳楼男也提醒过她不要做这个事情,因为这个行为本身带来的恶果要比好处更严重,跳楼男都知道的事,女主难道不知道?
说明女主非蠢既坏,蠢肯定是不蠢,至于坏,到不至于真坏,只可能是女主根本不在乎而已。
3、女主带小女孩去搜证据,有牺牲自己的“利益”吗?
几乎没有!
真正的牺牲应该是自己去搜,后果自己承担,而不是带上小女孩,这里也看出女主既当又立的阴暗一面,因为这个事情只有两个结果:①搜出来了,那李代表完蛋了,威胁不到自己的“利益”,可能还有好处。
②没搜出来,李代表对两人释放怒火,一边是有老公背景的女主,一边是跟李代表有矛盾的小女孩,孰轻孰重一眼便知,小女孩的“利益”就是女主的盾牌,这盾牌会让女主的“利益”损失尽可能的变小,如果没有小女孩背锅,那女主即使不被赶出去,也会受尽白眼和数落,“利益”损失可能达到女主无法接受的程度。
(这里有可能是过分解读,可能导演只是想表现女主的不仁不义,根本没考虑搜不出来的结果。
但是不妨碍导演表达女主想拉人背锅的意图,因为诱导小女孩除了一起承担后果,几乎没有其它的用途。
)4、女主威胁老奶奶,有让渡自己的“利益”吗?
一点都没有!
真正的让渡应该是主动承担养老奶奶的责任、应该是为老奶奶想好后路,可是对话里女主只字未提,哪怕连欺骗都没有,因为女主很清楚李代表被查出问题,老奶奶就属于共同欺骗,说是同伙都不为过,女主和老奶奶都心知肚明,所以说到老奶奶儿子时才会干脆释放本性,露出那种威胁的嘴脸,和之前房间里的温馨气氛形成鲜明对比。
这里是唯一一次女主露出坏人嘴脸的镜头,也是唯一一次别人犯错(李代表和老奶奶的儿子之间的问题)和女主没有半点关系的一次,这个镜头总感觉让人那么深刻,就像是整天做坏事的人突然成为了正义的审判官,面对犯错之人没有任何怜惜,只有赶尽杀绝的念头一样。
5、最后,推翻李代表,有让渡女主的“利益”吗?
不仅没有,反而好像可以让女主受益!
探索队损失惨重,敌人马上就要攻进来,这时候真正的让渡应该是放下个人仇怨先顾大局,要么你先救治伤员、要么你先抵御外敌、要么你只身犯险去和外人谈判以减小大家的损失,这都是真善应该做的,因为这是所有居民的“利益”!
可是女主做的事情,像极了当年那句“攘外必先安内”,让人觉得可笑又震惊!
当然有人说女主也是普通人,想不到什么大局观想不到什么大家的利益。
可话反过来讲,普通人见到这个场面,还会觉得是不是居民是大事吗?
死这么多人不是更大的事?
敌人马上会来杀更多的人不是更大的事?
先确保活着的人的安全不是更大的事?
好吧,说到底,可能也会有人说:女主只是个小人物思维,不是真正的坏,她只是个女人,也不会想到外面的世界这么残酷,也不会觉得外面的人会进来杀人。
那我只想说:有时候,蠢比坏更可怕!!!
而这也不是最关键的,最关键的是,你知道她蠢坏了大事,你还觉得理所当然,还有她共鸣,还为她求情,甚至还跟她一起不思过不改变!
那你就是真的坏!
比蠢更可恨!
你可以说女主做了很多错事,导致了很多人利益受损,是因为她是个傻白甜!
但是你不能说因为她傻白甜就可以不承担任何责任!
甚至连骂名都不能背!
错了就要认!
而不是找理由找借口,甚至冠冕堂皇理直气壮的说人都会犯错而拒绝去背责任!
我们从整个剧情中也可以看到,女主做的所有事情,跟让渡“利益”帮助和救赎他人没半点关系,全程就是一个嘴炮+捣乱,损人不利己,像极了某些人整天嘴里扯着道德的大旗,却不干一点实事,即享受着既得利益,又惹出一堆麻烦让你去擦屁股,如果你还觉得这不是圣母婊,那活该你掉进杀猪盘。
犯错可以被原谅,但原谅永远不是可以犯错的原因!
(最后,有很多人谈论李代表,实际上电影已经给出答案,一开始驱逐外人时,是所有人投票的结果,李代表那时候还是一脸懵逼的小白,木讷憨厚老实听话。
结合女会长的话,他们选出的是一个自我牺牲自我奉献的人,实际上李代表只是绝大多数居民意志的一个缩影,他代表的是绝大多数居民的利益,而李代表的居民身份,个人感觉是暗指这利益背后的阴暗面。
)deepseek有时候问多了就会宕机
第2091部2023年,剧情灾难惊悚电影《混凝土乌托邦 | 콘크리트 유토피아》先吐槽一下,我是被科幻标签吸引来的,然后,显然是被坑了,哪里科幻了?
是大片大片的公寓?
还是大地震?
后面完全只是剧情电影。
哪里科幻了?
人物上,就看李秉宪一人撑着了。
(一个能打的都没有了,太辛苦了)夫妻两个的男人刻画的乱七八糟,不知道什么意思。
女的虽然被诟病圣母一些,但是毕竟也是没受灾没怎么吃苦,还能忍。
其实如果最后她选择去死,那才是好结局。
如果说她还有什么希望,比如还有孩子什么的。。
甚至说戏剧一点拍成罗密欧也朱丽叶的剧情,我觉得都会比现在的结局强。
现在就是她真的有种没事闲的,坑死所有人的感觉。
对于灾后世界的题材,那可太多了,如果不拍出一点新鲜东西,真的看不下去。
确实能拍的都拍烂了,讽刺的点也不够尖锐,矛盾的也没激发起来,最后的高潮莫名其妙。
从外面回来的女孩举报的动机是什么?
不是外面是地狱吗?
那结尾的一片祥和又是什么。。
看不懂啊,看不懂。
这个类型,如果说真算科幻的,我心目中唯一真神就是【迷雾】这个还是算了吧。
--我是水泥的分界线推荐指数:两星半,现实已经非常魔幻了,电影就不要拍的如此保守了。
女主舍小家为大家,好人有好报
我都想打零颗星,真的不想看圣母
。只吐槽一个点吧,别人的老公被捅了一刀:大喊我是护士张罗伤者躺下,让别人快去拿干净的布和毛巾;自己的老公被捅了一刀,没事儿咱戴个美美的发卡美美的睡一觉(睡得可香了老公硬了都不知道)
垃圾 圣母 两分全给李秉宪
只是一群普通人。你、我、他/她
本片最大的问题是,韩国人没有发展思维。自组织化等同组织于匪帮。除了捡东西之外,几乎没有任何生产生活。大地震之后,物资越匮乏,越应该组织生产,争取自给自足。哪怕组织人种蘑菇呢?而且为啥要搞对立?还要这么严重……皈依者狂热不应该出现在所谓首领身上…不过这种情况历史上确实发生过,奥地利美术生阿道夫……
看到快结尾才发现主角是物业队长李秉宪,“精神业主”与“区外游民”的张力一下就没有了,剩下的只有对高房价的控诉。末日气氛渲染得还行,其他的中规中矩。
圣母表实在引起了心生理不适
建议韩国人把声嘶力竭地胡说八道纳入非物质文化遗产。
浪费时间,真是,超级难看。
愿电影里没有圣母。女主到新地方第一天,就已经开始自我感动了,如果有第二部,这女的肯定会把新地方搞乱了。240227//
故事的设定很精彩,可是却白白浪费了那么好的题材,尤其是矛盾的凸显,并没有在表达上呈现拉扯的张力。更惨的是结尾拍得太草率了,没有给出任何有建设性的期望,就像是编剧突然创建了一个莫名出来的社会,没有原因,没有来由,没有交代运作体系,他们的食物哪里来的,他们怎样面对越来越多的逃荒者,他们的生存机制如何。共产主义乌托邦如何实现,全是问号。李秉宪的演技自然是全片的大担当,除此之外,其他人都不值一提。从角色上来说,最恶心的就是圣母婊女护士,最符合素人纠结的心理,但却没有好好地演出来,可惜了。
一般 勉强及格吧 李秉宪真的演技跟别人不在一个维度上 权力和暴力真的让人上瘾呀 就李秉宪一个人能让人感受到点末世乌托邦的严肃感 一切换到别人就感觉像闹剧儿戏了 让人好难入戏 男女主真的太韩偶了 拍这种题材真是不行 尤其女主调查真相去摇晃老奶奶 瞪着眼睛 眼白露出来那么多 凶的要死去摇晃瘫痪的老人家 那神情跟反派似的 一点也不符合她这所谓的善良人设啊 只能说明演技太差 男主也是 演的就很呆很糙 前后情绪转变处理很差 显得特别突兀结局是什么鬼呀 莫名其妙结束 感觉很鸡肋 好歹这么大的名字呢 深意还是欠缺了
多一星给李秉宪。做最轻松的的工作,享受最好的物质待遇,惹最大的麻烦,有事跑最快的路,站最好的道德点,还不需要承担自己造成的恶果的责任。末世先杀圣母!最后的结局,这么惬意的日子,没看到生产种田,物资是哪里来的呢?肯定是其他的圣母送给他们的。
女主是太圣母了点。。。
嗯.......看过了很难讲有些地方还不错,有些地方难讲通讲人性的电影 共鸣点还是有的于是别太严谨,在加一星吧
肯定会想起一些,但是对于人性的复杂完全没有写出来啊
李秉宪在其职业生涯中展现了其难得一见的韩式演技!——评分怎么这么低了,不至于吧,不过圣母人设的确是讨人厌 ——算了算了改四星吧,挺完整的一个工业电影。怎么突然间就目睹了韩影的衰落呢?
3.5 回想2023年我个人看的韩国电影,好像从完成度、整体性和情节立意来说,这部真的是唯一一部能留下点印象的。尽管这种末世寓言类的电影真的不再新鲜了,但作为韩国出品,你还是可以窥见人家电影工业的完善和领先程度。
李秉宪值得再一个影帝。朴宝英也该拿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