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兰胡埃斯的美好日子
Les Beaux Jours d'Aranjuez,恋夏絮语(台),佳期如梦,佳期约至阿兰胡埃斯,The Beautiful Days of Aranjuez
导演:维姆·文德斯
主演:勒达·卡代布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德国,葡萄牙语言:法语,德语,英语年份:2016
简介:尚且在筹备阶段的维姆·文德斯新片《The Beautiful Days of Aranjuez》已成戛纳香饽饽,交易市场上意大利、巴西、希腊都已超前买下发行权。影片剧本由与文德斯合作《柏林苍穹下》的彼得·汉德克撰写,故事讲述一对男女在夏日傍晚分享彼此对于爱与自由的看法。影片将于6月份开始制作。详细 >
“又是一个夏天,又是一个美好的夏日”。当夏天总是以相同的方式开场,你将失去生命中所有的夏天。
是文德斯对电影与戏剧媒介融合可能性探讨。编剧所处的现实空间或是电影媒介的空间载体,而演员所处的想象空间或是戏剧媒介的空间载体,是具有个性的二元空间,文德斯便运用自己的技法对两个空间进行融合可能性的探讨,却逐渐展现电影媒介的侵略性。第一,场面调度的探索,镜头对准编剧的现实空间,随着编剧出画,外景的想象空间似乎与现实空间所融合,却桎梏于门框的约束(电影构图),无法交融。第二,叠化的使用,人脸的重叠,是编剧现实(电影)与想象(戏剧)的融合,却因叠化专属于电影的技法而无法融合。第三,视点的转移,从编剧的视点转向演员的视点,而这种视点的转换也独属于电影的特性。当编剧(电影空间)走入演员的想象空间(戏剧空间),电影便已完全侵略戏剧的空间——特写镜头的运用与剪辑节奏的突变以及声画对位、多重嘈杂的音响展现。
#TIFF16 像是一出舞台剧,置身于花园中,男人与女人探讨世间万物。可没有场面切换的也算是电影?
从perfect day的音乐响起就可以打五分了 法德风情的森林庭院 夏日露台 标准舞台剧腔 梦幻文艺的电影呈现
席間數度昏迷
独幕话剧《索黛和佛南多回忆录》
当一代代的电影人都试图将电影远离文学、戏剧或是其他任何艺术门类时(电影也必将会越来越独立开来),文德斯却反其道而行之,但成品之乏味、形式之单一让本片沦为了催眠佳品。其实真的没有必要拍成3D,甚至没有必要拍成电影,这只是一场不需要眼睛看的朗诵会。
一次不成功的电影实验
又名《佳期如梦》。太好睡了。开头音乐还蛮好听!
有时候很烦闷,只能看进去这种片子。意识流的絮语、两个人的对峙、留白。
为啥要拍3D?大概就是老家伙任性。全程不到100分钟,就是在一位作家的脑袋里有一男一女在聊天,ate dance和make love,男人女人、王后和宇宙,情愫、存在和永恒………文学和舞台剧意味很浓,不过能用镜头把这么长的双人对话表达得这么流畅、洒脱,真是棒,“蔡明亮你学着点!”
我到之前,有人跟我提过皇家宅邸边的菜圃,国王的菜圃,曾经种了许多蔬菜,如今都稀落无踪,那些蔬果,我在野外树林和从大草原归来时见过,那时我已经习惯林间的黑暗,才会在林间空间见到它们,刚好有一道光射来,无处不在,有时动也不动,有时起风了,就像钟摆一种移动,是醋栗。古代种醋栗作篱笆,环绕着国王菜谱,后来醋栗抛弃了菜谱,往草原那边的野树林迁徙,醋栗离开城市,渡过塔霍河,攀登梅塞塔高原而上,沿途在时空中转变,历经几个世纪的路程,醋栗明显变得更小,果实也比人工种植的少得多,但另一方面,野生醋栗也变得千倍火红,粒粒鲜艳欲滴,由于野生醋栗自行生长,比周遭的草莓、树莓、黑莓更狂野,它的红之所以夺目,不仅因为漫长的外移过程中个头变小,而且多亏这些小小难民体内的精华,我尝过一粒野生醋栗,puchi,酸到爆炸
结尾的声音和镜头处理挺有意思,从这一点上看文德斯也并非全无视听处理。全片对话,台词较为典雅,容易让人发困,但我仍然为弥漫的的盛夏气氛和暖色调所痴迷。
#73rd Venezia# 1/10 莫名其妙的文德斯。一星给Perfect Days。
不想拍就别硬拍
这个花园可以的
睡得忘乎所以,Nick Cave出現時有清醒一下,接著又繼續睡,放映結束走出來的觀眾都一副剛睡醒的樣子。
德法语穿插
我宁愿自己读原著,也不想听你来朗诵。
恐怕是文德斯最差的一部了,话剧改编,却毫无导演技巧的呈现,对话也太装。文德斯现在沉溺在3D的表达了,但是这部影片也根本不适合3D,倒是符合安叔说的“3D最好拍的是人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