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昭南是个很有魅力的人,“人不可有傲气,但不可无傲骨”在他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
他始终是七剑的主心骨,七剑的大方向基本是由楚昭南和傅青主决定的,不但有“游龙(其实电影版改为“由龙剑”感觉更好,更有一种不羁的感觉,龙既可以是剑也可以是人,由剑则洒脱,由人则笑傲)一出,万剑臣服”的自负,还有缜密的思维,若非遇上多格多这样的对手,几可横行天下,这些都是他骨子里的骄傲,而他却没有傲气,无论是对待七剑的兄弟,还是红枪会的人都很客气,哪怕或许他骨子里对红枪会一些愚昧而自私的行为瞧不起,哪怕杨云聪被误会是内奸,骄傲的他也没像辛龙子一样动不动就闹着要散伙。
无奈,可惜遇到了太多的无奈。
绿珠:“天山来的人,你相信什么?
”楚昭南:“真情、正义和信任。
” 绿珠:“为什么你信的都是我不信的。
” 楚昭南:“我会让你相信的。
” 悲哀却是,而楚昭南没有相信绿珠。
绿珠身上的毒药很容易让人相信她听了多格多的话来刺杀楚昭南,如果给他们更多相处的时间,如果绿珠不是看上去那么唯利是图,楚昭南应该还是会相信她的,可惜这都不可能了,楚昭南应该也从此种下心结,“剑客,你要我相信的爱情,连你自己都不信”。
接下来,楚昭南又因为一个细节失去了他喜欢的飞红巾的信任,再接下来,又被陷害而让喜欢自己的刘郁芳对自己恨之入骨,可谓是步步逼上绝路。
到最后,他没做错什么,但真情、正义和信任他一样也没得到。
神一样的对手和猪一样的队友配合简直亲密无间,活生生把一个这么好的人弄得疯疯癫癫,也算是惨剧了。
他以为只要最终目标达到,过程中自己和他人有所牺牲都是正常的,却不想红枪会不这么看。
他最后杀了多格多,红枪会的人仍旧不会再相信他,唯一相信他的二师弟杨云聪却不幸战死,他也就只能陷入绝望,对造成这一切的一切都充满怨念,怀疑自己所相信的东西,或者怀疑自己所要拯救的人是否也能相信这些东西。
我在他身上看到了盖聂的影子,那种对理想主义执着的追求,本身实力的不凡,但他却毁于现实,而盖聂应该不会这样,盖聂一直在思考救世的路,他知道救世的艰难,知道个人能有多大能量,虽然他还是执着于这条路,而楚昭南却稍显天真,并不清楚自己的路到底有多艰难,晦明大师说他:“你曾是没落贵族后代,尝过世态炎凉,富贵不外浮云,名利不足轻重,你有英雄气概,却过于感情用事,此次下山师父赠你四个字‘见利思义’ ”(从这里貌似可以看出晦明一开始也不那么信任楚昭南),其实我倒觉得他不似真的尝过世态炎凉,对下山后的残酷做好了准备。
杨云聪也是个很好的人,但似乎没楚昭南那么耀眼,他实力不低但特别低调,甚至让人感觉他很弱的样子,但从他智斗齐真君和纽钴鲁来看,他也是智勇双全,但他从来没有和大师兄、傅青主相争七剑领导地位的心,甚至被武庄怀疑时主动交出青干剑,顾全大局,也只有这样的人,才能让楚昭南觉得青干剑在他手里才放心。
纳兰明慧问他凭什么杀人,他对纳兰明慧说:“我凭良心杀人。
”纳兰明慧觉得可笑,后来却发现这人是认真的。
他爱上了纳兰明慧也是注定的杯具,反贼要怎么和公主谈恋爱,何况还是和王爷订了婚的公主。
但如纳兰明慧这般连敌人都会同情的心地善良之人,很容易让人喜欢吧。
傅青主几乎算无遗策,若非辛龙子不靠谱,他基本靠智慧就废掉敌方高手纽钴鲁,但不知为何他的谋划似乎总是局限于一个部分,不能总领全局,只能思考自己所在的那点,感觉就没有和多格多在一个层次上对话。
莫问前尘有愧,但求今生无悔,这样的态度倒是很喜欢。
多格多没啥好说的,也就这样的进退自如,游刃有余之人,方配做七剑的对手。
他虽对纳兰明慧一片真心,但她又岂会喜欢他这样心狠手辣之人。
如果说楚昭南是太过自负而显得天真的话,穆郎则是真的很天真,纳兰明慧那样身处官宦之家,不谙世事尚可生活,红枪会一天到晚水深火热闯江湖,太过无知终会出事,最后孩纸们的死就是因为他啊,小不忍则乱大谋,无论忍的是个人的欲望还是善良、同情心什么的。
就红枪会的人而言,除了打酱油的总舵主,刘精一和韩志邦也算是好一点的了,比起武元英等做事不经脑的人,韩志邦确实有资格做总舵主,至少遇到任何事情都明白大局为重。
刘郁芳作为舵主的女儿,虽然实力很低,但一直在努力不给舵里添麻烦,挺懂事的,最后的白衣造型比前面的村姑造型好看多了。
与传统的武侠作品不同,徐克导演的这部电视剧讲述的是怀揣理想主义进入世界的英雄如何在世界中走向毁灭。
楚昭南是我第一个在文艺作品中见到的由正派最终堕落为反派的角色,他的那些智谋、骄傲、多情最终全无用处,眼见天山上剑挑雪莲的青年剑客为了一个救世的梦想,顽强地与历史与自身的命运作激烈的斗争,而最终众叛亲离,不得不投降清廷沦为狂人,至今看到最后一集仍有大哭的冲动。
我太喜欢楚昭南这个形象了,剧情却是生生把一块美玉摔碎给人看,一直等待着续作,后来看到赵文卓在烂片《明月天国》中扮演金独异时,一时兴奋,一时也是悲哀,七剑已有两剑成了瘾君子,何况以徐《明月天国》的成绩,大概七剑下天山这样优秀的作品的下半部也是再没有机会问世了。
日后如有时间,希望还能重温一遍。
上部可以称作七剑前传,结束时正是小说《七剑下天山》的楔子,除了大漠飞红巾一段是根据梁羽生的《塞外奇侠》改编的,其余的基本上都是编导自己写的剧情了,其中人物关系则是根据《七剑下天山》改编过来的,虽然变动很大,但最终仍是归于原著的,这是我比较喜欢的一种改编手法,不管剧情怎么变动,最主要的情节与原著一致,只是该剧风格早已完全脱离的梁羽生的那种。
电视剧最吸引我的并不是剧情,而是其中对各个人物的刻画,人物性格塑造的极为精彩,在我看来,这才是这部武侠剧最成功的地方,七剑,不过是一个象征,整部剧集,也不过像是一个救世寓言,唯有人性,才是最真实的,其他许多不足,都可以忽略。
说实话,梁羽生原著的情节、人物性格,比较单调,难有出彩之处,所以改编之后才显得更为吸引人吧。
此外七剑让我喜欢的还有剧中的音乐,非常动人,最近是每天都在听。
傅青主,本是历史上一个比较有名的一个文人,被梁羽生塑造成武林高手,许多人都评价为很失败很搞笑的例子,不过我却并不以为然,记得小时候看七剑的时候,最喜欢的人物就是傅青主了,可能与我一向对武侠小说的看法有关,我一直认为武侠小说本就是存在于虚构的世界里,即使是有历史背景,有历史人物,也都是虚构出来的,可以根本不必要考虑真实的历史,何况现在所知的真实历史本身也未必那么真实吧,小说中的历史背景,历史人物,都是为武侠小说而服务的,写的本来就是虚构的小说,又不是历史教科书,这也是我一直觉得那些抓着武侠小说中历史问题斤斤计较的人比较神经的根本原因,也许还因为我本人非常讨厌历史的缘故。
电视剧里的傅青主,则更与历史上的那个没什么关系了,前朝剑客,做过官,杀害过很多武林中人,大魔头,晚年却幡然悔悟,救助武庄,请下天山剑客,七剑中智慧的象征,喜欢他那句“莫问前尘有愧,只求今生无悔”。
楚昭南,我认为是电视剧中塑造最深刻的一个角色,小说里则比较单薄,有些贪生怕死贪图富贵的少年。
电视剧中他是晦明的大弟子,七剑之首,游龙剑出,万剑臣服,非常重要的角色,也是电视剧中悲剧色彩最为浓厚的一个,其实剧中每个人都是一个悲剧。
楚昭南是一个理想主义者,可惜太过聪明,聪明人容易多疑,正是这种性格导致了他的悲剧,因为他这种性格,他一步步失去了自己的理想,最后彻底沉沦,而多铎也正是看透了楚昭南这种性格,才与他斗智,来降服楚昭南,最后他并没有成功降服楚昭南,但却成功的毁了楚昭南。
绿珠那句“剑客,你要我相信的爱情,连你自己都不相信”,让楚昭南第一次对自己的理想产生了怀疑,而后来飞红巾的不信任,与多铎斗智的失败,他一步步陷入不可自拔的地步,他要拯救自己,他不能降服多铎,便要杀了多铎,从最初的拯救万民的理想,到了只为刺杀多铎,刺杀多铎,就能拯救万民么?
就能让自己得到救赎么?
也许楚昭南那时已经忘了最初的理想,杀多铎,只是一个目标,只是为了不肯败于多铎的自傲,他只是为了杀多铎而杀多铎,虽然他本身还是善大于恶,只是他已不是当年那个楚昭南了,红枪会的怀疑,让他更加要不择手段,但智谋武功尽败于多铎之后,几乎已摧毁了他最后的防线,误杀刘精一,他没有回头路了,最后虽然击败了多铎,但他已彻底迷失自己。
在下部出现,应该是作为反派了吧。
杨云聪,小说中的大师兄,比较完美的一个主角,电视剧中是晦明的二弟子,性格稳重,比较木讷的一个人,信仰比较坚定,与小说中也是截然不同,手中青干剑善守,七剑中的隐藏核心,不知晦明禅师是不是已经看破天机,才会把可以克制游龙的青干传给杨云聪,不过,七把剑,与七人的性格也是相辅相成的,而电视剧中也只有杨云聪对楚昭南一直信任。
只是他为什么不能信任飞红巾呢,也许因为飞红巾太强,强的让他怕,强的他看不到飞红巾的心底,他真的是一点都不了解飞红巾吧,反而楚昭南才称得上飞红巾的知己。
辛龙子,小说中卓一航的弟子,性格怪僻,电视剧中把小说里石天成的遭遇给了他,揭示了性格形成的根源,桂仲明成了他的儿子,不知在下部中将会怎样表现。
剧中印象比较深的是他与孤儿小皮的友情,懂他的,只有那个可怜的孩子。
还有他维护韩志邦时表现的那种傲气,既然他也是天山七剑中人,我就不会让外人欺负,真性情。
穆郎,原著中主要讲叙他成为凌未风之后,之前只是在七剑的楔子中出来一下,那时确实是一个比较单纯的少年,电视剧中则将这种单纯表达到更为深刻,我想如果楚昭南有他这么单纯的心思估计也不会沉沦。
穆郎不认字,所以闯了祸,害死了父亲,塑造他不认字,正是为了与他单纯的性格相符合,正如《侠客行》中的石破天一般。
因为穆郎的单纯,心软,容易相信别人,害死了那些孩子和红枪会的人,在这个乱世里,单纯是无法生存的,最后他带着师兄杨云聪的女儿回了天山,如小说七剑的楔子中的结局一样,等到再度出世之时,他已不再是那个简单的穆郎,而是凌未风了。
韩志邦,小说中是暗恋刘郁芳的大老粗形象吧,比较憨直的那种类型,电视剧中则精细能干,虽显得稍为稚嫩和冲动,但属于有能力的那种,是刘精一心目中的女婿和继承人,并被红枪会总舵主指定为继承人,与刘郁芳青梅竹马,并订有婚约,但自知刘郁芳喜欢的并不是自己之时,却甘愿退出。
武元英,算是配角的类型,没有什么出彩之处,小说中武庄的庄主,也许是故意安排这样的一个角色,七剑中缺乏这样一个平淡之人,平淡才是真,而他手中的天瀑剑,正是无为的象征。
飞红巾,如小说中一般,性格刚强的女强人,环境造就性格,性格决定命运,为何她爱的都是无法一起的人,第一个爱人被她亲手杀死,因为她别无选择。
“我跳下去,你能跟着一起么?
”不能对方反应便跃身一跳,只剩下那个目瞪口呆下傻了的追求者,可惜遇上了跳下去救她的杨云聪,从杨云聪跳崖救她那一刻,她就无可救药的爱上了这个人。
即使有过那一夜,但她的骄傲,让她断然拒绝杨云聪的责任,她要的不是责任与怜悯,而是爱,没有爱,宁可不要。
酒馆与杨云聪做戏对付齐真君与纽祜卢,一场假戏,她却是真情。
面对情敌纳兰明慧,她不肯放下骄傲,救了人,再羞辱,只因为她在感情上已经败给了对方,她只能以此来维持自己骄傲。
面对杨云聪的误解,她的心伤到了尽头,为什么连一点信任都得不到?
她赌气,任性,她内心其实还像个孩子一般。
当杨云聪带着孩子要走之时,她已经看破,“孩子饿了,等我喂饱她你再走吧。
”如此的平静。
“飞红巾,我欠你的,如果今生还不了,来世我一定还。
”“我不相信来世,你要还就得今生,还不清,就别想走。
”最后时刻飞红巾放弃了获救的希望,把孩子递给杨云聪宁可自己坠下深崖。
总之,电视版的飞红巾让我很感动,虽然她的缺点很多,但一切都只是掩饰内心的脆弱。
结局她落崖,不知是不是编剧真的要她死,我还是希望如小说中的,她以后还会出场。
刘郁芳,本是个的女孩子,连一只鸡都不敢杀,在逃亡中成长,本身还是一个孩子,却还要照顾一群孩子,“过了这座桥,你们就是自己的主人。
”她对孩子们这样说,而她自己又何尝不是?
爱上楚昭南,是绝对没有结果的爱情,更眼睁睁的看着父亲死在爱人的剑下,看着一直照顾的孩子们被杀死在自己的眼前,经历这一切的刘郁芳,终于要成长为红枪会的舵主,小说七剑下天山中那个女头领刘郁芳了。
纳兰明慧,生活在夹缝中的美丽女子,她本身就是一个悲剧,她爱上了父亲的仇人,她无从选择,每一个都无法放弃,她不能忘掉所爱的人,她有了他们的孩子,她不能放弃自己的家人,因为那就意味着满门抄斩。
而刚出生的女儿更是再无机会见面。
对于这样的女子,只有心痛与怜惜,或许杨云聪这样的男人,需要的就是这样的女子。
绿珠,原著中没有的一个角色,电视剧中虽然出场时间并不长,但表现却极为出彩,这一段是剧中精华之一。
奴隶出身,本来已经看淡了一切,身为奴隶,纵使受到风火连城的凌辱,但那份淡然,依然写在脸上,因为不相信爱,所以已经没有什么能真正伤得了她,面对强大的王爷,也依然应对自如,却遇上了楚昭南,“其实我已经花了很长时间来适应孤单,可是你突然来陪我,等你走了,我又要重新适应”。
她是个聪明的女子,知道怎样生存下去,所以她已经不相信人间的正义与真情,但是楚昭南却给了她希望,将她内心已经熄灭的那一点火再度引燃,可是久经世事的她无法把握这是否真正的幸福,所以她免不了求证一下,也许她早已看穿了楚昭南,即便知道楚昭南爱上自己,但她要求的不仅仅是这个,因为她在让楚昭南爱上自己的同时,她也陷进去了,她爱上了楚昭南,她故意在楚昭南的水中放了没有毒的香灰,让楚昭南喝,她知道楚昭南知道自己放了东西,楚昭南果然认为她下毒,她果然输了,一切都在预料之中,“剑客,你要我相信的爱情,连你自己都不相信。
”她微笑着,用情人的剑杀死了自己。
她和楚昭南,两个人都太过聪明,聪明的人都是多疑的,一再的互相试探,最终成了悲剧。
多铎,小说中的印象是他是真的很爱纳兰明慧,因此死在易兰珠的剑下,因为那是纳兰明慧的女儿,更甚至在为了不让纳兰明慧伤心,情愿放掉杀害自己的凶手。
电视剧中也沿袭了这一点,除此,他是第一反派,而且非常强,好像现在许多电视剧中喜欢把一个反派表现的如此精彩,这样做也确实不错,比如逆水寒中的顾惜朝,可谓整部剧中最出彩的一个角色。
剧中结局,多铎落入江中,楚昭南以为已经将之击杀,我想他应该没有死,还要继续在下部中出现,在小说中他就是一个重要的反派人物。
有句话叫做,武侠是成人的童话。
按这个说法,这部剧应该叫做暗黑童话。
我们熟悉的武侠剧,是主人公历经千辛万苦,最终功成名就,有情人终成眷属。
比如说杨过,他出场的时候不过是个流浪儿,后来连左臂都失去了,爱人也跳下悬崖生死不明。
到了大结局,他已经是新五绝之一,神雕大侠名满天下,也终于找回了小龙女。
但这部《七剑下天山》,主角最意气风发的时候,却是剧的开头,他们七人骑着马奔下天山,身后是皑皑白雪的天山,身前是大漠狂沙,前方是等着他们去救的人。
七匹马一字排开,帅得不得了,拉风到不行。
然后,就遇到了天山剑客的第一个尴尬——典当衣物,才买得起吃食,住得起店。
这,一点都不童话。
这部剧的两个最重要的主人公,一个是天山剑客的大师兄楚昭南,是他拿着衣物去了当铺,换来了过年吃的年糕。
另一个是天山剑客的二师兄杨云聪,大师兄当掉的那件衣服就是他贡献出来的。
他们在等待楚昭南的时候,楚昭南久久不归,有人开始埋怨。
杨云聪说,大师兄做事向来稳妥,放心。
楚昭南被埋怨,被质疑,原来从这里就开始了。
杨云聪向来相信大师兄,一信,就信了整整一部剧。
直到他们走向不同的悲惨结局。
楚昭南:运气是大侠的充分必要条件,但他没有刚出场的楚昭南:绝世武功,绝世神剑,世外隐居。
别书的大侠奋斗上一整本书,也未必能达成这3项成就。
大结局的楚昭南:不要叫我大师兄,二师兄死了,你今后再也不会有大师兄了。
你记住,我们的血,是为红枪会流的,是为傅青主流的,为了晦明(他们师父)流的,来日方长,这笔债,我一定要他们还。
一开始,他是完美的侠客,完美的大师兄。
他教师弟练武,照顾师弟,遇事挡在师弟身前。
他看得见的未来是名满江湖,誉满江湖。
然后,因为没激活大侠必备的外挂技能,变成了谤满江湖。
楚昭南并不是那种全靠武力取胜的大侠。
他有智商,有计谋,惯性思维是要从内部瓦解敌人,习惯性操作是诈降。
一次诈降,中了敌人的圈套,全军覆没。
二次诈降,误杀了自己人,功亏一篑。
在他要帮助的那些人眼里,一不留神,就成了真降。
成功,显然需要一点运气,也就是俗称的男主角的外挂。
可惜他没有。
挂都在他对手那里。
他又是一个不屑于解释的人。
即便全天下的人都不相信自己,他也不屑于为自己辩解一言半语。
他相信,只要他成功那么一次,他们就都知道真相了。
爱他的人质问他,他不解释。
他爱的人憎恶他,他不解释。
不幸中的万幸,他身边还有一个师弟杨云聪,永远无条件地相信他,无条件地对所有人说,我师兄不是叛徒。
这是他黑暗征途中的唯一一道光。
更不幸的是,当最后的最后,他终于手刃了敌军的头领,终于觉得可以证明自己的时候,那唯一的一道光,熄灭了。
楚昭南,一个正派出身的大侠,被所有人质疑,被所有人抛弃,最终走向黑化的悲剧之路。
没有外挂的男主角,只能上演暗黑童话。
杨云聪:心向天山,身死钱塘江天山之上,他师父叮咛:你为人憨厚耿直,处处让人三分,但是到了关键的时候,还是要黑白分明啊。
记住,我给你这把天外之剑,大是大非,你要果断处置。
钱塘江边,他师兄控诉:你(师父)明知道云聪生性单纯,不喜欢争强好胜,你为什么非要把这个包袱交给他!
是师父害了云聪!
由龙一出,万剑臣服。
但万剑中不包括青干。
这把能克制楚昭南手中由龙的青干剑,就是他们师父交给杨云聪的包袱。
七剑之中,他抽身最早,结局最惨。
相比他师兄楚昭南,杨云聪是既幸运,又不幸。
幸运是因为,他永远不用一个人承担一切。
同样被冤为卧底,楚昭南是全世界除了杨云聪,都不再相信他,杨云聪也只能在情感上相信他,在行动上支持他,却不能给他提供更多切实的帮助。
而杨云聪呢,除了那么一小批人之外,其他人都坚定地站在他这一边,他还有个近乎长兄如父的大师兄,为他安排好一切,对他说,没事,你先回天山,这边的事情师兄会帮你处理好。
39集的电视剧,在集数个位数的时候,杨二侠就这么踏上了回归天山之路。
如果他能这么顺顺利利地回到天山,像他理想中的那样,再也不下来了——那他就不是男二号了,当然如果师弟还活着,楚昭南可能也不疯了。
他的不幸在于,他再也没能回到天山。
杨二侠虽然称个侠字,但实在没啥匹配身份和武功的追求,也没啥远大志向。
在山上的时候,他就很安心地习武练剑,有人上山求救,他觉得不能见死不救,但下不下山,还是让师兄决定。
下山后遇到的第一个挫折,就直接把他卷回了天山。
后来发现手中青干剑是世间唯一能克制师兄手中由龙的时候,他反应也干脆得不得了——不挣扎,不深思,直接就要把剑交给师兄。
他大约就是想回到天山,继续过自己的小日子。
但胸无大志的杨二侠,好歹还是个侠。
侠客的见义勇为,侠客的乐于助人,这是侠的基本素质——也是这些绊住了他回归天山的脚步。
毕竟一个侠客走过的漫长的道路,不会少了让他行侠仗义之事。
在这条路上,他遇到了爱他的姑娘,也遇到了心爱的姑娘。
在这条路上,一个无牵无挂的天山剑客,成了有牵有挂的红尘中人,最后被命运推到了钱塘江边。
他师傅对他说的,大是大非,你要果断处置,这真是一语中的。
天山下的世界并不是美好的童话,不会让一个天性纯良,而又手握神器的人,不捎带点外挂,这路还真不是那么好走。
自主选择前进道路的楚昭南没有回到天山。
被命运推着前进的杨云聪也没有回到天山。
他们带着万丈豪情下山了,但除了他们自身的命运,并没有改变什么。
毕竟,改朝换代是天下的大事,哪里是7把剑能够左右的呢。
这剧,也成了真正的暗黑童话。
七剑侠下山会合民间庞大组织的正义力量“红枪会”,四处和清兵对抗。
一次因行踪败露,七剑被迫分道扬镳,各自执行任务,并相约一年后中秋在钱塘江畔七剑重叙。
隐居天山山脉一带的剑术高手傅青主、韩志邦、武元英往寻天山名宿晦明禅师商议拯救中原。
晦明禅师得知天下黎民受清军铁蹄蹂躏,遂派杨云骢、辛龙子、楚昭南及穆郎,四徒,连同三侠,七剑下天山!
这是部走心剧,现在是18年,十年武侠无出其右!
七剑下天山 这部剧的大侠不是传统武侠剧中为了感情不顾生死,这里面的武侠,要吃饭,要喝酒,要生活,当然也要感情 核心是围绕楚昭南从下山到叛变的历程和心理变化为核心的描写 “真情”、“信任”和“友谊”这些原本楚昭南念念于心的大道理,这些原本是楚昭南赖以生存的精神支柱,在一部剧的洗礼后,他自己都不相信了 真情信任和友谊是楚昭南的全部,可是这一切都被打破了 绿珠的塑造非常成功,她与楚昭南的相识到离别剧情该剧刻画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 配上赵文卓精湛的表演,把这段情节推上了极致
侠骨柔情,儿女情长。
片尾曲的旋律回想起十年前所看那电视剧(七剑下天山)一幕幕剧情,如果说粱羽生系列作品中最喜爱的哪几部,我比较钟爱(塞外奇侠传)和(七剑下天山),小说没有看但看电视剧的改编剧情被迷上了。
电视剧(七剑下天山)有70%的内容来源于(塞外奇侠传)。
电视剧分上下两部拍摄,很可惜的是没有下半部接续拍摄。
期待了十年之久,如今唯有伴随着那段旋律细细品味一番前部剧情。
喜欢楚昭南起头的正义感,而后经过磨练的一些事情都不相信了,在原著中楚昭南本身是反面角色,在剧中被编剧洗白了,成了具有悲情色彩的人物,从那一刻遇到绿珠开始,再后来遇到飞红巾部落种种的不相信怀疑质疑,就连自己的师傅晦明大师所铸的游龙剑都有青干剑克制,“游龙一出,万剑臣服。
”此时之前的见地由此被磨灭掉了,唯有杀掉多格多来证明洗清自己的清白,唯有师弟杨云骢始终相信这他。
在最后一场决斗时手刃干掉了多格多,结果连最信任的师弟杨云骢死了,楚昭南就此崩溃因为没有人为他辩解这些事情的不白之冤,于是踏马乘风而去。
只有穆郎一人带着二师兄杨云骢的女儿宝珠回天山见师父。
三角恋的缠绵纠缠,本部剧情感情戏看点在于杨云骢、纳兰明慧、飞红巾。
还有部分的纠葛感情戏在韩志邦、郁芳、穆郎,外加一个楚昭南,让剧情更加虐恋般。
只是起初郁芳对楚昭的那份好感,但楚昭南至绿珠后看飞红巾有她的影子产生的好感,而飞红巾一直都是喜欢杨云骢,哪怕杨云骢和纳兰明慧在一起,心依然放在他的身上,由此也跟她的师父白发魔女一样为情一夜之间白了头。
感情戏部分有些过接式的形容演绎。
傅青主和辛龙子人物之间的往事,傅青主前朝刑部刽子手杀掉多少武林人士,为赎过往过错协同武元英、韩志邦上天山请侠客相助解围武庄,晦明大师修复他原来损坏的剑,取名之莫问,原意为:莫问前程无愧,只求今生无悔。
辛龙子有段往事以致性格古怪演变。
曾经看这部电视剧(七剑下天山)后几年而赋诗一首,算是一时要表达的对此剧情的情怀,倘若有下部的精彩更另附诗接续。
莫问前尘愧于心,但求今生了无悔。
游龙戏凤昭何处,心高气傲万剑服。
青干骢慧易宝珠,飞红钟情一夜白。
舍神霹雳定安邦,削偾情绪己为然。
天瀑随意武动变,刚柔并济流水间。
日月光辉双子剑,寸长寸短分离合。
竟星神速迅耳目,性情迷离由而发。
晦明所通铸尘器,天山七剑境不同。
(写于 2016-2-1 )
1,徐克《七剑》,不行啊,兜转到这里做艺术顾问,不错啊!
2,一开头,便不俗。
奇幻铺路,武侠掩护,剧情直插,音乐跟进,黑色(黑色电影:主要人物出现在虚无主义、存在主义的领域,或用这样的手法描写主人公。
好莱坞经典黑色电影时期被广泛认为从1940年代至1950年代末。
)迂回,爱情接应,人性断后。
3,多少想到《雪山飞狐》和《飞狐外传》,天山与武侠绝配。
天山题材,应该多几部拿得出的武侠。
4,一集看罢,柯以敏开始唱《空船》。
5,梁羽生若看了这版,或会改行。
6,我看电影,是在看那些游萤般流动的眼睛,或亮或浊,如星点缀夜空,它们点缀屏幕。
7,武侠,即一些人在打架、谈爱、寻愁觅恨,都撒欢地干着这些事,在一个叫江湖的地方。
8,七剑下天山,关键字是一个“下”字。
若是上,那完了,戏台子便搭得促狭起来;下,代表责任、勇气与复出(楚昭南说的是真情、正义和信任),代表中原武林的戏有得唱。
天山倒像个旁观者,生得一双慈眼而非冷眼;它又像个失败收留所,收留一切需要休养的肌体和需要安慰的魂灵。
而七剑代表北斗七星,一星一剑,一剑一星,苍穹上星转,雪山下埋骨。
流动的天意,带着令旗。
9,一进天山,便要做好做雪猿的准备。
10,一棍出,雪莲立。
西东奔,南北人。
11,里面的人名、物名和地名都像是借来或附会来的,这是棋差一招的地方。
梁羽生,只有自己的名字取好了,赢了个一生半胜。
12,梁羽生的小说写得四平八稳,处处锁链,像强大的战船阵,机动性却不强,最终却比不过几把小火。
现代主义的书梁羽生恐怕没看过或看得不多。
13,每一个山洼都是一幅画,因而也有一首歌。
14,小孩子们戏份不少,却呈现了“课堂式的表演”。
小孩子这样就算了,不料大人更差劲,武庄舵主戏份更多,却竟是“教科书式的表演”,一板一眼,像极这剧本,好人安做好人,坏人安做坏人,“一丝不乱”,狗屁都能这样写这样演。
15,太多不能衔接的地方了。
勉强叙事如果也是一种风格,这种风格让人有“常在河边走,怎会不吃鱼,吃鱼也有刺,屡屡被卡喉。
”之感。
既然如鲠在喉,焉能不吐?!
问题是吐不完的,还得生生咽下去。
后来想,这种勉强叙事不正可以成为反面教材吗?
这种勉强叙事也许自己不自觉也会犯。
所以与其在这吐槽,不如想如何避免之法,这个确确然是需要下大功夫去琢磨去干的事。
16,剧情拖沓得像婚纱,比如内奸的戏,真没意思啊,但却连着唱了好几集,这就是“水平”!
发现大侠们的智商高兴在线就在线,高兴不在线就不在线,耍猴也不是这么耍的。
不管原著如何,戏这么拍,导演太容易做了。
17,在江湖上,如果拔刀相助是正义,那么理直气壮地死求人拔刀相助算什么?
起码作为观众看,那是拧巴是别扭是无聊得无限接近于无耻。
这剧里没有江湖,只有浆糊,猫吃了都嫌黏糊无味,可怜了咱舔屏的观众。
18,有时一句“人都有遇到难处的时候”让人三冬犹暖,路疲即消。
19,所谓剑法是那时的舞蹈吧。
20,“我看你的马挺精灵的”“她啊,她是我的妞。
”21,每个男人心中都有一个既爱又不敢娶的女人,她们有个共同的名字——飞红巾。
22,武侠果然不荒诞便不好看。
本片里全是正常的人,没有一个奇怪的人。
人如此,更别论情节了 —— 问题就在这,这个问题太大了。
23,老老实实的电影,到处老实,连影子都是老实巴交的。
因而打动人的地方在老实处,不打动人也在老实处。
不过,老实的江湖还叫江湖吗?
24,纳兰明慧,连她的丫鬟都不如。
当然小姐多不如丫鬟(无论相貌还是智慧),戏台却只为小姐而搭。
新时代了,还是小姐唱戏,平常姑娘堆起来山高浪高的好故事见几人传几人闻了?!
25,要是我写一部武侠,就让主角高手都叫最普通的名字,阿猫阿狗在所不惜,再让小喽喽都挂上高雅名字。
在侠的世界,名字就是招牌,尤其是封号。
那么多侠名,我只记得狗杂种,出自金庸的小说《侠客行》。
26,天气好的时候,出去走走,遇见眼神犀利的,或是侠士的后人。
27,一个漂亮女人往往会毁了一堆普通女人,她通过毁掉男人毁掉她们。
28,江湖儿女最宝贵的东西是什么?
雄性。
29,江湖儿女都没有故乡,也没有他乡,只有醉乡。
30,江湖人的童年都是血色的,因而以后他们只愿意活在浪漫里。
31,无论雪如何飘,都会飘向一个叫天涯的地方。
32,和妓女谈恋爱,请准备好十万斤假天真,和政客交朋友也是。
因为政客类婊子而多不如。
33,江湖是个买卖场,剑是秤杆,义是秤砣。
你在江湖,带着杆,就得带着砣。
34,大侠不死,只是凋零,他们的梦会有人替着做下去。
35,大师兄都是老油条。
36,大漠的女人最好别惹,她们滚惯了黄沙,黄沙是她们的床也是她们的水,你硬时没它硬,软时也没它软。
37,大漠里的瀑布,那才叫奇观,他们叫水源。
38,“孩子是没有罪的。
”“等长大就有罪了。
”39,情义就是一手抱兄弟(义)一手抱娇人(情)。
40,没有主角的一部片子。
41,说到底我们看到的仍是冷眼旁观下的江湖,我们不懂江湖。
所以,在这里冷眼旁观话江湖,终究不够真诚。
结局一直意难平,从小学就盼望能出第二部…这个剧的画面构图,场景真的很美啊,而且整体叙事也很特别。
演员在线,颜艺俱佳❤️造型也好,角色丰满。
因此圈粉王学兵 赵文卓 乔振宇 蔡少芬王丽坤…导演真厉害,拍出了快意江湖。
又热闹又寂寥,又浪漫又哀伤,又自在又落寞,刀剑光影中细腻的、身不由己的情仇。
前些日子在家时见到电视里播电视版的《七剑下天山》。
当时很有些惊艳,奇怪大陆居然能够拍出这样精致的武侠电视来,无论是镜头,美工,还是剧本,与张纪中或者张艺谋那种一味烧钱铺场面的土包间的距离不以道里计,后来在职员表的监制与艺术顾问栏里见着徐克的名字,也就觉得正常了。
再前些日子,G市,个人精神状态陷入一个极度的低潮,每天趿着拖鞋,心无旁鹜地穿行于一条独具G市那种市井风情的破落小巷间,从住处附近的一个小书店租梁羽生的武侠小说读。
一天一套的速度,完全不用过脑子。
原是旨在消磨时日,这是我那时能够找到的让自己不用去面对当时的现实、也无需面对自我,将精神从想入非非的深渊中打捞出来的唯一办法。
意外的却发现了《云海玉弓缘》中的厉胜男。
这个中国武侠版的女浮士德当时给了我一种以前读任何一本通俗小说都未曾出现过的情感。
大约同时起了一丝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感伤——现在想起来觉得自己是慌不择路之余的谬托知己了。
但是这个角色仍是我读过的所有武侠读物中最经典的一个,不在于塑造的完美,而在于刻画的深度。
梁羽生对自己古板性子仅有的一次离经叛道,就在某种意义上打败了一直压在他头上的金庸。
金大师是无论如何塑造不出这种人物出来的,悲剧性人物的刻画,萧峰算是他的极限,情节还编得那么牵强。
并不是指金庸的无能,他编故事的能力确实是了不起的。
这是由创作者的价值观决定的,和能力本身关系不大。
武侠读物,说穿了就是一种精神的意淫。
适当的意淫是必要的,缓解压力,放松身心,是利国利民的好事,但是把它当成了精神的补品,甚至是主粮,至少是有性焦虑的嫌疑了。
这主要是指成年人,处于性骚动时期的少年人爱好武侠小说几乎是不可避免的。
王朔自我标榜从不读武侠小说,不过是因为他的少年时代压根没有武侠小说这码事,等到武侠小说普及及至泛滥,他早已有了一套自身成熟的价值观念与阅读趣味。
这种对武侠小说的不屑一顾,不见得就证明了什么——虽然王朔其实还是一个相当诚实的人。
武侠小说写出一定的深度来,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
比如上面提过的梁羽生的《云海玉弓缘》,故事很老套,但是角色却别具一格。
还有曾在网上读过的燕垒生《天行健》的首部《烈火之城》(这是我唯一能够坚持看完的网络武侠类小说),笔触洗练,造意深远,君子自强不息与反战的先定主题也得到了一定体现,而且居然有那么一些政治理念的味道(虽然在小说当中显得很突兀)。
但真要把武侠小说写成这样,首先男主角连自己的女人都保护不了,不得不在最惨无人道的围城战中成为兵士们嘴中的军粮,仅凭这一点,就让那些一心追求意淫快感的读者们倒足胃口了。
电视版的《七剑下天山》的经典在于对楚昭南这个角色的改编上,原著小说中一个原本不折不扣的大反派,成了一个胸怀大志的理想主义者。
将文学作品搬上屏幕的影视再创作中,对一些名气大的原著小说中人物形像的颠覆是一种冒险,徐克们的这一次冒险是成功的。
剧集里,七剑中由王学兵饰演的老二杨云骢似乎是第一主角,而实际上穿引起整个故事的,是赵文卓饰演的七剑中的老大楚昭南。
整个故事便是一部楚昭南的蜕变史。
一种充满力度、深度与可信度的蜕变。
楚昭南刚带着师弟们从天山上下来的时候,是一个一心追求美好、胸怀天下的理想主义者,就像他自己所说:相信人世的真情,相信正义,相信爱。
他从未怀疑自己所肩负的拯救使命——无论是水深火热中的天下苍生,还是敌人手中那个受尽凌辱胁迫的弱女子绿珠。
他对绿珠的感情,与其说是男女私爱,不如说是一种为自己那崇高的使命感所驱使着的强烈的怜悯。
可惜的是,他不是神,他也是人,一个普通的平凡的人。
是人就有弱点,就有七情六欲贪怒妒惧。
他爱上并且发誓要拯救的是敌人派来诱惑他的女子,即使身陷敌手,他依然坚信自己能够实现拯救的使命,并且对女子说:“我一定会救你出去的。
”他要绿珠相信爱。
绿珠也是一个聪明的女子。
这个年纪轻轻却早已饱经患难坎坷的女子原本已经对生活绝望,心如止水,逆来顺受。
是楚昭南的激情重新点燃了她的希望。
可是她比楚昭南现实,过早的沧桑让她对生活与生活中的人已经产生一种本能的警惕。
“其实我已经花了很长时间来适应孤单,可是你突然来陪我,等你走了,我又要重新适应”。
她对楚昭南说。
但是她毕竟是人,一个韶华盛极的青春女子,即使理智与经验告诉她这根忽然漂到眼前来的稻草是不可信的,情感的本能却让她无法克制住对爱、对新的生活的向往。
最终她决定要赌一把,她要试探这个男人是否值得信赖,是否真的能够拯救自己。
她败了,还没开始就已经失败。
楚昭南怀疑在敌人的唆使逼迫下,她在自己酒中下了毒,事实上,她不过是放了一点香灰。
“剑客,你要我相信的爱情,连你自己都不相信。
”她微笑着对楚昭南说,死在了这个发誓要拯救她的男人的剑下。
两个聪明的人,都聪明得过了头,彼此猜疑,最终得到的只是悲剧。
绿珠的死对楚昭南是一次打击。
但是他并未灰心,即使拯救自己心爱的女子失败了,他还有拯救黎民苍生的重任。
他要刺杀那个他认为给天下百姓带来灾难的罪魁祸首,王爷多铎。
但是他同样遭遇了失败,而且败得比上次更惨。
刺杀不仅没有成功,反而搭进了自己的清白,几乎所有的人都不再信任他了,认为他是一个可耻的变节者,除了他的师弟杨云骢,杨云骢依然相信他。
于是拯救天下苍生变成了拯救自己,他要洗刷自己的清白。
他要多铎死,不择任何手段,不管付出任何牺牲——包括别人与他自己的牺牲,也要多铎死。
在他眼里,只有杀死多铎,他才能挽回自己的清白。
这成了他唯一的目标,也是他存在的唯一理由。
他在这个理由中越陷越深,越努力,离目标越远。
已经接近疯狂的地步。
他终于如愿以偿了,多铎死在了他的手中。
他迫不及待地骑着马去找师弟杨云骢,一路上发疯地喊着“我杀死多铎啦!
我杀死多铎啦!
……”,他要告诉杨云骢,他终于挽回自己的清白了。
可是等他到达的时候,杨云骢死了,唯一一直信任他的杨云骢死了!
杨云骢的死导致了他的彻底崩溃,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这个原本骄傲地宣称相信真情、相信正义、相信爱的侠客,现在已经什么都不相信了。
他红着眼绝望地握着剑一步步逼向杨云骢留下的幼儿。
“你要干什么?!
孩子是无罪的!
”“长大以后就有罪了。
”这是那位一心要拯救天下、拯救他人的大侠客楚昭南最后的一句话。
他骑着马消失于暮色之中,原来的楚昭南彻底死了。
代之而生的是一个充满仇恨、要对这个世界实施报复的楚昭南。
他想要拯救一切,结果自己却反而陷了进去。
连自己都拯救不了。
是什么导致了他的失败?
个人性格?
人性?
命运?
不着实际的政治野心?
理想主义的不可信?
似乎都有可能,似乎又全不尽然。
创作者并没有给出答案,这也正是创作者的高明处。
这原本就是一个永远不可能有答案、却到处充满答案的世界。
悲剧的震撼来源于一种真实的深刻。
这个世界的本质就是个富含悲剧感的世界,我们抱有的乐观来源于不可信的观念对生活的虚化。
武侠小说想要摆脱精神意淫的诟病,真正在文学殿堂中据有一席之地,光凭处处如意、皆大欢喜的轻薄喜剧,只怕是远远不够。
时常会想,如果世界上真的曾存在过江湖,那个江湖也一定会是楚昭南的江湖,而不是郭靖和韦小宝们的那个江湖。
电视上偶然看到一段楚昭南和绿珠,惊为天人
空船一去无踪影,苍茫误此生。
特别喜欢。配乐、演员、情节都不错。最喜欢绿珠。
当年好喜欢赵文卓呀为什么默默就糊了。
荡气回肠的岁月
曲子不错 不强求制作和编剧的话 感觉也还行
整体质量还可以
当年楞没看出来是蔡少芬啊……
第二集弃,拍得什么狗屎
两集弃,太雷
不肿么地~~
原著党颇为满意。
好像还是在新疆拍的吧,从风云开始就挺喜欢赵文卓的。
为什么不和飞红巾在一起呜呜呜
我更喜欢王学兵
我看过一点点,就李小冉临盆的时候。感觉好有意境啊,我一直以为这是电影。后来看电影版,很一般啦。有机会要从头看到尾。
蔡少芬的飞红巾
垃圾
我觉得电视剧挺好看的
梁羽生难改难拍,正邪两分在纸上还可以。影视化后会让人物扁平无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