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最后还是不自觉的跟随女主落泪了,落泪的原因大概是因为最后剩下的女主的悲哀吧!
她做了一切她觉得是对的事情可是自己并没有快乐也没有因此而得到什么,反而失去所有,自己的后半辈子成为研熙而活着。
可是却在所有人都惊叹于能够亲耳聆听徐研熙传奇版歌声的时候,遇到了真正属于郑昭宥的评价。
原来从来不是别人的错,都是自己的嫉妒心和自卑心在作祟,让所有本该属于自己的被自己失去。
男主和女二的情感并没有什么感人之处,反而因这段感情衬托出的女主的疯魔特别好。
三星完全是为女主韩孝珠的演技打的,剧情的设定和人物情感的设定都没什么太大的意义。
青梅竹马始终敌不过缪斯所带来的一切。
于是报复、自甘堕落、不情愿却需要的模仿…其实,女主最让人心疼的是以为自己什么都失去的时候才明白过来是自己的自卑心让自己到最后连自己都失去了。
在开赌场的人眼里,每一个走进赌场的人最后都是输家。
因为人性的贪婪和执念,赢了会想要更多,输了会想赢回来,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最特殊的那一个,但最后其实每一个人都是最普通的那一个。
这样的道理放在爱情里面同样适用,一旦你告诉自己要赢,那便已经开始输了。
《解语花》的故事讲述的是从小相识的好朋友素律和妍熙以及金允宇三人的爱恨纠葛。
素律从小在劵番学习正歌,这是一种专门为贵族阶级准备的音乐,而她们也被培养成供贵族阶级娱乐的解语花。
在电影里面解语花被解释为通晓男人心意的意思。
只可惜这样的事情,大抵还是女人的一厢情愿。
素律与妍熙相识于微时,两个年龄相仿的女孩子自然而然成为了至亲好友。
那个时候,素律几乎拥有了一切,天生的好嗓子,被认为是劵番的接班人,拥有一个自己仰慕并爱着自己的爱人,似乎一切都很美好。
直到那场晚会,一直认为自己会成为“朝鲜之心”的素律,没想到自己的爱人苦苦找寻的歌者变成了自己身边的好友,并且还是自己阴差阳错的一手促成,从这一刻起,素律心里的平衡就已经被打破,而压死她的最后一根稻草,便是金允宇的情叛。
或许失去劵番,失去成为“朝鲜之心”并没有什么,但是看着自己深爱的人,自己千万百计想要在一起的人,向着自己的好友倾诉衷肠,两个人相互拥吻,这才是掐死素律的一双手。
从这一刻起,素律便只想赢,赢会本来属于她的一切。
也是从这一刻起,注定迎接素律的是悲剧。
毕竟在爱情里面,那有输赢,你越是想赢,输的不过是越多。
看完电影,很多人会骂金允宇是渣男,明明为素律许下了誓言,最后还是始乱终弃,可惜了素律的一往情深。
只是你不明白,一个人若是不爱了另一个人,眼里又怎么可能会看到她所做的一切呢?
素律到最后也没明白,所以在听到后辈评价那首“爱情 谎言”的时候,才会忍不住泪流满面,不断喃喃自问:“为什么那时候就没发现呢”,这句话是说给金允宇,也是说给自己。
只是那时候深陷情潭的素律不会明白,也不会想到,哪个人能在输掉自己原来拥有的一切时候,转身离开呢?
所以素律到最后也没有赢,也没有明白为什么自己深爱的男人看不到自己付出的一切,看不到自己的爱。
到最后面对自己的不在是眼里满是爱怜的爱人,而变成了想要掐死自己的仇人。
《解语花》算不上一部好的电影,在故事叙述上有许多的瑕疵,金允宇和妍熙的爱情似乎是为了存在而存在,对两个人的刻画上,也没有进一步的挖掘,也难怪很多人看完了,根本不明白,他们如何相爱又如何这般对待素律。
导演又似乎想用大时代的背景去驱动故事,到最后我们就看到了这样一个有些鸡肋的故事。
不过好在韩孝珠的演技挽回了故事,“花珠”的颜其实真不适合演心机,腹黑的人,因为这张脸怎么看都是邻家姐姐般的天使面容,可能最适合“花珠”的角色真的是《内在美》,《只有你》里面女主的那种感觉,“上天派下来的天使”来拯救男主的。
不过,电影里面韩孝珠通过细腻的眼神变化真的是很好的演绎出来一个女孩子在被抛弃,恼怒,嫉妒,愤恨,报复,挽留这个过程。
素律到最后也没找到自己的那朵解语花,于是把自己变成了妍熙,或许这样自己爱的人才能爱上自己。
于是在爱情里面没有了素律,没有了那个天真,擅长唱正歌的素律,只有了那个唱不好流行歌曲,只能当妍熙的素律。
如果时间能倒回去,素律若是没有那么想赢,若是素律放手,放开情叛的金允宇,放开背叛自己的妍熙。
或许最后会有一个被后代称赞的正歌歌手素律,或许她也能找到自己的解语花,获许多年后,她已经不记得那个曾经对自己山盟海誓的金允宇,还能对自己外孙女打趣说,“人生那么长,总会遇到渣男”。
可惜,没有如果,这一切都在素律告诉自己要赢,要赢回自己认为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的时候,结果就已经注定。
只可惜那时候素律不知道,爱情,本来就不属于任何人,爱情里,那有什么输赢。
最后都是输家,只不过你变成了我,我变成了你!
昭瑮,表面上拥有一切的人,就不应该得到照顾么?
因为努力而拥有一切的她就连背叛都不能喊痛,要强忍着伤心和难过,看着自己最在乎的妍熙当着面说"允宇说过会找到在一起的方法,他一定还在找",这是在赤裸裸的炫耀么,然后还让昭瑮帮忙找唱歌的地方。
昭瑮有一个坚持做一个纯粹的艺人的梦想,可是在日本军官送她浴袍的时候,转身就被妈妈的话打破了。
曾经允宇答应她只给她一个人写歌,让她唱出"朝鲜之心"的男友,转身就看着她的闺蜜两眼发光。
说好做一辈子唯一的朋友的妍熙转身就和她的允许哥哥接吻。
昭瑮不是没有拒绝过诱惑,没有坚持过自我,只是当一切自己所信仰的东西都消失的时候,所有的一切都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虽然是她一手将妍熙推到被迫杀人的境地,但她在日本军人抓捕妍熙时,依然选择挺身出来保护自己的朋友。
她这样一面伤害自己所爱的人,一面又不顾后果的去帮助他们,到最后却换来妍熙的一句"我什么都没有偷"和允许的"你变成什么不关我事,都是你自作自受"。
那为什么她什么都没有了呢,妍熙,允宇哥哥和她爱的唱歌就消失不见了。
本来是受害者,反被他人当作自作自受。
直到半个世纪后,有个年轻人说起《爱情 谎言》这首歌与众不同,将传统唱法用到歌谣上,歌声的每一个音调,每一个节拍,完美的恰到好处,又极其凄凉,是至尊中的至尊。
扮演着妍熙的昭瑮流着泪说道"那么好为什么没有发现呢"。
原来她一直都那么好,只是她在意的人没有发现,那个时代没有发现。
这片子所表达的爱欲、嫉妒和宿命,是非常精致的,但可能中国观众对朝鲜时调没有太大的兴趣,所以很难唤起共情。
歌谣的命运是经线,爱情的陨落是纬线,最后三个人都走向了非己所愿的结局。
第一女主当然是因为嫉妒黑化的这位,点睛之笔是半个多世纪后终于有人听懂了她包含着悔恨和痛苦的歌曲(《爱情是谎言》,ost里有,十分动听),终于才有人知道了她的好。
可是三个人的故事已随风尘化。
这是一部无限伤感和痛楚的片子,看之前请做好心理预期。
它幽怨的芬芳能把你的心撕碎。
这是一部看完后心情很沉重的片子,不是因为年代的厚重感,而是女主的转变,从她一件一件失去她的东西的时候,心情就开始沉重了起来。
这部片子的爱情观并不正确,这种出轨的爱情本来就是错误的,偏偏妍熙和允宇一副堂堂正正的样子不懂收敛,相爱没有错,但是用错了方式,毁了本该美好的一切。
或许允宇开始确实喜欢素律,但是爱好不同,允宇接受的是西方思想,对于老派的正歌是并不喜欢甚至有点反感的,而素律喜欢正歌也只适合唱正歌,在和妍熙日日夜夜一起工作交流中和妍熙产生感情,应该有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她的歌声,《朝鲜之心》里的歌声几乎唱到内心深处,那时候的允宇看着舞台上的妍熙就是陶醉的,他们观念相同合作默契,会喜欢上对方确实是再正常不过的事。
他喜欢素律,但是和妍熙产生的是爱情。
但是他们忘了素律,重视友情,对爱情忠贞不渝的素律,因为把自己所有的感情都给了这两个人但却遭受背叛,被仇恨冲昏头脑,内心被嫉妒蚕食,所以开始失去自己,开始不择手段,开始复仇。
内心巨大的空洞无法填补,复仇也无法让她获得快感,但至少,她活了下来。
本来有些讨厌女二,但是她在雨中对素律喊“是你自己让你变成这样的!
”虽然有些恬不知耻,不过这强调了这不片子让人想要知道的观念,无论遇到什么事,都不要失去自己。
但素律变了,即使她依旧爱着他们俩,妍熙抛开小三身份,内心依旧还是当初纯洁的百合花。
到底是谁做错了呢,谁都没有错,但又全都犯了错。
素律和妍熙,本来都是最好的解语花,一个唱正歌,一个唱流行曲,将世间喜乐哀愁娓娓道来。
但是一步错,步步错,妍熙死去,素律走错了人生的路,一辈子无法快乐。
女二的歌声真的很好听,韩孝珠真的很美。
很多人会把故事的核心归结为三角恋,可我想,那也许并不是导演想说的。
在我眼里,故事的高潮也许是素律对着留声机,哭着学着妍熙唱着《朝鲜之心》这段,这种践踏着自己骄傲的自尊心,去努力迎合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心情,韩孝珠表现的真是棒极了。
看着电影跟着女主流泪的我,即使现在写着影评,听着《朝鲜之心》,也有一种悲从中来之感。
很多人问,女主为什么不报复男主,而折磨女二,真是一部三观不正的大男子主义电影。
可是,女主决定报复,真的只是因为男主吗?
或许,爱情只是最后被撕扯下来的遮羞布,给女主的“报复”有了一个最合理的安慰自己的借口。
正如女主在雨中说的,“我希望你消失…”可是消失后呢,女主却在余生中成为了女二的影子。
二十世纪四五十年代,真的是很神奇的年代,不论是在亚洲、还是欧洲。
有太多的故事,值得人去述说。
正歌的地位受到了流行歌曲的冲击,“流行歌曲,之所以叫流行,是因为很快会被人们忘记。
”女二离开歌妓学院时,妈妈如此说道。
在这样的冲击下,必然有人会被毁灭。
素律真的爱过允宇吗?
难说。
即使再努力地成为别人的影子,从小高高在上的素律,怎么能体会平民生活的痛苦,怎么能体会爱一个人而不得的心酸。
又怎么能唱出打动人心的歌。
这也许是她嫉妒妍熙最主要的原因吧。
最后,爱死了素律这个角色。
这部片子好,在大历史,华丽布景,精美拍摄,美人才子的包裹下,讲的其实是广大女青年经常被困扰的热门话题:男友跟闺蜜跑了,咋办。
一开始,女主各方面条件都比女二好。
她拥有美貌,歌技,和有音乐才华的富二代海归男朋友...不仅如此,她的男朋友还有强大的朋友圈,介绍她认识当时最红的流行歌天后。
她得到了在天后面前展示才艺的机会,她几乎得到了男友的求婚以及帮她出唱片的承诺...当一个女人拥有一切时, 她会有一种“我很善良”的错觉,因为帮助别人会增加她的优越感。
她自然而然的,居高临下的帮衬着女二,她最好的“唯一的朋友”。
她犯了致命的错误,为此后悔了一辈子。
她低估了女二的能力。
天后和男友都觉得女二比她会唱!
说好的“韩国之心”眨眼就换了人。。。
写歌,录唱片,开演唱会...欧巴,不是说好了捧我吗?
你的良心被狗吃了吗?
震惊,嫉妒,自卑。
隐忍,挣扎,成全。
继续被忽视被冷落被排挤。
看着闺蜜事业红红火火,虽然心里酸酸的,但也不能怪她。
毕竟是自己介绍她认识天后和男友的(自己犯的错,再痛也要忍)。
但你们俩背着我乱搞就不对了。
一切的委屈都有了发泄的理由!
黑化,报复。
烧毁唱片,迫害狗男女,出专辑...这些都不是目的。
女主只是想刷一下存在感。
她要的只是回到从前,有闺蜜有男友的日子。
当她发现自己再怎么折腾,前男友都当她是透明人的时候,她开始恨。
闺蜜和男友的死都可以说是她变相杀害的。
片子好就好在体现了人物心理的复杂性和一个人从善到恶的过程。
她不仅需要爱情友情,她也有事业的追求。
她的爱迷了眼,以为男友和天后的标准就是唯一正确,她盲目模仿女二,完全忘记“有高超欣赏能力”的日本局长爱的是她的歌。
她丧失了“你觉得老娘不好那是你瞎”的傲骨。
对,就是傲骨。
她丢了傲骨,才会冒认女二的身份来获得名利,最后却被一个青年人点醒。
那个moment应该觉得一辈子都白活了吧。
最后, 韩孝周演得好!
电影让我想到《赎罪》。
皆因女主一时恶念,葬送了至亲至爱和自己人生的故事。
但是私以为,《解语花》的剧情流畅度没有《赎罪》来得好。
虽然呈献了精美的画面、考究的布景、韩孝珠精彩的演技和美貌,电影主题却并没有相称的深刻,相反处理得很草率模糊,让人不知所云。
女主是恶人。
大义上,她背叛国家,与日本侵略者同流合污,私节上她因妒生恨,害死朋友爱人。
然而和电影《赎罪》不同,影片并没有花很多篇幅去表达她的负罪感,相反用了大量篇幅讲述了女主是如何被渣男和闺蜜联手背叛,变成了常见的“防火防盗防闺蜜”的故事。
也许,影片的英文片名更能说明主旨:“love,lies”,爱情,谎言。
但影片的野心难道只是为了表达一段夭折的男女情爱吗?
导演让男主几次义正言辞地对女主说:“正歌是为了纨绔子弟所唱,而我写得歌是要给劳动人民听”,可见他并不希望,只是塑造一个渣男怨女的三流爱情故事。
他笔下的男主是有着情怀与抱负的。
女二可以实现他的理想。
于是我想影片怎么样也要留一些这样的镜头:劳动人民如痴如醉地听着女二的歌,获得了心灵慰藉。
然而,并没有。
我们只看到衣着时髦的女二,在类似大上海舞厅的地方风情万种地歌唱,底下站着身份模糊的听众。
如果没有历史知识,我们并不知道底下站着的是什么人。
难道一定不是纨绔子弟吗?
难道一定是男主说得黄包车夫、矿工吗?
所以作为观众,我也没看出来女二就比女主进步在哪里,只能自行脑补。
那么男主变节女二的理由,就经不起推敲了。
影片的另一个败笔,是一开始就把男主和女主设定成爱人。
男主山盟海誓,非女主不娶。
然而遇上女二,男主又轻易变节。
之前的诺言沦为一纸空话,没有一个镜头表现男主是否愧疚。
作为女性观众,这个观感太糟糕了。
女孩子生命里,总会遇上或听说过一个把承诺当成口头禅和泡妞手段的男人,无论他以何种理由死去,是反击日本侵略者还是因为吃口香糖噎到,都不可能改变男主渣男的印象。
我想女性观众也实在不能把“连自己爱谁都搞不清楚,轻易变心”的男人,和需要持久的毅力和唯一目标的“抗日英雄”联系起来。
虽然,我认可导演想要表达的主题,纵然被背叛,也不能放弃自我。
然而借着男主的口,却分外讽刺。
结局处,男主在给女主的信中说:“虽然失去了我,但我希望你不要失去自我”,然而,这番话只是冷掉的人生鸡汤,没有任何实际意义和温度。
你让女主怎么可能不失去自我呢?
她全心全意满心欢喜等待的爱人背叛了,她真心与付同甘共苦的姐妹在明知道她心意的情况下抢走了她的爱人,她作为歌者的自信被爱人轻视和痛击,她从小长大的券番在日本占领的局势下摇摇欲坠。
构成她自我的要件被一个个抽离羞辱粉碎,而始作俑者还是她最信任的两个人。
而男主居然让她保有自我?
这不是已所不欲非施于人吗?
典型的捅了人刀子还不准别人喊痛的耍流氓行为。
影片最吊诡的一点,唯一可能真正有那么点欣赏女主歌艺的,是那个日本警察局长。
所以导演你到底是怎么想的……最后大家一个劲地同情起女主了嘛。
然而,女主虽然是恶人,但她毕竟良心未泯。
结尾处,伴随着缠绵悱恻的主题曲,女主苍老容颜里,能看到深深的悔恨。
她害死了他们,同时也成全了他们。
她本以为男主是人品低劣的花花公子,轻易许诺又轻易变心。
女二也没什么特别,会跟她一样,一旦男主厌倦了就会被抛弃。
没想到因为她的嫉妒,造成两人阴阳永隔,男主用殉情而死反击了她。
相反他们成为了不朽,而她只能成为他们的替代品,卑微苟且地活着,连自己的真实身份都不敢承认。
多讽刺多吊诡。
明明爱情里她先到,可是好像她才是那个不堪的小偷,是那个多余的人。
世上有千万种幸福,却只有一种孤独:你那么好,他和她都不懂。
《解语花》就是这样一个关于孤独的故事。
<图片1>从小被培养成一朵“解语花”的郑昭瑮,在券番内出生长大,远离外界纷扰,唱正歌就是她生活的全部。
妓生,她传统歌舞技艺精湛,只做纯粹的艺人,不为攀附权贵而出卖自己。
作为女人,她不怕付出,想要的只是有人爱,有人懂。
她有尽心栽培她的妈妈桑,有同窗闺蜜徐妍熙,个青梅竹马的恋人,是留日归来的流行作曲家金允宇。
瑮就是那种会让普通人羡慕甚至嫉妒的女孩——她纯净又完美,还什么都不缺。
正因为如此,当这世界一点一滴碾碎她的全部希望时,没有谁曾留意第一张多米诺骨牌是何时倒下的。
言之凿凿教导她艺人操守的妈妈桑,转背就将她送去警务处长府上做“特别演出”<图片2>曾经承诺要给她写歌,让她唱出“朝鲜之心”的作曲家男友,转背就看她的闺蜜妍熙唱歌看得两眼闪闪发光。
说好一起守住传统正歌的闺蜜,转背就决定改唱流行音乐,为自己植根的贫民阶级代言。
<图片3>蜜当然也有资格追求自己的理想。
四、五十年代日本殖民统治下的朝鲜,正处于新旧交替的时代,变革的种子在空气中发酵、传统艺术受到流行音乐冲击。
允宇有理由选妍熙唱自己写的歌。
他曾几次对昭瑮坦白说:正歌只有达官贵人、纨绔子弟才有条件欣赏,他要写的是唱出贫苦劳动人民心声的歌。
<图片4>他眼中的昭瑮纯得如一张白纸,未沾染过民间的烟火气。
而妍熙生于贫困,自幼被好赌的父亲卖入券番还债,对歌中的情感有着真实体验。
昭瑮在大雨中哭着问允宇:你从没有听过我唱歌,为什么是妍熙不是我?
<图片12>是啊。
即使她是从旧时代的花圃中孕育出的花,如果有心,难道不能发掘适合她盛开的新土壤吗?
难道不能在判她出局之前至少给一个尝试的机会?
然而他只看到她拥有的一切,没有看到她内心最需要的其实是知己的认同:她那么美好,不缺这点机会。
她那么美好,何须嫉妒他人。
虽然失落,她仍然理解了他们。
男友信誓旦旦地承诺只爱她一个,闺蜜又能找到施展才华的机会,她有什么理由耿耿于怀呢?
所谓解语花,不就是该理解身旁的人吗?
可是,和她最亲密的这两人,并不是她的解语花。
他们沉浸于音乐创作,几乎忘了特意赶来支持的昭瑮的存在妍熙公开演出,男友居然忘了邀请昭瑮有些失望,至少妍熙还记挂着她,重要的时刻愿意与她分享因此,当她为自己“小心眼”感到不好意思,回头给闺蜜送花时,撞见了这彻底压垮她的一幕<图片5>一个是不久前才赞过她“像桃花一样灿烂”,才许诺过非她不娶的允宇另一个,是将昭瑮称为“唯一的好朋友”的妍熙先失去对做妓生的信念,再失去改做歌手的好机会,接着又同时失去了恋人和闺蜜。
即使再乐观再宽容,她的内心也随着自己的生活瞬间崩塌。
她不知道,也无从知道:自己不是输给了闺蜜,而是输给了时代。
她生于斯长于斯的旧世界正在分崩离析,以允宇为代表的那一拨受过高等教育的“进步青年”,追求的是自由。
他们视一切传统礼教和道德观念为束缚,只愿解放自己的本能,遵从内心的渴望。
在他刚回国时,就曾对昭瑮表明态度<图片6>他当初可以不顾妈妈的反对与妓生交往,现在当然也能做得出不顾自己已有女友,只管大胆追求真爱的事。
同样被他感染得如此“进步”的妍熙,又何尝不是这样想:真爱大过一切,谁不理解他们,都必定是陈腐的观念作怪。
他们以自由之名,错得理直气壮,对昭瑮毫无抱歉。
<图片7>她所爱的、所信的、所期盼的全都被摧毁,能够伸手抓得住的只有面前的孤独和绝望。
一朵再清新温柔的解语花,被身边最亲密的人忽略、背叛、抛弃,也会结出恶果。
“任何人都可以变得狠毒,只要尝试过什么叫嫉妒。
”<图片8>她的黑化几乎是必然。
没有畅快的复仇,只有三个人各自悲剧收场。
她始终抱有一丝希望——只要这世界上还有一个人能懂她,或许一切还可以回头。
然而伤害她的人从不曾真心愧疚;旁观者只当她自作自受;她的希望换来的也只是一次又一次被推进更深的绝望。
<图片9>真正从歌声里听懂了她的人,出现在半个世纪之后。
当她已经老去,彻底抛弃了曾经的自己,却意外听到陌生的年轻人盛赞那首饱含她愧与恨的《爱情谎言》:“每一个音调,每一个节拍,都完美得恰到好处,又极其凄凉。
虽然不知道其中有什么故事,却能完整地感受到歌中的心意。
”只是,那么好,当时为什么没人发现呢?
<图片10>虽有韩孝周、千禹熙两位青龙影后联手,但《解语花》在韩国的票房成绩并不很好,这跟导演没有将时代环境对个体的影响刻画清楚有关,以致观众对男主女二的情感变化产生极大的突兀感。
即便如此,韩媒依然评价这部电影:“光看韩孝周的演技就已经值回票价。
”不过在我看来,除了片中另一位青龙影后千禹熙也贡献出了满分好演技,出演过大热剧集《请回答1994》的柳演锡也表现颇佳。
(至少渣得我真的蛮想neng死他)加上复古唯美的画面,清新精致的韩服,演员自己吟唱的OST,都值得看完全片。
另外一点惊喜的小发现:这并不是三位主角第一次合作。
在之前我们介绍过的电影《内在美》中,千禹熙和柳演锡都饰演了韩孝周的恋人,并且还有吻戏哈哈哈哈<图片11>欢迎关注我的微信订阅号:小红帽研究所,微信号xhmyjs
这是一部没有男主的影视剧。
只想对男二和女二说:从未见过如此厚颜无耻之人。
如果当初男二、女二能和女主谈谈,说明白自己的真心,多一些真情和责任心。
对于女主这样真心对待他们两个的人来说,或许也都放下了。
最忍不了的就是,男二女二竟然还能恬不知耻的说都是女主的错。
请记住,我们生活在社会之中,我们都是社会人,你们“高尚的爱情”不能不顾其他人的看法,(说到这里,我也是郁闷,男二女二有感情的时候,身边竟然没有一个人有反对声音!!!
)更何况这个人还是这段感情的受害者。
(这当然不意味着男二女儿要始终背负负担,无法生活,但他们两个的这种行为是十分不妥当的。
)想问男二女二做的这些事可有丝毫顾及过女主的感受,就是那个他们口中唯一的朋友和两年后的妻子,倘若这就是他们对待爱人的方式。
我何其幸运,从未遇见过这样的人,都不敢想被你们爱着是多大的负担。
对于女主,真心何必为了两只狗溅自己一身泥。
当男二为女二出唱片没有事前告知你的时候,当女二明知是你的男友还不保持距离的时候,当他们两个在一起但并未告知你的时候,当男二一次次拒绝你去救他的时候,当女二丝毫没有意识到自己错而埋怨你的时候,当男二掐着你的脖子的时候…你都应该放弃他们,你的一片真心喂了狗。
女主终究都是一个软弱的傻孩子,倘若有半分他俩的那份可耻,女主都不会如此。
一个卧轨,一个枪决,说到底,他们活着带给你的痛苦一点都不比死了少。
这一切都是导演和编剧的安排!
不要在爱情里失掉自我 小猪在这部电影里的演技太打动人心了
看的气死,我理解狗男女的爱情,但是对女主的态度算怎么回事,真觉得自己一点都没错么?俩人在一起对女主连个交代都没?哪里来的底气呀
韩孝珠太美了。七封也迷人。有一点像韩国版的《艺妓回忆录》,作为剧情片看的话,是很精彩的,也很心疼。布景和道具还是廉价了点,仿制痕迹太重。
唉 真渣 真恨 真悲
没有男的就好了,还是好姐妹,旧时代的人没有不惨的,好闺蜜也互相伤害,就是好姐妹的感情不是感情吗,怎么都忽视了,当女主是死的?大佐也是坏事做尽,日本鬼子没死完?最后那个小孩看见女主就叫娼妓我以为是哑巴,女性地位是比日本鬼子还低吧,打杂的东西背刺起来比太监还狠。很美韩孝周里面装扮好看。
剧情一星布景一星,两个女主唱歌一个比一个难听,三个主演演戏一个比一个平
男主说着非女主不娶,从没有二心,转身就勾搭上了女主闺蜜,俩人还打着新世纪自由恋爱旗号,对女主毫无半点愧疚,看得我真是要气死了。女主投靠日本人投靠得好啊,这对狗男女就该去死好么~
韩孝周有什么想不开的,演这样一个一言难尽的角色。女二男一也是白莲花cp早死早超生了。歌曲倒是很好听。
粉饰太平,能不能不偷?
心疼死我们家孝珠了
喜欢那个警务局长。比背叛更令人愤怒的是轻视与欺骗。
?
全篇心疼女主,韩孝周的演技令我印象深刻,虽然有些地方可以再深入的刻画些,蛋酥完全喜欢~从W过来的,心疼女主N秒,无论哪个角度~
故事实在是太小气了。
看一遍绝对不想再碰第二遍的典型…首先不说主演,编剧把人写成这样想干嘛,男主女二渣的天经地义,毫无愧疚,灵魂的契合完全无视道德的存在…最后还来一出殉情…看到有评论说:不能怪他们,只能怪时代,女主优越感太强才导致的悲剧…这三观到底是碎了几次啊,哪个时代抢了好朋友的丈夫是还要被歌颂的,渣就是渣,不要推锅给时代ok?女一的人设更迷,婊子配狗,赶紧远离啊,在理直气壮的男主女二面前好像她才是过错方,全程接受着两人的诅咒却只有哭哭啼啼,人到暮年却还是跟自己过不去…为了两个不值得的人毁掉自己的人生才是最大的愚蠢…反正看了这部能被气到语无伦次,对艺伎这个充满矛盾的行业本来有很大的执笔空间,可编剧把重心全放在狗血三角恋上了,七封和孝珠在这样的片子里也就这只有流流眼泪,咆哮几次在证明自己在演戏了。
美丽韩服大赏。。。这与窝巢民国偶像剧如出一辙的虚假的精致浮夸的华丽狗血的情节时装剧的画风🆘
再看这部电影。突然感觉挺解气的。男朋友跟闺蜜好上了后。女主虽然没有动手。但是也是因为她,闺蜜被乱枪打死,男朋友卧轨自杀。只是稀罕的是,她后来没有得到一份美好的爱情。
看多了荔韩国日据时期电影。发现和抗日题材有点类似。郑昭栗的黑化和与韩妍熙的突然撕逼。男主的演技极尽浮夸。爱情谎言与朝鲜之心。
拜托,本来我是来看韩孝周的……结果你给我整这么一出戏。
你是谁的解语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