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电影的评分不该这么低吧!
或许影片的节奏确实安排得有硬伤,但人物的形象、故事的主题都是很棒的。
我甚至觉得影片的思想性不是我这种文盲可以随意置喙的!
五个生活迥异的警察为了押送一个心理扭曲的虐杀童女的罪犯而踏上了一条不归路。
他们之中有人因意气而丧生、有人因过失杀人而被拘、有人因欲念而背叛、有人因疏忽而被杀、更有人因为职业道德而生死未卜。
影片提出的第一个问题是:当道德情感与职业操守发生矛盾的时候该如何选择?
这五个警察都有杀掉罪犯的理由:或见过不忍直视的女童尸体而义愤填膺,或家有幼女而有情感的迁徙,或有妻女被罪犯一样的刑满释放者撞死……总之,如果卸下警徽,他们每个人都会对罪犯深恶痛绝恨不得杀之已平民愤,可是当组织的任务落到他们身上,他们只能违背情感本能而选择职业道德吗?
第二个问题是:个人意志如何对抗全民意志?
读过《乌合之众》的人都知道,当全民情绪被点燃时,那种可怕的理智崩溃是非常可怕的。
我们在影片中看到,被虐杀的女童的祖父悬赏高额奖金的举动刺激了全民的欲望,负债者、被裁员者的家人…纷纷拿起刀枪,为了亿元奖金不计生死前赴后继……甚至在他们之中,不少本是善良的民众,可是生活的压力扭曲了理智。
这不由让我再度感慨:陶渊明式安居乐业、夜不闭户、路不拾遗的世外桃源已经离现实社会越来越远了。
人类发展的历程中似乎一直把消灭等级、抹杀贫富差距、终生平等作为目标,可事实上,占有永远是人类的本能,物质极大富裕的结果只可能是人性欲望的不断滋长,共产主义只是童话!
第三个问题:人是无法被改造的……吗?
前段时间和一个信佛的朋友瞎扯,她说发达的医学让人类的生存能力和出生率极大增长,导致转世投胎的魂灵“供给不足”,于是很多畜生都转世来投胎做人了,也无怪乎现在社会上畜生不如的人渣越来越多了。
影片中的鬼畜罪犯清丸不就是这样的典型吗?
这种人经历过家庭教育——却把生母逼到自杀,经历过学校教育——却做出令人发指的事情,经历过牢狱教育——有什么用?
出狱后继续犯罪。
这种人,能被称作人吗?
我不觉得他的心灵变态是由于社会问题而造成的,而是一种人性本能的东西。
在他听到母亲自杀的消息时,他流下鳄鱼的眼泪,使旁人对他放松警惕,又伺机杀掉一路上冒死保护他性命的白岩。
而理由仅仅是因为:他觉得“大婶好丑”,在他行刑之前,他说的话是“我很后悔……当初没有多杀一些人”。
现在社会上发生的一些家校纠纷,矛头一致指向学校教师,学生学不好,就是教师没教好。
得,以后啊,那些贪官污吏都送学校来教育得了!
我们必须承认,人是很难改造甚至是无法改造的,气质与性灵是与生俱来的。
最后一个问题:清丸真的犯下那些罪行吗?
他是不是被冤枉的?
他谁的那些恶毒的话是出自本意吗?
还是一种自暴自弃的向社会反抗吗?
他逃到一家门口,盯着屋内熟睡的小女孩的下身时真的是想在死前“快活一下”吗?
他听到母亲自杀后流下的眼泪是真的的话……那么这又会说另一个故事了吧!
谁说不会呢?
在一个警察高层会集体受贿的社会是非黑白本就已经不存在了吧!
故事最后,铭苅的上司喊着:救活这个男人,他说国家的尊严!
我只是觉得好笑。
先抛开影片一大堆的逻辑硬伤不说。
影片说了一个已经确定杀人的人被人悬赏截杀。
然后护卫的警察决定让国家给他死刑还是让民众把他杀死。
一个具有“正义感”的警察护卫杀人犯到了终点。
当然,在护卫的过程中,一个个警察因杀人犯而死去。
在牺牲了无数人后,法庭“庄严”地判定,这个本该死在途中的人死刑。
当法官绷在一张马脸下这个结论的时候,可想知道,这个结论蕴含了几条生命的死亡,几多家庭的破碎?
看完“金九银十”、“听Wo姐说”剧透而来的,下面附上链接: https://b23.tv/sv0FDr ,https://b23.tv/6Qqb7U 。
利益和法律正义到底孰重孰轻,面对高额的悬赏,那些曾经坚持国家法律正义的人,又有多少能坚守住心中的底线,如果是一个罪大恶极的凶手,因为杀了有名的财阀的孙女,而被财阀重金悬赏性命,是该坚守法律的道义,让这样的人渣去接受法律的审判,还是把他干掉,去拿那笔赏赐呢,反正对方是个人渣,杀了也就杀了,就算是去接受法律的裁决,也不过一个死刑而已,可以得到一笔一生都花不完的钱财,这无疑是件好事,在财阀高额悬赏的诱惑下,大部分人在人性中对法律的坚守都已经荡然无存,人渣自己的朋友、看守所的警官、油罐车司机、飞机技师、护士、甚至是随随便便的一个亡命之徒,更有警察内部的人等等,都想取下那个人渣的性命,所幸警察中也是有坚持正义之人的,即使是在押送人渣前往东京的道路上经历了重重困难,在面对同事牺牲、射杀绑匪然后被带走、最后自己孑然一人,还要面对单枪匹马的财阀的困境下,仍然是成功的将人渣带到了东京法院接受审判,用自己的行为捍卫了法律的尊严。
在面对重金悬赏去取一个人性命的诱惑之下,就算这个人不是什么人渣,不是什么罪恶滔天的犯人,相信也会有很多人想跃跃欲试,我们一直以来坚守的法律道义,其实在金钱面前不堪一击,只要价格出的足够高,就一定会有人愿意去,即使不是去杀穷凶极恶的罪犯,而是随便去杀什么人,只要利益给的足够大,那么在利益面前,对许多人而言,法律就根本不值一提,所谓的法律在金钱、利益面前,就像一柄稻草做成的盾牌,看似坚固,实则不堪一击。
故事大概内容是这样的,有位著名财阀他的孙女,被一个曾经犯下多起强奸罪的人渣给杀掉了,听闻此事,财阀愤怒不已,发出高额悬赏,扬言只要取了那个人渣的命,就把这些悬赏一分不少的给予那个人,人渣躲在自己朋友家,但是朋友知道了高额悬赏的事情以后,趁着给人渣送饭的机会就下手了,人渣被朋友击伤,但还是跑了,虽然跑了,但是此时的人渣就像一个钱袋子走在马路上一样,只要是看到他的人都想要他的命,无可奈何,他只能去当地的警局自首。
为了将人渣成功地押赴东京法庭接受审判,当地警察局组织了一支五人押送小组,这五个人分是四男一女,四个男的分别是队长茗苅、澳村、神箸、关谷,还有女队员白岩,人渣的朋友虽然没能成功杀掉人渣,但是却仍然得到了财阀大笔的赏金,而且被财阀录用,这个消息更是进一步刺激了那些想要钱财的人,人渣在看守所就遭到了看守所警察的攻击,被送去医院,护士还想把注射药换成毒药,以此干掉他,计划用的飞机也不能用了,因为技师已在飞机上做了手脚,而且已经被看破抓了,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只能派出警队押送,而且为了故布疑阵还用了好几队警车,可是就这样,押送小队仍然被迎面开过来的油罐车冲撞,而且他们的押送线路也被公布在网上,混乱过后果然有押送的警察想过来杀了人渣,不过,都被茗苅阻止。
这下子,押送队也不能用了,茗苅带着小队成员和人渣转乘地铁,可是他们的正确位置依旧明明白白的显示在财阀的悬赏网站上,地铁中也有人员暴动,神箸因为混乱的枪战而牺牲,在地铁停了下来,驱散地铁上的人员的时候,关谷因为开枪打死了一个挟持一小女孩想要取人渣性命的暴徒,而被带走调查,至此,押送小队仅剩三个人,赶走了所有的乘客以后,茗苅让列车长直接一路开到东京,但是半途上,铁轨却被堆积物给堵住了,无奈之下,几个人只能下来步行,沿途找了一辆汽车,结果汽车司机就想带着他们几个开下悬崖自杀,所幸被及时茗苅拦住,原来司机的女儿也曾经被这个人渣给强奸杀害,到这里茗苅终于找到了那个所谓的奸细,他就是奥村,他把追踪用的芯片藏在手上的伤口中,所以才能这么长时间没被发现,把奥村扔下以后,茗苅,白岩带着人渣继续朝向东京的路走去。
一位性情开朗的出租车大姐,把他们载到了东京附近,因为乐天知命,所以大姐对钱并不是很感兴趣,下车之后几人继续前进,在路上,人渣还想强奸幼女,不过被茗苅给制止了,白岩被人渣夺过枪干掉了,茗苅狠狠地教训了人渣,经过千辛万苦茗苅终于带着人渣来到了东京法院前,财阀却突然出现,抽出佩剑,想干掉人渣,茗苅反身阻挡,人渣反手拿过佩剑想干掉财阀,茗苅用身体挡下了人渣的剑,则阀被茗苅的行为所感动到决定站在他那一边,人渣得到了应有的审判。
完。
电影的立意很清晰——一个人渣在受审前应不应该受到法律的保护,还想捎带讨论一下死刑存废的问题。
但是电影把情境设置得太极端,反而不能给人思考的余地。
清丸在电影里就是彻头彻尾的人渣,视他人如草芥,对自己则无比爱护。
这种人无论在谁看来都是死了比较好,他活着只会让好人受罪。
这样的设置让观众一进来就站在了清丸的对立面,拼命维护的主角们反而看起来像精神病。
虽然电影强调要让清丸受法律的审判,但是实际上在清丸出场的时候,这个审判就已经在观众心里完成了。
先告诉你这个人罪大恶极,死十次都不解恨,然后又大义凛然地说没受审的时候这个人没有罪,必须保护他什么的也没有用了,只会让人觉得法律是个屁,自己复仇来得多痛快。
在电影里,真相可以展示给我们,但是现实中我们就只是听说而已。
既然是听说,就有误传、歪曲的可能性。
就算把所有证据客观地摆在面前,人仍然有可能判断错误,更何况是平日里我们接收的信息离全面客观还差得远呢。
正是因为真相永远都是以模糊的形式出现,一个人有罪没罪才需要审判。
还有审判的时候清丸说的话,我觉得根本不能当做死刑存废的理由。
他的话不是一点价值都没有,不过只能作为死刑应该慎重的理由,而不是废除死刑的理由。
废除死刑不是判断对错,而是价值取舍。
无论是存还是废,都会有人支持有人反对。
冤狱无法杜绝,这是审判这个制度本身造成的,除非造出时间机器能让警察回到过去调查,否则真相永远不会再现。
但是如果有那种东西,警察就可以在案件发生之前制止,死刑就更没有用了。
死刑存在,就会有人枉死。
死刑废除,很多不知悔改的变态得不到应有的处罚,正义没法伸张。
这件事恐怕永远分不出对错,大部分还是要靠民众的观念来决定。
看了一些评论 认为三池今年的作品越来越不给力 但是我看了《恶之教典》,《爱与诚》,和这部,都觉得三池的对于人物,心理的变现真心很厉害 。
三池对于这种极端的变态心理理解的很深,对于人性的探讨也很多,剧情也许不那么真实,但这种剧本好歹也是很有新意,不是什么随便就山寨出来的东西。
片子对于心理的描写我觉得才是最重要的,一个在死的边缘的人产生出来的不是逃命,是想杀更多的人,表现的越发变态,一个对于这种人渣却又要去保护他的男主,怎样去控制自己,变现得让人无法忍受这种看起来那么蠢的人。
这其实才是片子有意思的地方。
整部片对于这种极端的恶,与痛苦的正义是让我深刻,喜欢的主要原因PS:这是小弟第一次写影评 ,自己看了都不知道在说什么,反正我认为很好看
《稻草之盾》很具启示意义的电影,拍摄方面一般。
但是必须说下,这个电影的选材很好,极具现实启发。
很多人说的是法律的虚伪,但是我认为这恰恰是法律当中掺杂了太多个人感情的原因。
现实中往往也是这样,法律恰恰因为其道德和善良,在处理中往往倾向于罪犯的权益,而没有过多考虑的受害者和家属。
原因是,很多警察和法官会这样认为——应该以活着的人为优先。
不管罪犯犯下何罪,但毕竟人还活着,他的生活还要继续,要给他机会,让他继续走下去。
而受害人和其家属呢?
事情已经发生了,就已经那样儿了,即便再怎么过多的追究犯人也无法挽回,于事无补。
再怎么惩罚也没用了。
往往就是这种心理。
当然这可能是一种善良的心理。
导致了一种伪公平。
这是法律不能轻易讲情面的一个重要原因。
正因为法律是正义的,它讲道德,讲正义,有很多考量。
而犯罪者则是邪恶的,他没有那么多顾忌。
其实,我倒是觉得,影片中唯一做得对的是那个女警察。
首先,在罪犯性命遭受重大威胁的时候,保护和押解他是正确的。
因为法律要维护它的权威,不能随便容许滥用私刑。
只有这样,法律之盾才能更好的保护其他人。
其实这个决定其实没问题的。
其次,虽然要维护法律的权威,但是,也要顾及实际方面的问题。
法律不是万能的,他只能做一个大面上的规定。
不能顾忌到发生的任何一种具体情况。
像影片中,牺牲那么多人去保护一个罪犯,最后这个罪犯还是判了死刑,公正吗?
合适吗?
不合适。
这时候需要人去主动的调节。
比如,那个女警提出来,在路上让受害人的家属杀死犯人,拿到10亿补偿。
然后对外说是押解失败了。
表面上维护法律的权威性,暗地里由具体情况进行调整,这可能是更好更正确的做法。
但是这样的做法存在风险,如果泛滥,也可能会毁掉法律这个盾牌。
所以现实是有风险的。
谁也不愿落下个为老不尊的名号,日系邪典教主三池崇史老妖也不例外,当初那个偶尔拍两部主流电影虚掩众生然后再用彻底的反人类姿态虐杀观众观影之传统的地下飙风族如今却在一部又一部的鼓捣儿童片、青春片,而那个过去时常在各种小众科幻奇幻电影节上游荡的前AV导演的身影今日却越来越频繁的出现在戛纳或是威尼斯这样的主流电影节的红毯上与媒体见面厅里,当然,我们依然为《十三刺客》那接近一个小时的搏杀戏而热血沸腾,为《爱与诚》的无下限恶搞而坏笑,更为《恶之教典》的“肉枪邪眼”而目瞪口呆,即使柯南伯格早已在《录像带谋杀案》里玩过了。
但是,如果我们仔细看看这些电影的市场属性,便会发现三池老妖正在偷偷地改邪归正,上述影片,虽有异色,本质上却是向主流的投诚之作,那个曾经用浅野忠信的裂口巨嘴咬碎大众审美的拳头的叛逆教主终于被主流招安。
《稻草之盾》,华纳发行,片名就让人想起了达斯汀霍夫曼主演的那部山姆佩金法的暴力名作《稻草狗》,三池从“黑社会三部曲”开始就在慢慢发酵的“台湾情结”也让本片再次来宝岛取景,以便拍摄影片开场不久的那段公路绝杀戏,这是长达两个多小时的《稻草之盾》最酷且最具观赏性的桥段,这段动作戏一过,影片立刻陷入了一种消极而故作紧张的姿态,三池的这部具备主流动作片节奏的“全国版《勇闯十六街区》”,因为承载信息量的巨大与自我观点的模糊,反而陷入了一种好看却不明所以的囧境,戛纳的败北想必也与此存在着某种联系。
电影讲述了五名押运人押送一名死有余辜的变态杀人犯前往东京接受审判,而一名大财团持有者同时亦是杀人犯受害者的祖父却在全国媒体上公开悬赏十亿日元呼吁民众干掉杀人犯,于是,五位各自怀有复杂背景的押运人在押运途中同全日本国民展开了一场海陆空维度全开的有关利益与司法公正的血腥纠缠,同时随着故事的发展,每个人隐藏许久而不为人知的人格与情绪也相继显露了出来。
有关故事立足点“全国围剿”这个噱头本身就很难自圆其说,五位押运人因为有内奸而引起的相互猜疑本来可以打造一出好戏,但三池却早早的给了岸谷五朗的手腕一个特写,所以,接下来的数场内讧戏就显得有些多余而乏味了。
永山绚斗本来是押运小组里性格最具表现力的一位,可惜早早的就挂了,临死前连情都没煽起来。
伊武雅刀的角色更是给人不知所措的感觉,出现的草率,因为杀了袭击者而匆匆下台,感觉十分没有存在感,与袭击者交涉那段显得夸张和造作。
发挥最好的是岸谷五朗,可惜三池对这个角色的最终结局交代的遮遮掩掩,五郎在前面苦苦经营的徘徊在私心与司法之间的生动形象瞬间成了空中阁楼。
至于松岛菜菜子,直到其挂掉我也没搞懂御姐到底是在演什么。
说说两位绝对主角藤原龙也和大泽隆夫,大泽在《稻草之盾》的大部分时间里是以一个十分简单的形象存在着的,他对司法公正有着绝对信仰,遇事冷静应对,才能出众,影片后半段有关妻子故事实为谎言的揭露更是瞬间令这个角色立体了起来,但是在影片结尾他同山崎努的交涉完全不知所云,作为最后的高潮戏,其实当他把大泽隆夫从车里拉出来走向众人时高潮就已经结束了。
藤原龙也在本片中塑造了一个十分令人讨厌的恶棍,我的意思是,这个讨厌是发自内心的,希斯莱杰的小丑会让人心生莫名的崇敬,但是这个强奸杀人犯角色实在是让人难以接受,藤原龙也在本片中的形象就十分欠扁,简直是让我恶心,同时,角色的内心转变可谓乱七八糟,一会黑化,一会洗白,最后又用一句台词进一步变态,让人看得很累,说白了,无论是角色还是表演,藤原和角色皆以失败告终。
在《稻草之盾》的结局,恶人几乎没有一丝悔改,不知这是三池老妖一如既往的“不良嗜好”还是因对影片把控失衡而进行的强行补救,总之这个结局对整部电影的破坏是灾难性的,前面的一切全部沦为徒劳,有关主题的诉说更是不了了之。
在这里,并不是说《稻草之盾》不好看,只是,它的里子是混乱无序的,没有了三池老妖过去作品内在里的那种玄妙而清晰的可解读性,即使这种解读是建立在Cult的基础上的。
这其实就是一帮变相为警察的忍者们,去完成一项名为“把嫌疑犯带到目的地去”的R级别的任务。
整个过程中,男主充分表现出了忍者小头领(他自认为)应有的优良品质,其他配角忍者们该牺牲的牺牲,该背叛的背叛,最后,忍者小头领成功完成任务,不免俗地,牺牲了自己的小腹部一下,让大坏蛋捅了——以彰显任务和自己多么得不容易,更要彰显剧情多么得不容易——太TM拖拉!
总是要服从,男人服从上司,女人服从老公,岛国人民的忍者精神真是深入骨髓啊!
怪不得“火X忍者”这么火呢。
最后还想弱弱地问一句:为什么天上有那么多直升机在转,干嘛不直接用直升机把大坏蛋遣送过去?
难道只是因为在电影里重复了许多遍的那句“赌上XXX的尊严,也要OOO”吗?
——这种形式的话,在忍者动画片里也出现过无数次了……
相信大多数人都会赞同要凶手死而后快的做法,我也一样。
但是我同意“南奈里”讲的要坚守道德的底线,看片时我联想到前几年的药家鑫杀人案,从民众到媒体都是一面倒的杀而后快,仿佛不需要审判,只想要结果,在大多数人看来不需要知道真正的过程,当人人都认为法律没有存在意义的时候,社会就会失去最底限的正义。
片中老人的悬赏就如同一颗炸药将正确与人性中的原始欲望的边界炸的一干二净,所以才导致了一系列的悲剧。
凶手杀人偿命,证据确凿,法律必然会给他应得的下场,这一点神箸知道,白岩知道,铭苅更知道。
所以他们才会把自己的职责、国家的权利放到第一位,甚至会为此而牺牲!
请不要说他们傻,他们何尝不是普通的人,听他们最终的言语,哪一个不是有决不能死的理由,但是他们知道自己首先是执法者,只有他们能够做到,不让个人凌驾于国家之上,这是他们的职责。
国家及法律存在的意义就是让人人都能够在正确的轨道上前行,不受模糊的道德以及私欲的侵害。
如果每一个人都可以用自己的标准去决定他人的生死,那他和片中的杀人犯有什么区别?
影片最大的意义就在于,展现给观众,并让观众思考底线存在的意义,而执法者就是这条底线最后的守护者。
至少,在这部影片中,SP们做到了。
好久没有看日本电影了,一直以来,感觉最近以来 日本电影不如韩国电影的势头梦,但是,看了这部电影,感觉眼前一亮,剧情很简单,但是,节奏很紧凑,让人忍不住一口气看完,说真的,我是只知道松岛菜菜子的,好久也不见她了,这次的短发警察形象很是精神,赞一个!
不过,几位主演的演技都还不错!
值得看,推荐一下!
不过,纳闷儿了,为什么豆瓣评分怎么就连7分也没给上呢?
五个互不相信的倒霉蛋要去保护一亿两千万人的清白,有了这么有趣的开场,却在后半段因为某些形而上的努力而显得如此疲软,这真的是三池老师吗。
某位演的还是那么用力啊 结局也没劲
本来当惊悚推理片拍就好了,非要往程序正义、废死、贫富矛盾这些三池老怪驾驭不了的大道理上套,主角伟光正,坏人彻底的恶,结果就拍成了狼牙山五壮士。
三郎一拍个正儿八经的商业片就不行了,不好玩儿了啊
搞那么大阵仗表现人性现实,不那么商业不会死。真的是浪费纳税人的钱。
三池团队的老毛病了,前期高能,后段无能,自圆其说简直不可能。他的每部电影,你都能看得很爽,看完骂娘,说了不想看也会听着声音把头撇过去,你怎么能这么多年都这样!!!!!!!
一星给三池崇史 一星给配乐 一星给原作 一星给演员 伊武雅刀的戏份不多 但是十分动情 藤原龙也颠覆形象呈现的变态角色很到位 大泽隆夫表现的十分内敛 山崎努老爷子也非常抢眼 总体说 我觉得这片子很霸道
我只感到了又丑又无聊,bug还不少
1.女神禁不住岁月2.神化的日本警察竟然这么无能3.大泽隆夫一看就是好男人好吗所以他怎么会被钱诱惑呢4.藤原龙也你为什么自从大逃杀开始就要像马景涛一样的乱吼,还有他恋童癖又怕死又精分自黑好玩?5.直接开一架直升机从福冈开到东京会很远?6.第一次知道你可以在日本威胁一个人死但不被判刑
虽然可以给出更多的细节来无止境地复杂化,结果还是过于简单,加分项忘了说,减分项倒是记得啰哩啰嗦地说一堆。但是三池开了挂的个人能力还是着实反人类了。
这片的逻辑反正还是有点问题的,不过这也能忽略;比较在意的是既然三池你要拍正片就应该找靠谱点的演员啊,总有个演戏用力过猛随时让人出戏的人存在特别烦。
傻片……这玩意儿也给五星?
人
这社会,这世道,什么才是值得的
這部電影知道就好,一輩子都不要看。如果沒有那麼自制的道德情操的話。對我來說,這就是一個「警察正義」等於活該、等於愚蠢的故事。的確值得引發思考議題。但我不見得能夠同理也不想要理解。/唉唷山崎努的氣場真的太強了。短髮的松嶋菜菜子完全沒有歲月殘留的痕跡欸!大澤隆夫長得好像韓國人喔。XD
各方面都很出色,算是三池近年完成度最好的片子了。可惜唯独人物依旧是短板,设定很好,塑造僵硬。藤原龙也继续神演技,菜菜子这是肉毒打多了么?并不觉得铭苅圣母,最后和老头的对谈是败笔,不及TB。最精彩的台词是奥村那段:漂亮话说起来很容易,可一联系到钱,听起来就全只是借口了。主题歌太好听。
到那个份儿上已经不是法与情纠葛了。分明是变态。
铭苅塑造上类似《七宗罪》里的米尔斯,但前后的落差又没他强烈。如果他坚守的是正义,那么对立面又太站不住脚。争相刺杀清丸的统一目的都是因为钱,没有愤世嫉俗,没有嫉恶如仇。
紅果果的主流意識宣傳片~高大全的男豬腳給跪了,作為SP遠遠看見兇犯持刀衝過來還迎上去自殘啊,警局有錢調動豪華車隊就不能多買幾件防彈衣給護送隊嗎?還是預告片好看,細想你就輸了咳咳~另外菜菜子的眼袋好重
诶。三池君你怎么了