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后

80'后,天长地久,天长地久之伤害,分开我们就坠落,Heaven Eternal, Earth Everlasting

主演:刘冬,黄宥明,伊娜,陶灏景,铁政,武文佳,史可,赵越,张立,周韦彤

类型:电影地区:中国大陆语言:汉语普通话年份:2009

《80'后》剧照

80'后 剧照 NO.180'后 剧照 NO.280'后 剧照 NO.380'后 剧照 NO.480'后 剧照 NO.580'后 剧照 NO.680'后 剧照 NO.1380'后 剧照 NO.1480'后 剧照 NO.1580'后 剧照 NO.1680'后 剧照 NO.1780'后 剧照 NO.1880'后 剧照 NO.1980'后 剧照 NO.20

《80'后》剧情介绍

80'后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80’后女孩沈星辰(刘冬 饰)自小家庭不幸,母亲与人私奔,父亲因此车祸死亡,她从小寄居舅舅家。80’后男孩明远(黄明 饰)小时候曾和沈星辰家是邻居,明远父母私下从事走私,明远父亲扛下一切入狱,得知明远母亲跟了别人后在狱中自杀,给明远的内心带来重创。数年后,升至高中的沈星辰和明远被分在同一个班级,儿时的友谊发生了微妙的转变。然而,各自家庭的不幸让两人背负着巨大的心灵创伤,渴望被爱却不懂得如何爱人,关于“爱”与“生命”的思考,也在两人的分分合合中延续。 本片改编自网络小说《天长地久》,曾获东京国际电影节大奖提名。导演李芳芳16岁时曾写出青春小说《十七岁不哭》,同名电视剧在当年引起全国中学生热烈追捧。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东月西阳爱情魔戒神奇兵营42第二季今天超能联盟疯狂巨齿鲨连环杀手之家栗子vs.小林:没吃完的牛肉兄弟无间非常凶姐卸岭之地下惊龙宝贝老板:圣诞红利螺旋:町工场的奇迹致命毒岛魔鬼雷普利没用的两个人语义错误西贝尔我的非常闺蜜双世萌妻我是农民格林笔记失联第三季奇迹少女边境杀手2:边境战士赤眼妖姬不再沉默小花仙大电影:奇迹少女TARITARIOVA最燃的拳头

《80'后》长篇影评

 1 ) 这样片子也能上映???对观众也太不负责了!

从来没觉得一部影片可以拍的如此的差,我就纳闷了,这样的片子也允许上映,对观众也太不负责了!!!!!

影片名是80后,以为可以跟着剧情再回忆回忆学校生活,再重温下青春岁月!

可惜,整个片子看下来都不知道主题是什么?

学校生活也就是两三个镜头,毕业后找工作,创业等等一个镜头也没有,这是什么跟什么啊,到底编者要告诉我们什么???

一场电影看下来,我都不知道讲的什么?

问朋友,她也不知道,唉呀,悲哀!

 2 ) 破案了!玻璃房子

关于片中玻璃房子的位置,众说纷纭。

有人讲在西溪湿地文二西路口,有人讲在拱宸桥、在河坊街,之前还看到有人讲在信义坊的。

可是好像没有人说过具体位置。

我想这么多地方总该有一个是对的吧,所以我决定找一下。

当然啦,我不在杭州,没法实地验证,不过在地图上一样能找到!

绝对正确。

先说位置:这个玻璃房子的位置实际上是在拱宸桥啦,具体是在拱宸桥西的桥西历史文化街区,现在的大运河国医馆!

看看这个门脸,有没有很熟悉?

为什么这么肯定呢?

请继续看:从电影中可以看出玻璃房子所在位置的建筑格局有几个特点:1.玻璃房子本身门头是两边高(两边各有一个门楼)中间低的;2.玻璃房子和旁边的建筑都有伸出来的台阶;3.玻璃房子门前有一条挺宽挺长的路,房子右手边有一个长直的巷道;4.玻璃房子对面的建筑屋檐比这个建筑旁边的建筑屋檐伸出来一截。

根据这几个特点,然后在网友提到的几个位置的卫星地图上去比对建筑格局,就可以找到了。

我首先找了西溪湿地,没有找到这种长直街道的地方,而且西溪湿地的植被比较茂密,不符合,排除;然后找了一下信义坊,但是信义坊的建筑很稀疏,排除了;然后就找到了拱宸桥。

拱宸桥西边有一片建筑,很古朴的感觉,街道也是长长的直直的,而且树木不多,很符合电影中的场景。

然后在细细的比对之下,我找到了!

看下图:

玻璃房子位置识别

相关特征

电影中对应的特征

于是,这一对比,不难看出,玻璃房子就在这里!

拱宸桥西历史文化街区。

再在电子地图找一下,就能找到现在玻璃房子变成什么了——大运河国医馆

网上找到一张国医馆大门的照片好在改建后的建筑保留了原来的一些特征(门前的台阶、旁边建筑的门头——虽然加高了但是形式没变,还有玻璃房子门上两侧的门楼还在),可以和下图做比对

电影中的镜头没错了!

就是这里!

很多人说玻璃房子拆掉了,现在看来也不算拆掉了,顶多是上面的玻璃罩子拆了,下半部分还是保留了的。

搜索历史新闻,杭州拱宸桥桥西历史文化街区于2008年2月14日开工建设,属于运河综合保护二期工程。

“据了解,明年国庆节前,一个以居住、休闲功能为主,集商业、休闲、娱乐及公共展示服务为一体的城市综合新区域,将展现在杭州市民面前。

”,也就是说,2009年10月1日前,这个街区可以基本成形。

而影片差不多就拍摄于这个街区成形的时候。

我觉得这样一个街区不太可能搞一个玻璃顶的建筑放在那,会很突兀,和街区整体不协调。

所以影片里的玻璃顶可能是加的特效而已,就连里面的茶室都可能是取景于其他地方。

当然,不排除剧组为了拍电影,和有关部门协调临时加建的可能。

该街区2010年1月开始招商

有新闻报道,大运河国医馆于2010年10月份揭牌该街区从2010年1月份才开始招商,大运河国医馆2010年10月揭牌。

所以,从时间上来看,也是有加建玻璃顶再拆除的可能的。

根据网友提供的信息,玻璃房子里面的茶室可能确实取景于其他地方——杭州市西湖区紫荆花路395号同一号清茶道馆(紫荆花路店)

网上找到一张该茶馆内饰图片

电影里的镜头

电影里另一个镜头从这个内饰看确实很像,地面上的碎瓷砖装饰和天花板上的纸花造型的装饰也是能对应上的,应该就是这里了。

哈哈哈,一开始没注意,地图缩小后发现旁边有个学校叫杭州绿城育华学校,这个是陈默他爸给他送口罩那里的取景地啊。

地图上两个地方的位置

网友上传的该学校照片

电影镜头一

电影镜头二多看了一眼地图,竟然有意外收获,哈哈哈。

 3 ) 给这个缺少纯情的世道

一部纯情电影天长地久是一部纯情电影,俊男美女、杭州西湖外景、画面感强,难怪电影在受东京观众欢迎。

电影里的男孩都很帅,电影里的女孩都很可爱。

黄明的角色因为家庭因素,显得心思很重,但始终有着一颗单纯善良的心;刘冬的角色,有点桀骜不驯,但坚守一份真爱。

其实,喜欢刘冬的另一个男孩,完全可以再顽皮搞笑点,比如喜欢黄明那个女同学,角色就更鲜明,痴情得让人感动,最后的改变,其实她没有错,更符合现实人的选择,但更衬托出刘冬角色的出世。

电影是一条纯情的主线,但前尘往事和故事发展电影却是有着一种别样的悬疑味道,那么漂亮的人给人一种破碎感印象,所以电影有一个文艺的核,确实商业片的肉。

 4 ) 历经时光,始终如一

惊喜总是在无意中诞生。

昨晚去星美看李芳芳导演的《天长地久》,就是这么一个体验。

对于李导演,我之前一无所知,后来听到现场观众发言才知道她是《十七岁不哭》的作者,不幸的是,我连这本书也没看过。

但这并不妨碍我对这部电影的喜爱。

导演带着本片曾参加东京国际电影节,虽最后未能获奖,但能提名已是莫大鼓励。

对于一部处女作,我们还能苛求什么呢?

我一直固执的坚持电影第一个镜头的影响力,这是整个故事的第一次亮相,揭开神秘面纱,第一印象甚至会影响我观看整部影片的情绪。

不得不说,本片的开头我并不太喜欢:镜头在阴暗狭长的走廊缓慢后拉,伴随着收音机里张国荣的歌声,倒是能带人回到那个年代,但感觉很脏乱。

场景切换到小巷后,镜头突然明亮起来,干净的像是两个世界。

导演在之后的整个故事里延续了这样空灵唯美的镜头风格,作为外景地的中国美院和杭州西湖,在镜头中展露出唯有南方出能出现的柔美意境,烟雨缭绕的断桥、棱角分明的美院,甚至学生们去写生的山顶,都让我找到了久违的亲切与熟悉。

我于南方长大,记忆中春天的山谷里总是雾气弥漫,那些雾气上升到空中又化作水珠落回大地,循环反复,于是有了梅雨季节。

我生活在一个离杭州不远的小城,十七岁那年,我独自孤身踏足杭州,那天也下着雨,我怀揣着两百块钱出门,除去来回路费和在书店买书,在杭州逗留的一天多时间我仅仅吃了三碗面条充饥。

凌晨时分,我走上那条传说中许仙和白娘子相遇的小道,没有邂逅,没有看见伤心人在桥边哭泣,只有我望着荡漾的湖面怔怔发呆。

我按下快门,记录了许多风景,其中一张,与影片中的断桥镜头如出一辙。

这是个关于成长的故事,主角与我们同龄。

在一路蜕变的旅途中,我看见许多熟悉的画面,听见许多熟悉的旋律,回想许多熟悉的画面。

童年的记忆会伴随人的一生,哪怕是一些微小的事情,你以为忘记,其实它只是隐藏在角落里,伺机而出,影响人生中许多重大决定。

我一直耿耿于怀的是,没有青梅竹马长大的朋友,那是任何东西都无法替代的情感,我梦想拥有一段,但今生此梦难圆,只能从他人的故事中寻求安慰。

我有很多遗憾,世纪更替的时候,我不知道我在哪里;千年转换的时候,我不知道我做了什么;甚至是后来的非典,繁华的都市瞬间变成空城,而我依然毫无触动。

不是我对这世界漠不关心,只是因为这些都离我很远,在那样偏远的小城,任何东西都会慢好几拍,影响小的事情根本波及不到渺小的我们。

所以我看见非典时城市里的状态,感触颇深,那些只能透过窗口去观望眼睛,从没有那样的渴望自由。

每次灾难降临,总有很多动人的故事,人性之美,也只有在危急关头现身人间,我相信每一位经历过的人都会懂得,并重新选择今后的人生,在值与不值、舍与放弃之间拥有更为深刻的理解。

导演第一次指导长片,然而节奏把握恰到好处,镜头语言极富诗意。

后来有观众问,为什么对片中的暴力事件处理的那么轻微,导演做了很详细的解释,但我觉得就一个理由:因为导演是女的。

从女性角度出发,暴力并不是她想表现的东西,虽然这是青春最真实的记录,但对于不美好的回忆,我们总是趋向淡化,以细腻委婉的方式去重新解读当年少不更事的热血青春。

看的出导演想表达的东西很多,之后的采访中她自己也提到,我们观看到的是删剪版,完整版里还交代了很多事件,这让我很期待完整版的面世。

其实每个创作者都会有这样的体验:当你第一次创作一部完整的大作品时,你总会希望把自己所有想法都放进去。

而这是不对也是不必要的,一个优秀的创作者会不断涌现出好的念头,你完全可以只挑选合适这部作品的东西放进去,其他留作下次素材。

永远不要想一次就证明自己的伟大,一口好井,不在于它的大小与深浅,而看它是否能源源不断的为需要的人提供甘泉。

洪水总是一冲而过,细水方能涓涓长流,此话与所有创作者共勉。

在演员的选择上,我又很欣赏导演的眼光。

全片里的男女主演个个青春年少,虽然在人物刻画上稍显稚嫩,但那种逼人的青春,是再好的演技也不能弥补的。

我猜这些年轻人应该是戏剧学院或电影学院的学生,果不其然。

年轻演员最好的一点是拥有热情,但最不好的一点是,这个热情很容易表现过度,变成矫情。

庆幸的是这群可爱的年轻人表现的都还不错,虽然在年龄跨度上没有拿捏的很准确,但情感真挚,一如充满瑕疵的青春,更让人喜爱。

由于是试映,导演希望大家写影评时不要剧透,我想我这一点做的很好。

我从不觉得自己写的是影评,因为我很少去分析剧情的好坏,而更多的在描写我观影后的感受以及所联想到的一切。

对于这样的情感片,就算剧透也没有影响,只要不是悬疑故事,知道了结果对观影过程并无多大影响。

就如我们每个人都会死,你会不会因为已经知道了这个结局就觉得人生了无趣味了呢?

还记得你童年的玩伴吗?

还记得你小学时的同桌吗?

还记得你中学时暗恋的人吗?

还记得大学时牵过手的人吗?

有人说,很羡慕那些在踏上社会短短几年就有许多改变的人,拥有豪宅靓车,出入高级宾馆,身旁美女相随,买东西从不过问价格,看中了就打包,仿佛世界都是他的。

这样的人我也很羡慕,我也想成为他。

但我更羡慕的,是那些历经时光却始终如一的人。

哪怕多年未见,哪怕相隔千里,他们忍受漫长的等待,只为转身时,看见对方未曾改变的笑容。

“我一直在想,在进入爱情之前,我们都带着伤疤,我们经历痛苦,哭过,放弃过,这一次,可不可以不分开?

”我想拥抱你,就像拥抱全世界。

 5 ) 总之,这部片太矫情了

去电影院看的,看到美院里那么多人我就觉得好笑,太假了吧,哪有人没事抱画板在草坪画画啊,平时都见不到半个人···整部戏前半部分还好啦,后面就太戏剧化了,弟弟怎么就被砸死了呢·这个剧情太牵强了。

看这部戏是个偶然,电影院那天要看的片下档了,这部时间刚好不用等很久就看了··说起来我竟然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oh no还我钱算了,虽然我不喜欢矫情,都是年轻人弄的,支持下吧··

 6 ) 毫不客气的讲,《80后》是一部烂片,女性导演总有地方欠佳

今天有人请我去看了《80后》,我来描述一下这部电影1、取名哗众取宠,内容跟80后毫不相干,原著其实叫什么玻璃房子2、男主角整部片像中了邪一样,特别是得SARS的时候。。。

化妆化的跟册老一样3、大部分女性导演在处理幽默、紧张、悬疑等环节没有男导演来的好,女导演片子节奏都太慢4、还是回到第一条,凭什么用“80后”来吸引眼球,片中就粗粗引用了近代的一些事件,如:香港回归、奥运、张国荣西特等,没有其他实质性内容,更没有反映出80后一代的真正生存压力、心理等因素,看后没有任何共鸣。

5、女主角的固执不太实际,而且长的也不好看,脱离现实a,一个喜欢他的条件很好的男生送她鸡汤喝,她喝了几口得知是他送的,竟然扣出来呕掉,那个男的人很好的,再讨厌也不可能这样啊。

b,公司老总找了个女友是之前喜欢男主角的,但男主角喜欢的是女主角,这个女主角竟然13点一样的辞职了,干她屁事啊。

总结:一句话,剧中内容除了标题,其他都拍到了

 7 ) 上辈子光回头了吧

冲着片名看的电影,的确全片的场景、时间都是儿时的记忆。

可这部片非但没有带来有共鸣的回忆,反而对男女主角的“缘分”充满了好奇。

都说:前世五百次回眸换得今世擦肩而过。

这部片子,男女主角的缘分,让我们算算,前世他们回眸了多少次吧巧合1:儿童时代:女主妈妈跟人私奔,父亲追出去的时候出了车祸,女主成了孤儿,男主同一时间,父亲坐牢被抓,母亲改嫁,父亲自杀。

巧合2:中考的暑假:女主的表弟被王胖子踢伤,女主去找王胖子的时候,是男主挺身而出帮助复仇,长大后的她们并不相识哦巧合3:他们进了同一所高中、同一个班。

女主靠的是成绩,男主靠的是钱。

巧合4:男主被女二采取行动的时候,女主就站在身后巧合5:男女主发生误会,男主想解释的时候,男主妈妈打电话来,女主的表弟伤了自己同父异母的弟弟巧合6:男主因私藏枪支坐牢之后,和女主的表弟关在了同一座监狱巧合7:女二成了女主上司的老婆巧合8:女主的表弟为了救男主,死了除此之外的巧合就是:撞死女主父亲的那个司机,经过人生一番坎坷曲折,又重新做司机,巧合中拉了女主,守了她一夜。

男主扔枪,还被王胖子遇上了,然后抓去坐牢。

这部电影,就是那么多个巧合凑成了一个:青梅竹马历经坎坷,有情人终成眷属的美好故事。

前世,这2人大概就只干了一件事情:回眸。

 8 ) 所有打着“80后”旗号贩卖的电影都是昧着良心的!

根本就不应该有“80后”这个词!

在这片土地上,年龄带来的差距远没有经济地位和社会权利带来的分别更大,那些嘴里嚷着“80后90后”的70后60后50后们,以及那些自称“8090后”的愣头青们,他们不是人云亦云就是别有用心。

愈加尖锐的阶层矛盾和资源分配的严重不公,这些年来逐渐被代际划分所掩盖,当权者当然最期望看到这样的状况,但是作为下层的我们,却也乐此不疲地推波助澜,实在有些匪夷所思!

而现在竟然有一部公然打着“80后”旗号大肆叫卖的残次品进入影院,这实在让笔者有些如鲠在喉。

好吧,如果你真得想替两亿80后说话,那么请说真话,不要昧着良心说话。

你说你一个权贵阶层出来的所谓80后,还非要臆造一些苦难来写你的人物,这不是黄鼠狼哭耗子这是什么?

没有切身体会也就罢了,关键是动机不纯,首映式请那么多院线老板来捧臭脚,还逼着他们下军令状,最后来忽悠那些真正遭受过苦难创痛的80后们,让他们为你编织的迷梦买单,凭什么?

凭你的特权吗?

没有什么人和事能代表真正的80后,如果有,也是片面和主观的。

如果80后真有什么特质,那就是他们内心最深层的苦痛,他们是遭受社会巨变的一代,他们是遭受“惩罚”的一代,前代人犯下的错误:社会的不公正、改革的失败、社会环境的恶化,一切的一切都要这一代人来埋单,可是他们又是心灵脆弱的一代,生在计划生育全面实行的80年代,几乎人人都是独生女子,从小就被诟病性格懦弱、冷漠、自私,自理能力差,可是,这难道不应该归咎于他们的父母:60后、50后吗?

谁又曾客观公正地给过80后以公道?

如果要拍一部真正表现80后的电影,难道不应该淋漓尽致地表现上述这些内容吗?

如果不能表现,那绝B是昧着良心拍电影!

这部《80后》除了几个演员确实是80后生人,全片和所谓的80后没有一丁点关系。

那些臆造的艰难曲折可以发生在任何年代、任何年轻人的身上,着墨最多的感情线也是如同国产偶像剧般味同嚼蜡,全无心意。

用这样一部作品来代表整整一代人,简直就是对所有80——90年生人的亵渎。

 9 ) 愤恨,你伤到我胃,请允许我吐一吐

之前被要求删了,理由是怕影响票房。

我国永远无法言论自由,为人情为权为利益。

我BS那个把老子隐私至极的豆瓣,和老子现实生活扯在一起的蔫货,你别以为你蔫着就成了,这事儿我知道是你干的。

你们公司的公关能力,真是没说的。

很想跟制作人大姐说一句,您帮错人了。

恭喜全国票房上佳,恭喜诈到无数观众,恭喜您们让大家对新导演的信任度,又打出折扣。

——————————《十七岁不哭》讲些什么,已经基本忘光,但实打实被影响了大半个青春期,不止我对这五个字有印象吧,前后大三岁小两岁的,很多人都有。

  因为早慧特别可贵,早慧变了乏人,也特别可悲。

  我发誓,如果不是因为自己人,我死都不会去看的,这个叫做天长地久的东西……      情节概述如下:   女主角的娘,当着女儿及女儿青梅竹马的面,跟野男私奔,老公拔腿奋起而追之,于是在女儿眼前被撞死。

  女主角带着阴影在舅舅家长大,其间目睹舅舅舅妈婚变,舅舅娶新太太,目睹表弟日子不爽。

  男主角爹走私被关监狱二十年,因听说老婆要改嫁,吊死了自个儿。

男主角因此恨娘,拿着娘走私用的枪不还给娘。

  女主角在中学和青梅竹马恋爱,一同经历种种波折,其间两人异地恋着:读北大的女主角欢庆申奥成功、读中国美院的男主角因非典被隔离、红颜知己勇闯探病,亦被隔离、男主角边打着电话边病危、女主角捧着高干子弟送的鸡汤毫不动摇、女主角表弟为了救得癌的亲娘偷钱,不慎伤了妹妹,被后妈报警,被关了监狱、男主角因为持了那把威胁娘的枪被抓,关进同一监狱、表弟为了救男主角壮烈牺牲、奥运会开完了,男主角出狱了,悲情男女在弟弟坟前拥抱了。

     大家笑场笑得一直比较隐忍。

但悲怆地围个水坑开始悼念张国荣的那段,简直忍无可忍啊……唉,这是内部试映会,笑场真的不太礼貌的。

     小农非要装小资,垃圾片非说自个是文艺片。

  一边拿枪顶在观众头上逼着观众哭,一边手忙脚乱地还抽空装逼:大家喝什么,来瓶拉菲庄园?

  (红颜知己和女主角偶遇那场戏)   我想骂脏话。

  论装小资……人家《一起来看流星雨》多坦白!

  不是煞有介事地开个普洱茶馆就脱俗了,真的。

  你没准还没你的观众群潮呢……      全片感动我的细节只有一个,刘冬抠着嗓子吐鸡汤。

太真实太特别了,她演的时候身段也放得下,又倔又烈还可爱。

  多一点这种戏好不好?

     我最惋惜,没有才气的勤奋派,非把自己当成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天才,还自恋着。

     结束之后,一位姐姐调查观影意见,亲切地问:被感动到哭的观众请举一下手可好?

  大家怔了怔,头扭来扭去互相看,然后有三分之一到四分之一比划了一下。

  姐姐欢畅地笑:看来,大部分朋友都很受感动呀!

谢谢!

至于少部分……   ……………………   为什么之前的笑场,可以装作一点都听不到呢?

  我默默地在想,如果我以后处在相同的角色,希望自己可以尽量客观点。

     吸取到的教训有:   A、勤奋派一定要夹着尾巴做人,观众定位要定好,题材要谨慎挑,情节要老实……你当观众是傻子,也别当电影节评委是傻子,大家刁钻又鸡贼的。

  B、电影最适合讲一段故事,其次抒发情绪,最糟糕才是讲史。

  C、和主角无关的、独立发展的线索尽量少写,太乱。

  D、拿死人当噱头确实不好。

活活死了4个,死法又乏,实在死麻木了。

  E、拿进监狱当噱头,确实也不好。

  F、添油加醋可以,洒狗血也可以,比例最好不要超过真情实感的20%,观众不2的。

     另,那么漂亮的刘冬被拍得好丑!!

人家明明是有性感轮廓的小巴掌脸的,在片子里变成大饼方脸(小人之心一下,难道导演大人看中的就在于此么……),她后脑勺略扁,还非给梳两个小辫子,化妆太可恶了。

  刘冬的气质明明适合温婉女人味,额头前光光的干干净净的,一根杂毛都别有。

 10 ) 我允许被消费,但不想被意淫

这个标题不完全准确,因为我不是80后,勉强算是90后。

但从“被意淫”这个角度来说,个人以为没什么区别。

以80、90年代来划分人群,不是完全没有道理。

因为是改革开放,又是独生子女的第一代开始,赶上了大学扩招、毕业分配取消和商品房的出现,所以生活环境、成长经历、教育背景都影响了心理状态。

但是因为这个就把种种形容词强加在一大群人身上,完全是一种应试作文逻辑。

一夜暴富和出国热带来的离异或者分居的确不少,但是这导演绝对厌恶女性加恋父情结。

私奔的、丢下丈夫的、抛弃儿子的,还有一个皮笑肉不笑的女文青。

当爹的都深情得不是车祸就是自杀。

而就我身边的人而言,离婚后基本都是妈妈带着孩子,不分男女。

那个出国的母亲,带着女儿走有什么问题么?

还美其名曰“爱情”。

那个走私的父亲,他老婆改嫁之前难道不要先离婚吗?

离婚的时候不就该做好心理准备了么……真是莫名奇妙。

那个男主角也很奇怪。

首先问他女朋友为什么选择考北大。

无论国内的大学多水,选择上什么学校、在哪儿上学校也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难道要人家一辈子都围着你转吗?

况且,北京有央美啊,虽然不那么专长于白墙黛瓦的房子,一样都是学造型艺术么。

然后就是分手后的那个短信。

异地恋、劈腿,本来都情理之中了,非要装作受伤的小兽在角落里默默舔舐伤口,莫非男主角是郭教主的信徒?

说实话,电影放到一半的时候,觉得还挺有创意的。

人家白血病什么都得遍了,我们得了个非典,完完全全走上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而且投资方很精明,下次拍续集《90‘后》,还能让妹妹的男朋友得禽流感。

女主角感觉就是个活的扫帚星,她妈跑了,爸爸死了,舅舅离了,表妹残了(我怎么觉得被剪到的是左手?!

),心上人和弟弟争着玩一个叫做“是男人就坐一次牢”的游戏,后来发现这个游戏是联机的,弟弟被男朋友PK掉了,真可惜。

这小演员演技虽烂,角色还是比较可爱的。

李芳芳少年成名,这是一个很典型的《萌芽》作品,次一点就《最小说》《花溪》《新蕾》。

但是,你为什么要叫《80'后》呢?

搞得每个中国青年都像被日式虐恋小文艺洗过脑一样。

《80'后》短评

主角演的太刻意了,这个故事除了张国荣那点像80后,一对富家子弟,这也太假了吧

5分钟前
  • 有多远走多远
  • 很差

作为一个八零后我觉得吧,不知道怎么说呀

8分钟前
  • 蓝浅海蝶
  • 推荐

打着80后的幌子,硬生生的插进申奥,哥哥等片段,其实就是在往题目上靠,除了非典对剧情有些推动,其他都没任何作用,说穿了就是打着80后的主题的一部三流爱情片

13分钟前
  • 飞客流依
  • 较差

如果这是80后?那么我是什么呢?

15分钟前
  • 拯救二百五星人
  • 还行

哭的我一塌糊涂

20分钟前
  • Charlene
  • 力荐

看志明与春娇时顺便溜进去看的,只看了办个小时,烂啊!除了两个男猪脚帅的不分伯仲,实在不知道为什么电影院里还能坐人!就是烂导演看的烂剧本后请的烂编剧和烂摄像加烂剪辑伙同烂演员拍的烂片!

22分钟前
  • 江来
  • 很差

你妹

23分钟前
  • 鹿迅
  • 很差

80标志物乱入太多形似广告

28分钟前
  • 面包和工业光魔
  • 较差

我们在进入爱情之前都带着伤疤……人物命运太崎岖了,结局太仓促

32分钟前
  • 马克兔温
  • 还行

【這麼近 那麼遠】...整部劇的確沒有多少共鳴,与80后看不出有什麽聯繫。看完沒什麼感覺就是了

36分钟前
  • KO DAN
  • 较差

趁年轻,我先去到我喜欢的大学上学,虽然没有表白,我知道,你会在那座城市等我回来。

41分钟前
  • Sassssssa
  • 推荐

第三颗星是冲着拍摄地在杭州给的。

42分钟前
  • Scarlett77
  • 还行

好看

43分钟前
  • 小象Grace
  • 推荐

今晚去看了,挺纯情挺过瘾的。全是“事儿”,一会儿被撞死了,一会儿被砸死了,一会儿得非典了……但,弄这些事儿,不就为赚几滴眼泪么。加上那几个主演都挺好看的,我们也便看得挺过瘾的。国产片,纯纯的,就不错啦。多数国产片,看着都脏脏的。

48分钟前
  • AI刘丽朵
  • 力荐

矫情囧

53分钟前
  • 不存在的约定
  • 还行

这导演折腾青春疼痛,虽然不着调的戏码也多,起码比瞎解清华校史强。不过没想到高中就那么几分钟,而且镜头一转就都进名牌大学了,还是TOT苏打红茶那个衍生广告深入人心啊。说起来当年最让人出戏的一幕就是,一部09年的电影,居然把近在两年前(07年)制定推广的校园集体舞,堂而皇之地放在97年背景的情节里,忒不讲究了。

58分钟前
  • 本味何知
  • 还行

这要是一小说肯定也是小四风的

1小时前
  • 良孬孬
  • 还行

很多片段是难忘的回忆 影片让我看到了没有什么是公不公平 有时候你能做到的就是坚强去面对 勇敢去爱

1小时前
  • MayChen
  • 力荐

初中时候喜欢过一个叫李芳芳的编剧,因为《17岁不哭》。现在她做导演了,导演了这个故事,与想象里的80后不太相关,但又是谁规定的一定要相关?一星给李芳芳,一星给里面出现张国荣的画面和杭州的美景,一星给那些时光流逝却未能被改变的自己 。一星给台词。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那又怎样。

1小时前
  • 小小
  • 推荐

您以为把各种灾难强行堆在一个人身上这人就苦逼了么,您以为这人没被苦逼给逼死就是坚强了么。

1小时前
  • 涤生
  • 很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