氧气危机

Oxygen,囊中人,氧气,O2,Oxygène

主演:梅拉尼·罗兰,马修·阿马立克,马立克·兹迪,Laura Boujenah,埃里克·赫森-马卡雷尔,Annie Balestra,Marc Saez,Cathy Cerda,Marie Lemiale,Pascal Germain,Lyah Valade

类型:电影地区:法国,美国语言:法语年份:2021

《氧气危机》剧照

氧气危机 剧照 NO.1氧气危机 剧照 NO.2氧气危机 剧照 NO.3氧气危机 剧照 NO.4氧气危机 剧照 NO.5氧气危机 剧照 NO.6氧气危机 剧照 NO.13氧气危机 剧照 NO.14氧气危机 剧照 NO.15氧气危机 剧照 NO.16氧气危机 剧照 NO.17氧气危机 剧照 NO.18氧气危机 剧照 NO.19氧气危机 剧照 NO.20

《氧气危机》剧情介绍

氧气危机电影免费高清在线观看全集。
《氧气》是一部求生题材法国惊悚片,由亚历山大·阿嘉执导。这部电影讲述了一名年轻女子(梅拉尼·罗兰饰,《鬼影特攻:以暴制暴》《无耻混蛋》)在低温舱中醒来,她不记得自己是谁,为何出现在这里。由于氧气即将耗尽,她必须重建自己的记忆,以逃离这噩梦般的场景。热播电视剧最新电影夏天的尾巴钟馗伏魔:雪妖魔灵EERIE~看不见的脸女力报到-爱的故事逃离食人族马达加斯加的企鹅工厂MM一族师父·明白了舌尖上的斗争第六感之吻遗落家庭我是船长后裔巴哈旺大饭店猎金骑士之疯狂野蛮人狐步六号夺命双娇饥饿游戏3:嘲笑鸟(上)热血江湖之龙虎斗嫁给我好吗?小禾卿卿有点田无人岛的Diva脱欧:无理之战厉鬼将映换夫计划警界争雄春来家事阿拉底恋歌我的儿子

《氧气危机》长篇影评

 1 ) 该有的全有,一个人撑起一片天

记忆转移、外太空殖民、长时间星际旅行、人类末日、克隆人自己救“自己”...这部高度接近“独角戏”的奇特的电影涵盖了一切能让我们感到兴奋的科幻惊悚片元素,基本上诠释的到位了!

梅拉尼·罗兰是那种能驾驭《无耻混蛋》的复杂角色也能搞定《鬼影特攻》那种纯商业电影的欧洲女演员,是纯纯的宝藏女演员。

而这一次的美国“网大”《氧气》实在是在这种特殊时期,难得一见的好莱坞小成本大格局的科幻惊悚片,节奏故事都不错,而且还挺有新意!

电影的剧本框架是很“商业”那种,上半部分单一视角,三个问题:我是谁?

我在哪?

我有什么超能力?

下半部分还是单一视角,三个问题:怎么办?

坚持不坚持?

能不能活下来?

紧张的气氛和呼吸感还不错,而且100分钟的电影时长明显是经过非常精密的仔细研究的,在后期剪辑层面有很多值得学习的地方。

 2 ) 论普通人的正常反应

全片体验其实还是不错的,看完不禁思考如果带入自己面对如此情况会思考什么:1.为啥会在医疗仓醒过来,是否有意外发生?

2:如果AI不存在恶意的情况下,应该能问出自己的处境,而不是只获得一个无法定位的模糊回答,就算直接问我在哪这种问题,难道AI不是应该回答距离地球多远的地方吗。

3.既然有一对视频和论文可以看,看几个最新的视频也应该能发现自己什么问题了。

4.再就是氧气的问题,存在很多不合理的地方。

其实我还是比较开心的看完了全片

 3 ) 就老老实实呆在地球吧,别折腾了

女科学家Elizabeth Hansen(简称Liz)在休眠舱中醒来,发现氧气已经不足,于是尝试依靠逐步恢复的记忆和人工智能系统的帮助来脱离困境。

在与外界取得联系的过程当中,Liz发现其实自己并非女科学家本人,而是被植入了记忆的克隆体。

在地球上人类因为无法克服的病毒而陷入灭绝危机的情况下,政府和科学家们实施了一项克隆人类的星际移民计划,要把一万个克隆体发送到距离地球14光年的一颗宜居星球上,女主也就是Liz的克隆体Omicron267就是其中之一。

由于遭遇了小行星的意外撞击,少量休眠舱和克隆体损坏,也造成了女主267休眠舱的失氧。

在搞明白情况后,267在人工智能的帮助下重新获得氧气并进入休眠,最终成功抵达目标星球。

典型的欧式科幻风格。

场景简单,占用绝大部分时间的场景就是休眠舱内部,穿插少量的记忆闪回,影片最后才出现飞船和太空的整体形象,目的星球更是只有一个简单的海边场景。

人物角色简单,只有女主露脸和有台词,女主记忆中的老公只露脸没有台词,电话通话的政府部门和Liz本体,只有声音而不见人。

节奏不太快,如果是习惯了美式科幻惊悚片,很难忍受影片中段的慢剧情,而且女主人设里阶段性的癫狂状态也让人有点昏昏欲睡,甚至到后半段与Liz本体通话过程中那个墨迹劲更让观众有点无语。

整体表现一般般,中规中矩,女主的演技不错,但是影片的科技硬核逻辑有点落后于时代了。

整个星际飞船几乎就是个休眠舱大挂件,出了休眠舱几乎就是直面外太空了,这种设计理念看似整个飞船比那种全封闭型的低碳环保一些,似乎在经受局部撞击损坏时候降低了整体的影响。

对但增加了每个休眠舱的设计防护要求,对于细小太空物质撞击的耐受度,对于太空中低温和进入大气层高温的温差耐受度,对于太空射线的防护程度,等等。

维持休眠舱内生命体的所需的能量和物质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这种设计也符合当下欧洲环保大逻辑,把环保减排的关注点更多放在个体上,而不太注重整体科技的创新。

而好莱坞的星际长途旅行中,更倾向于采用整体封闭的船舱,于相对简单的休眠舱组合的方式。

在运输途中,遇到一些小意外的化,不至于一出休眠舱就马上被太空中的超低温冻成冰棍。

当然,好莱坞式的封闭空旷太空舱也更容易营造一些未知生物或精神恐惧的氛围。

除了典型的新旧《异形》系列,还有《深空失忆》《黑洞表面》等让人印象深刻。

更有经典游戏《死亡空间》系列,把那种大型飞船里的空旷和恐惧演绎到一个极致。

萝卜青菜各有所好,文艺范儿的可能还是更喜欢类似本片的欧式科幻风格。

但欧美科幻题材里有个点始终有点get不到。

在很多影片里,人类即将灭亡时候,要运输带有植入记忆的克隆人或者人类胚胎送去遥远外星做殖民用。

延续人类这个物种真的就那么重要吗?

首先,送出去的无论是克隆人还是胚胎那都不是自己了,而是可能拥有和自己差不多记忆思维的另外一个生命体,对于即将灭亡的自己有什么意义吗?

其次,在可知的地球历史里,人类对地球的破坏远超史上出现的任何物种,已经让地球不堪重负了。

难道那些所谓的科学家们觉得人类祸害一个地球还不够?

还要把这种毁灭性的物种发送到别的星球上去?

万一成功了,让别的星球上的土著生命体也无路可走?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异形也好,变异尸怪也罢,都是潜意识里对人类这个物种极度自私行为的一种惩罚。

再怎么挣扎,命都是定数,越折腾只能完蛋的越早。

 4 ) 《氧气危机》是部好片。

这应该是亚历山大·阿嘉的转型之作,也应该是他的翻身之作,因为之前拍了太多烂片。

刚开始以为是《活埋》的情节,后来看到了《地心引力》的影子,由短小精悍的惊悚片变成了宏大叙事的科幻片。

其中涉及的元素包括亲情、爱情、科幻、人性、人工智能、惊悚、伦理、推理等,是一部非常合理且精致的科幻惊悚片。

片中的一些桥段令人印象深刻:1.女主的清醒时间是102分钟,正好是本片的影片时长;2.为了避免紫外线对生物体的危害,人工智能开启了光致变色紫外线过滤器,人类的视觉能力受阻于该过滤器,因此女主无法通过欧米克朗267机茧的光学玻璃看到太空中的影像;当女主要求人工智能关闭滤光器后,女主终于了解到了自身的处境;3.女主是个克隆体,其主体老女博士为了延续自身的生命与生活,克隆了女主,并将自己的思想、记忆也移植到了女主身上,最后将女主放入机茧,送往一个类似地球、离地球14光年的星球沃夫1061C;在女主主体老女博士的一次关于克隆技术的演讲中,可以看到观众均带着黑色口罩,说明致死数百万人类的病毒已经开始蔓延(影射了当下的新冠疫情),而这也就是为什么要从地球发射10000个欧米克朗机茧的原因,每个机茧里面可以搭乘一位乘客,这其中就包括女主和女主主体老女博士的情人里奥,由老女博士的身份可知,这10000个人均是地球上的精英人士,可惜由于与小行星X375碰撞,有433个机茧损坏,女主的机茧虽然损坏,但女主还在拼命地自救;4.人工智能及其不靠谱,甚至会杀死人类——导演似乎传递了这样一种观点。

从整部影片来看,观众会发现解决氧气危机的方法其实极其简单,不需要打电话向人求救,不需要费劲巴拉地改变设备运行的优先级来延缓氧气的消耗从而维持生命,只需要将其余432个欧米克朗损坏机茧中的尚存氧气转移到欧米克朗267机茧即可。

但女主竟然花了几乎整部影片的时长才从人工智能口中得到这个答案,即使在最后关头,人工智能还要“出于安全考虑”限制氧气转移的功能,好在女主命令人工智能将自己调整到深度休眠状态(不需要氧气),这样就可以忽略上述的限制,用大概14227分钟即大约四天的时间将氧气从损坏机茧中转移过来,从而确保女主有足够氧气到达沃夫1061C星球。

——但凡人工智能有点“智能”,女主只要要求氧气足够,人工智能就应该立刻将氧气转移过来,当然这样就没得拍了😂;5.结局实现了大团圆,老女博士的克隆体女主带着前者的思想和记忆与情人里奥在新的星球继续生活,但地球上的人类该怎么办就管不着了,突然发现该片其实是一部精英奋斗史啊😀。

 5 ) 科幻版活埋?

第一时间先来看了下,整体观感打个三星。

影片节奏有点慢,回闪过多,紧张感营造不如活埋。

影片过半开始变得有点意思,高概念科幻片感觉有了,但总感觉缺了点东西就结束了。

科幻片的低成本制作也让人想到月球,但这片子主题的深刻程度没有让人为之一振,却有点新瓶装旧酒的感觉,而且这个新瓶也没有多新。

如果有时间,可以看一看。

 6 ) Netflix近期最像样的一部电影

法国导演亚历山大·阿嘉以大尺度血腥暴力题材奠定其江湖地位,看过《高压电》《隔山有眼》的影迷会有同感。

之后他获得机会进军好莱坞拍片,继续发挥他的“嗜血”本色,上一部《巨鳄风暴》也令大陆观众有幸目睹了他的看家本领。

没想到他在好莱坞溜了一圈后回归拍摄法语片,更没想到的是这次放弃高成本大制作,竟然是一部密室惊悚类型,令人大呼意外。

故事讲述一名年轻女子在低温舱中醒来,她不记得自己是谁,为何身在此处。

由于氧气即将耗尽,她必须依靠人工智能的帮助恢复自己的记忆,以逃离这噩梦般的场景。

场景和人物具有极简的意味:从头到尾就是女主角一个人被困在狭小的空间里,没有太多花哨的大场面,这种实验性的剧本关键在于悬疑感。

前半段的悬念营造得相当漂亮,情节一直错误引导主人公和观众朝着复仇类型的方向去猜测。

在她与人工智能之间的对话里,她急躁不安的心态与后者冷淡刻板的回答,两者形成一种不断升级的紧张气氛,直至真相渐渐露出水面。

后半段揭秘情节之后的绷紧感立刻泄去不少,克隆人和太空殖民的构想跟好莱坞科幻大片相差无几,创意度有所打折。

不过,仅仅将影片看作是太空版《活埋》的论断则有点过于粗暴,这更像是混合了《2001太空漫游》和《地心引力》表现元素的实验作品。

由梅拉尼·罗兰一人独撑全场的表演相当有看头,这位曾出演过昆汀《无耻混蛋》而为影迷所熟悉的女演员在片中的表演令人难忘:仅依靠声音和脸部表情,准确演绎出困惑、紧张、愤怒、欣喜、恐惧、绝望等跨度极大而感染力强的角色。

意外地,故事情节像是疫情时代的投射,女主角回忆里闪过全身穿著隔离服的医护人员画面增强了这种联想:隔离的孤独感、生命垂危的绝望,以及面对不可知的未来,这种气氛令人陷入窒息的境地。

如果记忆闪回的情节再节制一点,影片的节奏和质量会更令人满意。

 7 ) 《氧气危机》——真的就很难说,介于好和不好之间,很微妙

终于有空能看部电影了,感谢大家不弃之恩。

下面就来说说这部《氧气危机》。

这部电影怎么说呢?

给小编的感受就是那种“弃之无味食之可惜”的感觉。

你要说不好看吧,也不是,说它好看吧,又差点意思,就很尴尬。

No.1 “活埋”危机

低温舱里意外醒来的女主,失去记忆也不知道自己身在何处,同时系统MILO提示氧气余量不多。

狭小的空间里,只能绝望的自救。

这种感觉不是简单的着急、焦虑、哭泣可以表现的,而演员将这一出独角戏演得很完美。

从起初惊慌、强制冷静、思考出路、小崩溃、尝试自救等,一系列操作很符合“普通人”的反应,切合现实,这一点要给个赞。

No.2 故事体验感强

全片将近90%都是女主的画面,中间穿插着她所闪现的零星记忆,我们和她一样,什么都不知道,只能靠着那一闪而过的画面去猜测。

小女孩是她的女儿?

或者小女孩就是她自己?

男人是她的丈夫?

……比起多角色的电影,这种“独角戏”更有代入感,像是单机游戏剧情,第一视角那种。

相应的,会有枯燥乏味的感觉,很正常,有得必有失嘛,看自己喜好来喽。

No.3 AI不行啊

低温舱的AI怎么说呢?

明明智能化十足,人类技术都已经发展到低温复活技术这种程度,AI也很智能,但就在关键的时候掉链子。

让打电话打不了,但偏偏不重要的电话就能打出去,还能接听(看完你会觉得更扯了,这里不剧透哈);各种偏路子让AI查跟自己相关的资料,就是查不出来,还得女主自己想出个法子,才知道自己叫伊丽莎白,是个生物学家。

就这,不叫AI好嘛?

No.4 科幻还是可以的,就是太后面了

这部电影主基调是科幻,可能看前面你不太感觉得到,但后面就有了,就是有点太后面了。

具体哪些科幻元素,只能透露有记忆置换、低温复活、太空这种,关键的不说,不过大家应该猜得出来。

No.5 总

看小编这次写得这么少,就知道确实亮点不多,并且难得的亮点有又不能剧透,只能干巴巴的凑一凑。

这部电影倒是可以看看,虽然科幻确实很后面,但可能是为了产生更强的冲击感,故事也偏向于平和风,至于之后会不会来一出星球大战的续集,就仁者见仁了。

 8 ) 科幻迷值得一看

第一部在网飞上看的剧,打卡留念。

剧情故事整体很棒,节奏有稍许问题,前期给线索的叙述略显平淡,高潮能不能再给几个太空镜头,要是结尾再爽点就好了。

居然是惊悚科幻,最后milo给她休眠的时候,女主笑的那个表情都有点惊恐到我以为要反转,要个屁了。

似乎是个慢节奏科幻,个人风格蛮足,不错。

 9 ) 唯一亮点离心机

前半段和后半段都非常平庸,唯一亮点在于中间衔接的离心机转折,关紫外线也算是一个惊喜,除此以外的内容能删就删吧。

最庸俗的是幻觉出现动物也要从活埋抄,活埋里这一段明显是用来水时长的。

总体来看到不了六分,特别是结局毫无创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 太空版《活埋》?

奈飞出品的法国惊悚片《氧气危机》看过的人说是太空科幻版活埋?!

好吧,等你看完之后就会觉得,有点像,却又不大一样!

前半部分节奏有点慢,一个密闭的空间(其实就是太空休眠仓)女主慢慢醒来,开始还真有点活埋的意思!

慢慢的谜团一点一点解开,太空科幻的题材充斥着后半段的剧情!

氧气一点点的耗尽,女主也一点点了解了整个事情的情况…最后女主也算是拨开云雾,最后获得了自救吧!

说白了,这又是个人类即将灭绝,移民新居所的太空惊悚电影!

只不过因为一些事故,我们的女主提前醒来,这才有了点活埋密闭惊悚的意味…总体还行吧!

还是可以一看的,女主表现的不错,因为此片几乎就是她一个人的独角戏嘛!

(你要是真比《活埋》那还真的差的有点远,不过,当女主得知自己是克隆人却又身在太空,画面拉远,巨大的太空飞船在浩瀚的太空飞行,还是很震撼的哦!

)个人评分6分(此影评仅代表个人主观看法)

《氧气危机》短评

一如导演前作《巨鳄风暴》一般,在一片叫骂声中,我不以为意。目前诟病该片的说辞中不乏因本片有太多别的影片的影子而直接断定本片陈陈相因的言论。确实,《活埋》、《罪人》、《127小时》、《饥饿》、《地心引力》甚至还有几部一说就严重剧透的影片,在观看本片的过程中我们都能或多或少联想到这些片子,可是然后呢,这算是什么根本性的问题吗?我仍是那个观点,只要不是抄袭,创作者们不要去畏惧有高山在前的同类型佳作,经典从来不是树立在那里让人敬而远之的,经典就是用来超越的。人人都去绕道而行没甚趣味,敢去直面挑战才有意思。成不成功有什么关系,何况这个所谓的成功本也不是全由他人说了算。

8分钟前
  • 野凡
  • 推荐

被囚禁、被欺骗、被流放、被拯救,疫情时代下的阿嘉,在急切表达中反而失去了最必要的破坏力。

13分钟前
  • 文森特九六
  • 较差

阿嘉最差,赚点钱得了

16分钟前
  • Tuscano
  • 较差

Netflix. 2X speed finish

20分钟前
  • 別有用心美少女
  • 很差

【C+】没有《巨鳄风暴》精彩,叙事和情绪全都太过平稳了没什么起伏。主角的回忆部分加入的非常强行,观感很割裂。这种片子里就不要搞没必要的jumpscare了……

23分钟前
  • 猫猫头
  • 还行

我们总有一天会再见面。

24分钟前
  • 恨的小屋
  • 推荐

宇宙版活埋。

26分钟前
  • 多面体
  • 较差

我是装起来的你

27分钟前
  • 彩戏师wala
  • 还行

How many of the others are also awake?

28分钟前
  • feelzero
  • 还行

还是挺不错的。阿嘉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善于挪用,这部也不例外。形式、内容取自《活埋》,情节往前推进,主题又滑向了《银翼杀手2049》,完成了反类型的笔法。视觉上让人惊艳的点很多,比如那些稀碎而迅速的闪回,握不住的回忆。以及那个从低温舱无限上拉最终收束到瞳孔的转场。女主的决定非常悲凉,更让人细思极恐的是,她或许已经醒来无数次了。

33分钟前
  • 居无间
  • 还行

在一个幽闭盒子里度过整部电影???幽闭恐惧症➕逐渐失去理性开始怀旧的女主;Plus科研ptsd,, 疯了; 这是在干什么啊啊啊生物道德?医学道德?懵了(这也算是后疫情时代的暗喻吗、

35分钟前
  • 错别字制造机
  • 较差

小成本电影,拍的还行

37分钟前
  • ILM
  • 还行

曾经红火过的密闭空间独角戏电影放到现在来看,有点像近年流行到令人反感的桌面电影反转后的形态,只是不再由观众注视屏幕,而是由屏幕注视观众。内容和形式上都有些保守了,走向“扎实”的阿嘉正在失去那些本属于他自己的珍贵特质。

38分钟前
  • 字母君
  • 还行

下饭剧……

40分钟前
  • 叫朕阿玛
  • 较差

节奏在线,只是故事乏善可陈,无趣也无味

41分钟前
  • 百代过客
  • 较差

科幻版活埋,结局在舒一口气的同时,也可惜终究还是平庸了。

45分钟前
  • Zoe
  • 推荐

幽闭空间恐惧症患者的噩梦,跟当年那部活埋有一拼,全程窒息着看完

47分钟前
  • 莫须有
  • 推荐

《活埋》+《127小时》+《月球》+《星际穿越》,病毒肆虐的末世,与陨石撞击损毁的太空舱,承载着记忆的克隆人,不可预计的未来,反转很精彩。

48分钟前
  • 夏季的天空
  • 还行

情绪上没有《活埋》那般强烈。但我个人觉得也不能完全和《活埋》算作同类型片。人在最后的时刻想到的果然都是自己的挚爱,饱含悲伤地说出平时羞于表达的“我爱你”。宇宙飞船的外观让我想到罗摩。最后这段还是蛮不错的,虽然我不明白氧气含量5%到4%为什么掉得那么慢。克隆人是个值得思考的主题,但这里讲得太浅了。7.0

52分钟前
  • 月球百香果
  • 还行

就很史蒂芬金的故事,身处危险之中不忘深入记忆自我剖析,不如《活埋》的极致也不如《月球》的极简,其实差不多拍个短片就行了,整到100分钟确实总让人走神,而阿加标志性的血腥场面和极具紧张感的氛围营造都荡然无存。

55分钟前
  • 谢谢你们的鱼
  • 还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